A. 商贸公司的月末结转分录,谢谢
月末结转涉及的会计分录:
(一)结转收入
1、借:主营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2、借:其他业务收入
贷:本年利润
3、借:营业外收入
贷:本年利润
(二)结转费用
1、借:本年利润
贷:管理费用
2、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费用
3、借:本年利润
贷:财务费用
(三)结转税金
1、借:本年利润
贷:经营税金及附加
2、借:本年利润
贷:所得税
(四)结转成本
1、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2、借:本年利润
贷:其他业务支出
3、借:本年利润
贷:营业外支出
还有其它需要计提的费用项。
B. 商贸公司的外账成本怎么结转
外帐的小技巧等
外帐+未入帐收入-未入帐费用=内帐
一、外帐的手法
1.成本费用互化:将属于成本项目的支出账务处理变为费用以达到当期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将属于费用项目支出成本化已达到控制税前扣除比例及当期利润的目的。
原因:因为成本由直接人工、直接材料、制造费用组成,而直接人工、制造费用、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等容易混淆,所以是应该是该操作的漏洞。另直接材料中包含的运费及人工搬运也与管理费用较容易整合。
2.费用资本(产)互化:将属于费用项目的账务处理变为资产,从折旧中递延税前扣除;或将属于资产类科目的支出直接确认费用,当期税前扣除。 原因:部分资产价值本身就包含费用故将其他费用整合进入资产价值,反之亦然;另资产修理,借款费用等本身确认边界比较人工虚拟;固定资产和无形资产确认的依据较容易虚拟。
3.费用名目转化:将部分税前扣除有比率限制的费用超额部分转为其他限制宽松的或没限制的费用名目入账,以达到全额税前扣除的目的或减少相关税费等。 原因:费用确认以发票为依据,发票容易虚拟。
4.费用预提/递延/选择性分摊:为控制当期税前利润大小,预提费用,以推迟纳税,或为其他目的(如股权转让价,当期业绩)夸大当期利润选择递延确认。有选择性的将费用分摊:在个费用支出项目上分摊比例进行调节,控制因该项目造成的税费(如调节土地增值税)。
5.成本名目转化:将属于本期可结转成本的项目转变为其他不能结转成本的项目,或反行之。
6.成本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本期结转成本时多结转,或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成本分摊法以达到这2个目的。 原因:成本结转规定较模糊。
7.收入提前,推迟确认/选择性分摊:将本期的收入多结转或是少结转,下期补齐,或选择收入分摊以达到这2个目的。 原因:收入确认规定较模糊。
8.收入名目转化:将收入总额在多种收入项目间进行调节,如把主营业务收入转变为其他业务收入或营业外收入,以达到控制流转税或突出主业业绩的目的。
9.收入负债化/支出资产化:将收入暂时挂账为其他应付款,将支出暂时挂为其他应收款,达到推迟纳税或不纳税。
C. 批发兼零售的代理商如何结转成本
你们家的会计所用的是存货的“实地盘存制”,这种做法实际上就是:
期初库存+本期收入-期末库存=本期发出
对于收发比较频繁、单位价值较小、容易损耗的物品,可以采用此方式计算成本。
肉类基本符合此要求,所以这种方法是允许的。
如果采用别的方法,工作量会很大。这个过程只要是严格把好商品的出入关,应该是没问题的。
把好关,说白了就是看好门,在进货和销售时别丢了货物。从理论上讲,控制好这个环节,就不用盘点,因为盘点的目的大多是为了证明货物没有缺损。
但是,在实地盘存的前提下,为确定月末余额,那就至少每月盘点一次了。
除了采用个别计价法之外,要想让存货跟其进价完全相符,是不太可能的,会计上只是使用了比较合理的方法而已;用不完的款作“预付账款”反映。
D. 公司帐每个月怎么结转啊
公司每个月结转帐是按照每个月使用的费用来结转。
E. 请问经营办公及劳保用品的小规模批发及零售公司应采用什么办法结转成本
是批发企业的建议按个别计价法或加权平均法结转成本,
另售企业按零售价格法结转销售成本。
F. 怎么提问 批发企业月末如何结转成本
一样的啊,根据你发出的货物和成本做账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G. 请问:我们是商贸公司一般纳税人,月底如何进行库存商品的结转,主营业务成本的金额是怎么算的,谢谢各位
如果按以上例子,当月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进项税额=28645。82-36324。79,小于0,为进项税留抵,当月不交增值税;与此相关的城建税及教育费附加等,也不必计算,全部为0;
此外,销售合同印花税,按规定应该交的,但印花税的计算方法各地区有所不同,应具体咨询当地税务部门;计算的印花税,可不必计提,于次月上交后,直接做,借:管理费用-印花税,贷:银行存款等;
主营业务成本,是根据当月销售数量*库存商品单位成本计算来的,以加权平均法为例,说明如下:
08年新所得税税法第73条规定:企业使用或者销售的存货的成本计算方法,可以在先进先出法、加权平均法、个别计价法中选用一种。计价方法一经选用,不得随意变更;
大多企业结转商品销售成本是按照加权平均法来核算的;结转存货发出的加权平均法举例:某企业6月份账面上,库存商品A的期初余额100件,单价10元/件,金额1000元;6月10号购进200件,单价13元/件,金额2600元;6月20号又购进200件,单价12元/件,金额2400元;则在6月底,该商品的加权平均价=(1000+2600+2400)/(100+200+200)=12元/件;
假设当月销售了300件,则本月应结转的该商品销售成本=300*12=3600元
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借:主营业务成本3600,贷:库存商品3600;
如果当月有应交的城建税与教育费附加,月终计提分录:借: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贷:应交税金——应交城建税,贷:其他应交款(新会计准则为“应交税费”)——教育费附加
H. 商贸医药批发公司如何结转成本,如卖出100万,入库时价格60万,直接结转入库价格求教
商贸医药批发公司结转成本,如卖出100万,入库时价格60万,直接结转入库价格。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万
贷:库存商品 60万
扩展阅读:
收入入账(增值税一般纳税人)
借:银行存款(应收账款等科目)100万
贷:主营业务收入100/1.16万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100*0.16/1.16万
I. 贸易型的企业怎么结转成本的
如果是月末结转销售成本(以进价结转):
统计本月销售商品品种数量,然后按照库存商品明细帐上记载的购入成本计算应结转的本期销售成本,如果是多种商品价格不一,可以求出各商品平均单价乘以本月的销售的各种商品的数量,计算出本月总的销售成本。
分录:
(1)结转销售成本: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库存商品
(2)把销售成本结转到“本年利润”中:
借:本年利润
贷:主营业务成本
(9)批发公司怎么结转扩展阅读:
主营业务成本:是损益类帐户,用来核算企业销售商品产品提供劳务或让渡资产使用权等日常活动而发生的成本。它的借方登记已销售商品产品劳务供应等的实际成本;贷方登记期末转入"本年利润"帐户的数额,结转后应无余额。该帐户也应按产品类别设置明细分类帐户。
库存商品:是指企业库存的各种外购商品、自制商品产品、存放在门市部准备出售的商品、发出展览的商品,以及存放在外库或存放在仓库的商品等。为进行库存商品的核算主要应设置“库存商品”科目,实行售价金额核算的商品流通企业还应设置“商品进销差价”科目。
本年利润账户的余额表示年度内累计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该账户平时不结转,年终一次性地转至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账户,借:本年利润,贷:利润分配——未分配利润。如为亏损则作相反分录。
年终利润分配各明细账只有未分配利润有余额,需将其他明细账转平,借:利润分配一未分配利润,贷:利润分配— 提取盈余公积、向投资者分配利润等。至此,所有结转分录可以划上一个圆满的句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