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供应商报价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1、价钱多少不同
由于含税报价中包括了税费,所以会比不含税的报价要高,高多少的话根据交易金额确定,一般来说交易金额越高,二者之间的差距越大。
2、组成不同
含税价由成本、利润和税金组成,税金内含于价格之中;实行价内税时,商品交易价格即为含税价格。不含税价格不包含税金的计税价格。包括商品的成本和利润两个因素。
(1)批发商开含税和不含税票的区别扩展阅读
在实际业务操作中,报价一般多为含税价。至于把含税价再分离为不含税价和税金,多半为开具增值税专用发票和企业会计在对收入入账时应该处理的事情。过程也比较简单。三者的关系如下所示:
含税价=不含税价*(1+适用税率)
销项税额=不含税价*适用税率
含税价=不含税价+销项税额
增值税是价外税,所以报价时会出现含税价与不含税价。比如:报含税价11700元,支付金额也是11700元,其实价格是10000元[11700/(1+17%)],税款是1700元。报不含税价11700元,那在支付款项时,还需要支付17%的增值税1989元,合计支付金额为13689元。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含税价
参考资料来源:网络—不含税价格
㈡ 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是什么
一般合同中的含税与不含税是指销售的商品(产品)价格中含不含增值税。增值税属于价外税,开具增值税发票时,价款和税款要分别填写。
计算应纳税款时也要把含税的销售额换算成不含税的,即应纳税额=含税(1+税率或征收率)*税率。
一般纳税人开具增值税发票的税率为17%或13%(税目不同,税率不同)。以及小规模纳税人到税务局代开增值税发票的税率6%。
含税、不含税的提法一般是对适用征增值税的业务而言。增值税是价外税,含税与不含税的换算公式为:
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
(1+税率或征收率)
我国增值税税率有:1、基本税率17% 2、低税率13% 3、零税率 还有6%征收率和4%征收率。
含税价即全部价款=销售额+税款。
㈢ 开增值税发票含税和不含税有什么区别
根据单位发票的属性,各有不同
点击~价格~进行含税不含税切换!
区别就是,开出发票页面显示金额不一样!
㈣ 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举个例子,
开具10万元发票,按17%税率计算
如果10万元是不含税的,则发票总金额为11.7万,其中1.7万为增值税
若果10万元是含税的,则发票总金额就是10万元,发票上显示货物金额为8.547万元,增值税金额为1.453万元。
所以区别就是同样的金额开成含税与不含税,不含税的发票票面金额比含税发票的票面金额要大。
㈤ 打印发票时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一、发票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1、发票使用的主体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2、发票的内容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除了具备购买单位、销售单位、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和计量单位、单价和价款、开票单位、收款人、开票日期等普通发票所具备的内容外,还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应纳增值税额等内容。
3、最直接的区别就是总额不一样,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目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打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均在票面上分别体现不含税价格、税金和合计三个数据。
4、 如果开具的普通增值税发票要换算为不含税价可以这样做:以小规模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为例:商品不含税价 =增值税普通发票总额/1.03。
对于收票人来说,支付的都是合计数据。只不过是如果收票方不是最终消费环节且接收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他支付的税金是可以转嫁的。增值税的税金由最终消费者承担,增值税是可转嫁的。
5、含税是指整笔需要收取的款项,不含税是指属于销售方所有的款项。
6、开具的普通增值税发票,一般是含税价,如果采购方为一般纳税人,接收到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是不可以抵扣进项税的,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增值税普通发票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做账是一样的,都要价税合计计入采购成本之中。
二、含税价的定义
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
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5)批发商开含税和不含税票的区别扩展阅读:
发票是指经济活动中,由出售方向购买方签发的文本,内容包括向购买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名称、质量、协议价格。除了预付款以外,发票必须具备的要素是根据议定条件由购买方向出售方付款,必须包含日期和数量,是会计账务的重要凭证。
中国会计制度规定有效的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发票称为税务发票。政府部门收费、征款的凭证各个时期和不同收费征款项目称呼不一样,但多被统称为行政事业收费收款收据。为内部审计及核数,每一张发票都必须有独一无二的流水账号码,防止发票重复或跳号。
㈥ 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一、发票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1、含税是指整笔需要收取的款项,不含税是指属于销售方所有的款项。
2、最直接的就是总额不一样,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目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打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均在票面上分别体现不含税价格、税金和合计三个数据。
对于收票人来说,支付的都是合计数据,只不过是如果收票方不是最终消费环节且接收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他支付的税金是可以转嫁的。增值税的税金由最终消费者承担,增值税是可转嫁的。
3、开具的普通增值税发票,一般是含税价,如果采购方为一般纳税人,接收到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是不可以抵扣进项税的,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增值税普通发票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做账是一样的,都要价税合计计入采购成本之中。
4、发票使用的主体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
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5、发票的内容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除了具备购买单位、销售单位、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和计量单位、单价和价款、开票单位、收款人、开票日期等普通发票所具备的内容外,还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应纳增值税额等内容。
6、 如果开具的普通增值税发票要换算为不含税价可以这样做,以小规模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为例:商品不含税价 =增值税普通发票总额/1.03。
二、含税价的定义
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我们采购的商品上的标价一般是含税的价格了,如果要划为不含税价则要除以1.17或1.13(根据不同的税率)如楼上的例子是17的税率的话,我销售的货物100元含17%增值税则实际货物的价格是85.47元。增值税(销项税)是85.47乘0.17=14.53。 85.47+14.53=100。 如100元始不含税价。则实际货物的价格是100元,税是17元。含税价就是117元了。
㈦ 报价中含税与不含税的区别
含税与不含税主要指增值税,就是商品价款中是否含增值税,一般在购销业务合同中对含税价与不含税价有此项约定。
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1、不含税销售额=含税销售额/(1+税率或征收率),不含税的收入就是要交税的收入。
2、含税价即全部价款=销售额+税款,含税地收入要/1.17换算成不含税的收入,然后交税。
3、从计税原理上说,增值税是对商品生产、流通、劳务服务中多个环节的新增价值或商品的附加值征收的一种流转税。
4、当前,一般纳税人适用的税率有:16%、10% 、6%、0%。
(7)批发商开含税和不含税票的区别扩展阅读
含税价:
1、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
2、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3、含的税一般是增值税和国税.增值税可以抵扣,国税可以做固定资产.最简单的说法就是要不要开发票.要开发票的,就是含税价可通过公式将含税价折算成不含税价,即含税价=不含税价*(1+税率),一般的税率有16%,10%,4%,6%,25%,最常见的是16%的增值税。
4、比如,含16%增值税价为100,不含税价即是100/1.16=86.21,税金是86.21*0.16=13.7936,企业就可以抵扣13.80的税。
㈧ 发票含税和不含税有什么区别。
一、发票含税和不含税的区别
1、含税是指整笔需要收取的款项,不含税是指属于销售方所有的款项。
2、最直接的就是总额不一样,因为增值税是价外税,因此目前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和机打的增值税普通发票均在票面上分别体现不含税价格、税金和合计三个数据。
对于收票人来说,支付的都是合计数据。只不过是如果收票方不是最终消费环节且接收的是增值税专用发票,那么他支付的税金是可以转嫁的。增值税的税金由最终消费者承担,增值税是可转嫁的。
2、开具的普通增值税发票,一般是含税价,如果采购方为一般纳税人,接收到的增值税普通发票是不可以抵扣进项税的,但对于小规模纳税人来说增值税普通发票与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做账是一样的,都要价税合计计入采购成本之中。
3、发票使用的主体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一般只能由增值税一般纳税人领购使用,小规模纳税人需要使用的,只能经税务机关批准后由当地的税务机关代开。普通发票则可以由从事经营活动并办理了税务登记的各种纳税人领购使用,未办理税务登记的纳税人也可以向税务机关申请领购使用普通发票。
4、发票的内容不同:增值税专用发票除了具备购买单位、销售单位、商品或者服务的名称、商品或者劳务的数量和计量单位、单价和价款、开票单位、收款人、开票日期等普通发票所具备的内容外,还包括纳税人税务登记号、不含增值税金额、适用税率、应纳增值税额等内容。
5、如果开具的普通增值税发票要换算为不含税价可以这样做:以小规模开具的增值税普通发票为例:商品不含税价 =增值税普通发票总额/1.03。
二、含税价的定义
含税价是包括税金在内的价。含税价包含的是增值税即零售价,部分征收消费税的货物除了增值税也包含了消费税,但不包括价外费用,如包装,装卸费等,销售商开具的普通发票上的金额即为含税价而增值税专用发票上的为不含税价,因为增值税额单独列出一般情况下,零售、销售给小规模、个体纳税人、一并收入的价外款、货物包装押金都是含税价格。
但是也有特殊情况,比如没有开具发票,但是视同销售应该计算增值税的时候就应该是不开发票但是同样计算到含税销售额中。
(8)批发商开含税和不含税票的区别扩展阅读:
发票是指经济活动中,由出售方向购买方签发的文本,内容包括向购买者提供产品或服务的名称、质量、协议价格。除了预付款以外,发票必须具备的要素是根据议定条件由购买方向出售方付款,必须包含日期和数量,是会计账务的重要凭证。
中国会计制度规定有效的购买产品或服务的发票称为税务发票。政府部门收费、征款的凭证各个时期和不同收费征款项目称呼不一样,但多被统称为行政事业收费收款收据。为内部审计及核数,每一张发票都必须有独一无二的流水账号码,防止发票重复或跳号。
㈨ 含税票和不含税票的区别
含票就是有增值税发票。比如你在商业告诉的感冒药的5块钱,现在别人不要票,就可以便宜到4.65 这里有7%的税.这税是可以拿到做医院的人去卖的.这样你产品在终端就有价格优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