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厂家代表如何与经销商打交道
经销商在营销工作中的重要位置不言而喻,作为厂家的代表,营销人员对如何与经销商打交道一直感到困惑乃至心有余悸,笔者根据多年营销工作经验,总结出与经销商打交道的三条法则。 直捣经销商的核心:利润、风险、资金流 一个同行请教于我,他所负责的一个饮料品牌在当地属于弱势品牌,缺少总部的广告宣传、促销活动支持,当地主流经销商对其品牌不屑一顾,他询问我该如何打开经销商的大门?我给他讲述了经销商最关心的三个问题:利润、风险和资金流(有时也称为现金流)。 所有经销商(包括各级代理商)对利润都是看得非常重的,“无利不图”就是很贴切的一种形容,而我们营销人员对这一点更要有深刻认识。一些弱势品牌和新进品牌在进入市场初期,大多采用高返利、高回报的优惠措施吸引经销商,从而能够迅速开拓市场,最终经销商得到丰厚的利润,厂家也赚个金银满钵,双方都感到非常欢愉。在这儿,厂家无疑就是抓住了经销商“逐利”的本质。像上述的案例,尽管是弱势品牌,但只要把握住经销商“逐利”心理,制定具有诱惑力的政策,经销商不会不动心的。毕竟在市场上,经销商“做大品牌是赚知名度和形象,做小品牌才是真正赚大钱”的,只要政策和服务工作做好,经销商是不会放弃眼前赚钱的机会的。 只有利润保证是远远不够的,经销商时刻关注着经营风险,尤其是现在大部分经销商是私人老板,他们对自己的切身利益丝毫不敢掉以轻心。这时,作为厂家代表的我们应该从经销商的角度来考虑问题,尽量降低他经营我们产品的风险。比如,在政策上给予优惠的条件,对部分优秀的、信誉好、实力强的经销商给予一定额度的铺货,承诺可以认库补差(即在一定时间段内,厂家同意经销商将滞销产品退回;因厂家产品调价,厂家给经销商一定差价补偿),另外营销人员经常到经销商处走动,主动解决经销商的疑难,做好服务工作,最低限度降低经销商的经营风险。营销人员如能做到这些,则绝大部分经销商将从内心开始接受该厂家了。 最后是从经销商的资金流方面来考虑。我们知道,现金是流动性最强的资产,即可直接用于支付各项费用和用于清偿各种债务,也可立即投入流通,随时随地用以购买商品,其诱惑力最大,安全完整性也最重要;而且,现金流动得是否合理,对经销商的资金周转和经济效益至关重要,即使是资产总额非常庞大和利润额非常高的企业,也可能会在短期内因货币资金资产拮据而发生偿债困难,以致引发财务危机,所以每个经销商都特别重视现金的管理和现金流的状况。出于这层考虑,我们营销人员应该时刻掌握产品的进销存状况,关心市场变化,不让滞销产品积压在经销商库房,挤占经销商货款,对经销商的奖励政策和优惠措施一定要落到实处,而且是尽快落实。把握住经销商的利润、风险和资金流三大核心问题,则营销工作可以顺利开展下去了经销商也是人:用感情打动人 常看到电视里的皇帝和武侠小说中的和尚这样说,“皇帝(和尚)也是人”,是人就有七情六欲。经销商是“惟利是图”,但同时经销商也是人,是人就可以用感情打动的。 一个朋友做家电,当地一个经销商脾气特别大,前后四个业务员都没能“打动”该经销商。后来,这个朋友请经销商泡澡,在澡堂里,两个人海阔天空的聊起来,我这个朋友虽然其貌不扬,但阅历丰富,妙语成珠,常以不经意间中夸奖该经销商,“点到为止”。谈得兴起,我这个朋友说,“你是我到**(当地城市名)后,最佩服的两个人。一个是王**(当地最重要的一个经销商,在当地具有很大的影响力),另外一个就是你。但是你和他(王**)又不同,他生意做得很大,能力也很强,但是胆识和魄力都不如你;而你虽然现在生意没他大,但是你的见识高人一筹”。这番话一说出,该经销商嘴上连说“哪里,哪里”,内心兴奋之情不要言表,反正当天晚上该经销商连自己儿子的生日都说了,还关掉了好几个商业客户的电话,最后还是我的朋友耐不住睡意,他连“恋恋不舍”的离开澡堂。从此后,不用厂家催款,该经销商就主动将货款打来,而该厂家产品在该经销商处直线上升,不多久就占据销售排行榜榜首。 我最初从事销售工作时,在大年三十分公司其他人都已经出去旅游或者回家时,我自己亲自跑到所负责的各个卖场,一方面视察市场情况,另一方面给各经销商拜年;至于没有去的经销商,我则一个个打电话拜年。当天晚上9点多,我才回到自己的宿处。虽然很辛苦,但内心很高兴。而各经销商也投桃报李,第二年我的销售业绩较上年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后因工作需要调离,经销商均送行。而直到今天,我还和其中的大部分人保持联系。 与经销商打交道,其实最简单、也是最难的就是“服务”好经销商。以感情服人就是其中很重要的一环。 厂商之间:永远的利益关系 这个世界上,没有永远的敌人,也没有永远的朋友,只有永远的利益;营销领域也一样,厂商之间只存在永远的利益关系!即便是私下关系再好,那也只是私人之间的关系,而不是厂商之间的关系。一个营销人员代表的是厂家,而不是个人,这点每个营销人员必须牢记。 我初入营销界的“领路人”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营销人。他属于那种特别有魅力、有魄力的营销人,做事果断,反应敏锐。当时我和他一起从事公司一种高档新品的推广,因为公司产品以前一直定位为中低档次,所以和我们合作多年的主流经销商都是主销中低档次产品,对高档新品销售没有经验,也没有那个资金实力;相反,当地主销高档次产品的经销商长期以来都是我们的打击对象。公司领导从经验出发,决定继续和长期经销商合作,力推高档新品;我的“领路人”则大胆决策,主动与我们的打击对象联系,给予极其优惠的政策和价格支持,而把长期经销商放弃了。虽然当时公司内部非议甚多,长期经销商以停销来抵制,但他始终没有松口,坚持让打击对象从事高档新品的销售。一年过去,公司高档新品在当地销售火爆,市场前景一片看好;低档产品虽有经销商抵制,却因为高档新品的带动在年终翻身,销量超过往年;与此相对应的是,附近地区因为仍沿用过去的经销商,高档新品几乎没有走动。那位“领路人”后来指点我:“市场中没有所谓经验,一切以实际环境为基准;谁能销售我们的产品,为公司创收,我们就支持谁;市场中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情义,一切以利益为重”。他的话听来似乎过激,仔细一想,却又确实是这么回事。 我在营销工作中,曾碰见过许多阅历丰富的老营销人,他们就是因为太迷信经验、太相信以前的经销商,而不知道现在的市场环境已与以前有了天壤之别,不关注现今的市场变革,不找新的有实力的经销商,顽固不化,固步自封,最终产品销售下滑,而自己也被逼离开营销领域。他们就是因为忘记了厂商之间只存在永远的利益关系这一点。 关注市场,服务好经销商,以个人魅力征服经销商,这其实就是与经销商打交道的真谛。
Ⅱ 业务员如何与经销商沟通
前段时间流行一个词:“管理你的老板”,说老实话,这需要比较高的管理技术和艺术,大多数只有被老板玩的转,很少有机会把老板玩的转,不过,对于许多业务人员来说,这个还不是最难的,最难的是管理经销商,不是一般的难啊。
难在那里?这与业务人员所处的位置有着密切的关系,按说这业务人员是厂家的人,自然是占在厂家这边的了,事实上,厂家的业务人员是站在厂家老板和经销商老板之间的,甚至可以说是处于一个被双方挤压的状态,为什么这么说呢?做过几年业务的同行都知道,在对经销商的管理问题上,厂家老板对业务人员在经销商管理方面的要求几乎是没有止尽的,打款压货,再打款~~~同时还的要求业务人员监控经销商不能窜货跨区销售,不能兼做其他类似产品,对于业务人员所提报的各类市场费用投入请求,厂家老板还会怀疑这个业务是不是吃了经销商的好处,才报上这么个单子,而不是真正的市场需求,。
而经销商这头呢?对厂家的业务人员是又爱又恨,经销商总觉得业务人员对市场对经销商的状况了解只是停留在表面层次上,看不到问题的根源,也缺乏长远和整体意识,有时候可能仅仅是因为业务人员为了自己的报告和绩效上好看,而采取一些非常急功近利的行为,为了业务人员在厂家那里领到仅仅数千块的奖金,而会让经销商仓库里压上几百万的货,更有甚着,还有的厂家业务为了自己得到提升,采取一些虚假的哄骗手段,把所管辖的经销商都鼓动起来搞形象工程,让经销商花费大量资金进行备货和终端生动化,然后在这个主导的业务人员立功受奖,加薪升官,升调异处,给经销商留下一个烂摊子,实在是让经销商老板们苦不堪言。
在日常的沟通中,经销商对业务人员的意见也是不少,双方总是谈不来,核心原因也就是双方对很多问题的理解不对称,例如在市场的投入承担问题上,例如双方对市场的理解问题上,对长远发展的看法上等等,毕竟经销商老板与厂家业务人员所站的角度不一样,双方各自的经历(经验值)各不一样,对问题的看法与理解自然是存在这样或是那样的不对称。此外,有很多经销商听不进去厂家业务人员的话是出于另外一个原因,就是从心理接受不了厂家业务人员对自己在经营上的指导(或者说是指手画脚),原因也很简单,厂家的业务人员一般年龄段多在二三十岁左右,从事业务工作也就几年而已,而经销商多是在三四十岁以上,生意阅历达十年以上的比比皆是,在经销商老板看来,你厂家业务人员凭什么指导我做生意呀?就凭你的学历文凭?就凭你是厂家任命的职务?就凭你在学校学过的那点所谓市场营销知识和接受过的专业培训?做生意是能从书上学来的吗?知道这做生意里面的水深水浅吗?我在做生意的时候你还在读小学呢,我一个月赚的钱是你的几十倍,你凭什么指导我做生意?你有那么大本事吗?真有那本事你不会窝在厂家拿那么三瓜两枣一个月的工资了,早就自己当老板去了,再说了,我都是直接和你们厂家老板对话的,作为厂家老板策略的执行人员,业务人员也就是个执行命令和跑腿的,跟你费个什么话啊。
经销商希望业务人员尽可能的体谅经销商的情况,多向厂家争取点政策和费用,而厂家老板又坚持要求业务人员对经销商施加些压力,争取让经销商自己掏些腰包对市场建设进行投入,同时还要确保销量只升不跌,这样就把业务人员挤在中间,往往是折腾的两头都不是人。毕竟每个厂家的资源是有限的,若是有足够市场费的话,还要这么多业务人员干嘛,投入业务人员这个人力成本,其实也就是从另一个方面节约更多的市场投入成本。从从经销商这边来说,要想让经销商听话,作为厂家业务人员,就必须给经销商带来足够的利益,估计不会有那个经销商会傻到与能给他带来足够利益的厂家业务人员犯顶。谁跟钱过不去,这点,厂家的业务人员也清楚,有时候为经销商争取费用和政策,其实从某种意义上在是为自己争取地位和受尊敬的感受。
问题是许多厂家的业务人员把这个利益问题理解的过于单一化了,以为只是费用和优惠政策才是经销商感兴趣的利益,其实利益是多样的,不仅仅是费用和政策,智慧和经验也是一种利益,适合经销商的智慧和经验可以帮助经销商更好的管理自己,在节约成本、预防风险、增加赢利、增加竞争力等方面带来直接或是间接的收益。
保持再学习,在学校学到的东西永远是有限的,适合经销商的知识利益集中在老经销商、厂家的老业务人员、专业的经销商问题专家等人的手里,积极的争取与这些人的讨教,积极参加相关的培训,保持各类市场营销书籍和网站的阅读,将原来在学校学到的东西,与新学到的东西做一个有机的交融,逐渐形成一个较为清晰的整体的知识利益。而不是零散的。
再好的知识利益,要想让经销商接受并承认其价值所在,首先必须引起经销商的关注,产生兴趣,然后才能言及就此问题展开与厂家业务人员的学习与商讨。
引起别人关注的事件大体上可以分为两种,一种是正面的,一种是负面的,某某某学雷锋这种正面事件的自然传遍率和引起关注的程度都比较有限,而某某是新时代的南霸天和刘文彩,这种事件传播起来就快多了,在对经销商的业务指导上也是同样的道理,在进行正面的经销商经营性事务的指导上,厂家的业务人员在经验积累和观察角度上自然没有经销商那么深厚和多元化,也就是说不具备比经销商更强的赚钱能力,但是,由于厂家业务人员的信息来源和经历较广,对经销商所出现的各类负面事故知晓的比较多,某某某经销商被自己员工坑了,那家经销商被政府部门查封了,某某某经销商被下线客户骗了等等,这些负面事件非常容易引起经销商的关注和进一步追问,毕竟,前车之鉴,后事之师啊,谁也不希望这些事故出现在自己身上,并且随着市场的复杂化,事故的类型也逐渐呈现多样化的趋势,许多事故的创新性是经销商坐在家里怎么想也想不出来的。
及早的知道,及早的做好相关的安全防范措施,是每一个经销商都会关注的重点,由于经销商自己的视野和信息来源有限,这些信息的来源渠道和及时性自然不及厂家业务人员,如果厂家业务人员能有这方面的信息来源,是非常容易引起经销商的关注和,并且,由于厂家业务人员所接触的经销商事故案例较多。所具备的观察分析能力也要强过于经销商,在这点上,完全可以作为指导经销商工作的切入点。如果没法证明你能给别人带来利益,至少可以帮助别人躲避风险。
4, 从员工到老板
在与经销商接触的初期,厂家业务人员干脆不把自己直接定位成能指挥经销商的厂家业务人员,而是从帮助经销商培训其员工入手,毕竟,厂家的业务人员综合所受的专业培训还是比较多的,综合素质比经销商的业务人员是要强不少出来,这点也是经销商所能肯定的,那么,厂家业务人员先别忙着指导经销商,而是先从帮助经销商业务人员提高工作能力入手,等于就是为经销商培训他的业务人员,这点上经销商就很容易接受了,在获得经销商的认同和赞许后,再逐步过渡到对经销商本身的指导上来就相对容易的多。
5.学习成本与收益
学习肯定是有成本的,无论是跟随老业务人员后面学习,还是花钱去听专家讲课,还是购买相关书籍,这都是要花费费用成本和精力成本的,但笔者认为,花成本学习这些实用性强,有实战意义的东西很值得,甚至比学MBA都合算,因为,学习也是有收益的,除了利用所学到的技能有效的管理好经销商,同时还能稳固一个属于你的的经销商群体,这将对厂家业务人员今后的发展将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Ⅲ 如何与经销商谈合作—六技巧
很多被拜访者对那些来访的销售代表们并不热情,销售代表遭白眼、受冷遇、吃闭门羹的案例也多不胜举。很多销售代表也因此觉得客户拜访工作无从下手。其实,只要找准切入点并用对方法,你也会觉得客户拜访工作并非想象中那样棘手。 技巧一:凭专业取信客户 谈客户,首先是你的人接触客户,人的长相我们不好改变,但是我们可以改变自己的自身素质和专业水平,这一点很重要。注重仪容仪表给人良好的第一印象自不用说,这是销售最基本的。这里我想说的是要靠你的专业水平取信客户,让客户相信你。 谈到专业水平,有以下几点要注意: 1.拜访前的调研。在拜访客户之前,要充分对客户的个人情况和行业情况进行调查和了解。比如客户的实力、销售情况、人际关系以及性格等等要尽可能多方面的了解。 2.拜访客户前的准备。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要顺利拜访并开发成功,须做好前期准备工作。 (1)资料准备:包括企业简介、产品手册、样品、价格政策表等。 (2)仪容准备:要想更好地开发客户,业务人员就必须以良好的职业形象出面在客户面前。包括:穿着方面尽量着职业化的装束,着装不可太随便;面部形象职业化,要充满自信、面带微笑。 (3)心理准备:作为厂商的业务员,要具备屡败屡战、毫不气馁的良好的精神状态,随时接受在开发过程中出现的种种困难和挑战。因此,也要求业务员,要不断调整心态和锤炼毅力,保持一种积极向上的进取姿态。 3.与客户洽谈时,更要时刻彰显自己的专业水平。包括对自己公司整体概况、产品的特性、竞争对手产品的特点、行业现状、促销活动、品牌宣传、供货方式及结帐方式等方面的介绍要熟练专业。当然对于客户所提的条件也要灵活应对,自己解决不了的不要当场给予回答,等下次拜访时再把上次遗留的问题解决掉。专业水平是靠自身的学习与积累,也就是说不打无准备的仗在平时就要懂得学习充实自己。 初次和客户见面时,在对方没有接待其它拜访者的情况下,我们可用简短的话语直接将此次拜访的目的向对方说明:比如向对方介绍自己是哪个产品的生产厂家(代理商);是来谈供货合作事宜,还是来开展促销活动;是来签订合同,还是查询销量;需要对方提供哪些方面的配合和支持等等。如果没有这一番道明来意的介绍,终端营业员起初很可能会将我们当成一名消费者而周到地服务。当他为推荐产品、介绍功能、提醒注意事项等等而大费口舌时,我们再向他说明来意时,对方将有一种强烈的“白忙活”甚至是被欺骗的感觉,马上就会产生反感、抵触情绪。这时,要想顺利开展下一步工作肯定就难了。 技巧二:以“利”诱导 商人重利。这个“利”字,包括两个层面:公益和私利。我们也可以简单地把它理解为“好处”,只要能给客户带来某种好处,我们一定能为客户所接受。 首先,明确“公益”。这就要求我们必须有较强的介绍技巧,能将公司品种齐全、价格适中、服务周到、质量可靠、经营规范等能给客户带来暂时或长远利益的优势,对客户如数家珍,让他及他所在的公司感觉到与我们做生意,既放心又舒心,还有钱赚。这种“公益”我们要尽可能地让对方更多的人知晓,知晓的人越多,我们日后的拜访工作就越顺利,因为没有谁愿意怠慢给他们公司带来利润和商机的人。 其次,暗示“私利”。如今各行业在产品销售过程中,很多厂商针对购进、销售开票、终端促销等关键环节都配有形式多样的奖励或刺激。各级购、销人员对此也是心知肚明。因此,哪一家给他的“奖励”多,他自然就对哪一家前来拜访的人热情了。和“公益”相比,“私利”就该暗箱操作了,最好是做到只有“你知,我知”(针对个人业绩排行榜可公开的奖励除外)。 技巧三:用行动说服客户 我们不仅要感动客户,更重要的要善于行动,善于为客户着想,不要只想着要客户进货,还要想办法帮助客户销售。 有比较切实可行的方法去帮助客户实现销售,你可以帮他整理库存、重新摆放陈列、张贴海报以及策划促销活动等。不要认为做这些事情与你的本职工作无关系,其实不然,很可能你的一个举动就会感动他,说服他,他就会做你的产品。在很多业务员的观念里,认为做业务只要能把客户的钱拿到手里就是最终目标,其实这是最原始的最初级的销售。做业务要站在客户的角度去考虑,为顾客服务,帮助顾客去卖产品,指导顾客卖产品,而不是只想着回款。 我在做业务的过程中,很多客户是通过自己的真诚去感染他们,而不是靠夸夸其谈去说服他们的。通过把自己的真诚传递给他们,让他们觉得我不是在卖产品而是在交朋友,态度是真诚的,这样成交几率就很大。有一次我在拜访一家连锁店时,当时去时老板很忙,正在做生意,我并没有打扰他,而是在旁边等待,这时候又有一业务员来送货,由于老板无法脱身,业务员就把货卸在门口,于是我便帮忙把货搬进店内。我觉得这只是小事一桩,没想到却被老板看在眼里,在老板忙完之后,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我们的合作。事后老板告诉我,说因为感觉我很有礼貌,且很能为客户着想、服务,这一点感动了他,也就成就了我们的合作关系。 技巧四:察言观色,投其所好 我们拜访客户时,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对方不耐烦、不热情的对我们说:“我现在没空,我正忙着呢!你下次再来吧。”对方说这些话时,一般有几种情形:一是他确实正在忙其它工作或接待其他顾客,他们谈判的内容、返利的点数、出售的价格可能不便于让你知晓;二是他正在与其他的同事或客户开展娱乐活动,如打扑克、玩麻将、看足球或是聊某一热门话题;三是他当时什么事也没有,只是因为某种原因心情不好而已。 当然,在第一种情形之下,我们需耐心等待,主动避开,或找准时机帮对方做点什么,比如,如果我们的拜访对象是一位终端卖场的营业员,当某一个消费者为是否购买某产品而举棋不定、犹豫不决时,我们可以在一旁帮助营业员推介,义务地充当一回对方的销售“帮手”以坚定顾客购买的决心;在第二种情形下,我们可以加入他们的谈话行列,以独到的见解引发对方讨论以免遭受冷遇;或者是将随身携带的小礼品送给他们,作为娱乐的工具。这时,我们要有能与之融为一体、打成一片的姿态;同时还要有无所不知、知无不尽的见识。在第三种情况下,我们最好是改日再去拜访了,不要自找没趣。 技巧五:以情动人 人都是有血有肉的感情动物,客户也是如此,有些客户表面可能很冷漠,你一次两次三次拜访他都不合作,但是或许你再坚持一下就能成功,客户可能不仅仅在比较你的产品,更是在考察你的人品,所以要学会用情去感动客户。 我们可以经常给客户发发信息,打打电话,节日送点礼物,贺卡等等,让老板先成为你的朋友,然后再谈合作。有些客户不是去一下就能够顺利谈成合作,有的还需要持续拜访,跟进。记得有两家客户,我是跟了一个多月才最后完成合作的。通过第一次拜访,感觉有点意向,客户也都很精明,他们在比较,没有给出明确意思,此后我便经常电话拜访,拜访的时候不是很直接的谈合作的事情,而是去关心客户以及他的生意和生活等等,让他感觉到你这个人是个可以交的朋友,那么第一步便成功了。于是接下来便通过短信来“进攻”,经常发些祝福的短信和问候的短信过去,要让让客户脑海里天天有你,那么你离成功就很近了,终于在电话和短信的问候下,最后使其成为公司的忠诚客户。只可惜很多业务员在一次次碰壁之后,不愿意再坚持,有了新客户就忘记老客户,其实这是没有注意到客户不光是在比较你的产品,更是在比较你的人品和你公司的信誉,所以我们要主动,要善于用情感与真诚去感动客户。 技巧六:端正心态,永不言败 客户的拜访工作是一场几率战,很少能一次成功,也不可能一蹴而就、一劳永逸。销售代表们既要发扬“四千精神”:走千山万水、吃千辛万苦、说千言万语、想千方百计为拜访成功而努力付出;还要培养“都是我的错”最高心态境界:“客户拒绝,是我的错,因为我缺乏推销技巧;因为我预见性不强;因为我无法为客户提供良好的服务……”为拜访失败而总结教训。只要能对客户的拒绝做到“不害怕、不回避、不抱怨、不气馁”的“四不心态”,我们离成功拜访客户的机会又近了一大步。
Ⅳ 生产厂家与销售渠道一般是怎样接触和合作的
厂家要建立市场渠道,首先要看产品服务哪些用户或者客户在哪里。那么渠道可以从下几个方面着手:
1.实体硬件产品可以举办招商代理会议活动,招收零售实体店和网店,有这方面客户资源的零售商或者个人。
2.可以跟相关行业产业链的公司工厂企业合作,引流客户,共享或者互换资源,或者捆绑销售。
3.自营组建电商团队和线下体验店,如果前期初创企业,资金有限建议不做此列,如果线下商圈客户群体意向多,可以开设实体体验店。
4.与互联网公司合作。不管做实体硬件或者虚拟服务内容,都应该拥抱互联网巨头公司跟他们合作,合作方式可以是在他们平台销售,广告引流,互相推荐等方式,具体合作内容根据自己的厂家情况而定。
5.市场渠道根据地域招收代理商。可以根据地域,客户群体等情况,招收当地的有能力销售的代理商,不要挤压货物,先期拿货押金,销售产品再进货,建立一套完善的制度流程。
6.根据需求建立不同渠道。根据你的产品客户群体,分阶段建立个人代理渠道,企业个体户渠道,网上个人和商家代理渠道,要有完善标准精细化管理的流程制度方法技巧。
除了渠道建立,厂家要自己直接面对客户好点,因为要知道自己产品的问题反馈改进,除了渠道,更要做品牌宣传规划,推广传播等。
Ⅳ 怎样和批发商谈价
这个问题是这样的,首先你要是知道你们那里你要卖的东西最低价是多少。我说的是最低价,切记。然后你再看看批发商给你的价格是多少,看看批发和零售的差价是多少,如果价格合理你就可以接受了。如不合理你在和他砍价。就这么简单。现在是买方市场搞批发的商家很多的,所以一般他们不会扛价的。这家的谈不拢可以换一家一定有一家是可以的。
Ⅵ 怎么和批发商 谈价钱 可以拿到便宜的价格求谈判技巧
采购的问题,其实你这应该从采购四要素进行研究!
QCDS
质量、价格、交期(成交条件&付款条件)、服务
针对这四方面,去寻找你的供应商不足的地方进行攻击!
另外,谈判要知道自己有什么筹码,比如说,你要是每年有微软软件销售量的销量的话,那你说什么他都得接受!这只是夸张点……
你有什么优势,你要自己知道……而且弄清楚对方的情况,是否很强(品质、价格、服务等),是否有强劲的竞争对手?这都可以成为你跟他谈判的条件!
还有,就是你的公关能力了!!这个在中国尤为重要……不容小视啊!
祝你成功
Ⅶ 请教各位,怎样和工厂谈业务
你遇到问题的关键是:
1,见不到直接客户的负责人。
2,没法解决中间商给回扣的问题。
解决方法:
对第一个问题,你知道哪些工厂在使用你们的产品时,你们可以以做回访客户的理由进入工厂。这样可以直接避开前台小姐和保安,而且他们可以帮助你找到你要找的人!你可以很直接的对前台小姐和保安说,你们公司正在使用我们的产品,我们是来找这方面的负责人回访使用情况,并协助你们解决问题的!
对第二个问题:找到负责人,一定要确认订货是否也是此人负责,有些工厂使用者不一定是采购人!准备一些小礼物,给出面接待你们的人。首先,请他们对你们的产品提出意见,然后叫他们提供采购人员的联系方式!见到采购负责人,先谈些对你们产品,价格,服务有什么意见之类的,然后,进入正题,价格可以降xx%,作为对你公司使用我们产品的积分奖励,并且你以后在我公司直接订货,我公司会根据订货数量给予个人奖励。所得会比从中间商处取货多!
你可以将中间商的利润分三部分:你们公司一部分,你个人一部分(你自己跟老板谈),工厂采购一部分。至于利润具体怎么分,就看你们公司老板了。
Ⅷ 跟厂家代表谈判有什么技巧么
一、明确谈判中的拉锯点 1.产品价位和利润空间。作为经销商来说,与厂家之间最敏感的无疑就是价格和利润空间了。多数经销商选择产品总是要选择在同类、同等档次的产品中价位较低的,但厂商双方掌握的信息很可能是不对称的,这就造成经销商认为厂家太黑,出厂价太高,留给经销商的操作空间太小;厂家认为经销商没素质,不懂产品,只知道找便宜货赚足自己的腰包。 一方面,厂家不愿意将成本向经销商解释。另一方面,经销商以为厂家想让自己卖高价产品。经销商和厂家都从自己的利益出发,把对方想象成是贪婪的,导致谈判价格拉锯战。 2.货款问题。厂家为了规避风险,要求经销商现款现货;经销商为了避免资金压力和市场风险,要厂家赊销或铺货。这样双方在货款风险方面的对峙,往往构成厂商谈判的障碍。 3.代理权变更。厂家受各种利益驱动,经销商自身能力欠缺或过剩等,都有可能造成在关于代理权上的矛盾。厂家可能嫌经销商不听话想再找个听话的,经销商迅速膨胀也可能把厂家甩掉,还有一些人为的问题,比如说客户关系处理不当。 4.人际关系。厂家的业务代表和经销商之间的交往多,出现问题的几率也较大。在经销商与厂家打交道的过程中,可能会有很多的层级,业务员、片区经理、省区经理、大区经理、销售公司经理和厂家老总等等,各个层级的利益点不同,考虑问题与行动自然也会有很多差异。经销商和各个层面的关系如何,以及各方面关系如何调和,也是出现拉锯点的原因。 5.“阶段”问题。表面看厂商关系,主动权似乎完全在厂家,而实际上经销商也在选择厂家,厂商合作关系的确立是厂家与经销商双向选择的结果,并不是厂家控盘的单向选择。小品牌找大经销商,肯定不会被商家重视,在产品推广上不会受到“关爱”;小商家找大品牌,多半不能及时跟上产品的发展,落个半路被抛弃的下场。 二、谈判中占据主动的技巧 1.理性考虑产品价格。在选择产品时,经销商不要盲目地比较产品的市场价格以及自己能从中赚多少钱。选择产品时要综合考虑产品的各项指标:价位、利润空间、包装、质量,以及厂家的各项支持措施等。通过综合考虑,经销商先对产品的价位和市场前景有个谱儿,到时候与厂家谈价格也就有的放矢了。 2.合理解决货款冲突。对于货款方面的拉锯战,谁也别迁就谁,找个第三方来协调就可以解决,比如以担当运输的货运部门为第三方,厂家和货运交易货款,经销商也和货运交易货款,双方之间完全没有货款交易,也就避免了冲突。 当厂家对市场的投入力度不大时,经销商对市场的投放更要谨慎,不要在产品前程未卜时加大资金投入。代理产品之初不要太卖力气,最好留一手,比如说上个月你销1万元的货,这个月你可以销3万元,别那么卖命,做到1.5万元就够了,使销售额保持在一个稳定增长的势头上,让厂家看到希望,给予你足够的重视和支持。 4.长远考虑双方关系。在人际关系方面,应该本着“生意场上,有钱大家赚”的原则。在生活方面,对帮助你运作市场的厂家业务代表多加关照是应该的,但关系再好也不能跟他合伙搞一些不正当的活动,比如联合倒货冲销量等。一旦贪图一时的利益,把柄被厂家抓到,就到了他们狮子大开口的索取或者威胁的时候,你就会很被动了。 5.以厂家为主体。厂家业务员的意见有时只代表他个人,并不一定能完全代表厂家。经销商的合作对象是厂家,而不是某一个人,所以要尽量寻找机会,多与厂家的决策层沟通交流。一定要注意认企业不认个人,不要被厂家某个业务员所左右。 6.门当户对。在选择产品和厂家时,记住“最好的不一定是最适合的”,“门当户对”才能“百年好合、天长地久”。 三、关于谈判的深度思考 1.谈判地位决定一切。厂商之间,谁的地位高,谁就掌握话语权。小厂家找上门来,经销商可能爱理不理;对大厂家,经销商可能亲自找上门去,接受别人的爱理不理。 2.经销商砝码是什么。经销商与厂家讨价还价,手中必须握有砝码。不同时期,砝码不一样。早些年,旺铺是经销商手中的砝码、二批就是经销商手中的砝码。现在,终端是经销商手中的砝码,尽管不少厂家一直嚷嚷要“决胜终端”,但现实教育了他们,还得靠经销商来做终端。经销商手中有谈判的砝码,可以在需要的时候“暗示”或者明明白白亮出来。但切忌以手中的砝码去威胁厂家。 以前的经销商大多数是全职全能的,厂家除了做大众广告外,把什么都交给经销商了。现在厂家对经销商普遍实行“嵌入式”管理,已经不再需要全能经销商,现在最需要的是具备有限服务职能的经销商。有的厂家仅仅借用经销商的资金完成进货就行了;有的厂家仅仅借用经销商的分销能力,经销商承担配送中心的职能;有的厂家采用“借壳经销”的方式,借用经销商招牌,由厂家独立做市场借以降低税费;有的厂家只希望经销商做终端;有的厂家只希望经销商做零售店;有的厂家只希望经销商做小批发。 4.充分了解厂家。成功的讨价还价建立在知己知彼的基础之上,经销商至少应该知道厂家下列各项内容: 各级销售经理、业务经理的权限。一般来说,级别越高,权限越大。不要向业务员提他不可能承诺的条件。 摸清厂家给其他经销商的权限,然后要求享受同等权限。摸清厂家对经销商的“底线”和“最高要求”。千万不要提超出底线的条件和做超出底线的事,那意味着谈判破裂;也尽可能不要满足厂家的“最高要求”,那意味着自己吃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