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医药龙头股有哪些
在上市公司中,根据其主营业务的产品类别,大致分为五大类子行业,即大宗原料药、特色原料药、化学制剂药、中药及中成药、生物制药等,下面就可以值得关注的子行业与重点上市公司进行分析。
1、大宗原料制药行业
该子行业具有明显的周期特征,主要原因是其产品属于低技术含量的初级产品,价格调整供需的机制极其明显,受市场影响因素较大。而近几年我国宗原料得到快速的增长,维生素、发酵抗生素、解热镇痛类等大宗原料药生产的国际转移已经基本完成,我国占有40—70的市场份额。从其发展趋势来看,我国原料药的价格有明显的走低迹象。而在大宗原料药中,A股市场与上市公司有关的重点产品是VC和青霉素,虽然二者需求有所增加,但远远不足弥补价格下降的损失。而对其投资策略的关键是在价格处于底谷时介入行业内的龙头企业,可以重点关注华北制药。
2、特色原料药行业
特色原料药是发展潜力十分广阔的子行业,与大宗原料药不同的是,特色原料药不存在明显的价格周期,而在其整个产品周期中,其价格呈现不可逆转的持续下降。近年国际上新药研发屡屡受挫、但是专利药却呈高速增长态势,而且今后5年将迎来诸多专利到期的高峰。而在国内部分企业就较早的介入已有专利的研究,并在专利期即将到期时快速推出自己的特色原料药品,并通过欧美的药政注册,经多品种组合切入欧美规范市场以及亚非拉非规范市场,已经表现也较强的盈利能力和成长能力。如该行业表现较为出色的海正药业和华海药业,以及业务相类似的中科合臣。
3、化学制剂药行业
尽管化学制剂药是医药工业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2003我国医药销售收入和利润中该子行业后别占32%和34%的较大比例,但是我国大部分化学制剂药技术含量低,供给过剩现象严重,产能利用率大约为50%左右。另一方面化学制剂药是医院处方用药的主体,大约80%以上的销售额在医院完成。所以在处方药市场上,对医院终端的渗透和持续的影响力是经营成功和保持增长的关键。因此企业产品往往高毛利,以便高让利才使得以生存。但是目前国家政策导向是控制抗生素滥用,降低其虚高价格,因此中期观察并不看好该子行业。不过该子行业的优势企业仍值得关注,如恒瑞医药、天药股份。
4、中药及中成药行业
随着OTC市场的扩大和生活水平的提高,中成药消费呈现较快增长态势。因为近年我国OTC市场每年以20%左右的速度增长,而中成药占OTC品种的近75%以上,销售金额也占一半以上。可见该行业的增长是属于稳健增长型行业。由于中成药具有药品和保健品的双重属性,这就决定了在市场上与消费品同样消费属性。由此,消费者在消费中成药的过程中对品牌的依赖程度要求过高。随着欧盟近年放宽了植物药的准入标准,而处于企业品牌和保健性中药品牌代表的同仁堂、处于产品品牌和治疗性中药品牌代表的云南白药,以及现供中药代表的天士力等行业的优势企业,将会对其构成中长期利好。
5、生物制药行业
生物技术行业总体仍处于新兴成长阶段,由于我国生物制药行业缺乏有效的研发平台和产业化能力,大部分生物制品系仿制而来,竞争态势和技术含量均相对较低。但是疫病流行以及人们对健康的重视刺激了疫苗和免疫调节剂的加速研制。而生物制药行业中的部分企业除得到宽松的政策空间以外还将得到税收、融资、贷款等优惠措施来进行疫苗的生产与科研,这也将给生物制药类上市公司带来巨大商机。如天坛生物,按中国生物技术集团公司规划,原卫生部下辖的六大生物制品所的疫苗业务将集中于天坛生物公司,显然该公司未来产业疫苗产业整合下给予其更大的成长实间。
新和成、通化东宝、华北制药、天方药业
B. 中国有哪些医疗上市公司
中国医疗上市公司有:
。
上海医药
诚志股份
ST长信
通策医疗
山东药玻
威尔科技
万东医疗
新华医疗
领先科技
人福科技
鱼跃医疗
浙江震元
一致药业
国药股份
第一医药
南京医药
桐君阁
华东医药
。
以下两篇做参考吧,很有意义:
。
1、ST中燕:首家纯粹医疗服务类上市公司;
http://finance.sina.com.cn/stock/companyresearch/20070117/10323254497.shtml
。
2、2000-2008年中国医疗行业上市公司投资方向研究报告
http://www.askci.com.cn/reports/2008-07/200872593416.html
C. 大型医药企业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大型的药业上市公司主要有:
云南白药、康美药业、东阿阿胶、同仁堂;
其它的还有:双鹭药业、华润三九、浙江医药、白云山、新和成、马应龙、恒瑞医药、上海医药、天士力等等。
D. A股中,从事医药批发和物流的上市公司有哪些
A股药品流通上市公司
1、全国性上市公司:国药股份(600511)、上海医药(601607)、九州通(600998)等。
2、区域性上市公司:
一致药业(000028)、南京医药(600713)、广州医药(600332)、桐君阁(000592)、 嘉事堂(002462)、
英特集团(000411)、华东医药(000963)、中国医药(600056)、国药股份(600511)、第一医药(600833)、
000078 海王生物、000607 华立药业、000705 浙江震元、000669 领先科技、000503 海虹控股、
600211 西藏药业、600351 亚宝药业、600614 鼎立股份、600297 美罗药业、600568 中珠控股、
000409 ST泰复等。
E. cro医药类上市公司有哪些
国外的有 Eurofins Cerep Panlab 021-51320568 张江
F. 中国最赚钱的医药上市公司有哪些
空口无凭当然是用数据说话。那么,哪种数据能够作为赚钱的指标?究竟以货币资金/总资产为指标,还是以净利润为指标?
虽然以净利润为指标的赚钱普遍为业界所认同,但其实这项指标仍不尽然,还得具体情况具体分析。sfda南方所中国医药上市企业核心竞争力评选专家组发布的“医药上市公司赚钱榜”则显现出一派子行业群龙齐聚之势。
子行业龙头聚首“赚钱榜”
以净利润为指标的赚钱榜为业界所公认,但是,由于此榜并未纳入规模因素,因而仍不能完美地体现赚不赚钱,规模成了此榜的重大影响因素。
分析“医药上市公司赚钱榜”不难发现,除了辽宁成大和吉林敖东两家证券相关公司外,上榜者大多是所在子行业的龙头企业:上海医药和华东医药为医药商业的代表,云南白药、同仁堂和东阿阿胶代表传统中药;康美药业为中药饮片龙头;华润三九和健康元属现代中药的范畴;华兰生物为生物制品行业的龙头;浙江医药、新和成、东北制药为化学原料药的代表;恒瑞医药、哈药股份、双鹤药业、丽珠集团为化学制药的代表。
医药上市公司正在慢慢长大,以前的净利润上亿元就已经算是很多,而到2009年,净利润10亿元以上的医药上市公司就有6家,如最引人关注的位居榜首的投资型企业复星医药,去年国药控股上市带来的一次性收益使其利润大增,净利润超过了25亿元。
“中药6家、化药7家、原料药3家、商业2家、生物制品2家,剔除证券相关股和st股,化药与中药占据了主导地位,这与医药细分产业规模的分布一致的。”第一财经研究院研究员黄丁毅如是分析。此外,赚钱榜上的上市公司成长性各异。“像新和成、浙江医药之类的原料药企业借助高壁垒持续赚钱,但与往年的数据相比,成长性却一般。而像华润三九、华兰生物、恒瑞医药和云南白药的利润开始快速增长,都是治理优秀的上市公司,持续成长能力非常明显。”上海某证券分析人士如是评价。
G. 中国制药上市公司有哪些
非完全统计有144只股票,你可以在网上查下"生物制药"板块,
H. 医药类龙头股有哪些
国内仿制药龙头股:恒瑞医药、华东医药、华海药业、普利制药、京新药业、信立泰。
1、恒瑞医药
江苏恒瑞医药股份有限公司是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由连云港恒瑞集团有限公司等五家发起人于1997年4月共同发起设立的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抗肿瘤药物的研究和生产基地。
2、华东医药
杭州华东医药集团公司前身为浙江制药厂,创建于1952年,后更名为杭州第二制药厂、杭州华东制药厂。
1992年12月16日,在杭州华东制药厂的基础上组建了杭州华东制药集团公司,已发展成为拥有一家股份制企业--华东医药股份有限公司、四家中外合资企业(杭州中美华东制药有限公司、杭州默沙东制药有限公司、杭州九源基因工程有限公司、浙江华义医药有限公司)等10多家控股医药企业。
3、华海药业
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初创于1989年,其前身为临海市汛桥合成化工厂,2001年1月整体变更设立为浙江华海药业股份有限公司。2003年3月,公司股票在上海证券交易所成功上市。股票简称:华海药业,股票代码:600521。
4、普利制药
海南普利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92年,是专业从事化学药物制剂研发、生产和销售的高新技术企业,已通过中国医药企业制剂国际化先导企业认证。公司旗下有浙江普利药业有限公司和杭州赛利药物研究所两家全资子公司。
5、京新药业
浙江京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始建于1974年,现已发展成为国家级重点高新技术企业,中国制药百强企业。2004年7月,在深圳交易所成功上市。
6、信立泰
深圳信立泰药业股份有限公司系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商务部关于同意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改制为中外合资股份制企业的批复》(商资批[2007]1016 号) 批准,并取得商务部颁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台港澳侨投资企业批准证书》,于2007 年6 月29 日由深圳信立泰药业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深圳信立泰")依法整体变更设立的外商投资股份有限公司,注册资本8,500 万元,同时领取了企业法人营业执照,注册号为:440301501124347。
政策法规
2018年4月3日,国务院办公厅发布《关于改革完善仿制药供应保障及使用政策的意见》(以下简称《意见》),指出要围绕仿制药行业面临的突出问题,推动医药产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提高药品供应保障能力,降低全社会药品费用负担,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用药需求,加快我国由制药大国向制药强国跨越,并针对促进仿制药研发、提升仿制药质量疗效、完善支持政策等三方面提出了具体工作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