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串货犯法吗有什么法律是针对串货的
犯法。
根据《商标法》第五十五条的规定,对有证据证明是侵犯他人注册商标专用权的物品,工商机关可以查封或者扣押。
可见,要采取强制措施,必须“有证据证明”涉案商品是侵权物品。如果投诉人只是出具鉴定报告,没有载明鉴定的方式、方法、真假区别依据等,不能起到“有证据证明”的作用,就不能采取查封或扣押的强制措施。
依据《行政处罚法》第三十七条的规定,对证据采取先行登记保存措施,并根据实际情况要求投诉人提供相应的担保。此外,工商机关在办案过程中,要合法、公正、及时地调查收集证据。
让当事人限期提供证据只是收集证据的一种方式,不能因为当事人拒绝提供证据便作出对其不利的行政处罚。
(1)批发商怕串货扩展阅读:
1、串货监督管理体系
利用政府“地方保护行为”。与当地工商部门联系,合作印制防伪不干胶贴;组成经销商俱乐部,不定期举办沙龙,借此增进经销商之间的感情;采取抽奖、举报奖励等措施;也是最好的方式,即把防伪防冲货结合起来(后面详细讲),利用消费者和专业防冲货公司协助企业防冲货。
2、串货的危害
一旦价格混乱,将使中间商利润受损,导致中间商对厂家不信任,对经销其产品失去信心,直至拒售。供应商对假货和窜货现象监控不力,地区差价悬殊,使消费者怕假货、怕吃亏上当而不敢问津。
损害品牌形象,使先期投入无法得到合理的回报。竞争品牌会乘虚而入,取而代之。消费者无法正常享受正常的售后服务保障。
3、串货的表现
分公司为完成销售指标,取得业绩,往往把货销售给需求量大的兄弟分公司,造成分公司之间的窜货。
中间商之间的窜货:甲乙两地供求关系不平衡,货物可能在两地低价抛售走量流转为减少损失,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更为恶劣的窜货现象是经销商将假冒伪劣商品与正品混同销售,掠夺份额。
B. (高分求助)普通经销商串货的话,货会被没收吗
不会处罚你的,要处罚也是处罚当地经销商
C. 关于串货,应该怎么解决
1.选择好经销商
在制定、调整和执行 招商策略时要明确的原则就是避免 冲货主体出现或增加。要求企业合理制定并详细考察 经销商的资信和 职业操守,除了从经销的规模、销售体系、发展历史考察外,还要考察经销商的品德和财务状况,防止有 冲货记录的经销商混入 销售渠道。对于新 经销商,企业不是太了解他们的情况,一定做到款到发货。宁可牺牲部分市场,也不能赊销产品,防止某些职业道德差的 经销商挟持货款进行 冲货。此外,企业一定不能让 经销商给市场拓展人员发工资,企业独立承担渠道拓展人员的部分。
2.创造良好的销售环境
(1)制定科学的 销售计划。企业应建立一套 市场调查预测系统,通过准确的市场调研,收集尽可能多的市场信息,建立起市场信息数据库,然后通过合理的推算,估算出各个区域市场的未来进货量区间,制定出合理的任务量。一旦个别区域市场进货情况发生暴涨或暴跌,超出了企业的估算范围,就可初步判定该市场存在问题,企业就可马上对此做出反应。
(2)合理划分 销售区域。合理划分 销售区域,保持每一个经销区域 经销商密度合理,防止整体竞争激烈,产品供过于求,引起 冲货;保持经销区域布局合理,避免经销区域重合,部分区域竞争激烈而向其他区域冲货;保持经销区域均衡,按不同实力规模划分经销区域、下派销售任务。对于新 经销商,要不断考察和调整,防止对其片面判断。
3.制定完善的销售政策:
(1)完善价格政策。许多厂家在制定价格政策时由于考虑不周,隐藏了许多可导致 冲货的隐患。企业的价格政策不仅要考虑出厂价,而且要考虑一批出手价、二批出手价、终端出手价。每一级别的利润设置不可过高,也不可过低。过高容易引发降价竞争,造成倒货;过低调动不了 经销商的积极性。价格政策还要考虑今后的价格调整,如果一次就将价格定死了,没有调整的空间,对于今后的市场运作极其不利。在制定了价格以后,企业还要监控价格体系的执行情况,并制定对违反价格政策现象的处理办法。企业有一个完善的价格政策体系, 经销商就无空可钻。
(2)完善促销政策。企业面对销不动的局面,常常是促销一次,价格下降一次。这就表明企业制定的促销政策存在着不完善的地方。完善的促销政策应当考虑合理的促销目标、适度的奖励措施、严格的兑奖措施和市场监控。
(3)完善专营权政策。在区域专营权政策的制定上,关键是法律手续的完备与否。企业在制定专营权政策时,要对跨区域销售问题作出明确的规定:什么样的行为应受什么样的政策约束,使其产生法律约束力。此外,还应完善返利政策。完善的营销政策可以从根本上杜绝 冲货现象。
防串手段
4.积极依靠高科技手段防串货
防串货流下串货痕迹,做到物流码的可追溯是关键,因此我们要善于应用高科技手段来实现防串货,物流码管理还可以集成在企业信息化 客户管理系统当中。目前成熟的解决方案还是比较多,例如,万向防串货物流码系统就很好的解决五粮春,洋河大曲等产品的防串货问题。
串货,在经济学上的概念是:不同的市场供给寡头,为了实现对市场资源的有效控制,而在不同的区域和需求环境当中,利用市场机制的缺陷和漏洞,就某一特定的商品供给对象,采取了违背市场法则的手段和工具,通过价格等措施有目的地打击彼此的供给体系和有效需求体系,达到完整控制市场有效资源的目的。
D. 老是发现我的下级经销商有串货行为,又不能立马制止,有什么办法吗
通过编码系统产品赋码,单码,箱码,剁码相互关联,出入库扫码,库房管理系统发货进行多级经销商管理做到防窜货,运输途中可以通过手机查看信息。
E. 经销商不能串货。但如果经销商把东西放在淘宝上卖,然后别人买下来放在店里卖,这算串货吗,要罚钱不。
这个和你做的品类厂家政策和对政策执行尺度有关系。很多厂家会把产品线分成线上线下,如果线下产品跑到线上就算串货!算不算串货罚不罚钱得看你厂家!
F. 串货与窜货的区别是什么
是一样的,只是毎个行业的叫法不同而已。
经销商跨过自身覆盖的销售区域而进行的有意识的销售就是窜货。也称为冲货。是经商网络中的公司分支机构或中间商受利益驱动,把所经销的产品跨区域销售,造成市场倾轧、价格混乱,严重影响厂商声誉的恶性营销现象。
窜货表现:
(1)分公司为完成销售指标,取得业绩,往往把货销售给需求量大的兄弟分公司,造成分公司之间的窜货;
(2)中间商之间的窜货:甲乙两地供求关系不平衡,货物可能在两地低价抛售走量流转
(3) 为减少损失,经销商低价倾销过期或即将过期的产品
(4) 更为恶劣的窜货现象是经销商将假冒伪劣商品与正品混同销售,掠夺市场份额。
(6)批发商怕串货扩展阅读:
1、防止窜货的扩大。一是允许窜货经销商将所窜货在被窜货市场销售,直到被窜的货物被完全消化,但销售价不能低于企业规定的价格;二是责令窜货经销商停止窜货。
2、制裁窜货经销商。根据不同情况可采取以下方式进行惩罚:没收保证金、取消年终返点奖励、取消年终奖金、取消广告支持、取消经销资格。
3、安抚被窜货经销商。当窜货发生时,企业或者被窜货经销商收购窜货产品,防止窜货冲击当地价格体系,同时给被窜货经销商适当的补偿,以减少其不满情绪。
G. 小型经销商遭遇窜货怎么办
这个窜货问题按说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一直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其实,窜货本身就是一种符合商业常理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所谓的解决窜货问题,其实都是在维护经销商或是厂家在某一方市场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已。窜货行为本身,只是个有因有果的商业行为。 这窜货行为本身存在三个基本特性:第一点,谁是窜货行为的发起人?是厂家的业务人员?还是当地的经销商?乃至是当地的二批商?第二,窜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纯粹为了某方的利益最大化,还是一种报复行为?第三,制约或是说影响窜货行为的因素有那个几个,是窜货的商业成本?这成本太高则没有商业价值,除非纯粹为了感性的报复出气行为。还是担心会遭遇对方更为严重强烈的报复行为?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小型经销商更容易遭遇窜货的骚扰,一般来说,大型经销商在当地的社会关系较强,市场信息反应速度灵敏,方方面面比较吃得开,社会关系广,活动能力较强,加之由于销量大,容易获得厂家高层的重视,且与厂家高层关系较为紧密,无论是其他经销商还是厂家的业务人员都惹不起。而小型经销商一来是在厂家高层那里地位不高,甚至有些厂家高层都不认识这些小经销商,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重视了。二来出于自身的实力所限,对所辖市场的掌控权不够强,覆盖面也不够,甚至连市场信息的收集能力都存在欠缺,导致无论市场业务人员还是其他经销商,乃至是一些二批商,有这个胆子敢于欺负小型经销商。小经销商往往是申诉无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被窜货冲击得一塌糊涂:这窜货要是接二连三地整这么几下这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其实,也有许多经销商朋友说,这对付窜货最有效果的解决办法就是打。讲那么多道理没用的,对方要是也讲道理就不会窜货了,既然对方(窜货方)都不讲道理,那我还讲什么道理,直接动手就是了。遇到有胆敢窜货的,打他个人仰马翻,窜过来的货直接没收,看谁还有胆子敢窜货。但是,现在是法制社会,这打人也不是个办法。 问题总是有解决办法的,现在倡导和谐社会,解决窜货问题,也有很多和谐的处理办法。 在小型经销商遭遇窜货时,首先进行三个方面的分析判断,一是窜货行为的发起人是谁?二是窜货目的是什么?第三,这次窜货,对方在操作过程中存在的最大问题是什么?把这些问题弄明白后,相关的解决方案自然而然也就浮现出来了。 窜货的发起人是谁?主要是三类人,一是厂家的业务人员,二是其他地区的经销商,三是本地区的下级分销商。 窜货的目的是什么?一是为了赚钱,二是为了打击报复。 窜货操作过程中的最大问题是什么?一是操作成本太高,甚至超过了利润,则失去了窜货的意义;二是担心招致对方的报复行为,从此结上冤家对头;三是被窜过来的货无法正常出货,砸在自己手里。 下面,我们再来逐一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相关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窜货的发起人多半是厂家业务人员,至少是参与其中的(当然,绝大多数实施窜货行为的厂家业务人员不是负责被窜货地区的)。厂家业务人员是不怕经销商的,他们窜货多为个人的销售业绩,而个人销售业绩的变现,则掌握在厂家高层手里。也就是说,厂家的业务人员可能不买经销商的帐,但是,谁也不敢不买厂家高层的帐,唯一能制约这些厂家业务人员的,也就只有厂家的高层了, 而作为厂家的高层,往往不会对某一块局部市场的小问题会有过多的关注,再说了,窜货这种事情又存在许多可以扯皮的地方。例如,主动窜货还是被动窜货,还是一些自然的流货而已,这窜货会不会刺激经销商对现有自辖市场的管理和投入等等,尤其是小型经销商,在某个单点市场上遭遇点窜货,厂家的高层很少有高度关注的。但是,若是存在大片市场的窜货行为,或是存在这种发展趋势,这将对市场建设和价格体系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不可能不引起厂家高层的重视,这厂家高层一重视,下面的业务人员也没这个胆子敢操作窜货了。可是,小型经销商往往也只是自己的局部市场遭遇到窜货,远没到能惊动厂家高层的地方,这该怎么办呢? 团结就是力量,在生产厂家的下属经销商群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经销商,若是某个小型经销商能联合起一批同样的中小行经销商起来,联合就某个问题找到厂家高层,厂家高层自然是高度重视的。也就是说,在小型经销商遭遇窜货后,迅速与这个厂家经销商群中的其他经销商迅速联系沟通,将相关的窜货问题和导致的后果损失通报给他们,着重强调这就是厂家高层放纵其业务人员所导致的后果。今天事故出现在我这里,明天就有可能到你那边,我这已经是前车之鉴,大家没必要和我一样遭遇这种事情,为了安全起见,为了从预防的角度解决问题,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向厂家高层来反映这个问题,确保大家的利益不受影响。试想一下,厂家的某位业务人员在某块区域市场的操作窜货,导致了全国多位经销商接连不断的抗议和申诉,这厂家高层自然是高度重视,毕竟,厂家高层可以不买一位小型经销商的帐,但谁也不敢不买一群经销商的帐。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厂家高层为安抚众经销商,往往会下令严格调查此事,严肃处理相关的责任人,补偿相关损失,这么一处理,一方面能挽回些损失;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震慑了其他的厂家业务人员,虽然是个小经销商,但能量大,折腾起来厉害,最好别惹。 窜货的其他两类人,则是同行,本地的或是外地的经销商,他们的窜货行为,要么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要么是为了报复,从这两点出发,我们再来寻求解决方案。 从窜货到利益的实现,这中间有个必须要经过的环节,就是窜过来的货必须得顺畅的销售出去,这中间其实存在许多被攻击的方面: 第一, 窜过来的货是否具备相关的质检手续?一般来说,窜货极少有办理这些质检手续的,即便是有,也是货物窜出来的市场管理部门所出具的,而国内的市场管理部门往往是谁也不买谁的帐,你的货在其他市场被证明是合格的,到我这里不见得一定也是合格的,我得再检查才行。若是本地的小经销商到本地的市场管理部门举报一下,必定会让这个窜货的经销商吃不了兜着走的。 第二, 在窜过来的货中,配套的赠品或是其他商品是否到位?窜货一般不会连着赠品窜,若是本地的小经销商把这个信息点放大,就将导致窜货过来的经销商难以用正常价格进行货物销售。 第三, 现在有很多厂家针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产品策略,那么,这窜过来的货是不是为其他市场所生产的?若是存在产品适用性和等级低于现有本地市场销售的正品,那么,在性价比上则降低不少,这个信息点扩散出去,又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第四, 即便面对同样厂家的同一产品,中国消费者的一直有个根深蒂固的产品等级概念,例如大厂和小厂,正品和副品,外地窜过来的货与一直在本地销售的货,多少会有些区别,这些区别,也就是存在可被攻击的方面,例如,散步一些如何鉴别所谓正品货与副品货(也就是窜过来的产品)的区别办法等等。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攻击,将在很大程度阻碍窜过来的货无法正常销售出售,也就没法变现,那这窜货的经济意义就实现不了,也就失去了再次窜货的信心了。 还有一种窜货行为是因为报复,许多人把在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能让自己憋上一肚子闷气,非得找机会把这口闷气给出了,哪怕出点钱损失点利益也在所不惜。如果被窜货经销商曾在某个场合和时期,因为经济利益或是感情利益得罪了窜货经销商,对方为图出口气,或是挽回些什么东西,整出这些窜货来,以图一时之快,这种情况,硬顶下去没多少用,得要主动示和。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国人好面子,这口气咽不下,那口气也咽不下,什么事情都要个说法,不管有理没理都要。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是表面上的示好只是一个方面,还得有其他手段,美国有位总统说的好,“说话要温柔,但手里要有大棒”。你还得通过一些事例证明,你也具备反窜货的能力,只不过你想和平处理这件事,不愿意把事情闹大而已。
H. 经销商遭遇窜货怎么办
这个窜货问题按说也是个老生常谈的问题,似乎一直也没有很好的办法来解决,其实,窜货本身就是一种符合商业常理的行为,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是合理的,是正常的,所谓的解决窜货问题,其实都是在维护经销商或是厂家在某一方市场的利益最大化的行为而已。窜货行为本身,只是个有因有果的商业行为。 这窜货行为本身存在三个基本特性:第一点,谁是窜货行为的发起人?是厂家的业务人员?还是当地的经销商?乃至是当地的二批商?第二,窜货行为的目的是为了什么?是纯粹是了某方的利益最大化,还是一种报复行为?第三,制约或是说影响窜货行为的因素有那个几个,是窜货的商业成本?这成本太高则没有商业价值,除非纯粹为了感性的报复出气行为。还是担心会遭遇对方更为严重强烈的报复行为? 综合以上几点分析一下,我们不难发现,小型经销商更容易遭遇窜货的骚扰,一般来说,大型经销商在当地的社会关系较强,市场信息反映灵敏,方方面面比较吃得开,社会关系广活动能力较强,加之由于销量大,容易获得厂家高层的重视,且与厂家高层关系较为紧密,无论是其他经销商还是厂家的业务人员都惹不起。而小型经销商一来是在厂家高层那里地位不高,甚至有些厂家高层都不认识这些小经销商,自然也就谈不上什么重视了。二来出于自身的实力所限,对所辖市场的掌控权不够强,覆盖面也不够,甚至连市场信息的收集能力都存在欠缺,导致无论市场业务人员还是其他经销商,乃至是一些二批商,有这个胆子敢于欺负小型经销商。小经销商往往是申诉无门,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市场被窜货冲击的一塌糊涂:这窜货要是接二连三地整这么几下这以后还怎么做生意? 问题总是有解决办法的,现在倡导和谐社会,这解决窜货问题,也有很多和谐的处理办法。 窜货的发起人是谁?主要是三类人,一是厂家的业务人员,二是其他地区的经销商,三是本地区的下级分销商。 下面,我们再来逐一分析其中的原因和相关解决方案。 一般来说,窜货的发起人多半是厂家业务人员,至少是参与其中的(当然,绝大多数实施窜货行为的厂家业务人员不是负责被窜货地区的)。厂家业务人员是不怕经销商的,他们窜货多为个人的销售业绩,而个人销售业绩的变现,则掌握在厂家高层手里,也就是说,厂家的业务人员可能不买经销商的帐,但是,谁也不敢不买厂家高层的帐,唯一能制约这些厂家业务人员的,也就只有厂家的高层了, 而作为厂家的高层,往往不会对某一块局部市场的小问题会有过多的关注,再说了,窜货这种事情又存在许多可以扯皮的地方。例如,主动窜货还是被动窜货,还是一些自然的流货而已,这窜货会不会刺激经销商对现有自辖市场的管理和投入等等,尤其是小型经销商,在某个单点市场上遭遇点窜货,厂家的高层很少有高度关注的。但是,若是存在大片市场的窜货行为,或是存在这种发展趋势,这将对市场建设和价格体系产生非常严重的负面影响,这不可能不引起厂家高层的重视,这厂家高层一重视,下面的业务人员也没这个胆子敢操作窜货了。可是,小型经销商往往也只是自己的局部市场遭遇到窜货,远没到能惊动厂家高层的地方,这该怎么办呢? 团结就是力量,在生产厂家的下属经销商群中,大多数都是中小型经销商,若是某个小型经销商能联合起一批同样的中小行经销商起来,联合就某个问题找到厂家高层,厂家高层自然是高度重视的。也就是说,在小型经销商遭遇窜货后,迅速与这个厂家经销商群中的其他经销商迅速联系沟通,将相关的窜货问题和导致的后果损失通报给他们,着重强调这就是厂家高层放纵其业务人员所导致的后果。今天事故出现在我这里,明天就有可能到你那边,我这已经是前车之鉴,大家没必要和我一样遭遇这种事情,为了安全起见,为了从预防的角度解决问题,大家一起联合起来向厂家高层来反映这个问题,确保大家的利益不受影响。试想一下,厂家的某位业务人员在某块区域市场的操作窜货,导致了全国多位经销商接连不断的抗议和申诉,这厂家高层自然是高度重视,毕竟,厂家高层可以不买一位小型经销商的帐,但谁也不敢不买一群经销商的帐。在大多数的情况下,厂家高层为安抚众经销商,往往会下令严格调查此事,严肃处理相关的责任人, 补偿相关损失,这么一处理,一方面能挽回些损失;另一方面,也从根本上震慑了其他的厂家业务人员,虽然是个小经销商,但能量大,折腾起来厉害,最好别惹。 窜货的其他两类人,则是同行,本地的或是外地的经销商,他们的窜货行为,要么是为了更大的利益,要么是为了报复,从这两点出发,我们再来寻求解决方案。 从窜货到利益的实现,这中间有个必须要经过的环节,就是窜过来的货必须的顺畅的销售出去,这中间其实存在许多被攻击的方面: 第一,窜过来的货是否具备相关的质检手续?一般来说,窜货极少有办理这些质检手续的,即便是有,也是货物窜出来的市场管理部门所出具的,而国内的市场管理部门往往是谁也不买谁的帐,你的货在其他市场被证明是合格的,到我这里不见得一定也是合格的,我得再检查才行。若是本地的小经销商到本地的市场管理部门举报一下,必定会让这个窜货的经销商吃不了兜着走的。 第二,在窜过来的货中,配套的赠品或是其他商品是否到位?窜货一般不会连着赠品窜,若是本地的小经销商把这个信息点放大,就将导致窜货过来的经销商难以用正常价格进行货物销售。 第三,现在有很多厂家针对不同的区域有不同的产品策略,那么,这窜过来的货是不是为其他市场所生产的?若是存在产品适用性和等级低于现有本地市场销售的正品,那么,在性价比上则降低不少,这个信息点扩散出去,又会影响到产品的销售。 通过以上这些方面的攻击,将在很大程度阻碍窜过来的货无法正常销售出售,也就没法变现,那这窜货的经济意义就实现不了,也就失去了再次窜货的信心了。 还有一种窜货行为是因为报复,许多人把在许多微不足道的小事情都能让自己憋上一肚子闷气,非得找机会把这口闷气给出了,哪怕出点钱损失点利益也在所不惜。如果被窜货经销商曾在某个场合和时期,因为经济利益或是感情利益得罪了窜货经销商,对方为图出口气,或是挽回些什么东西,整出这些窜货来,以图一时之快,这种情况,硬顶下去没多少用,得要主动示和。给对方一个台阶下,国人好面子,这口气咽不下,那口气也咽不下,什么事情都要个说法,不管有理没理都要。但是,这里需要注意的是,光是表面上的示好只是一个方面,还得有其他手段,美国有位总统说的好,说话要温柔,但手里要有大棒。你还得通过一些事例证明,你也具备反窜货的能力,只不过你想和平处理这件事,不愿意把事情闹大而已。 当然了,解决问题的最好办法就是预防,从预防的角度来解决窜货问题,因为,只要在做生意,这个窜货问题一直会发生,随时随地都会发生,对于当前已经出现的窜货问题,不赶紧设法处理,不制造点影响出来,难免以后还得再次出现。 他串你也串,以串对串。别人串货说明你拿货的价格过高,你也想办法去拿到低价货吧 国内厂家对小型经销商实际上当成他的一个客户 ,对经销商的市场保护其实是保护不了,这是现实的,只有把您的客户做到位,把市场做到一定的程度,自然就会保护了。 一、查清来源,掌握证据; 二、及时向厂商反映; 三、向一、二级经销商反映,防止业务员个人行为; 四、给予威胁(一、二级经销商更怕窜货); 五、想办法壮大自己。
I. 如何防止串货
4、价格信誉奖
为了防止
经销商
窜货
、
乱价
等
不良行为
,
厂家
在价格设计时设定了“价格信誉奖”,要求遵守价格规定出货。作为对经销商的管控。
5、合理库存奖
厂家考虑到当地市场容量、运货周期、
货物
周转率和意外安全储量等因素,厂家设立“合理库存奖”鼓励经销商保持适合的数量与品种。
6、经销商协作奖
为激励经销商的政策执行、广告与促销配合、
信息反馈
等设立协作奖,既强化了厂家与经销商的关系,又是淡化
利益
的一种有效手段。
控制串货方法之五:制定合理的目标任务
·目标销售任务制定科学有依据,增加的销售目标任务要有增长点和具体增加销量的方法措施,保证
代理商
努力后在自己的区域内能完成,同时厂家业务经理协助经销商努力在自己的区域完成。不可盲目增加,一旦任务完不成时,经销商和业务经理都会想到用串货的方法。
·终不要给经销商压太多的货物。
控制串货方法之六:设立串货报证金制度
1、让经销商拿出一定金额的钱做为不串货的报证金,如果年终考核没有串货,则给予高出银行利息两倍的利率,串货则利率和报证金全部没收。
2、可在年终奖励中拿出一部分做为报证金。
控制串货方法之七:设立市场秩序奖励基金
拿出一定金额基金,要求各经销商每笔回款都付有货流流向清单,如果流向清晰、进销存与流向+回款清晰,配合公司调查货物流向者,则给予物质奖励和精神奖励。
控制串货方法之八:加强监控力度
1、采用模糊数码控制或者流水工号控制,便于查出
货物流向
。技术上,这些方法可以做到每盒货物、每件货、每批货物数码唯一,发货时通过电脑记录,举报后马上可以查出货物来源。
2、采用特殊记号:比如在包装盒上划线、做特殊记号等手段。
3、快速反应,有举报马上查处,辨明真伪。
控制串货方法之九:加强处罚力度
1、当月处罚法:一般可以先不动声色,在下月回款后,拿出确凿证据,扣押串货报证金和部分货款。并且在全国予以通报。
2、年终模糊
返点
法:即暗返扣方式,返点的比例可以很高,也可以没有,大家事先设定
执行标准
。把这一做法事先公布,把串货做为考核的最重要指标之一,并告知中间不通报,但年终返利时把串货证据拿出,扣发的奖金扣回、降低信用、减少对该市场的支持投入。
控制串货方法之十:加强教育引导
1、自己业务经理心态调整:心态决定一切,自己耕耘好自己的市场才有收回。把控制串货做为省级经理的考核指标之一。
2、培养诚信意识,诚实做事与做人,抨击侵占他人劳动成果的做法。用各种手段教育经销商不要串货。代理商只要一心想着串货就一定会
有方法
途径串出去,如果不想串,就一定能控制住不串货。
3、协助经销商精耕细作、做深做透自己的市场,让销量从自己的市场产出。
控制串货的方法之十一:不在药市放货
1、药市的存在本来是覆盖农村的,但是广告畅销品种一旦进入药市,控制不好就会串货,因为药市经销2%的毛利和平价出货。比如用你的品种
带货
。尤其是
总代理
制,给二级代理按照比例加了价,药市是现款进的货,可以便谊5-10%的百分点,串货就有了条件。药市更讲求资金周转速度。
2、
大卖场
异地开店、大流通异地经营,也是串货的原因之一,可以提高对其
供货价
,以防他把货物价格降低,把货物流向各地。
总之,串货不是不能控制,关键还是看企业管理人员和区域业务经理的心态和具体做法,但是一定需要从
销售政策
制定具体管理实践上整合治理,严格执行。这里也提醒一点,省级经理往往以串货为理由来作为完不成任务和业绩不好的正当理由,且夸大串货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