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请简述我国药品经营企业的现状
药品经营企业开办的条件和开办的程序: 按照以下程序办理《药品经营许可证》: 一、申办人向拟办企业所在地设区的市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或盛自治区、直辖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部门直接设置的县级(食品)药品监督管理机构提出筹建申请...
Ⅱ 什么是药品经营企业
药品经营方式,是指药品批发和药品零售。
药品经营范围,是指经药品监督管理部门核准经营药品的品种类别。
药品批发企业,是指将购进的药品销售给药品生产企业、药品经营企业、医疗机构的药品经营企业。
Ⅲ 浙江惠仁医药有限公司的经营状况
2009年公司的营业总额为6.31亿,其中药品业务部销售额为5.67亿元,增长19.89%;医疗器械销售额为5012.50万元,增长54.76%;中草药销售额654.34万元,增长43.95%,经营业绩稳步提升。公司销售客户743个,销售网络覆盖温州市全区域及浙南和闽北少数县市。这些成绩的取得是我们全体员工努力工作以及广大客户和社会各界人士给予大力支持与帮助的结果。公司将始终坚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用药安全为已任,继续努力,与广大医药同仁精诚协作、共谋医药事业的繁荣和发展,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 今后公司将继续紧紧围绕“抓质量、促发展、树品牌、拓市场”的经营方针,坚持“采撷精品、惠及人人”的经营理念,以“依法经营,诚信为本,不断创新,寻求双赢”的经营态度来组织我们的工作,不断追求卓越品质和优质服务,努力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顺应医药流通领域的形势,在百舸争流的医药商业行业,一路风清帆正,营造热情、开放、真诚协作、开拓进取的共赢氛围,与所有的合作伙伴共同打造一个更加宽广的发展平台,不断实现新的跨越,实现真正意义上的企业双赢。
Ⅳ 谁能帮我介绍一下:医药经营的现状和趋势
我国医药商业行业经营状况分析、医药行业发展趋势、医药行业存在的问题
目前,收入占主营业务收入50%以上的我国医药商业上市公司共9家,即华东医药、第一医药、美罗药业、上海医药、一致药业、海王生物、浙江震元、桐君阁和南京医药,本文以9家上市公司为样本,分析我国医药商业行业的经营状况。
利润下滑资产负债率高
2004年,受宏观经济政策、行业竞争以及行业整合力度加大等因素的影响,医药商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同比增长22%,但是行业平均净利润仍然处于下降趋势,同比下降18%。
近年来,由于市场放开、药品招标采购和平价药房的降价风潮,医药商业的毛利率一路下滑。2004年,医药商业平均主营业务收入达到30.58亿元,但净利润率仍然保持1%的较低水平。自2000年以来,医药商业的资产负债率连年上升,2004年行业平均资产负债率已经达到66%(详见表1)。
政策环境因素影响明显
产生这种全行业增收不增利局面的首要根源是医药不分,这是制约医药商业发展最不利的因素。医生一身兼两职,既开方又卖药,医院拿走了药品流通领域大部分收益,就是所谓的"以药养医"现象。
其次,国家发改委、卫生部于2004年10月9日发布《关于进一步加强医药价格监管减轻社会医药费负担有关问题的通知》,进一步明确继续降低政府定价药品价格;将医疗机构药品采购支出80%以上的品种(中药饮片除外)纳入集中招标采购。政府希望通过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纠正药品购销中的不正之风,减轻群众医药费负担,这也降低了医药商业公司的利润空间。
第三,随着商品流通体制改革的深化,流通领域的经济主体、经营渠道、商品价格逐步放开,基本建立平等竞争、自由购销的流通体制。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医药商业批发和零售业务受到制药企业的挤压。
成本增速高于收入增幅
9家上市公司2004年共实现主营业务收入275.22亿元,比2003年上升22%,主营业务成本总计 241.83亿元,比上年上升26%,意味着成本的上涨速度快于收入的上升幅度。9家公司中除美罗药业和一致药业外,主营业务收入均实现不同程度的增长,而第一医药、上海医药、浙江震元、海王生物、南京医药、桐君阁等6家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成本增长幅度快于收入增长幅度(详见表2)。只有华东医药的毛利润空间在扩大,其主营业务成本得到较好的控制,主要由于其在2003年完善了信息系统,实现零售调拨供应的两大业务流程的调整,配送中心管理尝试市场化运作,费用下降近百万元。
另外,上海医药的主营业务收入108.15亿元,占全行业的39.3%,位居首位,但其毛利率仅10.4 2%,比2003年微增0.09%,作为行业中市场份额最大的上市公司,其毛利率却在倒数第3位,一定程度反映了进货量大、毛利率低这一整个医药商业的特点,主要是没有建立现代医药物流体系,信息系统升级缓慢,运营成本高,经营效能低。
企业区域市场优势鲜明
在9家上市公司的年报中,浙江震元和桐君阁年报列示有一定量的国外收入,其他公司的主营业务收入都来自国内,且在不同区域形成比较优势,正逐步打造各自的势力范围。由于各家公司的年报地区标准不一,为了统一标准便于比较,这里将大连归入东北地区,上海、山东、安徽和江西归入华东地区。
通过2002~2004年的数据比较,各家公司都有自己收入的主要地区来源:上海医药、第一医药和海王生物是华东地区,桐君阁是西南地区,而美罗药业是在东北地区。上海医药3年来已把业务范围由单一的上海扩展到江西、安徽和山东,进一步加大自己在华东地区的优势;海王生物在华东地区可谓异军突起,2004年收入是2002年的近9倍;而美罗药业虽然在东北地区收入有所减少,但其年报显示来自其他地区的收入由2002年的2.2亿元增长到2004年的3 .8亿元。
行业面临四大压力
首先,医药分家在2002年个别试点的基础上,数量可能会有所扩大,形式会有所创新。但是,如果没有政策的强力突破,医药分家依然不可能有实质性进展,将继续对医药商业带来不利影响。
其次,预计药品招标采购会进一步扩大招标的医院和药品范围,国家对药品价格的控制仍然不会放松,在竞争和政策双重压力下,药品价格仍将继续下降。
第三,医保改革的覆盖面将继续扩大,同时,医疗保险基金征缴的难度也将越来越大。如果基金不到位,将会抑制药费支出。
第四,由于医药商业企业必须在2004年底前完成GSP认证,而且目前药品招标要求代理企业必须通过GS P认证,因此,未通过GSP认证的医药商业企业的压力将加大。
发展呈现四种趋势
首先,加强专业药剂师的培养,是中国医药商业走向成功的关键。上文提到,医药不分是造成我国医药商业微利的根源,而药剂师的匮乏又导致处方医生只能既开方又售药,所以必须增强药品零售领域执业药济师的配备力量。
其次,完善物流系统,降低运营成本,是扩大规模、增加利润的必经之路。物流业是利用信息和网络技术,运用现代化组织和管理方式将运输、仓储、装卸、加工、配送、信息等环节进行整合,并进行一体化经营。拥有先进的物流体系已成为参与商业竞争的重要砝码。我国的医药商业既要消化吸收国外先进的信息管理技术,如PSO系统、ESO系统、商业管理信息系统,又要结合自身发展水平,充分利用现有资源,构建适合自己的配送模式,真正建立科技型的商业企业。
第三,医药商业企业购并的规模和数量将进一步扩大,连锁经营的大企业将渐显优势。随着跨地区医药商业的发展,各地医药商业企业间的联合、兼并、重组正在稳步进行。
第四,允许外资进入医药流通领域将使行业竞争更加激烈。中国加入WTO后,承诺自2004年对外资开放药品分销领域,外资以合资合作的方式进入医药流通领域的规模和数量都将逐渐增加。
Ⅳ 医药批发企业的前景和管理
一、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前景
药品经营与管理这个专业是比较偏向于市场的专业,在经营管理的这方面会学的内容会偏多,而在对药学知识的学习要求会相对松一些,所以学校的一些实验设备也简单。这个专业毕业的就业前景还是非常不错的,至于要怎么发展还是要看个人的兴趣和潜力了。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属于生化与药品类中食品药品管理类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方向主要是医药公司、制药企业、医院等。不过你要是家里有门路,而且条件不错的话,你也可以认真学习专业知识,然后开个药店,自己当老板。要不然找工作也永远是给别人打工,这些都是看自己的志向了。不过刚毕业先去给别人打工,积攒点经验也是好的,还要强调一点药品的利润是很宽的。
2013年本专业高校毕业人数为4000-4500人,其中男23%、女77%,2013年本专业高校招生男女比例为文科64%、理科34%、文理综合2%,近几年本专业的就业率分别为2011(95%-100%)、2012(95%-100%)、2013(95%-100%)。
二、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就业方向
药品经营与管理专业毕业生就业领域包括:学生毕业后可在医药生产、医药经营、医药外贸及医药管理等企事业单位从事医药商品的购销、调储、检测及质量控制等工作。中药经营、医药经营、医药工业、医药外贸等企业部门。
Ⅵ 药品批发企业的经营范围有哪些
从事药品零售的,应先核定经营类别,确定申办人经营处方药或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的资格,并在经营范围中予以明确,再核定具体经营范围。 (3)医疗用毒性药品、麻醉药品;精神药品、放射性药品和预防性生物制品的核定按照国家特殊药品管理和预防性生物制品管理的有关规定执行。 追问: 可是看了后还是不太懂能否画下重点? 回答: D(处方药·甲类非处方药·乙类非处方药)是经营的类别,如果从事药品零售的,要先核定经营类别后,再核定具体经营范围。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范围的核定中的(1)就是药品经营企业经营范围。 追问: 经营的类别不属于经营范围内吗? 回答: 属于的,经营范围中就包括经营类别(例如:麻醉药品中就有处方药和非处方药等),但确定申办人资格的时候要先核定经营类别再核定具体的经营范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