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碳纤维加固工程时,注意哪些操作要领
碳纤维布施工安全和注意事项 00
1、碳布为导电材料,施工时应远离电气设备及电源,或采取可靠的防护措施。 00
2、施工过程中应避免碳布/芳纶布的弯折。00
3、碳布/芳纶布配套树脂的应密封储存,远离火源,避免阳光直接照射。 00
4、树脂的配制和使用场所,应保持通良好。 00
5、、现场施工人员应采取相应的劳动保护措施。
2. 碳纤维加固施工
碳纤维加固包括碳纤维布加固和碳纤维板加固两种。碳纤维材料用于混凝土结构加固修补的研究始于80年代美、日等发达国家。我国的这项技术起步很晚,但随着我国经济建设和交通事业的飞速发展,现有建筑中有相当一部分由于当时设计荷载标准低造成历史遗留问题,一些建筑由于使用功能的改变,难以满足当前规范使用的需求,亟需进行维修、加固。
目前常用的加固方法有很多,如:加大截面法、外包钢加固法、粘钢加固法、碳纤维加固法等。碳纤维加固修补结构技术是继加大混凝土截面、粘钢之后的又一种新型的结构加固技术。
一、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及优越性
1.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基本原理
针对桥梁建筑的加固工作,对碳纤维的利用应该首先用环氧树脂进行浸泡,形成符合强片材料。然后通过环氧树脂按照受力方向进行一定的裂缝方向粘贴。当构件受到拉力负载的时候,通过纤维片的作用而保证裂缝不会沿受力方向进一步开裂。从而对建筑主体提供一定的加固作用,同时也可以保证结构的稳定性。2. 碳纤维加固技术的优越性
(1)良好的化学稳定性
碳纤维具有非常良好的防水性能,实际施工过程中发现,这种材料在抗酸碱和方子外线方面同样具有非常出色的表现。在不同气候环境的应用过程中,同样具有相应的优势。添加一层防火漆,则可以起到非常不错的防火效果。
(2)该材料质轻、强度高
碳纤维材料具有质量轻、强度高的特点,对于建筑物的整体质量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色彩涂装较为方便的同时,还可以保证结构外部不出现明显拼接痕迹。 (3)出色的力学性能
碳纤维具有非常出色的力学性能。对于各种不同的结构的加固应用中都可以起到非常出色的效果。尤其是其显著的抗疲劳效果,对于工程裂缝的修补具有非常明显的效果,抗拉力试验中同样取得了让人满意的成果。
(4)施工工序比较简单
碳纤维的施工工序较为简单,在一些小型工程施工应用中,具有改变简单、工期短等特点。相关数据显示,这种材料的应用可以大程度上保证工期的缩短,同等工程量的前提下,至少可以缩短24%的工程工期。
二、碳纤维加固技术的具体步骤为了保证其对工程主体的加固和修补作用,主要需要利用相应的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碳纤维的加固施工过程的规范化。下面几个具体步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应该给予重点关注。
(1)施工准备工作
熟悉施工图;根据不同的施工现场和施工要求的分析,对于整体施工的用料选择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同样,使用碳纤维作为工程的加固手段,同样需要进行相应的前期工作准备。
(2)混凝土构件表面处理
应用这种方式对工程主要构件进行加工的时候,应该对施工构件的表面进行一定程度的清洁,对残留部分和松脱部分,应该保证完全剔除。保证粘贴表面的坚固性是粘贴碳纤维的主要要求;露筋的锈块等杂物的清理同样重要。需要做相应的防锈处理,只有这样处理之后,对于裂缝进行相应的修补和加固才能够起到预期的效果;混凝土表面的浆楞、模板缝均须打磨平整;对于混凝土的表面水分控制同样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3],只有表面含水量保持在百分之六以下的时候,才能够达到工程的预计强度加固的目标;对加工环境的温度和适度的控制同样非常重要,环境的特点是对粘贴碳纤维工程施工之后的保养工作的主要工作要求。 (3)配制并涂刷树脂结构胶
粘贴碳纤维作为加固工具的时候,需要有相应的环氧树脂胶作为粘贴材料。环氧树脂胶的使用对于施工中粘贴碳纤维在建筑构件表面的作用是显而易见的,现阶段主要应用的粘结剂是环氧树脂,因此,对于该粘接剂的使用技术成为碳纤维技术的实际应用过程中,需要我们给予重点关注的重要方向。实际应用中,通常用环氧树脂作为底层粘接剂,固化剂100:18进行配置。为了保证相应的粘接强度,需要底层粘接剂完全渗透到表面构建的混凝土中。实际作中表明,粘度上应该重点考核在不形成垂流也保证完全深入的前提下进行调配。
(4)粘贴碳纤维布
构件表面经过相应的清洁处理之后,再使用调配好的树脂结构胶,将根据要求裁剪好的碳纤维布料进行粘接。手工粘贴过程中,应该用手轻轻粘贴于构件表面上,利用专用滚筒来实现气泡的排除。这一过程应该多次重复,从而保证树脂结构胶能够完全的和碳纤维布料充分的结合。同时,在实际作中应该注意不要伤及布料表面,多层粘贴之后,多次重复上述步骤,最终实现对工程构建的粘贴和加固,保证工程整体稳定程度。
(5)表面防护及碳纤维布表面处理
一般养护时间为一到两周,当然,可以根据施工环境的特点适当延长或者缩短。根据当时温度的不同,来进行作和检查,固化树脂结构之后,应该根据实际需求在碳纤维表面刷一层防晒漆或者防火漆,来保证工程的整体安全性特点:
1、重量轻,易施工。基本不增加构件自重,不改变构件截面尺寸。
2、高抗拉强度,高弹性,可得到与使用钢板补强相同效果。
3、抗酸碱腐蚀、持久性高,在任何恶劣环境下皆可使用。与结构胶配合使用,能阻止有害介质浸渗,对内部结构起保护作用;
4、厚度小,便于交叉重叠。可弯曲缠绕成型,对各类曲面、异型构件加固优势更为显著。
5、柔软性好,可自由裁切,适用于梁、柱、板、管道及墙体等各种形状构件,可与钢筋混凝土表面紧密粘接,施工质量易于保证。不需大型施工机具,可搭接粘结任意延长,无明火作业。
6、配套环氧树脂胶的渗透性优越,施工便捷且工期较短。
7、环保无公害,居住中仍可施工。
8、贮存时间长,可操作期限长。施工流程:工程设计→清洁打磨被粘接结构表面→底层表面的涂布→底胶固化至指干→不平面修复→修补胶固化至指干→浸润胶的涂布→碳纤维片材施工→指干后多层粘贴→固化→检验及表面装饰。施工要点:
1、 将混凝土表面擦拭干净。
2、被粘接表面要修复平整,有漏水现象要作止水、 导水处理。
3、配置底层用胶并涂敷,要根据气温及施工粘接结构的具体情况决定涂敷的厚薄,特别是冬季气温低于5℃不宜施工。
4、进行粘接碳纤维片材时,首先根据技术要求剪好所需尺寸,一般两米为适。5、配置胶液,一般以可使用的时间内(30分钟左右)施工所需量为限。
6、将A、B组份的胶水按照A组分:B组=3:1的比例倒入干净的容器内,搅拌均匀。用光滑滚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水渗出纤维布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水,碳纤维片材搭接面积要预留10CM以上。7、多层粘贴应待上层碳纤维布表面指触感干燥后,再进行下一层碳纤维布的粘贴。
8、在其固化时要防雨淋,防风沙,并防止硬物碰伤粘接表面。
9、固化时间不得少于3-7天,固化后根据要求进行表面涂装。
10、AB混合25°C时可操作时间30-40分钟。如温度低于25°C时,可操作时间将相应延长。
11、B组份在长贮存过程中容易出现变色现象,属正常,不影响产品量本性能和使用。
3. 碳纤维刮刀是什么
碳纤维刮刀是钢厂轧钢设备备件之一。比玻纤刮刀具有刚性好、硬度高、耐高温性能好等优点。
4. 粘贴碳纤维布需要注意哪些施工事项
你好:
我来提供一点施工工艺给你!!
1 范围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一般粘贴碳纤维布工程。
2 施工准备
21 材料及主要机具:
211 粘结剂:建筑结构胶,进场时必须有合格证明书及试验报告。
212 碳纤维布:采用碳纤维布需出具出厂合格证。
213 主要机具:角磨机、吹风机等。
22 作业条件:
221 粘贴碳纤维布所在部位影响施工的附属设施拆除。
222 粘贴碳纤维布用的粘结剂和钢板准备完毕,并经检查合格。
223 施工工具经过调试,试运转合格。
224 工长根据施工方案对操作班组已进行全面施工技术交底,粘贴碳纤维布申请书已被批准。
3 操作工艺
31 工艺流程;
构件基底处理 → 涂刷底胶 → 修补整平 → 粘贴碳纤维布 → 防护处理
32 构件基底处理:混凝土表面用角磨机、砂轮(砂纸)等工具,去除混凝土表面的浮浆、油污等杂质,构件基面的混凝土要打磨平整。用脱脂棉沾丙酮擦拭表面,用吹风机将混凝土表面清理干净并保持干燥。
33 粘结剂搅拌:
331 根据配合比确定各种材料用量,严格按照配合比进行配制,并应在现场进行临时配置,每次配胶量以一次用完为宜。
332 粘结剂开始搅拌时,由施工单位主管技术部门、工长组织有关人员,对材料进行检查。
34 涂刷底胶:粘结剂配制好后,用滚筒刷或毛刷将胶均匀涂抹于混凝土构件表面,等胶固化后,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5 修补找平:
351 混凝土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352 转角的处理,应用整平胶料将其修补为光滑的圆弧。整平胶料须固化后,方可再进行下一道工序。
36 粘贴碳纤维步:按设计要求的尺寸裁剪碳纤维布。配制、搅拌粘贴胶料,然后用滚筒刷均匀涂抹于所粘贴部位,在搭接、拐角部位适当多涂抹一些。用特制光滑磙子在碳纤维布表面沿同一方向反复滚压至胶料渗出碳纤维布外表面,以去除气泡,使碳纤维布充分浸润胶料,在碳纤维的外表面均匀涂抹一层粘结胶料。
37 固化:粘贴剂在常温下固化,3d即可受力使用。
4 质量标准
41 保证项目:
411 粘贴碳纤维布所用的粘结剂、碳纤维布等必须符合规范及有关规定,检查出厂合格证或试验报告是否符合质量要求。
412 粘结剂的的配合比、原材料计量、搅拌,必须符合施工规范规定。
42 基本项目:碳纤维布的粘接的密实度应当保证,不得有空鼓等缺陷。
43 允许偏差项目,有效粘结面积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90%,非锚固区有效粘结面积不应小于70%。
5 成品保护
51 胶粘剂固化后不准在粘贴构件上进行高温作业。
6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61 基面打磨:混凝土基面必须经过打磨,并清理干净,表面凹陷部位应用刮刀嵌刮整平胶料填平,模板接头等出现高度差的部位应用整平胶料填补,尽量减少高差。
7 质量记录
本工艺标准应具备以下质量记录:
71 结构胶合格证明书及进场复试报告。
72 碳纤维布试验报告。
73 粘贴碳纤维布分项工程质量检验评定。
74 粘贴碳纤维布施工日志。
愿我的答案对你有所帮助!
5. Forrisio –CFA(碳纤维浸渍胶)使用说明书有吗
表面准备
·通过喷砂和研磨准备基底。然后,必须用工业用真空吸尘器清除所有的灰尘和松散颗粒。基底务必干净,无油和油脂且应干燥(基底的水分含量不能超过4%)
·要粘合的表面必须水平,梯级和模板工作的标记不能大于0.5mm。较大的不平区域必须使用Foris-CRA加以填平。
·要加强的基底的粘结拉伸强度至少为1.0N/mm2.
·结构边角必须磨成半径至少为20mm的圆角,可以用金刚石磨盘完成。
混合
·首先,在各自的容器中分别搅拌原料;接着,将组份B加入组份A中,最好使用Forrisio特制的刮刀。搅拌混合物约3分钟,直至所有的颜色条带消失;随后,将整个混合物倒入一干净的容器中,再次低速搅拌大约1分钟,以使操作过程中挟入的空气尽可能地少。
·适用期始于两组份(树脂和固化剂)混合后,在低温下较长,高温下较短;混合原料量越多,贮存期就越短。因此,为了在高温下获得较长的贮存期,在混合前可以把混合原料分成几个小套的单元或者使两组份先行冷却。
应用
·A:将纤维品剪切成合适的形状。
·B:使用刷子或铲刀将混合的Forrisio-CFA施用于准备好的基底。
·C:将准备好的纤维品沿需要的方向放置在树脂涂层上;仔细地用塑料的Forrisio薄层卷筒将纤维品压入树脂中,直至树脂在粗纱间被挤出。必须使其表面平滑直至均一。层压方向和纤维方向相同。
·D:超过一层织物的应用:施用更多的树脂。该工作必须在前一层施用后的60分钟内(在20℃下)进行。如果不能的话,则必须要等待至少12小时,才能涂覆第二层。接着重复C步骤。
·E:罩面层需增加大约0.5kg/m2树脂用量,可以向其中撒入石英砂,该层将作为后续水泥涂层的胶粘层。
要点
·在低温和/或相对高的湿度下,表面将会稍微变粘,在下一粘合层或纤维层施工前(前一层的12小时后),该粘膜必须首先按如下方法去除:用浸透水的海绵冲洗或用大量的水直接冲洗。
·Forrisio-CFA的混合下脚料只能在金属容器中固化,其最大量为1kg。
·在施工中,周围温度必须高于露点的3℃以上。
·最高可允许的使用温度为+50℃。
·浸渍树脂在施用后至少12小时内要防雨淋。
清洗
·立即用acetylacetone(丙酮)(易燃,注意防火)清洗所有的仪器设备。
·固化后的Forrisio-CFA只能采用机械方法清除。
安全指导
安全防护措施
开始工作前,需对手和无保护的皮肤涂以防护软膏。需着防护服(手套,防护眼镜)。若不慎接触到了眼睛或黏膜,需用清洁的温水彻底清洗并即刻就医。
生态
在液态下,Forrisio-CFA会污染水体。不许将其倾入水体或土壤中,须根据当地的法规进行处理。
6. 圆刀厂家
可以跟中山的丰兴包装机械厂联系,每台机器都用到切刀。
7. 碳纤维桨板的硬板如何修补
特别是对碳纤维现有生产工艺中形成的表面空洞进行处理的方法。
具体的方法是利用射频聚焦装置将碳纤维感应加热,而在已形成的孔洞附近会由于孔洞的原因造成磁力线压缩,而温度明显升高,在这时将石英管反应式式器内营造一个乙炔气体的反应环境。乙炔在高温环境下裂解生成氢气和游离碳原子,碳原子沉积在高温的碳纤维表面。由于孔洞处温度高碳原子沉积速度快而实现对孔洞的修复作用,从而可有效地消除或消弱应力集中现象,大大提高了碳纤维的力学性能指标。
下面结合给出的射频加热专置的结构示意图,以进一步说明本发明所述的方法是如保实现碳纤维表面缺陷的修补任务的。
其中1为高频电源,2为射频匹配器,3为射频电缆,4为形成线性聚焦电磁场的对称耦合腔,5为石英管式反应器,5A为乙炔气充入口,5B为氢气口抽出口,5C、5D为氢气充入口,6为乙炔气源,6A为气体流量计,7为碳纤维,8、9为收发丝机构,6C为气体缓冲室。
还可以根据碳纤维缺陷的重重程度,适当地调整温度,丝速度和乙炔流量以保证修复的效果。
经过修复后的碳纤维或石墨纤维其抗拉强度和弹性横量均有明显的提高,是对碳纤维生产工艺质量控制的一个有益补充。
权利要求
1.碳纤维表面缺陷的修补方法,该方法借助专用射频线性聚焦的专用设备,将碳纤维加热,其特征在于于此同时在碳纤维所运动通过的石英管式反应器中制造一个乙炔气体充斥的反应环境,乙炔裂解后生成碳原子沉积在碳纤维表面及空洞处完成缺陷修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使用聚焦电磁场将碳纤维加热至1100~1300℃,进行乙炔裂解和碳原子沉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碳纤维在聚焦电磁场中行进的线速度为2~3米/分。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反应所需乙炔气体从反应器碳纤维出口端充入,充入量为0.9~1.2升/小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说的修补方法,其特征在于为保证密封效果在反应器两端的碳纤维出入口充入氩气0.5升/小时。
全文摘要
本发明是对碳纤维及石墨化碳纤维质量控制的一种方法,是对碳纤维在加工后产生的表面空洞缺陷进行气相沉积法修补的一道补充工序,具体是将碳纤维利用聚焦电磁场感应加热后,并制造一个乙炔反应环境,使乙炔在高温碳纤维附近裂解为氢气和碳原子。碳原子沉积在碳纤维表面,特别是其空洞处达到修复缺陷的目的。
8. 碳纤维布施工流程有哪些步骤
①对基层进行打磨、清理打磨混凝土结构构件面层,表层清洁无松动、无浮沉对砼构件阳角部位采用角磨机修整R=20mm的圆弧。粘贴碳纤维布前必需对混凝土结构构件表面表面进行清理。 ②对不平整出修复采用修补找平胶对凹陷部位进行修补对砼表面凹陷部位采用刮刀嵌填整平胶泥,且不应有棱角。 ③配置浸渍胶单次过量配置可能导致放热,加快反应速度,单次配胶量应在半小时内用完(25℃) ④碳纤维布粘贴碳纤维布粘贴过程中需要沿单向多次刮压,如有接头,搭接长度应为20cm,且接头应在被加构件受力较小的1/3范围处,并确保碳纤维胶充分浸渍碳纤维丝束。重操作,碳纤维布粘贴不宜超过4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