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我想卖古代汉服哪有批发
古代与汉服还是有区别的。。。另外汉服应是没有批发的,汉服量身定做的才行,所以没有批发的吧~
⑵ 在哪里可以批发到外贸儿童服装
如果你想买到几块钱一件或者一包的,只能找一些外贸工厂,因为他们没有多余的时间处理一些有点小问题但不影响穿着的童装,网上几乎不可能,他们有那个时间弄到网上,那就可以自己卖了,不用等您了。
⑶ 关于湖州
湖州有许多独具特色的小吃,如周生记的馄饨,那是在红旗路和衣裳街的路口.诸老大的豆沙棕,红旗路上有专卖店.丁莲芳的千张包,也是在红旗路上,就是湖州饭店的对面.还有震远同的冷饮,红旗路上有有的卖.那都是很有名的啊.
湖州素有“丝绸之府、鱼米之乡、文化之邦”的美誉。建城历史2300多年,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也是历代列为“文房四宝”之首的湖笔的故乡。湖州向以山水清远而著称,自然风光秀美。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主要有:
湖州市域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地貌结构为“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的地形,西倚势若奔马的天目山脉,境内重岗复岭,群山逶迤,异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龙王山高1587米,比在临安境内的天目山主峰还高出80米,山势磅礴,奇峰异石与悬崖陡壁相间,有仙人桥、龙门瀑布、龙门坎等自然景观。周围云雾变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叠瀑壮观,覆盖着生态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现出黄红相间的暖温带夏绿林景观,森林面积达2063平方公里,素有“极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称,此乃上海黄浦江之源头。
天目山向湖州东北延伸,与杭州为邻,有座秀丽挺拔的山峰,与庐山、北戴河、鸡石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的莫干山,周围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0.2米,山以竹海流泉、烟岚云雾为胜,形成独特的“清凉世界”。陈毅元帅曾高歌一首《莫干好》,词曰“夹道万杆成绿海,百寻涧底望高楼。”“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
天目山余脉一直延伸到湖州城西郊、太湖南岸。北宋元丰二年曾任湖州太守的著名词人苏轼有诗曰:“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
最高峰龙王山海拔1587米。
龙王山
龙王山位于安吉县南端,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县三县的交界处,主峰海拔为1587.4米,属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遍8米,整个保护区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龙王山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山涧瀑流、河谷幽深,但整个保护区生态良好,物种丰富,气候适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为90%以上,是浙北地区保护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绿色宝库”、“浙北绿色珍珠”等美称。
龙王山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138科、406属、66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9科、28属、39种;裸子植物有6科、13属、16种;双子叶植物有101科、315属、542种;单子植物有12科、50属、71种。龙王山还拥有多种稀有珍贵树种,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银缕梅;属国家二、三级保护的银杏、金钱松、鹅掌揪、杜件、天目兰花、银鹊树等十三种。动物在至今发现200多种,两面三刀栖类、爬行类、蛙类等种类均有出没,有东方蝾螈,还有龙王山特有的“安吉小鲵”(俗称小蛙蛙鱼)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云豹、金钱豹、黑蝶、立灰蝶等,现已采集的蝶类标本近千号,共116种。
龙王山年平均温度为19.9度,平均湿度为78。84%。因此,是得天独厚的清凉世界,避暑胜地。
京杭大运河和源于天目山麓的东、西苕溪纵穿横贯湖州全境。苕溪东经由页塘(申湖航道,称“中国莱茵河”),流于黄浦江,北经56条溇港注入烟波浩渺的太湖。境内水系密如蛛网,交织一起,形成江南水乡。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东、西二苕溪组成,因两条溪大小想仿,又称姐妹溪。
东苕溪,又名龙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个支流组成,在浙江省东北部,而以南苕溪为正源。源出东天目山北部平顶山南麓,山峰海拔1166.8米,南流折东流,与中、北苕溪会合后,流至瓶窖称东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汇入,至德清县城,左有湘溪、余英溪汇入。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汇入。解放后建东苕溪导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导流经横山、鲍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长桥与西苕溪汇合。
东苕溪杭长桥以上有流域面积2267平方千米,干流长16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5.4亿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4亿立方米,可能开发装机容量0.35万千瓦。已建成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27万千瓦。
西苕溪,又名龙溪港,因在湖州城区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两源,西溪为正源,源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宁国两县交界的天目山北侧南北龙山之间的天锦堂,山峰海拔1415米,东北流至安吉县塘浦乡会合南溪后始称西苕溪。
两源合流后,水分两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间原为西苕溪干流,后遇大水,干流改道,逐渐淤小。1954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乌象坝,故道成为该坝的灌溉总渠,沿故道已有黄金坝等8条引水灌溉堰坝。故道东北流至安城,复与南支汇合。
南支原系一小沟,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遇大水被冲开成为西苕溪干流。从塘浦村东流至姚家桥附近,侵占原大溪下游河段,至洪渚渡,有许溪、递溪合流之水从右岸汇入。至安城镇西苕溪由山溪性河道变为平原河道,故道从左岸汇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经石路村,东流经胥仓桥、徐家雨言门、土斗水桥,至湖州市与东苕溪汇合。
干流总长145千米,流域面积22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38万千瓦,年径流量22.6亿立方米。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东、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后,向北流15千米,歧分为数十条港娄,分别经由环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长兜港、大钱港、横港诸道注入太湖。
苕溪上游流经浙西低山丘陵区,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征。天目山区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径流丰富,苕溪年径流量达39亿立方米。下游进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稳,河道曲折,支流发育,河段宽80—160米,水深约7—8米。昔日流域内水患灾害频繁,1949年以来,在东西苕溪上游营建大型水库多座,1957—1960年,又先后完成东苕溪导游工程和东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并兼有航运、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湖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温度为16℃,年平均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长,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湖州旅游四季皆宜,但以春暖花开或秋风送爽之时为佳。
湖州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18亿立方米,可供发展淡水渔业的水面2.2万公顷。矿藏已发现47种,经初勘的23种,以非金属矿藏为主,主要有建筑石、石灰岩、膨润土、硅灰石、方解石、萤石、石英砂岩、煤、石煤、黄砂等。木本植物主要有竹、松、杉、茶、桑、果树等,安吉县居全国十大“毛竹之乡”之首。陆生脊椎动物约300种,珍稀动物有扬子鳄、金钱豹、梅花鹿,畜禽饲养品种有50余种。淡水鱼是境内动物资源的重点,有102种。
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楚春申君黄歇筑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历史,下菰城墙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的古城遗址。千金镇塔地遗址是一个良渚文化、马侨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更晚的周代印纹陶文化的文化堆积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遗址。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有4700多年的历史,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吴昌硕、俞平伯,孟郊、趟孟頫、陆羽等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连同绸文化、笔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人文资源。
湖州西倚天目山脉、北濒太湖,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丰富的人文古迹,自然景观尤以“山水清远”著称,风光独特,景色秀美,山、水、湖、泉、洞五类俱全,既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又有苍山、竹海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既有小桥流水的吴越风情,又有高山大川、森林竹诲和浩渺烟波的太湖风光,景色如画。
“太湖、名山、竹乡、古镇”是湖州四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商贸业繁荣兴旺,市场发达,初步形成了消费晶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配套的大流通格局。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商品交易市场191个,市场成交额40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水平交易市场31个。其中综合性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有全国最大的胶合板以及包括家具、五金,建陶、灯具和地板等所有装饰装潢材料的南浔建材市场和和全国最大的童装批发市场织裏童装市场。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灭吴,地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灭越,地属楚围。湖州又一名称菰城,就源自建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下菰城,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所建,这是湖州年纪最大的古城,其遗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云巢乡窑头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树之中。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吴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项王城”,其南城墙原址在今天的福来福大酒店,解放前还留有两个石狮子,后移到人民公园里去了,“项王城”也终于淹没在闹市之中;另有“项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处。项羽起兵前后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湖州进行的,《史记》记载,项羽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唐颜真卿在《项王庙碑阴述》中说得很清楚:“吴中,盖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间,恰逢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项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乌程就是湖州。起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这就是项王城,兵屯于今湖州弁山。方志记载,湖州出西北之门又叫霸王门,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木、磨剑石等古迹。过去,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后被毁。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封为弁山之神。
■特色湖州
湖州是全国著名的蚕乡,也是世界丝绸文明的发祥地之一。1958年,在湖州南郊的钱山漾出土了一批丝线、丝带和没有碳化的绢片。经中国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测定,确定绢的年代为距今4700多年前的良渚文化早期,这是目前世界上发现并已确定的最早的丝绸织物成品。它的发现使湖州丝绸的历史往前推至4700年,成为世界丝绸最老的寿星。它的发现同时也推翻了黄帝元妃嫘祖(约公元前2550年)发明养蚕的神话传说。现在,这些绢片已成为浙江丝绸博物馆的镇馆之宝。
湖州是湖笔的产地。 中国历史上就有“湖颖之技甲天”的说法,所谓“颖”指的是笔头尖端一段齐而透明的锋颖,业内人称之为“黑子”。秦朝名将蒙恬来到湖州善琏后,对毛笔做了重大的改革,“纳颖于管”,既把笔毛纳进竹管内,以披柱法改进毛笔。因为这个传说,蒙恬被尊为中国制笔业的始祖。
湖州是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茶圣陆羽在湖州写出了世界上第一部茶文化专著《茶经》,据考证,三国时期,东吴已成为当时茶业传播的主要地区,但消费还局限于上层社会,唐朝时茶叶的产销中心转移到浙江和江苏,湖州茶业开始特供朝廷,名扬天下,成为世界茶文化的发祥地之一。我国古代贡茶分两种形式:一种是由地方官员选送,称为土贡;另一种是由朝廷指定生产,称贡焙。湖州,就是唐朝廷设立的历史上第一个专门采制宫廷用茶的贡焙院所在地,可见当时湖州茶叶的品质和名气。唐张文规曾作《湖州贡焙新茶》诗云:“凤辇寻春半醉归,仙娥进水御帘开。牡丹花笑金钿动,传奏湖州紫笋来。”诗中的“湖州紫笋”指的就是湖州长兴顾渚山的紫笋贡茶。饮茶之风一起,文人墨客便将茶淋人诗词,“茶道”一词也出现了,它最早发现于唐代著名诗僧、茶僧皎然的茶诗《饮茶歌诮崔石使君》中,这比日本使用茶道一词早了八百多年。皎然俗姓谢,名昼,湖州人,是南朝谢灵运的第十世孙。其实,日本茶道源于中国,早已是不争的事实。最早把中国天台山茶籽带到日本、播种在京都比睿山麓的是日本的最澄和尚,时间是公元805年。次年,日本空海和尚又从中国带回茶籽,献给嵯峨天皇。在天皇倡导下,中国唐代的饼茶煮饮法在日本弘仁年间得到发扬光大,形成“弘仁茶风”。到了南宋,日本荣西和尚带回南宋的制茶法和饮茶法,使南宋的蒸清散茶在日本普及开来,被推崇为日本茶祖。到了清朝,福建的煎茶法传到日本,同时传去的还有中国紫砂茶具,到18、19世纪,日本的茶道即煎茶道才逐渐形成。
湖州是中国绿茶的重要产区,茶叶品种很多,但最著名的除了紫笋茶,还数独产于安吉的白茶。白茶归类为绿茶,颜色其实也为略透明的淡绿色,因芽叶上有一层细细的白绒毛而得名。其珍奇之处在于,在数百年里,白茶都处于野生状态,而且寥若晨星。现在的安吉白茶的母本系孤茶一株,长在海拔800米的大溪山深山岙中,已历尽150年风霜,被称为“白茶王”,是古今中外茶中极品,被誉为“中华一绝”。早在宋代宋徽的《大观茶论》中就有评价:“点茶之色以纯白为上”,“御赐白茶遂为第一”。据中国农业部专家检测,白茶的氨基酸含量特别高,达10.6%,比普通绿茶高出一到两倍,茶多酚含量相对偏低,是绿茶一绝,被市场极为推崇,曾先后在第二届、第三届国际名茶博览会上获得金奖。
湖州美食很多。这里有诸老大的粽子,被誉为“粽子状元”,有丁莲芳的千张包子,有周生记馄饨,有震远同“茶食三珍”,有泗安酥糖,有双林姑嫂饼,南浔定胜糕,有让世人惊诧的“百鱼宴”,有佳肴烂糊鳝丝、太湖炝白虾,练市酱羊肉、双林板羊肉,花鲢头滚豆腐、雨后地滑苔(菌),有田螺嵌肉,有芽麦塌饼、绣花锦菜,有清汁笋、莼菜,有名酒箬下春和乌程酒等
■旅游湖州
湖州风光独特,东部小桥流水人家的风情,西部中国竹乡林海飞瀑高山草甸的风韵,孕育了“太湖、竹乡、名山、湿地、大宅门、古生态”六大旅游品牌。中心城市的飞英塔,以塔中有塔而成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铁佛寺中的铁观音,以东方维纳斯的美誉而名播海外;中国竹乡安吉,黄浦江源头的龙王山,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全国面积最大、竹种齐全的中国竹子博览园,彷佛是长江三角洲的一条绿色长廊,伴着竹乐清纯的旋律,向游客展示着“绿色生态”的旅游定位;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清凉世界德清莫干山,与庐山、北戴河、鸡公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德清的下渚湖是江南最大的湿地风景区,这是新开发的一个自然生态景区;江南大宅门南浔,以堪称世界文化遗产的内涵,与德清的千年古镇新市一起成为水乡古镇的标志;位于江浙皖三省交界处的长兴,以十里古银杏长廊、“活化石”扬子鳄、第二冰川期遗址金钉子和唐代贡茶紫笋茶而成为古生态的见证。
湖州主要旅游景点:大汉七十二峰 ·藏龙百瀑 ·南浔 ·莫干山 ·中南百草园·安吉竹博园 ·安吉 ·中国大竹海 ·湖州太湖 ·顾渚山茶园 ·天荒坪电站 ·下渚湖湿地·天下银坑 ·嘉业堂藏书楼 ·铁佛寺·龙王山 ·百间楼 ·张石铭旧居 ·飞英塔 ·天赋湖 ·芙蓉谷 ·白茶谷九龙峡·含山旅游区 ·华厅
吴均(469—520),南北朝梁代文学家、史学家。字叔庠,吴兴故鄣(今安吉县)人。他出生贫寒,好学,有俊才,通史学。梁初,柳恽任吴兴太守时,召为主簿,常与赋诗,后为建安王记室,又迁国侍郎,入为奉朝请。他为人耿直,写《齐春秋》时,不顾梁武帝萧衍的忌讳,如实地记录了齐、梁间的历史,梁武帝恶其实录,免其职,焚其稿,而遭迫害。后又奉诏撰写《通史》,皇自三始,迄于齐代,未成而卒。曾注范晔《后汉书》,著《庙记》、《十二州记》、《钱塘先贤传》等百余卷,都散佚。散文以写景见长,文体清拔,时人或仿效之,称为“吴均体”。如《与朱元思书》、《与施从事书》、《与顾章书》等,皆工于写景,清新秀逸,艺术成就较高,为六朝骈文之名作。诗亦刚健清新,富有感情,明人辑有《吴朝请集》。他还写有志怪小说《续齐谐记》等。
吴昌硕先生(1844—1927年),名俊卿,字昌硕,号缶庐、苦铁、大聋,安吉县鄣吴村人。他是我国近代具有高深造诣的全能艺术大师,对当代艺坛影响很大,在国外也享有极高的评价。
吴昌硕先生的艺术成就是多方面的,金石书画诗文,无所不精。他的诗作,清新淳朴,旷逸纵横;他的书法,笔力遒劲,气势磅礴;他的篆刻,古朴苍劲;他的绘画,创造性地继承了祖国艺术的优良传统,用诗书篆刻的意趣和技法溶铸到画里,凝成一种独特的风格。吴老之所以能取得这样的成就,是他谦虚好学、刻苦钻研的结果。他从小就爱读书、写字和刻印。因鄣吴村是个山村,远离县城,交通闭塞。在这样艰苦的条件下,他手不释书,坚持学习,无论寒暑,从不间断。成人后,为了长进,离开家乡,先后到杭州、苏州和上海等地寻师访友。他专心艺事,几十年如一日,直到逝世前三日的晚上,还作了一帧墨兰。
为了研究和学习吴昌硕的创作方法和作品,促进文化艺术交流,在安吉成立了吴昌硕纪念馆。馆内陈列吴昌硕的石膏像和巨幅照片,陈列吴昌硕的部分亲笔画、书法、篆刻和茶壶等实物,同时还展出沈尹默、沙孟海等全国各地书画家为《吴昌硕纪念馆》作的书画。
沈约(441—513),南北朝时梁代著名文学家、诗律学家。字休文,吴兴武康(今德清县)人,历仕宋、齐、梁三代,后助梁武帝登位,为尚书仆射,封建昌县侯,后至尚书令,卒谥隐。他也是齐、 梁文坛的领袖,学问渊博,精通音律,与周禺等创四声八病之说,要求以平、上、去、入四声相互调节的方法应用于诗文,避免八病,这为当时韵文的创作开辟了新境界。其诗与王融诸人的诗皆注重声律、对仗,时号“永明体”,是从比较自由的古体诗走向格律严整的近体诗的一个重要过渡阶段。这些诗词藻绮丽,偏于雕饰,对当时的文风很有影响,但内容狭隘平庸,走入了形式主义的歧途。著作有《宋书》、《沈隐侯集》辑本二卷。又曾著《四声谱》、《齐纪》等,已佚。
沈尹默(1883—1971),原名君默,吴兴人。著名书法家、诗人。早年留学日本,解放前曾任北京大学文学系教授、北平大学校长。解放后任中央文史馆副馆长、上海市人民委员会委员、第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五四运动时,从事新文化运动,为《新青年》编辑之一,发表过一些白话诗。旧体诗词功力亦深。工正行草书,尤以行书著名。初学褚遂良,后遍习晋唐诸名家,晚年融会苏(轼)、米(芾)。精于用笔,清圆秀润中有劲健遒逸之姿。倡导以腕行笔,不主张模拟结构,于笔法、笔势多所阐发。著有《历代名家书法经验谈辑要释义》、《二王书法管窥》等。
沈谱琴,名毓麟,吴兴竹墩人。家资雄厚,在吴兴城内拥有不少房地产,热心办教育。
光绪三十一年(1905)冬,沈谱琴由日本留学回国不久,湖州府中、小学堂因前监督、堂长不谙新教育原理,学级不分,办法欠善,学生锐减至三十余人,年糜经费万余银元。于是,旅沪、旅杭两同乡会联合公举沈谱琴和潘芸生(名澄鉴,湖州人,留学日本,曾任上海南洋公学、务本女塾教员)两人回里负责中、小学堂的改革。是年冬,经公开招生,投考者竟有千余人(均是男生),遂按程度和年龄分为四类:国文程度稍优、年龄较大的入湖州师范传习所(后称师范学堂);学科程度平常、年龄稍次的入府中学堂;十二岁以上、文字略通的入程安高等小学堂;七岁以上十一岁以下的就近入城东南西北四所由蒙学堂改办的初等小学堂。师范传学所和程安高等小学设在爱山书院旧址,府中学堂迁移三贤祠。沈谱琴担任师范学堂、府中学堂监督和程安高等小学堂堂长。与此同时,沈谱琴为提倡女学,在东街两处私宅筹设一所吴兴女学堂,招收女学生百余人,分设师范科、手工科和小学部;请潘芸生任女学堂监督,聘汤国黎、村越信子(日本人,工艺美术教员)等人执教。女学堂开办经费和常年经费均由沈谱琴独立承担。
光绪三十四年(1908),沈谱琴因忙于师范学堂、 府中学堂及吴兴女学堂校务,遂将程安高等小学堂的校务委托曹砺金接办。同年,将府中学堂迁回爱山书院旧址,程安高等小学堂迁回三贤祠旧址。是年,沈谱琴已为吴兴女学堂捐资银洋一万二千七百余元。清廷定例,捐资千两以上准予建坊。宣统元年(1909),浙江巡抚上奏朝廷,为热心捐资办学的沈谱琴请将建坊旌表。吴兴女学堂办学七年内,沈谱琴共捐款四五万银元,连同她对其它学堂的捐资,至民国初期,累计捐款达十余万银元。
沈括(1030—1094),字存中,武康人。宋朝人,曾任昭文馆编校、翰林学士、提举司天监等职。熙宁八年出使于辽,元丰三年知延州。此后脱离仕途。元 元年在今江苏镇江修建梦溪园。《梦溪笔谈》等著作写成于此时。
沈括是我国古代杰出的科学家,博学多能,于天文、方志、律历、音乐、医药、卜算,无所不通。他曾出使契丹国,将足历山川道路,用木材制成立体模型,称《使契丹图钞》。为皇帝所赞赏,即命边疆各州仿效。这立体地图,是我国历史上的首创,比西欧早六百多年。他对指南针也有研究,磁偏角存在的发现,为世界上最早的纪录。“石油”这一名称,始于《梦溪笔谈》,一直沿用至今。他的写作态度极为严谨,著书甚多。除《梦溪笔谈》文集、《长兴集》残本十九卷和部分医方书外,均已失传。《梦溪笔谈》是他的代表作,是一部综合性的随笔杂记,迄今在国内外仍保持很高的评价。
沈家本(1840—1913),字子敦 ,别号寄簃 ,浙江归安(今湖州)人。历任刑部侍郎、大理寺正卿、法部侍郎等职。光绪二十八年四月,沈家本受命修律后,即着手遴选熟谙中西律例的司员充任纂辑,三十年(1904)延聘归国留学生担任翻译。修订法律馆正式开馆后,着手进行《大清现行刑律》的删天除工作,三十一年(1905)三月二十日,他向清廷上了著名的《删除律例内重法折》。
在这个奏件中,沈家本明确指出,法律应随世运为转移,不可胶柱而鼓瑟,“刑法之当改重为轻,固今日仁政之要务,而即修订之宗旨也。”他充分发挥自己熟谙中西古今法律的特长,甄采中外,酌古御今,严厉抨击封建刑法中最野蛮、最落后的凌迟、枭首、戮尸、缘坐、刺字诸刑既不仁道,也难收惩凶戒众的功效,认为对这些前人议其残苛、各国废弃不用的“不仁”、“不德”、的酷刑应立予变通,“拟请将凌迟、枭首、戮尸三项一概删除,死罪至斩决而止”。
这个建议得到光绪帝的赞同。当时清廷正在搞预备立宪,为与国际法规接轨,也为缓和国内矛盾,肯定了沈家本的奏议,并且正式下谕宣布:“嗣后凡死罪至斩决而止,凌迟及枭首、戮尸三项,著即永远删除。所有现行律例内凌迟、斩枭各项,俱改为斩决。” 至此,惨酷至极、骇人听闻的凌迟刑终于被遂出清律条文,而沈家本这位浙江先贤在晚清引进西法、推进中国法律近代化的“法学泰斗”的历史功绩则永载史册。
⑷ 郑州女装哪里进货 郑州女装批发市场有哪些
.
.
.
.
.
再字段使用用户变量赋值滤掉需要导入数据库字段写(加入文本两字段数据库表字段要第二字段导入数据库表):
load data infile 'test.txt' into table table_name (@a,column1);
假我txt文件共10列c1c10
现我想导入奇数列,c1 c3 c5 c7 c9
我创建数据表5列
需要列直接用@滤掉(使用同变量名比@a或者使用我面同变量名加@符号)
load data infile 'test.txt' into table table_name (c1@2, c3@4, c5@6 c7 @8c9@10);
⑸ 湖州是什么
雷到了
湖州市地处浙江省北部,东邻上海,南接杭州,西依天目山,北濒太湖,与无锡、苏州隔湖相望,是环太湖地区唯一因湖而得名的城市。湖州是一座具有2300多年历史的江南古城,2008年末户籍人口258.50万人,其中市区人口108万,面积5818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55.1%,中心城市建成区68平方公里(2008年),南浔13.5平方公里。
湖州有较好的区位条件。距杭州75公里、上海130公里、南京220公里。南北走向的104国道、杭宁高速公路、宣杭铁路和东西走向的318国道、被誉为“东方小莱茵河”的长湖申航道、申苏浙皖高速公路、申嘉湖杭高速公路、已经开工建设的宁杭客运专线和即将开工的沪苏湖城际铁路贯穿湖州全境。新长铁路和即将修建的湖乍铁路使湖州分别与陇海、沪杭两大铁路干线连通。湖州还拥有全国一流的内河铁路、公路、水运中转港。
湖州有优美的自然景观和众多的历史人文景观。市内的唐代飞英塔、千年古刹铁佛寺、江南水乡古镇南浔、德清莫干山、安吉境内世界上种类最多的竹种园和世界级的天荒坪抽水蓄能电站、南太湖旅游休闲和水上娱乐胜地,都风景宜人,各具特色。湖州还是国家卫生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浙江省文明城市。已成功举办四届全国极限运动大赛和三届湖笔文化节,被誉为“中国极限运动之都”和“中国毛笔之都”。
湖州是以上海浦东开发开放为龙头的长江三角洲地区“先行规划、先行发展”的14个重点城市之一。改革开放以来,经济社会发展取得了显著的成绩。全市国有、城乡集体企业改制任务已基本完成。产业结构从原来的传统丝绸、建材业为主,形成了以新型纺织、新型建材、医药化工、特色机电四大特色优势产业为支柱、电子信息和环保产业快速发展的格局,先进制造业占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比重达到50%。
[编辑本段]■行政区划
区号:0572
汽号:浙E
邮编:313000
区划:辖吴兴和南浔2个建制区和德清、长兴、安吉3个县。
行政区划一览 面积、人口根据《简册(2006)》,人口截至2004年底。
◆湖州市 面积5794平方千米,人口257万人。辖2个市辖区、3个县,7个街道、48个镇、19个乡。
◆吴兴区 面积 872平方千米,人口57万人。邮编313000。区人民政府驻湖东路。
◆南浔区 面积 716平方千米,人口51万人。邮编313009。区人民政府驻南浔镇人瑞路。
◆长兴县 面积1388平方千米,人口62万人。邮编313100。县人民政府驻雉城镇龙山大道行政中心。
◆德清县 面积 936平方千米,人口42万人。邮编313200。县人民政府驻武康镇永安街158号。
◆安吉县 面积1882平方千米,人口45万人。邮编313300。县人民政府驻递铺镇灵芝西路1号。
[编辑本段]■自然地理
湖州市位于东经119度14分––120度29分、北纬30度22分––31度11分之间,东西长度126公里,南北宽度90公里,处于浙江北部,太湖南岸,紧邻江苏、安徽两省。 现辖德清、长兴、安吉三县和南浔、吴兴两区,总面积5817平方公里,人口257.21万,东部为水乡平原,西部以山地、丘陵为主,俗称“五山一水四分田”。
湖州秦代称乌程,后因地滨太湖而得今名,行政区划屡经沿革,今为浙江省辖市。全市地势大致由西南向东北倾斜,西部多山,最高峰龙王山海拔1587米。东部为平原水网区,平均海拔仅3米左右。有东苕溪、西苕溪等众多河流。本市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2.2—16.1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约1300毫米;无霜期224~240天。有煤、铁、石灰石等矿藏,与安徽省交界处的长广煤矿是省内最大的原煤基地。
湖州的地形,西倚势若奔马的天目山脉,境内重岗复岭,群山逶迤,异峰突起,海拔千米以上的山峰有15座,其中龙王山高1587米,比在临安境内的天目山主峰还高出80米,山势磅礴,奇峰异石与悬崖陡壁相间,有仙人桥、龙门瀑布、龙门坎等自然景观。周围云雾变幻,溪谷深切,水流湍急,叠瀑壮观,覆盖着生态完好的原始森林。在700米以上森林呈现出黄红相间的暖温带夏绿林景观,森林面积达2063平方公里,素有“极目千里秀,林木十里深”之称,此乃上海黄浦江之源头。
天目山向湖州东北延伸,与杭州为邻,有座秀丽挺拔的山峰,与庐山、北戴河、鸡石山并称为中国四大避暑胜地的莫干山,周围45平方公里,主峰海拔720.2米,山以竹海流泉、烟岚云雾为胜,形成独特的“清凉世界”。陈毅元帅曾高歌一首《莫干好》,词曰“夹道万杆成绿海,百寻涧底望高楼。”“飞瀑剑池涤俗虑,塔山远景足高歌。”
天目山余脉一直延伸到湖州城西郊、太湖南岸。北宋元丰二年曾任湖州太守的著名词人苏轼有诗曰:“道场山顶何山麓,上彻云峰下幽谷。”“具区吞灭三州界,浩浩荡荡纳千派。”
最高峰龙王山海拔1587米。
龙王山
龙王山位于安吉县南端,西天目山北侧,浙皖两省,安吉、临安、宁县三县的交界处,主峰海拔为1587.4米,属天目山脉的主要山峰之一比西天目山主峰遍8米,整个保护区总面积为12平方公里,龙王山地势险峻,多悬崖峭壁、山涧瀑流、河谷幽深,但整个保护区生态良好,物种丰富,气候适度,雨量充沛,森林覆盖率为90%以上,是浙北地区保护较好的植被基因之一,有“绿色宝库”、“浙北绿色珍珠”等美称。
龙王山有丰富的动植物资源,植物138科、406属、668种,其中:蕨类植物有19科、28属、39种;裸子植物有6科、13属、16种;双子叶植物有101科、315属、542种;单子植物有12科、50属、71种。龙王山还拥有多种稀有珍贵树种,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银缕梅;属国家二、三级保护的银杏、金钱松、鹅掌揪、杜仲、天目兰花、银鹊树等十三种。动物在至今发现200多种,两面三刀栖类、爬行类、蛙类等种类均有出没,有东方蝾螈,还有龙王山特有的“安吉小鲵”(俗称小蛙蛙鱼)有属国家一级保护的云豹、金钱豹、黑蝶、立灰蝶等,现已采集的蝶类标本近千号,共116种。
龙王山年平均温度为19.9度,平均湿度为78。84%。因此,是得天独厚的清凉世界,避暑胜地。
京杭大运河和源于天目山麓的东、西苕溪纵穿横贯湖州全境。苕溪东经由页塘(申湖航道,称“中国莱茵河”),流于黄浦江,北经56条溇港注入烟波浩渺的太湖。境内水系密如蛛网,交织一起,形成江南水乡。
苕溪又名雨言溪,在浙江省北部,是太湖流域的重要支流,由东、西二苕溪组成,因两条溪大小想仿,又称姐妹溪。
东苕溪,又名龙溪、仇溪、余不溪,上源由南、中、北三个支流组成,在浙江省东北部,而以南苕溪为正源。源出东天目山北部平顶山南麓,山峰海拔1166.8米,南流折东流,与中、北苕溪会合后,流至瓶窖称东苕溪。瓶窖以下至全村,左有安溪汇入,至德清县城,左有湘溪、余英溪汇入。德清至湖州左有埭溪汇入。解放后建东苕溪导流工程,自虎墩山沿导流经横山、鲍山,至湖州市西的杭长桥与西苕溪汇合。
东苕溪杭长桥以上有流域面积2267平方千米,干流长165千米,多年平均流量48.7立方米/秒,年径流量15.4亿立方米,自然落差524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54亿立方米,可能开发装机容量0.35万千瓦。已建成水电站2座,总装机容量0.27万千瓦。
西苕溪,又名龙溪港,因在湖州城区以西,故名。上游有南溪、西溪两源,西溪为正源,源于浙江安吉和安徽宁国两县交界的天目山北侧南北龙山之间的天锦堂,山峰海拔1415米,东北流至安吉县塘浦乡会合南溪后始称西苕溪。
两源合流后,水分两支,其中北支系西苕溪故道,清同治年间原为西苕溪干流,后遇大水,干流改道,逐渐淤小。1954年在南支塘浦村上游建乌象坝,故道成为该坝的灌溉总渠,沿故道已有黄金坝等8条引水灌溉堰坝。故道东北流至安城,复与南支汇合。
南支原系一小沟,清光绪十五年(1889年)遇大水被冲开成为西苕溪干流。从塘浦村东流至姚家桥附近,侵占原大溪下游河段,至洪渚渡,有许溪、递溪合流之水从右岸汇入。至安城镇西苕溪由山溪性河道变为平原河道,故道从左岸汇入,主流北流至小溪口经石路村,东流经胥仓桥、徐家雨言门、土斗水桥,至湖州市与东苕溪汇合。
干流总长145千米,流域面积2274平方千米,多年平均流量52.0立方米/秒,自然落差297米,水能理论蕴藏量1.38万千瓦,年径流量22.6亿立方米。为浙江省重要的北部通航河流。
东、西苕溪在湖州合流后,向北流15千米,歧分为数十条港娄,分别经由环城河、小梅港、新塘港、长兜港、大钱港、横港诸道注入太湖。
苕溪上游流经浙西低山丘陵区,河床比降大,源短流急,洪水暴涨暴落,具有山溪性河流特征。天目山区是浙江省暴雨中心之一,径流丰富,苕溪年径流量达39亿立方米。下游进入杭嘉湖平原,水流平稳,河道曲折,支流发育,河段宽80—160米,水深约7—8米。昔日流域内水患灾害频繁,1949年以来,在东西苕溪上游营建大型水库多座,1957—1960年,又先后完成东苕溪导游工程和东西苕溪分流入湖工程,基本上控制了水患,并兼有航运、灌溉之利。
苕溪的得名,是由于流域内沿河各地盛长芦苇,进入秋天,芦花飘散水上如飞雪,引人注目,当地居民称芦花为“苕”,故名苕溪。
湖州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气候温和湿润,全年平均温度为16℃,年平均降雨量在 1200mm左右,年平均日照时间长,常年主导风向为东南风。
湖州旅游四季皆宜,但以春暖花开或秋风送爽之时为佳。
湖州自然资源丰富,全市年平均水资源总量为37.18亿立方米,可供发展淡水渔业的水面2.2万公顷。矿藏已发现47种,经初勘的23种,以非金属矿藏为主,主要有建筑石、石灰岩、膨润土、硅灰石、方解石、萤石、石英砂岩、煤、石煤、黄砂等。木本植物主要有竹、松、杉、茶、桑、果树等,安吉县居全国十大“毛竹之乡”之首。陆生脊椎动物约300种,珍稀动物有扬子鳄、金钱豹、梅花鹿,畜禽饲养品种有50余种。淡水鱼是境内动物资源的重点,有102种。
湖州有着悠久的历史和古老的文化,楚春申君黄歇筑下菰城至今已有近2300年历史,下菰城墙至今保存完好,为国内罕见的古城遗址。千金镇塔地遗址是一个良渚文化、马侨文化和马家浜文化。崧泽文化及更晚的周代印纹陶文化的文化堆积深厚的古代大型聚落遗址。湖州是世界丝绸文化发祥地之一,市郊钱山漾遗址出土的蚕丝织物有4700多年的历史,人杰地灵的湖州历代人才辈出,吴昌硕、俞平伯,孟郊、赵孟頫、陆羽等在中国乃至世界艺术史上留下了深远的影响。这些连同绸文化、笔文化、茶文化、饮食文化等共同构成了湖州独具魅力的人文资源。
湖州西倚天目山脉、北濒太湖,有丰富的旅游资源。除丰富的人文古迹,自然景观尤以“山水清远”著称,风光独特,景色秀美,山、水、湖、泉、洞五类俱全,既有典型的江南水乡,古镇,又有苍山、竹海和国家重点风景名胜;既有小桥流水的吴越风情,又有高山大川、森林竹诲和浩渺烟波的太湖风光,景色如画。
“太湖、名山、竹乡、古镇”是湖州四大具有鲜明地方特色的旅游品牌。
商贸业繁荣兴旺,市场发达,初步形成了消费品市场、生产资料市场和生产要素市场相互配套的大流通格局。商品交易市场稳步发展,全市拥有商品交易市场191个,市场成交额403亿元,其中亿元以上水平交易市场31个。其中综合性特大型专业批发市场有全国最大的胶合板以及包括家具、五金,建陶、灯具和地板等所有装饰装潢材料的南浔建材市场和和全国最大的童装批发市场织裏童装市场。
[编辑本段]■历史沿革
湖州建城至今已有2300多年历史,是一座历史悠久的江南古城。 春秋为吴越地。
公元前334年,楚灭越,湖州属楚。
楚考烈王十五年(前248)。春申君黄歇徙封于此,在此筑城,名“菰城”(以泽多菰草而名)。
公元前223年,秦灭楚,改“菰城”为“乌程”,以乌巾、程林两氏善酿得名。置乌程县,属会稽郡。
东汉永建四年(129年),分原会稽郡的浙江(钱塘江)以西部分设吴郡,乌程属吴郡。
公元266年(三国东吴孙皓宝鼎元年),置吴兴郡,乌程属吴兴郡。
公元602年(隋仁寿二年),置州治,名湖州,因地滨太湖而名,湖州之名从此而始。
明、清时,设府治,一直沿称“湖州府”。
1912年(民国元年)废湖州府,把乌程、归安二县合为吴兴县。
1949年4月27日,湖州解放,分设湖州市和吴兴县,至1983年曾几度分合;湖州又是解放后浙江省第一专区、嘉兴专区和嘉兴地区行政中心所在地。
1983年7月,撤地建市,撤销嘉兴地区,分设湖州、嘉兴两市,实行市管县体制。湖州作为地级省辖市,下辖城、郊两区和德清、长兴、安吉三县。1988年撤销城、郊两区建制,1993年又设城区、南浔、菱湖三区。
2003年1月,撤销城区、南浔、菱湖三区,新设立吴兴区、南浔区两个行政区。现湖州市行政区域辖2区3县。
[编辑本段]■人口民族
根据国务院的决定,我国于2005年11月1日进行了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工作。这次调查以全国为总体,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为次总体,采取分层、多阶段、整群概率比例的抽样方法。最终样本单位为调查小区。湖州市这次调查的常住人口为2.45万人,占全市常住人口的0.9%。
一、全市常住人口
2005年11月1日零时,湖州市的常住人口为271.68万人,与2000年11月1日零时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的常住人口262.58万人相比,增加了9.11万人,增长3.47%;年平均增加1.82万人,年平均增长0.68%。2005年底全市常住人口为271.80万人。
二、城乡构成
全市人口中,居住在城镇的人口164.36万人,占总人口的60.5%;居住在乡村的人口107.32万人,占总人口的39.5%。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上升了21.77个百分点。
三、性别构成
全市人口中,男性为136.30万人,占总人口的50.17%;女性为135.38万人,占总人口的49.83%。性别比(以女性为100,男性对女性的比例)为100.68。
四、年龄构成
全市人口中,0-14岁的人口为41.57万人,占总人口的15.3%;15-64岁的人口为201.51万人,占总人口的74.17%;65岁及以上的人口为28.61万人,占总人口的10.53%。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0-14岁人口的比重下降了3.21个百分点,65岁及以上人口的比重上升了0.65个百分点。
五、民族构成
全市人口中,汉族人口为268.96万人,占总人口的99%;各少数民族人口为2.72万人,占总人口的1%。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汉族人口增加了7.57万人,增长了2.9%;各少数民族人口增加了1.53万人,增长了129.35%。
六、受教育程度
全市人口中,具有大学(指大专及以上)程度的人口为7.86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为27.03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为95.99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为99.29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大学程度的人口增加2.44万人,高中程度的人口增加3.65万人,初中程度的人口增加9.71万人,小学程度的人口减少7.92万人。
七、家庭户人口
全市共有家庭户87.72万户,家庭户人口为267.51万人,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5人,集体户人口为4.17万人。与第五次全国人口普查相比,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减少了0.3人。城镇平均每个家庭户的人口为3.02人,农村为3.09人。
2008年末全市户籍人口258.50万人,其中男性129.67万人,女性128.83万人;非农人口80.75万人,比上年增加1.1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1万人,出生率为7.4%。;死亡人口1.86万人,死亡率为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计划生育率为98.2%。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73万人,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43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
[编辑本段]■经济概况
全市经济总量突破“千亿元”大关。经初步核算,2008年我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1034.89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0.6%。分产业看,第一产业增加值为82.63亿元,增长4.1%;第二产业增加值593.56亿元,增长10.7%,其中工业增加值534.98亿元,增长11.4%;第三产业增加值358.70亿元,增长11.8%。三次产业比例为8.0:57.3:34.7。按户籍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40089元,增长10.5%,折合5772美元;按常住人口计算的人均GDP为36764元,增长9.4%,折合5294美元。
全年实现财政总收入133.7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71.61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7.3%和16.1%。财政总收入占GDP的比重为12.9%。
全年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突破“两千亿元”大关,达到2138.50亿元,比上年增长22.1%。
全年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5.24亿元,比上年增长14.6%。
全年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2.11亿元,比上年增长19.7%,其中批发零售业332.95亿元,增长19.4%;住宿餐饮业43.76亿元,增长23.8%。
全年接待国内外旅游人数1972.8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16.9%,其中国内旅游人数1948.43万人次,增长16.9%,入境旅游人数24.37万人次,增长25.0%;实现旅游总收入131.72亿元,增长29.1%,其中国内旅游收入125.69亿元,增长28.4%,旅游外汇收入8688万美元,增长27.9%。
全年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55.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31.1%,其中出口49.01亿美元、进口6.87亿美元,分别增长33.4%、16.6%。
全年新批准及增减资利用外资项目421个,其中新批外商投资企业173家,批准增资项目164个。合同外资18.03亿美元,比上年下降9.2%。实到外资8.02亿美元,下降4.9%。
全市年末户籍人口258.50万人,其中男性129.67万人,女性128.83万人;非农人口80.75万人,比上年增加1.14万人。全年出生人口1.91万人,出生率为7.4%。;死亡人口1.86万人,死亡率为7.2%。;人口自然增长率为0.2%。;计划生育率为98.2%。全年新增城镇就业5.73万人,帮扶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16万人,其中就业困难人员再就业5438人。年末城镇登记失业率3.3%。
全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突破“两万元”,达到21604元,比上年增长9.9%。全市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突破“万元”大关,达到10751元,增长12.7%。
中心城市建成区面积68平方公里,比上年扩大4.4平方公里。
[编辑本段]■历史湖州
周武王十一年(公元前1066)湖州地属吴国。周元王三年(公元前473)越灭吴,地属越国。周显王三十五年(公元前334)楚灭越,地属楚围。湖州又一名称菰城,就源自建于2300多年前的战国时期的下菰城,乃是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楚春申君黄歇所建,这是湖州年纪最大的古城,其遗址今天仍保存在湖州市郊云巢乡窑头村的稻田、毛竹和桑树之中。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吴中(今湖州)起兵,自立西楚霸王,在湖城中心建“项王城”,其南城墙原址在今天的福来福大酒店,解放前还留有两个石狮子,后移到人民公园里去了,“项王城”也终于淹没在闹市之中;另有“项王井”,原址在今天的浙北大酒店北面100米处。项羽起兵前后的许多活动都是在湖州进行的,《史记》记载,项羽与叔叔项梁“避仇于吴中”,唐颜真卿在《项王庙碑阴述》中说得很清楚:“吴中,盖今之湖州也。”避仇期间,恰逢秦始皇东巡经过湖州,项羽就是在湖州城边东北8公里的掩浦偷看秦皇舆并放言“彼可取而代之”的。第二年9月,项羽便就地起兵反秦。所举之兵都是他在乌程的宾客及弟子和附近各县收得的,即所谓八千“江东子弟”。部队号“乌程兵”,乌程就是湖州。起兵后在下菰城北建城,这就是项王城,兵屯于今湖州弁山。方志记载,湖州出西北之门又叫霸王门,弁山则有项王走马埒、饮马池、系马木、磨剑石等古迹。过去,在湖州城内和弁山等处都有项王庙,后被毁。湖州的主山是弁山,项羽被江东父老封为弁山之神。
作为一个湖州人,我!~~~跟你讲讲
⑹ 最便宜的儿童古代服装
便宜童装批发
⑺ 郑州银基商贸城附近有哪些批发市场
这个城市里有很多标志性的东西,比如
郑州银基商贸城
,比如京广线,比如郑州地一大道服装批发市场,比如汇丰园的、的烩面
郑州这个城市,说实话,这几年的发展是迅速的,郑州是京广线和陇海线的交汇处,中国古代有靠山吃山,靠水是水的说法,郑州靠的是什么?最早考的是铁路的枢纽,现在靠的是高度的物流体系。短短 10 年的时间,郑州的变化是翻天覆地的,南学广州,上海,北学北京,郑州正是汇聚了粤派、海派、京派的长出,让这个城市得到了中中和!古语云,得中原得天下!此话放在今天依旧成立。
一、中原地区首位服装批发市场、服饰批发市场郑州银基服装批发市场
银基服装批发
郑州银基商贸城
,是国内目前档次最高、市场知名度最好、服务齐全、面积最大、购物环境最优、年交易量最多、创税收最多、服务功能最完善,的外贸服装批发市场。也是日访客流量最多,服装批发氛围浓厚,最具市场潜力的服装批发市场之一。
二、郑州世贸服装批发市场 郑州世贸服装批发商城
位于郑州服装批发市场核心位置的乔家门路与陇海路交叉,建设与两千另零年,服装批发市场占地 50 余亩,市场建筑总面积近二十万平方米。 也是大型的服装批发物流中心之一, 汇集有2000家服装批发商户、 5000 多个服装批发品牌, 世贸商城着力打造国内顶级服装批发商城, 是中原最大 的 羽绒服服装批发、内衣家居服服装批发、童装及中老年女装的服装批发基地。 (河南)管理服务有限公司全面担纲运营,对外进行持续广告投入,统一资源整合宣传 。 06 年,世贸商城顶级版四期 : 世贸 M 区,面积 10 万多平方米,主楼共 30 层高 100 米 , 世贸 M 区 及 大户中心 建成后, 临乔家门路、西三马路、一马路、陇海路形成统一环型布局, 中国中部地区最大的服装集散地之一。世贸商城将成为郑州服装批发商圈的中枢。
三、郑州地一大道服装批发市场
大概的情况也就介绍了这么多,说实话传统的郑州服装批发市场,郑州外贸服装批发市场,是根本满足了现有的河南外贸服装店的外贸服装货源的,经常为出现,统一个城市不同的店,卖相同东西的实践发生,这样导致了外贸服装店之间的恶性竞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