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绵阳周边哪里有大口鲶鱼苗
松垭有一个卖鱼苗的地方就有,在三江大桥过去朝松垭方向的第一个公交车站,有一个广告牌很显眼的。
『贰』 大口鲶鱼苗白须白尾要如何治疗
是不是白化苗?
『叁』 大口鲶鱼苗几月份上市
1月到10月
『肆』 大口鲶鱼种的培育技术是什么
1.鱼苗培育
(1)水花投放:南方大口鲶鱼苗培育以小水体精养为好。每年4月份当自然水温稳定在18℃以上时,可从苗种场购回纯正的南方大口鲶水花。放养密度为1000~1500尾/(具体数量以养殖条件定),放苗时水温差不能超过3℃。
(2)饵料投喂:
鱼苗体长在8cm以前主要摄食水蚤。水蚤可以从天然水体中捞取。随着鱼苗生长,水蚤需要量逐渐增加。但在实践生产中,往往捞取量不足。为此,应人工培育水蚤,具体方法是:在水花购进前半个月,选择10~30、水深0.5~1米的土池,注入新鲜水,并保持水温在18~25℃。每平方米水面施放粪肥2.0千克,以后每隔两天施肥1次,每次每平方米水面施肥0.8~1千克,当池水达到一定肥度,每立方米水体引入蚤种20~30克,5~10天水蚤便大量繁殖,布满全池。此时可捞取水蚤投喂鱼苗。
鱼苗在水温比较稳定,饵料充足的条件下,经过10天左右培育可达到3厘米以上。
2.鱼种培育
当南方大口鲶鱼苗长到8cm以上,摄食量增大,单纯依靠水蚤量不能满足其需要,可用鱼浆、水蚯蚓培育。
(1)鱼浆培育法:当鱼苗长到3cm以上时,可将鱼肉、蚯蚓打成浆,并按0.2%~0.3%拌入鱼用诱食剂(甘氨酸三甲脂),投入水体中,使其慢慢摄食鱼糜,以后逐渐增加鱼糜量,直至完全吃食鱼糜。
(2)水蚯蚓培育法:在鱼苗长到3cm时,逐渐减少水蚤投喂量,增加水蚯蚓量,直至完全吃食水蚯蚓。
水蚯蚓可从野外土壤腐殖质丰富有微流水的浅水沟中捞取。亦可采用人工培育方法获得。培育方法是:面积大小不拘,在池底铺上一层淤泥,厚8~10cm,水深30~40cm,然后引入少许蚓种,用发酵的麦麸、米糠作饲料,每3~4d投饲1次,每次250克/平方米,当达到一定数量即可捞取投喂。采用此法每日每平方米水面可生产8~26克水蚯蚓。
3.日常管理
(1)溶氧:南方大口鲶养殖池溶氧要求在3毫克/升以上,低至2毫克/升时则出现浮头。在生产中一般每3~5天注水1次,注意水温差不能超过3℃,保持水质嫩绿色,有条件的可采用微流水养殖。
(2)水温:南方大口鲶生存适温在38℃以下,最适生长水温18℃~32℃。在鱼苗、鱼种培育阶段,如果自然界水温偏低,且变化频繁,水温不稳定,要及时注意水体保温工作。在生产实践中可采用薄膜覆盖,以提高水温。
(3)饵料:投喂方法:饵料投喂要坚持“定时、定点、定质、定量”。每天投喂2次,上午9:00~10:00,投喂量占日投喂量的40%,下午18:00~20:00,占日投喂量的60%,日投喂总量为鱼体重的6%~8%。
(4)分级培育:南方大口鲶在鱼苗培育阶段生长不均匀,当达到3厘米水以上,个体生长速度差异大,有自相残杀习性,往往大吃小,因此要适时分级分池饲养,并严格控制密度。
『伍』 大口鲶鱼苗哪有卖的
大口鲶要到每年3-9月份才有 现在在湖南岳阳已经形成规模养殖 具体的时间要看天气
『陆』 养殖鱼,渔场经营,大口鲶鱼,黑鱼,相关问题请大侠们进来帮忙
东北我大概给你介绍一下,辽宁现在主要是精养,吉林黑龙江多为大水面养殖,辽宁地区的经济养殖主要是以黄磉 乌鳢 鲶鱼为主。(要求当地要有鸡肠或海川丁的供应)现在乌鳢也可以吃膨化料 但效果不很好。黄桑主要是上色问题 裂头问题。您也没有说你具体是在东北哪里 我实在不太好给你介意。不过最好是找当地有销路的产品。否则销路很麻烦. 适合东北地区的几个品种介绍如下。 1 澎泽鲫 又名芦花鲫,为广温、杂食性的鱼类,营底栖生活,喜在底质较肥沃且水草繁茂的浅水区栖息和摄食。彭泽鲫对不良环境有很强的适应能力,能在各种水体中生长,抗高温,水温达38℃时也不影响它的生存,耐严寒和低氧,即使在冰封的水下,彭泽鲫亦能较好地生活。在东北地区生长期为5~10月,其中6~9月生长最快。 澎泽鲫为杂食性的大型鲫鱼,食物来源广泛,在天然水域中以生长快、个体大而著称,目前发现的最大一尾达6.5kg。在池塘养殖中,一般情况下,当年繁殖的彭泽鲫鱼苗,经6个月左右的养殖平均个体可达19cm以上,体重可达200g,成鱼常见的个体重多在400~500g左右。这种较快的体重增长速度是其他鱼类养殖品种中所不多见的。 该品种在生产中表现出优良的生长特性,而且适应能力和抗病力强。近年来东北地区的养殖面积不断扩大,取得了较好的经济效益。 2 东北六须鲶 东北六须鲶,又称东北大口鲶,土名怀子、怀头,主要分布在我国黑龙江、松花江、嫩江等河流中,喜栖息于水流平缓,水质清新的江河水域,白天隐居于水色深暗的底层,夜晚活动摄食。它的生存水温是0~38℃,最适水温是25~28℃,较不耐低氧,在水中溶氧3mg/L以上时正常生长,低于2mg/L则出现浮头,低于1mg/L就会导致缺氧死亡。 东北六须鲶是凶猛的肉食性鱼类,鱼苗阶段摄食轮虫、水蚤、摇蚊幼虫及野生鱼苗;成鱼阶段摄食底鱼、虾、青蛙、蝌蚪,也吞食畜禽内脏等下脚料,甚至吃动物腐尸,在食物缺乏的情况下,同类相残现象较严重。冬季食量减少或停食。东北六须鲶生长速度极快,在食物充足的情况下,1龄鱼重可达1~2kg;2龄鱼可达1.5~2.5kg;3龄鱼体重可达3~5kg;3龄以上鱼生长减慢。 池塘主养东北六须鲶具有投资小、见效快、产量高、效益大的特点,是目前养殖东北六须鲶的主要推广模式。 3 乌鳢 乌鳢,又名乌鱼、黑鱼等。乌鳢喜栖息于水草茂盛且易混浊的泥底水体中,常潜伏于光线暗淡的水底。水体溶氧低时,可离水靠鳃腔内的鳃上器官呼吸,因此乌鳢生存能力很强,在无水的潮湿环境中也能维持生命。生活的水温为0~41℃,最适水温为16~30℃。 乌鳢是一种凶猛型肉食性鱼类,以动物性饵料为主,鱼虾以及水生昆虫都是它喜爱的食物。乌鳢的生长速度非常快。在自然条件下,1龄的体长为19~40cm,体重110~753g;2龄的体长为40~47cm,体重625~1395g;3龄的体长为47~60cm,体重在2kg左右,最大个体可达5kg以上。 乌鳢是东北近年来新兴的养殖品种,它适应性强,生长快、易饲养,肉质细嫩、具有滋补保健功能。 4 黄颡鱼 黄颡鱼,俗名嗄牙子、嗄鱼、黄鳍鱼,黄姑等。在东北分布较广,特别是嫩江流域及附属的湖泊和水库中广泛分布。黄颡鱼对环境的适应能力较强,在江河、湖泊、水库、沟渠等水域中都能生存。它喜栖息于静水缓流中,营底栖生活。白天栖息于水底层,夜间则游到上层觅食。生存水温0~38℃,较耐低氧。 黄颡鱼是一种广谱的肉食性的中小型鱼类。天然水域中,一般1冬龄鱼体重15~40g,2冬龄体重100g以上。在人工饲养条件下,当年体重达30g以上;第二年100g以上。 该鱼肉质细嫩、肉味鲜美、肌间刺少、营养丰富,是我国优质名贵鱼类之一,也是一种适合养殖、垂钓的优良品种,近年市场需求大,在东北池塘养殖取得很高的效益。 5 鳜鱼 鳜鱼,俗称桂花鱼、鳌花鱼等,在我国南北各大水系都有分布,尤以长江水域出产的鳜鱼久负盛名。鳜鱼喜欢在水草丰富、生物饵料丰富的江河湖泊中生活,栖息于光线暗弱的水体底层,鳜鱼白天很少活动,夜晚觅食活跃。对水质要求较高,不耐低氧。 鳜鱼是典型的肉食性鱼类,终生以活鱼虾为饵,宁肯饿死,也不吃其他食物。鳜鱼的生长速度较快。当年仔鱼可长到100g;二龄鱼可达300g,三龄可长到1kg左右。在人工养殖条件下,最大者可长至5kg。鳜鱼是享誉海内外的淡水珍品,价格稳定,是名优水产的代表,亩产效益高,在东北已有一定的友展。 6 泥鳅 泥鳅为温水性鱼类,分布广,适应性强。适宜水温10~30℃,喜栖息于底层腐殖质淤泥的表层。水温在5℃以下或在34℃以上时,潜居于泥底深10~30cm处。 泥鳅为杂食性鱼类,吃浮游生物,小型甲壳类,昆虫,水生植物碎屑,藻类等,有时也吃水底腐殖质。 泥鳅肉质肥美、营养丰富,是消费者喜爱的水产食品,也是外贸出口的重要水产品之一,且因易饲养、效益高,养殖泥鳅一直是南北水产养殖的一个好项目。
『柒』 我去旅游时买了一条鲶鱼苗,请问怎么饲养。
鲶鱼为肉食性鱼类,且吃腐食,不可与小鱼小虾混养!
你买得是观赏类鲶鱼吧,如:反游猫、耳斑鲶、虎头鲨、虎皮鸭嘴、红尾猫、胡子鲶等等。
鲶鱼类视力弱,喜昼伏夜出,凭胡须和嗅觉猎食。特别贪吃鲶鱼属杂食性鱼类,性贪食,因此要正确掌握投饲量,做到塘内有多少鱼投多少料,防止盲目投饵。同时,要实行分点投喂,撒饵均匀,少量多餐,投足喂饱,防止饥饱不均,而出现两极分化现象。同时,在鱼苗培育初期,应以动物性饲料为主,进行强化培育,随着鱼体生长,逐步转投一些植物性饲料,做到动植物饲料相结合。日投饵量应控制在鱼体总重量的5~8%左右,每隔1周或半个月须调整1次投喂量,使投饵量更趋合理。
(1)水质和水温:喜生于20~25℃的水中。由于多数的鲶科鱼类生活于水流湍急的水域之中,所以对于水中的溶氧量相当敏感,且鲶科属底栖性鱼种,故一定要多留心水槽底部的溶氧量是否充足。再者,其多属肉食性鱼种,过度的投喂与残饵,往往会成为水质恶化的重要原因,故强而有力的过滤器与勤换水都是维持水质干净的方法。先前提及鲇科多栖息于急流中,故富有水流的缸子,能让他们充分展现其体色及最佳状况。
(2)水槽:饲养大型鲇鱼需准备大型水槽,在造景时由于其属底栖性鱼种,因此要尽量维持缸底水层的空间。避免缸中尖锐物品造成鱼受外伤。造景时也可以利用沉木及水草等素材来营造可供其躲藏的空间,使其不至于太受外界干扰。
(3)饵料:绝大多数大型鲇科属肉食性鱼种,但其对人工饲料的接受度也颇高。活饵方面不妨选择朱文锦、溪虾等投喂。另外,冷冻生鲜饵料,如丰年虾、赤虫等也是不错的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