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草坪的绿化价格是多少(麦冬)
1、麦冬草浙江、滁洲产地价大约每市斤1-1.2元;2、一般栽植密度每平方米25-36丛,如按每丛3-4株计算,大约3-4市斤即可;3、整地费用2-3元,栽种费用按每人每个工作日栽25-30平方米计算费用,养护费用大约每年每平方米1.5-2元;4、我们安徽安庆地区税前均价(成本)大约8.5元左右。
❷ 山东王坤种植公司生产的麦冬草可以做绿化吗
细叶麦冬草终年长青,绿色细长的叶子宛如丝带,一丛一丛的,有兰花之飘逸秀挺,楚楚动人,却朴素大方无其娇贵,非常受人青睐。它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的首选品种,栽种极其广泛,主要原因如下:
麦冬草
1、具有耐寒、耐旱、耐阴、对土壤要求不严、病虫害少的优点。
2、适应性非常好,可在河坡、路边、石缝、墙角、绿篱脚下等处正常生长,尤其是种植一、二年后长势更强健,仅靠自然降雨即可正常生长,能很快成型,起到绿化效果。
3、细叶麦冬管理粗放简单,无需修剪,在园林绿化中可以节约大量水资源和养护费用,完全符合国家倡导的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的“两型社会”要求。
4、具有较强的分株能力,可以自繁自育,实现规模化、产业化发展。
此外,麦冬草还是一种中医药用植物,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其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咽喉痛等症。
麦冬草因其自身独有的特性使得它的用途广泛,越来越受到绿化市场的重视,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呈供不应求的趋势,在浙江、江苏、安徽等地绿化工程均可见到,市场前景一片看好。
点击更多了解麦冬草更多信息 参考:www.huanqiuhuamu.com/article/show-htm-itemid-6646.html
❸ 麦冬草习性
麦冬草[Ophiopogogon japonicus(L.f.)Ker-Gawl.]是百合科植物,既是中医药用植物,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麦冬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咽喉痛等症。也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的首选品种,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呈供不应求的趋势。麦冬主产浙江、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原为野生,现亦有栽培。 麦冬草-物种档案 麦冬草始载于《神农本草经》 ,并将其列为上品。 《图经本草》 云:“……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凋,根黄白色有须,根如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麦冬的草根有须,像麦,它的叶似韭菜叶,冬天并不凋枯,故名麦冬。 别名:麦门冬、寸冬、寸麦冬。食之源地:生于山坡林下或溪旁。主产浙江、四川,现大量栽培。江苏、贵州、云南、广西、安徽、湖北、湖南等地亦产,但多野生。 1葱兰麦冬草 食性物语:含多种甾体皂甙: 麦冬皂甙A、B、C、D,甙元均为假叶树皂甙元。另含多种高黄酮类化合物,如麦冬甲基黄烷酮A、B,麦冬黄烷酮A、麦冬黄酮A、B,甲基麦冬黄酮A、B,二氢麦冬黄酮A、B,甲基二氢麦冬黄酮,6- 醛基异麦冬黄烷酮及6- 醛基异麦冬黄酮A、B。尚含有腺苷、焦谷氨酸、植物甾醇及多糖等。此外,还含有挥发油等。 文化典故:麦冬草在禹州被人民称为“禹韭”。禹韭之名的来历有这样一个传说:大禹治水成功后,地里的庄稼丰收了,老百姓产的粮食吃不完,大禹就命令把剩余的粮食倒进河中,河中便长出了一种草,即麦冬。人们称此草“禹余粮”,由于此草产于禹州,叶窄而细长,形似韭菜,故叫做“禹韭”、“禹霞”。此草具有“滋阴生津、润肺止咳、清心除烦”的功效,故又被称为“不死药”。 麦冬草-形态特征 麦冬为多年生草本植物,株高14-30厘米。根茎细长,匍匐有节,节上有白色鳞片,须根多且较坚韧,微黄色,先端或中部常膨大为肉质块根,呈纺锤形或长椭圆形。叶丛生,狭线形,先端尖,草质,深绿色,平行脉明显,基部绿白色并稍扩大。花茎自叶丛中抽出,直立,总状花序,顶生,花淡紫色,罕见白色;浆果球形,成熟时深绿色或蓝黑色,每苞片内着生l-3朵花,花被6,淡紫色,偶有白色,小型;雄蕊6、雌蕊1,子房半下位,3室。浆果球形,成熟时蓝黑色;种子1粒,球形,蓝绿色或黄褐色。花期7-8月,果期8-10月。 麦冬草-生长习性 麦冬草 习性喜温暖、湿润环境。雨量充沛,无霜期长,麦冬生长良好。较耐寒,在-10C气温下不致冻死,在南方能露地越冬。对土壤要求疏松肥沃、排水良好、土层深厚的砂质壤土。过砂或过粘以及低洼积水的地方均不宜种植。忌连作,轮作期要求3-4年。 麦冬生长期较长,休眠期较短。1年发根2次:第1次在7月以前,第2次在9-11月,11月为块根膨大期,2月底气温回升后,块根膨大加快。种子有一定的休眠特性,5℃左右低温经2-3个月能打破休眠而正常发芽。种子寿命为1年。 麦冬草-栽培技术 1.选地、整地 宜选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中性或微碱性砂壤土种植,积水低洼地不宜种植。忌连作。前茬以豆科植物如蚕豆、黄花苜蓿和麦类为好。每亩施农家肥3000千克,配施100千克过磷酸钙和100千克腐熟饼肥作基肥,深耕25厘米,整细耙平,作成1.5米宽的平畦。 2.繁殖方法 以小丛分株繁殖。一般在3月下旬至4月下旬栽种。选生长旺盛、无病虫害的高壮苗,剪去块根和须根,以及叶尖和老根茎,拍松茎基部,使其分成单株,剪出残留的老茎节,以基部断面出现白色放射状花心(俗称菊花心)、叶片不开散为度。按行距20厘米、穴距15厘米开穴,穴深5-6厘米,每穴栽苗2-3株,苗基部应对齐,垂直种下,然后两边用土踏紧做到地平苗正,及时浇水。每亩需种苗200-250㎡左右。 1麦冬草开花 3.田间管理 (1)中耕除草。一般每年进行3-4次,宜晴天进行,最好经常除草,同时防止土壤板结。 (2)追肥。麦冬生长期长,需肥量大,一般每年5月开始,结合松土追肥3-4次,肥种以农家肥为主,配施少量复合肥。 (3)排灌。栽种后,经常保持土壤湿润,以利出苗。7-8月,可用灌水降温保根,但不宜积水,故灌水和雨后应及时排水。 4.病虫害防治 麦冬的病害主要有叶枯病、黑斑病,一般4月中旬始发,主要为害叶片,每亩可用1:1:150的波尔多液喷洒防治。麦冬的虫害主要有蝼蛄、地老虎、蛴螬等,每亩可用40%甲基异柳磷或50%辛硫磷乳油0.5公斤兑水750公斤灌根进行防治。 麦冬草-医食药理 麦冬味甘,微苦,性寒。功能滋阴润肺、益胃生津、清心除烦。可用于肺热干咳、咽干喉痛、痰中带血、便秘、胃痛、心烦、失眠等证的治疗。现代中药药理学证实,麦冬含多种甾体皂苷及氨基酸、葡萄糖、维生素A 和B一谷甾醇、黏液质、钾、钠、钙、镁、锌、铬等。能增加冠脉流量,对心肌缺血有明显的保护作用,改善心肌收缩,降低心肌氧耗,抗心律失常,防治心血管疾病。此外,有一定的镇静、降血糖作用(可保护受损的胰岛细胞恢复, 增加肝糖原),还有提高机体抗饥饿的能力、增强机体免疫力、延长抗体的时间、清除体内自由基而抗衰老的作用。 食疗保健:药理实验表明:麦冬提高小鼠在低压缺氧条件下的耐缺氧能力,能改善心肌缺血、缺氧性损害,增加冠状动脉血流量,改善心脏血液动力学效应。 可预防心肌梗塞后心律失常的发生,降低心肌耗氧量,增加心肌能量供给,抗血栓形成和改善微循环,限制心肌梗塞范围。如与人参、五味子配合制成的生脉散,在抗休克、改善心脏功能方面有良好的疗效。同时还有抗菌、祛痰镇咳、强心利尿等效果。麦冬可协调胰岛素功能,能降低血,促使胰岛细胞恢复正常。此外,麦冬有一定的镇静作用,还具有提高机体免疫力的作用。 1麦冬草盛开 食谱推荐:党参麦冬瘦肉汤。用料:猪瘦肉500 克,党参60 克,生地黄30 克,麦冬30 克,红枣10 个。制法:(1)党参、生地黄、麦冬、红枣(去核)洗净。(2)猪瘦肉洗净,切块。(3)把全部用料放入锅内,加清水适量,武火煮沸后,文火煲1小时,调味食用。特点:本汤有滋养阴液润燥之功效。汤中党参性味甘平,有健脾益气生津的作用。生地黄性味甘寒质润,有滋阴养血润燥的作用。麦冬性甘,味微苦,养阴生津、润肺清心。以上3 味均属质润之品,配合猪瘦肉滋养润燥,红枣健脾益胃。合而为汤,有增液滋润、养胃生津之功。食事求适:每次6 克~ 12 克。津伤口渴、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心烦不眠者食用更佳。食事提醒: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麦冬与黑木耳相畏,两者忌同用。 麦冬草-治疗作用 中国医学认为,麦冬味甘、微苦, 性寒。入心、肺、胃三经。具有清心润肺、养胃生津之功效。用于热病伤津, 虚劳烦热,咽干口燥,肺燥干咳,肺痨咯血,肺痈,肺痿,消渴,肠燥便结等症。21世纪初期以来还用于治疗冠心病、萎缩性胃炎等。早在三千年前的古书《尔雅》就已有记载。药用最早见载于汉代的《神农本草经》,并列为上品,主治“心腹结气,伤中伤饱,胃络脉绝,羸瘦短气”,“久服轻身不老不饥”。 《名医别录》认为有“止呕吐, 愈痿蹶,强阴益精,消谷调中,保神, 定肺气, 安五脏,令人肥健,美颜色”等功效。用来治疗“身重目黄,心下支满, 虚劳客热,口干烦渴”等症。 《日华子本草》 称麦冬有安魂定魄、止咳等功效,并可治五劳七伤,时行狂热, 头痛。 《本草纲目》 介绍说:“麦门冬以地黄为使, 服之令人头不白,补髓,通肾气, 定喘促,令人肌体滑泽,除身上一切恶气不洁之疾。”药材是以表面淡黄色、块根肥大、质柔、味甜、嚼之发黏者为佳。 现代药理研究表明,麦冬内含沿阶草苷甲、乙、丙、丁等多种甾体皂苷, 其中甲、乙、丁三种皂苷的苷元均为鲁斯可苷元。此外, 还含有β- 谷甾醇、豆甾醇、氨基酸、葡萄糖和维生素A 样物质。药理作用:1 、有对抗实验性心肌梗死的作用。2、有强心、对抗革兰氏阴性杆菌内毒素, 提高机体网状内皮系统的吞噬作用。3、有降低血糖的作用。4、对白色葡萄球菌、枯草杆菌、大肠杆菌有较强的抑制作用。以麦冬为主制成的中成药有生脉饮、黄芪生脉饮、二冬膏、养阴清肺丸、补心丸、麦味地黄丸、宁嗽化痰丸等,在临床均有广泛的应用。 1美国二号麦冬草 1.肺痿(现代医学的肺不张、肺纤维化、石棉肺等) 虚热型,证见咳吐涎沫、其质较黏,咳声不扬、气急喘促、口干咽燥、形体消瘦、皮毛干枯、舌红而干、脉虚数。治法:滋阴清热,润肺止咳。方药:麦门冬汤,麦冬、人半夏、甘凉性滋草、粳米、大枣。 2.真心痛(现代医学中的急性心肌梗死及其并发症) 气阴两虚型,证见胸闷隐痛、遇劳加重、心慌、心悸、气短、头晕目眩等。治法:益气活血、滋阴、复脉生津。方药:生麦散,人参、麦冬、五味子。根据病情需要可加红花、芎等活血药。 3.肾病综合征阴阳两虚型,本型多见于患儿用足量激素治疗后需要减量时,原有阴虚症状未消失,而又逐渐出现阳虚症状。证见面色恍白、神疲无力、头晕、纳减、手足心热,或咽干口燥、舌质偏红、苔薄白或苔少、脉弦。治法:益气、养阴、温肾。方药:麦味地黄汤或丸,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丹皮、泽泻、茯苓、麦冬、五味子。也可根据症状加党参、补骨脂等药。 4.糖尿病临床症状有大便秘结、口渴口干者。治法:养阴生津。方药:麦冬、生地、元参。 5.小儿夏季热暑伤肺胃型,症状为夏季长期发热、口渴、多尿、少汗,或无汗、食欲不振等。治法:清热消暑。方药: 西瓜皮、麦冬、淡竹叶、甘草。 麦冬草-药膳制作 1.麦冬膏麦冬、天冬各120克,五味子60克,水煎,去渣取汁,加适量蜂蜜、白糖,再煎,浓缩成膏状,放进瓶里保存,每次1汤匙,用水调服,日服2次,有滋润五脏、补气强身的功效。 1细叶麦冬 2.麦冬酒麦冬、天冬各100克,加水2000毫升,煎煮成1 000毫升,过滤,弃渣,取汁,加适量糯米,发酵酿酒,每次2汤匙,日服2次,适用于肾虚劳损、肺热咳喘、胃热便秘、血脉不调。 3.麦冬粥麦冬、生姜各20克,生地黄15克,洗净,用刚漫过药面的水浸泡, 待药物吸足水后,捣碎,用干净纱布包裹,挤压取汁,汁少可加水再挤,共取汁300毫升。另米100克,薏苡4-50克,一齐下锅煮粥,半熟时放进麦冬、地黄、生姜汁,煮透药心即可,长期服用到病愈。适用于肺燥干咳、虚劳烦热、咽干口渴、吐血、便秘等。
❹ 陕西关中地区可以种麦冬草吗
陕西关中地区是可以种麦冬草的。
❺ 麦冬草和兰花草区别
兰花草。
形态与分布:一年生草本;茎多分枝,下部匍匐,节上生根。
叶披针形或卵状披针形,顶端渐尖,基部圆钝,两面多少被柔毛,无柄或近无柄;叶鞘筒状抱茎。苞片具柄、折叠、基部不连合。聚伞花序2个,每个花序1-3朵花,花略伸出苞片;萼片3片、膜质、绿色;花瓣3片,上方2片深蓝色,卵形,下方1片白色;发育雄蕊3枚。子房淡绿色,蒴果长圆形,2室,每室种子2粒。分布我国至朝鲜、日本、俄罗斯和北美洲。校园常见野草,生于阴湿处。
同属常见还有饭包草(C.benghalensisL.),主要区别是:多年生草本,苞片基部连合成漏斗状或风帽状,基部圆形或渐狭下延而成柄状;花瓣3片、蓝色、后方2片多少连合;子房3室,其中2室各具种子2粒,室背开裂,另一室不开裂,1粒种子。
麦冬草Ophiopogogon japonicus(L.f.)Ker-Gawl.是百合科植物,既是中医药用植物,以块根供药用。
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麦冬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咽喉痛等症。
也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的首选品种,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呈供不应求的趋势。麦冬主产浙江、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原为野生,现已经有所栽培。
❻ 麦冬草与麦冬是否一回事
麦冬草Ophiopogogon japonicus(L.f.)Ker-Gawl.是百合科植物,既是中医药用植物,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麦冬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咽喉痛等症。也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的首选品种,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呈供不应求的趋势。麦冬主产浙江、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原为野生,现亦有栽培。
生物特性:植株高约30厘米,根细长,分枝多,有时局部彭大成纺缍型小肉块根,有葡萄茎;叶宽细型,革质,叶边边缘为金黄色,边缘内侧为银白色与翠绿色相间的竖向条纹,基生密集成丛;花红紫色,四至五朵簇生于苞腑,排例成细长的总状花序,长达8-16厘米,花期夏秋季节,花茎长30-90厘米,通常高出叶丛;种子球形,初期绿色,成熟时黑色。金边麦冬性喜阴湿,忌阳光曝晒,较耐寒;适生于丛林下荫暗处,或草地边缘,或水景四周,不择土壤,但又以湿润肥沃的壤土最适于它生长;冬季叶片不凋,四月中旬新叶发芽,花期长,六月下旬至九月上荀花茎不断抽出,种子九月中旬成熟。盆栽用土以鱼塘泥晒干细碎后拌入一些园土最为理想。
应用价值:金边麦冬是百合科麦冬属的变种,因其叶缘金黄色,故比一般麦冬更令艺花者珍爱。金边麦冬是我国南北园林不可多得的四季长绿耐旱,即可观叶也可观花,即能地栽也可上盆的新优彩叶类地被植物,是现代景砚园林中优良的林缘,草坪,水景,假山,台地修饰类彩叶地被植物。
麦冬
叶丛生于基部,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花茎常低于叶丛,稍弯垂,花淡紫色总状花序,花生于苞片下,每个苞片内1-2朵,花期5~8月。果蓝色。该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L.f)Ker-Gawl. 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揉搓、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已被割掉块茎的麦冬草植株
【性状】该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阴虚痨嗽,喉痹咽痛,津伤口渴,内热消渴,心烦失眠,肠燥便秘。 麦冬[1]:为百合科植物麦冬的块根,临床常用品有去心与不去心之分,去心之说最早见于陶弘景《名医别阳作仁原创麦冬花叶图册(20张)录》,谓麦冬如不去心可令人心烦。然后世医家反对者众多,如吴鞠通每用麦冬则注明不去心,谓麦冬有心可以心入心,直清心经之热。笔者认为似无争论之必要,由于中国各地用药习惯不同,可入乡随俗,不必苛求。如欲用其入心清热,可用朱砂拌之,称为辰麦冬。 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用法用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繁殖与栽培】 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于4月上旬将母株挖起,切开块根后分植。也可播种育苗,于10月果熟时收下即播,约50天左右可出苗,出苗率通常达80%。l~2年培育成大苗后即可用作地被栽培。播种苗长势好,整齐繁茂。 麦冬抗性强,既可生长在阳光下,也可在阴处生长,在阴湿处生长叶面有光泽。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亦能耐瘠薄的土壤。在种植早期应增施肥料,可加快其生长,尽早覆盖地面。 【特色与用途】 单植株麦冬
麦冬类植物,四季常绿,生态适应性广,阴处阳地均能生长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观叶地面覆盖植物
❼ 日本进口短麦冬草在什么地方买方便
阿里巴巴网有批发的,挺便宜
❽ 丹麦草与麦冬草的区别是什么
1、花葶高度的不同:丹麦草花葶通常长于或几等长于叶,少数稍短于叶长25-65厘米,麦冬草的花葶长6-15(-27)厘米,通常比叶短得多,总状花序长2-5厘米,或有时更长些。
2、对土壤的要求不同:丹麦草对土壤的适应性极强,但以富含有机质的沙质土壤或腐殖质土为佳,光照充足及半荫处均能正常生长,但以光照度在50-70%时,叶色观赏价值最佳,麦冬草对土壤条件有特殊要求,宜于土质疏松、肥沃湿润、排水良好的微碱性砂质壤土。
丹麦草种植注意事项
丹麦草种子要经过低温处理才能发芽,要挑选成熟饱满的种子,在冬天进行低温储藏,在播种前还要对种子进行处理,用一些药剂浸泡种子,然后捞出来用棉布包好,堆放在一起晾干就可以播种了。
丹麦草种子一般是在六月份播种,这个时节的气候环境更有利于种子发芽,所以此时种植最为适合,是要寄生在大豆或者其他植物上,吸收营养,所以别的植物要先种植,生长的要比丹麦草快。
以上内容参考网络-丹麦草、网络-麦冬草
❾ 麦冬草惹蚊子
可以这么说,因为雄蚊要靠吸收植物的汁液才能活命。
麦冬草[Ophiopogogon japonicus(L.f.)Ker-Gawl.]是百合科植物,既是中医药用植物,以块根供药用。具有养明清热、润肺止咳的功效。现代医学认为麦冬具有强心、利尿、抗菌的作用。主治热病伤津、心烦、口渴、咽干、肺热燥咳、肺结核咯血、咽喉痛等症。也是园林绿化地被植物的的首选品种,近年来由于市场需求量的不断增加呈供不应求的趋势。麦冬主产浙江、四川、福建、江苏、安徽等省,原为野生,现亦有栽培。
❿ 什么是麦冬草
【生物学特性】麦冬又名沿阶草、书带草、麦门冬,为百合科沿阶草属多年生常绿草本植物。须根较粗壮,根的顶端或中部常膨大成为纺锤状肉质小块。
根。叶丛生于基部,狭线形,长10—30厘米,宽因品种不同粗细有异。花茎常低于叶丛,稍弯垂,花淡紫色总状花序,花期5—9月。果蓝色。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Ophiopogon japonicus(Thunb.)Ker-Gawl. 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麦冬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白,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性味与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功能与主治】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繁殖与栽培】
一般采用分株法繁殖,于4月上旬将母株挖起,切开块根后分植。也可播种育苗,于10月果熟时收下即播,约50天左右可出 模式图苗,出苗率通常达80%。 l一2年培育成大苗后即可用作地被栽培。播种苗长势好,整齐繁茂。
麦冬抗性强,既可生长在阳光下,也可在阴处生长,在阴湿处生长叶面有光泽。喜肥沃排水良好的土壤,但亦能耐瘠薄的土壤。在种植早期应增施肥料,可加快其生长,尽早覆盖地面。
【特色与用途】
麦冬类植物,四季常绿,生态适应性广,阴处阳地均能生长良好,繁殖又容易,是理想的观叶地面覆盖植物。
【英文名】 RADIX OPHIOPOGONIS
【别名】麦门冬、沿阶草 [编辑本段]医学类【处方名】
----------------------------
麦门冬、麦冬、杭麦冬、浙麦冬、寸冬、寸麦冬、炙麦冬、朱麦冬、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鲜麦冬、朱砂拌麦门冬等 处方中写麦门冬、麦冬、寸冬指生麦冬。为原药材去杂质,洗净晒干入药者。 炙麦冬为净麦冬用文火炒至微黄入药者。减缓寒凉,养阴而不腻胃。 朱麦冬又名朱寸冬、辰麦冬、辰寸冬。为净麦冬喷水少许微润,将朱砂细粉撒布均匀,使朱砂粉与麦冬粘连一块而入药者。偏于镇惊安神。 鲜麦冬为其鲜品洗净入药者。
----------------------------
【商品名】
----------------------------
浙麦冬:又名杭麦冬、笕麦冬。为产于浙江杭州笕桥一带者,后泛指产于浙江者。品质最优,为地道药材。主产于浙江余姚、杭州、慈溪、萧山等地。
川麦冬:主产于四川绵阳地区,销全国并有出口。
连心麦冬:不抽去心者。 去心麦冬:为抽去心者。 均以个大、肥壮、半透明、质柔、色黄白、有香气、嚼之发粘、干燥无须根者为佳。
【来源】本品为百合科植物麦冬(沿阶草)Ophiopogon japonicus (Thunb.) Ker-Gawl.的干燥块根。夏季采挖,洗净,反复暴晒、堆置,至七八成干,除去须根,干燥。
【制法】除去杂质,洗净,润透,轧扁,干燥。
【性状】本品呈纺锤形,两端略尖,长1.5~3cm,直径0.3~0.6cm。表面黄白色或淡黄色,有细纵纹。质柔韧,断面黄白色,半透明,中柱细小。气微香,味甘、微苦。
【鉴别】
(1) 本品横切面:表皮细胞 1列,根被为3~5列木化细胞。皮层宽广,散有含草酸钙针晶束的黏液细胞,有的针晶直径至10μm; 内皮层细胞壁均匀增厚,木化,有通道细胞,外侧为 1列石细胞,其内壁及侧壁增厚,纹孔细密。中柱较小,韧皮部束16~22个,各位于木质部束的星角间,木质部由导管、管胞、木纤维以及内侧的木化细胞连结成环层。髓小,薄壁细胞类圆形。
(2) 取本品的薄片,置紫外光灯(365nm) 下观察,显浅蓝色荧光。
【中药配伍】
----------------------------
1、配元参, 一清一滋,金水相生,养阴润肺,生津止渴,用治小儿阴伤咳嗽,不食,苔花剥者有效。2、配半夏,止咳降逆,生津益胃之功悉具,宜于肺胃阴伤,气火上炎,咳吐涎沫咽干而渴等症。3、配五味子,酸甘化阴,守阴所以留阳,阳留汗自止。功能养阴敛汗,用治阴虚汗多,心悸,肺虚久咳,少痰或痰粘不爽等。4、配沙参,肺胃同治,具有清肺凉胃,养阴生津之良好效用,用于阴虚肺燥或热伤肺阴所致的干咳少痰,咽喉干燥等症。 5、配粳米,适用于热病之后,或慢性病中出现的胃中气阴两伤证,具有较缓和的清补作用。 6、配乌梅,酸甘化阴,生津止渴效力显著,外感所致的肺胃津伤渴甚或内伤而见的胃热津伤消渴,均可选用。又乌梅能涩肠固脱而止利,合麦冬救阴以润燥,对于久泻久利,大肠津脱,虚火上炎之喜唾,喉干难忍,引饮无度者,尤为适合。
----------------------------
【药性说明】
----------------------------
本品甘寒清润,善清心肺之热而养阴除烦,兼可清润胃肠而止渴润燥。抗实验性心律失常、增加冠脉流量
----------------------------
【功效】
----------------------------
1.养阴清热 治疗阴虚内热或热病病伤津、心烦口渴。 2.润肺止咳 治疗燥热伤肺所致的咳嗽、痰稠、气逆。
----------------------------
【用途】
----------------------------
1,清心除烦:适于内热扰心之证。 a.温病邪热入营,身热夜甚,烦躁不安。 b.热伤气阴,心烦口渴,汗出体倦者。 c.心阴不足,心烦不眠,舌红少苔者。 2,养阴润肺:主治阴虚肺燥,干咳、燥咳,劳热咳血等证。 3,益胃生津:善治胃阴不足,舌干口渴,纳呆不饥等证。此外,还可用治阴虚肠燥,大便秘结者。
----------------------------
【功能主治】
----------------------------
养阴生津,润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虚痨咳嗽,津伤口渴,心烦失眠,内热消渴,肠燥便秘;咽白喉。
治肺燥干咳,吐血,咯血,肺痿,肺痈,虚劳烦热,消渴,热病津伤,咽干口燥,便秘。
----------------------------
【用法用量】
----------------------------
内服:煎汤,2~4钱; 6~12g。或入丸、散。清养肺胃之阴多去心用,滋阴清心多连心用。
----------------------------
【临床应用】
----------------------------
治疗百日咳:麦冬、天冬各20g,鲜竹叶10g,百合15g。水煎服。(〈新编常用中草药手册〉第78页)。 1.阴虚燥咳、咯血等:麦冬、天冬、川贝各9g,沙参、生地各15g,水煎服。 2.热病心烦不安:麦冬、栀子、竹叶各9g,生地15g,莲子心6g,水煎服。 3.糖尿病:党参、麦冬、知母各9g,竹叶、天花粉各15g,生地12g,葛根,获神各6g,五味子、甘草各3g,水煎服。 4.萎缩性胃炎:党参、麦冬、沙参、玉竹、天花粉各9g,乌梅、知母、甘草各6g,水煎服。 5.阴虚内热、津少口渴:麦冬、石斛各9g,玉竹、生地各12g,水煎服。
----------------------------
【注意事项】
----------------------------
凡脾胃虚寒泄泻,胃有痰饮湿浊及暴感风寒咳嗽者均忌服。①《本草经集注》:“地黄、车前为之使。恶款冬、苦瓠。畏苦参、青蘘。”②《药性论》:“恶苦YAO。畏木耳。”③《纲目》:“气弱胃寒者必不可饵。” 1、麦冬临床使用安全性好,动物亚急性毒性实验证明该药毒性很小。 2、有报道服用麦冬引起过敏表现为恶心、呕吐、心慌、烦躁、全身红斑、瘙痒。 3、麦冬性寒质润,滋阴润燥作用较好,适用于有阴虚内热、干咳津亏之象的病证,不宜用于脾虚运化失职引起的水湿、寒湿、痰浊及气虚明显的病证。临床将麦冬当作补品补益虚损应注意辨证,用之不当会生湿生痰,出现痰多口淡、胃口欠佳等不良反应。
【性味归经】甘,微苦,微寒。归心、肺、胃经。
【贮藏】置阴凉干燥处,防潮。
【摘录】《中国药典》
【来源考证】
----------------------------
出自《神农本草经》①《吴普本草》:“麦门冬,生山谷肥地,叶如韭,肥泽丛主,采无时。实青黄。”②《别录》:“麦门冬,叶如韭,冬夏长生,生函谷川谷及堤坂肥土石间久废处。二月、三月、八月、十月采,阴干。”③陶弘景:“函谷即秦关,而麦门冬异于羊韭之名矣,处处有,以四月采。冬月作实如青珠,根似穬麦,故谓麦门冬,以肥大者为好。”④ 《本草拾遗》:“麦门冬,出江宁,小润;出新安,大白。其大者苗如鹿葱,小者如韭菜。大小有四种,功用相似,其子圆碧。”⑤《本草图经》:“麦门冬,今所在有之。叶青似莎草,长及尺余,四季不雕,根黄白色,有须根,作连珠形,四月开淡红花,如红蓼花,实碧而圆如珠。”⑥《纲目》:“麦门冬,古人惟用野生者,后世所用多是种莳而成。其法四月初采根,于黑壤肥沙地栽之,每年六月、九月、十一月三次上粪及芸灌,夏至前一日取根洗晒收之。其子亦可种,但成迟尔。浙中来者甚良,其叶似韭而多纵文,且坚韧为异。”⑦《增订伪药条辨》:“按麦门冬,出杭州笕桥者,色白有神,体软性糯,细长皮光洁,心细味甜为最佳。安徽宁国、七宝,浙江余姚出者,名花园子,肥短体重,心粗,色白带黄,略次,近时市用,以此种最多。四川出者,色呆白短实,质重性粳,亦次。湖南衡州、耒阳县等处亦出,名采阳子,中匀,形似川子,亦不道地。大者曰提青,中者曰青提,小者曰苏大、曰超级大等名目,以枝头分大小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