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厂家批发 > 零售批发商业的成本核算

零售批发商业的成本核算

发布时间:2021-05-20 14:22:29

① 商业企业的成本核算方法有哪些

、商品零售企业成本核算最常用的方法是:进价法和售价核算法成本。

2、进价金额核算又称“进价记账、盘存计销”,是以进价总金额控制实物负责人(或柜组)经营商品进、销、存情况的一种核算方法。它的核算特点是:商品购进后,登记按实物负责人设置的库存商品明细账,只记进价金额,不记数量;商品销售后,按实际取得的销售收入,贷记“商品销售收入”账户,平时不结转商品销售成本,定期进行实地盘点,查明实存数量,用最后进价法计算并结转商品销售成本。

3、进价法。这种方一般为经营鲜活商品的零售企业所采用。鲜活商品包括鱼、肉、禽、蛋、蔬菜和水果等。

4、超市、百货商场等通常采用“售价法”核算商品成本。

② 商业销售成本怎样核算

1、商品入库前的挑选整理费用:
(1)如果能分清哪种商品发生的挑选费,计入库存商品的成本中。
(2)如果不能分清,也可以记入“营业费用”科目。

2、仓库叉车折旧费是算营业费用:
仓库叉车折旧费,记入“营业费用--折旧费”科目。

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有:
加权平均法,其计算公式为:
加权平均单价=(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初结存商品数量+本期收入商品数量-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数量)
商品销售成本=本期商品销售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或以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乘经加权平均单价,计算出期末结存商品金额,再计算商品销售成本,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加权平均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最后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期末结存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数量*主要进货地区的最后一次进货单价
商品销售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本期非销售付出商品金额-期末结存商品金额
分批实际进价法,其计算公式为:
每批商品销售成本=每批商品实际进货单价×每批商品销售数量
毛利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商品销售毛利=本用商品销售额×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商品销售成本=本月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毛利
或=本月商品销售额×(1-上季实际或本季计划毛利率)
零售企业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方法,其计算公式如下:
已销售商品成本=期初结存商品金额+本期收入商品金额-期末盘存商品金额
综合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综合差价率=〔月末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月末库存商品余额+本月商品销售额)〕×100%
分类(柜、组)差价率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月末结账前某类(柜、组)商品进销差价余额/(月末某类(柜、组)库存商品余额+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100%
某类(柜、组)已销商品进销差价=本月某类(柜、组)商品销售额×某类(柜、组)商品差价率
实际差价计算法,其计算公式为:
按每种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库存商品进价金额=∑(各种库存商品进货单价×各种结存商品数量)
库存商品进销差价=库存商品售价金额-库存商品进价金额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库存商品进销差价
按每类商品计算时,其计算公式为:
某类商品进价总额=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1+某类商品进销差价率)
某类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某类商品售价总金额-某类商品进价总金额
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进销差价=各类商品期末库存应保留的进销差价之和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结账前进销差价余额-全部库存商品应保留的进销差价

③ 商业成本核算

有些企业会按收入的一定比例来结转成本,比如90%,这样做其实是不规范的,而且可能会出现资产负债表上存货余额为负数的情况。税务机关查起来免不了要追究责任吧。

④ 商业批发零售业的成本核算用什么方法最好

最简单的方法,是毛利率法。

毛利率法是根据本期销售净额乘以前期实际(或本月计划)毛利率匡算本期销售毛利,据此计算发出存货和期末存货的一种方法。计算公式如下:
销售净额=商品销售收入-销售退回与折让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00%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销售净额*(1-毛利率)
期末结存存货成本=期初结存存货成本+本期购货成本-本期销售成本

⑤ 商业成本的商业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主要的就是进价,工资劳务,房租水电,商业相对工业简单很多,没有那么多复杂的工序。
商业企业会计核算:
第一 账户设置
1. 物资采购
2. 库存商品
3. 商品进销差价:属资产类账户,是库存商品的抵减账户,用来核算商业企业采用售价核算的商品售价与进价之间的差额,其贷方登记售价大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其他因素增加的差额,借方登记售价小于进价的差额,以及已销售商品实现的差价,余额表示库存商品的进销差价.
4. 营业费用:核算商业企业在购进和销售过程中发生的相关费用,不单独设置管理费用的商业企业,其核算内容也包含在营业费用中.
5. 主营业务收入
6. 主营业务成本
7. 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第二 批发商品核算
核算方法:数量进价金额核法 和 数量售价金额核算法,以第一种方法为例,第二种方在零售商品核算内容中详细介绍.
A.购进商品
[例1] 某商业企业向本市新海内衣厂购进42支男棉毛衫1 000包(一包10件),每包单价86元,计86 000元;进项税率17%,计14 620元。价税合计100 620元,商品全部到达,并验收入库。货款以转账支票支付。财会部门根据仓库交来的“收货单”和供货单位的“专用发票”以及转账支票存根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银行存款 100 620
同时,作如下会计分录:
借:库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贷: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如果商品验收入库和支付货款不是同时进行的,有两种情况:
1.支付货款,商品未到,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银行存款 100 620
商品到达后,验收入库,再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贷: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2.商品验收入库,货款采用商业汇票结算方式,则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4 620
贷:应付票据——商业汇票 100 620
同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42支男棉毛衫86 000
贷:物资采购——42支男棉毛衫86 000
商业汇票到期付款,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付票据 100 620
贷:银行存款 100 620
B.销售商品
[例2] 某商业企业批发商品销售收入45 000元,销项增值税率17%,计7 650元,共计52 650元,销货款送存银行。财会部门根据业务部门报来“销货日报表”和收款处报来的“收款日报表”核对无误后,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银行存款 52 650
贷:主营业务收入45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7 650
假如采用委托收款或商业承兑汇票进行结算,即为送货制。在商品已发出,货款尚未收回或取得商业汇票时,财会部门可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 ×××
贷:主营业务收入×××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
收到货款或汇票到期承兑时: 借:银行存款 ×××
贷:应收账款(或应收票据)×××
批发商品销售的核算,除反映商品销售收入外,还应反映商品销售成本。批发商品销售成本的计算和结转,一般有逐日结转和定期结转两种方法。如果采用逐日结转的方法,则在反映商品销售收入以后,同时反映商品销售成本,以计算商品销售毛利。仍用上例,设商品销售成本为41 230元,同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成本 41 230
贷:库存商品——×× 41 230
第三 零售商品核算
A.购进商品
目前大多数企业对零售商品购进作如下处理:在购进时按不含税成本记入“商品采购”账户;按进项税额记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账户;按全部价税总额付款数记入“银行存款”或“应付账款”账户。而在商品入库时,则按含税的售价记入“库存商品”账户;按含税的进销差价记入“商品进销差价”账户,按不含税的进价转销“商品采购”账户数额。具体地说,由于商品交接货和结算方式不同,核算方法也有所不同。
[例3 某商店从本市某公司购入小百货一批,计进价6 000元,售价7 200元(不含税),进项税额1 020元。货款以转账支票付讫,商品由百货组验收,按专用发票,作会计分录如下:
(1)支付价款时,按商品进价、进项税额分别转账:
借:物资采购——百货组 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20
贷:银行存款 7 020
(2)商品入库时,为简化库存商品日常核算工作,平时营业柜组以库存商品售价(进价+毛利)加上销项税额入账(设销项税率为17%),商品入库时的售价应包含销项增值税在内。
借:库存商品——百货组(售价7 200元+销项税额1 224元)8 424
贷:物资采购——百货组 6 000
商品进销差价——百货组(毛利1 200元+销项税额1 224元)2 424
月终,财会部门须调整已销商品的增值税销项税额。将销项税额从商品销售收入中分解出来转入“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账户。如上例,其会计分录如下:
借:主营业务收入 1 224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 224
2.异地商品购进。异地商品购进,由于采用发货制交接方式,商品的发运时间和结算凭证的传递时间不一致,通常会发生先付款,后到货;先到货,后付款;以及到货与付款同时进行三种情况。
[例4 设前例为向市外×单位购进百货商品一批,供货单位代垫运费400元,价款及运费已通知银行承付。
(1)假设先承付货款和运费,后到货。
接到银行转来托收凭证,经审核无误后,承付货款,根据有关凭证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采购——百货组 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60
经营费用——进货运费 360
贷:银行存款 7 420
商品运到,由百货组验收,根据有关凭证,按含税售价入账,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 424
贷:商品采购——百货组 6 000
商品进销差价 2424
(2)假设商品先到,后付款。
商品运到,验收入库,平时不作账务处理,月末如仍未付款,按暂估进价入账,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 424
贷:应付账款 6 000
商品进销差价 2 424
下月初用红字冲回:
借:库存商品——百货组 8424 (红字)
贷:应付账款 6000 (红字)
商品进销差价 2424 (红字)
接到银行转来托收凭证,承付货款,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商品采购——百货组 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60
经营费用——进货运费 360
贷:银行存款 7 420
同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 424
贷:物资采购——百货组 6 000
商品进销差价 2 424
(3)假设承付货款与到货同一天,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物资采购——百货组 6 000
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1 060
经营费用——进货运费 360
贷:银行存款 7 420
同时,作会计分录如下:
借:库存商品——百货组8 424
贷:物资采购——百货组 6 000
商品进销差价 2 424
B.销售商品[例5台州家友超市本月零售商品269100元(售价法)
1. 借;银行存款 2691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69100
2. 借:主营业务成本 269100 贷:库存商品 269100
3. 结转已销商品销项税: 269100/(1+17%)=39100
借:主营业务收入39100 贷: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39100
4.. 已销商品进销差价的计算和结转
差价月末日库存商品余额=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帐户余额/ 本月主营业务收入贷方发生额+月末日库存商品余额*100%
接上题,假设月末调整前商品进销差价帐户余额为109500元,月末日库存商品余额为140400元,计算差价率为26.74%
本月已销商品应结转商品进销差价为 269100*26.74%=71957.3
借:商品进销差价 71957.3 贷:主营业务成本 71957.3
不含税的进销差价:71957.3-39100=32857.3
5.如果家友超市本月进项税为51000元,本月购入商品409500元,无月初余额
库存商品(零售价)=140400(409500-269100)
进项税金=51000
销项税金=39100
主营业务收入(零售价)=230000(269100-39100)
主营业务成本=197142.7(269100-71957.3)
已销商品进货差价(不含税)=32857.3(230000-197142.7)
回答人的补充 2009-11-18 20:12
1,毛利率法
毛利率=销售毛利/销售净额
销售净额=销售收入-销售折让和销售退回
销售毛利=销售净额*毛利率
销售成本=销售净额-销售毛利
期末存货=期初+本期购入-本期销售成本
2,零售价法
成本率=(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入成本)/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购货售价)
期末存货成本=期末售价*成本率
本期销售成本=期初存货成本+本期购进成本-期末存货成本
进销差价率=(期初商品进销差价+本期进销差价)/
(期初存货售价+本期发生的商品售价)
本期已售商品进销差价=本期销售收入*进销差价率
这是我刚问别人的,其实我也不太懂,希望这个能帮到你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其一是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其二是进价核算法
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

⑥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1、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

2、进价核算法 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

(6)零售批发商业的成本核算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主要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

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是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的正确与否,直接影响企业的成本预测、计划、分析、考核和改进等控制工作。

同时也对企业的成本决策和经营决策的正确与否产生重大影响。成本核算过程,是对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各种耗费如实反映的过程,也是为更好地实施成本管理进行成本信息反馈的过程,因此,成本核算对企业成本计划的实施、成本水平的控制和目标成本的实现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做好计算成本工作,首先要建立健全原始记录;建立并严格执行材料的计量、检验、领发料、盘点、退库等制度;建立健全原材料、燃料、动力、工时等消耗定额;严格遵守各项制度规定,并根据具体情况确定成本核算的组织方式。

⑦ 商贸企业一般用哪种成本核算方法

商业企业成本核算有两种方法:

1.售价核算法

这种方法适合于商品繁杂的零售商业,但前提是售价统一(个别变价也要履行相关手续),销售成本每期按售价结转,月末时计算出进销差价率,求得已销商品的进销差价,然后据以调整成本,这种核算方法在如今市场经济条件下,有些不适用了。

2.进价核算法日常销售要有商品销售记录,每日(或定期)汇总,月末根据已销商品的实际进价结转成本。这种方法适合于销售单位价值大的大宗商品。缺点是比较麻烦。

(7)零售批发商业的成本核算扩展阅读:

成本核算是指将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种耗费按照一定的对象进行分配和归集,以计算总成本和单位成本。成本核算通常以会计核算为基础,以货币为计算单位。成本核算是成本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企业的成本预测和企业的经营决策等存在直接影响。

进行成本核算,首先审核生产经营管理费用,看其已否发生,是否应当发生,已发生的是否应当计入产品成本,实现对生产经营管理费用和产品成本直接的管理和控制。其次对已发生的费用按照用途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各种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为成本管理提供真实的成本资料。

阅读全文

与零售批发商业的成本核算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义乌批发花市场在哪里 浏览:445
昆明副食品批发公司电话 浏览:849
去东海批发水晶便宜吗 浏览:558
中大t恤布料批发价格表 浏览:916
义乌儿童袖套批发 浏览:65
找北京布鞋批发店 浏览:16
贵阳什么地方批发瓷砖 浏览:113
河北矿棉板批发 浏览:711
长春市童装批发市场 浏览:462
青岛高频电磁加热批发 浏览:213
合肥矿用开关柜批发 浏览:410
临沂嘉兴水果批发市场香蕉价格是多少 浏览:830
什么水果批发可以加盟 浏览:597
永年螺丝批发市场地址 浏览:906
广西杀菌灯工作灯厂家批发 浏览:506
欧妮批发商 浏览:538
外转子空调风机批发商 浏览:297
浙江柯桥批发格子布的地方 浏览:728
陶瓷佛像批发厂家地址铜像 浏览:853
河北金钢网铝型材批发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