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什么是“八大支柱产业”
1、石油化工产业
重点方向:石油化工产业重点向石化产业集群、精细化工材料、化工与精细化工、石油储备基地等4个方向发展。形成原油、石油炼制、清洁油品、润滑油产业链;有机原料、合成材料产业链;特种纤维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2、 有色冶金产业
重点方向:有色冶金产业重点向铝冶炼及加工产业、碳素及加工产业、铁合金及加工产业、钢及钢材产业等4个方向发展。形成煤炭开采、发电、电解铝产业链;炼铁、炼钢、钢材、钢板产业链;电解铝、铝合金板带箔材、汽车轮毂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3、 装备制造产业
重点方向:装备制造业重点向风电装备产业、汽车及工程机械产业集群、石化装备集群、自动化信息产业集群、专用设备产业集群等5个方向发展。形成风力电机、塔架、风电叶片、风电零部件生产及成套设备产业链;零部件配套、整车研发、生产、工程机械、汽车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4、 能源和新能源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生物能源、水电产业、火电及煤综合利用、热电联产、太阳能光伏光热产业、核电等6个方向发展。形成生物质发电、生物质液体燃料和生物能源生产产业链;水电开发、电网建设、热电联产、智能电网产业链;核能供热技术推广、成套设备制造和配套产品生产一体化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5、 战略性新兴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信息技术产业、生物医药产业、新材料产业、航空航天产业、节能环保产业等5个方向发展。形成网络设备、系统集成等信息网络产业链;人用疫苗、治疗用生物制品产业链;航空航天技术研究中心、研发、设计、飞控仪器航空航天产业链等一批产业链。
6、 特色农产品深加工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农副产品精深加工、农产品现代物流、现代创意农业、特色种植业、特色养殖业等5个方向发展。形成玫瑰、百合种植、初加工、深加工产业链;休闲、观光等现代创意农业产业链;红鳟鱼、奶牛养殖、初加工、深加工等一批产业链。
7、 现代服务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改造提升商贸服务业、现代物流业、金融服务业、新型服务业、面向民生的公用服务业、大众服务业等6个方向发展。通过加快改造和提升批发业、零售业、餐饮业、宾馆业等传统服务业,改造提升仓储、配送业等工作重点,形成现代服务业的各个产业链。
8、 文化旅游产业
重点方向:重点向打造标志性旅游节会品牌、黄河文化旅游、丝路文化、民俗和非物质文化遗产、文化产业等6个方向发展。通过整合全市旅游节会资源,打造闻名全国的黄河文化旅游品牌和沿黄经济带;大力发展传媒、出版、演艺、策划等文化产业,形成文化旅游业的各个产业链。
② 浙江政治与经济
政治政府领导
夏宝龙 省 长 陈加元 副省长 龚 正 副省长 毛光烈 副省长 葛慧君 副省长
王建满 副省长 郑继伟 副省长 陈德荣 副省长 朱从玖 副省长 张鸿铭 秘书长
各市政府领导
杭州市市长 邵占维 宁波市市长 刘 奇 温州市市长 陈金彪 嘉兴市市长 鲁 俊 湖州市代市长 金长征
绍兴市市长 钱建民 金华市市长 徐加爱 舟山市市长 周国辉 台州市市长 吴蔚荣 衢州市市长 陈 新 丽水市市长 王永康
经济
浙江是中国经济比较发达的沿海对外开放省份。素有“鱼米之乡”之称,是综合性的农业高产区域,以多种经营和精耕细作见长,大米、茶叶、蚕丝、柑桔、竹品、水产品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绿茶产量占全国第一,蚕茧产量占全国第二,绸缎的出口量占全国的30%,柑桔产量名列全国第三,毛竹产量居全国第一。
浙江也是全国的一个重点渔业大省,渔业已由传统的生产型,逐步过渡到现在的捕涝、养殖,加工一体化,内外贸全面发展的产业化经营。石浦渔港、沈家门渔港是全国四大中心渔港中占两席,海洋捕捞量居全国之首。杭嘉湖平原是全国三大淡水养鱼中心之一。
浙江工业基础较好,以轻工业、加工制造业、集体工业为主。改革开放以来,乡镇企业异军突起,1995年底,乡镇工业已占全省工业总产值的四分之三。丝绸工业历史悠久,产品精美,传统工业闻名遐迩,电力工业发达,秦山核电站为国家第一座核能电站。
国民经济发展2011年浙江全省生产总值达32000亿元人民币,比上年增长9%以上。这意味着,继广东、江苏、山东之后,浙江省首次跨入GDP“三万亿俱乐部”。浙江省的人类发展指数为0.817,属于高等水平,同时他也是多年来中国大陆各行省之中人均最好的(2009年以前),可见他的可发展水平甚高。
全年固定资产投资增长24.8%。推进“浙货万里行”活动,实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7.4%。积极培育出口品牌,加强重点出口基地和境外贸易促进平台建设,外贸出口增长19.9%。着力缓解中小企业融资难,设立10亿元省级财政中小企业再担保资金,引导金融机构加强对小微企业支持,落实差异化信贷政策措施。努力减轻企业负担,清理取消31项涉企行政事业性收费,减免符合转型升级要求的小微困难企业相关税费,实行社会保险“五缓四减三补贴”政策。
全年建成粮食生产功能区123万亩,启动建设省级现代农业综合区137个、主导产业示范区298个,粮食等主要农产品生产稳中有升。编制实施省级产业集聚区系列规划,强化推进机制和保障措施。制定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意见,整合设立5亿元财政扶持专项资金。推进146家龙头骨干企业培育和42个产业集群示范区建设,抓好1010个重点技术改造项目。高新技术产业和装备制造业增加值分别增长13.4%和12.1%。制定实施服务业重点行业发展规划和扶持政策,建设40个现代服务业集聚示范区,服务业综合改革试点稳步推进,服务业增加值增长9.5%。加快国家技术创新工程试点省建设,青山湖科技城、未来科技城等创新平台建设加快推进,重大科技专项和成果转化工程深入实施,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和海外引智计划全面启动。财政科技投入增长18.7%,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科技活动经费支出增长30%,发明专利授权量增长35%。
2011年社会建设全面加强。医保“一卡通”全面推行,所有市县新农合、城镇居民医保人均筹资标准达285元以上,政策范围内住院报销比例继续提高。完善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健全城乡低保标准与物价上涨联动机制。推进新型社会福利体系建设,建立孤儿和困境儿童基本生活保障制度。抓好保障性安居工程,开工建设保障性住房20.9万套。开展13项国家级教育改革试点,推进学前教育三年行动计划和义务教育均衡发展计划,建立普通高中助学金制度,中小学校舍安全工程稳步实施,高校学科专业建设继续加强。[5]服务业2011年,浙江省服务业增加值为14015亿元,比上年增长9.4%,高于GDP增速0.4个百分点,高于第二产业增速0.3个百分点,服务业增加值总量居全国第4位。
2.行业结构逐步优化。传统服务业稳定发展,新兴服务业发展迅速,结构不断优化。以服务外包、软件业为代表的新兴服务业发展迅猛。2011年,我省承接服务外包合同签约额44.4亿美元,合同执行额32.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76.5%。我省软件产业收入、结构和盈利水平实现协同发展,新兴信息技术服务增势突出,龙头骨干企业带动性突显,集聚效应显著,综合竞争力不断提升。2011年,全省实现软件业务收入901.6亿元,比上年增长33.6%,高出全国软件业收入增速1.2个百分点。
3.行业特色明显。2011年,批发零售业、金融业、房地产业及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四大支柱行业占服务业增加值比重为63.1%。
4.服务业投资增长较快。2011年,全省服务业投资额893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比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和第二产业投资增幅分别高7.8和19.6个百分点,占固定资产投资总额的比重为62.6%,比第二产业高25.8个百分点。除房地产企业开发投资外的第三产业项目投资增长19.6%,高于第二产业增速6.6个百分点。民生投资力度逐步加大。2011年,教育、居民服务和其他服务业、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行业投资分别增长22%、104.7%和60.2%。
2011年前三季度,全省城镇单位中服务业就业规模达到350万人,同比增长7.8%,服务业从业人员占总就业人数的比重为40.3%,比上年同期提高0.7个百分点。
2011年,全省服务业税收收入为3295.6亿元,比上年增加420.2亿元,占全部税收收入的比重为48.1%,服务业税收收入对全部税收收入的增长贡献率达到34.7%。
③ 杜锦阳和物流园区
四季诗
年年岁岁有四季,
春夏秋冬相交替。
春天温暖百花艳,
夏日秀美好河山。
金秋硕果香九天,
冬季梅花报严寒。
春
桃李花开化严寒
鸟语花香春在还
枯草根底润春雨
万木复苏嫩芽青
夏
烈日似火当头照
干热难耐汗珠飘
忽见乌云南天起
暴雨倾注凉意还
秋
金秋十月果飘香
收获季节万人忙
五谷似金堆满仓
国民共富奔小康
冬
雪花纷飞舞满天
高山峻岭白地毯
北国风光青松劲
如此画卷难收藏
宝安现代服务业规划(修订2006.11.6)
“十一五”期间,是我国服务业走向全面对外开放的时期,是宝安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奠定基础的关键时期,更是宝安现代服务业加快发展的良好时机,特制定《宝安区现代服务业发展规划纲要(2006-2010年)》,以指导宝安区现代服务业的稳健推进。
一、发展基础与环境
(一)发展成就与基础
1、服务业稳步发展,已具较大规模
随着宝安城市化的加速发展,“十五”期间,宝安区服务业(第三产业)增加值翻了一翻多,2005年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已达到了447.50亿元。总体规模在全市六个区中仅次于福田区,位列第二名,比2000年的219.02亿元增加了228.48亿元,年均增速高达15.36%,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了38.46%。服务业内部一些主要行业也已达到了较大规模,其中,商业饮食业为135.21亿元,房地产业为124.68亿元,运输邮电业增加值为71.64亿元,金融保险业为16.16亿元,其它服务业增加值为99.81亿元。
2、服务业的发展与全市的差距在缩小
“十五”期间,宝安服务业在全市服务业的地位越来越重要,差距正在逐渐缩小。首先,宝安区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占深圳市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呈大幅增长趋势,1999年这一比重为11.5%,2002年为13.9%,2005年为19.82%,6年提高了8.32个百分点。其次,宝安区服务业增加值占深圳市服务业增加值的比重由1999年的10.32%,2002年14.63%,增长到2005年的19.15%,6年提高了8.83个百分点。
3、新兴行业快速崛起,服务业现代化水平提高
“十五”期间,宝安服务业增加值所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从2000年的36.47%到2005年只增加了不到2 个百分点,但整个服务业发展质量有了重大突破。在2000年以前宝安没有一家现代化大型百货商场和大型超市,而现在每个街道都有现代化大型超市或购物中心,甚至许多街道还出现了现代化链锁经营方式的商业网点和配送中心。区内布局的机场物流园区、大铲湾物流园区和观澜物流园区等大型设施在“十五”期间都完成了规划,多数已启动建设。一批新兴服务业正在稳步成长,如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对宝安地方税收的贡献由2001年的2.126亿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5.796亿元,交通运输、仓储及邮政业由2001年的1.27亿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3.72亿元,房地产业由2001年的1.58亿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7.54亿元,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由2001年的3451万元增长到了2005年的6567万元。
4、已成为吸纳就业的重要渠道,是地方经济的主要贡献部门
据经济普查,2004年末宝安区服务业的就业人员达45.5万人,占普查就业人员总数的23.8%。其中,批发和零售业3.1万人,占2.1%;住宿和餐饮业,1.8万人,占1.2%,房地产业2.7万人,占1.8%;租赁和商务服务业2.7万人,占1.8%;交通运输、仓储和邮政业,2.046万人,占1.3%,公共管理和社会组织2.4982万人,占1.6%。服务业是宝安区个体经营者从事生产经营活动的主要部门,全区服务业中个体经营户达96693户,占全普查个体经营户总数的92.74%。2005年全区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是50.84亿元,而全区服务业的地方税收额已高达24.75亿元,其规模接近区一般预算地方财政收入的一半。
5、发展的空间布局相对集中,有利于集聚效益的提高
宝安服务业的空间布局呈现相对集中的趋势,国内外大商家、公司总部或分公司总部主要向中心城区聚集。“十五”期间先后有万佳、新一佳、天虹、沃尔玛、人人乐等大型商家入住宝城区一带,近期家乐福又在新安和西乡两个街道分别开了一家分店。2005年,新安、西乡两个街道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共计达124.18亿元,占全区的44%;实现服务业增加值174.98亿元,占全区服务业增加值的39.10%。全区仅这两个街道的服务业增加值超过了其工业增加值,其中新安街道的服务业增加值达到了106.69亿元,超过其工业增加值的2倍。宝城一带已经发展成为宝安区服务业最集中的区域。
(二)发展机遇与有利因素
1、宏观环境转好。近年来,全球服务贸易增长远高于全球实物贸易增长,全球经济竞争的焦点逐渐转向服务业,引发了国际服务产业的大规模转移,引发了新一轮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的调整,成为经济全球一体化的一个新特征。宝安过去在承接全球制造业转移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使工业化极大地促进了城市化发展。但宝安服务业的发展在全市范围内的排名靠后,其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的比重远低于罗湖、福田、盐田三个区,与龙岗和南山两区相当。发展相对滞后的服务业明显制约了宝安制造业档次和水平的提升,宝安有必要牢牢抓住国际服务业转移的机遇,使辖区内服务业的发展登上一个新的台阶。
在“十一五”时期,我国为增强综合国力,提高国际竞争力,保持国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应对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进行产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把发展服务业尤其是现代服务业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地位。这为宝安现代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宏观环境。
2、区域经济合作与政策环境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大好机遇。随着2004年6月《泛珠三角区域合作框架协议》的签署,在中国加入WTO过渡期结束后,随着CEPA的深入实施,经济体制改革与对外开放力度必然加大,大珠三角地区合作和泛珠三角区域合作将进入新的阶段,这为宝安发展现代服务业提供了良好的成长空间,有利于宝安加大对香港服务业的招商力度,加强在商贸、物流、商务服务、信息中介服务等方面的合作,加速宝安服务业的发展和结构优化升级。
3、珠三角为制造业配套的产业供应链的形成有利于宝安现代服务业发展。当前,以生产企业开展自营出口,全球或区域采购中心纷纷在珠三角地区落户的发展态势,客观上对珠三角地区业已成熟的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形成一定冲击,迫切要求对作为世界工厂或全球制造基地的珠三角生产供应链进行整合与创新,按照整个供应链减少成本和提高效率的需要来构造区域内的新型产业链,培育和构造为区域内生产链提供生产性配套的现代服务业。这说明包括宝安在内的珠三角地区客观上已经出现为产业升级提供完善供应链支持的产业发展趋势。这为宝安加快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现实需求和强大动力。
4、深圳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大趋势是宝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有利因素。“十一五”期间,在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的背景下,特区内外发展的二元化结构将迅速缩小,在城市公共设施和基础设施建设,城市管理体制,产业发展,人口发展,社会发展以及空间布局等方面将形成分工明确、统一、协调的一体化发展格局。这对处于特区外服务业发展相对滞后的宝安提供了一个很好发展机遇,将极大地改善特区外服务业发展的软硬环境,更有利于服务业高级人才在宝安安心工作。
5、城市化水平进一步提高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了经济基础和有利条件。一方面,深圳市委、市政府对宝安、龙岗两区实行全面城市化的战略措施,集体土地全部转为国有土地,这种巨大的改变,带来的是财富的巨大释放和资金的快速流动。宝安全面城市化将使过去的村镇市政设施、道路、公共活动场所以及卫生、治安环境等方面因此得到极大的改善,为现代服务业发展提供必须的良好的基础条件。另一方面,深圳建设国际化大都市,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目标,需要保持一定的经济发展速度,必须在特区外寻找新的产业发展空间和人居空间,这为宝安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必要的人口密度和服务的对象,为服务业发展提供了广阔的市场空间和巨大的客户群。另外,宝安区工业化高度发达和规模巨大的制造业为生产性服务业的发展提供了巨大市场。
(三)存在的主要问题与不利因素
1、基础薄弱,部分新兴现代服务业发展缓慢。现代物流业在宝安区尚处于起步阶段,大型基础设施如大铲湾海港和物流园区等正在建设中,全区尚未建成良好统一的物流信息平台,物流产业链尚未形成,缺乏现代物流管理和经营专业人才,物流社会成本过高。商务服务业与宝安巨大的需求不相匹配。技术转让中介、风险投资服务、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在宝安区基本上呈空白状态。商业网点布局总体上分散,信息化程度和现代化管理水平较低,连锁经营发展滞后,尚未形成合理布局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有特色有优势的旅游资源少,开发经营规模小,没有形成品牌优势。
2、以加工贸易为主的外向型工业结构继续制约宝安服务业的发展。宝安区制造业是以“三资”、“三来一补”从事加工贸易的企业为主体,原材料、资金、设备、技术等来源于国外或港、澳、台地区,销售市场也在国外或港澳台地区,这种“两头在外”的外向型经济实际上使宝安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加工生产基地”,造成与这些工业企业生产活动有关的购销环节、商务谈判环节、金融、法律、技术转让、信息中介咨询等生产性服务业大多落在了宝安区以外的香港或国外其它地区。
3、人口结构和消费水平短期内难以有大的改变,是制约现代服务业发展的又一不利因素。宝安区人口结构以外来劳务工暂住人口为主,2001年末全区暂住总人口为254.86万,2005年末为294.56万,而与之对应年份末的全区户籍总人口分别为27.55万和35.49万。户籍人口的收入大多会在本地消费和投资,暂住人口的收入除一部分用于自己生活所需的消费外,大部分会转移到他们的户籍所在地去,从而造成这部分人口的消费能力和水平低下。宝安区这种现状户籍人口比例相对较小的人口结构,客观上不利于服务业的发展。
此外,宝安服务业发展还存在着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缺乏急需要的高端管理人才和高素质专业人才,企业经营规模小和核心竞争力不强的问题。新兴服务业规模弱小,如动漫和网络游戏产业还处于萌芽状态;信息传输、计算机服务和软件业起步晚,与宝安宏大的经济总体不相匹配。
二、指导思想、发展目标与战略选择
1、指导思想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按照深圳建设可持续发展的全球先锋城市的要求,围绕实现“平安宝安、和谐宝安、繁荣宝安”的战略目标,抓住深圳市产业结构调整和特区内外一体化发展的历史机遇,充分发挥宝安的区位优势和制造业高度发达的优势,在资源紧约束条件下,努力拓展新的发展空间,坚持“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提升消费性服务业”的原则;以创新为动力,以提高经济运行的质量和效益为核心,突出发展现代物流业,大力培育扶持创意文化产业和信息服务业等新兴服务业的发展,努力构建与现代城市发展相适应的商务服务和消费服务体系,将宝安打造成珠江东岸和珠三角地区经济轴上重要的服务业基地,实现我区的二、三产业协调发展。
2、发展目标
积极推进全区服务业的跨越式发展,实现三大目标:一是提高服务业的现代化国际化水平,把宝安建设成为生产性服务业基地和生态旅游基地;二是围绕打造物流和文化两大支柱产业,形成优势明显的现代服务业体系;三是推进城市化,实现宝安作为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应有的综合服务功能。
“十一五”期间,力争全区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10年服务业增加值规模超过1000亿元,占全区生产总值比重40%以上。
3、实施四大战略
资源导向战略。在服务业发展方向和重点项目的选择上要充分利用宝安拥有的相对深圳其它区而言较为丰富和有特色的优势资源,即以宝安的海港空港资源、历史人文资源、半岛海岸线资源、生态旅游资源以及相对丰富的土地资源为导向,紧密结合宝安现代化国际化城区建设,形成宝安服务业独特的竞争能力。
区位导向战略。宝安地处珠江入海口东岸,深圳西部、接壤东莞,是香港到广州的重要接点。相对于香港世界性经济中心与广州华南中心城市的辐射力和影响力,宝安正好处于两城之间的中间地带,发展服务业要南承香港的辐射,并服务香港;北接广州的辐射,并要影响东莞,服务广州。
项目带动战略。立足全区现有产业基础,积极引进和落实具有先导性、示范性的现代服务业大型龙头项目,以这些项目产生的经济社会效益吸引更多有条件的国内外知名服务型企业在宝安投资、开展业务;通过优化投资环境和生活环境吸引长期在宝安开展业务,有一定规模的商贸、信息、物流配送和中介咨询等服务型企业的总部或区域总部落户宝安,从而提高全区现代服务业的总体水平。
名牌服务战略。通过实施名牌服务战略,在全区服务业中形成创设、培育、发展、宣传、保护名牌服务的氛围。将名牌产品的范围从注重工业产品扩展到服务产品。首先是树立宝安政府高效服务形象;其次是全力打造生产性服务业品牌;然后是打造航空城等重点服务项目的品牌,最后,从小处着手,放眼全局,提高整个宝安区的服务业质量。
三、现代服务业发展的重点
抓好现代服务业产业的提升,功能和形态的建设,龙头企业和骨干力量的培育,重点项目的推进,努力做到:
(一)大力发展生产性服务业,为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提供坚实强大的基础
1、聚焦现代物流业的发展,打造宝安优势服务业
大力发展以仓储配送、连锁经营、第三方物流、第四方物流以及物流供应链整合和管理咨询等现代物流服务业,鼓励现代物流企业之间的合作,重点扶持大型物流企业以宝安为据点拓展物流服务领域和业务半径,扶持为本地制造业提供物流供应链服务以及增强宝安产业体系根植性的物流项目或企业。做大做强宝安物流业,使之成为我区的支柱产业,把宝安区打造成具有全国影响力的物流强区。
加快大铲湾物流园区、航空物流园区、龙华物流园区、宝安固戍配送中心和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的建设。以这五大物流园区为核心,尽快完善包括疏港(包括航空港、大铲湾、福永码头)专用道在内的货运道路网络,加快作为重要物流节点的西乡综合枢纽货运站、新安、沙井、龙华、观澜、公明和松岗等宝安区内重点货运站的建设,形成宝安高等级的物流基础设施平台。应用先进的信息技术、软硬件系统构建宝安物流信息平台,并做好与宝安商贸信息平台建设的衔接工作。利用沿江高速公路、西部通道建设的契机,力促从福永码头到前海片区之间的“深圳西海岸物流带”的尽早形成。
要用现代物流技术、服务方式改造和促进传统运输服务业的发展。运用信息网络技术,提升交通运输业的现代化水平,扩大全区运输服务的能力和服务范围;鼓励区内运输企业集团化、连锁化经营,提高运输服务的规模效应;推进物流标准化规范管理,发展多式联运,提高运输效率。进一步完善连结区内外的立体交通运输网,努力形成以国际机场、港口码头、现代化场站为枢纽,以公路、航道为骨架,陆海空和城市交通全面发展,物流畅通的现代化、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综合交通运输服务体系。
重点项目:
●航空物流园区:
航空物流园区远期规划规模116万平方为。“十一五”期间,航空物流园区规划新建规模为40万平方米,新增物流总操作能力250万吨/年。
●龙华物流园区:
龙华物流园区远期规划规模约为65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龙华物流园区规划新建规模为25万平方米,新增物流总操作能力100万吨/年。
●大铲湾配套物流园区:
大铲湾物流园区远期规划规模为283万平方米。“十一五”期间,大铲湾物流园区规划新建规模约为40万平方米,新增物流总操作能力180万吨/年。
●观澜内陆集装箱仓储中心:
库区位于观澜新田环观南路一侧,建设规模占地面积为33平方米,规划有仓库面积8万平方米,堆场占地面积4.8万平方米、接驳场4000平方米、装卸场占地面积为6.5万平方米等,将建设成为华南地区大型物流仓储基地。
●固戍区级配送中心:
在固戍建设以消费品的物流配送为主,集生产与流通加工、仓储配送、物流信息处理、电子商务等多种功能于一体的以本区域配送为主、兼顾市域配送的现代化物流配送中心。
2、培育和促进商务服务业的蓬勃发展
加快宝安具有标志性作用的新中心区的总部经济集聚区、金融集聚区等中央商务区的建设步伐,积极引导各种商务功能在这一地区的集聚发展,为国际国内大资本的进入构建高效的现代商务平台。
建设各种公共科技服务平台,健全社会化、市场化科技服务体系。在宝安推进为重点工业制造业和企业服务的集研发、设计、服务为一体的各种行业CBD(商务中心区)的建设;培育和发展区域性、行业性生产力促进机构和专业技术创新服务机构,发展产品设计、技术开发及转移、科技信息咨询、知识产权、科技成果转让、技术产权交易等科技服务业。
培育和完善多层次的中介服务体系。引导现有区内法律、会计、审计、国际贸易服务、调查咨询、广告策划、经纪代理、就业和劳务中介等一般中介机构或企业向“专、精、特、新”方向发展;扶持有实力、有信誉、有品牌的中介机构或企业向多元化、规模化和国际化方向发展;积极引进国内外知名中介机构或企业落户宝安,推动商务服务产品和方式的创新,提高宝安商务服务业的整体水平和竞争能力。
3、加快发展金融服务业
全面贯彻落实《深圳市支持金融业发展若干规定》,大力发展现代金融业。努力构筑以服务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为重心,服务网点覆盖全区各街道,服务产品和业务丰富,既能支撑和满宝安经济发展和人民生活需要,又能防范化解金融风险的区级金融服务体系。鼓励和支持银行、风险投资和保险等金融机构到辖区内开展相关业务和从事金融创新活动;鼓励和支持区内的民营企业、外资企业等各类优质企业争取直接或间接融资扩大生产规模或开拓新的业务。建立区级政府与金融机构信息交流沟通机制;积极优化金融业发展的社会信用环境。为实现把深圳建成国内一流的区域性金融中心城市的目标,要按照深圳市的统一部署,在宝安新中心区规划建设金融配套集聚区。
(二)提升城市消费服务业的素质和水平,满足居民富裕生活的需要
1、大力发展现代商贸业
鼓励连锁经营。进一步提高全区商业连锁经营水平,支持发展包括直营连锁、加盟连锁和志愿连锁等多种形式的经营,推动连锁经营扩展到更多的零售业种业态和商业服务业,扩大连锁经营的规模和覆盖面。推动连锁经营企业提高后台管理水平,鼓励企业通过资本经营、战略合作和业务重组等方式,形成一批实力雄厚的大型连锁龙头企业,增强连锁经营的竞争力和经营效益。
积极发展新型业态。大力发展能提高居民生活质量需要的零售业态,能充分发挥宝安区位优势,扩大商业辐射力的各种新型业态。重点:一是与居民生活息息相关的便利店和生鲜超市;二是各类突出低价或廉价销售的新兴零售业态;三是各类购物中心,鼓励在轨道交通一号线的重要站点或是交通枢纽站点,开发5-7万平米的都市型购物中心。
打造一批高标准的商圈。大力整治、改造各街道中心商业街,改善商业街区、道路、停车场等市容环境,完善商业综合配套设施建设,培育宝安标志性商业场所,树立良好商业形象的基础上,使全区拥有一至二个全市知名的商业中心,争取每个街道建设一条现代商业主街区。
有序发展便利规范的社区商业。按照国家要求,坚持“政府规划、市场运作、因地制宜、分类推进”的原则,发展一批国家级和市级社区商业示范区。提倡规模在1-3万米的社区购物中心为主体的新型社区商业,改造提升传统沿街商铺和商住混合的社区商业,使社区商业既便民又不扰民。
大力发展现代批发业。培育和引进一批大型现代批发企业,鼓励本地企业成为国内外知名品牌产品的总分销商、总代理商,积极吸引拥有大宗知名品牌产品总分销权、总代理权的企业落户宝安;吸引大型跨国商贸流通企业在宝安设立全国性或区域性的采购中心和物流配送中心。调整、提高、创新有形批发市场,通过改造、升级、市场培育和新建,形成一批高能级的专业批发市场,其方向和重点是:突显本地产业优势和地缘优势的工业品批发市场,区域性的消费品分销市场等。
推进电子商务平台建设。通过政府推动、市场引导的方式,提高电子商务在商业领域的发展水平。发展重点是:推动大中型批发市场都开通网上交易平台,实现网上订货、交易、支付和相关信息发布,推动企业对企业的电子商务模式的发展,促进批发市场的现代化发展;推动大中型零售企业建设企业网站,并实现网上交易,力争使网上实现的社会消费品零售交易总额获得较快的发展。
重点项目
●宝安中心区的都市购物中心:
位于宝安中心区的商业中心,用地面积10万平方米,商业面积30万平方米,与中心区地铁出口连成一体,集百货、品牌旗舰店、精致生活超市、美食广场、酒巴街、主题餐厅、星级会员俱乐部、书店等一体的大型商业综合体。
●福永的城郊购物中心:
是深圳市“十一五”商业网点规划的重点项目,占地面积在30万平方米以上,将建成一个集购物、休闲、娱乐、餐饮、旅游、文化于一体的一站式大型消费娱乐购物公园。
●光明农产品物流交易中心:
位于光明街道,拟占地面积55万平方米,由深圳上市公司农产品股分有限公司投资7.8亿元人民币兴建,实现作为全国各省市农产品集散地及出口东南亚物流交易中心基地。
●建一批有影响的市场:
规划建设西乡汽车销售专业市场,沙井电子专业市场,观澜体育休闲用品专业市场,公明内衣专业市场,大浪服装专业市场,以及福永家居建材专业市场。
●商业区改造:
25区改造定位为大型综合商业街,26区改造成为新型现代化商业中心,将22区旧工业区改造成配有较完善的社区商业服务体系的高档商住小区。
2、稳步发展房地产业
要顺应深圳房地产发展重点向特区外转移的趋势,配合宝安区城市化、旧村旧城改造、产业结构升级以及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需要发展房地产业。针对各街道各片区的不同情况,分别采取不同的分区发展模式,兼顾发展房地产二、三级市场和中介服务业;利用地铁线和其它基础设施建设调整房地产业的布局和开发重点。根据宝安非户籍低收入人口规模大的特点和《深圳住房建设规划(2006~2010)》的安排,加大我区经济适用房和廉租房建设规模。以新安、西乡包括新中心城区作为宝安房地产业发展的重点片区,要围绕美化城市环境,完善城市的居住和服务能,以旧城旧村改造为主发展房地产业。龙华和观澜片区要建设规模大、设计新颖、智能化、生态型现代住宅小区,以满足深圳未来中上层人口的居住。西丽-公明快速干道沿线的光明、公明、石岩片区房地产业要为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内的白领提供高档住宅小区;在广深高速沿线工业聚集的福永、沙井和松岗街道办发展为产业工人或职工居住的公寓。
3、丰富旅游服务内容,做强旅游业
进一步完善现代化国际化城区的休闲旅游观光功能。加大酒店娱乐设施、景点基础设施和文化设施等旅游业配套设施建设的力度,在每个街道布局建设高星级酒店;在保护好宝安地方文化遗产的基础上,综合治理旅游环境,开发和组织有特色的新兴旅游产品,逐步完善未来宝安旅游目的地的整体旅游环境,增强旅游目的地形象的吸引力,把宝安建设成为深圳市重要的休闲旅游和能辐射珠江三角洲的生态旅游基地。
大力发展休闲旅游。重点发展小型、精致、特色、并能适应不同文化品味和消费层次的环城休闲旅游,丰富周末和短途休闲度假活动内容,发展近郊家庭度假和经济型度假游,打造城郊休闲天堂以及都市人回归田园、回归自然的旅游形象。要充分利用观澜湖高尔夫球场与龙岗新建的“奥体新城”体育公园形成东西两翼组合匹配的有利条件,促进观澜湖高尔夫体育休闲旅游区的发展。
发展生态观光旅游。规划开发生态观光旅游产品,力争通过加强旅游宣传促销工作,使“生态观光旅游”成为宝安区旅游产品或项目的重点品牌。
积极探索工业观光旅游。与文化产业园区和产业积聚基地的建设结合,利用宝安高度发达的选进工业制造产业群,发展现代工业旅游项目,设计工业旅游产品和观光线路,向游客展示宝安现代工业重点生产厂商、先进的工艺技术、先进的设备和管理理念,使工业观光旅游成为推广拥有强大先进工业制造业的“宝安区域经济品牌”的重要途径。
重视发展文化旅游。要重视宝安历史文物古迹、地方性物质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和旅游开发。充分利用公明发现的“深圳第一窑”,位于观澜的深圳规模最大、保存最完好的114座古碉楼群、观澜老街和红色革命遗迹等宝贵文物资源,融合突出广府文化(沙井)、客家文化(观澜、龙华等)、产业移民文化和创业文化,构造宝安传统、本土文化旅游与现代、新本土、新民俗文化旅游相结合的文化旅游体系。
此外,还要探索和开发都市街区观光和购物旅游、地方节事旅游、特色餐饮旅游以及商务旅游等其它旅游项目和产品。
重点项目
●光明生态旅游区:
座落于风景秀丽的吊神山脚,青山环抱,空气清新,占地54.6平方公里。集观光、休闲、度假、体育健身于一体,拥有亚洲最大的观光鸽园、现代化观光奶牛场、万亩荔枝园
④ 2009年的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已经出来了吗
在这里!
2009年广州市政府工作报告
2009年2月23日在广州市第十三届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上
市长 张广宁
各位代表:
我代表广州市人民政府,向大会作工作报告,请予审议,并请政协委员和其他列席人员提出意见。
一、2008年工作回顾
过去的一年,是很不寻常、很不平凡的一年,我市遭遇历史罕见的低温雨雪冰冻和强台风强降雨等严重自然灾害,受到国际金融危机的严重冲击。面对严峻形势,我们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围绕建设全省“首善之区”的战略目标,团结依靠全市人民,同心同德,奋力拼搏,克服困难,经济社会保持良好发展态势,人民生活持续改善,较好地完成了市十三届人大三次会议确定的目标任务。
(一)经济保持平稳较快增长。面对急剧变化的经济形势,我们科学决策,及时采取了18项扩大内需和一系列支持企业发展的政策措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增长。全市实现地区生产总值8216亿元,增长12.3%。人均生产总值81233元,增长10%。源于广州地区的财政总收入达2477亿元,增长17.1%;其中地方财政一般预算收入622亿元,增长18.7%。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2105亿元,增长12.9%。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达3140亿元,增长21%。对外贸易稳步增长,广州地区完成进出口总值820亿美元,增长11.5%。其中出口430亿美元,增长13.4%。全市实际使用外资38亿美元,增长10.6%。利用外资结构不断优化,大项目带动特点显著,累计批准1000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达197个。在广州投资的世界500强企业达到169家。民营经济实现增加值2829亿元,增长12.5%,占全市GDP的比重达34.4%。尤其是民营工业逆势而上,全市规模以上民营工业完成产值1543亿元,增长17.3%,高于全市工业增速4.2个百分点。消费市场持续畅旺,物价过快上涨势头得到遏制,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同比上涨5.9%。
(二)现代产业体系建设取得积极进展。确立了构建以服务经济为主体,现代服务业、高新技术产业和先进制造业融合互动、协调发展的现代产业体系,重点推进“区域性现代服务业中心、国际商务会展中心、亚洲物流中心、华南科技创新中心和国内先进制造业基地”建设。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的决定》及《关于加快推进广州市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的实施意见》,进一步调整优化产业布局,完成了琶洲员村地区、城市新中轴线区域、白鹅潭经济圈和白云新城及周边地区等四个重点功能区规划,加快了中心城区产业“退二进三”和产业、劳动力“双转移”步伐,服务业发展水平明显提升。全市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4849亿元,增长13.6%,占GDP比重达59.02%,对全市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达64.6%。我市被国务院认定为“中国服务外包示范城市”。南沙保税港区获国务院批准设立。地方金融机构改革取得阶段性成效,历史遗留问题逐步化解,珠江新城金融商务区集聚效应进一步增强,全市金融业增加值达384亿元,增长6.2%。联邦快递亚太转运中心建成投入运营,白云国际机场旅客吞吐量达3341万人次,增长7.9%。广州港货物吞吐量达3.47亿吨,增长1%,居全国港口第4位。其中集装箱吞吐量达1100万标箱,增长18.9%,跻身全球集装箱港口10强。国际会展中心二期和三期投入使用,会展业发展环境进一步优化。全市批发零售业商品销售总额达13428亿元,增长22.1%,广州“千年商都”优势进一步凸显。旅游业总收入突破800亿元,来广州旅游观光客人持续增长。汽车、石化、造船、钢铁以及重大成套和技术装备等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工业加快向高科技、高集聚、高附加值升级转型。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12639亿元,增长13.1%。其中,三大支柱产业完成产值4509亿元。轿车产量达87.94万辆,增长12.3%,跃居全国轿车产区第一;自主品牌汽车研制取得新进展。电子信息产品制造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增速达17.7%。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自主创新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及配套措施,大力支持软件动漫、电子信息、环保节能、生物医药等一批重大科技专项,加快推进高新技术产业园区建设,高新技术产业加速发展。全市规模以上工业高新技术产品产值3981亿元,增长18.8%,高于全市规模以上工业增长5.6个百分点。年末,三次产业的比重为2.04:38.94:59.02。产业结构的不断调整优化,增强了我市经济抗风险能力,在保增长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三)城市建设和管理有新进步。深化城市总体发展战略规划,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和土地利用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全面展开。以交通为重点的重大基础设施建设抓紧推进,白云机场二期、南沙港区三期和出海航道疏浚三期、广州新客站站场及武广客运专线等项目进展顺利。34项道路、隧道、桥梁等工程以及7条地铁线路加快建设,快速公交系统试验段动工建设。完成了我市历史上最大一轮公交线网调整优化工作,方便了市民出行。从去年开始政府分三年每年出资4.63亿元补贴公交企业;出资18亿元,分三年补贴公交地铁票价。出台8项措施,规范了出租车行业管理。新增停车泊位超过6万个。建成了一批电力、供水、供气、环卫和人防工程设施。“青山绿地”和“蓝天碧水”二期工程建设取得新成效,全市林木绿化率达44.4%,森林覆盖率达38.2%,人均公共绿地面积13.01平方米,荣获“国家园林城市”和“国家森林城市”称号。为改善人民群众关心的水和空气环境质量,制定了《污水治理和河涌综合整治工作方案》,继续加大力度推进大规模的治理水环境行动,污水处理系统和西江引水、北部水系补水等具有重大意义的工程建设取得积极进展。制定了《2008-2010年空气污染综合整治实施方案》,实施七个方面50项污染防治措施,特别是强化工业企业和机动车排气污染防治,促进空气环境质量继续改善。全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比例达94.3%,比上年增加3个百分点。气象部门监测的灰霾天气天数由2007年的131天减少到110天,下降16%。认真落实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突出抓好百家重点耗能工业企业节能减排工作,关停13家燃油小火电、66家小水泥企业和140家挂牌督办违法排污企业。预计全市万元生产总值能耗下降4.35%,完成省下达的年度主要污染物二氧化硫和化学需氧量总量分别减排0.5万吨的任务,排放总量分别下降4.8%和3.7%以上。加强国土资源管理,开发补充耕地66.2平方公里,耕地实现占补平衡,整顿违法用地取得明显效果。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传销、商业欺诈、无证照经营等违法行为,尤其是加大对乳制品市场的监管力度,高效稳妥处置“问题奶粉”事件,不仅保证了产品质量和本地食品、药品安全,而且保证了我市供应北京奥运会的食品安全。探索建立城市管理长效机制,启动星级卫生街道创建活动,市容环境卫生进一步改善。继续推进社区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加快了“城中村”和旧城区改造,完成13.9万平方米危破房改造,1800多户居民受益。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进一步加强,“六好”平安和谐社区建设全面推进,共安装25.6万个监控摄像头,治安视频监控实现全市城区全覆盖,社会治安形势持续好转。去年刑事案件下降13.9%,其中“两抢”、“两盗”案件分别下降25.5%和17.3%,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度持续上升。大力开展安全生产“隐患治理年”活动,进一步强化重点行业、重点领域安全监管和消防安全工作,安全生产形势保持稳定,全年事故起数、死亡人数分别下降16.7%和13.5%。
……
全文请查阅参考资料
⑤ 农贸市场为什么要升级改造
农改超:思维方式的反思
农改超初期,政府把主要困难和资金补贴放在了原有农贸市场的善后清退上,忽略了生鲜超市的市场生存和环境适应能力,对农改超的困难和后续问题估计不足,当诸多现实问题扑面而来时,令各方始料不及,应接不暇;当这一轮热潮的泡沫逐渐散去,又有些手足无措。把农改超放在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的背景之下,我们不难发现农改超思维上的局限性,而这些误区深刻地影响着农改超的走向和结果:
1、核心目的反思——为什么要农改超?
笔者曾考察过一些农改超的生鲜超市,有些还是政府扶持的试点项目,生鲜超市卖场无论是商品保鲜、陈列方式、设备配置和管理水平远远达不到提供高质量农产品终端销售的要求,面对这样农改超,不免令人心存疑虑,什么是农改超?如何评价农改超的实际效果呢?
“所谓‘农改超’,是指通过政府政策的鼓励支持,引导大型流通企业或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对不适应经济发展、城市建设和居民消费要求的原城市农贸市场,按照超市的经营业态、经营理念对城市农贸市场进行生鲜超市化改造,使其成为经营主体组织化、经营产品标准化、经营方式超市化及服务规范化,以经营生鲜农副产品为主的超市。”(《福建省“农改超”的实践总结与理论思考》作者陈清)关于农改超的目的,从初期农改超的有关规划文件可以看到相关描述:一是商贸流通现代化;二是提高菜篮子产品质量为生安全水平,或者是杜绝餐桌污染。
一段时间以来,食品安全问题已成为政府、业界和消费者关注的焦点问题,而农改超作为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的组成部分,其核心目的越来越清晰地定位于:通过优化、改造农产品流通渠道和流通方式,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质量信息管理体系,最终解决食物安全问题。而对于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只是达到这个核心目的的方式之一。
无可否认,通过农改超推进了农产品在流通过程中的质量提高,但是在农改超三年的热潮中,也确有相当部分投资者为了争取政策扶持,抱着明显的投机心理;借农改超之名,变相炒卖商业铺位有之;本末倒置,形似神不似的农改超更不在少数;政府未能制定出有效地农改超准入制度和评价标准,以及后续问题应对措施,对农改超过程中问题未能及时纠正;如果商家的投入和经营成本增加,盈利无望,商家难以为继;而农改超的农产品质量和卫生水平提升有限,加价不增值,农改超的目的难以体现,消费者很难为这样的农改超买单。
“本”之迷失,“标”将焉附,失去市场落脚点的农改超就这样步入了尴尬的窘境。
2、模式反思——什么是农改超?
就当前农产品的流通形式而言,农改超似有狭义和广义之分,狭义的农改超是基于对原有的城市农贸市场进行超市化改造,它是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中的一种形式;而广义的农改超则是基于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全方位改造,它是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集合,既包括农改超,农加超,也包括各种果蔬、肉类等农产品专卖店,以及原有连锁超市生鲜区经营,同时也不排斥通过升级改造,能够达到农产品安全标准的农贸市场,广义的农改超是多种模式并存,建立于多元化之上的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所以应把广义的农改超进一步理解为现代农产品超市化经营。
从现代农产品营销渠道的角度来看,多种销售渠道会同时并存,并由于消费群体的变化,不同的渠道此消彼长,却很难以一个销售方式取代另一个销售方式,即便是在发达国家中,农贸市场也在一定程度上存在。而象广州黄花肉菜市场和东川路市场,经过改造升级之后的传统街市(农贸市场),也拥有着可观的顾客群;而香港传统街市的质量信息快速反应机制也十分有效,更何况农改超的生鲜超市本身也因时因地存在自我完善的过程,一些城市“农改超”试点大起大伏可清楚说明这一点。
当农改超兴起之时,妄言以生鲜超市取代农贸市场,而农改超发展不顺利时,又对农产品进入超市经营之路疑问多多,以狭义农改超的尝试来评判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的成败,视野未免狭隘,观点也有失偏颇。
从农产品流通的终端模式来看,无论是农改超,还是现代农产品超市化经营都存在着多种横向经营模式,形式和模式不同,但对农产品经营的衡量标准则是统一的,它包括:
——食品安全管理与控制应该覆盖食品从“农田到餐桌”的食品链的所有方面,并在储运、加工、销售过程中确保农产品和食品安全卫生,因此应具备必要的冷链和其它软硬件条件;
——所有产品和原料在流通中保有它们的溯源,在需要情况下,可为有资格的机构提供溯源相关信息。当食品发现存在危害时,可以及时从市场召回,避免流入市场;
——参与农产品流通企业的市场定位和目标消费群体清晰并有利可图。
3、思维反思——单点思维还是系统思维?
三年农改超实践,现实令我们逐渐认识到:食品安全问题要从源头抓起,要从整个农产品和食品供应链的多环节入手,齐抓共管;而农改超的成功也需要强大的上游供应链的支持。农改超作为整个农产品产业链后段零售终端的一部分,如果仅仅寄希望于农改超来解决食品安全问题,这种单一思维不免显得有些幼稚。这种思维方式忽视了来自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环节的影响,也正是导致农改超受挫的主因之一。
由于农产品销售渠道改造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所以我们必须强调思维方式的更新,以系统思维代替过去的单点思维,从农产品大流通系统的角度看待农改超:
首先,农改超需要来自农产品供应链上游生产、加工和物流配送等多环节的协调支持;需要农户、生产基地、批发市场和零售网点的产业规划与综合改造;需要政府农业、交通、商业和卫生监督的等部门协调运作;更需要新渠道建设和旧有渠道清理整顿提升并重;
其次,由于农产品经营的质量和保鲜要求的特殊性,农产品经营对冷链的依存度较大,缺乏冷链为核心的硬件环境,这是目前国内除及时有效的农产品监督监测手段之外欠账较多的环节,而冷链系统建设则绝对不是一般企业能够独立承担的;
第三,作为复杂系统改造的一部分,农改超应是一个渐进的渠道优化过程,如果忽视其复杂性,不考虑其中的综合配套措施,甚至采用革命式推进手段,则势必事倍功半。
三、农改超——未来的出路何在?
三年多之后,农改超的泡沫逐渐消散,农改超的话题已成鸡肋,但是在中国农产品和食品质量问题日益受到公众瞩目的时候,作为农产品供应链的环节之一,农产品流通渠道改造仍然是一个无法回避的长期课题。
现代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发展方向:不是农改超,我们在零售终端环节还有其它选择吗?
回顾农改超走过的路,无论是从提高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保障,或是建立可追溯的农产品信息体系,还是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农改超或是农产品超市化经营的发展方向无疑是正确的。就目前中国的农产品流通渠道而言,改造提升原有农贸市场和农改超是同等重要的两条道路。问题在于战略上认识不够充分,战术上规划漏洞百出,所以有必要在反思反省农改超的基础上,拓宽思路,提高市场认识和运作水平,重新规划,重振旗鼓。
2004年11月,商务部市场运行调节司副司长徐加爱在中国连锁经营协会2004年超市食品安全论坛上说:“要加快“农改超”和“超改连”步伐,提高生鲜食品在便民超市等现代营销方式中的销售比重;推行“场厂挂钩”、“场地挂钩”,鼓励质量优、信誉好、品牌知名度高的食品在超市销售,大力发展安全放心食品、绿色食品、有机食品专柜。我们将以连锁食品超市为切入点,力争用五年左右时间培育出500家绿色市场。”
重新定位参与者的角色:农改超参与者应有更明确的角色分担
政府
工作原则:应充分认识和把握好政府行政手段和市场运作规律的关系,应有所为,有所不为,切忌越俎代庖,过多的以行政推动代替市场运作,避免舍本逐末。
工作目标: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加强农改超重点环节的投入;强化政府监管职能和力度,建立农产品和食品安全保障体系。
工作重点:加强政府在农产品流通渠道以及零售行业发展的系统研究规划;
农改超后续发展要有流通环境配套,特别城市农批市场的规范管理,农改超企业的农产品直采直配,要关注农产品流通渠道上下游之间的产业协调,鼓励发展农产品和食品半成品加工产业;
充分考虑农产品流通渠道的多元化结构,建立农改超企业的登记审核制度,鼓励有规模有实力的连锁企业参与,减少投机性以确保实效;
注意农改超的试点和扶持,做好布局规划引导,避免农改超企业之间过度竞争导致的低成活率;
在农产品加工配送等重点环节,加强政府在难点攻坚上的政策协调和投入。
企业
慎重决策:零售业的门槛低但是经营难度很大,需要较高的行业认识和专业化,因此对于每个农改超的投资者,特别是新跨入零售行业的投资者,应当注意行业风险,慎重决策,切忌盲目跟风;
准确定位:达到卫生安全标准的农产品及其经营方式,其成本会有所提高,目标消费群应以中高端顾客为主,所以农改超企业在消费群定位,超市选址和业态选型等方面要思路清晰;
管理体系:农产品经营由于行情变化快,容易出现损耗,所以在国外超市被形象地比喻为“成本部门”,农产品经营的盈利状况有赖于严谨高效运作的管理体系,建立管理体系是对每个农产品经营企业的挑战。
消费者
提高消费者健康消费的质量意识,消费者有权获得清晰的食品质量、构成成份、营养物质含量、营养物质功用以及如何合理均衡膳食等方面的信息。法律法规、标准的修订与执行应在公开、透明、互动的方式下进行。
未来食品市场的关注焦点:社区建设与农改超发展策略
随着城市新建社区住宅持续性大量投放市场,农村城镇化发展方向的确立,庞大的社区消费市场正在逐渐显现出来,五花八门的社区消费将会不断层次细分和具体化。而其中白领和中产阶级作为消费群体越来越受到关注,他们将是食品安全体系建立最有力的支持者和消费者,在生鲜消费价格上也有一定的承受能力,农改超应从这个消费阶层及其社区寻找市场落脚点,当生鲜超市脱离以低价竞争为手段的市场定位,具有品质保证的食品和农产品才会拥有能够生存的市场空间。
http://www.ad-ren.com/forum/archive/index.php?t-22748.html
http://www.fstjj.gov.cn/fsnyjout/Web/Article/2005/04/13/0804001637C88922.aspx
请参考!
⑥ 如何实施实施结构调整,加强授信业务管理
目前,银行对信贷资产质量要标本兼治,重点需强化前瞻性的信贷战略布局、严防信贷结构性风险、夯实风险管理基础,走出一条稳健发展的新路子。
一、问题的提出
受经济增速放缓的影响,目前商业银行贷款不良率仍在不断攀升,已逼近2%,不良贷款与逾期贷款“剪刀差”还在扩大,潜在风险贷款持续增长。同时,快速处置不良贷款的损失越来越大,处置回收率不断创出新低,尤其是不良贷款的批量转让处置损失巨大,给银行的经营效益和财务成本带来较大负担。简单地遏制不良贷款,只是延缓或推迟风险暴露,在当期或短期内减缓不良率上升幅度,治标不治本,没有脱离产生不良贷款的外部环境,消除风险隐患,也没有从根本上解决不良贷款产生的内部因素。
宏观经济的基本面决定了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基本状态,商业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在较大程度上是宏观经济运行态势的反映。尽管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不会立刻反映到银行信贷资产质量上,但当经济增长出现较长时间的下行或疲软态势,或者宏观经济运行中的问题短期内不能得到根本性扭转,最终会对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造成实质性影响。
按现行商业银行的贷款管理规定,一般是按季结息,融资期限大都是6~12个月或1年期以上。当贷款出现欠息或到期后超过90天不能偿还时风险才会暴露,才会被确定为不良贷款。对于一些问题贷款,银行为保全资产通常还会采取再融资、展期、签补充协议调整原合同要素等方式来使贷款风险延期暴露。此外,很多潜在风险贷款还要受其它多种因素的影响或触发才会暴露。因此,从贷款发放到劣变为不良,一般都会有一个或长或短的过渡期。在经济增长放缓初期,信贷风险暴露会比较缓慢。但当经济增长出现持续乏力,不仅新的信贷风险会加速暴露,部分缓释的信贷风险还会再次向下劣变,累积的潜在风险也会转为现实的风险,从而使银行信贷风险暴露显著加快,贷款劣变率快速攀升,甚至可能持续地超过银行营业收入和净利润的增长幅度,严重时还会触发流动性风险。
从目前的态势分析看,经济增长放缓的基本要素没有发生实质性转变,宏观经济运行中各种不确定因素没有消除,一些深层次的问题还在继续累积,持续影响着银行的信贷经营环境。比如,一些技术含量低、工艺落后、产品缺乏竞争力、生产经营困难的企业,出现停产半停产的在不断增多。一些产能严重过剩行业资产重、负债高,调整转型难度大,效益下滑的局面可能长期存在。一些传统的商业模式和实体商场商城,随着新兴市场业态的变化出现了萎缩态势。尤其是一些小微企业,在经济上行期市场需求大,尚能生存发展,但当经济波动时就会最先受到冲击,出现资金周转困难、资金链断裂的情况。且这种情况又会传导到其上下游领域,致使越来越多的企业生产经营困难,现金流不足或断裂,导致信用风险在客户、行业、区域等维度呈持续扩散态势,严重影响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此外,交易对手风险、合作机构风险、民间借贷与银行融资等风险交叉传染、蔓延扩散,大量外部风险的跨业跨界涌向银行,成为新的信贷风险源,使得银行信贷风险管控的难度和复杂性进一步加大,不良贷款上升的势头将难以遏制。
另一个问题是,银行信贷经营状况并没有随外部经济环境变化而进行实质性的调整改善,新增融资的风险仍未能得到有效控制。随着经济下行,拉动经济增长的投资需求大幅减少,制造业仍在深度去产能过程中,消费只能渐进式增长,出口则面临诸多不确定性,短期内很难有大的回升。在这样的背景下,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一般都通过发行超短融、短融、中票以及各种企业债来归还银行贷款,降低融资成本。这意味着正常经营的企业不仅降低了对银行贷款的需求,而且还偿还了原有的贷款,直接减少了贷款余额。为确保信贷总量不减少、增速不降低,银行除了要补上企业发债偿还的贷款外,还要再寻找新的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而这类企业大多是一些经营相对困难、潜在风险较大的企业。也就是说,如果继续按惯性和传统方式不进行调整就投放贷款,风险可能会更大。
上述分析表明,当前银行出现的信贷风险问题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但就银行自身的反思而言,决不能就此了事,或至多认为是一些分支机构或有关人员不尽职、业务操作不到位所引发的信贷风险,而应从自身风险管理上作深层次分析。这其中有些风险暴露看起来似乎是由外部因素造成,且都有一定的偶然性、突发性,或是某些企业或某类型企业、某些分支机构,或者某个区域等的个案问题,但其实质是一些银行忽略了对信贷战略风险的管理。
目前,商业银行间的新增不良贷款并非呈均衡分布,不良贷款率的差异很大。在同一区域,外部环境相同,有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较低,有些银行的不良贷款率很高;即使在同一区域内同一家银行的不同分支机构也不均衡,有些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高,有些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低。导致这些银行及分支机构不良贷款率差异的主要原因是信贷结构的差异。不同的信贷资产分布结构具有不同的风险,若信贷资产在某些风险较高的领域或板块占比过大,那么相应的不良贷款率也就会比较高。如温州、鄂尔多斯等地的区域风险,钢铁、电解铝等产能严重过剩行业的风险,银行信贷产品中的商品融资风险、暗保理风险,以及贷款保证担保方式中的互保、联保、关联担保风险等。由于信贷资产的背后是信贷客户,客户违约便表现为信贷资产劣变。所以银行间不良贷款的差异,实际上是信贷客户结构的差异。信贷的客户结构差异越大,信贷资产质量的差异也越大;并且这种差异大并非短期形成,也不是一两笔业务就能调整过来的。
所以,评价商业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不能只看逾期贷款率、不良贷款率,它们只反映当期信贷资产的质量,并不能反映长期的信贷质量。当期的逾期贷款率、不良贷款率比较低,不能说明其未来的风险就可控,信贷资产质量就一定好。事实上,只看当期不良贷款率本身也不全面,因为其中包含了核销处置的因素。要判断银行信贷资产的质量优劣与稳定,必须深度地分析信贷结构,包括信贷资产的客户分布结构、行业分布结构、区域分布结构和产品分布结构等,才能搞清楚银行信贷资产的真实质量及潜在风险,才能更准确地判断一家商业银行信贷风险管理的优劣,才能结合外部经济环境判断未来贷款劣变压力的大小。
进一步分析就会发现,银行间信贷结构的差异实质上是信贷战略的差异和战略风险管理的差异。不论是理性的战略风险防控,还是风险偏好的决策判断,信贷的战略风险及其结构性风险必须要事先防范,一旦发生战略性的风险就很难再进行有效控制。这也是当前银行信贷风险管理中较为突出的问题。有些银行尽管当期出现了不良贷款率上升,但从信贷战略风险等长期因素来看,风险仍然可控;有些银行虽然当期的不良贷款率不高,但从长期的信贷战略风险等因素看,潜在风险很大且有的已很严重,极有可能引发区域性甚至系统性金融风险。
二、强化信贷战略风险管理
尽管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但这并不是说对此银行就无所作为,只能消极等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抓住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机,加快自身信贷经营的转型,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标本兼治,切实解决制约和影响信贷风险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既要防控和压降当期的信贷风险,更要强化和完善长期信贷风险的管理,调整和明确信贷战略,防控好信贷战略风险,使信贷业务能有一个稳健的长久发展态势。
所谓信贷战略风险,是指未来可能出现大面积的、持续性的信用风险,对商业银行的影响极为重大,甚至会导致银行的破产。信贷战略风险管理就是要根据外部环境和自身的风险偏好,确定信贷战略目标和战略布局,以防控未来宏观经济波动可能带来的战略性信贷风险。
从信贷战略层面来分析信贷风险和不良贷款,就不难发现每家银行的信贷资产质量与其信贷战略及其风险管理密切相关。其中的一个重要教训是,一些银行事前缺乏明确的信贷战略、理性的信贷布局和对信贷风险隐患的防控要求,能做什么就做什么,只为完成当期的经营指标,过多地向某些收益较高领域投放贷款,形成了大量高潜在风险的信贷资产。一旦市场环境发生变化,便深陷风险持续、大面积暴露的困境。因此,为标本兼治银行的不良贷款问题、严格防范战略性信贷风险,商业银行要在对外部经济环境和自身信贷经营条件、风险识别能力等有足够清醒认识的基础上,本着审慎的风险偏好来制定信贷战略风险管理规划,确定信贷总量和结构目标,并做好长期充足的风险损失准备。
银行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的关键,一是要明确规定在一定时期内适度的信贷总量增长,确保风险总量可控。即风险总量与风险准备、财务承受能力相匹配,这是银行稳健经营的充分体现,更是风险管理的内在要求。倘若信贷业务在短期内发展过快,风险管理的质量就会受到影响,潜在风险就会相应更快地累积。尤其是目前经济转型和结构调整还未到位,一些新市场尚未形成实际的信贷需求,如果银行新增信贷总量过多,包括对新客户的贷款和老客户的增量贷款,稍有不慎就会顺着惯性继续投向传统制造业、批发零售业,甚至是一些工艺技术落后、环境污染严重、资源消耗大、产能过剩严重的领域。因为在这些领域,企业经营效益下降、成本上升、资金链趋紧,会有较大的融资需求。如果贷款投放过多过快,风险暴露的压力就会增大,极易导致新的不良贷款。因此,合理适度的信贷总量控制应是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的基本目标。
二是要尽职守住信贷战略风险底线不动摇、实现信贷战略目标不动摇。当然守住风险底线也是有成本、有代价的,要尽可能地兼顾短期收益与长期风险、市场机会与风险防控的关系。只有这样,才能在宏观经济出现波动时,避免发生大面积或板块式的信贷资产劣变;只有这样,银行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性、信贷资产分布的匹配性、客户风险的可控性、综合收益的可持续性,才能有基本的保证。
三是要在信贷总量内确定未来的信贷结构目标。信贷结构及各组成板块的集中度风险防控是信贷战略风险管理要解决的一个主要问题。一方面,要严格把控好新增贷款投向结构的度,避免出现结构性或集中度风险。特别是目前投资增速已回落至10%以下,经济增长由投资拉动逐步向投资与消费拉动转型,银行也要相应调整信贷战略,加大消费信贷板块的投放比重。另一方面,要对存量信贷的客户、行业、区域、产品等结构及集中度等进行全面分析,对其中的潜在风险及时完善防控措施,并不断优化调整。
从客户维度看,信贷客户的质量结构是银行信贷资产质量基础的基础。客户的质量好、结构优,就说明银行长期的信贷资产质量有稳定的基础。客户的选择主要由银行的风险偏好决定,不同的风险偏好会有不同的客户选择。关键是银行的风险识别能力,识别不了实质风险就难以选择合适的客户。在实施信贷客户战略时,银行要充分利用数据沉淀和技术处理上的优势,通过大数据实现对客户的风险识别和精准选择,有效预判和控制客户风险,提高优良客户占比,这将成为银行未来创新和市场竞争的重点。同时,要对识别出来有潜在风险因素的存量客户,特别是一些体制机制较传统、缺乏核心竞争力又过度融资的客户,需要加快退出。小微企业客户较特殊,不仅要以商业原则来评价其实质风险,对其融资总量要与自身的风险管理能力、风险承受能力相匹配,还要从战略角度来培育客户,不能过度强调风险底线而放弃小微企业客户。
从行业维度看,信贷行业分布对信贷资产质量的稳定有很大影响,不同的行业有不同的发展周期、不同的风险表现,所以行业板块的布局要与经济发展及走势相契合。目前就是要把信贷资源投向新兴产业、弱周期行业等长期融资风险相对较低的行业,提高其结构占比;对严重产能过剩、严重影响环境安全、工艺技术严重落后的行业,要尽快减少信贷总量,降低结构占比;对周期性较强的行业,要严格控制,避免占比过大。还要关注一些以往盈利较大的行业,这些行业短期内吸引了大量的投资,但当这种简单的高盈利模式成为共识时,就会转变成低收益的行业,风险也会随之陡升。如果这类行业的融资占比较高,那么未来信贷资产劣变的压力就会较大,因此须抓紧调整压缩。
从区域维度看,信贷战略风险管理中,还需关注区域信贷总量与区域GDP的比例关系,该比例过大的区域,潜在的信贷风险也会加大。目前由于投资效率下降,企业的利润率下降,每增长一个百分点的GDP要比过去增加更多的投资,使得信贷总量增速与GDP增速的比率在某些区域快速拉大,同时风险也在快速累积。银行对各区域的信贷投放,要区别不同情况。对经济增长过程中已经完成或将要完成工业化和城镇化、转型升级比较顺利的区域,以及工业化和城镇化水平较低、人口红利充沛的区域,可继续保持适度的信贷增长。而产业结构较单一,工业化、城镇化潜力不大的区域则可能成为经济增长的洼地,信贷资源投放需审慎把控。如果过多地把信贷资源投向边际效率较低的区域,那么未来的区域信贷风险就会加大。
从产品维度看,信贷产品结构也是影响资产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风险较低的融资产品可以保持信贷资产质量稳定,而风险较大的融资产品尽管收益较高,但需审慎,占比不宜太大。尤其在经济增速放缓或下行期,一些收益较高的传统信贷产品不仅风险增大了,市场需求也缩小了,总量应稳步压缩。同时,应根据市场变化,适时推出新的融资产品,特别是要积极创新,开拓消费贷款市场,推出一些风险可控、适合市场需求的消费类融资产品,提高消费类融资产品的占比。
三、信贷战略风险管理实施的必要条件
确定了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的目标,并不等于目标的实现,还需要有配套的环境与条件,包括用新理念、新机制、新要求来对信贷战略风险进行管理。要有防控大板块、大面积信用风险的预案及与之相匹配的政策制度。
(一)完善信贷风险管理机制,明确风险管理责任
要实现信贷战略风险管理所确定的目标,必须完善信贷风险管理运行机制,既防控当期信用风险,还要对战略风险进行有效防控,并保证客户服务的高效率。不仅要解决现行信贷风险管理中存在的管理层级多、操作流程长等效率问题,更要解决前中后台部门相互制衡异化为风险管理职责不清的机制性问题。
必须明确信贷风险主要是客户的违约风险,所以信贷风险管理也必须以客户为中心来明确部门及员工的岗位职责,落实风险责任,谁管客户就由谁来承担风险责任。在整个信用风险管理中,前台市场营销部门的主要职责是营销客户、维护客户关系、全过程管理客户,并对客户风险承担主要责任;中台风险审查部门的独立审查主要是协助市场营销部门对客户风险的识别与防控进行把关,并承担相应的责任;后台监测监控部门主要责任是统一客户视图,对客户风险进行全方位监控,并及时向市场营销部门提示在贷前与贷后需关注的客户风险动向,帮助做好客户风险控制。通过三个部门的协同配合,形成以市场营销部门为主体,风险审查部门、风险监控部门为辅佐,互为前提、相互制约、责权统一的风险管理运行机制。只有完善信贷业务各环节中的责任机制、明确各自的职责,才能有效保证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的顺利推进实施,确保该进入的客户、行业、区域能高效率地进入,该退出的客户、行业、区域能有策略地退出。
在现行以区域板块管理为主、业务条线管理为辅的银行经营管理体制下,必须明确各信贷业务部门的基本职责是为各级机构的风险决策者提供决策参考依据以及相关政策、产品等服务,主要承担风险揭示不充分、风险防控或缓释、政策要求不到位的责任。对客户的融资业务做还是不做,须由机构负责人决策。因此,各级机构负责人是信贷业务的最终决策者,应承担风险决策的主要责任。
在明确了责任机制的基础上,需同步完善责任与权利的匹配机制。市场营销部门承担客户风险的主要责任,就必须给予充分的授权。不仅要有权进行客户授信及债项业务的尽职调查与日常贷后管理,严把客户真实信贷需求、真实风险缓释、真实贷款用途,还要负责信贷业务政策指引、客户或业务准入、贷款定价、产品创新发起等工作,牵头协调各产品部门及各区域资源的统筹配置和调度,以及对与法人客户相关的个人业务及其风险开展跨部门延伸营销管理等。
为提高对客户服务的效率和质量,提升市场竞争力,避免分支机构的信贷客户准入选择风险、信贷投向偏离信贷战略目标风险,要相对集中营销资源,调整营销方式与策略,对信贷战略影响较大的板块、新兴业务领域以及个性化需求较强、产品结构复杂、风险防控难度大的业务,要在统一客户选择标准、服务标准、风险识别标准、业务操作标准基础上,进一步完善信贷顶层布局、高层决策的直营机制,提升客户直营层级。除小额、零售信贷业务外,基层机构主要是对客户提供所需的金融服务,辅助上级行做好客户营销工作,以更完整、更专业、更高效地为客户提供全方位、一体化金融服务,彻底改变现行实际由各基层机构依据当地市场需求决定信贷投向和信贷结构,甚至造成逆向调整的问题。
(二)创新信贷风险管理方式
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目标的实现不仅要完善责任机制,还要有完善的创新机制,通过创新把有限的资源投到信贷战略风险管理上。在当前内外部复杂环境下,要保持信贷业务的健康发展,只有通过创新转型,才能激发防控风险的活力,提高风险防控的效率。从理念、布局、管理、方式、产品等角度考虑,信贷战略风险管理本身就充满着创新。当所有的创新汇集起来就能形成巨大的创新红利,表现在信贷战略风险管理上,就是信贷资产质量长期保持稳定优良态势,贷款单边劣变持续减少,潜在信用风险得到有效化解,信贷结构不断优化,信贷资产收益进一步提升。
一是对部分信贷业务进行标准化运营。即把风险可控、市场潜力大的消费信贷、小额信贷以及其它风险较低的信贷业务进行标准化改造,作为信贷战略风险管理创新的重点。由于这类业务量大面广,操作起来费时费力,因此需对现行的信贷业务运营方式进行调整改造。依据这类业务的不同风险特点来设定防控措施和操作流程,利用先进的技术创新业务办理方式,以提高服务效率并降低风险管理成本。具体来说,就是借助互联网、大数据等技术,采取“数据+模型”的方式,通过网络化、自动化等手段,以纯线上或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通过模型、参数自动筛查或与线下审查结合等进行风险防控措施,实现客户融资业务自主或半自主办理。这样既可方便客户不受时间和地域限制办理融资业务,又可以缓解基层机构大量的业务操作,充分体现小额、风险可控业务走短流程的原则。
二是创新融资业务的组合风险管理。由于传统的行政化管理体制形成了以单项业务、单一品种为基础的信贷业务经营和风险管理方式,以及与此相匹配的政策制度,使得银行在具体信贷业务经营上过于部门化、产品化。不仅客户的金融需求被人为切割,银行的一些融资产品也被切割,难以同步交叉销售,而且对同一客户的信息、风险防控也被分离不能共享。事实上,对客户进行某项金融产品的营销既是业务发展的需要,也是了解和掌握客户信息的有效途径,是风险防控的重要措施。信贷风险管理就应寓于业务发展之中,不能把业务发展与风险管理截然分离,银行就是在向客户提供金融服务的过程中实现其有效的风险管理。因此亟须改革现行的管理体制,改变单一业务管理方式,在依法合规的基础上实施好客户战略。加快实现商行与投行、自营与代理、表内与表外、本币与外币、境内与境外等融资业务的整体营销和综合金融服务,创新出更多的融资新产品、新方案和新模式,同时可以更完整地了解客户信息,强化组合风险管理,从信贷战略上防控客户风险。
三是拓展融资新领域、防控新风险。面对复杂的经济环境和市场融资需求的变化,按传统惯性思路看市场,确实找不到合适的信贷市场。昔日旺盛的需求不复存在,普遍的过度融资以及大量的风险暴露已把不多的市场需求掩盖,所看到的一些需求也大多是风险大、收益低、难管理的业务。因此,要以创新的思路来审视市场、细分市场,化消极因素为积极因素,这样就会发现大量的市场机会和融资需求。关键是要从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的视角来把握新时期的市场特点,借助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和方法来识别风险、防控风险,以适应新的市场环境、新的产业业态、新的商业模式和新的风险表现。比如,对信贷战略结构布局有重要影响的文化、旅游、健康、养老等服务业以及其它各类轻资产领域的融资需求潜力很大,PPP方式下的新项目融资需求也很大。关键是以什么样的方式去做,其中的风险又怎么防控,都需要创新、需要智慧。又如,现在银行都在想办法处置不良资产和问题贷款,其实换个思路,把其作为一种资源包装成一个新产品来经营,就会开拓出一块新市场。
(三)完善员工行为风险管理
员工行为风险管理是银行全面风险管理的重要基础,也是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的必要条件,对信贷战略目标的实现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管好了员工行为风险,信贷风险也会大幅降低。只讲业务风险管理,不进行员工行为风险管理,信贷风险管理也很难真正落实到位。事实上,信贷战略风险管理就是整体信贷业务的风险管理,不只是具体一笔债项业务的风险防范,因此需要全体员工持续尽职努力才能实现。
员工行为风险管理就是要使员工在信贷业务经营的全过程中做到合规、尽职,这也是员工行为风险管理的核心。从目前银行出现的不良贷款案例分析来看,虽有各种内外部因素,但也不可否认其中有相当部分是由于员工不合规、不尽职等行为风险因素造成的,使得一些原本完全可以有效防控的风险未能避免。合规与尽职并非一个层面的事情。合规就是什么可以做,什么不可以做,该做就必须要做到位,不该做的坚决不做,这是红线不能逾越。与尽职相比,合规尤其是表面的合规容易做到,但把规定动作都做了,也不一定就尽职了。从本质上讲,合规可以防控操作风险,但不能完全防控信用风险。尽管不少信用风险是由不合规的操作引发的,但无论合规要求有多具体,也难以覆盖复杂的信用风险,合规管理不可能替代对信贷实质性风险的尽职防控。
强化员工行为风险管理,首先,要对员工进行职业操守培训,敬畏银行从业人员的职业操守和行为规范,敬畏风险管理。明确其职业行为规范,恪守高标准的职业操守,自觉履行岗位职责、勤勉尽职。这也是员工行为风险管理的基本内容。其次,要对员工进行业务技能培训,全面推进信贷从业人员资格管理制度,将专业资质作为从事信贷工作的基本要求和办理具体业务的刚性约束。做到让合适的人干合适的事,不具备风险管理能力和素质的人员坚决予以调整。其三,要强化对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及分支机构负责人的业务技能培训、岗位考核等工作,使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的数量、质量与信贷业务发展要求相匹配。形成风险管理人员职业化、机构负责人专家化,把风险管理专业人员和分支机构负责人队伍的梯度建设真正落实到位,才能有稳定的信贷资产质量,这是实现信贷战略风险管理的重要保障。
(四)监管部门应关注银行信贷战略风险
当前监管部门不仅应把经济上行期的监管政策要求调整到适应经济增长放缓条件下的监管政策要求上来,更需在防控系统性金融风险的过程中,强化对区域性金融风险的监控,避免由局部的区域性金融风险引发更大范围的系统性金融风险。不仅需要关注各区域的社会融资总量、结构与其经济发展的匹配性,分析是否存在严重过度融资风险,是否有潜在的区域性金融风险;还应重视对银行业金融机构信贷战略风险的监管,分析其信贷资产总量及其分布结构,对可能引发大面积风险的因素及早做好风险隐患的化解和防范。
监管部门要尽职监管,就必须对监管对象的信贷战略风险进行有效监测,对信贷业务发展过程中的潜在风险进行实时监管,发现有异常情况就应立即采取监管措施,不应等风险都暴露了才进行监管风险提示。没有具体的监管检查、监管处罚等监管威慑的严格跟进,很难能真正发挥监管效果。
需要强调的是,限速是非常重要的交通规则,是保证道路交通安全最基本的措施。信贷风险暴露与交通事故一样,大都也与速度有关。从目前银行不良贷款形成的原因分析看,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共性原因,就是无论某项信贷业务增速过快或是整个信贷业务增速过快的机构,或某个区域的融资增速过快,其不良贷款暴露得也多。信贷业务短期内发展过快,不仅很难持续,而且风险隐患会很大,随后可能出现不良贷款快速上升的态势。在同样的经济环境下,信贷业务发展应有一个合理的度,超过了就一定有其特殊原因,很有可能是风险,至少有潜在风险。如发生钢贸融资风险、融资担保(圈)链风险以及民间借贷等较大风险的部分机构或区域都曾有过一段高速的信贷业务发展,且当时的不良贷款率、逾期贷款率等质量指标还都很不错。因此,金融监管部门对银行业金融机构的信贷业务发展速度应有监管限制,哪家银行或其分支机构的信贷业务发展过快,包括某项信贷产品发展过快,监管部门就应进行合规检查,看是否存在不审慎或不合规的问题,且不能简单地做一些风险提示就了事。
⑦ 贵州省的“三块长板”和“三块短板”分别是什么
三块长板: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短板: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
2018年,贵州省与大数据相关的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投资比上年增长49.7%,与大旅游相关的批发和零售业、住宿和餐饮业投资分别增长24.5%和29.7%,与大生态相关的生态环保产业投资增长26.3%……这些数据背后,是贵州投资聚焦大数据、大旅游、大生态“三块长板”和基础设施、教育医疗、脱贫攻坚“三块短板”,提升发展后劲最直接的反映。
(7)浙江省推动批发零售业改造提升行动方案扩展阅读:
贵州以建设国家级大数据综合试验区为载体,全面推动大数据产业发展。截至2019年,共引进国家部委、行业及标志性企业各类数据资源45个,三大电信运营企业贵安新区数据中心正式商用,华为数据中心、腾讯数据中心等龙头企业数据中心落户贵州。
同时,贵州通过调整农业种植结构,增加森林植被,全省重要水源地15度至25度坡耕地主要营造茶叶、花卉苗木和精品水果,25度以上坡耕地主要营造木本粮油和木本中药材等经果林,并加大自然的修复和保护投入。
贵州省统计局的数据显示,2018年,贵州基础设施投资比上年增长15.8%,脱贫攻坚移民搬迁项目投资比上年增长59.9%。
近年来,各类投资有效提升了贵州省的经济发展后劲。据初步核算,2018年贵州省地区生产总值达到14806.45亿元,比上年增长9.1%,增速高于全国2.5个百分点,连续8年位居全国前列。
⑧ 北京鲜生活电子商务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鲜生活成立于2014年,是一家专注于便利店行业的新零售赋能、运营和整合型公司。鲜生活通过旗下「楼下」生态系统为便利店进行线上线下一体化解决方案的赋能改造提升,进行新零售运营,在更好服务消费者的同时提升便利店的营收和盈利性。
法定代表人:肖欣
成立日期:2014-07-25
注册资本:100万元人民币
所属地区:北京市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911101143066028642
经营状态:开业
所属行业:批发和零售业
公司类型:有限责任公司(自然人投资或控股)
英文名:Beijing Xianlife E-Commerce Co., Ltd.
人员规模:100-499人
企业地址:北京市东城区和平里北街6号26号楼2层203室
经营范围:销售日用品、机械设备、家用电器、电子产品、文化用品、照相器材、计算机、软件及辅助设备、化妆品、卫生用品、化工产品(不含危险化学品)、体育用品、针纺织品、服装鞋帽、珠宝首饰、医疗器械、饲料、花卉、通讯设备、工艺品、钟表眼镜、玩具、不再分装的包装种子、汽车及摩托车配件、仪器仪表;软件开发;计算机技术咨询、技术服务;企业形象策划;设计、制作、代理、发布广告;经济信息咨询(不含中介服务);货运代理;货物进出口、技术进出口、代理进出口;摄影服务;基础软件服务;计算机系统集成;票务代理;组织文化艺术交流活动;收藏品鉴定(不含文物);销售食品;从事互联网文化活动。(企业依法自主选择经营项目,开展经营活动;依法须经批准的项目,经相关部门批准后依批准的内容开展经营活动;不得从事本市产业政策禁止和限制类项目的经营活动。)
⑨ 如何实施实施结构调整,加强授信业务管理
为确保信贷总量不减少、增速不降低,银行除了要补上企业发债偿还的贷款外,还要再寻找新的有融资需求的企业,而这类企业大多是一些经营相对困难、潜在风险较大的企业。也就是说,如果继续按惯性和传统方式不进行调整就投放贷款,风险可能会更大。上述分析表明,当前银行出现的信贷风险问题主要是受外部经济环境等因素的影响。
强化信贷战略风险管理尽管目前商业银行不良贷款持续上升的问题难以在短期内解决,但这并不是说对此银行就无所作为,只能消极等待外部经济环境的变化。商业银行应以积极的态度应对,抓住当前经济增长放缓的时机,加快自身信贷经营的转型,深化改革、完善机制、标本兼治,切实解决制约和影响信贷风险管理的深层次问题;既要防控和压降当期的信贷风险,更要强化和完善长期信贷风险的管理,调整和明确信贷战略,防控好信贷战略风险,使信贷业务能有一个稳健的长久发展态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