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发展现代商贸物流产业有什么好的想法,建议,意见
对于商贸物流这个概念,志皓物流认为商贸物流是指与批发、零售、住宿、餐饮、居民服务等商贸服务业及进出口贸易相关的物流服务活动,是整个物流过程中对成本影响比较大的环节,新技术应用和商业模式创新最为集中,作为现代物流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关系到生产资料流通和生活资料流通的顺利运行。促进商贸物流发展,有利于降低物流成本、提高物流效率;有利于货畅其流,繁荣市场;有利于改善交通和环境状况,促进城市化健康发展;有利于提升流通产业竞争力,更好地发挥其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性、先导性作用。随着我国经济发展不断加快,城市商贸物流也获得了发展,但由于历史的和经济的原因,我国城市商贸物流整体上发展水平较低,存在着许多问题。
中国的物流成本太高,利用率低。因物流供应链问题,国内的批发零售业库存占到7%(发达国家一般为1%~2%),国内商业流通资本周转率一年1~2次(日本高达15~18次),物流总成本占GDP的比重为18%(日本、德国占10%左右)。我国国内企业每年因物流与供应链管理不畅而造成的成本损失高达25000亿元。可见,中国商贸物流仍处于初级发展阶段。
当前,我国商贸物流企业“小而散”的现象依然突出,缺乏品牌优、竞争实力强、连锁网络全、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大而强”企业,整体上不能提供有效的供应链管理服务,也不能有效的参与供应链构建,制约了商贸领域的供应链发展,从而无法满足商贸企业、电子商务的发展需要,这也是我国一些大的商贸企业、电商企业自建物流的重要原因,例如,京东、阿里巴巴、苏宁等都大量自建物流。因此,要切实破除商贸物流企业网络化发展的瓶颈制约,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同时,要支持商贸物流平台的发展,积极整合社会物流资源,改变商贸物流企业“小而散”的现状。
目前城市的绝大部分商场(或市场)仍采用自营物流和供货商物流的方式,这种物流配送的模式既不利于提高商贸企业整体运作效率,又不利于发挥商贸企业核心业务优势。因此,城市在引导企业剥离自营物流功能,彻底释放商贸企业潜在物流需求,并使之走向产业化、社会化的任务还十分艰巨。
虽然市场掀起了物流配送热潮,各地政府与相关机构纷纷开展对发展现代物流的探讨,一些企业也宣布涉足现代物流业,但是,由于受传统经济体制和经济发展的影响,许多人思想观念仍旧没有脱离旧体制的束缚,对现代物流的理解不深,对物流配送的重视程度仍然不够。
事实上,正在运营的大多数物流企业竞争实力较弱,具体表现在:规模偏小、功能单一;缺少物流信息系统的支撑,物流管理水平、技术手段和装备设施还比较落后;企业资源整合力度不够,物流资源利用率不高,粗放式经营仍占统治地位;专业化物流服务水平较低,物流方案设计、物流信息服务、物流成本控制及全程物流服务等高层次增值服务还未全面展开。
大多数城市的物流配送体系不够健全,企业大多使用传统的运输配送模式,致使城市出现了物流“三低三严重”的现象,即“企业组织化程度低、运输车辆档次低、物流服务质量低;城市污染严重、安全隐患严重、无序竞争严重”。
此外,大多数城市的政府没有协调城市物流发展的专门机构,缺乏对物流业的宏观管理与统筹协调,不能充分发挥其对物流市场管理与规范的作用,具体表现在:有关物流市场管理的法律、法规体系不健全,物流市场的准入缺乏科学性,对社会性的物流服务缺乏有效的外部约束;市场管理混乱,物流运作效率低下,企业参差不齐、运营车况差、服务质量低、恶性竞争严重等现象。
引导生产和商贸流通企业改变“大而全”、“小而全”的运作模式,剥离或外包物流功能,实行主辅业分离。支持商贸物流企业开展供应商管理库存 (VMI)、准时配送 (JIT)等高端智能化服务,提升第三方物流服务水平。如志皓物流可以提供一体化解决方案和供应链集成服务的第四方物流。这有助于支持传统仓储企业转型升级,向配送运营中心和专业化、规模化第三方物流发展,有助于仓储、配送一体化,引导仓储企业规范开展担保存货第三方管理。有助于货代物流企业发展壮大,为各类企业开拓国内和国际市场提供支撑。
有助于共同配送的发展,通过共同配送、统一配送、集中配送等先进模式,依托专业化第三方物流或供应商为多个商贸企业、社区门店、市场入驻商户等共同配送降低物流成本和环境成本,有助于开展干线与支线结合的城区集中配送使大型连锁零售企业通过集中采购提高统一配送率,希望对你有帮助。
2. 请问各位对未来 零售行业的看法, 未来零售业发展前景如何
大小企业将成为社会的潮流趋势
多样化
3. 传统零售业应如何发展
传统零售业要通过多种形式的销售方式来转变企业的发展方向。
4. 关于零售行业目前最需要什么样的方式带动其发展
零售业如果不换模式很难发现,模式转换企业销售问题就可以解决,不要盲目跟风星零售。
5. 批发零售业的零售发展
商品交易市场概况
根据2007年统计数据显示,2007年北京市共有商品交易市场867个,总成交额达1631.4亿元,其中亿元以上市场122个,总成交额达1512.3亿元,交易规模非常庞大。
表1:2007年北京商品交易市场基本情况 (单位:个) 项 目 全市 各区 各县 项 目 全市 各区 各县 商品交易市场总数 867 819 48 煤炭市场 1 1 亿元市场 122 119 3 木材市场 4 4 综合市场 411 382 29 建材装饰材料市场 82 79 3 工业品综合市场 18 16 2 粮油市场 4 4 农产品综合市场 393 366 27 干鲜果品市场 2 1 1 专业市场 386 377 9 水产品市场 3 2 1 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 86 85 1 蔬菜市场 19 18 1 食品饮料烟酒市场 11 11 肉禽蛋市场 1 1 家具市场 30 30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1 1 小商品市场 45 45 计算机市场 12 12 文化、音像、书报杂志市场 4 4 通讯器材市场 5 5 旧货市场 26 24 2 花卉市场 18 18 机动车市场 17 17 五金电料市场 11 11 金属材料市场 4 4 其他市场 70 60 10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表2:2007年北京市商品交易市场成交额 (单位:万元) 项 目 全 市 各 区 各 县 项 目 全 市 各 区 各 县 商品交易市场总计 16313666 16113845 199821 煤炭市场 212 212 亿元市场 15122746 14989325 133421 木材市场 5301 5301 综合市场 7959755 7876441 83314 建材装饰材料市场 816743 807146 9597 工业品综合市场 33384 29274 4110 粮油市场 549919 549919 农产品综合市场 7926371 7847167 79204 干鲜果品市场 25098 24477 621 专业市场 8061534 8012043 49491 水产品市场 45943 45680 263 纺织品服装鞋帽市场 458013 455267 2746 蔬菜市场 168623 137070 31553 食品饮料烟酒市场 43775 43775 肉禽蛋市场 378 378 家具市场 413482 413482 农业生产资料市场 471 471 小商品市场 367009 367009 计算机市场 1331635 1331635 文化、音像、书报杂志市场 132955 132955 通讯器材市场 1690 1690 旧货市场 60304 55593 4711 花卉市场 43954 43954 机动车市场 3022831 3022831 五金电料市场 203220 203220 金属材料市场 369978 369978 其他市场 292377 225361 67016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本年度居民消费需求情况
前三季度北京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7,586.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07年同期增长9.1%;社会消费品零售额累计3356.1亿元,累计增速20.9%;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8577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2.2%,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9389元,较去年同期增长13.1%。
表3:社会消费品零售额 指标 本年 上年 为上年同期%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 33561239 27758061 120.9 吃类商品 8551767 7076605 120.8 穿类商品 3030404 2547429 119.0 用类商品 19304364 15813170 122.1 烧类商品 2674704 2320857 115.2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表4:截至9月份北京市居民家庭生活基本情况 指 标 累计 增长% 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 18577 12.2 城镇居民人均消费支出 12101 5.7 农村居民人均现金收入 9389 13.1 农村居民人均生活消费支出 5545 12.4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从上述几个表中可以看出,今年北京市居民可支配收入有了一个稳定的增长,居民的消费意愿和消费总量都在稳固的提升。从消费品零售额累计增速图中来看,增速最快的在07年12月份至08年1月份这段时间,这是由于春节的原因,之后增速曲线再平缓递增,高于去年水平。由此可以看出,北京市的批发零售行业一直都在不断的增长。
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景气状况
表5:批发和零售业企业景气状况: 2008年3季度 项目 本期实际 比上期增减 比上年同期增减 下期预计 一、企业家信心指数 134.4 -17.2 -38.0 125.6 二、企业景气指数 159.7 -7.8 -15.0 160.2 三、分类景气指数 购货合同 118.2 -16.3 -37.4 118.3 商品购进价格 84.8 31.6 14.7 94.5 商品销售额 120.9 -12.1 -44.8 110.9 其中:出口 67.5 -20.9 -61.3 74.7 商品销售价格 109.7 -13.9 -8.3 101.0 商品库存情况 112.8 -9.7 -21.4 123.8 经营费用(营业费用) 59.9 3.5 -35.3 74.1 竞争能力 154.0 -7.1 -12.5 124.3 盈利(亏损)变化 143.4 -6.7 -22.9 143.8 资金情况 117.9 -9.4 -32.6 121.6 企业融资 116.6 -8.4 -21.5 111.5 货款拖欠情况 119.4 36.6 16.2 105.4 劳动力需求 122.1 2.8 -25.3 116.8 固定资产投资情况 102.1 -12.1 -33.3 97.0 资料来源:北京市统计局
从上表可以看出,无论是企业家信心指数还是企业景气指数,今年第三季度较去年同期都成下降的趋势。从分类景气指数中看出:签订的购货合同比上期下降16.3%,较去年下降了37.4%,下降幅度较大;商品购进价格却在不断的攀升,从一定程度说明了商家的进货成本在增高;无论从商品销售额、商品销售价格还是商品库存情况都程下降的趋势,说明从事批发零售行业的企业的竞争能力和盈利能力都在下降,从而使得企业资金情况愈加困难,企业融资难度加大。因为经营的困难使得相关企业贷款拖欠情况也在不断提高。因此,我们在做相关行业客户的时候,一定要认真考察其经营情况和信用状况等。
行业发展的政策环境
“十一五”期间,全市社会消费品零售额年增幅达到9%左右;到2010年,社会消费品零售额达到4470亿元左右。要提升发展零售业,建成国际化的现代都市零售商业体系。扶持品牌企业,培育龙头企业,提高行业组织化、集约化发展水平。从宏观政策上看,政府对于批发零售行业的支持力度还是很大的,无论从政策导向、税收和融资渠道上都有很大的支持。尽管目前的危机对行业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但政府政府决定投入4万亿资金,用于拉动内需,刺激消费。北京市政府决定投入1200-1500亿资金,带动投资1万亿来刺激北京市的经济发展,这对于全市各个行业都是非常振奋地消息。因此,在确保风险的情况下,我行应继续加大对于批发零售行业的资金支持,扩大信贷规模。
6. 对于零售行业的发展有什么困难或者面临的问题
参考前瞻产业研究院《2016-2021年中国零售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显示, 零售企业从2011年开始就一直面临着高成本、高竞争、低回报、难扩张等难题,利润低下,业绩下滑,成本却越来越高,在经济增长放缓和网购冲击的背景下,实体零售业更是面临低增速和企业负利润的严峻挑战。
前瞻产业研究院报告显示,2015年,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00931亿元,比上年增长14.68%,扣除价格因素,实际增长10.70%。按经营地统计,城镇消费品零售额258999亿元,增长10.90%;乡村消费品零售额41932亿元,增长12.0%。按消费类型统计,商品零售额268621亿元,增长10.60%;餐饮收入额32310亿元,增长11.70%。
随着社会的发展,未来消费者将更加注重服务消费,追求购买及使用过程中的服务质量和体验,更为讲求品牌和文化内涵,更加关注食品安全和健康等,消费个性化、便利化、情感化特征更加明显。消费结构、消费方式等方面的变化必将促进以提高生活品质为主旨的各种新型零售业态营运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