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航:首页 > 厂家批发 > 海二蛋品批发零售概况

海二蛋品批发零售概况

发布时间:2021-06-13 03:55:57

❶ 汕尾水产品批发市场的基本概况

汕尾港是全国六个特级渔港之一,盛产斑鱼、鲍鱼、(全国最大机械化养鲍基地)、龙虾、金枪鱼、马鲛鱼、红三、带鱼、鱿鱼、墨鱼、池鱼等。捕捞能力年产50多万吨,另有台湾、香港、粤西等渔船到汕尾渔场捕捞,合计年产量近百万吨,产品辐射日本、南韩、台湾、香港、上海浙江、福建等地。汕尾避风条件较好,水陆交通方便,是粤东沿海水产品主要集散地。
市场设两个交易点,第一批发场面积6332平方米,码头长80米,基建投资400多万元,经营冰鲜鱼和冻鱼,实行封闭式,公开竞价管理模式。第二批发市场占地6382平方米,拥有建筑面积4750平方米的综合大楼一座,总投资1400多万元。经营活海鲜、贝类、脯料等,集水产品交易、渔需品供应、商业、饮食、旅业于一体,为渔业生产者,经营者及各地客商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水产品交易环境。

❷ 乌克兰概况

乌克兰:尚待开发的东欧大国
一、国家及主要工业、经济发展概况
乌克兰地处欧亚大陆的交通要冲,位于欧洲东部,北邻白俄罗斯,东北接俄罗斯,西连波兰、捷克、斯洛伐克、匈牙利,南同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接壤,隔黑海与土耳其相望。乌克兰领土面积为60,3700平方公里,人口4795万。官方语言为乌克兰语。乌克兰的货币称为格里夫尼亚(Гривня)。2003 年9 月5日的汇率为1美元兑5.33格里夫尼亚。乌克兰大部地区属温带大陆性气候,克里木半岛南岸具有地中海型气候特色。乌克兰的各种运输方式都得到广泛使用,铁路、公路、海运、河运、航空和管道运输比较便利。
乌克兰工业部门齐全,黑色冶金是支柱性产业之一,产品产量居世界前列。乌克兰80-90%的冶金产品供出口,是乌最主要的创汇来源。2002年乌工业总产值为1712亿格里夫尼亚,较上年增长7%,占国内生产总值的85%。其中轻工业生产增长0.4%,纺织工业增长1.4%。
乌克兰的外贸重点是独联体、欧盟、中国等。2002年乌外贸进口总额为169.76亿美元,同比增长9%。其中出口179.57亿美元,增长10.4%。乌主要出口国分别为俄(17.8%)、土耳其(6.9%)、意大利(4.6%)、德国(4.2%)等;主要进口国为俄(37.2%)、土库曼斯坦(11.1%)、德国(9.8%)、波兰(3.2%)、美国(2.8%)等。据乌克兰国家统计委员会统计,2003年1-4月乌克兰对外商品贸易进出口总额为132.51亿美元,其中商品出口68.29亿美元,比去年同期增长27.8%。欧盟是乌克兰的重要贸易伙伴之一。2002年乌克兰与欧盟的贸易额达75.676亿美元,比2001年增长18.3%,占乌克兰全年对外贸易额的21.7%。其中,乌克兰向欧盟出口35.3亿美元,进口40.376亿美元,分别比2001年增长18.6%和18%。
乌克兰素有「欧洲谷仓」之称,也是前苏联之工业重镇。近年来,乌鼓励发展私营经济,改善私营经济的经营环境,计划对早已进行私有化改造的和新的私营企业进行再改造。乌政府允许发展小型及私人企业,允许小型企业从事对外贸易。世界银行向乌政府提供总体资金为8200万美元的贷款,以加快乌克兰私有化进程。
2002年以来乌经济继续增长,货币保持稳定,居民福利逐渐改善。2002年乌国内生产总值2205.56亿格里夫尼亚,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为4.1%。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98格里夫尼亚。
2003年初,标准普尔将乌克兰的经济前景展望由负面提升为稳定,仍将乌克兰的长期、短期硬通货和格里夫那债券的信用等级维持为B级。
截止2003年7月底,乌克兰尚未正式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但已同包括欧盟、加拿大在内的13个国家和经济体签署了商品和服务市场准入协定。乌克兰正在同21个国家进行有关谈判,加紧入世进程。乌克兰已同保加利亚结束双边谈判并草签了商品和服务市场准入议定书。乌政府期望2004年7月之前加入世界贸易组织。
乌克兰《来料加工法》为来料加工规定了优惠政策:即乌作为来料加工项下的原料进口免征进口关税和增值税,进口时开立期票,如加工成品后全部出口免征关税等。
乌属外汇管制国家,境内禁止外汇作为支付手段流通。企业进口所需外汇通过有外汇经营权的商业银行在乌银行间外汇交易所购买。出口均应在90天内在乌境内银行结汇。外国投资者在照章缴纳税款和其他必要费用之后,可将收入、利润和其他合法所得的货币汇出境外。乌克兰境内现有11个特别经济区,9个优先发展区和3个技术园区。在区内的外资企业享受税收优惠。创建经济特区对乌克兰纺织服装业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可以确保外资和本国资本流向国家重点发展的产业和地区,促进经济结构的调整,引进和吸引先进的技术和工艺,有效利用乌各地区各行业的优势,扩大出口。
乌克兰的工业基础设施较好,水的应充足。由于受燃料供应紧张状况的影响,乌每天断电约200万千瓦时,目前已形成电力缺口50亿千瓦,但是一般来说可以保证纺织服装企业日常用电需求。乌的移动通讯发达,电脑普及率较高。
一般而言,乌克兰土地仅可承租,但承租成本须由投资者与地方主管机构磋商决定。目前乌克兰人均消费水平低,平均月工资70-80美元。2003年1月 乌克兰国家规定的最低工资标准将提升为185格里夫尼亚,到2003年底时将提高到273格里夫尼亚。
七、中乌双边贸易及投资(经济合作)现状
1、双边贸易现状
中乌自1992年1月4日建交以来,两国在各个领域的友好互利合作关系发展迅速。目前,乌是我与原苏联国家中第三大贸易伙伴。据中国海关统计,2000年中乌贸易总额仅为5.9亿美元,2002年达12.3398亿美元,同比增长43.9%。其中中方进口额为7.0632亿美元,出口额为5.2766亿美元,同比增长分别为15.7%和113.4%。2003年1-5月,中乌双边贸易额达7.3亿美元,其中中国向乌出口3.18 亿美元,同比猛增103%。
近些年来,我对乌出口增长迅猛,贸易逆差逐渐缩小,商品结构有所改善,机电产品比重开始抬升;乌大型通讯电子产品供应商着手将中国作为其新的电子产品采购基地。乌克兰批发零售贸易商开始积极参加广交会、华东商品交易会和义乌小商品交易会等一批代表性展会;乌一些大型连锁超市已将参加广交会作为跨国采购的首选,开辟了进入乌克兰市场的新渠道。
2、双边投资(经济合作)现状
近年来,我对乌投资掀起新一轮热潮,投资范围继续扩大。目前,中乌双方在技术贸易领域内已呈现出活跃的合作气氛,随着2002年中国技术贸易促进团访乌和乌库奇马总统访华期间出席济南中乌科技合作园开幕仪式,双方技术贸易领域内的合作渐入正轨。中乌双方企业界正在积极努力寻找合作机会。
乌克兰重视同中国的贸易,中国被列入享受优惠关税国家之列,中国商品只要直接从中国进口,在乌克兰的生产者为在中国注册的企业,即可享受关税优惠。这样,在乌克兰投资的中国纺织服装企业可以直接从中国进口纺织服装工业需要的原材料进行进一步深加工,然后再复出口到其他国家和地区,从而推动了乌克兰的纺织服装行业的外贸进出口。
黑龙江省亚麻集团与乌克兰日多米尔州政府于2003年1月已正式签署了一项合作协议,双方合资建立一个亚麻纺织原料生产基地,所产的亚麻长纤维将全部供应黑龙江省亚麻集团,双方的股份分别占51%和49%。由于黑龙江省亚麻集团的亚麻纺织产量占中国的近40%,其每年需要亚麻长纤维纺织原料约3万吨,其中三分之二需从国际市场进口,所产的亚麻纺织品也主要对国际市场出口,这个合资项目将促进中乌双方在纺织行业领域的合作,并拓展亚麻纺织的出口。
八、贸易及投资的分析与建议
1、开展贸易的分析与建议
乌克兰国内市场应是充满商机的市场。乌克兰市场与周边国家的市场有着密切的联系。我企业完全可以通过占领乌克兰市场,将我产品辐射到临近的俄罗斯、白俄罗斯、摩尔多瓦等独联体国家,甚至可将乌克兰作为桥头堡,在不远的将来,随着乌克兰加入欧盟,将我产品打入更具市场规模的欧洲市场。
为避免风险,我企业可在乌注册全资公司,自行发货,自行接货,全程监管;或进入保税仓库,小量批发分销给用户,从而减少风险,加快资金回收,并逐步向专卖店和连锁店销售方式发展。近年来乌消费者对秋冬季服装的口味发生改变,部分消费者宁愿去购买相对较好的化纤服装,也不愿花相同的钱去买低档皮服,建议中国企业发挥原料和劳动力成本方面的优势, 增加向乌出口化纤类服装的数量。
中国有实力企业赴乌办展,充分利用专业展览会这一平台向乌消费者广泛介绍真正的中国电子通信产品,充分展示国内电子信息产品,结交客户,进一步开发市场潜力。建议企业应抓住乌克兰加入世贸,降低关税,改善投资及市场环境的机遇,在充分做好市场调研前提下,找准进入乌克兰市场的契合点,充分发挥我企业产品物美价廉的优势,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加大前期投入力度,增强品牌意识,大力开拓乌克兰的纺织品服装市场。

❸ 芬兰的简介

【国名】芬兰共和国(The Republic of Finland,Suomen Tasavalta)。

【国名释义】意为“湖沼之国”

【面积】33.8145万平方公里。

【人口】523.66万人(2004年底)。芬兰有两种官方语言:93%的人口所使用的芬兰语和6%人口的母语瑞典语。少数人口包括了萨米人、俄罗斯人、犹太人等。 大多数芬兰人(89%)信奉基督教路德宗,大约1%的人口则信奉东正教。其余包括了少部分基督教新教其他教派的教徒、罗马天主教徒、穆斯林和犹太教徒。冬季战争后大约有12%的人口需要被安置。战争赔款、失业问题以及对芬兰保持独立前景的不确定曾导致了大批的移民在1970年代离开芬兰。而到了1990年代,芬兰又开始接收大批难民与移民。

【首都】 赫尔辛基(Helsinki),人口55.9万人(2004年底)。夏季平均气温16℃,冬季平均气温-5℃。
首都赫尔辛基素称“波罗的海明珠”,是一座 花园般现代化都市,街道宽阔,商业繁荣,现代建筑和中世纪建都具浓郁的民族特色,市内众多的各种类型的博物馆吸引着各地游人。

【国家元首】 总统塔里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女,社民党人),2000年3月1日就任。2006年3月1日连任。

【重要节日】独立纪念日(12月6日)

【国旗】 呈长方形,长与宽之比为18∶11。旗地为白色。稍偏左侧的十字形蓝色宽条将旗面分为四个白色长方形。芬兰以“千湖之国”著称,西南临波罗的海,旗上的蓝色象征湖泊,河流和海洋;另一说象征蓝天。芬兰有三分之一的领土在北极圈内,气候寒冷,旗上的白色象征白雪覆盖着的国土。旗面上的十字表示芬兰历史上与北欧其他国家的密切关系。该国旗是1860年前后根据芬兰诗人托查里斯·托佩利乌斯的建议制作的。

【国徽】 为红色盾徽。盾面上为一只头戴王冠的金色狮子,前爪握着一把剑,后爪踩着一把弯刀。九朵白色的玫瑰花点缀在狮子周围。狮子象征芬兰人民的勇敢和力量,九朵玫瑰花代表芬兰历史上的九个省。

【国歌】 《祖国》

【国花】 铃兰(百合科)

【语言】 芬兰语

【货币】 芬兰马克

【同北京时差】 -6.00

【国际电话码】 358

【简况】
[编辑本段]
位于欧洲北部。与瑞典、挪威、俄罗斯接壤,南临芬兰湾,西濒波的尼亚湾。海岸线长1100公里。地势北高南低。北部与东部有高地,其余大部分地区为丘陵和平原。内陆水域面积占全国面积的10%,有岛屿约17.9万个,湖泊约18.8万个,有“千湖之国”之称。全国1/3的土地在北极圈内。属温带海洋性气候。平均气温冬季-14℃-3℃,夏季13℃-17℃,年平均降雨600毫米。冬季寒冷,仅南部较温和。从南至北,1月平均气温约-4--16℃;7月气温16-13℃。年降水量约400-600毫米(三分之一为霰和雪)。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1%,以松和云杉为主。水力资源丰富。有铜、锌、金、铬、钴、钛、钒等矿藏。

芬兰最早的居民为拉普人,故芬兰又称拉普兰,以后芬兰人迁入,建立了芬兰大公国。十二世纪后半期被瑞典统治。1809年俄瑞战争后并入帝俄,成为大公国。1917年12月芬兰共和国宣布独立。

约9000年前冰河末期,芬兰人的祖先从南方和东南方迁居至此。

在瑞典的埃里克国王(King Erik)1154年将基督教带入芬兰之后,两国在700年间就一直保持着非常密切的关系。瑞典语一直是行政、教育机构的第一语言,而芬兰语直到19世纪芬兰民族主义高涨以及芬兰的第一篇民族诗史《卡勒瓦拉》(Kalevala)发表后才受到重视。 1808年芬兰被沙皇亚历山大一世的军队占领,此后芬兰就一直就是俄罗斯帝国内的自治大公国,直到1917年。1917年12月6日俄国布尔什维克革命(十月革命)后不久,芬兰宣布独立。1918年这个国家经历了一次简短但却刻骨铭心的内战。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芬兰与苏联两度交手:1939~1940年的冬季战争(这场战争中瑞典提供了芬兰部分协助)以及1941~1944年的继续战争(纳粹德国对芬兰提供了重要帮助)。1944年~1945年间的拉普兰之战中,芬兰又将德国人赶出了芬兰北部地区。1947年和1948年与苏联签署的多份条约规定了芬兰对苏联的义务与限制,芬兰也在1940年和约的基础上作出了更多的领土让步。1991年苏联解体后芬兰终于可以自己决定命运,并且在1995年加入欧盟。

【政治】
[编辑本段]

概况
自1917年12月6日宣布独立以来,芬兰就一直是一个独立的共和国。而此前芬兰是俄罗斯帝国统治下的一个大公国。其历史基础是斯堪的纳维亚自耕式农场主社会。芬兰是北欧国家中唯一在此基础上建立共和国体制的国家,并且芬兰的总统要比其它斯堪的纳维亚国家的国王或君主有更强的政治影响力。
芬兰实行共和制和“议会代表”民主体制,议会依照比例代表制原则以直接选举方式产生,人民拥有政治权力并通过议会来行使。议会是国家的最高权力机构,采取一院制,由 200 名议员组成,每4年改选一次。
国会内包括一个议院及其 200 位议员。议员以四年为一任,经过直选及比例投票制选出。共和国总统每六年选举一次,现任总统塔丽娅·哈洛宁(Tarja Halonen,社会民主党)就职于2000年3月,并于2006年连任。总理马蒂·万哈宁(Matti Vanhanen,中间党)负责管理政府日常事务。芬兰于 1995 年1 月1 日正式成为欧盟成员国。
2006年1月至12月,芬兰第二次担任欧盟轮值主席国。在任职期间,在提升欧盟的国际地位、增强欧盟行动的连贯性等方面做出了积极的努力。
经过2003年3月的议会选举,由中间党、社民党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联合政府执政。政府在内政方面力求保持国民经济的稳定增长,提高就业率,实现中央财政盈余,保障社会福利,发展教育、科研;对外积极参与欧盟决策,推动欧盟北部地区政策实施和波罗的海地区能源、核安全和环保领域合作的发展。

宪法
1919年7月17日颁布生效。宪法规定,国家立法权由议会和共和国总统共同行使;总统是国家元首,拥有掌管外交、统率三军等实权,每六年选举一次。1999年芬议会通过新宪法,名称由《政府组织法》改为《宪法》。新宪法加强了议会和政府在国家政治生活中的作用,削减了总统部分权力。

议会
一院制,国家最高权力机关和立法机关。由选民直接选举的200名议员组成,任期4年。主要职能是立法、监督政府、监督财政。本届议会于2003年3月选举产生。中间党55席、社民党53席、联合党41席、左翼联盟19席、绿色联盟14席、瑞典族人民党9席、基督教联盟6席、正统芬兰人党3席。议长帕沃·利波宁(Paavo Lipponen,社民党),2003年4月22日当选。

政府
本届政府是2003年4月17日由中间党、社民党、瑞典族人民党三党联合组成。共有阁员18名,其中女阁员有8名。现任内阁成员为:总理马蒂·万哈宁(Matti Vanhanen,中间党),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埃罗·海奈卢奥马(Eero Heinaluoma,社民党)、外长埃尔基·图奥米奥亚(Erkki Tuomioja,社民党),外贸和发展部长玛丽·基维涅米(Mari Kiviniemi,女,中间党),司法部长莱娜·卢赫塔宁(Leena Luhtanen,女,社民党),内政部长卡里·拉亚迈基(Kari Rajamaki,社民党),地方事务部长汉内斯·曼尼宁(Hannes Manninen,中间党),国防部长塞波·凯里埃宁(Seppo Kaariainen,中间党),第二财长乌拉-玛伊·维德罗斯(Ulla-Maj Wideroos,女,瑞典族人民党),教育部长安蒂·卡利奥迈基(Antti Kalliomaki,社民党),文化部长塔尼娅·卡佩拉(Tanja Karpela,女,中间党),农林部长尤哈·克尔凯亚奥亚(Juha Korkeaoja,中间党),交通和通信部长苏珊娜·霍维宁(Susanna Huovinen,女),贸工部长毛里·佩卡里宁(Mauri Pekkarinen,中间党),社会卫生部长图拉·哈泰宁(Tuula Haatainen,女,社民党),社会福利部长利萨·希萨拉(Liisa Hyssala,女,中间党),劳动部长塔里娅·费拉托夫(Tarja Filatov,女,社民党),环境部长扬-埃里克·埃内斯塔姆(Jan-Erik Enestam,瑞典族人民党)。

网址
政府网址:http//www.valtioneuvosto.fi;

议会网址:http://www.eskunta.fi;

外交部网址:http://formin.finland.fi;

【行政区划】
[编辑本段]
芬兰最早有12个省份(芬兰语:单数lääni,复数läänit;瑞典语:län),1997年重新划定行政区后现有省份减少到6个:

奥兰府 (芬兰语:Ahvenanmaan maakunta;瑞典语:Åland)
东芬兰省 (芬兰语:Itä-Suomen lääni;瑞典语:Östra Finlands län)
拉普兰省 (芬兰语:Lapin lääni;瑞典语:Lapplands län)
奥卢省 (芬兰语:Oulun lääni;瑞典语:Uleåborgs län)
南芬兰省 (芬兰语:Etelä-Suomen lääni;瑞典语:Södra Finlands län)
西芬兰省 (芬兰语:Länsi-Suomen lääni;瑞典语:Västra Finlands län)
其中奥兰府(Åland)享有高度自治。

【司法机构】
[编辑本段]
最高司法机关为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最高法院由院长和19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民事和刑事案件。最高行政法院由院长和20名法官组成,负责审理政府机构和省、市(县)机构的行政案件。起诉机关是各级检察院。另设有国家法律监察官,有权出席内阁会议,监督总统、内阁和政府各部门的决定是否符合宪法规定。最高法院和最高行政法院的院长、法官以及最高检察长均由总统任命。最高法院院长葆琳·高斯科洛(Pauliine Koskelo,女),2006年1月就任;最高行政法院院长贝卡·哈尔贝格(Pekka Hallberg),1993年就任;最高检察长马蒂·库西麦基(Matti Kuusimaki),1997年就任;国家法律监察官帕沃·尼古拉(Paavo Nikula),1998年就任。议会法律监察官丽塔-莱娜·鲍尼欧(Riitta-Leena PAUNIO),2003年就任。

【政党】
[编辑本段]
芬兰是一个多党制国家,在2003年3月议会选举中注册的政党有21个,主要政党是中间党、社民党和联合党。

(1)芬兰中间党(Centre Party of Finland):执政党,1906年成立。曾先后称农村居民联盟、农民联盟和中间力量,1988年6月改为现名。党员约20万人。二次大战后一直入阁。1987年3月议会选举后被排斥在政府之外。1991年3月议会选举获胜,以第一大党资格组阁。1995年3月议会选举失利,但仍为议会第二大党。2003年议会大选再次获胜,重新以第一大党资格组阁。主张维护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对外主张裁军、缓和。主席马蒂·万哈宁(Matti Vanhanen,2003年10月当选)。

(2)芬兰社会民主党(The Finnish Social Democratic Party):执政党,1899年成立,原名芬兰工人党,议会第二大党,党员5.9万人。曾多次执政,2003年3月议会选举后与中间党和瑞典族人民党组成多党联合政府。倡导民主、自由,主张向经济民主化发展,实行适应经济发展的社会变革,建立民主社会主义。在国际上积极从事争取维和、裁军活动。主席帕沃·利波宁(Paavo Lipponen, 1993年6月首次当选,至2002年两次连任)。

(3)瑞典族人民党(The Swedish People's Party):执政党,1906年成立。由芬兰的瑞典族人组成,党员3万余人。对内维护瑞典族居民的社会地位和权利,对外支持芬官方外交政策。2003年议会大选后同中间党和社民党继续联合执政。主席扬-埃里克·埃内斯塔姆(Jan-Erik Enestam,1998年当选)。

(4)民族联合党(The National Coalition Party):简称联合党,在野党,1918年成立。议会第三大党,党员约7万人。主要代表资产阶级利益,主张同西方保持紧密的经济、政治关系。1987年起连续三届执政,2003年议会大选中失败,成为在野党。主席于尔基·卡泰宁(Jyrki Katainen,2004年当选)。

(5)芬兰左翼联盟(The Finnish Left Union):简称左联。在野党,现有党员3.42万人。1990年5月由芬兰共产党和人民民主联盟合并组成,提出今后党的政治活动和组织形式要适应资本主义社会的变化,宗旨不再是夺取政权和实行国有化,而是在资本主义制度内扩大社会主义成份。1995年3月议会选举后入阁,2003年议会大选后成为在野党。党主席苏薇-安妮·西梅斯(Suvi-Anne Siimes,女)。

(6)绿色联盟(The Green League):在野党,由不同思想的协会和地区性协会组成,没有个人盟员。1983年3月议会选举中首次获得2个议席;5月举行第一次全国性会议。1987年秋,决定成立绿色联盟。1991年3月议会选举后议席大幅度增加,但因能源政策上分歧未能入阁。1995年3月议会选举后入阁,2002年因议会通过新建核电站计划退出政府,成为在野党。主席奥斯莫·索伊宁瓦拉(Osmo Soininvaara,2001年当选)。

(7)芬兰基督教联盟(The Finnish Christian Union):在野党,1958年成立,盟员1.8万人,以基督教教义作为联盟的宗旨。1960年议会选举中首次获得席位。主席拜依维·莱塞宁(Paivi Rasanen,女)。

(8)正统芬兰人党(The True Finns):原名农村党,在野党,1959年从芬兰中间力量分裂出来。党员2万人。主张维护小农、城市贫民和中小企业利益。曾自称是官方政策的坚定反对派,后来对政策进行了调整。1983年议会选举后首次参加政府。1990年8月,因提出国民养老金的预算提议未被采纳,退出政府。1991年议会选举后在野。主席蒂莫·索依尼(Timo Soini,1997年当选)。

(9)芬兰共产党(The Finnish Communist Party):在野党,于1986年4月由原芬共中分裂出来的“少数派”组成。1990年芬共停止活动并入“左联”后,该党以芬共(团结派)的名义继续开展活动,宣称要继承芬兰共产党的传统。党员约4000人。1994年11月该党举行党代会,决定改称共产党。于尔约.哈卡宁(Yrjo Hakkanen)当选党主席至今。
【经济】
[编辑本段]
80年代,芬兰经济以年平均增长3.7 %的速度持续发展。90年代初,经济出现严重衰退。1993年开始复苏,1994年以来经济总体上发展良好。芬政府90年代初完成经济结构调整,增大知识型经济在国民经济中所占比重,重视科技投入,发展高新技术和信息技术,在宏观上继续执行紧缩财政、鼓励投资、削减社会福利、降低所得税、加快国有企业私有化进程、改善就业的政策,使经济保持稳定增长。上世纪90年代中后期经济增长保持在5%左右。1999年加入欧元,2002年1月欧元正式流通,取代芬兰马克。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497亿欧元,比上年增长3.7%,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6万欧元。2003、2004、2005连续3年被世界经济论坛评为年度“世界最具竞争力的国家”。

工业以木材(采伐、加工)和造纸为主,次为炼油、机械、造船、钢铁、有色冶金、纺织等。乳用畜牧业发达。耕地只占总面积的9%,大部种植饲料作物,余种小麦、大麦、马铃薯、甜菜等。出口收入的40-50%为木材、木材制品、纸张和纸浆,余为金属制品和畜产品(肉、乳品)等。进口以机器、煤、石油、金属、运输设备、棉花和烟草为主。对外交通重海运;内陆湖区交通重要,有运河联系许多湖泊,航程达6,600多公里。旅游业发达。

2004年主要经济指标如下:

国内生产总值:1497亿欧元。

人均国内生产总值:2.86万欧元。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率:3.7%。

货币名称:欧元(Euro)

汇率:1美元=0.8840欧元(2003年)

通货膨胀率:0.9%

失业率:9.0 %

【资源】
[编辑本段]

森林覆盖率高达66.7%,约2024.7万公顷,人均占有量3.89公顷,木材储积量20.48亿立方米。矿产资源中铜较多,还有少量的铁、镍、钒、钴等。泥炭资源丰富,已探明储量约700亿立方米,相当于40亿吨石油。有两座核电站(四个核反应堆)。

【工业】
[编辑本段]

2003年工业产值400.12亿欧元,约占国内生产总产值31.1%。工业从业人口为64.2万人,约占总劳力的34.2%。工业90年代得到快速发展,已从劳动、资金密集型转变为技术密集型。建立在森林基础上的木材加工、造纸和林业机械制造业为经济支柱,并具有世界领先水平,整个森林工业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是世界第二大纸张、纸板出口国(占世界出口量的25%)及世界第四大纸浆出口国。近年来,化工、电子工业迅速发展,2003年主要工业产品产量如下:

2001 2002 2003

圆材(百万立方米)53.3 54.2 55

纸浆(百万立方米)27.6 27.8

(资料来源: 2004年芬兰统计年鉴)

【信息业】
[编辑本段]

信息产业发达,极大地促进了本国经济的发展。2003年的产值为33.92亿欧元,占GDP的2.8%。芬兰是因特网接入比例和人均手机持有量最高的国家之一,2003年每1000人拥有219个接入终端,手机普及率为91%。

【农林业】
[编辑本段]
林业发达,农畜产品自给有余。2003年农林业产值为43.67亿欧元,占当年国内生产总值3%。农林密切结合,几乎所有的农户都经营一定数量的林地。2002年耕地约221.55万公顷,从事农林业的劳动力为11.3万,约占总劳力的5.1%。主要农畜产品产量如下(单位:万吨):

2001 2002 2003

小麦48.9 56.9 67.9

大麦178.7 173.9 169.7

燕麦128.7 150.8 129.5

黑麦6.4 7.3 7.3

牛奶(亿公升)23.8 23.8 23.2

黄油6.1 6.1 5.8

肉类34.0 35.9 37.4

鸡蛋5.7 5.5 5.6

(资料来源:2004年芬兰统计年鉴)

【服务业】
[编辑本段]

服务业发达,80年代以来更为完善。基本分为私人服务业和公共管理服务业两大类。主要包括商业、贸易、旅馆、饭店、银行、保险、社会性服务业和公共服务业。2003年服务业产值为780.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54.4%,从业人口为69.5万,占总劳力的31.2%。

【旅游业】
[编辑本段]

2003年外国来芬旅游者共433万人次,旅游收入16.55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1.15%。游客主要来自瑞典、俄罗斯、德国、英国、美国等。主要旅游点是赫尔辛基、图尔库、东部湖区、北部拉毕地区和奥兰岛。
旅游项目:
采摘
到野外采摘野浆果和野蘑菇,是领略芬兰清纯大自然的途径之一。在其他国家,你可能需要缴费,并且有地区限制,但在芬兰国家法规Everyman's Rights的保障下,可以随意采摘。
在芬兰,有67%的人会以此作为夏季的活动项目。

天文景观
极夜与极昼
由于芬兰的拉普兰省的大部分位于北极圈内,所以可以看到极夜与极昼,在极昼中,午夜的天空也不会灰暗,即使在南部海岸,也有19-20个小时的日照。

北极光
在寒冷、干燥的夜晚,纬度越大,越有多的机会看到北极光,北部的乌茨约基,每年观赏北极光的日期为11月25日到1月17日

【交通运输】
[编辑本段]
交通运输业发达,以铁路和公路为主。2003年交通运输情况:

铁路:总长5851公里,41%为电气化,客运量33亿人公里,货运量100亿吨公里。

公路:总长78197公里,其中653公里高速公路。各种机动车263万辆,其中小汽车约227.5万辆、公共汽车1.04万辆、货车35.94万辆,客运量77亿人公里,货运量269亿吨公里。

水运:商船630艘,总吨位148.4万吨;内河航线长9149公里,客运量0.1亿人公里,货运量4亿吨公里;沿海航线长9534公里,客运量1.37亿人公里,货运量25亿吨公里;水运港口近30个,总吞吐量31亿吨。重要港口有赫尔辛基、图尔库、科特卡和波里。

空运:有157个机场,4家航空公司,697架民用飞机,国际航线35条;客运量11亿人公里;货运量200万吨公里;国际机场有赫尔辛基、图尔库和坦佩雷等。

管道:天然气管道580公里。

【财政金融】
国家财政收支情况(单位:亿欧元):

2001 2002 2003

收入(不包括借债) 354.26 363.53 364.13

支出360.72 355.11 368.97

差额-6.46 +8.42 -4.84

(资料来源: 2004年芬兰统计年鉴)

2003年外汇储备80.45亿欧元,其中黄金储备5.15亿欧元;国际收支经常项目顺差105.99亿欧元,净外债累计633.2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44.2%。

【对外贸易】
2003年出口额为463.78亿欧元,占国内生产总值57%,有贸易关系的国家约50个。近几年对外贸易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

2001 2002 2003

出口478 472.45 463.78

进口358.91 356.11 367.75

差额119.1 116.34 96.03

(资料来源:2004年芬兰统计年鉴)

芬出口商品主要有机械设备、化工产品、金属、纸张纸板等;进口商品主要有食品、石油及石油产品、钢铁、纺织品、饲料等。主要贸易对象为欧盟国家。2003年对欧盟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占进出口总额的55%和53%,对其他欧洲国家的进出口分别占13%和9%,对北美地区进出口占5%和9.2%,对经合组织成员进出口占73%和74%,对发展中国家进出口占12%和14%。2003年,芬主要贸易伙伴依次为德、瑞典、俄、英、美。

【对外投资】
芬直接投资国主要为瑞典及其它欧盟国家,外国对芬直接投资主要来自瑞典、荷兰和美国等国家。2003年芬对外直接投资543.96亿欧元,外国对芬投资额367.38亿欧元。

【对外援助】
90年代初芬经济衰退,政府被迫大幅削减外援款项,1994年后有所增加。对外援助情况如下(单位:亿欧元):

2001 2002 2003

总额4.35 4.9 4.94

占国内生产总值百分比0.32% 0.35% 0.35%

(资料来源:2004年芬兰统计年鉴)

主要受援国为:坦桑尼亚、赞比亚、莫桑比克、肯尼亚、越南、埃及、尼加拉瓜、中国、埃塞俄比亚和尼泊尔。

【著名公司】
[编辑本段]

芬欧汇川集团(UPM-Kymmene)是世界第三大纸和纸制品生产商,具有百年历史,在芬拥有93万公顷森林,年平均消费林材24万立方米。主要生产纸张纸浆、纸板和包装薄膜。2003年有雇员3.3万人,净销售额99亿欧元,盈利10.6亿欧元。1999年在江苏投资6亿美元建立芬欧汇川(常熟)纸厂,年产35万吨优质文化用纸。2003年在华营业额为5亿美元。2005年9月,芬欧汇川在江苏常熟的投资兴建的第二条造纸生产线正式投产,芬总理万哈宁出席庆祝活动。

诺基亚集团(Nokia)公司成立于1865年,早期从事造纸、化工、橡胶行业,20世纪60年代开始进入电信市场。主要生产移动和固定电信网络设备及移动电话,在9个国家设有17个工厂,在14个国家设有研发中心,现已成为世界最大移动电话生产商,全球领先的数字移动和固定网络供应商。2003年有雇员5.14万人,销售额294.55亿欧元,盈利53.45亿欧元。中国已成为诺基亚全球第二大市场,其累计在华投资超过23亿欧元。2001年在华销售收入34亿欧元,出口25亿欧元。2000年5月,诺基亚星网(国际)工业园在北京落成。

斯托拉-恩索纸业集团(StoraEnso)由瑞典斯托拉纸业公司和芬兰恩索纸业公司于1998年合并组建而成。为世界最大的林业生产集团之一,主要生产杂志用纸、新闻纸、包装用纸和办公用纸等。2004年有雇员4.5万,销售额124亿欧元。1998年在苏州建立年产12万吨胶版纸的工厂。

富腾工程有限公司(Fortum)欧洲主要能源公司之一,由耐思特(NESTE)工程公司、IVO有限公司等组成。经营范围包括石油和天然气,电力和热能,工程建造、运营和维护,业务几乎涉及所有能源领域。2004年公司有雇员1.3万人,销售额117亿欧元,盈利19亿欧元。富腾在中国市场开展业务已有20年历史,主要在石油、天然气、太阳能、区域供热、热电混合产品和环保技术等领域提供服务和系统设备。

凯斯科(Kesko)1940年由四家零售商合并组建而成,90年代开始实行连锁经营,并获得快速发展。公司主要从事食品、家居用品等批发零售,建筑装修及农业产品的流通和销售。2003年有雇员1.5万人,销售额70.7亿欧元,盈利1.62亿欧元。

【 【军事】 总统为军队最高统帅。国防委员会是最高咨询机构。总理负责领导民政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负责军事方面的国防活动。国防军总司令海军上将尤哈尼·卡斯凯亚拉(Juhani Kaskeala)2001年6月4日就任。实行普遍义务兵役制,服役期6-12个月。

常备武装力量4.15万人,其中陆军2.73万人;海军3000人,舰艇总吨位1.3万吨;空军4500人,主战飞机为F-18C。

2003年国防预算为20.06亿欧元,占政府预算的5.4%。

阅读全文

与海二蛋品批发零售概况相关的资料

热点内容
义乌批发花市场在哪里 浏览:445
昆明副食品批发公司电话 浏览:849
去东海批发水晶便宜吗 浏览:558
中大t恤布料批发价格表 浏览:916
义乌儿童袖套批发 浏览:65
找北京布鞋批发店 浏览:16
贵阳什么地方批发瓷砖 浏览:113
河北矿棉板批发 浏览:711
长春市童装批发市场 浏览:462
青岛高频电磁加热批发 浏览:213
合肥矿用开关柜批发 浏览:410
临沂嘉兴水果批发市场香蕉价格是多少 浏览:830
什么水果批发可以加盟 浏览:597
永年螺丝批发市场地址 浏览:906
广西杀菌灯工作灯厂家批发 浏览:506
欧妮批发商 浏览:538
外转子空调风机批发商 浏览:297
浙江柯桥批发格子布的地方 浏览:728
陶瓷佛像批发厂家地址铜像 浏览:853
河北金钢网铝型材批发 浏览: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