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实体店怎么转型新零售
实体店需要转型这是毋庸置疑的,客流少,成本高,利润薄,各个行业的实体店都处在水深火热中!也就说,客户在没有经过你的店之前已经完成了选择,店面已经不是引流的主要场所了,店与店的竞争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不管是线上还是线下,很多的商家都把注意力放在怎么增加客流身上,在竞争小,客户选择少的时代,有了流量,简单粗暴的做法也能赚到钱!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商业环境,流量来源已经从线下转移到了线上,渠道已经碎片化,人人皆渠道,每个人的朋友圈就是一个天然的渠道!所以单纯靠店面已经不能带来客流,坐着等客无疑是坐着等死,实体店必须要有自己的引流渠道!除了流量的来源发生变化以外,新零售时代的商业规则和传统的商业规则还有下面的几点不同
“新零售是通过线上线下的深度融合,来服务消费者,连接消费者,营销消费者,为消费者打造个性化,精准化,智能化三位一体的消费体验。”数据之于零售企业,就好比雷达之于战机、声纳之于潜艇,它就是实体店的眼睛、耳目,只有拥有大量可靠数据,才能真正洞察消费者需求,实现精准定位、精准布局、精准营销、精准服务,精细管理、成本控制也才能有所凭借。
所以实体零售企业一定要具有强烈的数据意识,要坚持以数据作为决策依据。新零售实体店更要从一开始就要整体规划、顶层设计,布局好数据采集、分析、提炼,建设自己的数据平台。数据平台应打通线上线下,与供应链、ERP、CRM、APP、微信等融会贯通,既可以采集消费数据。
Ⅱ 如何管理批发兼零售的商店
其实这是所有批发商所面临的问题,很多批发商从早上8点一直忙到晚上8,有的甚至是10点、11点。而且一到过节、旺季的时候,更是如此。现在很多批发商的仓库发展到从仓管员、打单员、搬运工、司机“一条龙服务”(偷货)。
虽然我不是批发商行业里的人,我只是给批发商供应进销存、财务软件的软件供应商,我发现大部分批发商的很累,我想从几个方面来探讨一下:
1、品种太多、太杂,如做饼业糕点、调味品、百货等批发商,商品做太杂、太细,一些做饼业的商品达到4千多种(其实做饼业更加麻烦,因为同一种饼就有好几种不同的口味),这样会导致人员配备跟不上,其实为何不花精力作主要的品牌、品类的商品,而且是利润很高的商品,那些边角的商品,没有利润的商品最好还是不要去做。
2、有些做一些不同的客户混在一起,比如做流通、二批客户、BC类客户、KA类客户等等,全部混在一起,其实有一个方式可以这样,把这些客户类分开来,每一类客户都配备一个文员,比如KA类客户,从软件系统开单开始一直到退货,都由当前的文员去负责跟踪。
3、人员素质的问题,我亲眼看到有这样的两个批发客户,有一个批发客户,连电脑打单的录入人员都是大专以上的,更不要说财务人员、业务员了;而另一个批发客户呢,电脑打单的人员的大部分是初中文化水平,连搞一个很简单的excel报表都不会。可想而知,人员素质低下,也是造成公司管理上的混乱的。
4、仓库的管理,其实仓库管理好不好,直接影响到整个公司的运作的,如果到月底盘点时,除了正常损耗之外,账面数一定要与实盘数要对得上,做到这一点就行了。刚开始,可以这样,抽重点的货物来抽盘,比如3天一次、5天一次,这样来抽盘,你只对重点商品来调整库存,其它的商品就慢慢来调整。
5、没有责任到人,从店员打单、仓库凭单出货、司机运货这一路环节里,没有任何人在单上签当前人名字,这样不就很容易出现漏洞吗?
6、尽量做到软件的数据与实际数据对得上,比如今天销售了12万元货物,而实际收了8万元,那钱和软件显示的账要对得上,就是说老板只要看到软件显示收了多少钱,那实际也是收了多少钱,而且日期不能改变,比如今天收的款,明天才入账,这要不行;另外在库存里,除了正常损耗以外,软件的账面库存数一定要与实盘数也要对得上,金额可以不用去管,但是数量必须要对得上,所以在仓库管理的环节上,最好能建立奖罚制度,商品少了,查明原因,除了正常损耗,如果由于仓管的原因,按进货价来罚款;如果每个月正常损耗低于某些数量,可采取奖励的方式奖给仓管员;其实还有一种仓库管理的方法是,把仓库承包给仓管员去管,这样也可以。
Ⅲ 如何经营百货店
开百货店要先做好前期准备工作,先深入了解百货店零售行业,最好进行一下具体的市场调查,调查一下地区人口基数、地区经济发展水平、主要目标顾客群有哪些、主要目标顾客群消费能力如何、有什么消费偏好等。
必须了解最近的流行趋势,产品在满足实用性功能外,更兼具产品外观质感与美感功能,满足消费者日益增长的审美体验需求。因此进货周期相对较短,要满足消费者对产品款式不断增长的需求。投资者的目光要放长远,有稳定可靠的进货渠道能避免很多麻烦。
在前期建立良好的口碑,百货店的环境设施、产品陈列、各种宣传资料以及广告等会产生第一印象,吸引消费者;而良好的待客礼仪给予顾客的则是更加深刻的服务体验,增加回头客。利用促销和服务口碑的扩散性来扩大商圈,提高对精品百货店的知明度,做好宣传工作。
百货店经受住了市场的考验,一站式购物模式让消费者更放心,更省心。而且它能满足不同消费者的需求。如今越来越多的创业者对投资百货市场感兴趣,在市场中的影响力大,前景好,是创业的好选择。并且它丰富的商品种类,确保消费者可以在百货购买到自己喜欢的产品。
Ⅳ 零售的发展趋势
中国零售业曾以每年翻番的门店扩张速度,开启了中国零售业高速增长的“黄金十年”。但经历一番粗放式的野蛮增长后,传统零售业遭遇瓶颈。随着电子商务的冲击,靠传统店铺物理网络布局的零售模式已经行不通了。而随着中国经济下行,零售企业扩张店铺的模式开始暴露风险,整个传统零售业呈现增速放缓、利润下滑的趋势。
从2011年第四季度开始,整个零售行业销售业绩下滑,不仅销售额有所下降,利润也在下滑。2012年前三季度,商业零售行业共实现营业收入4870.74亿元,同比增长13.12%,增速较去年同期下降近11个百分点;实现净利润134.83亿元,同比下降15.39%。
通过对零售上市公司进行统计,前三季度仅有一半业绩增长。业绩同比下降的公司中,有六成业绩降幅在20%以上。约八成公司第三季度业绩环比下降。其中,在港交所上市的国美电器今年上半年销售收入同比下降22%;净利润亏损5亿元,1-3季度亏损增至近7亿元,与之相比,苏宁电器上半年的净利润也下滑近30%,2012年前三季度业绩继续下滑超过三成。
造成传统零售业的困境不是偶然的,分析原因,可归纳为资本对零售业的兴趣下降、电子商务的冲击、传统零售业模式弊端渐显、成本增加四个方面。
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世界经济跌宕起伏,贸易保护主义和反区域一体化的逐步抬头,实体经济面临错综复杂的环境,世界经济前景难以乐观,我国经济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除成本、资金等因素外,我们面临的压力有3方面:一是项目重复建设、扎堆上马;二是需求萎缩、市场低迷;三是国际竞争对手的打压。面对严峻形势,我国必须实现经济转型升级。
当前各个行业及省市都在抓紧制定转型升级战略,零售百货行业也应抓住当前有利时机,培育和健全企业创新机制。同时,加大研发投入和人才储备,提升创新能力,重点突破制约产业价值链提升的关键环节,加快发展研发、设计、标准、物流、营销等生产性服务环节,促进生产服务化和服务知识化。同时,通过“创造性破坏”,建立新的技术和生产体系,以生产效率的提升抵消、对冲成本上升带来的压力。
未来五年,我国零售百货行业发展的着力点不在于追求更高的增速,而在于正确处理好增长速度与结构、质量、效益、环境保护等的重大关系,改善和提升产业整体素质,着力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国际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2012年1月,国务院正式发布了《工业转型升级规划(2011-2015年)》(以下简称《规划》)。这是改革开放以来第一个把整个工业作为规划对象,并且由国务院发布实施的综合性中长期规划,指导未来五年我国工业发展方式转变方向。
随着行业竞争的不断加剧,大型零售企业间并购整合与资本运作日趋频繁,国内优秀的零售企业愈来愈重视对行业市场的研究,特别是对产业发展环境和消费者购买行为的深入研究。正因为如此,一大批国内优秀的零售品牌迅速崛起,逐渐成为零售行业中的翘楚! 一、批发市场建设开始进入一个相对的低潮。
随着超市、百货、专业店的不断发展,传统的批发市场不断受到挑战。消费升级、批发商转型,批发市场过多等等问题将进一步尖锐。批发市场的建设和发展相对进入一个停滞甚至开始萎缩。
二、百货业向超市业学习,开始走自营商品的道路。
百货业在我国远比超市业历史悠久,但是发展相对缓慢。原因有二:第一,百货业近10几年来水平不是高了,而是低了。从自营逐步转向为物业管理商,降低了百货业从业人员的能力要求和负担,从而最终降低了对于商品、市场的分析和掌控能力。第二,百货业连锁管理的能力,复制的能力,规范化管理的能力相对于超市业落后,也严重制约了百货业的发展。
从提升自我的管理水平,应对市场要求,以及规模化、连锁化、集约化运作的要求来看,百货业将不得不向超市学习,逐步开始自营商品。消费升级将成为百货业的机遇。
三、大城市超市并购加剧,小城市成为争夺重点市场。
一、二类城市因为大型超市布点过密,导致单店销售和赢利能力无法提升,最终的结果就是重新的并购和整合,优势向资金大、规模大、管理水平高的企业集中。最终可能形成几个国际品牌和极少数国内品牌占据市场的结果。
三、四级城市(沿海县级城市和内地地级或以下城市)因为还有一定的市场和赢利空间,所以会成为争夺的目标。因为其市场空间有限,中等规模(3000~7000平方米以内的超市将成为主流)。
四、便利店进入一个相对上升的阶段。
消费升级的一个特点就是人们对于性要求上升和对于价格敏感度的降低。随着收入的增加和城市交通的成本增高以及时间成本变得越来越高,便利店会相对进入一个比较好的发展时期。但是便利店经营的复杂性将成为经营中最大的障碍。如果不解决好这个问题,那便利店的赢利能力将受到非常大的限制。
五、专业店将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
类似国美、苏宁的专业店将进入第二个发展高潮。形态将更加多元化。比如服装超市、办公用品超市、食品超市、洗化用品超市等等将不断出现和壮大。他们通常将扮演“价格杀手”的形象,而且具有很强的渠道整合能力,形成对于大型综合超市和百货的强有力的挑战。新的商业巨头很可能将在专业店领域产生。
六、资本市场将更多的投资零售业。
IT产业发展的不确定性,工业企业受经济不景气而更多的寻求销售渠道等等,导致零售业作为销售终端的能力进一步强化。零售终端。这个情况将进一步加剧。经历了本轮金融动荡的资本市场将更多看重稳定而具有高成长性,且有巨大现金流的零售终端。金融业、风险投资、房地产业和零售商的联合将进入一个全新的时代。
虽然世界和我国经济目前处于一个低潮,但是零售业的发展总体将仍然保持高于GDP的速度增长。以上所述六个方向有望将成为今后5年或者更长时间零售业的发展的趋势.
Ⅳ 传统百货商场如何转型
应该根据经济的发展、环境的改变、民生的需求、时代的变化来不断改变自我、完善自我以不断满足群众的精神、物质、文化、生活、便捷的需求。
Ⅵ 百货商店应如何扭转市场份额和利润被各类新型业态商店侵占的局面
百货商店属于市场销售渠道,这个渠道是沟通生产商与消费者的桥梁。如何做好这个渠道,首先要有明确的定位,做什么产品的渠道?还是做那一群消费者的渠道?利润从哪里产生?国美、苏宁做的是家用电器的渠道,通过垄断家电渠道,上压迫生产商,下吃定消费者,通过专业、专一、规模优势把竞争者排挤出市场,这就是有准确定位,明确的发展思路带来的好处。其他的像手机卖场,大型超市,等等说白了,终极发展目标都是垄断渠道,或者垄断某一种产品,或者垄断一类产品,或者垄断某一群消费者。专业化、专一化、规模化才能在未来的市场竞争中生存,将有限的资金、精力、经验积累集中在狭窄的渠道上,做到行业的上游,最好成为渠道垄断者,才是成功的唯一手段。现在是市场细分,消费者细分的时代,什么东西都卖,等于卖什么东西都竞争不过别人。
Ⅶ 我在乡在做百货批发零售,十三年了现在想改做超市但不知从那点下手
开一家小型超市应该如何选址??
进货的渠道有哪些??应该如何选择供货商??
一般进价和买价的比例是多少??
我要做好哪些准备工作?
开一家小超市我需要办理哪些证件?
步骤/方法 1. 小型超市的主要消费群体是居民区的居民,那么就要求到居民楼去寻找合适的门面,可以根据居民区的大小和你经营的商品类型来决定门面的大小。
2. 进货主要是送货。一般来讲,一些批发商都会送货上门的,如果你销售的好,他会在你要进货的时候自动得给你送到的。不过,刚开始要注意,一定要亲自去供货商的店面去商谈下次送货的方式和调货的条件。清漪不要接受不熟悉的、离你们很远的供货商的货,这样不方便调货的。
3. 在我们这里,日常用品一般加价是在10-20%,甚至更低,有的甚至不赚钱,如果有家长带小孩来,你还要赠送些不值钱但是很好玩的东西。便利超市的盈利主要在薄利多销和一些种高档礼品上面,特别是一般的家停产们是不能空手的东西上面。
4. 你要做的事情很多:寻找店面、购置货架、寻找供货商、办理相关手续、理货、试营业、宣传(在居民区里不要太喧哗,个人认为还是朴实一些好)等等。
营业执照、卫生许可证、税务登记证等等。
Ⅷ 开个小百货商店有哪些进货渠道
进货渠道有长渠道与短渠道之分。根据中间商介入的层次,将进货渠道按级数来进行划分,如零级进货渠道、一级进货渠道、二级进货渠道、三级进货渠道。 一般而言,渠道越长,进货的成本就越高。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购物年均增长50%,中国网络购物的市场规模将在2009年实际接近1000亿,艾瑞咨询预测至2011年中国网络购物市场规模将达到4060亿元,因此进货渠道也随之多样化。
进货渠道主要分类有:实体进货渠道、网络进货渠道;
实体进货优势:面对面交易,诚信可靠,更容易了解商品属性,也是当前主要的进货方式。
实体进货缺点:进货渠道长,进货成本高,效率低。跨区域进货增加车旅费用及额外成本,同时对商品的种类有局限性,面临众多的商品可能需要到不同的区域进货。
网络进货优势:
第一,由于网络商城省去租店面、召雇员及储存保管等一系列费用,总的来说其价格较一般实体进货的同类商品更便宜。
第二,进货效率高,不受时间限制,随时可以“逛商店”,获得大量商品信息,可以买到当地没有的商品;
第三,网上支付较传统拿现金支付更加安全,可避免现金丢失或遭到抢劫;
第四,从订货、买货到货物上门无需亲临现场,既省时又省力。
温馨提示:以上信息不代表任何建议,仅供参考。
应答时间:2020-11-25,最新业务变化请以平安银行官网公布为准。
[平安银行我知道]想要知道更多?快来看“平安银行我知道”吧~
https://b.pingan.com.cn/paim/iknow/index.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