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您好:根据法律规定,农资批发零售(化肥农药种苗)需要办理哪些手续才可以营业
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农药。
农药管理条例
农药经营
第十八条
下列单位可以经营农药:
(一)供销合作社的农业生产资料经营单位;
(二)植物保护站;
(三)土壤肥料站;
(四)农业、林业技术推广机构;
(五)森林病虫害防治机构;
(六)农药生产企业;
(七)国务院规定的其他经营单位。经营的农药属于化学危险物品的,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办理经营许可证。
第十九条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具备下列条件和有关法律、行政法规规定的条件,并依法向工商行政管理机关申请领取营业执照后,方可经营农药:
(一) 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技术人员;
(二)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营业场所、设备、仓储设施、安全防护措施和环境污染防治设施、措施;
(三)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规章制度;
(四)有与其经营的农药相适应的质量管理制度和管理手段。
第二十条
农药经营单位购进农药,应当将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核对无误,并进行质量检验。
禁止收购、销售无农药登记证或者农药临时登记证、无农药生产许可证或者农药生产批准文件、无产品质量标准和产品质量合格证和检验不合格的农药。
第二十一条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做好农药储备工作。
贮存农药应当建立和执行仓储保管制度,确保农药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第二十二条
农药经营单位销售农药,必须保证质量,农药产品与产品标签或者说明书、产品质量合格证应当核对无误。
农药经营单位应当向使用农药的单位和个人正确说明农药的用途、使用方法、用量、中毒急救措施和注意事项。
第二十三条
超过产品质量保证期限的农药产品,经省级以上人民政府农业行政主管部门所属的农药检定机构检验,符合标准的,可以在规定期限内销售;但是,必须注明“过期农药”字样,并附具使用方法和用量。
Ⅱ 经营范围是化肥,农药,批发,零售,可以叫个什么公司
建议:地域名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国家对化肥实行专营制度。只有供销社可以做这个,个体工商户无权经营。
根据《国务院关于化肥、农药、农膜实行专营的决定》、《国务院关于完善化肥、农药、农膜专营办法的通知》(国发[1989]87号)有关规定,我国化肥、农膜实行的是专营制度。
1、中国农业生产资料公司和各级供销社的农资经营单位是农资专营的主渠道;
2、县和县以下的植保站、土肥站、农技推广站(中心)开展技术推广和有偿技术服务所需配套的化肥、农药、农膜(含地膜,下同),可按当地零售价有偿转让给当地农民。
3、化肥、农药、农膜,生产企业可与专营单位合同订购或联销、代销或直接销给农民自用。
以上单位经营农药、化肥、农膜无需审批,除此以外任何单位不得经营农药、化肥和农膜。供销社系统农资公司改制后,只要供销社仍然绝对控股,那么改制后的农资公司仍可经营农药、化肥、农膜。但是,农资公司控股或参股设立的企业及改制成其他形式的企业,均不能经营农药、化肥、农膜。
Ⅲ 农产品批发市场里面一般有农资(化肥、种子、农药等)卖吗
没有。
农资(化肥、种子、农药等)是用于生产农产品的生产资料,需要有相应的经营资格才能经营,只有在农资综合商店、化肥经营店、农药经营商店、种子经营商店等专门经营农资的商店里才有销售。
Ⅳ 农资零售商如何做好产品销售
目前农资行业终端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几乎到了白热化状态。新的零售门店也层出不穷,逐年增加,几乎村村都有农资店或销售者。在这种情况下,受地域和信息等诸多因素限制的乡镇级和村级农资终端经销商更是倍感困惑,彷徨失措。那么,终端零售商从哪些方面着手,才能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自己满意的销售效果呢? 销售前的铺垫 示范田效应。所谓的示范田效应就是在产品经销区域内的一个村或几个村选取不同的地块做产品示范或实验,平时可以免费提供农药供试验田的农民试用。在病虫害发生时用事实说话,让未用该农药的农民了解、知道其使用效果。当他们发现这些产品对发生的病虫害的确有用时,他们自然深信这些产品是好产品,那么他们自然会选择购买,销量和效应自然会随之提升。 培养意见领袖为你的“口舌”。而在每个村子里,都会有那么几个乐于传播信息、较有威信,比较受大家信任的人物,如村干部、科技种植先进户、致富能手等,这部分人可以被称为村民的“意见领袖”。终端零售商应该有目的地培养这些农民信任的公众人物为自己的口舌,让这些“意见领袖”为产品销售做宣传。 培养这些人为“意见领袖”并不是难事。可以在平时与他们多接触多联系,并培养彼此间的信任和感情。在农民遇到发生病虫草害的情况时,免费为他们提供药品供他们试用。有了这些细节上的实惠与好处,他们自然而然就会在平时的言语中为这些产品做出不错的口碑宣传,这样终端经销商就等于为自己培养了免费的产品推广员。而这些意见领袖说出来的话,也往往比零售商本人更具有说服力和号召力,从而拉动终端和产品销售。 销售的技巧 产品的陈列。作为一个农民,无论从文化素质和专业知识上都是最低层的,那么他将如何鉴别一个产品品质的好坏呢?方法如下:一是终端销售人员的推广介绍。二是产品包装,再就是给他直观和感官的产品摆放,即卖场的陈列。有相当一部分农民是凭感觉到店来买产品的,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他们的购物意向。环境好的店面会给予顾客良好的印象,对产品质量产生信任感;相反则不然。这就要求终端零售商在此方面引起注意。在进行门店形象管理的过程中,门店不要求豪华,但一定要干净、规范、卫生、有序,只有这样才能引导农民掏钱,才能对第一次进店消费的农民形成满意的消费感;其次是应时产品摆放要醒目、突出、造型,季节性产品要注意及时倒换;最后要根据市场的需求,店内条幅、宣传画进行不断更新,应时宣传。毕竟,宣传可为产品销售的成功推波助澜。 产品的介绍:话术。所谓话术,即准备好一套完整熟练的产品介绍,对所卖产品的特点及卖点进行提纯,特别是把产品特有的功能和特点提炼出来,在农民前来购买产品时,用最简练、最精辟、最能吸引和打动人的语言介绍产品,讲出自己产品相比于其他经销商的产品的最大优势所在之处。 另外,大家一定不要轻视购买前的产品介绍,因为消费者往往只给你一次介绍的机会,而介绍时讲得好与坏也会直接关系到消费者的购买决定,以及他购买后的口碑传播。 其实,同类产品的卖点大多大同小异,农民面对种类繁多的产品,大多不知道怎样去选择和购买。这时终端零售商就有必要费些心思,把产品的卖点换一种方法或以适当夸张、幽默诙谐等较为独特的方式讲出来,吸引农民的眼球。不过这些技巧运用的前提必须是所卖的必须是优质的产品,而非假冒伪劣产品,否则即使你讲得天花乱坠,谎言也有被揭穿的时刻。 产品报价。面对五花八门的农资产品,很多农民没有能力鉴别产品质量的好坏,但他们会本能地把价格作为评判质量的一个标准。买价格高的怕买贵了,价格低的怕质量不好。针对农资产品销售过程中的产品报价,方法有如下几种,仅供参考。 1.价格对比法:高低与适中价格的产品对比。在农民选购产品时通过两级产品的对比,重点推出你打算销售的产品类型。 2.利益算账法:此法主要针对高价位的产品。推广高价产品需要零售商耐心向客户推介产品特性,通过投入、产出的对比,这样想主推的产品就能推销出去。 3.熟记客户和老价格法:针对新客户,故意告诉他产品还是老价格销售,这样就能从直观上使得新客户易于接受产品报价。 4. 价格分析法,即小数报价法。通过对每亩地或每桶水多少钱,向农民仔细分析产品使用量,核算投入产出比,推出产品。 5.引导成交法:此法针对新产品的推广。新产品需要打开销售市场,引导在买卖交易中作用很大,零售商的积极引导能使洽谈顺利进行。它能使农民转移对产品价格的顾虑,能使农民在购买农资产品过程中,变得积极。 用事实说话。事实胜于雄辩。产品销售过程中,好的农资产品会用事实去证明效果,这比没有事实依据的喋喋不休要强得多。 这里,可以用叙述的方式构筑事实效果。前文中提到的试验田使用效果和口碑传播的正面效果都可以作为叙事内容。在产品介绍时切忌漫无边际,夸大其词。在给农民介绍产品时,不要讲指定产品什么都可以治,这往往取得不了农民的信任。最重要的是,切忌贬低其他产品或同行竞争者,不懂装懂。 农资产品销售面对的客户千差万别,专业知识和文化水平也普遍较低;当然,产品推广销售的方法也有多种,但对于农资零售商如何做好农资产品的销售,归根结底产品的效果是基础。没有好的产品,好的效果,什么样的销售技巧也挽救不了零售商的门店。选择永远比努力更重要,在农资产品销售中,选择一个好的厂家,一个好的代理商,好的产品,好的宣传借力发展,这才是明智的选择。
Ⅳ 我想做化肥生意,本钱有点少,请问我是从农资公司,还是直接到化肥厂拿货
一定的,比如说你们市的正大化肥,已经有市级代理了,那么你必须要在市代理商那里进货,如果没有就可以在厂家那里拿货,有的厂家是已经招代理加盟了
Ⅵ 开农资零售店进货,是在生产资料公司进货 还是找代理或这是直接找厂家
看你的意思是想卖化肥吧,其实不在于你从哪里进货,从你的表述中可以看出你打算做农资,或者说做农资不久,最主要是要赢得农民的信赖,主要你就有量了,还有你如果刚开始做,量不大直接找厂家不现实,上面那个朋友给你出主意挺好,让你去给代理商打工,了解行情,如果你 当地农业条件比较好,你可以在自己家里开店试试,至于从哪里进货,没有一个标准,看是什么货了,关键是要随行情说话,你自己要想明白这几件事,如果我开店,农民怎么样会来买东西,我有什么策略让农民持续到我店里买东西,从种子到化肥农药都来买,我有什么优势,以及我要做什么准备工作做宣传或者促销来吸引人气,想好这些了,你距离成功就近了,
一个十年农资人的忠告
Ⅶ 我想做农资零售,从代理商进货,要不要签合同啊还有要注意些什么问题啊
签什么合同呀,其实标准来说做生意需要合同协议也互相约束对方,但是对于中国农资行当,因为农资销售门槛低,竞争强,一般是代理商拼命想多建立自己的网络,这样做为零售商就有优势了,农资销售分三块,一是种子,种子除非特别畅销的种子,一般还是可以赊欠一部分的,二是农药,农药因为金额不太大,可以全额赊欠或者大部分赊欠,三是化肥,化肥常规的氮肥和磷肥一般代理商不给赊欠,但是复合肥会给你赊欠。如果能从代理商处赊欠货物,对零售商来说好处有三,1是增加自己的流动资金,并且自己有剩货时好退货。2是农资销售有一点风险,出现问题时,例如把农民庄稼打坏了,或者种子不出芽等问题时,你好向代理商索赔,如果没有赊欠,你是全款和代理商合作的,有合同或者协议意义不大,即便法院判决你赢,但是执行很难。3是因为农资销售讲究区域专营,如果你某个产品卖火了,代理商为了自身利益,把货给了你的竞争对手,对你影响太大,但是如果你赊欠了代理商,那样你就可以锁住代理商。 就简单给你说这些,
一个十年农资人
Ⅷ 农资零售店挣钱越来越难 请教各位农...
现在土地流转速度加快,家庭农场和种植大户的不断涌现,农资产品营销渠道的多样化,导致竞争激烈.我现在觉得,农资零售店从一个单纯的小卖铺发展成为集农技服务,农机服务,土地托管的服务组织是趋势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