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结缘观音佛像可以和地仙一起在小庙里受香火吗
既然是结缘为什么要把它们送走呢,送走说明你跟他们没缘分,要不就是你给观音菩萨像找人开光了,按理说佛菩萨像是不能照镜子的,但是现在有些滥竽充数的仙,给死人开光的方法用在菩萨像身上。除此之外,从佛具店请回家的佛菩萨像直接烧香就可以了,但是现代人根本不了解这方面的知识,非要找个仙把佛菩萨像里面塞了乱七八糟的东西,结果把供养者折磨个半死,最后被迫送到大小庙里。小庙基本上都是土地庙或者小鬼庙,建议你还是送到大庙旁。
正规的仙牌是用没有文字图案的糕点纸壳箱板和大红纸糊制的,可笑的是不懂的人竟然用金箔纸、黄纸、红布黄布、胶合板或者带有文字图案的纸壳板制作的,这种仙牌即便家中存在仙家也供不了,最常见的就是做噩梦。
⑵ 天上的神仙和地仙到底有啥区别
在探讨这个问题的时候,首先我们要明白,神仙一共可以分为两大类。分别是先天神以及人修炼成仙。无论是神仙也好,还是地仙也好,他们两者都属于人修炼成仙的范涛。从等级的划分上来看,人修炼成仙一共可以分为五个等级。由低到高分别是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这五大等级是人通过修炼可以达到的修为,但是先天神与人修炼成仙有很大的区别,先天神乃是先天所化,是大道的化身,先天就是这样,是不可以通过修炼而达到的。
当然,虽然说与神仙相比较来说,地仙有所不足,但是其实无论是神仙也好,还是地仙也好,那都是千万里无一的人物,是无天赋的人穷尽一生都无法到达的境界。
⑶ 道家所说的地仙是一种什么样的神
摘自 一起来搞搞清楚——我们道士修的是啥仙?
萧岳锋、丁宏亮 龙虎山道教 2018-05-13
《抱朴子》有言:“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于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上所言可分为:天仙、地仙、尸解仙等三类仙。
《钟吕传道集》有言:“仙有五等者,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之不等,皆是仙也。鬼仙不离于鬼,人仙不离于人,地仙不离于地,神仙不离于神,天仙不离于天”。
上所言可分为:鬼仙、人仙、地仙、神仙、天仙等五类仙。
事实上,这种分类还有不少,在《天隐子》、《仙术秘库》、《太真科》都有类似分类。看起来不同,实质相同。这很好理解,现在天寿120岁,能过120岁的,必是仙,不管怎么和光同尘,都瞒不过去。不过120岁的,是否为仙,在《钟吕传道集》也有明晰的界定标准。
在这用较低层次的鬼仙、人仙对道教中的“仙”的最低门槛略作通解。地仙、神仙、天仙这三类,在本文就不提了,太高、太玄,言之无益、听者无利。
鬼仙者,“阴中超脱,神象不明,鬼关无姓,三山无名。虽不轮回,又难返蓬瀛。终无所归,止于投胎就舍而已”。
道友,看明白了没有。鬼仙能不入轮回,但很难登仙界。在地上又无神职,无法享受香火。最后去处,只能投胎再来、重修。鬼仙之能止于可自主投胎。
人仙者,“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道友,请看。人仙的身体形质坚固,在世可长年了,能过120岁,好平常。至于是否能过千岁,姑且听之,本文不论。最后去处,还得看存世期间,如何积功累德,才能定下最后的去处。功德差的,还是如鬼仙一般去处;功德好的,有机会登仙界。能在人世间阳光下行走,人仙跟鬼仙相比,实只有寿的受用而已。
⑷ 梦见家里的佛像变成别的地仙像
梦境本就是无常变易的现象,在梦境中一切都有可能!但梦境和现实并无实际的因果链接,什么寓意吉兆都是世间思维,不可迷信
⑸ 仙人除了天仙神仙人仙地仙鬼仙,这五仙外好像还有一个不为人知的太和仙
不同小说的设定不同。以我3年的读网络小说经历是没见过太和仙这个称呼。求采纳!有什么不懂的可以继续问我哦!
⑹ 请问谁知道许地仙资料
许地仙是湖南人;许地仙在1949年随青年军208师到台湾,并加入装甲兵水牛剧团,从此开始演艺生涯。中国台湾演员,第20届金马影帝。代表作品有《扬子江风云》、《群龙戏凤》等。
2018年5月1日晚9点56分,演员汪秀川在台大医院病逝,享年88岁。
(6)厂家批发地仙像扩展阅读:
许地仙先后从事军中话剧演出和电视节目主持。出演过几十部电视剧。1963年从影,早期专演反派配角,是台湾影坛知名的反派演员。1966年任国联影业公司演员,在影片中扮演反派角色。获得第7届金马奖最佳男配角奖。
1971年任台湾电视台演员。1979年出演大导演胡金铨1983年主演虞戡平导演的悲情歌舞片《搭错车》,饰男主角退伍老兵哑叔,获得第20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奖。1984年主演《老莫的第二个春天》,饰莫占魁,再度大赚观众热泪;该片获第21届金马奖最佳剧情片奖。
⑺ 八大地仙有哪些
我只听说过五大地仙
其他才疏学浅
不知道。。。五大仙
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民间俗称「狐黄白柳灰」(或称「灰黄狐白柳」)为五大仙。
民间对动物的崇拜主要体现在对“五大家”的崇拜上,这是一种对妖仙的崇拜,同样源于万物有灵的思想。五大家也叫“五大仙”,包括狐仙(狐狸)、黄仙(黄鼠狼)、白仙(刺猬)、柳仙(蛇)、灰仙(老鼠),民间俗称“狐黄白柳灰”(或称“灰黄狐白柳”)。民间普遍认为五大家是与人类长期伴生的,属于亦妖亦仙的灵异,如果侵犯了它们,使它们受到损害,它们就能以妖术对人类进行报复,使人类受到不同程度灾难的惩罚;倘若人们敬奉它们,则会得到福佑。因此,民间许多家庭中都供奉五大家。供奉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在家中的佛堂、祖先堂旁边供全神像,全神像包括九位神灵,即增福财神、福、禄、寿三星及五大家,分三排顺序排列。五大家的形象都是人像,慈眉善目,除白仙被附会为白老太太的女人形象外,其余4位都是男像,穿官服,带暖帽,颜色为灰蓝或石青等。白仙穿裙子,凤冠霞帔,十分漂亮;另一种供奉方法是在院中角落盖“仙家楼”,供奉五大家牌位。仙家楼是木制的3尺多宽、2尺多高的庙宇模型。做工与真实庙宇相差无几,有房脊、溢廊等,前面还有4扇门。五大家的牌位就供在里面,而且把供品也放在仙家楼里。人们在仙家楼下做一个木托,高半尺左右,托上部与仙家楼连接处挖有一个圆孔,在托的侧面也挖一个圆孔,目的是便于五大家们享受食物供品,出入方便。
在五大家的崇拜中,民间对其中的狐仙、黄仙和白仙更为敬畏,关于他们的灵迹传说也颇多,将他们附会为胡三太爷、黄二大爷、白老太太。
五大家的信仰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大部分消亡。
狐仙
即狐狸。中国夏代开始,民间就有大禹治水时曾娶九尾白狐——涂山氏的女儿为妻而生下夏朝第一代君主启的传说故事,说明了早在5千年前中国人就已经视狐狸为吉祥动物加以崇拜了。民间普遍认为狐狸有灵性,能作祟作妖,也能成仙。它们精通道术,能报德,能复仇,同人恋爱,还会捉弄人。同时也能为人医治病痛。许多巫师在进行巫术活动时,也常常说自己是狐仙附体,并以狐仙的名义对病人发号施令,解答问题。旧时,天津在河北建有三太爷庙,天后宫中也有胡三太爷的塑像,常有信徒前去进香朝拜。人们还赋予狐狸一种灵敏机智可爱的性格,喜欢把它想象为善良多情而浪漫的女人,在民间传说或文人墨客笔下的“狐狸精”多是美妙的风情女郎。当然,也有人将“狐狸精”贬为勾引男人的不正派女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对狐仙的崇拜逐渐失去传承。
黄仙,即黄鼠狼,被民间唤作“黄二大爷”,旧时在天后宫中供有其塑像。它被人崇拜,有两个原因。一是因为它同狐狸一样体态颇为美丽而又性情狡黠,使人感到神秘;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认为它可以左右人的精神世界,与一种精神错乱的疾病有关。这种精神错乱的疾病叫“癔病”,民间俗称“状克”。人们认为一旦黄鼠狼附了体,就会发生癔病,其中以女性或精神抑郁者为多。这种病症发病时哭哭啼啼,连说带唱,诉说一些玄妙的事情或生平中的不平之事。有的人还会唱出一些美妙诗句。得癔病者发病时不识家人及亲朋,且说话语调也与好时不同。还有人说病者的皮下有滚动的小球,用针将它扎住就能置附体的黄鼠狼于死地,一般用针刺病人的人中就可治疗。而且还有一种奇特的现象,传说只要医生、巫师或打过黄鼠狼的人在门外一咳嗽,发作立即停止,形同正常人。这种癔病虽然不会留下后遗症,但很难彻底治愈,易多次发病。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民间对黄仙的崇拜逐渐失去传承。
白仙,即刺猬。对白仙的崇拜,民间说法不一,大部分人将它当作进财、防病的吉祥物,民间传说的白老太太就是由刺猬演化的神灵,主要是为人治病,而且精通巫术。旧时,天后宫中曾供奉白老太太的塑像。196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被毁。1995年由香客捐款重塑,传说更加离奇。
蛇仙人们对蛇仙的崇拜也来自远古,传说伏羲和女娲都是人首蛇身的神人。蛇常常被认为是龙的化身,因此在十二生肖中若属蛇的人,则说是属小龙。人们认为蛇有灵气,它的形体奇异,能蛰伏潜藏蜕皮变化,而且行动诡秘灵敏,法力比狐狸还要大,也能形成人形,有千里摄物的法术。由宋元话本《白娘子永镇雷峰塔》改编的《白蛇传》民间传说故事,将白娘子和青儿描绘成善良可爱的蛇仙。在天津的民间老会、圣会表演中常常出现蛇仙的影子。特别是在高跷表演中,一定少不了这二位蛇仙,白蛇一身素妆,青蛇一身青妆,都佩戴宝剑,模样俊俏,柔媚中带有刚毅,令人瞩目。
鼠仙
对老鼠的崇拜是因为它昼伏夜出活动于黑暗之中,令人莫测其踪迹,因而被认为有很高的智慧而被神化。还有的将其视为仓神,在民间填仓节时祭祀。另有认为鼠能预知未来,会算卦,也能使人致富,故又将其视为财神,希求它在黑暗中为主人家运来财宝。民间还把鼠的世界想象同人世间一样,创造了许多民间故事和艺术作品,其中在杨柳青年画、泥人张彩塑及剪纸等艺术作品中都有《老鼠嫁女》、《老鼠娶亲》等作品流传于世。
⑻ 地仙,散仙,人仙有什么区别
地仙是道教认为住在人间的仙人。地仙也称为遍知真人。葛洪 《抱朴子·论仙》:“按《仙经》云:‘上士举形升虚,谓之天仙;中士游於名山,谓之地仙;下士先死后蜕,谓之尸解仙。
(8)厂家批发地仙像扩展阅读:
道教《钟吕传道集》的介绍
吕曰:“所谓地仙者,何也?”
钟曰:“地仙者,天地之半,神仙之才。不悟大道,止于小成之法。不可见功,唯以长生住世,而不死于人间者也。”
吕曰:“地仙如何下手?”
钟曰:“始也法天地升降之理,取日月生成之数。身中用年月,日中用时刻。先要识龙虎,次要配坎离。辨水源清浊,分气候早晚。收真一,察二仪,列三才,分四象,别五运,定六气,聚七宝,序八卦,行九洲。五行颠倒,气传于母而液行夫妇也。三田反复,烧成丹药,永镇压下田,炼形住世而得长生不死,以作陆地神仙,故曰地仙。”
道教《钟吕传道集》中这样介绍人仙。
吕曰:“所谓人仙者,何也。”
钟曰:“人仙者,五仙之下二也。修真之士,不悟大道,道中得一法,法中得一术,信心苦志,终世不移。五行之气,误交误会,形质且固,八邪之疫不能为害,多安少病,乃曰人仙。”
吕曰:“是此人仙,何术、何功而致如此?”钟曰;“修持之人,始也或闻大道。孽重福薄,一切魔难而改初心,止于小成。云法有功,终身不能改移,四时不能变换。如绝五味者,岂知有六气,忘七情者,岂知有十戒。行漱咽者,哈吐纳之为错。著采补者,笑清静以为愚。好即物以夺天地之气者,不肯休粮。好存想而采日月之精者,不肯导引。孤坐闭息,安知有自然。屈体劳形,不识于无为。采阴、取妇人之气,与缩金龟者不同。养阳、食女子之乳,与炼丹者不同。以类推究,不一可胜数。然而皆是道也,不能全于大道,止于大道中一法一术功成安乐延年而已,放曰人仙。更有一等,而悦于须臾,厌于持久,用功不谨,错时乱日,反成疾病,而不得延年者,世亦多矣。”
散仙,天界中未被授予官爵的神仙。《神仙传》说:刘安得道升天后,“为散仙人,不得处职,但得不死而已”。《云笈七签》记载说;“建斋请诸道士,烧香诵经,三日谢过。此人即得飞行升入云中,于景霄之上,受书为散仙人。”
唐代文学家韩昌黎作文说道:“上界真人足官府,岂如散仙鞭笞鸾凤终日相追陪。”(《酬卢给事曲江荷花行》)
网络,人仙
网络,散仙
网络,地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