❶ 新疆锦棉棉业股份有限公司怎么样
简介:新疆锦棉棉业股份有限公司前身是农七师棉麻公司,是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七师的一家棉花经营综合型企业,总部位于新疆奎屯市。锦棉公司主要经营皮棉以及棉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主要产品有锦牌棉花。“锦牌棉花”在2001年荣获中国十大知名品牌棉花类目第一名。证明材料来自广西农业信息网。
法定代表人:李新华
成立时间:2002-12-27
注册资本:21500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50000040000691
企业类型:股份有限公司(非上市、国有控股)
公司地址:新疆伊犁州奎屯市伊犁路63号
❷ 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怎么样
简介:新疆鲁泰丰收棉业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3年6月,是阿瓦提县委、县人民政府通过招商引资渠道,引进鲁泰纺织股份有限公司参与原阿瓦提县丰收三场的改制,共同组建的一家农、工、贸一体化经营的综合型企业。公司注册总资本14653万元,主要从事棉花种植、皮棉及棉副产品的生产、加工、销售及棉纱的生产销售。公司现有耕地面积9.8万亩,现有员工628人,辖十五个生产农场、三个自然村、三座棉花加工厂和一座6.3万锭精梳棉纺厂,具有年产皮棉2万吨和高支纱3000吨的能力。公司现已被国家农业部评为“全国诚信守法乡镇企业”、“全国创名牌重点乡镇企业”;被自治区确定为“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被地区确定为“重点扶优扶强企”和“环境友好企业”。公司生产的“丰海”牌长绒棉已连续三届被评为“新疆农业名牌产品”,“丰海”商标也连续两届荣获“新疆著名商标”。2009年,公司固定总资产达到68449万元,实现年销售收入41212万元,上缴税金1435万元,实现净利润3705万元。
法定代表人:刘子斌
成立时间:2003-06-17
注册资本:25072.5051万人民币
工商注册号:652928050000735
企业类型:其他有限责任公司
公司地址:新疆阿克苏地区阿瓦提县丰收三场
❸ 新疆博尔塔拉
首先在西部中国的门户 - 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县(以下简称博州),位于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地区,西北东部和塔城地区的边缘连接的南面相邻的伊犁哈萨克自治州县,北面接壤和哈萨克斯坦共和国的边界长达380公里。全州面积?27000平方公里,辖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阿拉山口口岸管理区,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农五师,和他们各自的11团场分布在境内。全州总人口为472,900,在2007年(含兵团农五师)。 35个民族,超过百万人5个蒙古族,汉族,维吾尔族,哈萨克族,回族自治州和农五师师部,博乐市的位置。
中文名称:
别名:
下博州行政区类别: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区域: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北边缘
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管辖
:博乐市,精河县,温泉县政府驻地:伯乐
电话区号:0909
邮编:833 400
面积:27,000平方公里 BR />人口:472900 气候。条件:
著名景点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哈日热图格风景区艾比湖,赛里木湖
❹ 新疆石河子只有武警部队吗
新疆建设兵团行政级别是地厅级,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中国现存唯一一个担负屯垦戍边使命,兼具党、政、军、企等多重身份于一身的半军事化经济组织。它的分支机构遍布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全境(除柯孜勒苏自治州),以“两周一线”为主——就是两大沙漠的两个圈,加上一个边境线。并管理着若干个县级市。它拥有独立、完备的政治、经济、教育、科研、文化、卫生、司法体系,它当前的工作重点是保障新疆的稳定与民族团结、促进辖区内的经济增长
一九四九年,中国人民解放军西北野战军一兵团二军、六军十万官兵,一路西进,来到新疆,与通电起义的陶峙岳部整编为新疆军区,扫除战乱,建立人民政权,拯救各族人民于水深火热之中。
新疆军区每月派飞机去北京运一趟银元,购粮以供军用。
刚迈入新中国的新疆,经济十分落后,百业凋零,物资奇缺;广大农村异常贫困,平均每三户农民仅有一头耕畜,二户农民一把砍土曼(一种新疆特有的农具);全疆人均占有粮食一百九十五公斤。各族农民除去地租、口粮和种子外,所剩无几——就地解决近二十万军队粮饷绝无可能;从苏联进口,经费困难;从内地调运,路途遥远运输困难……
鉴于此,毛泽东借鉴历代经验,要求军队屯垦戍边,确保西陲边疆长治久安。
一九四九年十二月二十五日,中央军委针对新疆军区发布了《关于一九五零年军队参加生产建设工作的指示》,动员全军开展大生产运动,从根本上解决粮饷问题。
继而,新疆军区发布命令:“全体军人,一律参加劳动生产”。
于是,全军指战员投入开荒生产。当年开荒播种五点五八万公顷,养牛养羊,实现了全军粮食自给七个月,食油、肉、蔬菜全部自给,改善了部队生活,极大地减轻了新疆各族人民负担——部队在新疆站稳了脚跟。
此后,垦荒和播种面积、收获成倍增加;与此同时,王震代司令员号召全体官兵:每年两套军衣节约一套,两件衬衣节约一件,一年发一套棉衣改两年发一套;鞋、袜自备;帽子去掉檐,衬衣去掉翻领,军衣口袋由四个减为两个——集中由此节省的经费,加上从粮食、菜金、马饲料、杂支、办公费用等挤出的一部分资金,用来建设工业。
一九五一年兴建的项目有:六道湾露天煤矿、乌拉泊水电站、新疆水泥厂、七一棉纺厂、八一钢铁厂、十月汽车修配厂(现十月拖拉机厂)、新疆机械厂、八一面粉厂、木工厂等十多个工矿企业(这些企业中的大部分,现在仍然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骨干,发挥着功效);各师、团先后建成了发电、碾米、磨面、榨油、轧花、修造、皮革、被服、锯木、砖瓦、陶瓷、印刷等作坊七十六个……
至此,新疆有了真正意义上的工业。
一九五三年五月,新疆军区整编为国防军和生产军。二、六、五军大部和二十二兵团全部编入生产部队,整编为十个农业师、一个建筑工程师、一个建筑工程处、一个运输处,约十一万人。
一九五四年十月,生产部队全体官兵集体转业,成立了“新疆军区生产建设兵团”——军垦农场转变为全民所有制的国营农场,纳入国家经济计划;企业化生产代替了军队的自给性生产。
一九五七年七月,取消供给制,复员、转业人员实行工资制;各师、农场完成了总体规划——中国在新疆的屯垦戍边事业掀开了崭新一页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受中国中央政府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政府的双重管辖,享有省级的权限,并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实行国家计划单列。兵团的党务和税收事务由自治区分管,而行政、司法、经济、财政等则由中央政府管理并依照国家法律自行管理内部的行政、司法事务。在统计方面,兵团的人口和面积一般都计入地方政府的统计中(兵团城市除外),但国民生产总值等则单独列出,不计入自治区的数据。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管理体系主要有兵团、师、团三级。兵团和师均设第一政治委员、政治委员、司令员或师长三个主要职位。兵团的司令部设在乌鲁木齐市。
兵团第一政治委员由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书记王乐泉兼任。兵团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则兼任自治区的党政副职,由中共中央和国务院直接任命,其行政职级为正省级,党内级别为中央委员。兵团现任政治委员和司令员分别是聂卫国和华士飞。
兵团的师大都与自治区的地区行政中心分别对应,由相应的地委书记兼任师第一政委。师另设专职的政治委员和师长,行政级别为地厅级。
兵团的团级单位除了团场外,还有农场、牧场等,一般统称为“农牧团场”。团场编以数字番号。有些师实行师市合一体制,如石河子市,图木舒克市等.
在兵团总部、各师师部和团场密集的垦区,设有三级公安局、检察院、法院机构。
80年代以来,军团的武装连队改编为武警,整编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武警指挥部及其隶属的各支队、大队、中队。副军级建制的兵团军事部执行省军区的职责权限,即兵役动员、预备役编组、民兵工作等。兵团的各支民兵应急反应分队是新疆维护稳定、处置突发事件的重要力量。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的人员大都是从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野战军的第一兵团和第二十二兵团转业而来的。目前兵团下设14个师(其中包含1个建筑工程师)及185个农牧团场(其中包含11个建筑工程团),插花地分布于自治区全境,位于1950年以前的荒地。2003年兵团总人口大约为248万人,其中汉族人口约218万。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以下简称兵团)组建于1954年10月,是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国家实行计划单列,享有计划单列市的各种经济管理权限。
截止2001年年末,兵团总人口245万人,93万从业人员。领导机关设在乌鲁木齐市,下辖14个生产建设师,174个农牧团场、l805个工交商建企业,分布在全疆l4个地、州、市境内。经过40多年来的开发建设,兵团己建设成为一个以现代化大农业为基础,工业为主导,农林牧副渔并举,工交商建服综合经营,科教文卫体全面发展的独立的特殊组织。
农业是兵团的基础产业,具有突出的资源优势和巨大的开发潜力。兵团有耕地面积1072.76千公顷,农作物总播种面积916.25千公顷。兵团农业生产规模大,机械化程度和科技含量高,水利等基础设施完善,己初步形成了规范化的现代的大农业体系。兵团生产的农牧产品品种多、单产高、质量好、商品率高,主要经济作物单产水平均居全国前列。2001年兵团棉花总产63.89万吨,约占全国六分之一,已成为国家重要的商品棉基地。
兵团工业己形成了以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能源和基础工业相配套的现代化工业体系,拥有纺织、食品、造纸、皮革、钢铁、煤矿、建材、电力、化工、机械电子等近百个门类;兵团生产的l200多种工业产品中有300多种曾获国优、部优、区优称号。
兵团拥有勘测、设计、施工一条龙的建筑、安装施工队伍,在国内外承建铁路、公路、水利水电等大型建筑工程。
兵团商贸流通业发达,批发、零售和饮服网点设施遍布全疆和内地各省市。兵团与世界上66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关系,拥有各类出口商品基地170多个,经营34大类l00多个商品的出口业务,主要出口商品有:棉花、棉纱、棉布、番茄酱、香梨、哈密瓜、啤酒花、石棉、膨润士、甘草、红花等,在国际市场上享有较高的声誉。兵团58个边境农场与蒙古、俄罗斯、哈萨克斯坦、吉尔吉斯斯坦等国家相邻,具有明显的地缘优势。新疆己开放的14个国家一级口岸大都在兵团辖区境内,地边经贸发展潜力巨大。
新疆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兵团旅游业发展迅速,先后成立了“西域”、“绿洲”等59家旅行社,“西域”国际旅行社自1996年起就已进入了全国国旅百强企业之一。
随着兵团经济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企业改制上市工作取得丰硕成果,目前已有新天国际、新疆天业、新农开发、伊力特、新中基、百花村、天富热电、天宏纸业等8家由兵团控股的企业先后上市,给兵团的经济发展增添了新的活力。
位于兵团农八师的石河子经济技术开发区, 1992年经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人民政府批准设立, 2000年4月经国务院批准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规划管理面积20.67平方公里,一期开发面积5.3平方公里。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投资环境完善,招商引资政策优惠,与国际惯例相衔接的行政管理体制和灵活便捷的工作机制,为中外客商洽谈、投资、建设、经营提供了"一站式"的服务。
根据国家关于新世纪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结合兵团实际,兵团将实施结构优化、外向带动、科教兴兵团和可持续发展四大战略;重点加强基础设施、生态治理、特色和创汇农业及高新技术产业的建设;"十五"期间将实施五家渠、北屯、阿拉尔、图木舒克等四个城市的规划和建设;完成"四大工程"即:400万亩节水工程、边境形象工程、"白绿红"工程(白:40万吨出口棉基地建设和30万锭棉纺锭技改;绿:以50万吨优质香梨为主的绿色食品基地建设;红:以50万吨番茄酱为主的食品工业建设)和垦区城镇化建设。力争经过几十年不懈的艰苦奋斗,把兵团建设成为中国西部地区的现代化农业、节水农业和生态农业的示范区,使兵团成为国家开发新疆和西部的重要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