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求语文高手) 观察各地过年的习俗,写一篇关于你的春节见闻作文(最好是河北和北京),字数600左右。
在爆竹声中,我们迎来了中国人最盛大的节曰——春节,家家喜气洋洋,挂上红红的灯笼,贴上红红的春联,忙忙碌碌……
正月初一,又是一个快乐的曰子。
以往我都是起得最晚的人,可今天我争了个第一,因为极想闻闻那香气扑鼻的爆竹烟味儿。一串串鞭炮在人们手中点燃,声音真大,四处飞溅,仿佛要把每一个祝福送到千家万户,一阵阵爆竹声接连不断,噼里啪啦的,热闹非凡。
在鞭炮声过后,就没有什么好玩的了。还是吃早餐吧,待会儿出去玩一玩!
吃过饭后,我邀几个朋友一起去玩,在街上点燃的爆竹在地上开出了美丽的花,漂亮极了,袋里装着父母给的零花钱,甭提多高兴了。今天的小鸟也出来凑热闹,大概它们心里也很高兴吧。
街上不愧是街上,玩的吃的样样俱全。看到的大多数是一些小孩,我瞧了瞧,就数麻辣摊的生意最好:
“我要一串年糕!”一个胖孩子叫道。
再去别的地方瞧瞧如何?在一家文具店摊前,我又停下了脚步。那里有各种玩的东西:飞机模型、望远镜、电动汽车……尽是一些玩的东西。我发现最受欢迎的是那些玩的东西。
在其它地方,我还看见有的在卖气球、手枪、跳绳,有的在卖小吃、点心、水果,穿的用的吃的样样俱全,真是无奇不有。
玩了一上午,下午我又要去走亲访友拜新年了,这无疑也是一件高兴的事。
今天真是玩得太痛快了!算是一饱眼福二饱口福三饱手福了。最为幸运的是那些卖主了,今天可是生意兴隆啰!
真心希望今天全国的小朋友在新的一年里快快乐乐,没有烦恼,但千万不要“玩物丧志”哟!
② 唐山的春节习俗都有什么
古时人们年前除了贴窗花外,还要贴门神、贴桃符、贴春联。贴门神,据说源于唐太宗初登皇位。那时每夜他都听到寝宫外有鬼魂呼号,夜夜皆不能入睡,大将秦叔宝、尉迟恭知道后,主动为太宗守门,自此太宗睡得安稳了。但他不忍心让两位爱将长期守下去,便请画工将他们二人的像画下来,贴在宫门两侧,以驱鬼避邪。自此以后秦、尉二位大将便被民间奉为门神,他们的画像各家年年张贴,年年更换一新。贴桃符,亦有避邪之意。之所以叫桃符,就是因为桃木能避邪。一般画个符案,写上“姜太公在此,百无忌禁”,或“有令在此,诸恶远避”等一类压邪符咒话。贴对联,是后人在题桃符的基础上题联语,在联语的基础上变为对联。联语不再使用符言咒语,一般都是吉语佳话,文字工整,又讲对仗。到了宋代对联开始兴起,但当时还称“桃符”。王安石在《元日》诗中有云:“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到明朝贴对联才真正取代贴桃符。1368年明太祖朱元璋帝居金陵(现南京市)时,除夕之夜,令公卿士庶之家皆贴对联,过年时还亲自微服私访,逐门观验。当看到有一户没贴对联时,一问方知此户乃屠户,于是亲笔题联:“双手劈开生死路,一刀割断是非根”。自此,过年贴对联才在广大农村和城镇盛行起来。对联的内容多种多样,或直抒胸意,或赞颂时势,或对春的描述,或对生活的理想追求……
三、辞旧迎新年三十
本意上的过年是在正月初一,而人们的过年习惯都在腊月三十儿。
这天凌晨,各家各户开始燃放鞭炮,以示对“年”的庆贺。然后到祖坟地“祭祖”,现在叫做“烧纸”。迷信传说是,这种剪成铜钱样式的黄草纸,被烧后可变做“钱”,供死人享用。现在人们不信其有,却表示对祖先的敬重和怀念,心理上是一种安慰和满足。烧纸回来,便是“敬神”,就是到寺、庙、观、庵“敬香”,道口、桥头、水井、河沿旁也要敬奉几柱香火,以求各路神仙保佑来年平安。腊月三十儿的早饭,佐菜一定要有豆腐或豆芽,“豆腐”谐音“逗福”,其意吃豆腐全家有“福”;“豆芽”意为“升发”,即企盼“仕途腾升,财路发达。”中午的饭菜是十分讲究的,主食大米干饭,菜不少于八碟四碗,鸡、鱼、肉、肘样样皆有,其中“鱼”不能吃完,取“年年有余,吉庆有余”的喜兆。“鱼”和“余”同音。这种习俗据说是春秋战国时晏婴留给后人的,他主张“食鱼勿翻过面”,以后就流传下来。
腊月三十儿晚上叫除夕。“除”,谓去也,“夕”是夜晚。除夕本意是把本年中最后一夜去掉,有辞旧迎新的意思。这天晚上,最通常的是全家人团聚在一起,高高兴兴吃一顿年夜饭。滦河流域人这顿饭一定要吃饺子。饺子的来历取除夕“更岁交子”之意。饺子过去叫“扁食”,在《清稗类钞》中记有:“饺,点心也,屑米或面皆可为之。中有馅,蒸食曰烫面饺,又水煮之而有汤曰水饺。”饺子除了饭菜合一,食用方便,味道可口外,还因为其形状像元宝,吃饺子图吉利。因为在包饺子时人们常在其中放进糖、铜钱、花生、枣、栗子等,如果吃到糖,意味生活过得甜甜蜜蜜;吃到铜钱意味来年有财路;吃到花生意味长寿,因为花生又名长生果,取其长生之意;吃到枣、栗子,则会早立子……如今看来,这当然属于笑谈,但反映了人们过年祈求吉祥的心意。
吃罢年夜饭,通宵达旦不睡觉,叫做“守岁”或叫“熬午夜”。孩子们不愿放弃最欢乐的时刻去睡觉,大人们则古今中外的神聊,守着这一夜平安过去,迎接新一年的到来。苏东坡在《守岁》诗里有“儿童强不睡,相守夜欢哗”的诗句,说明“守岁”习俗由来已久。“熬午夜”时,屋内屋外都要点上油灯或蜡烛,叫做照“虚耗”,意思是把各个角落不吉利的东西都照跑,也有驱鬼照邪的意思。一交午夜子时,就是除夕零时,则迎来新年,这时燃放鞭炮,辞旧迎新。
除夕午夜燃放鞭炮是必不可少的,古时是燃烧竹子,因为竹子有节而中空,燃烧后竹筒里空气热胀破裂,发出哔哔吧吧的声音。到了魏晋时,发明了火药,有人将火药装进竹筒里燃放,声音更大,当时叫做“爆竹”。北宋时,民间出现了由卷纸裹着火药的燃放物,还有单响和双响之分,改名“爆仗”;后来,人们又将许多小“爆仗”串在一起,称为鞭炮,使之点燃之后响而不绝。放鞭炮原意是避邪镇妖。据传说古时候有一种形体像人的怪兽,藏于深山之中,十分残暴,每到年终它就出来为害乡里。可它怕光亮和响声,只要听到爆竹声就吓得跑,于是人们在年末岁首放爆竹以求平安,也增添了节日的热烈气氛。
除夕过后,长辈要给晚辈“压岁钱”,最早的“压岁钱”叫做“压胜钱”。这种钱不在市面流通,而是专制成钱币形状供佩带用的避邪品,最早在汉代出现,正面铸有“千秋万岁”、“天下太平”、“去殃除凶”等吉祥文字,背面铸有龙凤、龟蛇、双鱼、斗剑等图案。到了唐代才有了散钱之说。《资治通鉴》第二十六卷记有杨贵妃生子,“玄宗亲往视之,赏赐贵妃洗儿金银钱”之事。“洗儿钱”就是玄宗给新生儿子避邪的护身符。宋之后,春节散钱的风俗就演变成给小孩的“压岁钱”。清朝富察敦崇《燕京岁时记》记载:“以彩绳穿钱,编作龙须,置于床脚,谓之压岁钱。尊长之赐小儿者,亦谓压岁钱。”民国以后则演变为用红纸包钱送给孩童晚辈。100文寓意“长命百岁”,一枚银元寓意“一本万利”。铸币改为钞票后,长辈则喜欢用号码相连的新钞送给孩子们,祝福后代“连连发财”、“连连高升”。“压岁钱”显示长辈的祝福,亲情与恩惠,也给每个人留下了难忘的童年印象。
四、不过正月十五“年”不算完
从正月初一到正月十五仍然保留着过年的气氛,人们活动的重点是走亲访友或搞一些民间娱乐活动,但逐渐走向尾声。
正月初一,俗称“拜年日”,吃过早饭之后,男女老少都穿上新衣服到街坊邻里家拜年。晚辈给长辈拜年要跪地磕头,说吉利话:“祝您新年万事如意,增寿添福,福如东海,寿比南山……”,长辈就把压岁钱赏给小辈;家族或邻里互相串门拜年,互道一声:“XX过年好!”对方回答:“过年好,您也过年好!”然后再说两句吉利话。主人接待客人时要敬烟、敬茶,备有糖果、花生、瓜子以供客人食用。客人聊一会儿就告辞,又到第二家去。
正月初二、初三是外甥给外祖父母和舅舅拜年的日子,民间有“外甥拜年初二、三”之说。外甥到姥家拜年,除带上其它年礼外,还必须带上二斤猪肉,表示是骨肉亲情。
正月初四以后是到其它亲戚朋友家拜年的日子,亲朋家都要设宴款待,把酒叙旧,互增情谊。
正月初五,民间谓之为“破五”。之后民间都要进行娱乐活动,有唱戏的,有唱皮影的,有赛锣鼓的,比较普遍的是扭秧歌。人们载歌载舞,尽情欢乐,庆贺新的一年康泰平和。正月十五以后“过年”的喜庆气氛才算消失。
过年习俗,是中华民族节日文化的一部分,是珍贵的民俗文化。它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形成,其活动源源流长;它具有鲜明的传承性,几千年不间断的流传下来;它具有广泛的群众性,深深地扎根于群众的思想意识中。本文所列过年习俗,虽然来自生活,来自群众,也应择优而取,因陋而弃,保留和发扬优秀的习俗文化,并植入新的内容,让古老的传统文化为建设科学、和谐的社会主义文明服务。
③ 先生给死者做经文死者是否得到给死者纸火是否得到
为亡者念南无阿弥陀佛,功效最好最大。发音:na mo a mi tuo fo
④ 什么是“大饭”或是“糖大饭”和死人葬礼有关的。
你是不是认错字了?
你什么毕业?
我家旁边就一个卖这个的
没看到有这几个字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