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板式換熱器冷熱介面可以互換嗎
板式換熱器冷熱介面左右可以換,上下是不能換,一般的冷熱通道是兩個單獨的通道,所以左右換的話沒影響。
板式換熱器在單邊流逆流換熱時效果最好,就是說一次側(熱源側)、二次側(被加熱側)在同側時,且進出水方向相反時換熱效果最好,如果調換方向在同側,且保持逆流,只是進出口方向調換,換熱效果相差不大,如果是冷熱水串通,那就不對,無法正常運行。
板式換熱器由一系列具有一定波紋形狀的金屬片疊裝而成的一種新型高效換熱器。各種板片之間形成薄矩形通道,通過板片進行熱量交換。板式換熱器是液—液、液—汽進行熱交換的理想設備。具有換熱效率高、熱損失小、結構緊湊輕巧、佔地面積小、安裝清洗方便、應用廣泛、使用壽命長等特點。
(1)雲南鈦合金板式換熱器批發商擴展閱讀
板式換熱器設計特點:
1、高效節能:其換熱系數在3000~4500kcal/m·°C·h,比管殼式換熱器的熱效率高3~5倍。
2、結構緊湊:板式換熱器板片緊密排列,與其他換熱器類型相比,板式換熱器的佔地面積和佔用空間較少,面積相同換熱量的板式換熱器僅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5。
3、容易清洗拆裝方便:板式換熱器靠夾緊螺栓將夾固板板片夾緊,因此拆裝方便,隨時可以打開清洗,同時由於板面光潔,湍流程度高,不易結垢。
4、使用壽命長:板式換熱器採用不銹鋼或鈦合金板片壓制,可耐各種腐蝕介質,膠墊可隨意更換,並可方便在、拆裝檢修。
5、適應性強:板式換熱器板片為獨立元件,可按要求隨意增減流程,形式多樣;可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工藝的要求。
6、不串液,板式換熱器密封槽設置泄液液道,各種介質不會串通,即使出現泄露,介質總是向外排出。
2. 鈦板材質板式換熱器一平方多少錢
800元左右
3. 板式換熱器Pk24一65/10是什麼意思
板式換熱器,那麼它與常見換熱器有哪些不同呢?一起來看看吧!
(一)簡介
板式換熱器是近幾十年來得到發展和廣泛應用的一種新型高效、緊湊的換熱器。它由一系列互相平行、具有波紋表面的薄金屬板相疊而成,而螺旋板式換熱器更為緊湊,傳熱性能更好。
在板式換熱器領域,瑞典阿法拉伐、英國(APV)/美國(SPX)、瑞典舒瑞普(SWEP)、德國基伊埃(GEA)、德國風凱(Funke)、美國傳特(Tranter)、義大利斯普萊力、日本日阪(Hisaka)、韓國(LHE)都是世界上處於行業領先水平的板式換熱器生產商,並且多數已經進入中國市場。我國現在至少已有幾十家專業生產廠家,並形成了確定的市場份額和龍頭企業。板式換熱器尤其是更適宜用於醫葯、食品、制酒、飲料、合成纖維、造船、化工等領域,並且隨著板型、結構上的改進,正在進一步擴大它的應用領域。
(二)構造和工作原理
板式換熱器由三個主要部件:傳熱板片、密封墊圈、壓緊裝置及其他一些部件,如夾緊螺柱、導桿和接管等組成,如圖1所示。在固定壓緊板上,交替地安放一張板片和一個墊圈,然後安放活動壓緊板,旋緊壓緊螺栓即構成一台板式熱交換器。各傳熱板片按一定的順序相疊即形成板片間的流道,冷、熱流體在板片兩側各自的流道內流動,通過傳熱板片進行熱交換如圖2所示。
圖1 壓緊裝置
圖2 板式熱交換器的流向示意圖
(1)傳熱板片
傳熱板片是板式熱交換器的關鍵元件。它的設計主要考慮兩方面因素:①使流體在低速下發生強烈湍流,以強化傳熱;②提高板片剛度,能耐較高的壓力。
傳熱板片的波紋形式對傳熱效率及流動阻力影響較大。為了滿足不同傳熱工況的需要,人們已經研發出許多種類的波紋傳熱板片。其中,以人字形波紋板和水平平直波紋板應用最廣泛。
人字形波紋板斷面形狀常為三角形,人字形之間夾角通常為。板式熱交換器組裝時,每相鄰兩板片是相互倒置的,從而形成網狀觸點,並使通道中流體形成網狀流。據統計,裝配後相鄰板片間能形成多達每平方米投影面積上2300個支承觸點。流體從板片一端的一個角孔流入,可從另一端同一側的角孔流出,稱為「單邊流」,或從另一端另一側的角孔流出,稱之「對角流」。根據各種板片的對比試驗表明,人字形波紋板片不僅剛性好,傳熱性能也較好。國內改進的人字形波紋板式水—水熱交換器傳熱系數達到以上,壓力降也得到了改善。一般來說,人字形波紋板的流阻較大,且不適宜於含顆粒或纖維的流體。
水平平直波紋板是一種斷面形狀為等腰三角形的水平平直波紋板。它的傳熱和流體力學性能均較好,水—水間傳熱系數可達。其它斷面形狀的還有有褶的三角形波紋(英國APV公司)、階梯形波紋(日本蒸餾工業所製造的NPH型板),均屬此類。
鋸齒形波紋板的特點為組裝後的流道斷面積不變,因而阻力小,能在高速下運行。支承觸點多,剛性大。但板面結構復雜,需要兩套模具。近年來我國自行研製出鱗甲波紋形板式熱交換器,並已投產。
圖3 板式換熱器的板片(水平波紋板)
不論何種板片,它們都具有以下共同部分:強化傳熱的凹凸形波紋;板片四周及角孔處的密封槽;流體進出孔(角孔,一般為圓形,大型冷凝器板片角孔常為三角形);懸掛用缺口。板片組裝後兩板片間都有相互接觸的地方,稱為觸點,其作用是在板片兩側出現壓差時,保持流道的正常間隙形狀,同時使流動「網狀」化,強化傳熱。經驗表明,合理的觸點設計是提高板片耐壓程度的有效途徑。
板片材料有碳鋼、不銹鋼、鋁及其合金、黃銅、蒙乃爾合金、鎳、鋁、鈦等。目前應用最廣的是不銹鋼。由於鈦的耐腐蝕性能好,特別是在含氯介質中,所以雖然鈦很貴,鈦板熱交換器仍然比較廣泛地用於腐蝕性較強的場合。板片的厚度很薄,為0.5~1.5 mm,通常為1 mm左右。製造板式熱交換器的關鍵是板片的成型,目前幾乎全是沖壓型板。
(2)密封墊圈
為了防止流體的外漏和兩流體之間內漏,必須要有密封墊圈。它安裝於密封槽中,運行中承受壓力和溫度,而且受著工作流體的侵蝕,此外還要求在多次拆裝後還要求它具有良好的彈性。對橡膠質量的要求除了耐蝕、耐溫外,還要求其它物理性能滿足下列要求:根據使用壓力不同,硬度一般應在65~90邵氏硬度,壓縮永久變形量不大於10% ,抗拉強度,延伸率≥200% 。板式熱交換器運行中出現的故障,很少是板片或其它機件的損壞,大部分是墊圈發生問題,如脫墊、伸長、老化、斷裂等。所以,對於板式熱交換器的密封墊圈的材料有著特殊的要求,目前廣泛應用的有:天然橡膠、丁睛橡膠、丁苯橡膠、氯丁橡膠、三元乙丙橡膠、硅橡膠等。它們的使用溫度都在80~150℃以下。近年來研製出壓縮石棉墊和石棉橡膠墊,操作溫度提高到260~300℃。隨著工藝對操作壓力和溫度提出更高的要求,板式熱交換器的密封結構改進也成為人們的注意力集中點。密封問題之所以顯得這樣突出,是因為它的密封周邊很長。如,一台裝有200塊板片,每片面積為0.5的板式熱交換器,其墊圈總長達到約900m。再考慮到它的頻繁拆卸和清洗,仍要保持不泄漏就並非易事。為了能更好地防止內漏,在密封墊上採用了雙道密封。同時為了能及時發現內漏,許多廠家在密封墊圈上開有凹槽,通常稱之為「信號孔」,一但出現泄漏,流體將首先由此泄出。
4. 板式換熱器板片材質
一般來說都是不銹鋼的
常用的應該就是304的材質了
要是要求高點的也有316L的,差點的就是201的不銹鋼了
5. 板式換熱器對冷卻水有何要求
板式換熱器一般用316L,SMO254等防腐蝕材料,為防止冷卻水側結垢,影響循環水量和換熱效率,往往循環水內要加入殺菌劑、緩蝕阻垢劑等葯劑。目前葯劑的種類非常多,添加時要考慮對板材的影響,一般奧氏體合金板材,最忌循環水中Cl離子、F離子含量高,容易產生點蝕。
6. 板式換熱器換熱板片的規格
板片的材質:不銹鋼304、不銹鋼316/316L、鈦TiTanium1;板片的厚度:0.5、0.6、0.7;板片的流道:淺波紋和深波紋;單片的換熱器面積:每個型號的板片的傳熱面積是不一樣的,具體看您要多大的。
7. 板式換熱器板片的介紹
板式換熱器板片是專門用於板式換熱器中用來隔離介質和進行熱交換的板片,是板式換熱器的重要組成部分。它的主要材質有不銹鋼(SUS304.316),鈦及鈦鈀(Ti,Ti-Pd),20Cr,18Ni,6Mo(254SMO),合金(C276),銅(H68)等。
8. 板式換熱器
1.板式換熱器簡介
本成套設備由板式換熱器、平衡槽、離心式衛生泵、熱水裝置(包括蒸汽管路、熱水噴入器)、支架以及儀表箱等組成。用於牛奶或其它熱敏感性液體之殺菌冷卻。欲處理的物料先進入平衡槽,經離心式衛生泵送入換熱器、經過預熱、殺菌、保溫、冷卻各段,凡未達到殺菌溫度的物料,由儀表控制氣動迴流閥換向、再回到平衡槽重新處理。物料殺菌溫度由儀表控制箱進行自動控制和連續記錄,以便對殺菌過程進行監視和檢查。此設備適用於對牛奶預殺菌、巴式殺菌。 板式換熱器
板式換熱器的型式主要有框架式(可拆卸式)和釺焊式兩大類,板片形式主要有人字形波紋板、水平平直波紋板和瘤形板片三種。
1.1板式換熱器的基本結構
板式換熱器
板式換熱器主要由框架和板片兩大部分組成。 板片由各種材料的製成的薄板用各種不同形式的磨具壓成形狀各異的波紋,並在板片的四個角上開有角孔,用於介質的流道。板片的周邊及角孔處用橡膠墊片加以密封。 框架由固定壓緊板、活動壓緊板、上下導桿和夾緊螺栓等構成。 板式換熱器是將板片以疊加的形式裝在固定壓緊板、活動壓緊板中間,然後用夾緊螺栓夾緊而成。
1.2板式換熱器的特點
(板式換熱器與管殼式換熱器的比較) a.傳熱系數高 由於不同的波紋板相互倒置,構成復雜的流道,使流體在波紋板間流道內呈旋轉三維流動,能在較低的雷諾數(一般Re=50~200)下產生紊流,所以傳熱系數高,一般認為是管殼式的3~5倍。 b.對數平均溫差大,末端溫差小 在管殼式換熱器中,兩種流體分別在管程和殼程內流動,總體上是錯流流動,對數平均溫差修正系數小,而板式換熱器多是並流或逆流流動方式,其修正系數也通常在0.95左右,此外,冷、熱流體在板式換熱器內的流動平行於換熱面、無旁流,因此使得板式換熱器的末端溫差小,對水換熱可低於1℃,而管殼式換熱器一般為5℃. 板式換熱器
c.佔地面積小 板式換熱器結構緊湊,單位體積內的換熱面積為管殼式的2~5倍,也不像管殼式那樣要預留抽出管束的檢修場所,因此實現同樣的換熱量,板式換熱器佔地面積約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5~1/8。 d.容易改變換熱面積或流程組合,只要增加或減少幾張板,即可達到增加或減少換熱面積的目的;改變板片排列或更換幾張板片,即可達到所要求的流程組合,適應新的換熱工況,而管殼式換熱器的傳熱面積幾乎不可能增加。 e.重量輕 板式換熱器的板片厚度僅為0.4~0.8mm,而管殼式換熱器的換熱管的厚度為2.0~2.5mm,管殼式的殼體比板式換熱器的框架重得多,板式換熱器一般只有管殼式重量的1/5左右。 f. 價格低 採用相同材料,在相同換熱面積下,板式換熱器價格比管殼式約低40%~60%。 g. 製作方便 板式換熱器的傳熱板是採用沖壓加工,標准化程度高,並可大批生產,管殼式換熱器一般採用手工製作。 h. 容易清洗 框架式板式換熱器只要松動壓緊螺栓,即可松開板束,卸下板片進行機械清洗,這對需要經常清洗設備的換熱過程十分方便。 板式換熱器
i. 熱損失小 板式換熱器只有傳熱板的外殼板暴露在大氣中,因此散熱損失可以忽略不計,也不需要保溫措施。而管殼式換熱器熱損失大,需要隔熱層。 j. 容量較小 是管殼式換熱器的10%~20%。 k. 單位長度的壓力損失大 由於傳熱面之間的間隙較小,傳熱面上有凹凸,因此比傳統的光滑管的壓力損失大。 l. 不易結垢 由於內部充分湍動,所以不易結垢,其結垢系數僅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3~1/10. m. 工作壓力不宜過大,介質溫度不宜過高,有可能泄露 板式換熱器採用密封墊密封,工作壓力一般不宜超過2.5MPa,介質溫度應在低於250℃以下,否則有可能泄露。 n. 易堵塞 由於板片間通道很窄,一般只有2~5mm,當換熱介質含有較大顆粒或纖維物質時,容易堵塞板間通道。
1.3板式換熱器的應用場合
a. 製冷:用作冷凝器和蒸發器。 b. 暖通空調:配合鍋爐使用的中間換熱器、高層建築中間換熱器等。 板式換熱器
c. 化學工業:純鹼工業,合成氨,酒精發酵,樹脂合成冷卻等。 d. 冶金工業:鋁酸鹽母液加熱或冷卻,煉鋼工藝冷卻等。 e. 機械工業:各種淬火液冷卻,減速器潤滑油冷卻等。 f. 電力工業:高壓變壓器油冷卻,發電機軸承油冷卻等。 g. 造紙工業:漂白工藝熱回收,加熱洗漿液等。 h. 紡織工業:粘膠絲鹼水溶液冷卻,沸騰硝化纖維冷卻等。 i. 食品工業:果汁滅菌冷卻,動植物油加熱冷卻等。 j. 油脂工藝:皂基常壓乾燥,加熱或冷卻各種工藝用液。 k. 集中供熱:熱電廠廢熱區域供暖,加熱洗澡用水。 l. 其他:石油、醫葯、船舶、海水淡化、地熱利用。
1.4板式換熱器選型時應注意的問題
1.4.1 板型選擇 板片型式或波紋式應根據換熱場合的實際需要而定。對流量大允許壓降小的情況,應選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選用阻力大的板型。根據流體壓力和溫度的情況,確定選擇可拆卸式,還是釺焊式。確定板型時不宜選擇單板面積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數量過多,板間流速偏小,傳熱系數過低,對較大的換熱器更應注意這個問題。 1.4.2 流程和流道的選擇 流程指板式換熱器內一種介質同一流動方向的一組並聯流道,而流道指板式換熱器內,相鄰兩板片組成的介質流動通道。一般情況下,將若干個流道按並聯或串聯的費那個是連接起來,以形成冷、熱介質通道的不同組合。 流程組合形式應根據換熱和流體阻力計算,在滿足工藝條件要求下確定。盡量使冷、熱水流道內的對流換熱系數相等或接近,從而得到最佳的傳熱效果。因為在傳熱表面兩側對流換熱系數相等或接近時傳熱系數獲得較大值。雖然板式換熱器各板間流速不等,但在換熱和流體阻力計算時,仍以平均流速進行計算。由於「U」形單流程的接管都固定在壓緊板上,拆裝方便。 1.4.3 壓降校核 在板式換熱器的設計選型使,一般對壓降有一定的要求,所以應對其進行校核。如果校核壓降超過允許壓降,需重新進行設計選型計算,直到滿足工藝要求為止。
編輯本段板式換熱器
板式換熱器,具有換熱效率高,物料流阻損失小,結構緊湊,溫度控制靈敏、操作 彈性大,裝拆方便,使用壽命長等特點,可處理的物料非常廣泛,從普通的工業用水,到高粘度的液體,從衛生要求較高的食品液體、醫葯物料到具有一定腐蝕性的酸鹼液體,從含顆粒粉體的液態物料到含少量纖維的懸浮液體均可採用板式換熱器處理。可用於加熱、冷卻、蒸發、冷凝、殺菌消毒、熱力回收等場合。如冷卻發電機組和整流器內循環;用於冶金礦山等機械潤滑油;液壓站、蛋液、食用油的殺菌消毒,啤酒、葡萄酒的殺菌處理;用於輕紡工業、造紙行業中的余熱回收;收集冷凝水,集中供熱;汽改水曖;鍋爐除氧系統中的中間換熱等。目前已廣泛應用於冶金、礦山、石油、化工、電力、醫葯、食品、化纖、輕紡、造紙、船舶和集中供熱等工業部門。
編輯本段結構原理
可拆卸板式換熱器是由許多沖壓有波紋薄板按一定間隔,四周通過墊片密封,並用框架和壓緊螺旋重疊壓緊而成,板片和墊片的四個角孔形成了流體的分配管和匯集管,同時又合理地將冷熱流體分開,使其分別在每塊板片兩側的流道中流動,通過板片進行熱交換。
編輯本段板式換熱器的設計特點
1、高效節能:其換熱系數在3000~4500kcal/m2·°C·h,比管殼式換熱器的熱效率高3~5倍。 2、結構緊湊:板式換熱器板片緊密排列,與其他換熱器類型相比,板式換熱器的佔地面積和佔用空間較少,面積相同換熱量的板式換熱器僅為管殼式換熱器的1/5。 3、容易清洗拆裝方便:板式換熱器靠夾緊螺栓將夾固板板片夾緊,因此拆裝方便,隨時可以打開清洗,同時由於板面光潔,湍流程度高,不易結垢。 4、使用壽命長:板式換熱器採用不銹鋼或鈦合金板片壓制,可耐各種腐蝕介質,膠墊可隨意更換,並可方便在、拆裝檢修。 5、適應性強:板式換熱器板片為獨立元件,可按要求隨意增減流程,形式多樣;可適用於各種不同的、工藝的要求。 6、不串液,板式換熱器密封槽設置泄液液道,各種介質不會串通,即使出現泄露,介質總是向外排出。
編輯本段板式換熱器的應用范圍
板式換熱器已廣泛應用於冶金、礦山、石油、化工、電力、醫葯、食品、化纖、造紙、輕紡、船舶、供熱等部門,可用於加熱、冷卻、蒸發、冷凝、殺菌消毒、余熱回收等各種情況
化學工業
製造氧化鈦、酒精發酵、合成氨、樹脂合成、製造橡膠、冷卻磷酸、冷卻甲醛水、鹼炭工業、電解制鹼。
鋼鐵工業
冷卻淬火油,冷卻電鍍用液、冷卻減速器潤滑油、冷卻軋制機、拉絲機冷卻液。
冶金行業
鋁酸鹽母液的加熱和冷卻,冷卻鋁酸鈉,煉鋁軋機潤滑油冷卻。
機械製造業
各種淬火液冷卻,冷卻壓力機、工業母機潤滑油,加熱發動機用油。
食品工業
制鹽,乳品,醬油,醋的殺菌、冷卻,動植物油加熱、冷卻,啤酒生產中啤酒、麥芽汁的加熱冷卻,製糖,明膠濃縮,殺菌、冷卻,製造谷氨酸鈉。
紡織工業
各種廢液熱回收,沸騰磷化纖維的冷卻,冷卻粘膠液,醋酸和酸醋酐的冷卻,冷卻鹼水溶液,粘膠絲的加熱和冷卻。
造紙工業
冷卻黑水,漂白用鹽、鹼液的加熱、冷卻,玻璃紙廢液的熱回收,加熱蒸煮酸,冷卻氫氧化鈉水溶液,回收漂白張紙的廢液,排氣的凝縮,預熱濃縮紙漿似的廢液。
集中供暖
熱電廠廢熱區域供暖,加熱生活用水,鍋爐區域供暖
油脂工業
加熱、冷卻合成洗滌劑,加熱鯨油,冷卻植物油,冷卻氫氧化鈉,冷卻甘油、乳化油。
電力工業
發電機軸泵冷卻,變壓器油冷卻。
船 舶
柴油機,中央冷卻器,卸套水冷卻器,活塞冷卻器,潤滑油冷卻器,預熱器,海水淡化系統(包括多級及單級)
其 他
醫葯、石油、建陶、玻璃、水泥、地熱利用等。 BR型系列產品,整機裝配有普通式結構(不經常拆洗工況採用)和懸掛式結構(拆洗較頻繁的工況採用)兩種。 普通式結構由人字形波紋板片、密封墊、壓緊板、上下定位螺栓、壓緊螺栓等主要零件組成。 懸掛式結構由人字形波紋板片、密封墊、固定壓緊板、中間板、活動壓緊板、支架、上下定位橫梁、壓緊螺栓等主要零件組成。 常見故障 板式換熱器具有傳熱系數高、壓降小、結構緊湊、質量輕、佔用空間小、面積和流程組合方便、零件通用性強、可選擇材料廣以及容易實現規模化生產等特點,已被廣泛應用於食品、機械、冶金、石油化工和船舶等領域,並成為城市集中供熱工程中的主導換熱設備。為了保證板式換熱器的正常運行,延長關鍵部件(如板片、膠墊)的使用壽命,了解掌握板式換熱器出現的故障及其產生原因和處理方法顯得尤為重要。
編輯本段2.板式換熱器常見故障
2.1 外漏
主要表現為滲漏(量不大,水滴不連續)和泄漏(量較大,水滴連續)。外漏出現的主要部位為板片與板片之間的密封處、板片二道密封泄漏槽部位以及端部板片與壓緊板內側。
2.2串液
主要特徵為壓力較高一側的介質串入壓力較低一側的介質中,系統中會出現壓力和溫度的異常。如果介質具有腐蝕性,還可能導致管路中其它設備的腐蝕。串液通常發生在導流區域或者二道密封區域處。
2.3 壓降大
介質進、出口壓降超過設計要求,甚至高出設計值許多倍,嚴重影響系統對流量和溫度的要求。在供暖系統中,若熱側壓降過大,則一次側流量將嚴重不足,即熱源不夠,導致二次側出溫度不能滿足要求。
2.4供熱溫度不能滿足要求
主要特徵是出口溫度偏低,達不到設計要求。
編輯本段3 .原因分析及處理方法
3.1 外漏
3.1.1 產生原因 ①夾緊尺寸不到位、各處尺寸不均勻(各處尺寸偏差不應大於3 mm)或夾緊螺栓松動。② 部分密封墊脫離密封槽,密封墊主密封面有臟物,密封墊損壞或墊片老化。③ 板片發生變形,組裝錯位引起跑墊。④在板片密封槽部位或二道密封區域有裂紋。實例:北京、青海和新疆等地的多個熱力站均採用飽和蒸汽作為一次側熱源供暖,由於蒸汽溫度較高,在設備運行初期系統不穩定的情況下,橡膠密封墊在高溫下失效,引起蒸汽外漏。 3.1.2 處理方法 ① 在無壓狀態,按製造廠提供的夾緊尺寸重新夾緊設備,尺寸應均勻一致,壓緊尺寸的偏差應不大於±0.2N (mm)(N。為板片總數),兩壓緊板間的平行度應保持在2 mm 以內。② 在外漏部位上做好標記,然後換熱器解體逐一排查解決,重新裝配或更換墊片和板片。③ 將開換熱器解體,對板片變形部位進行修理或者更換板片。在沒有板片備件時可將變形部位板片暫時拆除後重新組裝使用。④ 重新組裝拆開的板片時,應清潔板面,防止污物粘附著於墊片密封面。
3.2串液
3.2.1 產生原因 ① 由於板材選擇不當導致板片腐蝕產生裂紋或穿孑L。②操作條件不符合設計要求。③ 板片冷沖壓成型後的殘余應力和裝配中夾緊尺寸過小造成應力腐蝕。④板片泄漏槽處有輕微滲漏,造成介質中有害物質(如C1)濃縮腐蝕板片,形成串液。實例:某鋁業有限公司硫酸系統中1台板片材料為254 SMo的BR03板式換熱器,在運行5個月後出現冷卻水側碳鋼接管腐蝕泄漏,酸液泄漏到了冷卻水側。檢查發現板片酸液進口處和導流區域有嚴重的腐蝕及開裂現象。現場分析發現,系統運行溫度、流量和濃度等工藝參數均超出設計條件,使用溫度遠超出材料的適用范圍。採用飽和蒸汽作為一次側熱源的板式換熱器在運行過程中容易發生板片腐蝕,導致產品串液。這是 由於蒸汽溫度較高,設備運行中很容易造成橡膠密封墊在高溫下失效,引起蒸汽外漏並在二道密封區域急速冷凝。隨著外漏的不斷進行,冷凝殘液越聚越多,局部形成cl質量濃度較高區域,達到破壞板片表面鈍化層的腐蝕條件。同時,由於此區域板片冷沖壓形成的內部應力較大,在表面鈍化層被破壞的情況下,內部應力作用導致應力腐蝕的發生。 3.2.2處理方法 ① 更換有裂紋或穿孑L板片,在現場用透光法查找板片裂紋。②調整運行參數,使其達到設計條件。 ③換熱器維修組裝時夾緊尺寸應符合要求,並不是越小越好。④ 板片材料合理匹配。
3.3壓降過大
3.3.1產生原因 ①運行系統管路未進行正常吹洗,特別是新安裝系統管路中許多臟物(如焊渣等)進入板式換熱器的內部,由於板式換熱器流道截面積較窄,換熱器內的沉澱物和懸浮物聚集在角孑L處和導流區內,導致該處的流道面積大為減小,造成壓力主要損失在此部位。② 板式換熱器首次選型時面積偏小,造成板間流速過高而壓降偏大。③ 板式換熱器運行一段時間後,因板片表面結垢引起壓降過大。實例:2000年我廠為提新疆用戶提供了BR10型板式換熱器,用於水一水換熱的集中供熱系統,一次供水設計溫度為130。C。在換熱器設計選型時,傳熱導數偏高,接近5 500 w/(rn ·K),而實際應在3 500 w/(rn ·K)。同時,設計單位在水泵選型時流量餘量又偏大,造成換熱器二次側介質板間流速超過1 m/s,實際運行壓降在0.2~0.3 MPa,使得二次網水力平衡嚴重失調。 3.3.2處理方法 ① 清除換熱器流道中的臟物或板片結垢,對於新運行的系統,根據實際情況每周清洗一次。清洗板片表面水垢(主要指CaCO。)時,選用含0.3 氨基磺酸溶液或含0.3 烏洛托平、0.2 苯胺、0.1硫氰酸鉀的0.8 硝酸溶液作為清洗液,清洗溫度4O~6O℃。不拆卸設備化學浸泡清洗時,要打開換熱器冷介質進、出口,或安裝設備時在介質進、出口接管上安裝DN25清洗口,將配好的清洗液注入設備中,浸泡後用清水清洗干凈殘留酸液,使pH≥7。拆開清洗時,將板片在清洗液中浸泡30 min,然後用軟刷輕刷結垢,最後用清水清洗干凈。清洗過程中應避免損傷板片與橡膠墊。若採用不拆卸機械反沖洗方法,應事先在介質進、出口管路上接一管口,將設備與機械清洗車連接,把清洗液按介質流動的反方向注入設備,循環清洗時間1O~1 5 min,介質流速控制在0.05~0.15 m/s。最後再用清水循環幾遍,使清水中Cl質量濃度控制在25 mg/I 以下。② 二次循環水最好採用經過軟化處理後的軟水,一般要求水中懸浮物質量濃度不大於5 mg/L、雜質直徑不大於3 mm、pH≥ 7。當水溫不大於95℃時,Ca 、Mg 濃度應不大於2 mmol/L;當水溫大於95|C 時,Ca 、Mg 濃度應不大於0.3 mmol/L、溶解氧質量濃度應不大於0.1 mg/L。 ③對於集中供熱系統,可以採用一次向二次補水的方法。
3.4 供熱溫度不能滿足要求
3.4.1產生原因 ① 一次側介質流量不足,導致熱側溫差大,壓降小。② 冷側溫度低,並且冷、熱末端溫度低。③ 並聯運行的多台板式換熱器流量分配不均。④換熱器內部結垢嚴重。 3.4.2處理方法 ① 增加熱源的流量或加大熱源介質管路直徑。 ② 平衡並聯運行的多台板式換熱器的流量。③拆開板式換熱器清洗板片表面結垢。 1、主要控制參數 板水加熱器的主要控制參數為水加熱器的單板換熱面積、總換熱面積、熱水產量、換熱量、傳熱系數K、設計壓力、工作壓力、熱媒參數等。 2、性能特點 (1)換熱量高,傳熱系數K值在3000~8000 W/(m2·K)范圍,高於其它換熱器型式。 (2)板式換熱器具有很高的傳熱系數,就決定了它具有結構緊湊、體積小的特點,在每立方米體積內可以布置250平方米的傳熱面積,大大優於其它種類的換熱器。 (3)板式換熱器還具有組裝靈活,拆卸清洗方便的特點,可以用增減板片數量來變換換熱面積,以適應熱負荷的變化。在同樣一台換熱器內,對於較純凈流體,還可以用增加流程數來提高板間流速的作法,以求達到很高的傳熱系數。 (4)由於在板式換熱器冷、熱介質間採用兩道密封,並在兩道密封間開孔與大氣相通,可以有效的避免兩種介質的混合。 3、分類 板式水加熱器根據板式類型不同主要分為:波紋板板式水加熱器,螺旋板板式水加熱器等。 4、在耗熱量相同的情況下,不同溫度的熱水所對應的用水量計算公式: qr——熱水用水量(L/人·d); tr——熱水溫度; tL——熱水溫度。 5、產品選用要點 1. 板式換熱器選用控制參數為換熱器材質、工作壓力、設計溫度等。 2. 選用換熱器時,應盡量使換熱系數小的一側得到大的流速,並且盡量使兩流體換熱面兩側的換熱系數相等或相近,提高傳熱系數。經換熱器加熱的流體溫度應比換熱器出口壓力下的飽和溫度低10℃,且應低於二次水所用水泵的工作溫度。 3. 含有泥沙臟物的流體宜經過過濾後進入換熱器。 4. 選用板式換熱器時,溫差較小側流體的介面處流速不宜過大,應能滿足壓力降的要求。 5. 對於流量大允許壓力降小的情況應選用阻力小的板型,反之,選用阻力大的板型。 6. 根據流體壓力和溫度情況選用可拆卸式或電焊式。 7. 不宜選用單板面積太小的板片,以免板片數量過多,板間流速偏小,降低傳熱系數。 8. 板式換熱器的換熱介質不宜為蒸汽。 6、施工、安裝要點 1. 換熱器不應有變形,緊固件不應有松動或其它機械損傷。 2. 設備吊裝時,吊繩不得掛在接管、定位橫梁或板片上。 3. 換熱器周圍預留足夠空間,以便於檢修。 4. 冷熱介質進出口接管安裝,應按照出廠銘牌所規定方向連接。 5. 連接換熱器的管道應進行清洗,防止砂石焊渣等雜物進入換熱器,造成堵塞。 6. 換熱器應以最大工作壓力的1.5倍做水壓試驗,蒸汽部分應不低於蒸汽供汽壓力加0.3MPa;熱水部分應不低於0.4MPa。 7、執行標准 產品標准 GB16409-1996《板式換熱器》 工程標准 GB50242-2002《建築給水排水及採暖工程施工質量驗收規范》 CJJ28-2004《城鎮供熱管網工程施工及驗收規范》 8、相關標准圖集 05R103《熱交換站工程設計施工圖集》
編輯本段4 .技術參數
傳熱系數 W/㎡℃ 2000~6000 板式換熱器技術參數
規 格 BR 0.05 BR 0.1 BR 0.2
單片換熱面積㎡ 0.05 0.1 0.2
板片尺寸㎜ 500×168 660×250 970×330
板片厚度㎜ 0.8 0.8 0.8
角孔直徑㎜ 38 60 75
接管直徑㎜ 28 38 46
波紋形狀 人字形波紋
波紋間距㎜ 10 12 12
平均板間距㎜ 3.8 4.2 4.2
可組合換熱面積 ㎡ 0.5~5 4~10 10~38
最大允許使用壓力 Mpa 0.4~2
最高允許使用溫度℃ 一般要求120~160℃ ,特殊要求可達250℃
傳熱系數W/㎡℃ 2000~6000
編輯本段板式換熱器維修案例
某油脂公司的板式換熱器,管板材質為304不銹鋼,共計100片,換熱面積100平方米,由於在使用環境中受到介質腐蝕,在使用一年後就出現管板腐蝕滲漏現象,管板減薄嚴重甚至穿孔,嚴重影響到了換熱效率和企業正常的生產,傳統方法難以補焊,只能報廢更換。採用福世藍技術現場修復,免打壓試驗,企業采購福世藍材料自主修復,修復費用僅僅為3000餘元,為更換新設備的十分之一。不僅僅提高了企業的勞動效率,並為企業節省了大量的維修費用。[1]
9. 板式換熱器都有什麼材質的
您指的是板式換熱器的板片還是膠墊的材質?
板式換熱器板片材質有:AISI304/316 , SM0254, 鈦及鈦鈀, 鎳及鎳合金, 哈氏合金等;板式換熱器的膠墊材質有:丁晴橡膠(NBR), 丁基橡膠(RCB), 三元乙丙橡膠(EPDM)等等,這里就不一一列舉了,希望能夠幫助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