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某批發企業採用毛利率法計算商品銷售成本,該企業 第二季度甲類商品計劃毛利率為10.9%。4月初該類
4月份:50000*[1-10.9%]=44550
5月份:55000*[1-10.9%]=49005
6月份:17900+47000-44550+48000-49005+41200-18600=41945
2. 會計上銷售收入,銷售成本,毛利率三者的關系。
三者的關系可以用公式表示:
銷售毛利=銷售收入-銷售成本。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收入。
銷售成本=銷售收入-銷售毛利。
例子:
某批發公司2008年4月初A類商品庫存50000元,本月購進50000元,本月銷售收入111000元,發生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為1000元,上月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本月已銷售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凈額=111000-1000=110000元
銷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本月銷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庫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常用的幾種成本核算方法:
1、移動加權平均法:移動加權平均法下庫存商品的成本價格根據每次收入類單據自動加權平均;其計算方法是以各次收入數量和金額與各次收入前的數量和金額為基礎,計算出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其計算公式如下:移動加權平均單價= (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商品金額)/(本次收入前結存商品數量+本次收入商品數量 )
2、全月平均法(Weighted-average System)是以本月的期初數量和本月全部進貨數量作為權數,取出本月全部進貨成本加上期初的進貨成本,計算出本月存貨平均單位成本,以此作為基礎算出本月的發出存貨的成本以及月末的庫存實際成本。主要適用於生產企業的產成品、半成品的成本核算;原材料的成本核算。
加權單價=(月初結存貨成本+本月購入存貨成本)/(月初結存存貨數量+本月購入存貨數量)
3、個別計價法亦稱「個別認定法」,「具體辨認法」,「分批實際法」,它是指對發出的存貨分別認定其單位成本和發出存貨成本的方法。採用這種方法,要求具體存貨項目具有明顯的標志,而且數量不多、價值較大,如大件、貴重的物品。期末存貨的各種項目,分別確定每種物品的單位成本和總成本,然後相加各種存貨的成本,即為存貨期末全部的成本。
發出存貨的實際成本=∑各批(次)存貨發出數量×該批次存貨實際進貨單價
3. 商品流通企業可採用毛利率活著售價金額核演算法,確定發出蠢貨的成本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總金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的一種方法。 計算公式如下: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例}某批發公司2008年4月初A類商品庫存50000元,本月購進50000元,本月銷售收入111000元,發生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為1000元,上月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本月已銷售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凈額=111000-1000=110000元 銷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本月銷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庫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售價金額核演算法是在我國的會計實務中被商品零售企業廣泛採用的存貨核算方法。這種方法是通過「商品進銷差價」科目進行處理的,平時商品的進、銷、存均按售價記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記入「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期末通過計算進銷差價率的辦法計算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並據以調整銷售成本。 進銷差價率=(期初商品進銷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發生的商品售價)×100% 本期已銷售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進銷差價率
某商店某月份的期初存貨成本100000元,售價總額125000元;本期購貨成本450000元,售價總額為675000元;本期銷售收入640000元,已收到支票。對本期購銷業務編制會計分錄如下(假定不考慮增值稅): 1.購入: 借:庫存商品675000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450000 商品進銷差價225000 2.銷售收入: 借:銀行存款640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640000 3.結轉商品銷售成本: 借:主營業務成本640000 貸:庫存商品640000 4.計算進銷差價率: 進銷差價率=(25000+225000)/(125000+675000)×100%=31.25% 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640000×31.25%=200000(元) 根據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沖轉銷售成本: 借:商品進銷差價200000 貸:主營業務成本200000
4. 毛利率法和售價金額核演算法的簡易理解
毛利率法是指根據本期銷售凈額乘以上期實際(或本期計劃)毛利率匡算本期銷售毛利,並據以計算發出存貨和期末結存存貨成本。售價金額核演算法亦稱「撥貨計價、實物負責制」,以售價金額核算與控制各實物負責人經管商品的進銷存情況。
毛利率法: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售價金額核演算法:商品進銷差價率=(期初庫存商品進銷差價+本期購入商品進銷差價)/(期初庫存商品售價+本期購入商品售價)×100%。
本期銷售商品應分攤的商品進銷差價=本期商品銷售收入×商品進銷差價率。
例如:
某批發公司2008年4月初A類商品庫存50000元,本月購進50000元,本月銷售收入111000元,發生的銷售退回和銷售折讓為1000元,上月該類商品的毛利率為20%,本月已銷售商品和庫存商品的成本計算如下:
本月銷售凈額=111000-1000=110000元。
銷售毛利=110000*20%=22000元。
本月銷售成本=110000-22000=88000元。
庫存商品成本=50000+50000-88000=12000元。
(4)某批發公司2014年4月初擴展閱讀
售價金額核演算法主要適用於零售企業。這種方法的優點是把大量按各種不同品種開設的庫存商品明細賬歸並為按實物負責人來分戶的少量的明細賬,從而簡化了核算工作。
售價金額核演算法適應了這種管理體制的需要,有利於加強商品零售企業的銷售毛利控制,因而得到廣泛應用。售價金額核演算法的在實務中的運用,一般是如下這樣的:
一、實行實物負責制。劃分實物負責小組,建立崗位責任制,對商品的購進、銷售、調撥、調價、削價、缺溢等建立相關的手續制度。
二、建立會計二級核算體系。劃分二級核算單位,按實物負責小組設置庫存商品和商品進銷差價明細分類賬,按售價金額核算商品的進、銷、存。
三、執行規范的商品盤點制度。定期進行商品全面盤點、帳實核對,如遇實物負責人調動、商品調價應進行臨時盤點。
5. 毛利率法的計算
毛利率法的計算: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這一方法常用於商品批發為企業計算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庫存商品成本。商品流通企業由於商品種類多,一般來講,其同類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採用毛利率法能減輕工作量。
毛利率法的適用性
這種計算方法適用於經營品種較多,月度計算成本確有困難的企業。它是一種簡化的成本計算方法,但是全部(或大類)商品的綜合毛利率受影響的因素較多,計
算結果往往不夠精確。在採用該法時,一般只在季度的頭兩個月使用,季末則必須用「加權平...毛利率法的計算:
銷售凈額=商品銷售收入-銷售退回與折讓
毛利率=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00%
銷售毛利=銷售凈額*毛利率
銷售成本=銷售凈額-銷售毛利=銷售凈額*(1-毛利率)
期末結存存貨成本=期初結存存貨成本+本期購貨成本-本期銷售成本
這一方法常用於商品批發為企業計算本期商品銷售成本和期末庫存商品成本。商品流通企業由於商品種類多,一般來講,其同類商品的毛利率大致相同,採用毛利率法能減輕工作量。
毛利率法的適用性
這種計算方法適用於經營品種較多,月度計算成本確有困難的企業。它是一種簡化的成本計算方法,但是全部(或大類)商品的綜合毛利率受影響的因素較多,計
算結果往往不夠精確。在採用該法時,一般只在季度的頭兩個月使用,季末則必須用「加權平均法」等其他成本計算方法來計算和凋整,以便在一個季度范圍內使商
品銷售成本和期末結存商品金額符合實際。
用過去的銷售毛利率(銷售毛利與銷售收入之比)或估計毛利率估計期末存貨和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基於毛利率在前各期大致相同,採用毛利法關鍵取決於毛利率的正確與否。若影響毛利率的因素發生變化時,則應調整毛利率。這種做法簡化了計工作。但用過去的毛利率計算本期銷售毛利,違背了實際成本原則,其可靠性受到影響。它主要適合於如下情況:採用定期盤存制的企業,當需要編制中期報表;企業遭受火災、水災等意外災害時,可藉助毛利法.估計災害損失的程度;審計人員利
用毛利法估計企業的銷售成本和期末存貨,並與企業財務報表中的相應數據相核對,檢查其合理性;實行預算控制的企業,可利用毛利率法編制銷售預算、成本預算、采購預算、現金預算等,並藉助毛利法,檢測、控制預算執行的情況。
6. 毛利率法會計處理
1)4.已銷商品成本=(80-2)*1(-20%)=62.40w
結存商品成本=20+50-62.4=7.6w
5月已銷商品成本=(75-5)*(1-20%%=56w
結存商品成本=7.6+60-56=11.6w
2)計算6月已銷商品成本=11.6+40-10=41.6w
3)編制各月已銷商品成本的會計分錄.
4月借記 營業成本62.4萬
貸記 庫存商品62.4萬
5月借記 營業成本56萬
貸記 庫存商品56萬
6月借記 營業成本41.6萬
貸記 庫存商品41.6萬
7. 1,某企業2014年4月發生的經濟業務如下,要求:編制會計分錄(1)3日,向北方工廠購入
(1)借:原材料 45000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7650
貸:銀行存款 52650
(2)借:管理費用-辦公費 90
貸:庫存現金 90
(3)借:銀行存款 28000
貸:應收賬款-振華公司 28000
(4)借:生產成本-直接材料 40000
製造費用-材料消耗 6000
管理費用-材料消耗 4000
貸:原材料 50000
(5)借:應收賬款-振華公司 15000
貸:主營業務收入 12820.51
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2179.49
(6)借:銷售費用 300
貸:庫存現金 300
(7)借:財務費用-利息支出 2000
貸:應付利息 2000
(8)借:製造費用-折舊費 6000
管理費用-折舊費 1000
銷售費用-折舊費 500
貸:累計折舊 7500
(9)借:生產成本-直接人工 6000
製造費用-工資 2000
管理費用-工資 1500
銷售費用-工資 500
貸:應付職工薪酬 10000
(10)借:生產成本-轉入製造費用 15400
貸:製造費用-轉出製造費用 15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