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GSP葯品批發利潤在 幾左右% 毛利潤
全國葯品批發企業在2011年平均毛利在7%左右。
B. 商貿醫葯批發公司如何結轉成本,如賣出100萬,入庫時價格60萬,直接結轉入庫價格求教
商貿醫葯批發公司結轉成本,如賣出100萬,入庫時價格60萬,直接結轉入庫價格。
借:主營業務成本 60萬
貸:庫存商品 60萬
擴展閱讀:
收入入賬(增值稅一般納稅人)
借:銀行存款(應收賬款等科目)100萬
貸:主營業務收入100/1.16萬
貸: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100*0.16/1.16萬
C. 請問醫葯批發行業的毛利率是多少
17%左右吧!但是「其他」費用很高。
D. 醫葯代理,醫葯批發怎麼賺錢
醫葯代表賺的是賣進醫院的虛高差價
醫葯批發賺的是個物流配送的辛苦錢
E. 葯品流通企業經營方式有哪些
自產自銷。是指私營企業銷售本企業生產的產品。這種經營方式的企業一般規模不大,多為一些手工業者,如鞋店,服裝店等。多數是前店後廠,邊生產、邊銷售。
代購代銷。是指用合同的形式,受人委託代為收購、銷售的一種商業活動。這種經營方式靈活、經營范圍比較廣泛,多為農副產品,需要有一定的經營場地,經營者從中收取一定的手續費。代購代銷的經營者要有信譽。
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來料加工是以改變原材料、半成品的形狀、性質、表面狀況及用途,按要求加工成產品;來樣加工,是按訂單的需要,依照圖紙、訂單的設計要求加工、產品成型後供給訂貨方;來件裝配是將對方提供的零件,依據合同的要求組成產品。來料加工、來樣加工、來件裝配無論那種經營方式,企業都必須與對方簽訂合同,明確雙方的權利義務。
批發。商業活動中成批、大宗地售出商品,它的售價不低於零售商品,銷售對象是商品經營者、零售商,不直接銷售給最終消費者。批發商品需要有一定的倉儲設備、儲運條件及較多資金。
零售。是指成批、大宗地買進商品,零星分散賣出,銷售對象多為最終消費者修理業。將損壞的器皿、設施、物品修復原狀,或達到原有功能用途。
運輸業。又分為客運和貨運,因利用的運輸工具不同,又分為非機動車運輸或機動車運輸、船舶運輸、鐵路、公路運輸及水上運輸。私營企業不經營鐵路運輸。
咨詢服務。咨詢服務是近年業興起的行業,私營企業利用在某一領域掌握的科學技術知識,為顧客提供服務、經驗、材料數據、設計等,使顧客在接受咨詢中獲取知識和利益。
F. 葯品代理商有多大的利潤
葯品批發代理商中間利潤很大,但實際純利潤不大,因為被醫院從中賺了大部分。只能以量來賺。
G. 開葯品批發公司的流程
我見意你掛靠吧,有幾個人能開得了醫葯批發的,現在的證很難批,連葯店都很難別說批發公司了。有些醫葯公司下面有很多掛靠,賺的就是稅點。不過你得認識人他們才會給你開怕出事,要擔責任的。想法去打聽你的同行朋友,找個掛靠的公司,這是最簡單的。有80%的葯品商都是這樣。
H. 葯品招標的利潤分成
中間利潤超過500%
央視記者此前經過長達一年的調查發現,一些常用的葯品中標價比出廠價高很多。記者隨機選取20種常用葯品,結果發現這些葯品從出廠到醫院中間利潤都超過了500%。 多位醫葯行業人士反映,葯品的超高利潤在業內絕非個別現象。業內人士提供了一些葯品產品價格目錄,涉及上百家葯廠的上萬種葯品的出廠價和醫院零售價。一些用於治療肺炎、胃炎和止痛的常用葯品,從出廠到醫院零售的中間利潤都超過了400%。最離譜的兩種葯分別是:天葯集團新鄭股份有限公司生產的規格為2毫升4毫克的氫溴酸高烏甲素注射液,出廠價為每支0.52元,中標價為16元,醫院零售價為18.4元,中間利潤超過3400%(3438%);山東方明葯業生產的規格為2毫升20毫克的鹽酸奈福泮注射液,出廠價為每支0.32元,中標價為18.49元,醫院零售價為21.26元,中間利潤竟然高達6500%以上。
「天花板價」依然超高
業內專家稱,制定葯品的最高零售價,目的是為了限制葯價,防止葯價虛高,但現實情況是,被稱為「天花板價」的葯品最高零售價與出廠價相比,定的更是高得離譜。以山東方明葯業生產的2毫升20毫克的鹽酸奈福泮注射液為例,出廠價為每支0.32元,最高零售價被定為35.9元。
醫院、醫生參與分成
按照我國現行的葯品集中招標辦法,所有公立醫療機構使用的葯品必須競價采購,價格由當地的省級葯品集中采購管理辦公室審定公布。這個審定公布的價格也叫中標價,中標價是醫院采購葯品的最高限價,因此競標價的制定成為影響葯價的決定性因素。 記者聯繫到一家葯廠的負責人,她透露,葯品投標和定價工作並不由葯廠運作,而是由專業的醫葯代理公司負責。這家公司生產的一種治療婦科病的常用葯出廠價為7元,中標價高達56元,這一過程遵循了行業「潛規則」。據這位負責人介紹,雖然這種葯品的中間利潤超過了800%,但葯廠也就掙1塊錢左右,從7元到56元之間的差價49元被分攤給醫葯代表、醫葯公司、醫院和醫生。 調查過程中,一位從事葯品批發行業十餘年的業內人士證實了這家葯廠負責人的說法。他表示,這種利益均沾的模式,正是葯品招投標過程中的「潛規則」。
I. 商康醫葯網的商康醫葯網意義
中國首家平價葯批網——商康醫葯網,於2011年5月18日在湖南長沙隆重上線。商康醫葯網的出現,宣告中國葯品批發將迎來全新的平價時代。
湖南商康醫葯電子商務有限公司(以下簡稱「商康醫葯網」),是全洲集團與世界500強企業——中國工商銀行湖南省分行共同打造的醫葯B2B電子商務企業。商康醫葯網依託現代信息技術、互聯網、物聯網、現代化的物流管理系統以及先進物流技術和物流裝備,全面整合ERP、呼叫中心、移動商務、多媒體視頻、商康牡丹卡結算支付工具為一體的大型垂直醫葯電子商務平台,是為醫葯供應商和下游終端客戶減少流通環節;降低采購成本;加速產品和資金周轉;提供商流、物流、資金流、信息流為一體的第二代醫葯B2B電子商務企業。
作為中國首家平價葯品批發大型網站,得到了湖南省食品葯品監督管理局、國家商務部、湖南省、市、區三級政府及各部門的大力支持,順利啟航。商康醫葯網的面世,被業內認為能極大程度地減少葯品流通環節,提高配送效率,降低流通成本,順應了新醫改降低葯價惠民的政策。
多環節,高成本,葯批呼喚新模式
長期以來,中國葯品價格降不下來,政府出台系列葯品降價措施,而葯價卻始終居高不下,究其深層原因是冗長的醫葯流通環節。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葯品流通行業獲得較快發展,但是由於歷史形成的體制性弊端,整個葯品流通行業存在散、小、亂、差的現狀,經營模式和流通效率比較落後,與生產規模和消費需求不相匹配,需要建立低成本、高效率的全新流通模式。
就行業普遍現象而言,葯品出廠後由生產企業以出廠價銷售給各地區總經銷商,經過總經銷商、省級代理、地市級代理以及地市零散批發商等各個環節後,最底層的批發商再以直接聯系或投標的方式向醫院銷售,中間環節多則六七個。
醫葯中間商流通費用率居高不下,盈利能力較低,行業虧損面不斷擴大。中國大型醫葯批發企業的毛利率為6%,凈利率只有1%。美國葯品銷售規模為4000多億美元,醫葯分銷業毛利率在4%左右,雖低於國內6%的水平,但由於規模大,集中度高,平均費用率約為2.9%,因此獲利能力強,凈利率為1%左右。
中國葯品流通環節多、成本高現象突出,在醫療機構的利益驅動下,在葯品流通環節的層層「倒手」後,葯價如何能不高?
商務部副部長姜增偉日前在接受采訪時稱,葯品流通行業一頭連著葯品生產,一頭連著醫療機構和患者,是醫葯衛生體系運行的重要環節,也是醫改的重要內容。葯品流通行業發展好了,可以有效地配合和服務好醫改。
商康醫葯網,或成醫葯市場破局者
隨著《葯品流通行業發展「十二五」規劃綱要》的出台,如何促進葯品流通行業健康發展,減少流通環節,真正降低葯價,保障老百姓吃上方便葯和安全葯,將是接下來十分艱巨的任務。
著名的咨詢機構福利斯特市場調查公司的研究報告表明,美國作為電子商務的發源地,較早地開展葯品電子商務,依靠互聯網使年銷售額830億美元的醫葯市場節約開支110億美元之多。
商康醫葯網,作為國內首家平價葯批網,通過先進的線上電子商務平台,和線下終端推廣平台,聚集了全國、全球的醫葯原材料供應商、生產商、分銷商、零售商,創新訂單系統、資金結算系統和物流配送系統,從醫葯資訊、原材料采購、醫葯產品采購、金融融資、醫葯配送,到渠道鋪貨、深度分銷、終端管理等各個方面,提供端到端的一站式服務,一站式解決醫葯企業的種種難題。
商康醫葯網,充分減少流通環節,著力打造醫葯行業的阿里巴巴,或將為醫葯市場破局提供新業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