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1688批發網的歷史發展
·1998年12月 馬雲和其它17位創建人在中國杭州發布了首個網上貿易市場,名為「阿里巴巴在線」。
·1999年6月 阿里巴巴集團正式運營。
·2000年10月 公司為更好促進中國賣家進行出口貿易,推出「中國供應商」服務。
·2001年6月 公司為更好服務國際賣家,推出國際站「誠信通」會員。
·2002年3月 公司推出中國站「誠信通」會員計劃,更好服務從事中國國內貿易的賣家和買家用戶。
·2003年10月 公司推出交流軟體工具「貿易通」,它可以使買方和賣方通過網路進行實時溝通交流。
·2005年3月 阿里巴巴中文站推出關鍵字競價服務。
·2007年4月 推出香港「中國供應商」服務,促進出口貿易。
·2007年8月 向香港證券交易所遞交上市申請
·2007年10月 成功上市。 未來阿里巴巴中國站將定位於網上采購批發大市場幫助工廠,品牌商,一級批發商引進大量的買家,包括十萬級的淘寶網店掌櫃、百萬級的線下城市實體店主、千萬級的現有批發市場買家,提供一系列交易工具,打造全球最大的批發大市場。
據了解,阿里巴巴買下1688域名,定位「網上批發大市場」,是阿里巴巴推出「廣貨贏天下」計劃,面向所有能提供現貨、以批發為主的服裝生產商和批發商。阿里巴巴將會在央視等媒體投資1個億廣告推廣。
從阿里巴巴相關人士處獲悉,阿里巴巴旗下1688批發大市場的廣告已在2010年3月1日晚7:45登陸CCTV1,正式涉足網路批發業務。1688批發網站將在3月8日正式上線,屆時將啟動88小時秒殺活動。
日前胡戈視頻新作《宅居動物》推出,在各大視頻網站上瘋傳的《宅居動物》植入了1688的品牌廣告,在各個視頻網站異軍突起,實為阿里巴巴的一項品牌推廣策劃。
登錄1688網站可以看出其「盛大開業」的態勢,頁面下部有顯著的廣告語「阿里巴巴1688批發大市場,3月盛大開業,敬請期待」,一個flash宣傳動畫上則標著「購物上淘寶,批發上1688」。
② 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發展歷程
第一階段(1982—1984年)市場誕生。黨的十三屆三中全會以後,聰明勤勞的路橋人如魚得水,大批經商人才,能人巧匠脫穎而出,自發在路橋老街南柵居街道上經營小商品,並呈良好的發展勢頭。1982年6月,原黃岩縣工商局組織人員進行調查,興建了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每逢農歷三、八為交易日。至1984年,市場攤位由建場初的376個增加到1400個。
第二階段(1985年—1987年)市場開始飛躍。為了適應商品經濟和市場發展需要。 1985年,擴大場地18000平方米,投資120萬元。至1987年底,市場攤位增加到3800個,成交額由1984年的1400萬元增加到2.45億元,上市品種由200餘種增加到6000餘種、近萬個不同型號,集市日由原來的農歷三、八增加了農歷二、七日,並吸引了全國二十多個省、市的廣大客商,開始跨入全國重要工業品市場行列。
第三階段(1988年—1989年)市場的專業化程度進一步提高。隨著市場的發展,商品結構逐步改善,為了適應商品行列結構變化,進一步提高專業化程度,促進市場的發展。1988年,投資120萬元,專門建立了佔地9000平方米可容納1380 個攤位的服裝大廳,並先後單獨分開鞋類交易區、棉布交易區、百貨交易區等,集市日又增加了農歷一、六日。可以說:此時的小商品市場已成為以服裝為龍頭,棉布、鞋帽、小百貨、箱包、零頭布等組成的大型工業品批發市場。
第四階段(1990—2000年)市場的穩定發展。1990年10月,在市場東面征地 21.64畝,投資2000餘萬元,建造了配有自動扶梯、客貨兩用電梯、閉路電視監控等服務配套設施齊全,可容納1400個固定室內攤位的東交易區,使市場的管理、設施、規模上了一個新的台階。
1994年,根據上級部署,小商品批發市場行業調整,服裝經營者分流到中國日用品商城。為了繼續保持小商品市場的繁榮興旺,市場積極拓寬服務廣度,正確處理規范與繁榮的關系,確定坐標,找准龍頭,挖掘潛力,使市場迅速得以恢復,重振了市場雄風。 1998年—2000年,市場投資1200多萬元,對西交易區鞋類交易區進行了全面改造,將大棚結構全面改造成輕鋼結構,使市場整體面貌煥然一新。
第五階段(2001至今)市場管理走上了新的台階。近年來,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後,市場的激烈競爭進一步加劇,給路橋小商品市場帶來空前壓力,使這個傳統集貿市場的劣勢越來越明顯,並逐漸落後於其他兄弟市場。
2001年11月,各級政府及管理部門根據國家關於集貿市場實行管辦脫鉤的文件精神,對路橋小商品市場實行體制改革。2002年8月,在政府及管理部門的支持下,開始籌建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經過4個多月協商、評估,2003年1月8日,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正式成立,公司由永躍村、市場開發服務中心共同組成,永躍村占股份的65%,市場開發服務中心占股份的35%。改制後,公司將完全按企業化機制運作。
2009年12月31日下午,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以7100萬元的價格,獲得了路橋文昌路以南、市場街以西30畝土地的建設使用權。這標志著建於1982年的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改擴建(一期工程)項目正式啟動。據悉,該工程已列入市重點工程,並通過了浙江省服務業重點項目預審。據了解,改擴建後,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建築面積將達8.3萬平方米,市場主體建築地面以上5層,地下2層,共有455個機動車位和2270個非機動車位。工程計劃於2011年8月竣工,隨後,二期、三期工程也將陸續啟動,總投資額將達10億元。
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是一個以產銷為主、經銷為輔,批發為主、批零兼營的市場。產銷戶攤位占總攤位數的50%以上,以花色品種多、價格低、更新換代快、信息靈通、競爭力強、輻射面廣、銷售量大等特點吸引了全國各地的客商,是台州市以及浙東南地區著名的小商品集散中心
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的崛起,帶動了路橋及周邊地區市場群體的迅速形成,使路橋發展為全國市場的大區,並與義烏、柯橋成為浙江市場三雄。如今,在整個路橋區,就有以中國日用品商城、小商品批發市場等為龍頭的專業市場70多個,路橋逐漸形成了一個由日用工業品市場、生產資料市場、生產要素市場等組成的門類齊全的市場城。
市場的興旺,大量人流涌進路橋,路橋成為許多人的「淘金地」,帶動了第三產業的發展,促進了區域經濟的繁榮,加快了路橋城區的建設和開發,加快了以路橋民營企業為基礎的商品生產基地的形成和發展,解決了農村閑散人員和下崗職工的再就業。可以說,正是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的發展,促進了路橋成為中國沿海的商貿中心,從而為路橋從一個建制鎮升格為台州市主體城區之一,作出了不可估量的貢獻。
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能在激烈的競爭中不斷發展、壯大,除了自身良好的主觀條件外,還與上級領導和社會各方面的的支持、關注分不開。現在,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有限公司的成立,給市場重振輝煌帶來千載難逢的機遇。為把路橋建設成為中國沿海現代化商貿城,路橋小商品批發市場將進一步解放思想,在市場經濟新形勢下發揮更大的作用。
③ 商貿公司簡介
上海悍騁清洗設備有限公司於2018年08月29日成立。法定代表人王素平,公司經營范圍包括:清洗設備、消防設備、儀器儀表、機電設備安裝、維修、批發、零售,機械設備加工(限分支機構經營)、批發、零售等。[1]
公司名稱
上海悍騁清洗設備有限公司
成立時間
2018年08月29日
總部地點
上海市奉賢區茂園路661號3985室
工商信息
經營狀態
成立日期
注冊資本
法定代表人
公司類型
存續(在營、開業、在冊)
2018年08月29日
200 萬元人民幣
王素平
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④ 假設自己要開一個小型貿易公司,只進貨賣貨,不生產。然後我要介紹我公司的背景,競爭優勢,還有發展
真的想自己創業做的話首先還是要有本錢,有資金,如果沒有的話找幾個靠的住的好朋友,大家志同道合的話可以一起投資創業,比如在家做快遞,做一個你們當地的快遞網點,這個是很不錯的,再一個就是搞批發,你們你們當時缺少什麼的,或者什麼賣的最好的,需要你們自己去考察下市場行情,然後你們自己做一個批發。這些都不錯的,再一個就是自己有技術的話,比如說廚藝不錯,可以先開個小吃店,做一些特色的東西,找好了地理位置不怕沒有人來。
⑤ 商貿公司未來的發展前景
貿易公司產生於信息的不對等,現在很多公司都願意直接找生產廠商采購,希望價格低一些,這個意義上說,貿易公司的利潤空間越來越小了.
但是,只要信息不對等存在一天,貿易公司就存在一天,前者永不會消失,後者當然也永不會消失.即使所有的信息都對等了,海量信息篩選也需要專人去做.就是工廠直接鑄銷售了,也得成立銷售/外貿部,專門搞定進出口手續,與其零售,不如批發給外貿公司代理.
從這個意義上說,貿易公司永不會消失,但越來越傾向於收取代理費了.
這是對於工業原料來說.對於零售來說,很大知名的零售商都請別的公司代為采購,貿易公司更是必不可少.很多人自己都會縫紉,但大多數都去商場買衣服去穿,不是嗎?這是社會大分工的需要.所以貿易公司永遠存在,但越來越趨向於一般利潤.
是這樣的.
求採納為滿意回答。
⑥ 批發市場的發展史
以服裝為例:
根據中國服裝批發市場在流通業中的發展特點將中國服裝批發市場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上世紀80-90年代中葉,萌芽期。
這一階段,商品短缺,流通渠道單一,消費者購買服裝基本上是到國營商業和供銷合作社購買,還有一些攤檔式的小商品市場及農貿市場。隨著經濟發展,消費者對服裝的需求量逐漸增加,於是需要出現可進行大批量交易的服裝市場。這時,服裝批發市場開始萌芽,並呈現地攤式服裝批發市場的初級形態。此時,人們只求價格便宜,還沒有意識到所謂的消費理念、市場策略、經營模式。當時的服裝批發市場初級形態正好迎合了絕大多數人的根本要求,可以說,這一階段,服裝批發市場如雨後春筍般席捲大半個中國,小商品批發、服裝服飾批發之風盛行於世,但是尚未形成規模性的批發商圈。
第二階段,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升級期。
這一階段,商品種類開始豐富,服裝批發市場開始第一階段的升級,並發揮主導性作用。表現為由路邊的攤檔式轉為進入大棚經營,將服裝小個體經營集中起來,由政府統一規劃引導。也就是說,全國的批發市場主要是政府部門(工商、物資、地方政府等)作為投資主體。在沿海地區(例如深圳),則開始出現個體投資商成為興建批發市場的新投資主體。
消費者對商品品質、成色的要求更為嚴格,這也促成了物美價廉的時代的到來。
到90年代,開始漸趨規模化,出現了以廣州白馬、東莞虎門富民、武漢漢正街、沈陽五愛、江蘇常熟招商城等為代表的服裝批發市場,他們在中國的服裝業里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其四通八達的龐大網路覆蓋能力拉動了服裝企業的快速發展。但是隨著市場的發展,國內很多大服裝批發市場正在走下坡路。
以此同時,部分代理商開始進入批發市場。
第三階段,邁入21世紀,蛻變期。
這一階段,商品多樣化,並強調個性化,商品生命周期縮短。
隨著品牌意識的覺醒,一些走批發路線的服裝批發市場為尋求長遠發展,都在努力淡出批發市場,以圖實現由批發向品牌經營轉型,但轉型之路總是充滿了艱辛和痛苦。廣州白馬服裝批發市場就是最好的例子。
轉型就意味著要對原有渠道進行調整。調整主要是兩種方式:一種是引導原有批發客戶、經銷商轉變觀念和經營方式來做品牌。另外一種就是撤換願有客戶,重新組建渠道。無論是何種方式,總有太多的歷史問題需要解決,要收回鋪出去的貨款,要規范價格體系,要回收一些積壓在經銷商手中的過時產品,要承擔違反合約的責任等等。
同時,部分批發市場開始升級改造,建築檔次越來越高,內容、功能、服務完善、豐富。個性化消費的萌芽也導致批發市場產品生命周期更短,產品開發與更新能力要求更高,體現出顯著的大眾時尚文化。以廣州沙東有利國際服裝批發城為代表。
另外,文化經營在這一階段興起。眾多服裝市場開始根據自身所處的地理位置等眾多因素,尋找屬於自己的文化脈動之源。文化底蘊的興起,為國內批發市場注入一針強心劑,推動了整個業態鏈的更大發展,成了服裝批發市場的一把利刃。現代市場的競爭是綜合的、立體的,進入新發展階段的中國服裝產業,需要用科學的發展觀對產業的發展制定一套科學的策略規劃,需要根據市場變化趨勢,根據各區域產業集群的資源優勢,根據各企業的各品牌的物質資本和經營策略,設計制定一個科學的發展節奏和發展目標。與此同時,文化底蘊還帶動了存在於市場中的商戶們品牌化經營的發展。這些都讓服裝批發市場真正意義上擺脫了低級銷售模式的形態。再全球經濟一體化的客觀環境中,將國際流行的時尚文化融合到具有民族精神的文化中,締造成為具有地域特色的商業文化,這才能使國內的服裝批發市場這個特殊的產業結構鏈,得到更大、更遠的發展空間。
良好的文化氛圍,能夠使服裝批發市場走向正規化、完善化、集約化、成熟化,更使這種業態走上良性發展分軌跡,最大限度的避免了惡性競爭
⑦ 日用品批發市場的發展歷史
現階段的批發體系即批發商業的主體構成主要有:生產企業的直供批發,代理商批發,經銷商批發,第三方物流企業批發,配送中心的供貨批發和批發市場批發等。在西方發達國家,批發體系除了以上構成,還有專業批發公司(美國電器批發公司),分銷商(集中采購低值日用品),倉儲式會員制商場,貿易中心(展銷), 網路批發(貿易),郵購批發商等.由此可見,批發商業和我們後面要介紹的批發市場是兩回事,批發市場只是批發商業體系的一種構成,是批發的一種載體而已。
自從人類社會出現了以貨幣為媒介的商品交換以後,隨著商品生產的發展,商品購銷量逐漸增大,流通范圍不斷擴展,生產者和生產者之間、生產者和零售商之間常常難以進行直接的商品交換,或者他們之間直接進行買賣不如由中間商業來作媒介對他們更為有利,由此而產生了專門向生產者直接購進商品,然後再轉賣給其他生產者或零售商的批發商業。批發商業的產生,使商業部門內部有了批發、零售之間的分工,有了一種不與消費者直接發生關系的商業。隨著商品經濟的進一步發展,商品的生產和消費之間在時間、空間和集散上的矛盾不斷擴大,致使批發商業所組織的商品流通,往往要通過不是一道商業環節而是二道以上的商業環節才能完成。從而批發商業分為產地批發、銷地批發以及插在這兩類批發中間的中轉地或集散地批發。這是商業部門內部分工發展的結果,也是一種專門從事批發貿易而插在生產者和生產者之間、生產者和零售商之間的中間商業。其職能在於通過買賣,把商品從生產者手中收購進來,然後再將其轉賣給其他生產者或零售商。
⑧ 我是一家商貿公司老闆,主要做批發,自己對財務不是多了解,銷售額一年幾百萬,公司外聘了一位出納會計和
首先從管理上,明確各自的職責,相互牽制。比如:出納需要日清月結的做好資金收付賬,會計復核與監督,倉管保證貨物或產品收發的進出帳,要求會計月底盤存庫存商品。除了管理你還需要第三方採取不定期的稽核制度,半年一次,或者一年一次外聘審計也可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