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中國有幾家做太陽能光伏的公司
現在幾十家有了、
無錫尚德比較有名。
--------------
38家企業參與招標中國最大光伏發電項目啟動
本報記者梁鍾榮 深圳報道 2009-2-4 1:55:34
作為中國最大的光伏發電項目,甘肅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已經進入沖刺期,緊隨其後的是地方及中央更大的光伏發電投資規劃,而隨之破爐而出的政府補貼與電價釐定難題則成為業界關注的大規模啟動國內光伏發電市場的核心要義。
「目前已經有38家企業參與了敦煌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的招標,計劃於3月20日開標。」敦煌市發改委能源處主任趙平乾告訴記者,參與投標的38家企業,分為丹麥與德國2家國際企業與36家國內企業;國內企業之中,既有中電投、華能等五大發電集團,亦有無錫尚德等太陽能企業。
在敦煌10兆瓦光伏項目啟動同時,中國科學院於1月中旬高調宣布啟動「太陽能行動計劃」,稱舉全院之力,聯合全國相關科研力量,分三個階段實施計劃:2015年分布式利用、2025年替代利用、2035年規模利用,使在2050年前後太陽能成為我國重要能源。
「項目之外另有政府扶助難題,在這一塊,政府補貼與電價釐定都要跟上。」中國可再生能源學會光伏專業委員會主任趙玉文對記者如是表示。
敦煌10兆瓦項目啟動前後
甘肅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距敦煌市區13公里,佔地100萬平方米,總投資約5億元,年均發電1637萬千瓦時。
「由於這個項目為國家光伏發電的示範性項目,意義極為重大,所以招標活動由國家發改委來負責,地方主要做配合工作。」趙平乾說。
資料顯示,截至目前中國政府僅批准了三家太陽能電站示範項目,除卻該敦煌項目外,另有1兆瓦的上海市崇明島項目、255千瓦的內蒙古鄂爾多斯項目。
趙平乾回憶,建設敦煌光伏發電項目的想法於21世紀初即開始萌發;2004年9月,甘肅省發改委在敦煌召開了《敦煌8MWp並網光伏發電系統建設預可行性研究報告》評審會,標志該項目正式啟動;2007年8月,甘肅省發改委委託甘肅匯能新能源技術發展有限責任公司,完成了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項目的預可研,並上報國家發改委。
其間的2006年,中濠新能源投資(北京)有限公司切入到該項目中,成為建設方。「後來由於投資額度太大,當時的太陽能政策亦尚不明朗,中濠新能源隨後退出。」甘肅省發改委人士證實,中濠新能源投資(北京)有限公司由遼寧友緣實業集團有限公司與中濠東海升國際投資公司合資而成,「規模並不是很大」。
及至2008年3月,該項目被國家發展和改革委員會列入可再生能源發展「十一五」規劃中,並於同年9月正式得到國家能源局復函,同意採取特許權招標方式建設敦煌10兆瓦並網光伏發電示範工程。
「各競標方已於1月中旬到選址基地進行了一次實地觀察,估計將於2月份在北京再召開一次招標吹風會,聽取各競標方意見。」趙平乾表示,根據國家能源局的復函,競標勝出方需在18個月內將此項目建成,同時擁有25年的特許經營權。
兩大解決路徑
在敦煌10兆瓦光伏發電項目之後,各省紛紛提出興建世界級大型太陽能發電站的計劃。以雲南與青海為例,雲南省要在昆明開工建設國內最大的並網光伏電站實驗示範項目,總裝機容量為166兆瓦;青海省手筆更大,宣布將在柴達木盆地建設總裝機容量為1G瓦(1000兆瓦)的電站。後者如若全部建成,將可能成為世界上最大的並網光伏電站。
然而,目前的現實是,雖然中國貴為世界第一的光伏太陽能電池生產大國,但95%的產品均銷往國外,僅有5%左右產品留予國內,造成產業與市場的脫節。國內光伏市場遲遲沒有啟動,與中國尚未通過對太陽能發電的補貼政策、電價釐定法規相關。
「中國暫未啟動此市場的原因之一,是目前技術條件下,補貼太陽能發電代價過於高昂。」一位公司高管介紹,崇明和鄂爾多斯兩個示範項目,每發1度電,政府需要補貼4元錢。據此計算,太陽能發電每千瓦時成本為普通居民用電的8倍以上。
不過該高管也表示,這主要是因為以前的技術不成熟,而今已不需要那麼多的補貼了。由於金融危機的發生,占據太陽能電池70%成本的硅料價格、基建成本等均已大幅下降,「就基礎情況而言,現在補貼2.5元/度電即可。」
國家能源局新能源司副司長史立山在江蘇常州舉行的「第十屆中國太陽能光伏會議」上表示,國家還即將對推廣太陽能光伏發電予以適當的財政補貼,具體補貼標准正在由國家發改委、能源局和財政部等部門進行協商。
另一方面,雖然2007年9月國家電監會就頒布了《電網企業全額收購可再生能源電量監管辦法》,但目前對於並網發電還沒有一個具體可以執行的「成本加合理利潤」的上網電價,至今採取「一事一議」的並網價格。
「目前國家有關部門正在對太陽能光伏發電《上網電價法》積極醞釀,近一兩年內即有望正式出台,目前實施《上網電價法》的條件已經成熟。」趙玉文說。
在趙玉文看來,《上網電價法》是把我國光伏發電的份額從百萬分之一向百分之一過渡所啟動實施的法規,以銷售電價為例,一次性向用戶平攤光伏發電成本,只要每度電平攤六厘錢,可持續使用15年。或者採取分期平攤,第一次平攤1厘,以後每兩年增加1厘,到第15年也已足夠。而我國近年來由於煤炭漲價等因素,電價上漲每年均超過1.25厘。
『貳』 光伏發電國內前十名品牌有哪些
按照出貨量來核算的前十名品牌如下:
1、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5737.3MW
2 、阿斯特陽光電力有限公司 4706MW
3、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4511MW
4、晶澳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3672.9MW
5、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 2357MW
6、協鑫集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2100MW
7、東方日升新能源股份有限公司 1858.6MW
8、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 1600MW
9、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1303MW
10、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1249MW
『叄』 中國知名光伏企業
中國大陸十大晶硅組件生產:
英利綠色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無錫尚德太陽能電力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阿特斯陽光電力有限公司,浙江昱輝陽光能源有限公司,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晶澳太陽能有限公司,韓華新能源有限公司(中國分公司),中利騰暉光伏科技有限公司,常州億晶光電科技有限公司。
這是易恩孚太陽能網根據467家中國大陸晶硅組件生產商2012年產量在市場上佔得份額得到的排名。
除了這些中國知名的光伏企業還是很多的,具體的,建議你去易恩孚太陽能網,資源跟豐富的。
『肆』 太陽能光伏廠家有哪些
中國光伏業的巨頭企業有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天合光能有限公司、科宇電器電器有限公司、良信電器股份有限公司、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江西賽維LDK太陽能高科技有限公司等。
1、尚德電力控股有限公司(STP) 董事長、常務董事——施正榮
是國內首家在美國紐約證券交易所上市的民營高科技企業,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電池、組件,薄膜太陽電池、光伏發電系統和光伏建築一體化(BIPV)產品的研發、製造與銷售。到2008年底,公司已形成1000兆瓦太陽電池生產能力,躋身世界光伏前三強。
2、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TSL) 董事長、常務董事——高紀凡
是全球最大的光伏組件供應商和領先的系統集成商。公司於1997年創立,2006年在美國紐交所上市。2014年,公司光伏組件出貨量達3.66吉瓦,實現銷售收入22.9億美元。天合光能高品質的光伏組件被運用在世界各地並網和離網狀態下的太陽能電站,為當地民眾帶去了潔凈、可靠的綠色電力。
3、保利協鑫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董事長、常務董事——朱共山
是全球領先的多晶硅及矽片供應商,為光伏發電提供質優價廉的原材料。保利協鑫也是中國一流的環保能源供應商,通過熱電聯產、生物質發電、垃圾發電、風力發電及太陽能發電,提供高效環保的電力與熱力。
4、天威英利新能源有限公司 總裁兼首席執行官——苗連生
位於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是一家集研發、生產、銷售為一體的高新技術光伏企業。主要從事晶體硅硅錠、矽片、太陽電池、組件、控制-逆變器、光伏系統工程及光伏應用產品的研究、製造、銷售和服務。
5、溫州科宇電器有限公司
是目前亞洲規模最大公司專業研發生產分布式光伏發電集成系統、光伏智能產品、光伏匯流監測單元、智能防雷匯流箱、交流接觸器、空調專用接觸器、斷路器、漏電斷路器、塑殼斷路器、配電箱、配電開關等低壓電器。
6、良信電器光伏有限公司
中國▪良信電器是一家專注於高低壓電器製造的公司,主要產品涉及高低斷路器、交流接觸器、光伏專用直流部件、雙電源自動轉換開關、KBO、高低壓成套、真空斷路器的研發和製造的高科技企業。公司擁有一批高素質的技術和管理人才,現有員工400餘人,中高級以上職稱達30餘人,大中專及以上學歷者佔50%以上。公司擁有先進的製造設備和國內一流的製造工藝,擁有先進的產品檢試驗中心,擁有CCC、UL、CB、KAMA、SEMKO、CE有效地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可靠性
7、天華陽光集團
是一家從事以綠電(包括光伏和風能)開發為核心的新能源電力項目開發、投融資、技術研發、工程設計、建設及運營管理的全球性跨國企業,是綠電行業的全球領袖企業,所建成的電站遍及美洲、歐洲和亞洲,截至2012年年底總裝機及開發容量約達400兆瓦。
『伍』 光伏公司排名
1、常州天合光能有限公司
天合光能有限公司(TSL)是一家專業從事晶體硅太陽能組件生產的製造商。天合光能有限公司,自1997年成立以來,一直是中國光伏行業的領軍企業。
2、阿斯特陽光電力有限公司
自2001年以來,阿特斯陽光電力先後在中國建立了七家獨資企業,在德國、美國、義大利、韓國、日本等全球9個國家擁有運營公司,產品遍布德國、西班牙、義大利、美國、加拿大、韓國、日本、中國等全球5大洲的30多個國家和地區。
3、晶科能源控股有限公司
晶科能源成立於2006年,是全球為數不多的擁有垂直一體化產業鏈的光伏製造商,業務涵蓋了優質的硅錠,矽片,電池片生產以及高效單多晶光伏組件製造, 2014年垂直產能達3.2吉瓦。
4、晶澳太陽能
晶澳太陽能採用最先進的太陽能產品製造設備,擁有2.5 GW電池產能、1.8 GW組件產能以及1.0 GW矽片產能。公司立足於選擇性垂直一體化模式,形成兼具矽片、電池和組件生產的較為完整的產業鏈,同時提供光伏系統項目開發服務。
5、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
英利能源(中國)有限公司(以下簡稱"英利中國")是英利綠色能源國際控股有限公司在中國河北保定國家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投資成立的外商獨資企業,注冊資本12000萬美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