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貿易型采購流程是什麼
大企業與貿易公司采購對比
大企業采購:
優:1、公司實力無庸置疑;
2、采購量大;
3、對供方的要求比較高,手續齊備;
4、付款周期長;
5、培訓機會相對較多;
劣:1、成本核算分析強,留給供方的合理利潤較少,不利日後合作;
2、不利於采購人員的采購技能和溝通技巧的提高;
3、除了采購之外的其他部門官僚現象會比較嚴重;出現異常時協調處理會有諸多障礙;
貿易公司國際采購:
優:采購標的物發生了質的變化,有助於個體實力的提高,增強閱歷!相對企業采購來講有更大的發展空間,發展對象是:跨國公司在某國家或地區的采購總監一職,收入相當豐厚;
劣:前期開展工作會比較困難,主要原因基於成品技術要求、貨源分布、售後服務等各方面,同時所服務的貿易公司的財務實力是選擇該公司與否的關鍵因素!
建議:跳槽需慎重、入行要正確!充分發揮所長、實現公司(老闆)與個體的雙贏即可!
B. 剛剛進入貿易公司,對采購流程一點不了解,急急急!
先在網上發布購買信息,然後會有供應商聯系你的,跟他們說清楚你對貨物的要求,讓他們寄樣,問報價,裝運期,包裝情況,付款方式,然後下訂單。
C. 一個完整的采購流程包括哪些步驟
采購,是指企業在一定的條件下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企業資源,以保證企業生產及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一項企業經營活動。是指個人或單位在一定的條件下從供應市場獲取產品或服務作為自己的資源, 為滿足自身需要或保證生產、經營活動正常開展的一項經營活動。
從定義中可以看出采購的目標是為滿足自身需要和保證經驗活動而展開的活動。
我們科力普省心購做為晨光旗下專門的辦公用品采購平台,日常接觸最多的就是各公司的采購人員,包括我們自己也有很多采購工作人員。在工作的過程中,我們總結了采購的流程,主要包含以下幾方面:
1. 采購計劃
采購計劃是采購員根據請購單和公司生產計劃、銷售計劃制定的采購計劃,是以公司需求為依據的。
2. 供應商的選擇與考核
采購的職責之一就是為公司節約成本,選擇高品質的產品,因此需要考察供應商是否達到自己的要求,要判斷供應商的好壞。
以生產型供應商為例。采購經理一定要確定供應商具備一定的質量管理系統、生產控制系統、物料管理系統和合理的管理結構。這意味著采購經理本人應熟悉生產企業的運作。好的供應商與差的在這些基本管理系統上會有實質的區別。供應鏈管理專業通過一系列的課程來提高學生在這方面的能力。非專業的人也可參加一些質量管理、生產進度、庫存管理、運營管理等方面的培訓。
3. 詢價、比價、議價
確保供應商有合理的利潤。作為采購方,一般都在談判中有相當的優勢,關鍵是把這些優勢發揮到什麼地步。把供應商壓榨到無利可圖絕對不是明智之舉。采購要做的是真正理解供應商的成本結構,讓它有一定的利潤,但又不要牟取暴利。這需要一些成本估算方面的知識。
4. 合同的簽訂
買賣雙方經過詢價、報價、議價、比價及其他過程,最後雙方簽訂有關協議,合約即告成
5. 交貨驗收
交貨驗收,采購員必須確定或物品品種、數量、質量、交貨期的正確無誤。
就總體而言,采購的工作涉及收集信息,詢價,比價、議價,評估,索樣,決定,請購,訂購,協調與溝通,催交,進貨檢收,整理付款全過程的,每一個過程都非常重要。
作為一名優秀的采購人員必須具備較強的綜合能力。
確定供應商時,需要專業的行業知識和經驗;
選擇最終供應商時,需要多部門合作的協調能力;
談判價格時,不僅需要商務知識、經驗,還需要談判技巧;
完成訂單時,需要懂得基本的財務和稅務知識;
好的采購員,首先是一名好員工,遵守公司規定,維護公司利益,為公司創造更多的價值。
其次,是一個好商人。這是采購應該具備的技能定位,有全局觀,有成本意識,有價值衡量標准,有使業主方利潤最大化的能力,也就是在采購時讓企業少走錯路彎路的技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