⑴ 請教圖書批發零售企業庫存商品成本的核算
由於圖書批發業務,量大價不高,最適宜才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成本。
假設月初21本書,成本105錢。本月陸續購進1000本,成本2000塊。本月陸續賣出900本,現在你要求剩下的庫存成本
則才用加權平均,本月出庫的單位成本=(2000+105)/(1000+21)=2.0617,所以本月賣出書本的成本=2.0617*900=1855.53。月末庫存量=21+1000-900=121,月末庫存成本=105+2000-1855.53=.....。
⑵ 我們是商品批發公司,經營貨物種類較多,每天進出庫存量較大,請問銷售商品的成本怎麼核算呢
這種情況,如果每筆收入都跟蹤對應銷售貨物的成本是不現實的。
商品批發公司,應該有完善的倉庫管理
倉庫提供每月的進銷存月結報表,會計按該報表的出庫數據匯總計算當期出貨成本,做憑證確定為當月銷售商品成本。
⑶ 商品庫存成本怎麼計算
商品庫存成本=訂貨成本+購入成本+庫存持有成本+缺貨成本+物流成本。
庫存成本是在整個庫存過程中所發生的全部費用。包括:
(1)訂貨成本。
(2)購入成本,即用於購買或生產該產品所支出的費用,與購買量或生產量有關。
(3)庫存持有成本,即為保持存貨而發生的成本,通常指貨物從入庫到出庫期間所發生的成本。
(4)缺貨成本。
(5)物流成本,即貨物從供應商處運到倉庫,以及從倉庫運到用戶手中所需的成本,也可合並到前述的(1)與(2)中。
隨庫存量增加而上升的費用:
(1) 資金成本。庫存資源本身有價值,佔用了資金。這些資金本可以用於其它活動來創造新的價值,庫存使這部分資金閑置起來,造成機會損失。
(2) 倉儲空間費用。要維持庫存必須建造倉庫、配備設備,還有供暖、照明、修理、保管等開支。這是維持倉儲空間的費用。
(3) 物品變質和陳舊。在閑置過程中,物品會發生變質和陳舊,如金屬生銹,葯品過時,油漆褪色,鮮貨變質。
(4) 稅收和保險。
隨庫存量增加而下降的費用:
(1)訂貨費。訂貨費與發出訂單活動和收貨活動有關,包括評判要價、談判、准備訂單、通訊、收貨檢查等,它一般與訂貨次數有關,而與一次訂多少無關。
(2)調整准備費(Setup cost)。加工零件一般需要准備圖紙、工藝和工具,需要調整機床、安裝工藝裝備。這些活動需要的費用。如果花費一次調整准備費,多加工一些零件,則分攤在每個零件上的調整准備費就少。但擴大加工批量會增加庫存。
(3)購買費和加工費。采購或加工的批量大,可能會有價格折扣。
(4)生產管理費。加工批量大,為每批工件做出安排的工作量就會少。
(5)缺貨損失費。批量大則發生缺貨的情況就少,缺貨損失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