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1、企業在什麼情況下可以提價
降價原因:1、產品積壓,企業為回收資金;2、企業成本下降,市場競爭力增強,為搶占市場;3、市場飽和時,為刺激市場;4、淡季調價。
提價原因:1、成本增加;2、產品供不應求,3、產品升級換代4、產品服務和品質提升的情況下,提價5、通貨膨脹。
1)成本膨脹。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材料、燃料、人工費、運費、科研開發費、廣告費等不斷上漲,導致企業壓低了利潤的幅度,因而也引起了公司要定期地提價,提高的價格往往比成本增加的要多。
2)供不應求。當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處於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要時,可能會漲價,減少或限制需求量。公司在漲價時,應通過一定的渠道讓消費者知道漲價的原因,並聽取他們的反映,公司的推銷人員應幫助顧客找到經濟實用的方法。
Ⅱ 服裝批發價 一到旺季就漲價嗎
一般情況下是這樣的,特別是新款的和當年流行的衣服
Ⅲ 我相信一個批發公司一定會越做越大,生意一天比一天好,這個還要怎麼寫呢
這樣寫你不覺得太空洞了嗎?如果你寫一些,關於怎樣讓批發生意做得好的計劃書,會更加實用。生意做得好,批發公司才會越做越大。
Ⅳ 我是搞批發的,目前我進的所有的貨都在漲價,目前我的客戶可能還接受不了。請問有什麼良策
首先物價一直在上漲中,我想顧客會理解的,其次,要抓住顧客的心要貼心一點,可以根據顧客的年齡等特徵贈送一點小小的禮物,誰都喜歡驚喜的,哪怕很小很小 ,一些小小的細節希望會給你帶來幫助,加油吧~~相信最後,你會成功~
Ⅳ 怎麼樣才能讓重慶金東投資有限公司退回我的服務費他們是騙子公司,把我拉進群里天天發可以漲多少的股票
我的已虧損30%.扣了一個月服務費9333元,現在退出來了,害慘了
Ⅵ 企業提價的主要原因有哪些
企業提價的主要原因:
(1)由於通貨膨脹、物價上漲,企業的成本費用提高,企業不得不提高產品價格;
(2)企業的產品供不應求,不能滿足所有顧客的需要。
漲價雖然給公司帶來了利潤,但是也會引起消費者、經銷商和推銷人員的不滿,甚至會喪失競爭優勢。在下列兩種情況下,企業會考慮漲價;
1)成本膨脹。這是一個全球性的問題。材料、燃料、人工費、運費、科研開發費、廣告費等不斷上漲,導致企業壓低了利潤的幅度,因而也引起了公司要定期地提價,提高的價格往往比成本增加的要多。
2)供不應求。當公司的產品在市場上處於不能滿足所有消費者的需要時,可能會漲價,減少或限制需求量。公司在漲價時,應通過一定的渠道讓消費者知道漲價的原因,並聽取他們的反映,公司的推銷人員應幫助顧客找到經濟實用的方法。
3)競爭者提價等。
Ⅶ 店家一開始一個價錢付完錢後漲價違法嗎
如未明碼標價則涉嫌違法。
《中華人民共和國價格法》
第十四條
經營者不得有下列不正當價格行為:
(一)相互串通,操縱市場價格,損害其他經營者或者消費者的合法權益;
(二)在依法降價處理鮮活商品、季節性商品、積壓商品等商品外,
(三)捏造、散布漲價信息,哄抬價格,推動商品價格過高上漲的;
(四)利用虛假的或者使人誤解的價格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
(五)提供相同商品或者服務,對具有同等交易條件的其他經營者實行價格歧視;
(六)採取抬高等級或者壓低等級等手段收購、銷售商品或者提供服務,變相提高或者壓低價格;
(七)違反法律、法規的規定牟取暴利;
(八)法律、行政法規禁止的其他不正當價格行為。
國家計委出台《禁止價格欺詐行為的規定》自2002年1月1日起施行,認定以下13種價格行為為價格欺詐行為:
1、標價簽、價目表等所標示商品的品名、產地、規格、等級、質地、計價單位、價格等或者服務的項目、收費標准等有關內容與實際不符,並以此為手段誘騙消費者或者其他經營者購買的。
2、對同一商品或者服務,在同一交易場所同時使用兩種標價簽或者價目表,以低價招徠顧客並以高價進行結算的。
3、使用欺騙性或者誤導性的語言、文字、圖片、計量單位等標價,誘導他人與其交易的。
4、標示的市場最低價、出廠價、批發價、特價、極品價等價格表示無依據或者無從比較的。
5、降價銷售所標示的折扣商品或者服務,其折扣幅度與實際不符的。
6、銷售處理商品時,不標示處理品和處理品價格的。
7、採取價外饋贈方式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時,不如實標示饋贈物品的品名、數量或者饋贈物品為假劣商品的。
8、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帶有價格附加條件時,不標示或者含糊標示附加條件的。
9、虛構原價,虛構降價原因,虛假優惠折價,謊稱降價或者將要提價,誘騙他人購買的。
10、收購、銷售商品和提供服務前有價格承諾,不履行或者不完全履行的。
11、謊稱收購、銷售價格高於或者低於其他經營者的收購、銷售價格,誘騙消費者或經營者與其進行交易的。
12、採取摻雜、摻假,以假充真,以次充好,短缺數量等手段,使數量或者質量與價格不符的。
13、對實行市場調節價的商品和服務價格,謊稱為政府定價或者政府指導價的。
表現形式
價格欺詐的10種表現形式
根據國家計委在各地在禁止價格欺詐市場檢查發現的價格欺詐行為,主要有以下10種表現形式:
1、虛假標價:如某飯店餐飲部在商品標價簽上標明象鼻蚌價格每斤78元,但顧客結帳時卻按每斤200元結算,並且稱其標價簽標的是小象鼻蚌,以虛假標價誤導消費者。再如某傢具城,在一款真皮沙發商品標價簽上標明產地是「義大利」,而實際產地是廣東省。
2、兩套價格:如某酒店採用兩套標價簿欺詐消費者。在顧客點菜時提供價格低的標價簿,在結帳時按價格高的標價簿結算,某顧客點了12種炒菜,在結算時即發現其中10種菜餚的價格高於提供的標價簿所標的價格,最高的超出9元,最低的超出2元,共多收36元。
3、模糊標價:如某商廈以「出廠價」搞促銷活動,銷售某品牌洗衣機誤導性文字明示「出廠價」950元,實際該型號洗衣機出廠價是920元。再如某酒店在門口迎賓處以「特價烤鴨每隻38元」進行價格宣傳,實際卻按48元結算。當消費者質問何為「特價」時,該酒店謊稱每天前三位顧客才能享受「特價」。
4、虛誇標價:如某家公司在其經營場所以「全市最低價」、「所有商品價格低於同行」等文字進行宣傳。而實際其家電商品價格多數高於其他商家,誤導消費者購買。再如某公司在其店面顯著位置標示「消費各類手機全市最低價」。而實際該店所稱「全市最低價」不僅無依據,而且也無從比較。
5、虛假折價:如某商店以「全場2折」的文字進行價格宣傳,但消費者發現全場上百種商品中,只有2種商品按2折銷售。再如某服裝商店用公告牌向顧客推薦某品牌服裝全場8.5折,但消費者購買該品牌貂領大衣,原價為1998元,打8.5折銷售價應1698.3元,而實際標價為1798元。寬松毛大衣原價為1080元,折8.5折銷售價應918元,而實際標價1030元。
6、模糊贈售:如某餐飲公司在經營場所打出「肥牛午市買一送一,晚市買二送一」的條幅,但未標明贈送商品的品名和數量。在顧客消費了一斤肥牛後,僅贈送價值較低的一碟羊肉。再如某糧店標示買五升某品牌食用調和油贈一,未標明贈品的品名和數量,實際給消費者的僅是一小袋花生米。
7、隱蔽價格附加條件:如某百貨公司採取「購物返A、B券」的手段促銷,其中A券可當現金使用,而沒有事先告知消費者B券只能附等值人民幣現鈔才能使用,誤導消費者在店內循環消費。
8、虛構原價:如某商場銷售皮夾子,使用降價標價簽標示原價158元,現價98元。不能提供原價的交易票據。再如某百貨商場降價銷售某品牌服裝,虛構原價3500元,現價190元,不能提供此次降價前一次在本交易場所成交的原價交易票據。
9、不履行價格承諾:如某超市向消費者承諾在2009年1月12日至1月15日期間,凡購買某品牌清潔抹布實行買三送一,而實際消費者購買後並未獲得贈送。銷售某品牌酸奶,向消費者承諾:凡購買5杯125克裝酸奶,實行「特惠家庭裝優惠20%」。原價6.2元,優惠後價格應是4.96元,但顧客結算時仍以原價結算。
10、質量與價格、數量與價格不符:如某機電產品商店將因有質量問題而返修的某品牌電冰箱按正品價格銷售,質量與價格不符。再如某商店銷售價格3元的袋裝白糖,標示每袋重量1000克,而實際每袋重量 僅有750克,數量與價格不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