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母嬰用品店利潤有多少
做母嬰用品店利潤分析之前,先來看看母嬰店利潤是如何產生的?
嬰兒用品行業的產品分兩大塊,一是人氣商品區(包括奶粉盒紙尿褲);二是利潤商品區(包括服飾、日用品、洗護用品);人氣商品區中的紙品幾乎是零利潤,利潤商品區中的嬰幼兒內衣供應價格在3.8折左右,外出服3.8折、日用品6-6.5折,極個別7折,鞋類4折左右、洗護用品7折左右、特別產品4折左右。
綜合上述數據可以算出嬰童商品的平均進貨折扣是5折,等於零售價100元的商品,進貨價格是50元。從這些數據可以看出,嬰兒用品行業利潤並不算低,但是為什麼有客戶反應行業利潤低?一般情況下是有以下幾個問題:
(1)商品的結構不對,利潤商品和人氣商品比例出問題!沒利潤的商品比例偏高,不懂得搭配!
(2)營業務員除了防盜和收銀外,還需要給消費者提供合理引導!
(3)營業額的產生是靠自然銷售,只是賣了客戶想買的商品,沒有賣想賣的商品!
(4)商品陳列不合理,把最好的位置留給了不是消費者想買的產品。
(5)營業員要知道每件商品的利潤,在給消費者推薦的時候,才知道推薦什麼產品!
所以,要向母嬰店有合理的利潤水平,你首先要看下是否遇到了上述問題,有有合理的解決方案。
母嬰店利潤怎麼算?
開母嬰店的主要成本來自四個方面,進貨成本、店鋪租金、裝修費用、人工成本,其中店鋪租金、裝修費用、人工成本相對固定,只有進貨成本會隨著營業額發生變化。如果按月來核算,母嬰店的利潤應該這樣計算。
當月營業額-租金-員工工資-日常開支=利潤額,利潤額÷營業額=毛利潤,如果以月營業額3萬元為例,月租金3000元,人員2500元計算,進貨進貨成本16000元,30000-16000-3000-2500=8500元,8500÷30000=28.3%,那麼利潤就是28.3%。
請注意,成本相對是固定的,如果營業額越高,雖然利潤率不會發生巨大變化,但是利潤額變化會很明顯。每個母嬰店的情況不同,比如租金、進貨成本、營業額有差異,所以利潤情況差距也會很大。根據行業母嬰店總體利潤水平來看,利潤率應該是在20%-30%之間,因此,較高的利潤使得母嬰店成為一個非常具有誘惑力的創業項目。
如何降低進貨成本
進貨成本是母嬰店的主要成本,所以如何降低進貨成本非常關鍵,會對利潤率產生5-10%個利潤點,甚至更高。
母嬰產品大多採用代理經銷制,通過一層一層的利潤提取,到終端的時候成本已經很高了,不僅零售價格高,而且利潤低了,市場競爭力明顯弱了。那麼應該如何降低進貨成本呢?
母嬰店的產品種類很多,往往涉及到數百上千個產品,其中有些知名品牌採取了嚴格的市場保護策略,零售商沒有更多的進貨渠道,利潤相對低,全國各地區差別不大。但是大多數普通產品,一般沒有這種管控機制,零售商可以通過直接聯系廠家,獲得當地的經銷代理權,如果規模較大的零售商,甚至可以和企業間簽訂代理合作協議,這樣進貨就可以拿到更低的價格。
那麼,怎樣才能直接聯繫到企業呢?中國嬰童網為您提供了平台,不僅可以直接聯系企業,而且還能足不出戶找到優勢產品,補充嬰童店裡的產品結構,始終保證您銷售的是優勢產品。
㈡ 嬰兒用品市場多少利潤
百分之40到50吧,利潤雖然不錯,但是現在生意難做競爭太多
㈢ 開母嬰店利潤有多少
送你母嬰行業十句話! 用這十句話,自己慢慢學把!
一、小地方開大店——這是嬰兒用品行業研討會得出縣城開店的結論,它包涵了幾個意思:一是:嬰兒用品業進入門檻比較低,假如營業面積不是很大,很容易出現大家一擁而上,然後靠價格競爭,最終大家都沒錢賺;二是:最終成為行業翹楚的,都是那些專業的,規模大的。三是:中國人都喜好跟風,只有一開始就佔領制高點,讓別人很難再與你抗衡,這樣,對手最多隻能做個追隨者!
對於小縣城想開店的人,這是最重要的一句話!
二、一個成功的導購員就是一個合格的育嬰師————這句話讓我們了解了嬰兒用品行業的特殊*,它特別重視產品附加值,需要導購員在銷售產品的同時能給客戶輸灌實用的育嬰知識,因為對年輕媽媽來說,沒有比育嬰知識更能讓她們願意傾聽的。
三、客戶服你才會信你——嬰兒用品是一個靠引導消費的行業,在交易過程中掌握主動權至關重要,導購員對於嬰兒用品光懂行是不夠的,要做到精通,因為現在的客戶都很挑剔,只有讓她服你才會信你。你才能達到引導她消費的目的!
㈣ 母嬰用品店有多少的利潤率
用品店的利潤平均在25%左右,每月3-4萬元的銷售額基本可保本。開家嬰兒用品店一開始可能會有難度,但只要定位準,經營到位,路將越走越好,因為嬰兒用品粘性較大,顧客一旦認准了就不會輕易走掉。
㈤ 嬰兒奶粉銷售的利潤一般在百分之多少啊
如果寶寶吃的好,就不要換對寶寶不腸胃不好
㈥ 請問嬰兒用品代銷零售商一般佔多少利潤
按百貨里的來算.百貨扣點基本在20個點左右.再扣除廠商的利潤和人員場地等費用.基本上就剩下3-5折.
㈦ 一般母嬰店利潤有多少
一、首先說一下品類吧,奶粉+紙尿褲;嬰兒用品;服紡(童裝+孕婦裝);車床玩具;輔食保健品圖書音像及其他。這幾個分類是我個人認為的品類,或許會與母嬰用品連鎖店的品類有出入。
1.奶粉和紙尿褲沒利潤,一方面是奶粉和紙尿褲廠家都是大企業,就那幾個牌子,有定價權;另一方面是做為實體店要面臨超市的競爭,還要面臨電商的競爭(一桶奶粉毛利幾塊錢、一包紙尿褲甚至是一兩塊錢,攤上其他費用品就等於是不賺錢,而且是佔用資金巨大,一個小店動則幾萬的,奶粉的日期還要把握好,紙尿褲廠家還沒停的換新包裝。風險大!利潤小!
2.服紡是一塊利潤中心,一般都會有50%毛利。但是很不幸服紡即服裝行業,國內的服裝行業大家都知道是什麼狀態,巨量的庫存積壓。做為母嬰用品店,服紡還要和商場、專業服裝店競爭。孕婦裝、嬰兒裝都有成熟的品牌,一般都是在商場。
3.車床玩具也是一塊利潤中心,一般30%毛利。但是佔用面積比較大,如果想把車床做好的話,店面最起碼就要上百平了。特別是在一線城市,店面租金壓力很很大很大。
4.輔食保健品圖書音像及其他是有利潤較大,但是沒有銷量,不是強需求。輔食保健屬於即興消費的,圖書音像都會有長期不動銷。
㈧ 請問一下,嬰兒奶粉銷售的平均利潤率是多少啊
一般來說,國產奶粉企業的利潤率大多在3%-13%之間。這相對於液態奶1%-2%的利潤率肯定要高出一些,但是與洋奶粉相比,則相形見絀了。比如美贊臣在國內2007年的銷售額為15.9億元,利潤率高達31.2%;2008年銷售額為22.4億元,利潤率仍高達22.3%。洋奶粉的利潤率遠遠超過國產奶粉。
㈨ 批發商盈利率是多少呢
批發商一般是批發價的百分十的毛利率,因為追求的是量
㈩ 急!!!做批發商的利潤率為多少
毛利率 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
「毛利率」的概念是建立在「毛利」概念的基礎之上的。毛利是「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是商品銷售收入減去商品進價後的余額。
某特定時期內的凈利/ 純利 = 該時期內的毛利 - 該時期內發生的相關支出(包括折舊)
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
在中國,工業品進銷差價系指同種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這是批發商的毛利; 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稱批零差價,這是零售商的毛利。農副產品進銷差價是指同種農副產品的產地收購價格與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銷售商就會發生虧損。
毛利率是指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它們分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毛利是商品實現的不含稅收入剔除其不含稅成本的差額。因為增值稅是價稅分開的,所以特別強調的是不含稅。
1.毛利率計算的基本公式是:
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稅率)
3.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稅率)
4.從一般納稅人購入非農產品,收購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17%進項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5.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其從稅務局開出增值稅專用發票,取得4%進稅額,銷售按17%交納銷項稅額。
6.從小規模納稅人購進非農產品,沒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銷售時按 17%交納銷項稅額。
7.總的來說,增值稅是一種價外稅,它本身並不影響毛利率,影響毛利率的是不含稅的進價和售價。要正確計算毛利率,只要根據其商品的屬性,按公式換算成不含稅進價和售價就可以了。
《毛利的計算題實例》
1、 毛利計算公式?
1.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 已知某商品不含稅進價13.5元,不含稅售價15元。
請問該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5-13.5)/15*100%=10%
3、 已知某商品不含稅進價800元,含稅售價990元,增值稅率10%。
請問該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增值稅)=990/(1+10%)=900元
2.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900-800)/900=11%
4、 已知某商品不含稅進價30元,廠商折扣5%,增值稅率5%,毛利率設定為10%。
請問該商品的含稅售價是多少?(20分)
1.扣除折扣,得到不含稅進價=30-30×5%=28.5元
2.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1+增值稅率)/(1-毛利率)
=28.5×(1+5%)/(1-10%)=33.25元
5、 已知某商品含稅進價100元,廠商折扣5%,運輸費用2元/件,增值稅率5%,含稅售價110元。
請問該商品的毛利率是多少?(20分)
1.不含稅進價=含稅進價/(1+增值稅)=100/(1+5%)=95元
2.扣除折扣,加運輸費後,不含稅進價=95-95×5%+2=92元
3.不含稅售價=含稅售價/(1+增值稅)=110/(1+5%)=105元
4.毛利率=(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
=(105-95)/10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