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中華老字型大小(昆明)
大救駕,建新園都有很多分店,具體哪家的位置像三樓說的撥打114 號碼百事通就好了,本人喜歡大救駕,極力推薦
2. 昆明桂美軒食品生產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昆明桂美軒食品生產有限公司成立於2012年01月05日,主要經營范圍為糕點(烘烤類、油炸類、熟粉類)、中秋月餅的加工、銷售等。
法定代表人:嚴祖榮
成立時間:2012-01-05
注冊資本:1000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0100100283491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的法人獨資)
公司地址:昆明市呈貢工業園(七甸片區)
3. 昆明桂美軒食品有限公司怎麼樣
簡介:昆明桂美軒食品有限公司昆明老字型大小糕點作坊「桂美軒」創建於一九三六年,在度過了70多年的風雨旅程後,今天,她依然作為雲南本土老品牌屹立在食品行業中。70多年間,她見證了昆明這個西南邊陲重鎮的演變,也印照了新舊中國所發生的翻天覆地的變化,2006年中秋月餅質量大賽中,昆明桂美軒食品有限公司又獲金獎。2006年商務部認定為「中華老字型大小」。據悉,中華老字型大小桂美軒呈貢生產基地竣工並正式投入使用,今年的年產量較之去年將增長15%。同時,由於原材料等成本的上漲,其即將上市的中秋月餅價格預計將上漲10%-15%。6月28日,2011年」桂美軒「、」武漢冠生園「中秋月餅訂貨會在桂美軒呈貢七甸工業區生產基地召開。」公司生產的月餅是嚴格按照國家食品添加劑相關標准製作的,相比往年今年的添加劑會有所減少。」桂美軒總經理陳靜介紹說,公司還將製作雲南特色的鮮花餅,下一步將會新增食品方面的附屬產業。
法定代表人:陳靜
成立時間:1981-03-05
注冊資本:606萬人民幣
工商注冊號:530100100139182
企業類型: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
公司地址:昆明市護國路40號
4. 月餅哪個牌子的好吃
江蘇人普遍認為,元祖牌子月餅好吃,其鱈魚冰皮月餅最好吃。
元祖月餅,1980年誕生於台灣,系十大品牌月餅之一。
元祖月餅,也是目前市場上較貴的食品。元祖食品取材講究,做工精細,深得人們尤其是年輕人的喜愛。
5. 雲南白葯是不是中華老字型大小
是的
1994年,雲南白葯廠獲內貿部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稱號
2006年,商務部開始實施「振興老字型大小」工程,雲南白葯集團再獲商務部認定「中華老字型大小」稱號
6. 中華老字型大小吃的有哪些,跪求!!!
第一批中華老字型大小入選名單:
北京區
餐飲業
【餛飩侯】【柳泉居】【烤肉宛】【砂鍋居】【同和居】【烤肉季】【鴻賓樓】【同春園】【又一順】【便宜坊】【都一處】【一條龍】【天興居】【全聚德】【聽鸝館】【東來順】
第二批中華老字型大小保護及促進名單:
【北京飯店】【仿膳飯庄】【譚家菜】【華天小吃】【西安飯庄】【新路春飯庄】【西來順】【曲園】【錦芳小吃】【順德西】【小腸陳】【隆福寺小吃】【遠東飯店】【爆肚馮】【白魁老號】【南來順】
其實北京老字型大小很多是當年有某一樣或幾樣口碑流傳的經典菜品或小吃才引得大家爭相追捧,如果不知道的話光去一趟也無甚意味。包括小腸陳之類的很多都不太好找,最好是先了解了關於某字型大小的特色,然後再行前往,若提前了解下相關歷史典故,則身臨其境,品味美食的同時,也能更好品味歷史淵源,何樂而不為之?望能對南宮兄有所幫助。
7. 桂美軒的變革之路
滇式月餅的老字型大小們沿著傳統道路探索改進。明星代言、專業營銷公司、自動化生產線,細心市民可以發現,滇式月餅近年來殺出的一批「新生代」,經過幾年探索開始大展拳腳,顛覆著人們對傳統滇式月餅的認識。這一場新老滇式月餅PK的背後,可以看到滇式月餅拓展省外的良苦用心。說起雲腿月餅,每個老昆明人張口就能數出一串老夥伴——冠生園、吉慶祥、桂美軒、向陽。其中,前三家還是第一批「中華老字型大小」品牌。
吉慶祥、桂美軒、冠生園分別創立於1907年、1936年和1939年。到了1991年—1996年,桂美軒最高產量達到800餘噸,而吉慶祥的產量最高達到了1200噸。但隨著競爭的加劇,以及管理機制、思維模式、經營方式的落後,老企業在市場競爭中漸處劣勢,虧損也隨之而至。
「體制不改,企業只有死。」2004年在昆明市商務局等部門的關心下,桂美軒開始了第二次創業。2005年11月,(國營)昆明市桂美軒糕點廠國企改制完成,重組成立了昆明桂美軒食品有限公司。冠生園、吉慶祥也都於2005年完成了改制,並成為了雲南首批「中華老字型大小」。
由於擁有「群眾基礎」,幾家老字型大小的產量佔全省月餅產量的30%—40%。但是這時,省外月餅和一些後起之秀已經開始角逐市場,吉慶祥這幾年的產量都維持在八九百噸左右,冠生園也在800噸上下。
多年來雲腿月餅廠家價格一直非常平民化,每年定價的時候都要讓各廠傷一番腦筋,一方面小廠家以低價沖擊市場,另一方面特別高端的市場由廣式月餅佔領,滇式老字型大小陷入定價尷尬。加上前店後廠的時鮮西點沖擊,糕點廠名為糕點廠,實際為月餅廠,每年中秋一搏成為老字型大小的生死之戰。 其實,三家老字型大小對於現在現在面臨的挑戰都非常清醒,為了擴大產量、產值,開拓省外市場都被他們看作重要的一步。桂美軒總經理陳靜每年都外出參加學習,希望掌握更有效的營銷手段,並每年請專業公司設計外包裝;吉慶祥則在考慮培育除了月餅之外的「另一條腿」,豐富產品,形成兩條腿走路;冠生園則與雲南郵政合作,免費快遞到全國,此外還考慮恢復以前冠生園的餐飲優勢,並重新涉足餐飲業。
昆明焙烤協會趙副秘書長介紹,由於各種原因,昆明的月餅產量從前年的5280噸,下降到去年的5100噸,尤其今年成本價格大幅度上漲,廠家不得不以銷定產杜絕浪費,產量可能會縮減到4500噸左右。在去年的5100噸中,有2000多噸銷往了省外。
昆明焙烤協會一直在思考滇式月餅的走向,「要走出雲南,大力開拓省外市場,才能進一步擴大市場份額。」面對小廠價低價月餅和省外月餅的沖擊,滇式月餅最好的出路就是走出去,開發全國大市場。以吉慶祥為例,今年在雲南賣5.3元/個的雲腿月餅,在上海賣到15元/個,北京13元/個,成都8.9元/個。一個絕佳的契機是,在協會的努力下,去年滇式月餅首次列入全國月餅六大系列之中,位居第四,提高了滇式月餅的知名度。「希望政府加大力度扶持滇式月餅品牌,讓企業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全國。」
8. 急求雲南老字型大小月餅品牌,冒牌的,小作坊的,請走開;打廣告的,虛假內容的,請滾開。
雲南月餅的老字型大小公認的就三個:
1、昆明吉慶祥食品有限責任公司,創建於清光緒三十三年(公元1907年),國家商務部2006年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
2、昆明冠生園食品有限公司——1915年廣東人冼柄生創建冠生園於上海,1939年在昆明設分店,1956年公私合營後從冠生園總店獨立,商標「梅花牌」,國家商務部2006年首批認定的「中華老字型大小」企業。
3、昆明桂美軒有限公司——1936年任明卿創建於昆明。
牌子不太老但是生意很興旺的是嘉華,創建於1988年,後來居上了。
還有個向陽糕點廠,曾經屬於半老不老的字型大小,好像還在混,但是多年沒聽人提起了。
9. 昆明桂美軒食品生產有限公司拖欠工資,離職後不發工資,是騙子公司
不用擔心,有辦法解決對方拖欠你工資的問題:
1、最簡單的方法是電話投訴到當地勞動執法監察大隊,他們會依據《勞動保障監察條例》依法對用人單位進行監督檢查,並責令其支付拖欠的工資。
2、依據勞動合同法第三十條的規定,用人單位拖欠或者未足額支付勞動報酬的,勞動者可以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申請支付令,人民法院應當依法發出支付令。
3、直接到當地勞動行政部門申請勞動仲裁(不收費,不用律師),通過勞動仲裁下達的裁決書,向單位索賠,如果還不賠,可申請法院強制執行。
4、按上述途徑索取工資的同時,還可依據勞動合同法第八十五條的規定,要求單位按應付金額百分之五十以上百分之一百以下的標准向你加付賠償金。
5、收集證據依法向當地人民法院起訴。
10. 傳統月餅的缺點
如今的月餅花樣繁多,很多舶來品充斥了市場:巧克力月餅、冰激凌月餅、奶油月餅……等等。但是說到最傳統的過中秋節的方式,還是傳統的老月餅最有味道。每一款月餅里都有一個故事……
寧式月餅
寧式月餅產於浙江寧波,餅皮較硬,大部分品種與蘇式月餅相似,代表品種是苔菜月餅、火腿月餅。
苔菜月餅是以苔菜為輔料作餡的一種月餅,選用優質冬苔,配以芝麻油、芝麻、瓜子仁、桃仁等餡心調成椒鹽味,餅皮鬆酥,餡料有濃郁的麻油香味,入口鮮美、松酥噴香,甜中帶咸,咸里透鮮,有苔菜的特殊香味。
火腿月餅是以白糖和火腿丁為餡,成品清香不膩,餡多味正,具有寧式月餅的獨特風味。
提漿月餅
提漿月餅分為魯式月餅和京式月餅。
魯式月餅也叫平式月餅。
在台灣,較為人熟知的有所謂廣式月餅、平式月餅、蘇式月餅、翻毛月餅以及台式月餅等。廣式月餅看起來最豪華,最具份量,強調皮薄餡豐,重糖重油,且不易掉渣,適宜饋贈,缺點是保存不易。平式月餅又稱提漿月餅,素油素餡,且多為厚皮,保存期限最久。早期的蘇式月餅多是酥皮,油大糖重,鬆脆香酥,現在改良過的蘇式月餅個子比小籠包再大一點,口味也調整過。翻毛月餅強調清口,不油不膩,多層次的外皮是其特色。最後的台式月餅可說起步最晚,因為台灣不興過中秋,所以沒有所謂月餅,多以綠豆凸代替,經過多次改良後,以鹵肉綠豆凸最受歡迎。
京式月餅中,有一種月餅的皮面是冷卻後的清糖漿調制面團製成的漿皮,在熬制餅皮糖漿時,需用蛋白液提取糖漿中的雜質,提漿月餅由此得名。現在的製作,因為所使用的白砂糖品質純凈,故取消了提漿這道工序。餡料主要有冰糖、青絲、紅絲、玫瑰、青梅等。提漿月餅的特點是外皮油潤細膩,松軟適口,耐貯存。
提漿月餅的特色就是皮與餡的比例一樣多,內餡比廣式少了許多,多加了一些麵粉,又有一股特有的香氣,所以吃起來扎扎實實。香氣的來源是因為內餡拌有麻油,因為少了許多油與糖,提漿月餅放在室溫中,足足可以保鮮一個月,最大的缺點是會掉渣,而且掉的不少。
所謂提漿,提的是糖漿,只用簡單的麵粉、糖漿、麻油等去調和而成,是提漿月餅成敗的關鍵,直接影響到月餅表皮的顏色,太濃表皮會焦黑,太稀麵皮不容易著色。
衢式月餅
衢式月餅,可謂自成一體,是浙江省衢州市的地方特色,一項重要特產。其特點是以芝麻為重要原料,所以衢式月餅也被稱為「衢州麻餅」。
其主要代表有「杜澤桂花月餅」和「邵永豐麻餅」。
麻餅生產的技藝最早可追溯到唐代以前,延續至今已有一千多年的歷史。「麻餅」的主要原料為「芝麻」,芝麻在漢朝時由西域傳人中原,隋唐時稱「胡蔴」,用其作原料製成的餅稱「胡麻餅」。據隋·杜分卿《不燭寶典》載:「四月十五日,僧眾安居至此曰……以百味餅食安於藍盆中」這是僧人用盤盛麻餅等糕點上供的記錄,又據唐代僧人慧琳《一切經備義》載:「唐時稱燒餅胡餅等皆為胡食,蓋自西域胡人傳人。」漢代張騫出使西域時,引進胡麻(芝麻)胡仁(核桃仁)為胡餅的製作增添輔料。唐代詩人白居易有一詩贊許胡麻餅,《寄胡餅與楊萬洲》詩:「胡麻餅樣學京都,面脆油香新出爐,寄與飢饞楊大使,嘗得看似輔興無」,可見胡麻餅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唐代。據《衢州府志》、《柯城區志》記載:貞元四年間年僅17歲的白居易隨父白季庚到衢任別駕時,白居易對衢州麻餅贊賞的詩在衢州麻餅店業廣為流傳。當時的衢州也盛行吃胡餅,後來「胡餅」又改稱「麻餅」,中秋節時餅店業推出各種不同的麻餅,成為人們賞月時品嘗的佳品。從此,麻餅成為在衢州這座古老城市食文化中的首推點心。
為何衢州人對麻餅如此喜愛,情有獨鍾。這要追溯到古時候的衢州人把「麻餅」作為賞月、婚、祭、壽、上樑、祠堂等紅白喜事的主選餅分發、贈送,有著豐富的文化內涵。人們做生日時會買個大麻餅當作「長壽餅」來祝福分享。婚宴喜慶造房上樑時選用麻餅為「喜餅」,定親禮品中也少不了麻餅。分享喜餅寓意日子過得甜美、適意。喪葬時吃「祭奠強身餅」保佑身體強壯。
衢州經商務農人多,傳統文化積淀深厚,飲食文化也特別豐富。同時,衢州又是舊時交通的水陸碼頭,是商賈必經之地,商業和飲食麵餅業特別發達,坊門街是一條古老繁華的街道,白天熙熙攘攘,夜間燈火輝煌。臨街上下營街、水亭街及大西門外碼頭沿岸的通廣街、一帶桅檣林立,船隻如織,車水馬龍,人來人往,生意興隆。特別是面餅,是古代的方便食品,便於保存、攜帶方便。自唐朝以來,充足的米面、油料、蔗糖,使面餅業在浙西興盛打下了基礎,成為衢州歷史悠久,產業發達的行業。因為麻餅口感好,風味獨特,衢州麻餅作為中華食文化中的一個奇葩被完整地繼承保留了下來。
所以,衢州人喜愛麻餅,將麻餅作為一種衢州名點特產之佳品饋送親朋好友。特別是中秋佳節倍思親時,人們賞月、團聚更是把麻餅作為首選。
雲腿月餅
雲腿月餅是我國美食大師在糕餅行業中不斷創造的一個美食傳奇。相傳明末清初,隱居昆明的南明朝廷永曆皇帝,終日憂愁不思茶飯,一位御膳廚急中生智地做出了這道點心,皇帝吃了龍顏大悅,連聲稱贊,從此被列為御膳中的一道應時名點.後傳人人間,不斷演繹成當今名聲鵲起的「雲腿月餅」。
製作特點:採用昆明呈貢的子麥麵粉、水油等混合製成酥皮,外觀層起白色透出淡淡的金黃,內餡採用:宣威火腿的腌制與金華火腿的製作有很大的差別,除了選用上等腿肉外,工藝獨特,蜜制腌法更注重薰腌。蜜制的用功造就甜咸適中,回味無窮……讓你流連忘返。
雲腿月餅用宣威火腿最好的部分切成小塊,配以冬蜂蜜、豬油、白糖等製成餡心,再用昆明郊區呈貢縣的紫麥麵粉包心烘烤而成。其外觀褐黃且略硬,食用時酥而不散,故俗稱「硬殼火腿餅」。食之酥鬆香松,甜中帶咸,油而不膩,有濃郁的火腿香味,是中秋佳節的必備食品,也是饋贈親友的佳品。
相傳雲腿月餅是從宮中傳出來的,以老字型大小「吉慶祥」,「桂美軒」生產的尤為出名,在五十年前就遠銷省外和東南亞一些國家。1981年,吉慶祥生產的雲腿月餅被商業部評為全國優質產品。
無糖月餅
所謂的無糖月餅,是少糖月餅。「其實,根本不可能存在真正的無糖月餅,充其量也只能稱為少糖月餅。」具有多年食品衛生檢測監督經驗的研究員蔣耀琪表示,「無糖月餅」只是商家的宣傳手段,市民在進食月餅時還是要「量力而行」,不要因為商家打出「無糖月餅」就大吃特吃,以致吃出病來。
近年來,商家在生產、銷售月餅時大打健康牌,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莫過於商家打出的「無糖月餅」。
進入月餅銷售旺季以來,時不時有商家以「環保」、「健康」等字眼來包裝月餅。「其實,這只是一種宣傳手段,月餅不可能無糖。」蔣耀琪說,月餅是三高(即高糖、高油脂、高水分)食品,它的原材料是澱粉、果仁或其他餡料,即使在不添加糖分的前提下,其物質本來的成分仍然有可能轉化為糖分,更何況,月餅不添加糖分是根本不可能的事。蓮蓉、豆沙等物質本身非常容易滋生黴菌,只有添加了大量的糖進去,才有可能抑制黴菌的發生,達到防腐的目的。
「月餅生產商聲稱自己生產的是『無糖月餅』,本身就是不科學的說法。」蔣耀琪介紹,一般來說,月餅生產商生產的只是月餅的表皮,月餅裡面的餡料都是從專門的餡料生產商那購買的,除非特殊約定,餡料中添加多少糖、多少油脂根本就不是月餅生產廠家所能控制的。
某醫院一位醫生表示,不管怎樣「變身」,月餅仍然脫離不了其高糖分、高油脂的本質,建議身體底子差的市民還是少食為妙,例如嬰幼兒的消化系統發育不夠健全,難以承受大量高糖、高脂肪的食品,因此不宜多吃月餅;老年人的消化吸收能力較差,多食會引起消化不良、腹瀉等疾病,因此也不宜多吃月餅;另外,糖尿病人、膽囊炎和膽石症患者不宜多吃月餅,否則可能引起舊疾發作。
冰皮月餅
冰皮月餅原本從香港傳過來的。大概25年前,冰皮月餅已在香港的市場出售,但在當時也只有一家餅店推出。
叫「冰皮月餅」的主要原因是它違反傳統月餅的製作方式。因所有傳統月餅都是由糖漿做皮,顏色是金黃色。而冰皮月餅的部分原料是糯米,做成的月餅外觀呈白色的,是在冷凍箱里保存,售賣時保存在冷藏櫃里。
當時剛剛出產的冰皮,原料上還不是很講究,它的皮是用熟糯米粉(又叫糕粉)製成,因皮會老化,所以保存時間不長,還會裂開,樣子不好看。而餡料是用蓮蓉和豆沙製成。因此在當時同行中不太看好該產品。
但是時至今日冰皮產品已同往日大不相同了。皮是用很多種不同類型的澱粉製成,可長時間不裂開、不老化和無生粉味道。冰皮餡也進步很多,改用安佳奶油、炒綠豆餡和水果餡,製作工藝也由手工製作進步到無菌車間,自動機包裝。也實現了3重包,中間放的是泰國燕窩。冰皮月餅在香港越來越成熟。因此生產規模也由一家餅店增加到4大公司同時佔有市場。冰皮月餅市場由原來接近零的佔有率到現在約有一百萬以上份額的佔有率,而且每年還在不斷提升。不然4大公司不會度身定做一系列自動化機械設備、急速冷凍設備和無菌車間。在廣東省沿海城市及廣州市,冰皮月餅這幾年市場佔有一定份額,市場還有相當大的空間。因為舊式月餅高糖、多油,有較多漂白、保鮮等化工原料對人體多少有些影響。而冰皮全屬環保健康類產品,所以慢慢被廣大消費者接受。
瓊式月餅
瓊式月餅,作為海南美食代表,借鑒了廣式月餅的糖漿皮,又吸收了蘇式月餅的酥皮,由民間餅師們經過長期實踐,創出的這種介於廣式與蘇式之間的糖漿酥皮的瓊式月餅。瓊式月餅餅身均稱飽滿,餅面金黃有光澤,圖案清晰,皮與餡配搭相宜,結合緊湊,具有利咀嚼,耐尋味,香甜適口等特點。按照餡料劃分,瓊式月餅主要有:白蓮蓉、紅蓮蓉、豆沙、五仁椰蓉、蛋黃蓮蓉、叉燒、火腿等幾大類,曾被行家稱為「南國珍品」。
瓊式月餅,源遠流長,二十世紀四十年代,海口市的庄瓊珍、蔡全記、冠全珍等餅家生產的瓊式月餅,就已聲名顯赫。七十年代的海口紅星食品廠、海口餅干廠、市糖煙酒糕點廠也以瓊式月餅佔領海南市場。
作為海南美食代表的瓊式月餅極具特色:
一是餅皮為糖漿酥皮,不同於廣式月餅的糖漿皮,又有別於蘇式月餅的水調面酥皮,軟而不韌,酥而不脆;
二是餡料配製,不論蓮蓉、豆蓉、五仁,其糖油用量都比廣式月餅低;加上餅皮糖油含量也低,所以瓊式月餅有「拿不膩手,吃不甜喉」之說。
三是皮與餡的配搭為4:6(廣式月餅為2:8)。顯得厚薄適中,合乎科學。
潮式月餅
潮式月餅產於廣東潮汕地區,流傳於閩南一帶,是酥皮月餅的代表,潮式月餅身較扁,餅皮潔白,以酥糖為餡,入口香甜、脆軟、肥而不膩而馳名海內外,現已成為全國聞名的五種風味系列餅食之一。不同於蘇式月餅,傳統中講究的「水油立酥皮」的「起酥」工藝就在這里得到體現!百般翻轉,千番壓疊的外皮入溫油一炸,層次分明的外觀如牡丹展姿層層綻放,酥皮一碰即落,入口即化,酥脆嬌嫩之感不言而喻。
潮式月餅以重油重糖而聞名,外形近似蘇式,用料略似廣式。餡心多採用冬瓜條,配以肥膘丁、豬油、芝麻、蔥油、綠豆、柑橙、瓜子仁、桃仁等,代表品種有老婆月餅、冬瓜月餅、百果月餅等,其中以老婆月餅飲譽南北。其特點是餅皮酥潤,餡心肥軟,帶有濃郁蔥香味,具有甜、香、肥、厚的特殊風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