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安溪縣最近的蔬菜批發市場在哪
安溪縣蔬菜批發市場:北石市場、南門市場、後樓市場、後安市場、百潤超市等
B. 斬首盤虜比三百石翻譯
全句是斬首捕虜比三百石以上者皆殺之吧!句子大意是捕捉到的官員要 在俸祿是比三百石以上者都殺死!出自史記-吳王濞列傳
C. 重慶蔬菜批發市場都有那幾個
小龍坎菜市場
楊家坪菜市場
陳家坪農貿市場
觀音橋農產品批發市場
重慶市農副產品綜合批發市場
石灰市菜市場
魚洞菜市場
D. 誰有漢書百官公卿表的全文翻譯 要全文翻譯 不是個別詞翻譯的那種 謝謝
《漢書·食貨志上》譯文
《尚書·洪範》篇論述先王治理國家的八項政務,一是農業生產,二是工商貿易。農業生產說的是要種植好的五穀作為糧食;工商貿易說的是適宜穿的布和絲織品及用的金銀銅鐵鉛龜殼貝殼錢幣等,由於有這些東西,老百姓賴以生財牟利,互通有無。二者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它興起於神農氏時代。據說神農氏,「砍削木頭做耜(一種類似鍬的農具),彎曲木頭做耒(象木叉的農具),並以耕耘的好處,教導百姓」,從此,糧食便充足了。那時實行「中午開始集市貿易,招徠全國的百姓,聚集各地的財物,交易完了就回去,各人獲得自己所需的東西」,因而財物便開始流通了。由於糧食充足,財物流通,這樣國家才會殷實,人民才能富裕,因而教育感化人民的事情才得以實現。到皇帝以後,據《易經》的記述,「這時器幣使用不便利,於是便改變幣制以利於通行,使百姓樂於他們的事業而不勞累」。據《尚書.虞書.堯典》篇敘述,陶唐氏堯在位的時候,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教導人民按農時進行生產活動」;《尚書.舜典》篇記述,有虞氏舜當權的時候,命令後稷解決「老百姓開始陷於飢餓」的事,可見,他們都是把農業生產放在施政的第一位。到夏虞氏代,治理洪水,把全國劃分為九個地域,規劃好土地田畝,各地按照居住遠近情況,交納賦稅和貢獻土產,勸勉百姓們互通有無,以滿足彼此的需要,從而使萬國共享太平。殷商,西周出現的興盛時期,正如《詩經》,《尚書》上所敘述的,關鍵在於使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同時教育他們。所以,《易經》指出,「天地最大的恩惠就是使萬物生長,君主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政權;用什麼來鞏固政權?就用仁愛:用什麼來團聚百姓?就用財物。」財物這個東西,帝王用來團聚百姓,鞏固政權,養育芸芸眾生,遵奉順應上天的恩德,可說是治理國家安定人民的根本。因此,有人說:「一個國家,不擔憂財物少只擔憂分配不平均,不擔憂貧窮只擔憂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大概分配平均就無所謂貧富,國家團結就不愁人少,百姓安定就沒有傾覆的危險。」所以,賢明的君主統治百姓,要修築城堡讓百姓安居,規劃房屋井田以平均土地,開設街市商店使財貨流通,設立學校以教育百姓,這樣,士農工商,四種人都有職業。讀書做官的人叫做士,開闢土地種植穀物的人叫做農,憑手藝技巧製造產品的人叫做工,互通有無出賣貨物的人叫做商。賢明的君主能夠量才用人,安排百姓就業,使各行各業的人民盡力完成本職工作,所以,朝廷沒有無能的官吏,城鎮沒有無業的遊民,農村沒有荒廢的土地。
君主治理百姓,,要懂得農民以土地為本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制訂步(長度單位)建立田畝,劃分井田的界限。井田制規定,土地六尺為一步,百步為一畝,一百畝為一夫,三夫為一屋,三屋為一井,一井就是一方里,九夫就是九百畝土地。八家人共同耕種一井土地,各家分給私田一百畝,公田十畝,合計八百八十畝,其餘二十畝用來。建造房屋。八家農戶,共同作息,團結友愛,有危難事情時互相幫助,有疾病互相救護,因此百姓和睦相處,一同受著教育和感化,勞役和生產任務能夠平均分擔。
規定分給百姓的土地分為三等,上等肥田一個男丁一百畝,中等田一個男丁二百畝。下等瘦田一個男丁三百畝。上等田年年耕種不休耕,中等田耕種一年休耕一年,下等田耕種一年休耕二年,這些三年更替休耕的土地,由農戶自己安排更換。農民每戶除戶主授給田以外,家裡其他的男丁作為余夫,同樣按人口計算給與田地。士工商家授予田地,五口人才當農夫一人。這就叫做平均分配土地,是值得效法的。其他像山林。水澤,平原,丘陵,鹽鹼地,各以土地的肥瘦多少分為不同的等級。國家規定人民要交納的有賦和稅。稅指公田要徵收十分之一的稅,手工業,商業,山林水澤的特產也要納稅。賦,稅的用途各有不同,賦用於供應軍隊車馬和戰士的武器盔甲的給養,作為充實庫府供給賞賜的資財,各項稅收則用於祭祀天地,祖廟,各種神靈,供給田子的一切用度,官吏的薪俸和官府的事務雜用。百姓年滿二十授給田,六十歲歸田。七十以上的人由國家供養,十歲以下的兒童,由國家撫養,十一歲以上的人,官府就要強制他們幹活。一定要栽種各種糧食作物,黍,稷,麻,麥,豆要交錯種植,以防被各種自然災害。田裡不準植樹,因為妨礙五穀的生長。提倡精耕細作,收割要像強盜敵寇來了一樣(意即搶收)。百姓要環繞自己的房屋種植桑樹,開地種菜,菜地要分畦,蔬菜瓜果種植在疆界上。發展家禽家畜,飼養雞狗豬不要錯過季節。提倡婦女養蠶織布,這樣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的衣服,七十歲的老人就可以吃肉。
百姓居住的處所,在田野的叫做廬(專供春夏居住的田中屋),在聚居之地叫做里。五家作為一鄰,五鄰作為一里,四里作為一族,五族作為一黨,五黨作為一州,五洲作為一鄉。一鄉有一萬二千五百戶。鄰設鄰長,職位是下士,從鄰長以上,每高一級職位也上升一級,到鄉長的職位就是卿。在里,鄉兩級辦學校,里辦的學校是序,鄉辦的學校是庠。序用於禮教的啟蒙,庠就是進行演習禮儀的教育以表示教育感化。春耕季節一開始,命令百姓全部吃住在田裡,冬季農事完畢才可以搬進屋裡住。這就是《詩經。豳風。七月》描繪的情景:「二月里忙下田,女人孩子一起干,送飯送湯到壟邊。」又說:「十月蟋蟀竄入床下,可憐兒子和老妻,快過年了,卻住在這間草屋裡。」這是為了便於百姓適應四時節氣的變化,防備盜賊的侵犯,學習禮儀和文化。當春秋季節,百姓要下田的時候,每天清晨里官吏坐在里門外右側的小屋裡,鄰長坐在里門外左側的小屋裡,檢查出工情況,全部出去幹活了才回去。版納傍晚收工的時候也要這樣做。農民手工要拿柴火回家,拿多拿少互相分別,頭發花白的老人可以不拿。冬天,百姓們已經搬進屋裡住,同住一條巷子里的婦女,夜晚聚集在一起紡紗織布,這樣婦女們一個月就能夠做四十五天的工。婦女們一定要互相在一起乾的原因,是因為這樣不但節省了燈火費用,而且能共同提高技術使產品質量都能達到一定的水平,而又合乎風俗習慣。沒有成家立室的青年男女,在外邊用互相唱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這個月份里,餘子也來到學校受教育。八歲兒童進小學,學習天文,地理,書法,計算等文化知識,使他們開始知道家庭長幼的各種禮儀。十五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先王聖賢制定的禮樂儀式,使他們進一步知道朝廷君臣的禮數。各級學校都要選拔優秀生入高一級學校去深造,鄉一級學校的優秀生進入諸侯辦的少學去深造。諸侯每年又在少學中選拔優秀生貢獻給天子去挑選,選中的入朝廷辦的大學去深造,這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對於品行能力相當的人,還要考試他射箭的本領,然後才能擔任官職。
每年初春月份,聚居地百姓將要分散到田野去耕種的時候,采詩的官吏搖著木製的大鈴巡視於路上,向百姓採集民歌,把它獻給朝廷樂師,配上樂曲,唱給天子聽。所以說賢明的君主不深入到民間察看而知道天下的民情。
上述就是先王制定土地制度以安定百姓,使百姓在生活富裕的基礎上進行教育的施政方針。孔子曾說過:「君主治理千輛戰車的大國,辦事要謹慎,施政要講信用,節省資財,愛護百姓,驅使百姓服役應不誤農時。」因此,百姓們都要互相勸勉,為國立功,樂於自己的事業,先公後私。這就是《詩經。小雅,大田》篇說的:「陰雲布滿天空,雨快要下了。雨阿,先流到我的公田,再流到我的私田。」那時候,百姓們耕種三年的收獲,就能與下一年的糧食積蓄。衣食豐足了百姓就知道光榮和恥辱,社會廉潔禮讓成風,爭斗訴訟的事就止息,所以先王規定三年考核一次各級官吏的政績。孔子說的「假使有人用我做官,一年可以移風易俗,三年就能大功告成」,他所希望的成功就是要做出上述那樣的政績。官吏三年考核一次來決定罷免或是提升。生產的發展要看糧食儲備的多少,有三年的糧食儲備,各項事業都有發展,這就叫做五穀豐登;再熟就叫做平,即有六年的糧食儲備;三熟就叫做太平,即耕種二十七年,有九年的糧食儲備。這是君主的恩德澤被天下,先王的等級制度和相應的禮節儀式就可以建立和鞏固了。所以說「如有打算稱王天下的人,必定要實行三十年的仁政才能成功」,這是必由之路。
到周王朝已經衰落的時候,朝廷的暴君和貪官污吏們忽視井田的界限,橫征暴斂,濫用人力,政令不講信用,上下互相詐騙,公田無人管理。因此,魯庄公首先廢除井田制推行「初稅畝」,《春秋》對這件事進行了諷刺,因為實行「初稅畝」不僅使官吏們更貪,人民怨恨,致使災害不斷發生而禍亂從此開始。
周王朝衰落進入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只重陰謀暴力而輕視仁義道德,先求佔有財富而後講禮讓。這個時候,李悝作為魏國的丞相提出了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的主張,他認為方圓百里的土地面積,大概有九萬頃,除掉山川河流和都城及百姓居住的面積的三分之一,還有田地六百萬畝,若能勤加耕耘則每畝可以增產三斗,不認真耕作則減產也是三斗,以這個數字計算,方圓百裡面積的上等田地的一增一減,就是一百八十萬石糧食了。他又說糧食賣得太貴損害一般人的利益,太賤則損害農民的利益;傷害了一般人的利益,他們會離散到別的地方去,傷害了農民的利益,農業生產搞不好,國家就會貧窮。所以,糧食太貴了或是太賤了,都不好,他對百姓的傷害都是一樣的。善於治理國家的當權者,一定要使百姓的利益不受到傷害同時還要鼓勵農民搞好生產,現在,一般農戶一個男勞力負擔五口人,耕種一百畝田,一年每畝收糧食案一石半米計算,合計收糧食一百五十石,除掉納稅佔十分之一計十五石,餘下一百三十五石,口糧,每人每月一石米,全家五口一年的口糧是九十石,扣除則剩四十五石。每石糧食賣錢三十,共計得錢一千三百五十,除掉社閭春秋祭祀社神攤派錢三百,尚余錢一千零五十。添置衣服大概每人花錢三百,五口人一年就要一千五百錢,光這筆開支就短少錢四百五十。若不幸有疾病喪葬的費用,還有完納賦稅的開支這里尚未包括,這就是農民所以長期貧困,不鼓勵農民發展生產,而使糧價這樣昂貴的原因。因此,善於穩定糧食價格的當權者,一定要認真的調查研究上中下三種年成的農戶收獲情況,上等的豐收之年,若增產四倍,百畝收糧食六百石,除掉賦稅及口糧餘下四百石;中等的豐收年,若增產三倍,百畝糧食四百五十石,除掉納稅和口糧餘下三百石;下等豐收年,產量翻一番,百畝收糧食三百石,扣除賦稅及口糧,餘下一百石。小災荒年成減產三分之一,百畝只能收一百石;中災荒年成減產一半,百畝收糧食七十石;大災荒年成減產五分之四,百畝收三十石。所以,要考慮這兩種不同年景的情況,來決定官府對糧食的收購數額,大豐收之年,官府收購它三百石,餘下一百讓農民自己儲備;中等豐收之年,官府收購它二百石,下等豐收之年就只應收五十石,這樣,使農民的利益得到適當的滿足,又平穩了糧價,而等糧價平穩了就停止收購,若遇上災荒,官府則以豐補歉,小災年就把小豐收年受的糧食賣出,中災就賣中等豐收年的,大災就賣大豐收年的,。這樣,雖然遇上水旱天災的飢荒年成,糧食價格不抬高而百姓也就不會流散,這就使取有餘補不足的辦法。這個辦法在魏國實行以後,國家因此強盛起來。
到秦孝公任用商鞅為相,破壞井田制(土地可以自由買賣),田間開出了一條條縱橫的小路。對於積極為耕戰處理的人給以獎勵,這雖然不符合古代先王的道理,還是抓住了農業這個根本。所以,使秦國日益強盛,不僅勝過鄰國,而且稱霸諸侯。但是先王的制度終於被毀滅,臣下背離本分的事,越來越不受限制。這個時候,平民中的暴發戶有的積累了億萬家產,而貧窮農民則窮得吃糟糠過日子;在各諸侯國之間,強國不斷兼並別國的土地,而弱者連國家都喪失了。到秦始皇終於滅六國統一天下,對內開始大興建設,對外連年用兵掃除各少數民族的侵擾,國家徵收的賦稅竟超過百姓收入的半數。征發閭左的人先服徭役,男子雖然拚命耕作還不夠納軍糧,女子拚命紡織也不夠納貢官府的衣服,竭盡天下的資財用來供給他對內外的需要,還不能滿足秦始皇的慾望。這樣橫征暴斂的結果是全國百姓怨聲載道,於是,他們以逃亡和叛亂來反抗秦始皇的暴政。
漢高祖劉邦興起的時候,面臨著秦王朝的種種弊政和六國諸侯又紛紛起來爭奪天下的紊亂局面,百姓無業可居,大鬧飢荒。那時候,米一石漲至五千錢,以致發生人吃人的事,百姓死亡超過半數。高祖為爭奪百姓,允許他們賣掉兒女來蜀漢度荒。高祖統一天下建立漢王朝以後,民窮財盡,毫無積蓄。當時天子竟不能用同一種毛色的駟馬(馬車),而將相有的只能乘牛車。漢高祖還簡化法令和禁令,減輕田租,實行十五征一,量出為入,估計官員的薪俸和官府的用度,來徵收人民的賦稅。從天子、王侯以及帝後、公主所奉的湯沐邑都徵收山川園池及工商業的租稅,以供自己各自享用,不再領受朝廷的經費。這時全國運輸到關東供給京師個官府的糧食,一年不超過數十萬石。到惠帝和高祖當權的年代,糧食衣物都有了增長和發展。文帝即位,他身體力行提倡節儉,讓百姓繼續得到休養生息。但是,當時又出現近似戰國時代的情況,百姓都棄農經商。為此,賈誼上書給皇上說:「管子說:倉庫充實然後才知道講理節。人民不富足而國家可以太平的事,從古到今,沒有聽說過。古人說:一個男子不耕種,結匯有人挨餓;一個女子不紡織,就會有人挨凍。生產糧食和衣物時又季節限制的,如果用起來不節制,那麼物力就一定會枯竭。古代先王治理國家,極為細致周密,所以他們積蓄的糧食和衣物足以維持生活。現在許多人離開農業而趨向工商業,吃閑飯的人很多,這是國家的大災難。奢侈豪華的風氣,一日比一日增長,這是國家的大災害。災禍在盛行,沒有誰稍加阻止;國家將傾覆,沒有誰來拯救。生產糧食財物的人很少;可是浪費他的人卻很多,天下的財物怎麼會不缺乏?漢王朝建立以後將近四十年了,國家和私人的積蓄情況,還很令人哀痛。時令失常,天旱不下雨,人民會有很多顧慮,年成壞沒有收入,朝廷就出賣官爵,人民就賣兒賣女,這些都已經傳到你的耳朵里了,哪裡有治理國家臨近危險到這種地步,而皇上還不震驚的呢?世上有飢荒年成、豐收年成,這是自然界變化常有的現象,夏禹、商湯都遇到過。假設不幸有方圓而三千里的大旱,國家用什麼去救濟老百姓呢?突然邊境上發生了戰爭,數十百萬人的軍隊,國家用什麼去供應他們?兵災、旱災交加而來,國家物資就會奇缺。那麼,那些勇猛力壯的人就將聚眾到處搶劫;那些年老體弱的人也會易子而食。朝廷的權力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達到的,那些邊遠地區不安分的人,就都同時起來爭奪天下了。到那時才感到驚駭而圖謀治理國家,難道還來得及嗎?積累儲備,是國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糧食很多而且財物有剩餘,什麼事做不成呢?有了這些東西,發動進攻就能佔領,實行防禦就能固守、進行戰爭就能打勝仗。這樣就可以使敵人順從,邊遠的人來歸附,有什麼人招不來呢?現在驅使人民歸於農業,都從事農業生產,使天下的人都各食其力,那些從事工商業的人,都轉而從事農業生產,那麼積蓄就很多,而人民也就樂於定居了。本來可以使人民富足,國家安定,現在竟出現這種使人畏懼擔憂的情況,我暗暗為陛下深感可惜。」
文帝為加以的建議所感動,開始建立籍田,執耒耜親自試驗耕種以鼓勵百姓發展農業生產。晁錯又上書跟皇帝說:在賢明的君主統治下,百姓不至於受凍挨餓,這並不是君主自己能夠給百姓吃,織布給他們做衣服穿,而是因為他給百姓開辟了取得財物的路子。所以雖然唐堯、夏禹的時候有九年的水災,商湯的時候有七年的旱災,可是那時卻沒有被遺棄和餓瘦得不成樣子的人,就是因為糧食儲備多,事先有準備的緣故。現在國家統一了,土地和人口的數量都超過了禹、湯時代,再加上多年沒有發生水旱天災,然而積蓄卻沒有禹商時代充足,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先有的土地還沒有充分利用起來,百姓還有潛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能夠種植穀物的荒地沒有全部開墾出來,山林水澤的物產沒有完全開發出來,無業的百姓沒有完全回農村去從事農業生產。百姓貧困,就容易出姦邪的事。貧困產生於財力不足,財力不足是由於不發展農業生產,農業不發展,百姓就不會在農村安居,不安居農村就會背鄉離井,輕視家園。如果百姓象鳥獸一樣,即使有很高的城牆,很深的護城河,嚴厲的法令和殘酷的刑法,也還是禁止不住他們去做姦邪的事情。
人在寒冷的時候,不會等到有了又輕又暖的衣服才穿;飢餓的時候也不會等到有了美味的食物才吃;飢寒交迫,就顧不得廉恥。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兩頓就挨餓,到了冬天不添置衣服就要受凍。肚子餓了沒有吃的,身上寒冷沒有衣服穿,即使是慈祥的母親,也抱不住她的兒子,國君又怎樣能控制住他的百姓呢?賢明的君主知道這個道理,所以讓百姓耕種五穀,種桑養蠶,減輕租稅,普遍積蓄糧食,以便充實糧倉,防備水旱災荒,這樣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擁護。
百姓全靠君主來統治管理他們,他們追求利益就像水向低處流一樣,哪管什麼南北東西。那金銀珠寶,餓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然而大家都珍貴它,就是因為君主愛好,使用它的緣故。這些東西輕便為小而又容易收藏,拿在手裡可以周遊全國,而不愁有飢餓寒冷的威脅,可這樣就會使臣子輕易被判他的君主,百姓隨便離開他的家鄉,就會使盜則得到鼓勵,使逃亡的人得到輕而易帶的資財。糧食、棉麻都是地里長出來的,生長要有一定的季節,把他們聚集在一起也要花一定的人力,不是一天就可以辦成的。好幾石重的糧食、布匹,一班人都搬不起來,不容易被壞人所以用,可是百姓一天沒有他就要挨餓受凍的。因此,鮮明的君主總是重視糧食而輕視金銀珠寶的。
現在五口之家的農戶,至少有兩個人去服役,他們能耕種的不到一百畝土地一百畝土地的收成不過一百石糧食。他們春天耕種,夏天鋤草管理,秋天收割,冬天儲藏,還要砍柴,修理官府房舍,出公差服勞役,春天不能躲避風雨,夏天不能躲避暑熱,秋天不能躲避陰雨,冬天不能躲避寒冷,一年四季沒有休息;一年當中還要忙於私人之間的送往迎來,悼念死者,探望病人,撫養孤老,教育兒童。這樣辛勤勞動,況且再遇到水旱天災,加以官府催逼賦稅殘暴橫虐,徵收有內憂定時,早上下命令,晚上就更改,沒有東西可買的人,就以加倍的利息去借貸,於是就出現了賣田地、買房屋、甚至賣子孫來還債的事情。而那些商人,大的囤積居奇,榨取成倍的利潤;小的擺攤販賣,投機倒把。他們整天在街市上遊逛,乘朝廷急需物資的機會,成倍的抬高物價,牟取暴利。所以,這些商人,男的不耕種田地,女的不養蠶織布,卻穿著華麗的衣服,吃著毫米的大肉,他們沒有農民的辛苦,卻能得到土地上的收獲,他們仗著有錢,結交王公貴族,權勢超過了官吏,利用錢財,互相傾軋爭奪。他們遊逛千里,帶著官吏的帽子,仗著官吏的車蓋,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他們乘好車,駕肥馬,腳穿絲鞋,身披愁衣,這就是商人掠奪農民、致使農民流浪逃亡的原因呀。
現在法律雖然輕視商人,重視農民,可是商人已經富貴起來了,農民卻貧困,卑賤了。因此,一般人所看重的,正是君王所輕視的,一般官吏所輕賤的,正是法律所重視的。上下相反,善惡顛倒,這樣,想要國家富強,法令建立,是辦不到的。現在的任務,沒有比讓百姓務農更重要的了。要想百姓務農,在於重視糧食,重視糧食辦法,便是使百姓以納糧多少作為對他們獎罰的標准。現在號召全國百姓納糧給官府,可以被封官,可以免除罪過。這樣,富人有了官爵,農民得到了錢財,糧食可以分散到需要的地方去,能夠納糧受爵的,都是有餘糧的人。拿余糧來供朝廷使用,就可以減輕貧民的賦稅,這就叫拿富裕的來補充不足。這個法令實行起來,對百姓是有利的,這樣順應民心,有三方面的好處,一是國君的用度充實了,二是百姓的賦稅減少了,三是鼓勵農民耕種。現在法律規定,百姓有一匹裝備齊全的戰馬,可以免除兵役。戰馬是國家的武器裝備,所以可以用來免除兵役,神農氏教導說:「有七、八丈高的石頭城,百步寬的護城河,穿著盔甲的兵士百萬,但是沒有糧食,那也是不能守住的,」由此看來,糧食對於君主是有很大用處的東西。它是治理國家的最根本的東西。現在讓百姓繳納糧食,換取爵位,爵位高到五大夫以上,才不過免除了一個人的兵役,這與繳納戰馬的功效相比,差得遠了,封爵是君上所獨有的權力,任你口說,相封多少就封多少。糧食是百姓生產出來的,只要是它生長在土地上,就不會缺乏。得到告絕和免除罪罰,這是人們都很希望的。如果讓天下的人把糧食疏導邊境上,用來受官爵,免罪罰,那麼過不了三年,邊塞上的糧食就一定會很多了。
文帝於是聽從晁錯的建議,規定百姓繳納糧食導邊境的,六百石為上造爵位,以後又逐漸增加到四千石為五大夫爵位。一萬二千石為大庶長爵位,不同爵位繳納糧食的稽查不同。晁錯又向皇上進言:「陛下讓百姓向邊境迦納糧食以封賜官爵的辦法,使國家得到很大的好處。我當時是擔心邊塞兵卒的糧食不足,主張把分散在全國的糧食疏送去。現在邊境的糧食夠吃五年了,可以號令百姓把糧食繳納給當地均線官府了。假使當地官府囤積夠用一年以後上的糧食,可以及時實行赦免,不受農民的租稅。這樣做,皇上的恩惠遍及廣大百姓,百姓們會努力耕種。這樣,即使經常要服軍役,或者遭遇水旱災,百姓不會貧困,國家仍然會安寧,若是年成豐收光景好,百姓就富裕快樂了。」皇上又聽從他的建議,下令把十二年租稅的一半賞賜給百姓,下一年,終於免除了租稅。過了十三年,及景帝二年,規定百姓私田制徵收一般的租稅,稅率三十征一。這一年以後,上郡以西發生旱災,朝廷又恢復賣官爵的命令,並用減價納糧食來免罪。這時候,朝廷開始建牧馬場,大批養馬埸滿足廣大的需求,尤其是當時的宮廷、王室、賓館對車馬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然而朝廷還是屢次給主管機構的官員下令要以農業為重,廣大百姓於是仍樂於從事農業,到武帝初年,國家七十年來沒有戰事,如果沒有遇到水旱災害,那麼百姓人人有飯吃,家家都富足,都城和邊境糧食滿倉,府庫有結余的財務。京城的錢積累達數百億,穿錢的繩子都腐爛了以致無法點數,朝廷倉庫的糧食一年一年的堆積起來,奪得無處收藏,一直推擠在屋外,腐爛的不能吃了。民間街頭巷尾都有馬,鄉村野馬成群,成母馬的人,到處受到輕視排斥,甚至不許他參加聚會,一般平民安居樂業,吃的是高粱厚味,做官的長期在位,生子抱孫,也不轉職;居官年久了,以官職為姓。百姓人人自愛敬重法令不觸犯法律,普遍重視品行和道德,而對不道德的行為感到羞愧,引為恥辱。於是法網粗疏不嚴,有些人非法致富,搶占財物,驕縱無度,以致兼並土地;一班豪族劣紳,橫行鄉里,擅作威福,不問是非曲直,皇室和幽靈地的王侯及公卿大夫等官吏追求奢侈生活。他們的共識、車馬、服飾超過了朝廷的規定,毫無限制。事物由盛變衰,這種變化絕非偶然的。
E. 古文問題古文問題請翻譯
周朝
周朝時期,天子稱王,正妻稱後。 王有一後,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女御。後正位宮闈,同體天王;夫人坐論婦禮;九嬪掌教四德;世婦主喪、祭、賓客;女御序於王之燕寢。
秦朝秦始皇統一天下,始建皇帝皇後稱號。
帝祖母曰太皇太後,帝母曰皇太後,嫡(妻)曰皇後。妾皆稱夫人。
西漢
西漢初期,沿襲了秦時的母後稱號。又設置了美人、良人、八子、七子、長使、少使等妃嬪的稱號。 漢武帝時增加了婕妤、娙娥、傛華、充依。至漢元帝又新置了昭儀。妃嬪等級擴充到十四等。且各有爵位: 昭儀位視丞相,爵比諸侯王。婕妤視上卿,比列侯。娙娥視中二千石,比關內侯。傛華視真二千石,比大上造。美人視二千石,比少上造。八子視千石,比中更。充依視千石,比左更。七子視八百石,比右庶長。 良人視八百石,比左庶長。長使視六百石,比五大夫。少使視四百石,比公乘。五官視三百石。順常視二百石。無涓、共和、娛靈、保林、良使、夜者皆視百石。上家人子、中家人子視斗食俸。五官以下,葬司馬門外。
漢時,只有先朝的皇後可被尊為皇太後。如嗣皇帝是妃嬪所生或從皇族宗室中過繼而來者,其生母皆不得稱(皇)太後。但也有個別例外。如漢哀帝是諸侯王之子過繼而來,其祖母傅昭儀被尊為帝太太後、皇太太後,生母丁姬被尊為帝太後。再加上已被尊為太皇太後的漢成帝母王政君,已為皇太後的成帝皇後趙飛燕,宮中一時出現了四位太後並尊的奇景。
王莽新朝王莽新朝時期,追求復古,種種名目層出不窮。其罷漢朝妃嬪稱號,模仿先秦時期,自創了和、嬪、美、御四等稱號。
和三人,嬪九人,美二十七人,御八十一人。
東漢東漢,漢光武帝建國,去繁為簡,妃嬪稱號共有四等:貴人、美人、宮人、采女。
貴人授予金印紫綬,俸祿為粟數十斛。美人、宮人、采女則沒有爵位和俸祿。值得一提的是,西漢時期諸侯王正妻稱王後,母稱王太後。東漢時,隨著諸侯王封地日漸縮減,王後被改稱為王妃,王太後改稱王太妃。 漢時太子妻妾分三等,正妻稱妃,妾曰良娣、孺子。
三國兩晉南北朝時期三國(1)魏 曹操為魏王時,王後之下的妃嬪稱號有五等:夫人、昭儀、倢伃、容華、美人。文帝曹丕增加了貴嬪、淑媛、修容、順成、良人五等。明帝曹叡增淑妃、昭華、修儀三等,廢除順成稱號。 妃嬪爵位:貴嬪、夫人,位次皇後,爵無所視;淑妃位視相國,爵比諸侯王;後宮皇後嬪妃及宮女淑媛位視御史大夫,爵比縣公;昭儀比縣侯;昭華比鄉侯;修容比亭侯;修儀比關內侯;倢伃視中二千石俸;容華視真二千石俸;美人視比二千石俸;良人視千石俸。 (2)吳蜀 吳蜀兩國史料不詳。蜀有貴人、昭儀,吳有夫人、美人,其餘不詳。
兩晉兩晉時期的妃嬪等級由晉武帝司馬炎依據漢魏制度,稍加修改而成。
設三夫人:貴嬪、夫人、貴人。位視三公。九嬪:淑妃、淑媛、淑儀、修華、修容、修儀、婕妤、容華、充華。位視九卿。其餘還有:美人、才人、中才人。爵視千石以下。
南北朝南北朝時期,妃嬪稱號世有增減。 (1)南朝 (a)宋 宋武帝建國初廢除才人、中才人稱號,其餘仍用晉制。 孝武帝孝建三年,廢除夫人稱號,新創制了貴妃的稱號,以貴妃、貴嬪、貴人為三夫人。又以昭儀、昭容、昭華來代替九嬪中的修華、修儀、修容,重新設置了中才人、充衣。貴妃位比相國,貴嬪比丞相,貴人比三司(司馬、司徒、司空)。 明帝泰始二年,廢除淑妃、昭華、中才人、充衣稱號,重新設置了修華、修儀、修容、才人、良人。泰始三年,又廢除貴人,代之以新設置的貴姬;再置昭華,增加了淑容、承徽、列榮。 妃嬪等級為: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次於九嬪的稱號: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散役:美人、才人、良人。 (b)齊 齊高帝建元元年,設置貴嬪、夫人、貴人為三夫人,修華、修儀、修容、淑妃、淑媛、淑儀、婕妤、容華、充華為九嬪,美人、中才人、才人為散職。 永明元年,以貴妃、淑妃、貴人為三夫人,廢除夫人稱號。因九嬪中少了一員,永明七年,增加昭容。 太子妾分三等:良娣、保林、才人。良娣比開國侯,保林比五等侯,才人比駙馬都尉。 (c)梁 三夫人:貴妃、貴嬪、貴姬。 九嬪:淑媛、淑儀、淑容、昭華、昭儀、昭容、修華、修儀、修容。 九嬪以下:婕妤、容華、充華、承徽、列榮。 其它還有:美人、才人、良人。 太子妾:良娣、保林。 (d)陳 陳沿襲梁制。
(2)北朝 (a) 北魏東魏西魏 妃嬪稱號有左昭儀、右昭儀、三夫人、九嬪(上嬪和下嬪)、世婦、御女。 左右昭儀位視大司馬,三夫人視三公,上三嬪視三卿,下六嬪視六卿,世婦視中大夫,御女視元士。 後又設置女官,掌管內司。內司如同尚書令、仆。 二品:作司、大監、女侍中。 三品:監、女尚書、美人,女史、女賢人、女書史、書女、小書女。 四品:中才人、供人、中使、女生才人、恭使宮人。 五品:青衣、女酒、女饗、女食、奚官女奴。(b) 北齊 文宣、孝昭二帝妃嬪稱號惟有夫人、嬪、御。 武成帝好色,廣置妃嬪。清河年間,依古制設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御女。妃嬪稱號有: 左右昭儀,比丞相。 三夫人:弘德、正德、崇德。比三公。 九嬪:上嬪:光猷、昭訓、隆徽。比三卿。下嬪:宣徽、凝暉、宣明、順華、凝華、光訓。比六卿。 二十七世婦:正華、令側、修訓、曜儀、明淑、芳華、敬婉、昭華、光正、昭寧、貞范、弘徽、和德、弘猷、茂光、明信、靜訓、曜德、廣訓、暉范、敬訓、芳猷、婉華、明範、艷儀、暉則、敬信。比從三品。 八十一御女:穆光、茂德、貞懿、曜光、貞凝、光范、令儀、內范、穆閨、婉德、明婉、艷婉、妙范、暉章、敬茂、靜肅、瓊章、穆華、慎儀、妙儀、明懿、崇明、麗則、婉儀、彭媛、修閑、修靜、弘慎、艷光、漪容、徽淑、秀儀、芳婉、貞慎、明艷、貞穆、修范、肅容、茂儀、英淑、弘艷、正信、凝婉、英范、懷順、修媛、良則、瑤章、訓成、潤儀、寧訓、淑懿、柔則、穆儀、修禮、昭慎、貞媛、肅閨、敬順、柔華、昭順、敬寧、明訓、弘儀、崇敬、修敬、承閑、昭容、麗儀、閑華、思柔、媛光、懷德、良媛、淑猗、茂范、良信、艷華、徽娥、肅儀、妙則。比正四品。 散號:才人、采女。 其後又立二後,妃嬪皆加倍。又置左娥英、右娥英,比左右丞相,降昭儀比二大夫。不久又置淑妃一人,比相國。 (c)北周 北周史料不詳。
隋唐五代遼宋夏金元時期隋隋文帝前期,獨孤皇後悍妒,妃嬪只是虛設稱號。有:嬪三員。掌教四德,視正三品。世婦九員。掌賓客祭祀,視正五品。女御三十八員。掌女功絲枲,視正七品。又設置六尚、六司、六典,互相統攝,以掌宮掖之政。 尚宮,掌導引皇後及閨閣稟賜。管司令三人,掌圖籍法式,糾察宣奏;典琮三人,掌琮璽器玩。 尚儀,掌禮儀教學。管司樂三人,掌音律之事;典贊三人,掌導引內外命婦朝見。 尚服,掌服章寶藏。管司飾三人,掌簪珥花嚴;典櫛三人,掌巾櫛膏沐。 尚食,掌進膳先嘗。管司醫三人,掌方葯卜筮;典器三人,掌樽彝器皿。 尚寢,掌帷帳床褥。管司筵三人,掌鋪設灑掃;典執三人,掌扇傘燈燭。 尚工,掌營造百役。管司制三人,掌衣服裁縫;典會三人,掌財帛出入。 六尚各三員視從九品,六司視勛品,六典視流外二品。 獨孤皇後去世後,文帝又在嬪上設置貴人三員,又將嬪的人數增至九員,世婦增至二十七員,御女增至八十一員。 隋煬帝繼位後,廣置嬪妃: 三夫人:貴妃、淑妃、德妃。正一品。 九嬪:順儀、順容、順華、修儀、修容、修華、充儀、充容、充華。正二品。 婕妤,十二員。正三品。 世婦:美人、才人十五員,正四品。 寶林:二十員,正五品。 御女:二十四員,正六品。 女御:采女,三十七員。正七品。 以上各等級,總計一百二十人。又有承衣刀人,皆趨侍左右,並無員數,視六品以下。 又增置女官,擬尚書省,以六局管二十四司。 尚宮局,管司言,掌宣傳奏啟;司簿,掌名錄計度;司正,掌格式推罰;司闈,掌門閣管籥。 尚儀局,管司籍,掌經史教學,紙筆幾案;司樂,掌音律;司賓,掌賓客;司贊,掌禮儀贊相導引。 尚服局,管司璽,掌琮璽符節;司衣,掌衣服;司飾,掌湯沐巾櫛玩弄;司仗,掌仗衛戎器。 尚食局,管司膳,掌膳羞;司醞,掌酒醴 益醢;司葯,掌醫巫葯劑;司饎,掌廩餼柴炭。 尚寢局,管司設,掌床席帷帳,鋪設灑掃;司輿,掌輿輦傘扇,執持羽儀;司苑,掌園御種植,蔬菜瓜果;司燈,掌火燭。 尚工局,管司制,掌營造裁縫;司寶,掌金玉珠璣錢貨;司彩,掌繒帛;司織,掌織染。六尚之中司樂、司膳二司是每司各四人,其餘二十二司,每司各二人。各司下又分設典及掌,以貳其職。六尚十人,從五品。司二十八人,從六品。典二十八人,從七品。掌二十八人,從九品。此外還有不入流(無品級)的女史,人數不定。
唐唐建國之初,參照隋朝舊制:夫人:貴妃、淑妃、德妃、賢妃。正一品。九嬪: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媛。正二品。婕妤九人,正三品。美人九人,正四品。才人九人,正五品。寶林二十七人,正六品。御女二十七人,正七品。采女二十七人,正八品。還有六尚各司,分管宮內車馬服飾。唐玄宗開元年間,對妃嬪稱號另作更改:三夫人:惠妃、麗妃、華妃。正一品。芳儀六人。正二品。美人四人。為正三品。才人七人。為正四品。尚宮、尚儀、尚服各二人。正五品。其餘各司各典的女官為六品至九品。
五代、宋、遼皆略同唐制。 金金建國初,妃嬪皆無位號。 金熙宗時開始有貴妃、賢妃、德妃的稱號。 廢帝海陵王時期,後宮嬪妃漸多,有:元妃、姝妃、惠妃、貴妃、賢妃、宸妃、麗妃、淑妃、德妃、昭妃、溫妃、柔妃,共十二位。 金世宗時又開始削減。 妃嬪品級:諸妃視正一品,比三夫人。以下九嬪、婕妤、美人等皆與唐初相同。
元元朝時,後宮位號簡單樸素,只設有皇後、妃、嬪三等,但人數不定。雖然位號很少,但這不代表後宮人數也簡單,元朝後宮以「斡兒垛」來區分後妃的地位,斡兒垛是宮帳的意思,一座宮帳裡面可能同時住著好幾位皇後和嬪妃,而在眾多宮帳中,以第一宮帳中的第一皇後地位最尊。
明清時期明明太祖洪武五年,因唐以來的六局二十四司女官人數過多,於是改設為六局一司。六局為:尚宮、尚儀、尚服、尚食、尚寢、尚功。尚宮總管六局事務。一司為:宮正。掌管戒令責罰。品級皆為正六品。宮中女官共七十五人,女史十八人,比唐朝減少一百四十多人。諸妃稱號為:賢、淑、庄、敬、惠、順、康、寧。也有貴妃,位在諸妃之上。後宮無嬪的封號。自後妃下,雜置諸宮嬪,而間以婕妤、昭儀、貴人、美人諸位號。明英宗復辟,多虧皇太後孫氏在內出力,故其復位後為孫太後上徽號,稱聖烈慈壽皇太後。這就是後世動輒為母後上徽號的濫觴。明朝中後期還出現了妃嬪中最高的等級——皇貴妃。 明憲宗寵妃萬貴妃死後被追謚為:恭肅端慎榮靖皇貴妃。皇貴妃這一稱號正式出現是在明神宗時期,神宗寵妃鄭貴妃生皇三子後晉升為皇貴妃。嘉靖十年三月二日,嘉靖帝效仿古禮為九嬪之選,將方氏(孝烈方皇後)、鄭氏、王氏、閻氏(閻貴妃)、韋氏、沈氏、盧氏、沈氏、杜氏(孝恪杜太後)同冊為德嬪、賢嬪、庄嬪、麗嬪、惠嬪、安嬪、和嬪、僖嬪、康嬪。冠九翟冠,大采鞠衣,圭用次玉,谷文,冊黃金塗,視皇後減五分之一。帝袞冕告太廟。還服皮弁,御華蓋殿傳制,遣大臣行冊禮。冊封之後,嬪跟從皇後到奉先殿朝拜。典禮完成後,帝服皮弁,接受百官的朝賀,冊嬪的禮儀就此形成。
清清世祖順治十五年,採用禮官的建議:乾清宮設夫人一名,淑儀一名,婉侍六名,柔婉、芳婉各三十名;慈寧宮設貞容一名、慎容二名,勤侍人數不定;女官設置遵照明朝的六局一司。建議通過而未能執行。 清聖祖康熙以後,重新制定施行了妃嬪等級。 皇後,一名,居中宮。 皇貴妃,一名。 貴妃,二名。 妃,四名。 嬪,六名。 貴人、常在、答應,人數不定。 諸嬪妃各分居東、西十二宮。
小結:從以上歷代妃嬪等級的變遷中,我們可以看出,皇後的稱號從秦始皇以來,歷經二千餘年,從未改變。妃嬪的稱號卻是歷代屢有增減,且越是前朝設置的,地位越趨下降。如貴人,東漢始置時是妃嬪中第一等,到了清代卻成了妃嬪(後宮主位)中最低的等級。
F. 百官公卿表的譯文
太尉,秦官,金印紫綬,掌武事。武帝建元二年省。元狩四年初置大司馬,以 冠將軍之號。宣帝地節三年置大司馬,不冠將軍,亦無印綬官屬。成帝綏和元年初 賜大司馬金印紫綬,置官屬,祿比丞相,去將軍。哀帝建平二年復去大司馬印綬、官屬,冠將軍如故。
御史大夫,秦官,位上卿,銀印青綬,掌副丞相。有兩丞,秩千石。一曰中丞, 在殿中蘭台,掌圖籍秘書,外督部刺史,內領侍御史員十五人,受公卿奏事,舉劾 按章。成帝綏和元年更名大司空,金印紫綬,祿比丞相,置長史如中丞,官職如故。
太傅,古官,高後元年初置,金印紫綬。後省,八年復置。後省,哀帝元壽二年復置。位在三公上。
太師、太保,皆古官,平帝元始元年皆初置,金印紫綬。太師位在太傅上,太保次太傅。
前後左右將軍,皆周末官,秦因之,位上卿,金印紫綬。漢不常置,或有前後, 或有左右,皆掌兵及四夷。有長史,秩千石。
員多至數十人。武帝建元五年初置《五經》博士,宣帝黃龍元年稍增員十二人。元, 帝永光元年分諸陵邑屬三輔。王莽改太常曰秩宗。
衛尉,秦官,掌宮門衛屯兵,有丞。景帝初更名中大夫令,後元年復為衛尉。 屬官有公車司馬、衛士、旅賁三令丞。衛士三丞。又諸屯衛候、司馬二十二官皆屬 焉。長樂、建章、甘泉衛尉皆掌其宮,職略同,不常置。
太僕,秦官,掌輿馬,有兩丞。屬官有大廄、未央、家馬三令,各五丞一尉。 又車府、路軨、騎馬、駿馬四令丞;又龍馬、閑駒、橐泉、癦駼、承華五監長丞; 又邊郡六牧師菀令各三丞;又牧橐、昆鱖令丞皆屬焉。中太僕掌皇太後輿馬,不 常置也。
(6)百石譯蔬菜批發公司擴展閱讀
創作背景
《百官公卿表》不僅是研究秦、漢官制的重要材料,也是研究中國古代官制史和政治制度史的珍貴史料。分為上下兩卷,上卷是序文,記錄秦漢時期從中央到地方各級職官的設置,及其職守與品秩。下卷是表文,記載了從漢高祖元年到漢平帝末年西漢一朝各級官員變動等的情況。
後人非常推崇《百官公卿表》,由於「百代皆行秦法制」,秦、漢中央集權的國家政權組織形式基本為歷代王朝所沿襲。
G. 求 《漢書 食貨志》譯文 尤其是下的譯文 急急急
在網路上搜索到的,借花獻佛了!
《尚書·洪範》篇論述先王治理國家的八項政務,一是農業生產,二是工商貿易。農業生產說的是要種植好的五穀作為糧食;工商貿易說的是適宜穿的布和絲織品及用的金銀銅鐵鉛龜殼貝殼錢幣等,由於有這些東西,老百姓賴以生財牟利,互通有無。二者都是關系國計民生的頭等大事,它興起於神農氏時代。據說神農氏,「砍削木頭做耜(一種類似鍬的農具),彎曲木頭做耒(象木叉的農具),並以耕耘的好處,教導百姓」,從此,糧食便充足了。那時實行「中午開始集市貿易,招徠全國的百姓,聚集各地的財物,交易完了就回去,各人獲得自己所需的東西」,因而財物便開始流通了。由於糧食充足,財物流通,這樣國家才會殷實,人民才能富裕,因而教育感化人民的事情才得以實現。到皇帝以後,據《易經》的記述,「這時器幣使用不便利,於是便改變幣制以利於通行,使百姓樂於他們的事業而不勞累」。據《尚書.虞書.堯典》篇敘述,陶唐氏堯在位的時候,命令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四人教導人民按農時進行生產活動」;《尚書.舜典》篇記述,有虞氏舜當權的時候,命令後稷解決「老百姓開始陷於飢餓」的事,可見,他們都是把農業生產放在施政的第一位。到夏虞氏代,治理洪水,把全國劃分為九個地域,規劃好土地田畝,各地按照居住遠近情況,交納賦稅和貢獻土產,勸勉百姓們互通有無,以滿足彼此的需要,從而使萬國共享太平。殷商,西周出現的興盛時期,正如《詩經》,《尚書》上所敘述的,關鍵在於使百姓們安居樂業,生活富裕,同時教育他們。所以,《易經》指出,「天地最大的恩惠就是使萬物生長,君主最寶貴的東西就是政權;用什麼來鞏固政權?就用仁愛:用什麼來團聚百姓?就用財物。」財物這個東西,帝王用來團聚百姓,鞏固政權,養育芸芸眾生,遵奉順應上天的恩德,可說是治理國家安定人民的根本。因此,有人說:「一個國家,不擔憂財物少只擔憂分配不平均,不擔憂貧窮只擔憂不能讓百姓安居樂業;大概分配平均就無所謂貧富,國家團結就不愁人少,百姓安定就沒有傾覆的危險。」所以,賢明的君主統治百姓,要修築城堡讓百姓安居,規劃房屋井田以平均土地,開設街市商店使財貨流通,設立學校以教育百姓,這樣,士農工商,四種人都有職業。讀書做官的人叫做士,開闢土地種植穀物的人叫做農,憑手藝技巧製造產品的人叫做工,互通有無出賣貨物的人叫做商。賢明的君主能夠量才用人,安排百姓就業,使各行各業的人民盡力完成本職工作,所以,朝廷沒有無能的官吏,城鎮沒有無業的遊民,農村沒有荒廢的土地。
君主治理百姓,,要懂得農民以土地為本的道理。所以,一定要制訂步(長度單位)建立田畝,劃分井田的界限。井田制規定,土地六尺為一步,百步為一畝,一百畝為一夫,三夫為一屋,三屋為一井,一井就是一方里,九夫就是九百畝土地。八家人共同耕種一井土地,各家分給私田一百畝,公田十畝,合計八百八十畝,其餘二十畝用來。建造房屋。八家農戶,共同作息,團結友愛,有危難事情時互相幫助,有疾病互相救護,因此百姓和睦相處,一同受著教育和感化,勞役和生產任務能夠平均分擔。
規定分給百姓的土地分為三等,上等肥田一個男丁一百畝,中等田一個男丁二百畝。下等瘦田一個男丁三百畝。上等田年年耕種不休耕,中等田耕種一年休耕一年,下等田耕種一年休耕二年,這些三年更替休耕的土地,由農戶自己安排更換。農民每戶除戶主授給田以外,家裡其他的男丁作為余夫,同樣按人口計算給與田地。士工商家授予田地,五口人才當農夫一人。這就叫做平均分配土地,是值得效法的。其他像山林。水澤,平原,丘陵,鹽鹼地,各以土地的肥瘦多少分為不同的等級。國家規定人民要交納的有賦和稅。稅指公田要徵收十分之一的稅,手工業,商業,山林水澤的特產也要納稅。賦,稅的用途各有不同,賦用於供應軍隊車馬和戰士的武器盔甲的給養,作為充實庫府供給賞賜的資財,各項稅收則用於祭祀天地,祖廟,各種神靈,供給田子的一切用度,官吏的薪俸和官府的事務雜用。百姓年滿二十授給田,六十歲歸田。七十以上的人由國家供養,十歲以下的兒童,由國家撫養,十一歲以上的人,官府就要強制他們幹活。一定要栽種各種糧食作物,黍,稷,麻,麥,豆要交錯種植,以防被各種自然災害。田裡不準植樹,因為妨礙五穀的生長。提倡精耕細作,收割要像強盜敵寇來了一樣(意即搶收)。百姓要環繞自己的房屋種植桑樹,開地種菜,菜地要分畦,蔬菜瓜果種植在疆界上。發展家禽家畜,飼養雞狗豬不要錯過季節。提倡婦女養蠶織布,這樣五十歲的人就可以穿絲織品的衣服,七十歲的老人就可以吃肉。
百姓居住的處所,在田野的叫做廬(專供春夏居住的田中屋),在聚居之地叫做里。五家作為一鄰,五鄰作為一里,四里作為一族,五族作為一黨,五黨作為一州,五洲作為一鄉。一鄉有一萬二千五百戶。鄰設鄰長,職位是下士,從鄰長以上,每高一級職位也上升一級,到鄉長的職位就是卿。在里,鄉兩級辦學校,里辦的學校是序,鄉辦的學校是庠。序用於禮教的啟蒙,庠就是進行演習禮儀的教育以表示教育感化。春耕季節一開始,命令百姓全部吃住在田裡,冬季農事完畢才可以搬進屋裡住。這就是《詩經。豳風。七月》描繪的情景:「二月里忙下田,女人孩子一起干,送飯送湯到壟邊。」又說:「十月蟋蟀竄入床下,可憐兒子和老妻,快過年了,卻住在這間草屋裡。」這是為了便於百姓適應四時節氣的變化,防備盜賊的侵犯,學習禮儀和文化。當春秋季節,百姓要下田的時候,每天清晨里官吏坐在里門外右側的小屋裡,鄰長坐在里門外左側的小屋裡,檢查出工情況,全部出去幹活了才回去。版納傍晚收工的時候也要這樣做。農民手工要拿柴火回家,拿多拿少互相分別,頭發花白的老人可以不拿。冬天,百姓們已經搬進屋裡住,同住一條巷子里的婦女,夜晚聚集在一起紡紗織布,這樣婦女們一個月就能夠做四十五天的工。婦女們一定要互相在一起乾的原因,是因為這樣不但節省了燈火費用,而且能共同提高技術使產品質量都能達到一定的水平,而又合乎風俗習慣。沒有成家立室的青年男女,在外邊用互相唱和來表達自己的感情。
這個月份里,餘子也來到學校受教育。八歲兒童進小學,學習天文,地理,書法,計算等文化知識,使他們開始知道家庭長幼的各種禮儀。十五歲入高一級學校,學習先王聖賢制定的禮樂儀式,使他們進一步知道朝廷君臣的禮數。各級學校都要選拔優秀生入高一級學校去深造,鄉一級學校的優秀生進入諸侯辦的少學去深造。諸侯每年又在少學中選拔優秀生貢獻給天子去挑選,選中的入朝廷辦的大學去深造,這就是為國家培養人才。對於品行能力相當的人,還要考試他射箭的本領,然後才能擔任官職。
每年初春月份,聚居地百姓將要分散到田野去耕種的時候,采詩的官吏搖著木製的大鈴巡視於路上,向百姓採集民歌,把它獻給朝廷樂師,配上樂曲,唱給天子聽。所以說賢明的君主不深入到民間察看而知道天下的民情。
上述就是先王制定土地制度以安定百姓,使百姓在生活富裕的基礎上進行教育的施政方針。孔子曾說過:「君主治理千輛戰車的大國,辦事要謹慎,施政要講信用,節省資財,愛護百姓,驅使百姓服役應不誤農時。」因此,百姓們都要互相勸勉,為國立功,樂於自己的事業,先公後私。這就是《詩經。小雅,大田》篇說的:「陰雲布滿天空,雨快要下了。雨阿,先流到我的公田,再流到我的私田。」那時候,百姓們耕種三年的收獲,就能與下一年的糧食積蓄。衣食豐足了百姓就知道光榮和恥辱,社會廉潔禮讓成風,爭斗訴訟的事就止息,所以先王規定三年考核一次各級官吏的政績。孔子說的「假使有人用我做官,一年可以移風易俗,三年就能大功告成」,他所希望的成功就是要做出上述那樣的政績。官吏三年考核一次來決定罷免或是提升。生產的發展要看糧食儲備的多少,有三年的糧食儲備,各項事業都有發展,這就叫做五穀豐登;再熟就叫做平,即有六年的糧食儲備;三熟就叫做太平,即耕種二十七年,有九年的糧食儲備。這是君主的恩德澤被天下,先王的等級制度和相應的禮節儀式就可以建立和鞏固了。所以說「如有打算稱王天下的人,必定要實行三十年的仁政才能成功」,這是必由之路。
到周王朝已經衰落的時候,朝廷的暴君和貪官污吏們忽視井田的界限,橫征暴斂,濫用人力,政令不講信用,上下互相詐騙,公田無人管理。因此,魯庄公首先廢除井田制推行「初稅畝」,《春秋》對這件事進行了諷刺,因為實行「初稅畝」不僅使官吏們更貪,人民怨恨,致使災害不斷發生而禍亂從此開始。
周王朝衰落進入戰國時期,各諸侯國只重陰謀暴力而輕視仁義道德,先求佔有財富而後講禮讓。這個時候,李悝作為魏國的丞相提出了進一步發展農業生產的主張,他認為方圓百里的土地面積,大概有九萬頃,除掉山川河流和都城及百姓居住的面積的三分之一,還有田地六百萬畝,若能勤加耕耘則每畝可以增產三斗,不認真耕作則減產也是三斗,以這個數字計算,方圓百裡面積的上等田地的一增一減,就是一百八十萬石糧食了。他又說糧食賣得太貴損害一般人的利益,太賤則損害農民的利益;傷害了一般人的利益,他們會離散到別的地方去,傷害了農民的利益,農業生產搞不好,國家就會貧窮。所以,糧食太貴了或是太賤了,都不好,他對百姓的傷害都是一樣的。善於治理國家的當權者,一定要使百姓的利益不受到傷害同時還要鼓勵農民搞好生產,現在,一般農戶一個男勞力負擔五口人,耕種一百畝田,一年每畝收糧食案一石半米計算,合計收糧食一百五十石,除掉納稅佔十分之一計十五石,餘下一百三十五石,口糧,每人每月一石米,全家五口一年的口糧是九十石,扣除則剩四十五石。每石糧食賣錢三十,共計得錢一千三百五十,除掉社閭春秋祭祀社神攤派錢三百,尚余錢一千零五十。添置衣服大概每人花錢三百,五口人一年就要一千五百錢,光這筆開支就短少錢四百五十。若不幸有疾病喪葬的費用,還有完納賦稅的開支這里尚未包括,這就是農民所以長期貧困,不鼓勵農民發展生產,而使糧價這樣昂貴的原因。因此,善於穩定糧食價格的當權者,一定要認真的調查研究上中下三種年成的農戶收獲情況,上等的豐收之年,若增產四倍,百畝收糧食六百石,除掉賦稅及口糧餘下四百石;中等的豐收年,若增產三倍,百畝糧食四百五十石,除掉納稅和口糧餘下三百石;下等豐收年,產量翻一番,百畝收糧食三百石,扣除賦稅及口糧,餘下一百石。小災荒年成減產三分之一,百畝只能收一百石;中災荒年成減產一半,百畝收糧食七十石;大災荒年成減產五分之四,百畝收三十石。所以,要考慮這兩種不同年景的情況,來決定官府對糧食的收購數額,大豐收之年,官府收購它三百石,餘下一百讓農民自己儲備;中等豐收之年,官府收購它二百石,下等豐收之年就只應收五十石,這樣,使農民的利益得到適當的滿足,又平穩了糧價,而等糧價平穩了就停止收購,若遇上災荒,官府則以豐補歉,小災年就把小豐收年受的糧食賣出,中災就賣中等豐收年的,大災就賣大豐收年的,。這樣,雖然遇上水旱天災的飢荒年成,糧食價格不抬高而百姓也就不會流散,這就使取有餘補不足的辦法。這個辦法在魏國實行以後,國家因此強盛起來。
到秦孝公任用商鞅為相,破壞井田制(土地可以自由買賣),田間開出了一條條縱橫的小路。對於積極為耕戰處理的人給以獎勵,這雖然不符合古代先王的道理,還是抓住了農業這個根本。所以,使秦國日益強盛,不僅勝過鄰國,而且稱霸諸侯。但是先王的制度終於被毀滅,臣下背離本分的事,越來越不受限制。這個時候,平民中的暴發戶有的積累了億萬家產,而貧窮農民則窮得吃糟糠過日子;在各諸侯國之間,強國不斷兼並別國的土地,而弱者連國家都喪失了。到秦始皇終於滅六國統一天下,對內開始大興建設,對外連年用兵掃除各少數民族的侵擾,國家徵收的賦稅竟超過百姓收入的半數。征發閭左的人先服徭役,男子雖然拚命耕作還不夠納軍糧,女子拚命紡織也不夠納貢官府的衣服,竭盡天下的資財用來供給他對內外的需要,還不能滿足秦始皇的慾望。這樣橫征暴斂的結果是全國百姓怨聲載道,於是,他們以逃亡和叛亂來反抗秦始皇的暴政。
漢高祖劉邦興起的時候,面臨著秦王朝的種種弊政和六國諸侯又紛紛起來爭奪天下的紊亂局面,百姓無業可居,大鬧飢荒。那時候,米一石漲至五千錢,以致發生人吃人的事,百姓死亡超過半數。高祖為爭奪百姓,允許他們賣掉兒女來蜀漢度荒。高祖統一天下建立漢王朝以後,民窮財盡,毫無積蓄。當時天子竟不能用同一種毛色的駟馬(馬車),而將相有的只能乘牛車。漢高祖還簡化法令和禁令,減輕田租,實行十五征一,量出為入,估計官員的薪俸和官府的用度,來徵收人民的賦稅。從天子、王侯以及帝後、公主所奉的湯沐邑都徵收山川園池及工商業的租稅,以供自己各自享用,不再領受朝廷的經費。這時全國運輸到關東供給京師個官府的糧食,一年不超過數十萬石。到惠帝和高祖當權的年代,糧食衣物都有了增長和發展。文帝即位,他身體力行提倡節儉,讓百姓繼續得到休養生息。但是,當時又出現近似戰國時代的情況,百姓都棄農經商。為此,賈誼上書給皇上說:「管子說:倉庫充實然後才知道講理節。人民不富足而國家可以太平的事,從古到今,沒有聽說過。古人說:一個男子不耕種,結匯有人挨餓;一個女子不紡織,就會有人挨凍。生產糧食和衣物時又季節限制的,如果用起來不節制,那麼物力就一定會枯竭。古代先王治理國家,極為細致周密,所以他們積蓄的糧食和衣物足以維持生活。現在許多人離開農業而趨向工商業,吃閑飯的人很多,這是國家的大災難。奢侈豪華的風氣,一日比一日增長,這是國家的大災害。災禍在盛行,沒有誰稍加阻止;國家將傾覆,沒有誰來拯救。生產糧食財物的人很少;可是浪費他的人卻很多,天下的財物怎麼會不缺乏?漢王朝建立以後將近四十年了,國家和私人的積蓄情況,還很令人哀痛。時令失常,天旱不下雨,人民會有很多顧慮,年成壞沒有收入,朝廷就出賣官爵,人民就賣兒賣女,這些都已經傳到你的耳朵里了,哪裡有治理國家臨近危險到這種地步,而皇上還不震驚的呢?世上有飢荒年成、豐收年成,這是自然界變化常有的現象,夏禹、商湯都遇到過。假設不幸有方圓而三千里的大旱,國家用什麼去救濟老百姓呢?突然邊境上發生了戰爭,數十百萬人的軍隊,國家用什麼去供應他們?兵災、旱災交加而來,國家物資就會奇缺。那麼,那些勇猛力壯的人就將聚眾到處搶劫;那些年老體弱的人也會易子而食。朝廷的權力並不是所有的地方都能達到的,那些邊遠地區不安分的人,就都同時起來爭奪天下了。到那時才感到驚駭而圖謀治理國家,難道還來得及嗎?積累儲備,是國家存亡的命根子。如果糧食很多而且財物有剩餘,什麼事做不成呢?有了這些東西,發動進攻就能佔領,實行防禦就能固守、進行戰爭就能打勝仗。這樣就可以使敵人順從,邊遠的人來歸附,有什麼人招不來呢?現在驅使人民歸於農業,都從事農業生產,使天下的人都各食其力,那些從事工商業的人,都轉而從事農業生產,那麼積蓄就很多,而人民也就樂於定居了。本來可以使人民富足,國家安定,現在竟出現這種使人畏懼擔憂的情況,我暗暗為陛下深感可惜。」
文帝為加以的建議所感動,開始建立籍田,執耒耜親自試驗耕種以鼓勵百姓發展農業生產。晁錯又上書跟皇帝說:在賢明的君主統治下,百姓不至於受凍挨餓,這並不是君主自己能夠給百姓吃,織布給他們做衣服穿,而是因為他給百姓開辟了取得財物的路子。所以雖然唐堯、夏禹的時候有九年的水災,商湯的時候有七年的旱災,可是那時卻沒有被遺棄和餓瘦得不成樣子的人,就是因為糧食儲備多,事先有準備的緣故。現在國家統一了,土地和人口的數量都超過了禹、湯時代,再加上多年沒有發生水旱天災,然而積蓄卻沒有禹商時代充足,這是什麼原因呢?就是因為先有的土地還沒有充分利用起來,百姓還有潛力沒有完全發揮出來,能夠種植穀物的荒地沒有全部開墾出來,山林水澤的物產沒有完全開發出來,無業的百姓沒有完全回農村去從事農業生產。百姓貧困,就容易出姦邪的事。貧困產生於財力不足,財力不足是由於不發展農業生產,農業不發展,百姓就不會在農村安居,不安居農村就會背鄉離井,輕視家園。如果百姓象鳥獸一樣,即使有很高的城牆,很深的護城河,嚴厲的法令和殘酷的刑法,也還是禁止不住他們去做姦邪的事情。
人在寒冷的時候,不會等到有了又輕又暖的衣服才穿;飢餓的時候也不會等到有了美味的食物才吃;飢寒交迫,就顧不得廉恥。人之常情是一天不吃兩頓就挨餓,到了冬天不添置衣服就要受凍。肚子餓了沒有吃的,身上寒冷沒有衣服穿,即使是慈祥的母親,也抱不住她的兒子,國君又怎樣能控制住他的百姓呢?賢明的君主知道這個道理,所以讓百姓耕種五穀,種桑養蠶,減輕租稅,普遍積蓄糧食,以便充實糧倉,防備水旱災荒,這樣就可以得到人民的擁護。
百姓全靠君主來統治管理他們,他們追求利益就像水向低處流一樣,哪管什麼南北東西。那金銀珠寶,餓了不能吃,冷了不能穿,然而大家都珍貴它,就是因為君主愛好,使用它的緣故。這些東西輕便為小而又容易收藏,拿在手裡可以周遊全國,而不愁有飢餓寒冷的威脅,可這樣就會使臣子輕易被判他的君主,百姓隨便離開他的家鄉,就會使盜則得到鼓勵,使逃亡的人得到輕而易帶的資財。糧食、棉麻都是地里長出來的,生長要有一定的季節,把他們聚集在一起也要花一定的人力,不是一天就可以辦成的。好幾石重的糧食、布匹,一班人都搬不起來,不容易被壞人所以用,可是百姓一天沒有他就要挨餓受凍的。因此,鮮明的君主總是重視糧食而輕視金銀珠寶的。
現在五口之家的農戶,至少有兩個人去服役,他們能耕種的不到一百畝土地一百畝土地的收成不過一百石糧食。他們春天耕種,夏天鋤草管理,秋天收割,冬天儲藏,還要砍柴,修理官府房舍,出公差服勞役,春天不能躲避風雨,夏天不能躲避暑熱,秋天不能躲避陰雨,冬天不能躲避寒冷,一年四季沒有休息;一年當中還要忙於私人之間的送往迎來,悼念死者,探望病人,撫養孤老,教育兒童。這樣辛勤勞動,況且再遇到水旱天災,加以官府催逼賦稅殘暴橫虐,徵收有內憂定時,早上下命令,晚上就更改,沒有東西可買的人,就以加倍的利息去借貸,於是就出現了賣田地、買房屋、甚至賣子孫來還債的事情。而那些商人,大的囤積居奇,榨取成倍的利潤;小的擺攤販賣,投機倒把。他們整天在街市上遊逛,乘朝廷急需物資的機會,成倍的抬高物價,牟取暴利。所以,這些商人,男的不耕種田地,女的不養蠶織布,卻穿著華麗的衣服,吃著毫米的大肉,他們沒有農民的辛苦,卻能得到土地上的收獲,他們仗著有錢,結交王公貴族,權勢超過了官吏,利用錢財,互相傾軋爭奪。他們遊逛千里,帶著官吏的帽子,仗著官吏的車蓋,來來往往,絡繹不絕。他們乘好車,駕肥馬,腳穿絲鞋,身披愁衣,這就是商人掠奪農民、致使農民流浪逃亡的原因呀。
現在法律雖然輕視商人,重視農民,可是商人已經富貴起來了,農民卻貧困,卑賤了。因此,一般人所看重的,正是君王所輕視的,一般官吏所輕賤的,正是法律所重視的。上下相反,善惡顛倒,這樣,想要國家富強,法令建立,是辦不到的。現在的任務,沒有比讓百姓務農更重要的了。要想百姓務農,在於重視糧食,重視糧食辦法,便是使百姓以納糧多少作為對他們獎罰的標准。現在號召全國百姓納糧給官府,可以被封官,可以免除罪過。這樣,富人有了官爵,農民得到了錢財,糧食可以分散到需要的地方去,能夠納糧受爵的,都是有餘糧的人。拿余糧來供朝廷使用,就可以減輕貧民的賦稅,這就叫拿富裕的來補充不足。這個法令實行起來,對百姓是有利的,這樣順應民心,有三方面的好處,一是國君的用度充實了,二是百姓的賦稅減少了,三是鼓勵農民耕種。現在法律規定,百姓有一匹裝備齊全的戰馬,可以免除兵役。戰馬是國家的武器裝備,所以可以用來免除兵役,神農氏教導說:「有七、八丈高的石頭城,百步寬的護城河,穿著盔甲的兵士百萬,但是沒有糧食,那也是不能守住的,」由此看來,糧食對於君主是有很大用處的東西。它是治理國家的最根本的東西。現在讓百姓繳納糧食,換取爵位,爵位高到五大夫以上,才不過免除了一個人的兵役,這與繳納戰馬的功效相比,差得遠了,封爵是君上所獨有的權力,任你口說,相封多少就封多少。糧食是百姓生產出來的,只要是它生長在土地上,就不會缺乏。得到告絕和免除罪罰,這是人們都很希望的。如果讓天下的人把糧食疏導邊境上,用來受官爵,免罪罰,那麼過不了三年,邊塞上的糧食就一定會很多了。
文帝於是聽從晁錯的建議,規定百姓繳納糧食導邊境的,六百石為上造爵位,以後又逐漸增加到四千石為五大夫爵位。一萬二千石為大庶長爵位,不同爵位繳納糧食的稽查不同。晁錯又向皇上進言:「陛下讓百姓向邊境迦納糧食以封賜官爵的辦法,使國家得到很大的好處。我當時是擔心邊塞兵卒的糧食不足,主張把分散在全國的糧食疏送去。現在邊境的糧食夠吃五年了,可以號令百姓把糧食繳納給當地均線官府了。假使當地官府囤積夠用一年以後上的糧食,可以及時實行赦免,不受農民的租稅。這樣做,皇上的恩惠遍及廣大百姓,百姓們會努力耕種。這樣,即使經常要服軍役,或者遭遇水旱災,百姓不會貧困,國家仍然會安寧,若是年成豐收光景好,百姓就富裕快樂了。」皇上又聽從他的建議,下令把十二年租稅的一半賞賜給百姓,下一年,終於免除了租稅。過了十三年,及景帝二年,規定百姓私田制徵收一般的租稅,稅率三十征一。這一年以後,上郡以西發生旱災,朝廷又恢復賣官爵的命令,並用減價納糧食來免罪。這時候,朝廷開始建牧馬場,大批養馬埸滿足廣大的需求,尤其是當時的宮廷、王室、賓館對車馬的需求大大增加了。然而朝廷還是屢次給主管機構的官員下令要以農業為重,廣大百姓於是仍樂於從事農業,到武帝初年,國家七十年來沒有戰事,如果沒有遇到水旱災害,那麼百姓人人有飯吃,家家都富足,都城和邊境糧食滿倉,府庫有結余的財務。京城的錢積累達數百億,穿錢的繩子都腐爛了以致無法點數,朝廷倉庫的糧食一年一年的堆積起來,奪得無處收藏,一直推擠在屋外,腐爛的不能吃了。民間街頭巷尾都有馬,鄉村野馬成群,成母馬的人,到處受到輕視排斥,甚至不許他參加聚會,一般平民安居樂業,吃的是高粱厚味,做官的長期在位,生子抱孫,也不轉職;居官年久了,以官職為姓。百姓人人自愛敬重法令不觸犯法律,普遍重視品行和道德,而對不道德的行為感到羞愧,引為恥辱。於是法網粗疏不嚴,有些人非法致富,搶占財物,驕縱無度,以致兼並土地;一班豪族劣紳,橫行鄉里,擅作威福,不問是非曲直,皇室和幽靈地的王侯及公卿大夫等官吏追求奢侈生活。他們的共識、車馬、服飾超過了朝廷的規定,毫無限制。事物由盛變衰,這種變化絕非偶然的。
H. 東莞塘廈哪裡有蔬菜水果批發
賣水果的到振興圍那裡有一個水果市場,想要便宜的可以到樟木頭百果洞那裡也有一個水果批發市場。
蔬菜的就在東浦市場,凌晨一般2點開市到早上。
至於門面的話,不建議在138那裡租,現在的138已經人煙不集中,以前在宏業路那裡的人氣很旺,現在那裡也是人煙稀少,租金大概30到60一平方。
我建議你到林村那裡看看,在通往新太陽工業區那裡有一個夜市地攤一條街,租金不是很貴,人流很旺,適合你這樣的新手,進可攻退可守。
I. 《盧從願》的文言文翻譯是什麼
盧懷慎是滑州人,大約是范陽的著名家族。祖父盧悊,任官靈昌縣令,於是成為靈昌縣人。盧懷慎在兒童時已經不凡,父親的朋友監察御史韓思彥感嘆說:「這個兒童的才器不可限量!」到他長大,中了進士,歷任監察御史。神龍年間,升任侍御史。中宗去上陽宮謁見武後,武後詔命中宗十天一朝見。盧懷慎勸諫說:「往昔漢高祖受命為帝時,五天一次去櫟陽宮朝見太公,因為從布衣登上皇位,擁有天下,將尊貴歸於父親,所以這么做。現今陛下遵守成法、繼承皇統,怎麼可以效法呢?何況應天門離提象門才二里多,騎馬不能成列,乘車不能並行,從這里屢出,萬一有愚人進犯車駕,雖將他問罪也來不及了。愚臣認為應將太後接到內朝以盡孝養之情,這樣可以免去出入的煩難。」中宗不聽。升遷右御史台中丞。上章疏陳述當時政治,說:臣聽說「善人治理國政持續到一百年,可以克服殘暴免除殺戳。」孔子說:「假若用我主持國家政事,一年僅差不多了,三年便會很有成績。」所以《尚書》說:「每隔三年就要考核政績,經過三次考核就決定提拔表彰或罷免懲罰。」昔日子產為鄭國宰相,變更法令,頒布刑書,第一年眾人怨怒,想殺他,三年後眾人感德而歌頌他。子產是賢人,他治理國家尚且需要三年才有成績,何況平常的人呢?最近州刺史、長史司馬、京畿都畿縣令或者一二年,或者三五個月就遷官,而不論政績。這樣就使沒有遷官的人傾耳而聽,踮足盼望,爭相冒進,沒有廉恥,還哪有閑暇為陛下宣布風化、撫恤民眾呢?禮義不能施行,戶口更加流散,倉庫越益匾乏,百姓日見凋弊,都因為這個緣故。民眾知道官吏任職不長,便不聽從他的教導;官吏知道遷官日期不遠,也就不竭盡他的氣力。地處爵位而偷安,用來養成資歷聲望,雖然聖明君主有勤勞治理天下的志向,然而僥幸的道路已經開啟,上下之間互相欺騙,怎麼能盡力作到至公呢?這是國家的疾病。賈誼所說的腳掌反轉不能行,是小小的毛病,這個病不治好,雖有名醫和、名醫緩也將不能治。漢宣帝考核名實,大興治理,致使風俗向化。黃霸是優良的太守,宣帝對他加官秩賜黃金,就地表彰他的政績,但終於不肯將他遷官。所以古時擔任官吏的,以至能延長到子孫。臣請求都督、刺史、長史司馬、畿縣縣令任職不滿四年,不能遷官。如果治理的特別優異,或者可以加賜車馬裘服俸祿官秩,派使節慰問,下詔書勸勉,須等到有公缺,才提拔上來以鼓勵治理有才能者。對那些不稱職或貪婪暴虐的人,則免官放歸鄉里,以表明賞罰的信義。
昔日「唐堯、虞舜稽考古事,建立官職,只有百名官員」。「夏朝、商朝官吏加倍,還能夠任用才能之士」。這是說減省官吏。因此說:「官員不必完備,只在他的才能」。「不要荒廢百官職務,上天設立的官職,由人來代行。」這里講的是選擇人才。現在京師各官司員外官,多出數十倍,是近代以來沒有過的事。若說官員不必完備,這就是多餘;若說人能代行天職,這些人卻大多不掌事務,然而俸祿的支出,一年達億萬之巨,白白空竭了府庫的儲藏,這難道是求得治理的本意嗎?現在民力極其凋弊,在黃河渭水擴大漕運,也不足以供給京師,公室私家損耗無數,邊境尚不平靜。如果水旱成了災害,租稅收入減少,邊境出現敵情警報,賑救的穀物儲量不足一年,陛下將用什麼來解決危難呢?「不要輕易使用民力,這會使人危難;不要安於其位,因為這很危險」。這是說要謹小慎微。審查這些員外官員,都是當世有才乾的良吏。因才能提拔他們但不發揮他們的作用,用名位尊敬他們但不竭盡他們的才力,從過去以來,使用人材難道是這樣嗎?臣請求將那些員外官中有才能可以擔任地方長官或高級僚佐的官員,一並加以升遷,讓他們在地方上出力,由朝廷核查他們的政績。若有年老有病不能任職的,一切停罷,使得賢者與不賢者能截然分開,這就是當前的迫切事務。
爭思寵,貪賄賂,欺侮鰥夫寡婦,這是政事中的禍害。臣見朝廷內外官員中有貪污受賄、聲名狼藉,以及殘害平民的官員,雖然被流放貶官,但很快就升遷回來,仍然作地方長官,被委任在江淮、嶺表、沙漠地方,只是粗略表示一下懲罰貶斥。他們內心中自暴自棄,使貪財聚斂不顧其身,到底也沒有侮改之心。聖明的君主對於萬物應該平分恩澤沒有偏向,用有罪的官吏治理遠方,等於是給奸人恩惠而遺棄了遠方的民眾。遠方州郡,哪點辜負了聖明教化,要單獨承受這種惡政呢?邊境地方夷族與華人雜居,恃仗險要依靠路遠,容易擾亂而難於安定。如果長官沒有治理的才能,就會使平民流亡,起事成為盜賊。由此說來,平凡之才都不可用,何況姦猾的官吏呢?臣請求因貪贓而被停罷官職的人,罷官不到數十年,不得賜思錄用。《尚書》說:「識別善惡」,講的就是這個道理。童疏奏上,沒有答復。
升任黃門侍郎、封爵漁陽縣伯。與魏知古分別掌管東都的選舉事務。開元元年,進任同紫微黃門平章事。三年,改任黃門監。薛王舅舅王仙童暴虐百姓,御史台調查掌握了他的罪行,已經申報立案,這時又有詔書命紫徽省、黃門省覆核查實。盧懷慎與姚崇上奏說:「王仙童罪狀十分明白,如果御史都可以懷疑,那麼其他人怎麼還能夠相信呢?」於是結案。盧懷慎自認為才能不如姚崇,因此事務都推讓給姚崇,自己則概不專斷,當時人譏笑為「陪伴吃飯的宰相」。又兼任吏部尚書,因疾病懇請退休,被批准。去世,追贈荊州大都督,謚號為文成。留下遺言推薦宋璟、李傑、李朝隱、盧從願。玄宗對此十分傷悼並感嘆。
盧懷慎清廉儉朴不經營產業,衣服、器物上沒有用金玉做的豪華裝飾,雖然地位尊貴但妻子兒女仍然寒冷飢餓。得到的俸祿賜物,毫不吝惜地給予朋友親戚,隨給隨無,很快散盡。赴任東都去掌管選舉,隨身用具只有一個布袋。得病後,宋璟、盧從願去看望,見鋪的席子單薄而破舊、門上沒掛簾子,適逢有風雨刮來,舉起席子遮擋自己。天晚了擺飯招待,只有兩盆蒸豆、數碗蔬菜而已。臨別時,盧懷慎握著二人的手說:「主上急於求得天下大治,然而在位年久,對勤勉稍有些厭倦,恐怕要有險惡之人乘機被任用了。你們記住這些話!」到治喪時,家裡沒有留下儲蓄。玄宗當時將要前往東都,四門博士張星上言說:「盧懷慎忠誠清廉,始終以正直之道處世,對他不給予優厚的賞賜,就不能勸人從善。」於是下詔賜他家織物百段,米粟二百石。玄宗後來回京師,在鄂、杜間打獵,望見盧懷慎家圍牆簡陋低矮,家人像辦什麼事,就派使節馳往詢問。使節回來報告說是盧懷慎死去二十五個月後的大祥祭祀,玄宗於是賞賜細絹帛,並因此停止了打獵。經過盧懷慎的墓時,石碑尚未樹立,玄宗停馬注視,泫然流淚,詔書命官府為他立碑,令中書侍郎蘇(廷頁)草擬碑文,玄宗親自書寫。
兒子盧奐、盧奔。盧希早年正直,做官有清白名聲,歷任御史中丞,出任陝州刺史。開元二十四年。玄宗回長安,在陝州停留,贊許他的善政,在他辦公的廳里題寫贊詞說:「身負刺史重任,分掌陝地大州。也已利沾萬物,心懷忠君忘身。真是國家珍寶,不失盧公家風。」不久召入朝廷任兵部侍郎。天寶初年,任南海郡太守。南海處水陸交匯之地,物產瑰麗珍奇,前太守劉巨鱗、彭果都因貪贓獲罪,因此以盧矣代任。污吏斂手不敢貪污,宦官來買舶來品時也不敢幹擾盧矣的法令,於是遠方民俗十分安定。當時認為從開元以後四十年,治理廣州而有清廉節操的,宋璟、李朝隱、盧希三人而已。最終任官尚書右丞。
原文
,宋璟、李朝隱、盧希三人而已。最終任官尚書右丞。
盧從願,相州臨漳人,後魏度支尚書昶六代孫也。自范陽徙家焉,世為山東著姓。冠明經舉,授絳州夏縣尉,又應制舉,拜右拾遺。俄遷右肅政監察御史,充山南道黜陟巡撫使,奉使稱旨,拜殿中侍御史。累遷中書舍人。
睿宗踐祚,拜吏部侍郎。中宗之後,選司頗失綱紀,從願精心條理,大稱平允。其有冒名偽選及虛增功狀之類,皆能擿發其事。典選六年,前後無及之者。上嘉之,特與一子太子通事舍人。從願上疏乞回恩贈父,乃贈其父吉陽丞敬一為鄭州長史。初,高宗時裴行儉、馬載為吏部,最為稱職。及是,從願與李朝隱同時典選,亦有美譽。時人稱曰:吏部前有馬、裴,後有盧、李。
開元四年,上盡召新授縣令,一時於殿庭策試,考入下第者,一切放歸學問。從願以注擬非才,左遷豫州刺史。為政嚴簡,按察使奏課為天下第一等,璽書勞問,賜絹百匹。無幾,入為工部侍郎,轉尚書左丞。又與楊滔及吏部侍郎裴漼、禮部侍郎王丘、中書舍人劉令植刪定《開元後格》,遷中書侍郎。十一年,拜工部尚書,加銀青光祿大夫,仍令東都留守。十三年,從升泰山,又加金紫光祿大夫,代韋抗為刑部尚書。頻年充校京外官考使,前後咸稱允當。
御史中丞宇文融承恩用事,以括獲田戶之功,本司校考為上下,從願抑不與之。融頗以為恨,密奏從願廣占良田,至有百餘頃。其後,上嘗擇堪為宰相者,或薦從願,上曰:「從願廣占田園,是不廉也。」遂止不用。從願又因早朝,途中為人所射,中其從者,捕賊竟不獲。時議從願久在選司,為被抑者所讎。
十六年,東都留守。時坐子起居郎論糶米入官有剩利,為憲司所糾,出為絳州刺史,再遷太子賓客。二十年,河北谷貴,敕從願為宣撫處置使,開倉以救飢餒。使回,以年老抗表乞骸骨,乃拜吏部尚書,聽致仕,給全祿。二十五年卒,年七十餘,贈益州大都督,謚曰文。
新唐書《盧從願傳》
盧從願,字子龔。六世祖昶,仕後魏為度支尚書,自范陽徙臨漳,故從願為臨漳人。擢明經,為夏尉。又舉制科高第,拜右拾遺,遷監察御史,為山南黜陟巡撫使,還奏稱旨,累進中書舍人。
睿宗立,拜吏部侍郎。吏選自中宗後綱紀耗盪,從願精力於官,偽牒詭功,擿檢無所遺,銓總六年,以平允聞。帝異之,特官其一子。從願請贈其父敬一為鄭州長史,制可。初,高宗時,吏部號稱職者裴行儉、馬載,及是,從願與李朝隱為有名,故號「前有裴、馬,後有盧、李」。
開元四年,玄宗悉召縣令策於廷,考下第者罷之。從願坐擬選失實,下遷豫州刺史。政嚴簡,奏課為天下第一,寶書勞問,賜絹百匹。召為工部侍郎,遷尚書左丞、中書侍郎,以工部尚書留守東都,代韋抗為刑部尚書。數充校考使,升退詳確。
御史中丞宇文融方用事,將以括田戶功為上下考,從願不許,融恨之,乃密白「從願盛殖產,占良田數百頃」,帝自此薄之,目為多田翁。後欲用為相屢矣,卒以是止。十八年,復為東都留守,坐子起居郎論輸糴於官取利多,貶絳州刺史,遷太子賓客。二十年,河北飢,詔為宣撫處置使,發倉廥賑飢民。使還,乞骸骨,授吏部尚書致仕,給全祿終身。卒,贈益州大都督,謚曰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