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試述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這是論文,內容要體現時代性和理論性。字數2500
唯物史觀關於人民群眾是歷史創造者的原理,是無產階級政黨的群眾觀點的理論基礎。唯物史觀認為,人民群眾是社會物質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精神財富的創造者,是社會變革的決定力量。這一原理要求我們在實際生活中堅持群眾觀點。所謂群眾觀點就是堅信人民群眾自己解放自己的觀點,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的觀點,一切向人民群眾負責的觀點,以及虛心向群眾學習的觀點。堅持群眾觀點,是我們黨在革命和建設中不斷取得勝利的重要法寶之一。
在新的歷史時期,我們黨提出了科學發展觀,進一步強調必須以人為本,這是對黨的群眾觀點的重大發展。堅持以人為本就是要始終把實現好、維護好發展好最廣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為黨和國家一切工作的出發點和落腳點,尊重人民的主體地位,發揮人民首創精神,保障人民各項權益,走共同富裕道路,促進人的全面發展,做到發展為了人民,發展依靠人民,發展成果由人民共享。
當前我國社會中存在著的人民群眾關注的熱點、難點問題主要有:就業問題、上學問題、住房問題、收入分配問題、環保問題、醫療問題、社保問題等等,針對這些問題,我們黨和政府正在採取一系列切實可行的措施,加快推進以改善民生為重點的社會建設,著力保障和改善民生,推進社會體制改革,擴大公共服務,完善社會管理,促進社會公平正義,努力使人民學有所教、勞有所得、病有所醫、老有所養、住有所居。十七大報告里明確提出要從以下幾個發面保障和改善民生:(1)優先發展教育,建設人力資源強國;(2)實施擴大就業發展戰略,促進以創業帶動就業;(3)深化收入分配製度改革,增加城鄉居民收入;(4)加快建立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5)建立基本醫療衛生制度,提高全民健康水平;(6)完善社會管理,維護社會安定團結。在這些基本方針的指導下,僅就2007年,我們政府推出了一系列保障和改善民生的具體舉措,如農村孩子學雜費免除、城鎮居民受惠醫保和農村低保的實施,《物權法》的出台、「財產性收入」進入黨代會報告、政府廉租房的推出、新《勞動合同法》的實施、「兩型」社會的建構、居民休假制度的調整等。從以上方針政策的制定和具體落實來我們黨和政府的確是急人民之所急、想人民之所想。特別這次四川特大地震災害發生後,我們黨和國家採取的一系列抗震救災舉措,更深刻地體現了我們黨堅持人民利益高於一切,以人為本的高度責任感和博大情懷。
生產力和生產關系,經濟基礎和上層建築的矛盾是人類社會的基本矛盾。這兩對矛盾貫穿於人類社會發展過程的始終,並規定了社會發展過程中各種社會形態、社會制度的基本性質;制約著社會其他矛盾的存在和發展,決定社會歷史的一般進程,推動社會向前發展。社會基本矛盾在不同的歷史發展階段上具有不同的表現形式和解決方式,並從根本上影響和促進社會形態的變化和社會的發展。對抗性的矛盾通常通過階級斗爭甚至社會革命來解決,非對抗性的矛盾通常通過改革的方式來解決。
我國當前正處於社會主義初級階段。一方面,我國已經進入社會主義社會,建立起了以公有制為主體的經濟基礎和人民民主專政的國家政權,從社會基本矛盾的狀況看,社會基本矛盾適合的方面是基本的、主要的,不適合的方面是非主要的;另一方面,我國的社會主義還處在初級階段,國家的經濟、政治、文化和社會生活各方面都存在著種種相互聯系的矛盾,社會生產力不發達,生產關系不完善,上層建築不成熟,特別是人民日益增長的物質文化需要同落後的社會生產之間的矛盾突出,成為社會的主要矛盾。但從社會基本矛盾的性質上說,這些矛盾主要是非對抗性的矛盾,應當而且可以通過社會主義制度本身自我完善發展即改革來解決。為此,我們黨制定了「一個中心兩個基本點」的基本路線,並進一步提出了科學發展觀,堅持把以經濟建設為中心同四項基本原則和改革開放這兩個基本點統一於發展社會主義的偉大實踐,堅持把推動經濟基礎變革同推動上層建築改革結合起來,使中國社會從生產力到生產關系、從經濟基礎到上層建築都發生了意義深遠的重大變化,取得了舉世矚目的發展成就。
B. 聯系我國社會經濟發展的實際,試述我國當前應該制定怎樣的消費政策
我國在實現全面小康和現代化的過程中,需要制定適合國情的消費政策。 在制定消費政策時要考慮我國的消費戰略、社會發展經濟目標、社會資源狀況以及其他政策。
要制定長期消費政策和具體消費政策。 從我國今後中長期的消費總政策來看,應堅持實行「適度消費」的總政策,從我國中長期的具體消費結構構成來看。在確定消費基金總量適度增長標準的前提下,應著重調整消費結構,推動居民消費結構的升級。
(2)聯系我國實際試述批發商面臨機遇與發展趨勢擴展閱讀:
相關建議
政府要明確樹立降低投資率提高消費率的觀念。從我國現階段經濟是需求導向型經濟的基本特徵出發,提高消費率。消極地提高消費率是從壓縮投資人手,很可能以降低經濟增長為實現投資與消費關系協調的代價。
積極地提高消費率是從擴大消費人手,使消費增長快於投資增長,實現較快經濟增長下的投資與消費協調 建議把消費率增長與GDP增長實行指標聯動即GDP年增6個百分點,消費率提高一個百分點,這樣l5年左右我國的消費率可以達到國際平均水平。
同時還要注意,消費包括政府和居民消費。居民消費是居民購買商品和勞務的支出,政府捎費是行政事業單位行使政府職能的各種經常性支出,兩者比例大約為4:1。
C. 政治題:我國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要總結類型的,分點答,跪求。謝謝。。
剛邁入21世紀之時,在十六大清晰而准確地作出兩個基本判斷:
一是黨所處的歷史方位。我們黨經歷了革命、建設和改革,已經從領導人民為奪取全國政權而奮斗的黨,成為領導人民掌握全國政權並長期執政的黨;從受到外部封鎖和實行計劃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成為對外開放的發展社會主義市場經濟條件下領導國家建設的黨。
二是黨在新世紀新階段的歷史任務。我們要在本世紀頭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設惠及十幾億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會,使經濟更加發展、民主更加健全、科技更加進步、文化更加繁榮、社會更加和諧、人民生活更加殷實。這是實現現代化建設第三步戰略目標必經的承上啟下的發展階段,也是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和擴大對外開放的關鍵階段。
人深刻地理解我們黨所處的歷史方位,必將在前進路上不迷失方向;清醒地牢記自己的歷史任務,必將為實現奮斗目標而不動搖。從上述兩個基本判斷出發,全面客觀地審視我們當今面臨的國內外環境所提供的機遇和挑戰,是一件非常重要的事情。
一、21世紀初期是中國不可多得的發展機遇期
從國際環境來看,和平、發展、合作已經成為當今時代的潮流。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保持國際環境的總體穩定。穩中有變、和中有斗、緩中有緊、喜中有憂,對我國利多於弊。經濟全球化趨勢深入發展,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生產要素流動和產業轉移加快,我國與世界經濟的相互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國內和國際兩個市場、兩種資源相互補充,外部環境總體上對我國發展有利。
從國內環境來看,我國經歷了56年的建設,已經由一個落後的農業國成為一個發展中的經濟大國。目前,中國國內生產總值居於世界第7位,中國進出口貿易居於世界第3位。中國社會科學院公布的國際形勢黃皮書《2006年全球政治與安全報告》認為,中國的綜合國力已超過日本(第7位),居世界第6位。從整體實力看,中國仍屬於國力次強國家。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已經進入新階段,為經濟和社會發展提供了以下有利條件:
(一)發展需求勁頭足
第一,居民消費結構迅速提升。我國居民消費結構正處於迅速提升的狀況。「老四件」(即手錶、縫紉機、自行車、收音機)持續了幾十年,80年代逐步興起的「新四件」(即洗衣機、電冰箱、電視機、高級音響)現在已司空見慣,進入21世紀之初的「新新四件」(即商品住房、小汽車、通訊、旅遊)正迅猛發展。隨著居民消費結構逐年升級,居民消費支出總額倍增。2000年城市居民消費開支只有2184元,到2004年達7180元,增長達3.3倍;2000年農村居民消費開支只有515元,到2004年達2185元,增長4倍多。
上述情況表明,我國消費市場非常廣闊,商機無限,廣大人民改善物質生活和文化生活的迫切要求,是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的無窮盡動力。
第二,產業結構調整加快。據2005年12月經濟普查第三號公報發布,我國2004年一、二、三產業在國內生產總值的比例是:第一產業為13.1%,第二產業為46.3%,第三產業為40.7%。這表明我國產業結構調整發生了積極的變化,但仍未達到完全合理和優化。十六屆五中全會作出的關於「十一五」規劃的建議,將對產業結構調整實施大動作,要重點抓好三件大事:一是加快發展先進製造業和高新技術產業;二是促進服務業加快發展;三是加強基礎產業設施建設。
第三,加速城鎮化的進程。農村富餘勞動力向非農產業和城鎮轉移,是工業化和現代化的必然趨勢。2003年我國城鎮化佔40.53%,預計2010年達到47%,2020年達到55%。加速城鎮化的進程,不僅是促進區域協調發展的重大戰略,同時是保持我國發展需求的勢頭一項長遠的舉措。
(二)發展基礎較好
第一,我國有取之不盡的勞動力資源,擁有豐富的科技人力和人文人力資源,並具有一定的自主創新能力。
第二,基礎設施不斷改善。在50多年建設的基礎上,我國「十五」計劃期間完成了一批關系國計民生的基礎設施。如小浪底工程、三峽工程。西氣東輸,西電東送已初見成效。南水北調正在籌劃實施中。到目前為止,全國高速公路大體聯網,最低程度是省內聯網。
第三,科技教育基礎較好。建國以來,經過幾代人的持續奮斗,我國科技和教育事業取得了令人鼓舞的巨大成就:取得了一大批具有世界一流水平的科技成果,建立了比較完備的學科體系,擁有一支可信賴的有水平的科技人才隊伍;我國國民教育體系相當龐大,已擁有保持在校學生一千多萬的共計1731所高等學校,全國普及義務教育人口達適齡兒童的98%左右,整個國家的文化科學知識素質有很大提高。
2006-7-25 16:25 jerry
(三)初步具備發展的體制保障
以公有制為主體,非公有制共同發展的社會主義基本經濟制度已經建立起來;國內統一的開放的市場逐步形成,國內市場與國際市場已逐步接軌;政府職能正朝著「經濟調節、市場監管、社會管理和公共服務」的職能轉變,為全面建立起有效的宏觀調控體系制度而努力。此外,分配製度和社會保障制度的改革也取得了重要的進展。
(四)社會政治保持長期穩定
黨中央和國務院始終保持清醒的頭腦,高度重視保持社會穩定。一是正確對待新形勢下人民內部矛盾發展變化的種種表現,特別是群體性事件,努力做到及時發現,正確處理,有效處理;二是高度警惕來自敵對勢力的破壞、顛覆和滲透等活動,重拳出擊違法犯罪的案件,以維護國家安全、社會穩定,保護人民的生命財產。
二、21世紀初期是中國各種矛盾的凸顯期
(一)兩個基本情況
1.我國是個經濟大國,卻不是經濟強國。以2002年為例,中國國民生產總值(GNP)排在世界第6位,但人均國民生產總值在世界127個國家中排在第73名。美國等18個國家早已完成從農業社會到工業社會的轉變,即第一次經濟現代化;現在美國等6個國家已經從工業社會進入知識社會的發展階段,即進入第二次經濟現代化進程;其他12個國家也邁入第二次經濟現代化的起步階段。
中國目前還在推進從農業社會向工業社會轉變的中後期。當今中國,農業社會、農業勞動力佔全國總就業人數的50%,相當於1870年美國、法國和德國的比重水平。
2.城鄉、區域發展不平衡。由於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因素,我國東中西部國民生產總值在全國的比重很不平衡。1978―2003年東部經濟上升,中部西部經濟下降。這說明我國地區發展不協調是非常突出的,具有多層次、多側面的特徵,這個不協調不僅存在於經濟發展的差距,也存在於社會發展的差距。
(二)七大主要問題
1.粗放型經濟增長方式沒有根本轉變。這個問題早在1980年12月中央工作會議就提出來了,到1995年十四屆五中全會進一步明確強調要實現經濟增長方式從粗放型到集約型的轉變。我國實行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的努力進行了多年,但現狀依然是:取得明顯進步,水平依然很低,矛盾非常尖銳。因此,要下定決心,找到發展生產力的正確途徑。
2.產業結構不夠合理。1978年以來,我國的產業結構有所變化,但這樣的結構,不僅低於高收入國家,而且也低於低收入國家和中等收入國家。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反映了第三產業內部存在結構低水平。這種低水平在第三產業內部表現為,生活性服務長期佔主導,生產性服務業處於非主導地位。這表明金融保險、房地產、物流產業、科技開發、信息資源服務等現代服務業發展遲緩。現代服務業發展滯後,也反映了我國城鎮化發展滯後。
3.自主創新能力不強。我國自主創新能力不強,表現在許多方面。例如,我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只有24%,在世界50個主要國家中我國排行24位,排在印度和巴西之後;美國科技進步對經濟增長的貢獻度達60―70%。我國對外技術的依賴程度高於50%,美國、日本只有5%以下。事實深刻地告訴我們,提高自主創新能力,是增強國家經濟實力的關鍵。
4.經濟社會發展與資源環境的矛盾日益尖銳。我國是個人口大國、資源小國,這對矛盾將長期制約我國經濟社會的發展。我國是缺水的大國,人均擁有量僅佔世界平均水平的1/4,全國600個城市有400個缺水,110個嚴重缺水。我國耕地只有世界人均耕地水平的40%。從1996年至2003年底的7年間,我國減少耕地達1億畝。此外,石油人均儲量只有世界人均儲量的8.3%,天然氣只有4.1%,銅是25.5%,鋁是9.7%。環境污染和生態破壞日趨嚴重。
5.解決農業、農村和農民問題相當艱巨,是「重中之重」。我國人口近13億,農村人口佔62.3%,農村中的赤字縣佔35%,每縣平均負債約400多萬元,每村平均負債約20多萬元,全國貧困縣592個。近年來某些農村出現了不可忽視的「返貧」現象。十六大後黨中央鮮明地提出高度重視「三農」問題,對農民實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針。現在已經到了工業反哺農業、城市支持農村的時候了,2005年十六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一五」規劃建議中明確提出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的重大歷史任務,今後五年到十年,中國農業、農村和農民將發生根本性的變化。
6.經濟發展與社會發展不協調的突出問題。構建和諧社會必須具備相應的物質基礎,然而,在經濟發展條件下,不能適時解決突出的社會發展問題,就會產生影響社會穩定和妨礙經濟發展的尖銳問題。近十多年來,黨和政府一直高度重視突出問題的解決。但是,隨著社會轉型時期的激烈變動,產生的社會問題仍是層出不窮。當前最突出的經濟社會發展不協調問題是:就業不足、社會保障體系不完善和分配不順三大問題。較深層次的是教育、文化和醫療三大問題。
7.影響發展的體制機制問題亟待解決。經過十多年的努力,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初步建立起來,但是深層次的問題和矛盾仍未得到徹底解決,要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還要作長期的努力,當前全黨必須打好深化經濟體制改革的攻堅戰。
第一,政府職能轉變還沒有從根本上實現。政企分開、政資分開、政事分開、政府與市場中介組織分開尚未完成;要繼續減少和規范行政審批;各級政府在社會管理的公共服務職能有待大力加強。應加快建設法治政府,全面推進依法行政,健全科學民主決策機制和行政監督機制。
2006-7-25 16:25 jerry
第二,要堅持和完善基本經濟制度。深化國有企業改革,推動國有資本向關系國家安全和國民經濟命脈的重要行業和關鍵領域集中,增強國有經濟的控制力,發揮主導作用;加快國有大型企業股份制改革,完善公司治理結構,探索和解決好建立現代企業的途徑;防止國有資產流失,加強非經營性資產、自然資源資產的監管制度。繼續深化集體企業改革,發展多種形式的集體所有制。大力發展個體、私營等非公有經濟、引導個體、私營企業制度創新,鼓勵和支持非公有制經濟進入金融服務、公用事業、基礎設施等領域。
第三,推進財政稅收體制改革,加快金融體制改革,推進現代市場體系建設。
第四,加快轉變對外貿易方式,實施互利共贏的開放戰略,以適應經濟全球化的發展趨勢。
D. 試述利率的影響因素,並結合我國當前實際分析我國利率的走勢。
利率走勢分析
中國宏觀經濟信息網
(1)利率決定及影響因素①西方利率決定理論。西方利率理論按其分析方法可分為三大類:邊際生產力利率論、局部均衡利率論和一般均衡利率論。下面依次作一簡要介紹。
第一,邊際生產力利率論。邊際生產力利率理論僅從投資需求角度分析利率的決定。該理論認為資本具有邊際收益遞減的特性,即在其他條件不變的情況下,如果繼續追加資本,則追加每一單位資本的生產力要遞減,最後增加的那個單位資本的生產力最低,最後增加的這個單位資本被稱為邊際資本,邊際資本生產的產品量為資本的邊際生產力,利息率就決定於資本的邊際生產力。
第二,局部均衡利率論。局部均衡利率論是採用局部均衡的分析法得出的利率理論。局部均衡分析法是假定其他因素不變,僅考慮商品市場或貨幣市場的供求均衡。局部均衡利率理論中較有影響的是"古典"利率理論和凱恩斯的流動性偏好理論。"古典"利率理論以儲蓄表示借貸資本的供給,以投資表示借貸資本的需求,認為利率決定於資本供求的均衡點,即決定於儲蓄與投資的均衡點。如果儲蓄大於投資即資本供給大於資本需求,則利率下降;反之,利率上升。而凱恩斯卻認為利率決定於貨幣的供給與需求,貨幣供給就是某一時刻一個國家的貨幣總量,它由貨幣當局控制;貨幣需求就是人們為滿足交易、預防和投機等動機而特有貨幣的慾望。貨幣需求為收入的同向函數,而為利率的反向函數,均衡利率就是貨幣供給等於貨幣需求時的利率。
第三,一般均衡利率論。一般均衡利率論採用一般均衡分析法來研究利率的決定。一般均衡分析法系指社會中某商品價格不僅決定於該商品的需求與供給,而且還取決於其他所有商品及生產要素的供求狀況與價格。因此,利率不是在單個的商品市場或貨幣市場上被決定,而是由商品市場與貨幣市場共同決定的。②西方利率結構理論。在現實經濟中,利率除受資本或貨幣供求影響外,還要受借貸期限和風險等因素的制約。依西方學者的觀點,在決定各種金融資產利率的因素中,期限因素始終是最主要的,因此,利率期限結構理論是利率結構理論的核心內容。
利率的期限結構是指證券到期時的利息或收益與到期期間二者的關系。此關系可有四種不同情況:(a)短期利率高於長期利率;(b)長短期利率一致;(c)短期利率低於長期利率;(d)長短期利率處於波動之中。期限結構理論所研究的主題正是長短期利率二者的關系以及二者變動所發生的影響等問題。在具體分析時,又分成三種理論:預期理論、市場分割理論和偏好利率結構理論。下面分別予以介紹。第一,預期理論。預期理論是利率期限結構理論中最主要的理論,它認為任何證券的利率都同短期證券的預期利率有關。如果未來每年的短期利率一樣,那麼,現期長期利率就等於現期短期利率。收益線表現為一條水平線如果未來的短期利率預期要上升,那麼,現期長期利率將大於現期短期利率,收益線表現為一條向上傾斜的曲線,如果未來的短期利率預期要下降,那麼,現期長期利率將小於現期短期利率,收益線表現為一條向下傾斜的曲線。第二,市場分割理論。市場分割理論把市場分成長期和短期市場。從資金需求方來看,需要短期資金的投資者發行短期證券;需要長期資金的投資者,發行長期證券,並且這些長短期證券之間是不能互相替代的,因此短期證券市場與長期證券市場是彼此分割的。從資金供給方來看,不同性質資金來源使不同的金融機構限制在特定的期限內進行借貸,以致短期資金利率由短期資金市場決定,長期利率由長期資金市場決定。如果短期資金缺乏而長期資金較為充裕,短期利率將比長期利率高;如果長期資金缺乏而短期資金充裕,則長期利率大大高於短期利率。
第三,偏好利率結構理論。偏好理論認為預期理論忽視風險因素的避免是不完善的。因為不同利率之間的相互關系部分地與風險因素的避免有關,部分地與對未來利率的預期的趨勢有關。因此,預期和風險的避免二者對利率結構都有重要影響,應將二者結合起來完善利率結構理論。
根據偏好理論,在存在風險的情況下,長期債券比短期債券的風險大,長期利率要比短期利率高,其理由為:其一,短期債券比長期債券的流動性大,而且對於利率變動的預測較為可能和接近,資產價值損失的風險較小,所以流動性報酬低;其二,以短期資金轉期籌措長期資金,除短期資金轉期續借成本較大以外,還有轉期續借時可能發生的不確定性風險,會使長期利率比短期利率高;其三,長期貸款往往要採用票據再貼現形式,也要一定的手續費用。不難看出,偏好利率結構理論,實質上是將投資者對資本價值不確定性風險的迴避因素導入預期利率結構理論。
上述西方利率理論,強調了一些在利率決定中起重要作用的因素。但都具有一定程度的片面性與局限性,還不能完全說明現實生活中利率的決定,特別是現實世界中並沒有完全意義上的市場經濟。因此,要對利率的決定作出較為全面的說明,還必須結合現實,進一步考察影響利率變動的實際因素。
③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
第一,利潤的平均水平。既然利息是平均利潤的一部分,利潤本身就成為利息的最高界限。因此,利率總在平均利潤率與零之間上下擺動。並且,利率主要是由平均利潤率所調節的。從我國現實出發,這種調節作用可概括為,利率的總水平要適應大多數企業的負擔能力。也就是說,利率的總水平不能太高,太高了大多數企業承受不了;同時,利率總水平也不能太低,太低了不能發揮利率的杠桿作用。
第二,資金的供求狀況。無論是馬克思的利息理論還是西方的經濟學說都不否認資金的供求狀況決定利率的總水平,在我國,利率水平的高低仍然決定於資金的供求。因為在市場經濟條件下,作為金融市場上的商品的"價格"--利率,與其他商品的價格一樣受供求規律的制約,當資金供不應求時,供求雙方的競爭的結果將促使利率上升;相反,當供大於求時,競爭的結果必然導致利率下降。
第三,借貸風險。資金從投放到收回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在借貸資金運動過程中,由於各種不測因素的出現,可能導致各種風險,如資金不能按期完全收回的違約風險,因物價上漲而使資金貶值的風險,或更有利的投資機會出現後,已貸放出去的資金收不回來時,貸款人承受機會成本損失的風險。
一般而言,風險越大,則利率要求越高。另外,經濟的周期變動造成的風險變化也會影響利率水平,如在危機階段,投資風險突然變大使利率大幅度上升。而在復甦階段,投資風險開始減少,利率開始降低。
第四,國際經濟形勢。就開放經濟而言,國際經濟形勢對利率的影響主要體現在國際利率與匯率會影響資金流出入,從而引起國內利率的變動。如果國際利率水平較高,則資金流出,國內資金供給小於需求,迫使國內利率上升;反之,如果國際利率水平較低,則資金流入,國內資金供給大於需求,從而誘使國內利率隨之下降。可見,國內利率有總是朝國際利率靠攏的趨勢。從匯率的角度來看,匯率的變動也會影響利率的變化。例如,當外匯匯率上升,本幣貶值時(如人民幣與美元的匯率從$1=¥8.5變化到$1=¥8.7),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就會下降,從而使本幣相對充裕,國內利率便趨於穩定,並在穩定中下降;反之,當外匯匯率下跌,本幣升值時(如人民幣對美元的匯率從$1=¥8.7變化到$1=¥8.3),國內居民對外匯的需求就會增加,本幣供應處於緊張狀態,從而迫使國內市場的利率上揚。
第五,國家經濟政策。由於利率變動對經濟有很大的影響,各國都通過法律、法規、政策的形式,對利率實施不同程度的管理。國家往往根據其經濟政策來干預利率水平,同時又通過調節利率來影響經濟。總之,決定利率及影響利率變動的因素很多很復雜,其中,最終起決定作用的是一國經濟活動的狀況。因此,要分析一國利率現狀及變動,必須結合該國國情,充分考慮到該國的具體情況,區分不同的特點分別對待,不能一概而論。
(2)當前利率形勢總結及原因剖析①利率管理體制沿革。自1949年建國以來,我國的利率基本上屬於管制利率類型,表現為利率由國務院統一制定,由中國人民銀行統一管理。這種管理體制是在建國初期通貨膨脹嚴重、投機活動猖獗的背景下建立的,並對戰後恢復生產與實現社會主義改造起到了積極的作用。隨著高度集中的中央計劃經濟管理體制的建立,管制利率的做法得到進一步強化。
這期間,為了穩定市場和促進工農業生產,我國一直實行低利率政策,其特點是檔次少,水平低,利差小,管理許可權集中。直到實行經濟體制改革與開放政策之後,這種局面才有所改變。
70年代末,改革開放政策開始推行,利率體制的改革也被提上議事日程,到1995年7月1日為止。銀行存、貸款利率分別由1978年的1.05%和4.72%上升到10.98%和12.06%,同時,利率種類逐步增多,檔次也適當分細。但在利率管理體制的改革上一度進展緩慢,雖然從1982年開始逐步實行浮動利率的作法,但管制利率的格局至今沒有變,真正的利率決策部門或者說整個利率體系的主體仍然是中央政府。可以說,現行利率管理體制並未隨經濟金融體制改革的深化、市場調節比重的日益擴大發生實質性的主體易位,仍然屬於一種國家控制型的高度集中統一的利率管理體制。現行利率體系本質上仍然是以行政手段為主的計劃經濟模式,雖然引進了市場調節手段,但所佔比重不大。這種計劃利率與市場利率並存的"雙軌"格局近期內是難以改變的。
②利率水平分析。
第一,從存款利率來看,通貨膨脹率呈逐年上升趨勢,但儲蓄利率上調幅度跟不上物價上漲,實際利率水平下降,甚至有時出現負值,如下表所示。這說明,單就"物價"因素而言,我國利率水平在低數域上運行。第二,從貸款利率來看,貸款利率的調整幅度低於同期生產資料價格上漲幅度。由於利率水平偏低,出現貸款利率上調,貸款反而增多的逆反效應。
第三,從存貸利差來看,雖然多數年份貸款利率高於存款利率,但利差太小,甚至遠遠低於銀行資金費用率水平。這說明,相對於存貸利差而言,中央銀行確定的利率水平也是偏低的。
第四,從實際市場利率來看。1993~1994年度,銀行越軌拆借資金大量"體外循環"。1995~1996年度,資金市場秩序混亂,銀行"失媒"現象嚴重。這都表明了我國現行利率遠遠低於正常水平。由以上分析可知,我國目前的利率水平比較低下,難以正常發揮作為價格信號和經濟杠桿的作用。
③利率結構分析。
第一,存款利率內部結構。我國存款利率水平及其結構經過多次調整,到目前為止,在全國范圍開辦的存款有11個種類,幾十個檔次。相對而言,長期存款利率偏高,活期存款利率偏低,存款過多地向長期存款傾斜。這種結構很難引導銀行負債結構保持合理的格局。
第二,貸款利率內部結構。我國的貸款利率結構可以分為基準貸款利率、法定貸款利率、浮動貸款利率、優惠貸款利率及行業差別貸款利率、加貼息貸款利率等。這幾種貸款利率皆屬於管制利率,其結構可概括為統一利率加優惠利率。從實際執行情況來看,政策性貸款利率與一般貸款利率的差距越來越大,優惠利率的范圍也越來越大。這種貸款利率結構使本來就很低的利率總水平又下降了許多。
第三,存、貸利率的對應結構。這方面的突出問題是存、貸利差太小,具體表現為:首先,定期存款與固定資產貸款的利率之差僅為1%;其次,各專業銀行有為數不少的資金是通過金融債券籌集的,發行金融債券所支付的利率要高於同期儲蓄利率1~2個百分點,而銀行貸款利率並不能完全按照"高進高出"的原則相應提高;最後,在實施存款保值措施時,銀行貸款利率不發生任何變動,一旦通貨膨脹率高於存款利率,銀行在承受價值受損的同時,還要為存款保值支出一部分費用。
這不能不說是現行利率結構的最大扭曲。
第四,銀行利率與金融市場其他利率的對應結構。目前,我國市場利率主要包括各類債券利率與金融機構間的同業拆借利率兩種類型。銀行存款利率與金融市場資產所得到的收益率相比差異過大,而銀行貸款利率也過份低於從金融市場籌集資金的成本率。兩種資金"價格"呈雙軌並行狀,且缺乏聯動性。具體講,一年期銀行儲蓄存款利率和貸款利率低於企業發行1年期債券利率2~3個百分點;低於企業1年期內部集資利率8~22個百分點;低於民間借貸利率(1年期)10~32個百分點。而銀行同業拆借利率1年期低於民間拆借利率5~20個百分點。這種利率結構,導致資金流向股票、債券、外匯、黃金等市場。銀行營運發生困難,虧損嚴重。
第五,利率期限結構。前面我們曾論及長期存款利率過高的傾向,而在貸款利率期限結構方面,又表現為長期資金貸款利率與流動資金貸款利率的差異太小,1995年7月1日利率調整後,差異更小,已不足1個百分點。
總的來看,利率結構無論在整體上還是在有關利率之間的對應關繫上,在多次調整中表現為失衡、扭曲和缺乏內在聯動機制的狀況。
(3)未來利率走勢展望①從我國目前所處的歷史階段來看,在長期內利率上調的可能性不大。要正確預測未來的利率走向,必須認清我國經濟發展所處的歷史階段。在當前以及以後一個相當長的歷史時期內,我國經濟發展都屬於一個特殊的歷史階段。這一階段,構成了我國經濟發展的歷史背景,是進行一切綜合分析的大前提。具體來說,這一階段的特點是經濟的轉型發展,主要包括傳統經濟向現代經濟的過渡以及高度集中統一的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的轉軌等兩方面。
我國是一個發展中的大國,可利用的資源有限,雖然改革以來,經濟有了極大的發展,但並未徹底擺脫貧困落後的不發達狀況。表現為:人口眾多,人均國民收入低下;農業經濟停滯,農民普遍貧困;生產技術落後,資源浪費嚴重;教育、住房、衛生保健等各項指標均遠遠落後於發達國家。因此,經濟發展具有"全球性、戰略性和關系全局的意義"。同時,我國現在正在進行的以市場化為導向的經濟體制改革也到了關鍵時候,深化財政、稅收、金融、外貿、投資管理體制的改革必然要求有一個相對寬松的貨幣環境。另外,金融體制改革本身的目標之一就是要完善利率作為宏觀調控手段的管理體制。因此,從長期來看,我國利率持續上升的可能不大。因為經濟發展的需要要求提供足夠的貨幣資金以保證經濟增長和實現充分就業,而高利率政策是與這一目標相背離的。同時,經濟轉軌期間,高利率會加大企業運行環境中的困難,不利於國有企業及其他部門改革的順利進行。
②從當前的經濟形勢來看,利率難以上調。自1992年開始,我國國內生產總值增長率連續4年保持在兩位數以上,綜合國力進一步增強。同時,宏觀調控體系的基本框架已初步確立,宏觀經濟環境有了改善,整個經濟在回落中保持快速增長,尤其是國民經濟中存在的一些矛盾,如通貨膨脹等,已得到明顯的緩解。但同時也使得法定利率相對偏高的問題日益突出,這對於充分利用宏觀調控的手段,在保持經濟總量平衡的基礎上保證國民經濟持續穩定增長無疑已成為一大障礙。
另外,根據我國目前的實際,每上調一個百分點的存款利率,銀行就要多付二三百億元的利息,這為多數銀行難以忍受。因此,從當前經濟形勢來看,由於通貨膨脹的抑制和利率總水平的過高,在相當長的一段時期內利率不可能向上調整。③從中央銀行的貨幣政策來看,利率有下調趨勢。按常規,中央銀行確定利率水平的依據為:物價變動、存貸款利差、資金供求關系和貨幣政策的需要。
近年來,幾次微調利率,確實在加強宏觀調控,穩定經濟秩序方面起到了一定的作用。在1995年採取大力抑制通貨膨脹的情況下,物價指數逐漸降低,基本達到了預期的目標。但同時,企業資金緊張與失業等現象日益嚴重,尤其當前我國經濟正處於轉變經濟增長方式的緊要關頭,因此,在必要的時間內降低銀行利率特別是貸款利率以促進經濟發展是合理的。
1996年以來,我國宏觀經濟形勢有了較為明顯的轉變,實際利率已由負利率變成正利率並超過了三個百分點。另一方面,盡管改革開放以來的多數年份我國的貸款增量大於存款增量,但從1994年起,卻出現了存款增量大於貸款增量的現象。到1995年上半年,金融機構新增各項存款大於貸款4000億元以上。存貸差過大,增加了銀行經營負擔,擴大了銀行虧損面,既不利於銀行金融中介職能的正常發揮,也將給國有專業銀行的商業化進程造成重負性障礙。
從我國經濟體制改革的進程來看,資本市場的發展與完善將是未來經濟工作的重點,但在目前,股票市場與國債市場的現狀還尚不理想。具體來說,股票市場由於長期的低迷徘徊,交易量驟減,投機盛行,這對堅定國有企業股份化改造的信念極為不利。國債市場由於容量小,結構單一,很難通過公開市場操作發揮對經濟的間接調控作用。這些都需要貨幣政策予以配合和支持。而實行低利率的貨幣政策,既可以促進股票市場的發育,又可以降低國債發行的成本,減輕中央財政預算收支與還本付息的壓力,對於資本市場的完善乃至整個經濟的健康發展是具有重要意義的。
總之,利率作為經濟杠桿,其宏觀上的作用主要在於調節資金供求,而利率一旦背離了資金供求關系,必然會導致資金供求的不平衡,進而影響整個經濟的穩定和發展,從這個意義上講,並結合利率體系的現實狀況及副效應的多方面的情況進行考察分析,適當地下調利率將是不可避免的。
④對存、貸款利率短期趨勢的具體分析。
第一,存款利率必須下調。
首先,銀行和各金融機構的存款,特別是城鄉居民儲蓄存款仍將繼續增長,從利率政策作為貨幣政策的主要工具與手段來分析,只要現實的資金來源比較充足和平穩增加,不發生大問題,利率下調的可能性就較大。
其次,盡管存款利率已於1996年5月1日有所下調,但現行銀行儲蓄存款利率仍然不低,定期平均10.76%,一年期9.18%,三年期10.80%,五年期12.06%。這樣高的利息率水平無論從國際上看還是從我國歷史上看都是極少見的,如果考慮銀行自身利益,就有可能和有必要小幅度地甚至較為頻繁地下調利率。
最後,從貨幣流通狀況來看,1995年流通現金預計1500億元,實際投放了600億元,而1996年第1季度春節前流通現金2592億元已全部回籠,是歷年來回籠最好的一次。這對以後抑制通貨膨脹和控制物價將產生重大影響,因此,適度地向下微調存款利率是可行的。
第二,從貸款利率上看,無論是總水平的下調還是結構性的下調,都是十分必要的。
首先,降息有利於保證國民經濟的穩定增長。自1993年後半年以來,我國經濟便開始處於適度從緊的大環境之中,固定資產投資明顯減緩。為了刺激投資,促使宏觀經濟在緊縮之後,逐步走出低谷,平穩回升,降低貸款利率是必然的選擇。
其次,降息可以減輕企業負擔。近年來,全國工業企業的資金利潤率僅2%多一點,而貸款利率均在10%以上,尤其對國有大企業而言,所需流動資金數量大、周轉慢,利息支出是一大負擔。為了促進企業提高效益,減少虧損,穩定就業,就必須及時下調利率。
最後,降息有利於中國經濟運行結構的調整。"九五"期間,國家將重點保證農業、基礎產業和國家重點建設項目,這就要求金融信貸繼續優化結構,對這些行業實行擇優扶持政策,這樣就需要貸款利率結構性的下調
E. 論述我國發展所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二、21世紀頭20年我國發展面臨的嚴峻挑戰
要清醒地認識到,今後一個時期,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還面臨不少困難與挑戰。
(一)資源環境對經濟社會發展的約束加劇
我國人均資源佔有量相對短缺,綜合比較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1/3。人均耕地面積不及世界人均的1/3;人均淡水資源只有世界平均水平的1/4;礦產和森林等基本生存資源,人均佔有量都不及世界平均水平的50%。2003年,我國工業和生活廢水排放總量453萬噸,其中,化學需氧量排放1348萬噸,居世界第一。工業化和城鎮化進程,決定了我國未來幾十年將處於資源、環境壓力的上升階段。因此,節約資源、增強資源對經濟和社會可持續發展的保障能力,特別是重視對國計民生具有戰略意義的石油、水、土地、重要礦產資源的儲備和保護,成為我們今後要長期面對的戰略性課題。
(二)社會發展滯後於經濟發展
一是公共衛生基礎薄弱。農村醫療衛生問題十分突出,農民就醫難、看不起病、因病致貧、因病返貧現象比較普遍。目前,我國有近1億人沒有獲得醫療服務,有3000萬貧困人口得不到及時的醫療服務,800多個鄉鎮衛生院缺乏基本的條件。農村合作醫療制度對農村人口的覆蓋面不到10%。城鄉衛生資源分布極不平衡,占人口20%的城市集中了80%的衛生資源。在世界衛生組織公布的191個國家和地區醫療衛生資源分配公正指數中,中國排在188位。
二是農村教育嚴重滯後。2000年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全國文盲人口為8507萬,文盲率高達6.72%,基本上是農村人口;農村勞動力受教育程度40%低於小學,48%低於初中。農村教育辦學條件十分低下,中小學危房面積3700多萬平方米,全國尚有431個縣沒有實現「兩基」目標。
三是就業和社會保障壓力加大。我國人口總量龐大,未來20年,人口數量仍將繼續增加,勞動力人口在2015年以前也將繼續增加,一方面,使我國經濟快速發展有充足的勞動力供應;另一方面,也使就業壓力增大。2002年,我國65歲以上老年人口比重為7.3%,按國際標准,開始步入老齡化社會。值得注意的是,目前農村大量青壯年人口流向城市,農村的人口老齡化已比城市更為嚴重。今後,隨著城市化步伐的加快,這一趨勢將更加顯著。社會保障制度還很不健全。國有企業老職工的原有欠帳尚未完全彌補,存在較大資金缺口;養老、失業和醫療保險的覆蓋面仍然狹窄;資金來源的可持續性不強,國家、單位和個人負擔的比例不夠合理,管理成本過高;農村社會保障工作相當薄弱;不符合規定的提前退休以及冒領養老金等問題仍未得到有效解決。
(三)經濟發展面臨更加激烈的國際競爭
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在今後20年,貿易保護主義很可能成為我國對外貿易面臨的最大困難之一。發達國家農產品貿易保護主義日漸高漲。而我國則是反傾銷案最主要的目標之一,並已成為世界上受貿易保護主義損害最嚴重的國家。一些發達國家進一步構築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阻止我國產品進入。目前,我國已成為發達國家技術壁壘和綠色壁壘的最大受害者之一。國際上貿易保護主義的不斷強化,對我國未來出口的增長形成較大障礙。
企業將面臨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生存和發展的壓力增大。從製造業來看,經過20多年的改革開放,我國製造業水平有了較大提高,但從整體上看,同國際先進水平相比,仍存在相當大的差距。在技術水平方面,大規模集成電路、精密機床、數控機床及大型加工中心、飛機和汽車製造以及冶金、化工、採油、採煤、發電等大型成套設備,我國與發達國家存在一二十年的差距。在經營規模和效率方面,以汽車行業為例,國外大中型汽車生產企業年產量均超過100萬輛,通用和豐田更是分別達到400萬輛。而我國汽車製造業布局極為分散,每個職工年生產汽車1輛左右,僅相當於國外的1/10左右。同時,新產品的研發能力也同國外存在較大差距。再從服務業來看,總體發展水平低。我國服務業增加值僅佔GDP的32.3%,低於高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約30個百分點,低於中等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約20個百分點,低於低收入國家平均水平約10個百分點。新興服務業競爭力弱。經濟社會發展急需的現代服務業,如基礎電信、金融、保險、咨詢、會計、物流配送等行業,與國外相比,競爭能力存在較大差距。比如,2000年,我國保險公司的保費收入相當於GDP的2%左右(保險深度),遠低於7.8%的世界平均水平,人均保費收入(保險密度)只相當於世界平均水平的4%。這些差距都將使我們的企業再激烈的國際競爭中處於不利地位。
(四)國家經濟安全存在隱患
首先,外貿依存度不斷提高。隨著我國經濟較快發展和對外開放不斷擴大,我國的外貿依存度由1990年的29.8%提高到2003年的60.3%。與一些大國相比,我國的外貿依存度還是比較高的。其次,能源和重要原材料對國際市場的依賴程度越來越強。近年來,在經濟快速增長的同時,國內能源和重要原材料的供求出現較大缺口,更多地依靠國際市場加以彌補。比如,去年我國消耗的鐵礦石、氧化鋁約50%、銅資源約60%、原油約34%都要依靠進口解決。第三,許多關鍵設備都要依賴進口。由於我國工業中傳統產業、低技術含量和低附加值產業和產品佔主導地位,高技術產業發展相對滯後,裝備製造業發展緩慢,特別是一些關鍵技術設備受制於人。據統計,光纖製造設備的100%,集成電路晶元製造裝備的85%,石油化工製造裝備的80%,轎車工業裝備、數控機床的70%,被進口產品佔領。這些情況都表明,一旦國際經濟環境發生重大變化,必將影響國內經濟發展,甚至對我國的經濟安全造成嚴重威脅。
今後一個時期,對我國的發展來講,是機遇與挑戰並存。我們必須清醒看到,機遇只是為加快發展提供了可能和條件,機遇期的到來並不意味著必然走向繁榮昌盛。歷史上因喪失機遇而。導致落後、走向衰敗的教訓是非常深刻的。抓住歷史機遇、實現經濟騰飛的成功經驗也值得我們認真借鑒。機遇稍縱即逝,抓住機遇,奮發圖強,就能夠乘勢而上,加快發展;反之,機遇臨而不覺,面對機遇而無為,就會延緩發展,造成落後。形勢逼人,不進則退。這就要求我們必須增強緊迫感、使命感和憂患意識,立足當前,著眼長遠,精心謀劃,統籌安排,為實現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打下堅實的基礎
F. 簡述新形勢下批發商面臨的挑戰
互聯網與新零售的出現改變了這一切,傳統生意人一直奉行的商業法則悄然發生了改變。信息爆炸,價格透明,以往靠信息賺差價的方式已經逐漸被淘汰。與此同時,與之相關的額配套系統,如現代物流技術、電子支付系統、信用保障、同心和資訊服務等設施也隨之越來越完善。
批發商的威脅還來自零售商:
1.零售規模擴大,采購能力增強。
(1)規模擴大,經營方式更新,既增強了與批發商談判能力,又增強了與製造商直接交易的機會。
(2)規模擴大,形成了具有開發與經營自有品牌的實力,降低了對批發商依賴。
(3)規模擴大後,自營批發業務,降低了對批發商依賴。
2.中小型零售商組織化程度提高,降低了對批發商依賴,同時提高了對批發商的談判能力。
3.零售業態多樣化,使批發商難以滿足零售商采購需求,削弱了零售商對批發商的依賴度。
面對這些變化,市場批發商該如何應對?
一、正確看待盈利模式
批發商(包括品牌經銷商)獲取和提高利潤一直是其安身立命的核心命題,這一點,始終存在,也無可厚非。但隨著行業調整,經濟大環境的變化,批發商原有的利潤區及利潤回報率發生了轉移,原來風風火火的市場說冷淡就冷淡,市場銷量大幅度的下滑,競爭對手空前增多,同質化產品越來越多,如何面對無休止的價格戰和成本控制等問題接踵而至。
未來倒買倒賣吃差價的生意不是唯一的盈利點,一定存在服務,你和你的下遊客戶形成一個社群,服務於當地線下的這些用戶們,這才是我們批發零售的唯一突圍之道,就是把原來賺差價的模式轉化成賺服務費。
二、「大而全」是未來發展趨勢
批發商們要從單純的擴大采購量和規模,轉變為樹立品牌效應,形成大經銷商、大代理商集物流庫存為一體的服務型商家,努力打造高質量、高服務品牌,提高自己的競爭和抗風險能力。通過融合移動時代滿足企業采購需求,實現企業營銷渠道多元化發展,開辟一條新的發展路徑才是出路。
三、打通信息流
只要零售商有能力和上游廠家或供貨商產生聯系,那麼批發商的功能就喪失了。零售商需要的產品,而批發商卻不能提供,信息斷層導致客戶流失。
無論是產品、產品信息及資金要求,它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換種思維模式來考慮,市場出現什麼問題,廠家有什麼政策,終端、消費者有什麼需求,而批發商能夠在上下游之間做好信息傳遞和問題解決,這才是批發商的價值體現。
G. 試述中國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
我國經濟社會發展具備很多有利條件和積極因素,也面臨不少風險和挑戰,但仍處於可以大有作為的重要戰略機遇期。理解戰略機遇期這一概念,不僅要考慮有利的方面和積極的因素,還要重視存在的困難和挑戰,可以從經濟社會發展的目標和基礎、國內外環境對經濟社會的影響等方面入手來考量。
一、更加重視居民收入的提高。
黨的十八大描繪了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宏偉目標,提出「確保到2020年實現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宏偉目標。在發展平衡性、協調性、可持續性明顯增強的基礎上,實現國內生產總值和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首次明確提出城鄉居民收入倍增目標。
其實,GDP翻番和鄧小平同志設想的三步走戰略中的翻番概念相同,講的是純經濟總量的翻番,是經濟總量指標。而新提出的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翻番目標,則說明我國不再一味追求經濟總量的快速增長,而是下決心更加重視居民收入的提高。
城鄉居民的人均收入翻番是人民生活指標,居民人均收入翻番的含義不僅僅限於單純的經濟總量的問題,在研究人均GDP翻番的時候要考慮比較多的因素,具體講包括6點。
其一,經濟總量的增長。
沒有經濟的持續增長和較大規模的經濟總量,居民收入是不可能提高的,居民收入更不可能翻番。因此,居民人均收入翻番和GDP翻番是密切相連,和經濟總量的較快增長緊密相關。所以,為了保證人均收入翻番,必須做到GDP翻番,即財富這塊蛋糕必須首先要做大。
其二,經濟結構的調整。
長期過高的投資率實際意味著長期偏低的消費率,而消費率偏低便直接影響即期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如果在經濟結構調整方面取得比較好的進展,如能夠實現降低投資佔GDP的比重,提高消費佔GDP的比重,將有利於居民人均收入的提高。
其三,收入分配結構的調整。
解決貧富差距,縮小收入差距是我國的一項重要任務。如果能夠對現有的收入分配結構進行有效調整,加快形成合理有序的收入分配格局,努力提高居民收入在國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勞動報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縮小居民收入的差距,將有利於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
其四,宏觀調控的穩定性。
要想真正地提高居民收入,一定要做好宏觀調控,特別是要保持價格水平的問題,居民人均收入應當在名義翻番的基礎上,再增長與CPI相同的幅度,才算真正實現了翻番。要把穩定物價總水平作為宏觀調控的重要任務,有效化解物價上漲壓力,抑制通貨膨脹。
其五,推進全面改革。
在上個世紀70年代末剛開始改革開放的時候,中國的經濟狀態應該說是一種帕累托狀態,幾乎全國所有的人、所有的階層、所有方面的人都可以從改革中獲益,所以都支持改革。而經過30多年的發展,中國已經不具備帕累托狀態,改革必然觸及一部分人的利益,改革的阻力就會比以前大了,要提高居民的人均收入就必須推進改革。
其六,居民財產性收入。
調查顯示,目前居民的財產分布是不均的。在居民的財產中主要是房產,金融財產很少。在金融財產里大多是銀行儲蓄,非銀行儲蓄很少。居民財產性收入決定居民人均收入能否翻番,實現居民收入翻番,首先要使居民有比較公平的財產;其次,在財產性收入里如何提高居民金融財產的收入;第三,在金融財產里如何提高居民的非儲蓄性金融財產的收入。
二、改革開放為發展奠定基礎。
分析我國經濟社會發展面臨的機遇和挑戰,自然離不開改革開放。改革開放30多年來,我國在經濟發展方面取得巨大成就,這些輝煌的成果給我國進一步實現經濟發展奠定了重要的物質基礎。
改革開放前30年,我國經濟年均增速高達9.8%,經濟不僅高速增長,而且保持了長期、持續、平穩的增長。經過30年的壯觀發展,2010年中國超越日本,成為僅次於美國之後的世界第二大經濟體。我們積極擴大內需,消費對經濟增長的貢獻率穩步提高,投資保持較快增長,不僅拉動了即期經濟增長,而且為未來的可持續發展提供了堅實基礎。
從「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到「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再到「加快經濟發展方式轉變」,我國對促轉變的共識充分凝聚,發展的質量不斷提升。「三農」工作得到加強,農業綜合生產能力持續提高。工業生產克服種種困難,不僅在產出方面保持較快增速,而且更加註重結構調整和質量效益提高。服務業特別是現代服務業加快發展,為生產經營和人民生活水平提高提供重要保障。
經過不懈努力,我國各項社會事業已經具備了較好基礎,覆蓋城鄉居民的社會保障體系初步形成並不斷完善,公共衛生服務體系和基本醫療保障服務體系不斷健全。城鄉免費義務教育全面實現,教育均等化水平持續提高。2012年全國研究與試驗發展投入達到10240億元,占國內生產總值比重上升到1.97%,已達到中等發達國家水平。此外,國家重點加強對水、大氣、土壤等污染的防治,大力加強林業、草原建設和荒漠化、石漠化治理,加強應對氣候變化能力建設,城鄉人居環境和生態環境進一步改善。同時大力發展清潔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能源結構不斷改善。
三、國際環境變化帶來新機遇。
進入新世紀以來,國際上發生了一系列影響重大的事件,特別是2008年以後相繼爆發的國際金融危機和歐洲主權債務危機,使世界經濟出現嚴重動盪。我國經濟發展面臨的國際機遇和挑戰都在增多。我國應該科學分析國際形勢變化的新特點,努力抓住國際政治經濟環境中的機遇,促進國內各項事業發展。
在政治方面,目前國際上維護和平、制約戰爭、反對霸權的力量正在進一步壯大,和平與發展仍然是時代主題,國際形勢基本穩定,這有利於我國發展。進入新世紀,廣大發展中國家整體實力和影響力上升,世界多極化趨勢進一步發展,成為我國堅持走和平發展道路的重要戰略依託。世界政治力量對比有利於我國能夠爭取較長時期的和平環境和良好的周邊環境發展自己。
在經濟方面,經濟全球化的深入發展要求各個經濟體之間、區域之間實現互利多贏,促進共同發展的有利因素在增加。我國與世界經濟的互相聯系和影響日益加深,有利於我國利用好經濟全球化帶來的機遇,更好地利用外部資金、技術、資源和全球市場。另一方面,我國經濟實力逐步壯大,對外開放不斷深化,我國在世界經濟中的份額逐步上升,世界經濟穩定與發展對中國的借重和需求顯著上升。世界政治經濟格局的深刻變化,為我國提升國際話語權帶來新的機遇。當前,一些發達國家經濟或接近觸底,或不同程度地顯露轉機。各大國際機構預測世界經濟今年增速可能略高於去年,這也有利於我國繼續開拓國際市場。
在科學技術方面,經濟危機往往孕育著新的科技革命,科技革命勢必帶來產業革命。國際金融危機造成的壓力正在轉化為新一輪科技創新的動力,傳統技術和產業衰落將為新技術新產業騰出發展空間,這是我們必須抓住的重大機遇。世界科技進步日新月異,當前以信息技術為基礎,包括新能源、新材料、生物技術等的科技革命悄然而至,將推動新一輪戰略性新興產業發展。我國發揮科技革命和產業發展的後發優勢,通過大力提升國家科技創新能力,爭取在一些關鍵領域率先取得技術突破,推動我國科技進步與創新,加快高新技術產業發展和傳統產業改造升級,實現跨越式發展。
四、國內外環境中存在的風險。
機遇之外,我國經濟社會發展也面臨不少矛盾和問題。國際金融危機深層次影響持續顯現,世界經濟復甦充滿不確定性、不穩定性。特別是當前發達國家經濟存在的結構性問題根深蒂固,主要是:儲蓄率過低、福利消費過高的經濟模式問題;產業空心化,服務業特別是金融服務業過度發展的經濟結構問題;過度杠桿化的金融結構問題;高赤字、高政府債務率的財政結構問題。這些問題導致它們深陷危機,難以解脫。目前,西方各國為了擺脫危機,扭轉「高失業、高債務、低增長」狀態,紛紛採取大規模非常規措施,放鬆貨幣供給,新一輪貨幣戰爭悄然發生。國際經濟環境在短期內難以明顯好轉,世界經濟面臨的下行壓力和潛在風險有所加大,世界經濟復甦的不確定性、不穩定性進一步上升。這些情況都會增加我們面臨的風險和挑戰。
從國內看,我們也面對不少矛盾和問題,比如:發展中不平衡、不協調、不可持續問題依然突出;經濟增長下行壓力和產能相對過剩的矛盾有所加劇;企業生產經營成本上升和創新能力不足問題並存;財政收入增速放緩和政府剛性支出增加的矛盾凸顯等。它們有些是長期積累形成的,有些是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出現的,有些是我們工作中的缺點和不足造成的。
當前和今後一個時期,克服困難、解決問題、推動發展,關鍵是深入貫徹黨的十八大對推進中國特色社會主義事業的部署,全面落實中央對經濟社會發展工作的各項要求,在提高經濟增長質量和效益上、在深化改革開放上取得實質性進展。
H. 試述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世界經濟宏觀環境的發展變化對任何國家都是機遇和挑戰。對經濟增長持續居於世界經濟增長前列的中國而言,機遇明顯大於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中國加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但也將增加中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風險和困難
經濟全球化能夠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推動技術、管理和信息的廣泛應用和傳播,從而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世界經濟內在聯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動的包容性,由它釋放出來的巨大生產力動能,是推動世界巨變的根本動力。它將有力促進全球性經濟結構調整、國際貿易擴大和資本流動加速。越來越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不僅為我國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增加出口,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發展壯大提供了巨大的舞台,還帶來了現代管理經驗和管理理念。中國企業可以更加直接地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迅速跟上國際先進企業的發展步伐。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是一把「雙刃劍」。這種不合理經濟秩序的運行將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進二步擴大。經濟強國和跨國公司通過自身的競爭優勢,加強了對國際市場的控制和影響,從而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市場貿易構成一定威脅。全球市場競爭加劇,經濟波動的風險加大。關稅稅率降低以及貿易壁壘的消除,加劇全球范圍內投資、生產和銷售的無序競爭狀態。加之各國經濟的依存度加強,一國經濟的興衰對另一些國家或地區經貿發展的影響加深,甚至形成連鎖反應,金融風險或經濟危機傳播更加迅速。大量的外資進入易於造成國內產業內部的結構性矛盾,使中國企業面臨並購和競爭的壓力。
(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趨勢為中國在地區事務中發揮作用提供了平台,但與地區國家建立相互依託的合作關系存在相當難度
區域集團化對中國帶來的重要機遇就是加速融入地區分工,有利於中國在世界經濟競爭中爭取主動。一方面,歐盟、北美和亞太三大區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3/4和世界貿易的70%以上,它們內部市場一體化和經濟合作的加強,商品、資金和技術的流量在區域內部以至區域集團之間都將增加,這對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中國已正式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排除了游離於區域集團化以外的不利處境,並可對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發展方向起積極影響。參與這一地區的國際分工和合作,成為這一地區商品、資金、技術流通網路的一部分,將有利於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競爭力提高,並將增強同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談判籌碼。歐美國家為中國巨大市場所吸引,將保持同中國的經濟貿易關系,而歐美區域經濟集團消除內部貿易壁壘,也有利於中國開拓這些市場。
區域經濟一體化也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對中國不斷上升的出口貿易帶來種種限制。區域性經濟組織形成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因是與外部競爭。到20世紀末,全球共有各種區域性政治、經濟或政治經濟合二為一的組織近200個,僅在WTO注冊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定就達170個。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區域經濟集團已達110多個,這些集團都有一定的排他性。加上許多國家採取技術、環保、反傾銷等更加嚴密的保護手段,加大了中國商品進入這些市場的難度。歐美等區域經濟集團通過消除貿易壁壘擴大內部貿易,對中國發展同美歐國家的經貿關系有不利影響。隨著科技發展和新技術應用步伐加快,國際競爭的焦點將越來越集中在高新技術上,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將越來越下降,中國廉價勞動力優勢將逐步喪失,在國際競爭中會處於不利地位。
(三)金融自由化引起的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引入資金有利,但國際金融資本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沖擊也將隨之增加
在經濟全球化加速,金融自由化發展的過程中,國際資本流動出現三大新特點,一是短期投機性資本活躍,資本流動的速度加快,流動周期縮短;二是國際資本流入亞洲地區特別是那些市場容量和潛在需求比較大的經濟體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加;三是在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出現了持續10年的高速增長後,國際資本流動正在進入一定程度的調整,未來幾年國際資本有可能增加對發展中經濟和發展中地區流動,特別是向那些正在採取較大開放政策措施的國家和地區流動。2001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驟減至7600億美元,對美國投資的外國資本大量逃離,但歐盟國家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從2000年的1250億美元減少到970億美元。只有中國和亞洲其他一些國家仍為外資所青睞。從總體上看,今後國際資本流動對發展中經濟欣?/P>
中國加入WTO為中國更多地引資提供最佳機遇.國內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入世」後招商引資工作將掀開嶄新的一頁。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大事都提高了中國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2003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資流入國。國際資本對華投資將加快,投資方式和投資存量將出現新的變化。中國可能是未來10年理想的投資目標。
金融自由化帶來的問題一是國際資金市場爭奪加劇。國際官方發展援助大幅度減少,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爭奪資金的競爭日益激烈。二是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加速,對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帶來的沖擊,從而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一定挑戰。1997年東亞地區出現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發達國家短期資本對東亞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的沖撞所致。
(四)知識經濟將加速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為中國經濟加速發展帶來空間
在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一輪全球互動式的產業結構大調整步伐加快,形成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和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為保持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發達國家繼而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及地區,在爭相搶占高科技產業制高點和加快傳統產業高科技化的同時,使得產業結構、企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得以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展開。必將加快國際間產業與技術轉移,技術擴散效應也進一步增強,為中國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首先,全球范圍內產業垂直轉移將加快。發達國家把勞動密集型、部分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騰出資金和物力開發高新技術產業。中國企業可以接過國際傳統產業轉移的接力棒,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在國際市場形成最大競爭力,創造最大經濟剩餘。第二,發展中國家可利用高新技術加速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對促進發展中國家產品結構升級、工藝更新和產業組織調整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產品競爭力也會不斷提高。第三,通過參與水平分工,可能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目前,發達國家生物制葯、計算機、辦公設備、特殊產業機械和電子元器件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新興產業向外轉移逐漸增多,使發展中國家可以在一些實力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近的產業部門,通過共同開發或協作配套等形式,實現重點突破,縮短與發達國家差距。
盡管知識經濟作為世界經濟一個新趨勢已經對世界經濟帶來重要影響,但至今世界各國對知識經濟的認識尚未統一。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多數人認為高科技將改變世界經濟發展前景,全世界的經濟增長將出現前所未有的輝煌。然而,2001年後,美日歐西方主要經濟體經濟卻出現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所沒有的同步下滑。此外,納斯達克指數的暴跌以及世界性IT產業的大批裁員也為新經濟的未來蒙上陰影。以信息產業為主體的知識經濟泡沫破滅為標志的世界經濟調整期何時結束尚屬未知
I. 試述我國參與經濟全球化的進程中面臨的挑戰和機遇
中國面臨的機遇與挑戰
世界經濟宏觀環境的發展變化對任何國家都是機遇和挑戰。對經濟增長持續居於世界經濟增長前列的中國而言,機遇明顯大於挑戰。
(一)經濟全球化有利於中國加速融入世界經濟體系,但也將增加中國在國際經濟競爭中的風險和困難
經濟全球化能夠實現生產要素的優化配置,推動技術、管理和信息的廣泛應用和傳播,從而促進經濟增長。經濟全球化主要表現為世界經濟內在聯系的密切性和外部互動的包容性,由它釋放出來的巨大生產力動能,是推動世界巨變的根本動力。它將有力促進全球性經濟結構調整、國際貿易擴大和資本流動加速。越來越多跨國公司進入中國市場,不僅為我國利用外資、引進技術、增加出口,實現產業結構的優化升級提供了難得的機遇,為我國企業進入國際市場發展壯大提供了巨大的舞台,還帶來了現代管理經驗和管理理念。中國企業可以更加直接地學習借鑒國際先進經營理念和管理方法,迅速跟上國際先進企業的發展步伐。
另一方面,由於經濟全球化是在不公正不合理的國際經濟舊秩序沒有根本改變的情況下發生和發展的,是一把「雙刃劍」。這種不合理經濟秩序的運行將使發展中國家與發達國家之間的貧富差距進二步擴大。經濟強國和跨國公司通過自身的競爭優勢,加強了對國際市場的控制和影響,從而對發展中國家的經濟發展和市場貿易構成一定威脅。全球市場競爭加劇,經濟波動的風險加大。關稅稅率降低以及貿易壁壘的消除,加劇全球范圍內投資、生產和銷售的無序競爭狀態。加之各國經濟的依存度加強,一國經濟的興衰對另一些國家或地區經貿發展的影響加深,甚至形成連鎖反應,金融風險或經濟危機傳播更加迅速。大量的外資進入易於造成國內產業內部的結構性矛盾,使中國企業面臨並購和競爭的壓力。
(二)區域經濟集團化的趨勢為中國在地區事務中發揮作用提供了平台,但與地區國家建立相互依託的合作關系存在相當難度
區域集團化對中國帶來的重要機遇就是加速融入地區分工,有利於中國在世界經濟競爭中爭取主動。一方面,歐盟、北美和亞太三大區佔世界國民生產總值的3/4和世界貿易的70%以上,它們內部市場一體化和經濟合作的加強,商品、資金和技術的流量在區域內部以至區域集團之間都將增加,這對中國經濟發展提供了有利的外部環境。另一方面,中國已正式參加亞太經濟合作組織,排除了游離於區域集團化以外的不利處境,並可對亞太地區經濟合作發展方向起積極影響。參與這一地區的國際分工和合作,成為這一地區商品、資金、技術流通網路的一部分,將有利於中國產業結構調整和競爭力提高,並將增強同歐盟和北美自由貿易區談判籌碼。歐美國家為中國巨大市場所吸引,將保持同中國的經濟貿易關系,而歐美區域經濟集團消除內部貿易壁壘,也有利於中國開拓這些市場。
區域經濟一體化也造成貿易保護主義加劇,對中國不斷上升的出口貿易帶來種種限制。區域性經濟組織形成與發展的一個重要動因是與外部競爭。到20世紀末,全球共有各種區域性政治、經濟或政治經濟合二為一的組織近200個,僅在WTO注冊的區域經濟一體化協定就達170個。世界上大大小小的區域經濟集團已達110多個,這些集團都有一定的排他性。加上許多國家採取技術、環保、反傾銷等更加嚴密的保護手段,加大了中國商品進入這些市場的難度。歐美等區域經濟集團通過消除貿易壁壘擴大內部貿易,對中國發展同美歐國家的經貿關系有不利影響。隨著科技發展和新技術應用步伐加快,國際競爭的焦點將越來越集中在高新技術上,資源和勞動密集型產業在國際分工中的地位將越來越下降,中國廉價勞動力優勢將逐步喪失,在國際競爭中會處於不利地位。
(三)金融自由化引起的國際資本流動對中國引入資金有利,但國際金融資本對中國金融市場的沖擊也將隨之增加
在經濟全球化加速,金融自由化發展的過程中,國際資本流動出現三大新特點,一是短期投機性資本活躍,資本流動的速度加快,流動周期縮短;二是國際資本流入亞洲地區特別是那些市場容量和潛在需求比較大的經濟體的數量正在逐漸增加;三是在世界經濟特別是美國經濟出現了持續10年的高速增長後,國際資本流動正在進入一定程度的調整,未來幾年國際資本有可能增加對發展中經濟和發展中地區流動,特別是向那些正在採取較大開放政策措施的國家和地區流動。2001年,世界對外直接投資驟減至7600億美元,對美國投資的外國資本大量逃離,但歐盟國家吸收的外國直接投資也從2000年的1250億美元減少到970億美元。只有中國和亞洲其他一些國家仍為外資所青睞。從總體上看,今後國際資本流動對發展中經濟欣?/P>
中國加入WTO為中國更多地引資提供最佳機遇.國內外輿論普遍認為,中國「入世」後招商引資工作將掀開嶄新的一頁。中國經濟的穩定增長和北京申奧成功、中國加入世貿組織等大事都提高了中國對外商投資的吸引力。2003年中國首次超過美國成為全球最大的直接投資流入國。國際資本對華投資將加快,投資方式和投資存量將出現新的變化。中國可能是未來10年理想的投資目標。
金融自由化帶來的問題一是國際資金市場爭奪加劇。國際官方發展援助大幅度減少,發達國家同發展中國家之間、發展中國家之間爭奪資金的競爭日益激烈。二是資本尤其是短期資本流動加速,對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帶來的沖擊,從而對這些國家的經濟安全帶來一定挑戰。1997年東亞地區出現金融危機的原因之一就是發達國家短期資本對東亞發展中國家金融市場的沖撞所致。
(四)知識經濟將加速中國經濟結構調整,為中國經濟加速發展帶來空間
在經濟全球化和新科技革命的背景下,新一輪全球互動式的產業結構大調整步伐加快,形成更加廣泛的國際合作和更為激烈的國際競爭。為保持和提升國際競爭力,發達國家繼而是新興工業化國家及地區,在爭相搶占高科技產業制高點和加快傳統產業高科技化的同時,使得產業結構、企業結構、產品結構的調整得以在更廣闊的范圍內展開。必將加快國際間產業與技術轉移,技術擴散效應也進一步增強,為中國企業發展帶來新機遇。首先,全球范圍內產業垂直轉移將加快。發達國家把勞動密集型、部分資本密集型產業和技術向發展中國家轉移,騰出資金和物力開發高新技術產業。中國企業可以接過國際傳統產業轉移的接力棒,充分發揮比較優勢,在國際市場形成最大競爭力,創造最大經濟剩餘。第二,發展中國家可利用高新技術加速傳統產業的改造升級。信息技術、生物工程技術和新材料的推廣應用對促進發展中國家產品結構升級、工藝更新和產業組織調整產生重大而積極的影響,產品競爭力也會不斷提高。第三,通過參與水平分工,可能實現高新技術產業跨越式發展。目前,發達國家生物制葯、計算機、辦公設備、特殊產業機械和電子元器件等知識密集型產業和新興產業向外轉移逐漸增多,使發展中國家可以在一些實力技術與國際先進水平接近的產業部門,通過共同開發或協作配套等形式,實現重點突破,縮短與發達國家差距。
盡管知識經濟作為世界經濟一個新趨勢已經對世界經濟帶來重要影響,但至今世界各國對知識經濟的認識尚未統一。尤其在上世紀90年代中後期,多數人認為高科技將改變世界經濟發展前景,全世界的經濟增長將出現前所未有的輝煌。然而,2001年後,美日歐西方主要經濟體經濟卻出現上個世紀70年代以來所沒有的同步下滑。此外,納斯達克指數的暴跌以及世界性IT產業的大批裁員也為新經濟的未來蒙上陰影。以信息產業為主體的知識經濟泡沫破滅為標志的世界經濟調整期何時結束尚屬未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