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貿易商生意如何開始
1. 了解誰是你們的客戶(行業內的主要買家),哪些地區是主要的市場?
2. 認真研究一下你們擅長什麼?能夠給客戶提供什麼樣的獨特的益處,也就是說,你憑借什麼能夠與競爭對手區別開來。
3. 想方設法與潛在市場的目標客戶進行聯系,向他們表明你能提供的獨特賣點。鑒於是剛准備開始,建議可以把精力先集中在第一步。搜集信息的主要渠道包括:
互聯網;
參加展會(在展會上能夠了解誰是主要的競爭對手、誰是主要的買家);
閱讀貿易雜志並參加一些有影響的行業研討會;
與營銷服務供應商交談,例如貿易雜志出版商、網上搜索引擎經營者等。
通過這些嘗試,你有可能會發現一些比較重要的客戶、具有很大潛力的市場、關鍵市場的分銷渠道是如何運作的。如果你沒有時間或者不知道該怎樣做這些調查,建議你聯系一些大學的商學院,看看能否找一些碩士學生,聘請他們先進行20-30小時的前期調查。根據這些調查結果,結合自己了解到的信息(如參展得到的信息),你再一直進行下去。
我的建議
貴司開拓外銷市場剛處於起步階段,可能對外銷的市場情況及實際操作並不十分了解,在這種情況下,我建議最好的方式是和專業的外貿公司共同合作開發外銷市場,,這樣做的好處有以下幾點:
1、可以節省時間和金錢,做到在最有效的時間內,花最少的錢達到最大的效果收益;
2、可以更加准確的熟悉外銷市場的運作情況,避免因為不了解而產生的不必要的浪費;
3、降低因為盲目開發外銷市場帶來的風險系數,有專業的外貿公司提供專業的服務。
五個關鍵步驟
這個問題在國內企業里非常普遍,雖然有好項目好產品,但由於對國際市場不夠了解、缺少專業外貿及管理人才,在國際市場拓銷時受到很大的限制。根據多年工廠出口業務操作及企業管理經驗,下面是我個人觀點,如需詳細討論,請發送電子郵件到[email protected] 希望與你共同探討開拓國際市場的話題:
貴公司開拓國際市場需要以下前提:
1.「天時地利」:
從廣義的概念上講,所有的產品都有市場(市場主導論),但不同的產品「適銷地」與「適銷時」不同。即專家所言:搞好目標市場的調研。我想做為生產廠家你們也肯定知道自己的產品適銷地點與特點)
2.「政通人和」:
企業要發展,管理層應該有意識地開拓市場,眼光放長遠些,有一個人和的企業組織環境,煉好內功,才是開拓任何市場的根本保證,否則「市場」開拓出來也是勞而無獲。
3.風險意識 :
做任何生意都有一定的風險,更何況是國際貿易,但也不必畏首畏尾。但外貿直接接洽管理人員一定要有控制收匯風險能力與手段。
4.全局與長遠戰略
企業發展不是一促而就,國際市場的開拓如同國內市場一樣,是需要時機和戰略的,企業的最高層一定要高瞻遠矚,要有全局性世界觀,從大處著眼,運籌帷幄。
市場開拓步驟:
一) 了解市場,初試牛刀:
如你所述,如果貴司在國內銷售如此業績,應該是說國內市場比較熟悉,但國際市場也需要加強了解,正如專家的意見,通過互聯網、展會、專業研討會等等熟悉國際市場,但調研我並不贊成用學生或者說是碩士生去做市場調查(如果在國外不準備自己做終端,則不必要把功夫做到如此細致,則可以和國外專業的進口商合作,也不要自己獨吞,哈哈!),如果真的有必要,也要請專業的市場調查咨詢公司來做,我認為根據貴企業的實際運作多年的經驗,結合展會、研討會,應該對市場有所判斷,在了解市場的階段可初試牛刀,有如下建議,供參考:
a)展開電子商貿(雖然成交概率不大,但一定要做,就當做廣告費用,其實費用很便宜!)建立自己公司的網站,經常瀏覽行業相關網站,瀏覽供求信息。如有必要也可以和一些專業的B2B推廣網站合作,國內如阿里巴巴(重點客戶為國內批發零售商人,費用很少),國外如文筆線上(重點客戶為台灣和國外華人,費用不高),環球資源(原來為亞洲資源,現在網路較廣,手筆大,但費用也高),歐洲黃頁(有很多歐洲工商名錄),在這個過程中或許沒有成交,但可以了解更多的信息,得到相應的反饋。
b)參加各地交易會(如果可能,參加國內外專業交易會是贏取客戶的最好手段!)。特別是五金家居用品等專業的交易會,香港匯集世界各地的貿易商,也有很多展覽會,推薦參加香港貿易發展局舉辦的專業交易會,交通方便,費用相對便宜,而且接觸面很廣!)在參展過程中可以了解客戶需求與市場動態,通過接觸潛在客戶也可以鎖定合作目標。如果產品市場前景好,應該會有所獲。
二) 搞好與貿易商的合作
通過電子商貿、專業交易會、研討會,就會有一些專業的貿易商得到接觸和合作,如何搞好與這些貿易商的合作是最關鍵的一步,有些客商要求做OEM,有些要做ODM,有些可能同意銷售貴公司商標的產品,如何合作,直接與貴公司的銷售策略有關系,也可以根據不同的產品或者不同的階段採取不同的銷售戰略,在這個階段一定要搞好與這些客戶的經貿關系,借他們固有的銷售渠道銷售貴公司的產品,有錢大家賺,當然需要再次提醒一點是,即使再好的合作夥伴也要時時有風險意識。
這個階段需要貴公司要擬訂銷售戰略,研究戰術的時代,根據產品、根據客商、根據市場制訂不同的銷售手段。
三) 尋找國外代理商
根據與客商打交道的過程中,需要慎重選擇一些優秀的國外客戶,作為產品直接代理,這個階段一定要突出品牌,即使做OEM,但也要與自己的產品有所區別,與市場發展能力較好的代理商合作,開拓國際市場。
四)在目標市場里建立辦事處
通過與國外代理商合作的效果與市場的預測,如果時機成熟,貴司可在目標市場設立辦事處。
五)在境外開辦企業
根據企業發展情況,在一定的時機,可以在國外開辦貿易或實體企業,把市場做大。
這個課題確實很大,而且這五個步驟一定要循序漸進的,到底需要用多長時間,與市場和貴司企業戰略有關,前兩個步驟可以少賺錢,多渠道,後面的三個步驟應該是進行品牌和擴張戰略階段。
② 怎樣成為「批發商」
首先你要明確自己是哪一級,哪一種的批發商,隨著現在市場的多元化【小商品】、【服裝】、【葯材】和【建材】等等不同行業的批發商,所面臨需要做的准備也是不同,但是有四點是不論那種批發商都需要注意的重點。
【進貨渠道】:進貨渠道是一個批發商在行業中是否占據有利地位的關鍵,能用同等的價格拿到性價比更好的產品,是一個批發商成功的起步。
【貨物囤積】:對於自己的貨物囤積保管方式的優化,是批發商提高自身盈利的一個大項,如何用較少的錢,正確的保存貨物只是一個批發商的基本素質。而正真的優勝者是知道如何劃分貨物的分區。
【銷售渠道】:如何將手中的貨物轉售給零售商和經銷商才是一個批發商在行業中是否能夠長久生存的關鍵,看準市場的消費能力,同行的入貨量,才知道如何出貨。所以銷售渠道的爭奪成為批發商的決勝關鍵。
【不斷更新】:批發商之所以會敗亡,是因為忽略了市場的更新速度,所以要想在行業里長久的生存下去,對自己貨物的更新,和市場動向的變化了解也是不可缺少的。
③ 如何做好批發生意
作為一個批發商,誰都希望找到自己真正的廠家,或者說是直銷進銷商,因為這是一種最直接,也是最優惠的價格。 但事實上這樣做是不明智的,特別是剛剛開始做批發的商人。 原因是剛做批發的資金上占不到優勢不說,更重要的是沒有一套完整的進貨渠道,更多的是看到人家好銷你才去跟風,而事實上客戶不同,會直接導致結果的不同。而最理想的銷售渠道是上級為你的產品買單----包退包換,而這需要過程與信任。 所以開始做批發最好的進貨渠道是你的身邊,你的關系群,只要有客戶要你盡可從你的老鄉找貨,雖說你有更多的貨是沒有的,但你一定要對所有相關產品價格及性能有個初步了解,這樣不至於客戶來了你手足無措。不掙錢沒關系,甚至於虧點也沒關系。 當客戶穩定了,銷量起來了,就可以考慮往大市場進貨了;這樣做的主要目的是充分利用自己的資金,提高資金周轉率。只要這個產進銷一路順風了,那麼生意也有了起色,這時再跟據你客戶的需求量來找貨源就會顯得輕而易舉,百發百中。 很多老闆創業都是從銷售起步的。如IBM的創始人以前就是一個很好的銷售員。做好銷售,一方面能積累資本,為創業做好物質准備。另一方面能鍛煉自己做生意的能力。不管是替人打工還是自己開公司,銷售都是一個最重要的內容之一。在現在的時代里不缺產品,而是市場,要生產市場需要的產品,要把市場需要的產品推銷出去,需要市場營銷。我認為銷售是營銷的核心部分。如果學會了做銷售就是學會了做生意。因此,對有些人來說,要創業,不妨先從做銷售做起。 ◆熟悉自己推銷的產品的特點。優點、缺點、價格策略、技術、品種、規格、宣傳促銷、競爭產品、替代產品。尤其在客戶面前要注意顯示對產品非常熟悉。 ◆推銷產品時,要合理安排時間,要根據客戶的購買習慣和地理位置進行合理的空間分配。要講究方法和策略。推銷不是一味的蠻干,要隨時總結經驗,不斷提高。而且銷售還具有這樣的特點,就是一開始著手的時候非常難,無從下手,隨著時間的增長,會漸入佳境。從中會挖掘出很多商機。銷售的過程也是一個擴大人際交往的過程。通過這種活動,人際關系網會大量擴大,信息量也會大量增加,這些人際關系網路和市場信息將為進一步創業提供大量的機會。 公式1:成功=知識\+人脈 公式2:成功=良好的態度\+良好的執行力 ◆推銷產品就是推銷自己介紹自己,推銷自己比推銷產品更重要 ◆不斷的派發名片 ◆任何時候任何地點都要言行一致,就是給客戶信心的保證 ◆客戶不僅僅是買你的產品,更是買你的服務精神和服務態度。 ◆從肢體動作和語言速度上配合顧客的語言和動作 ◆要作好計劃安排,先作好計劃,才能提高時間的利用效率,提高銷售的效果。在制定計劃時,要根據客戶的特點作好相應的准備工作。當然計劃不是固定的,隨著環境和條件的變化要隨時做出調整。計劃主要的內容是:未來幾天的日程安排,未來幾天的客戶安排,要准備哪些材料,怎樣挖掘潛在的客戶(潛在的客戶在哪裡),短期的銷售目標。必要時要制定銷售進度表,銷售進度表一般有幾個內容,一個是簡短的內容提要,一個是銷售的任務目標,一個是實際完成情況。銷售進度表以周為單位,每周制定一次。一周周末,對銷售進度表進行分析,主要目的是為了找出銷售的規律,完成或者未完成的原因是什麼,是任務制定不合理還是外來因素干擾造成的。是主觀原因還是客觀原因。是銷售技巧不成熟的還是執行不力造成的要根通過這種形式的分析,提出改進的辦法。 ◆作好每日銷售日記,理想的記錄是隨時可以查詢每筆銷售記錄的具體情況,作好客戶拜訪記錄,隨時掌握客戶的動態。作好客戶記錄,不時進行客戶分類整理和分析,作到可以隨時查詢到任何一個客戶的信息
④ 新手去批發市場進貨要注意什麼有什麼技巧
服裝進貨禁忌一:拿貨不做市場攻略
將軍不打無准備的戰,在拿貨前,做好市場攻略,可以節省很多不必要的時間,清楚店鋪的定位,再根據定位選擇相應批發市場,比如廣州十三行1-3樓以低檔服裝為主、4樓以上定位是中高端、沙河是全國大的牛仔城、白馬屬於高端的服裝城、紅棉國際服裝城以韓裝為主……定好目標,直奔目的地,比起盲目的尋找,更能省事、省力、省錢,當然,選擇口碑好、服務好、質量好的批發市場/檔口也是至關重要的。
服裝進貨禁忌二:把價格看得太重
開店賺的就是利潤差,所有的店家都想拿低價,價格越低,就能賺取更多的利潤。但是行家有句話說的是:一分錢一分貨,低價低質是亘古不變的規則。買手需要根據自己服裝店的定位,了解衣服同等品質的情況下,哪家的價位為合適,在物和價二者之間尋求平衡。
不能吃虧,也不能為尋低價降低檔次,服裝價格越低越容易出現問題,不利於消費者的回購,到頭來,砸了自家門檻,高價的缺點就是價格高,但是質量也相對有保障一點,具體可根據店裡的目標消費人群來定位,根據實際情況來進貨。
服裝進貨禁忌三:不懂行業術語
術有術語,行有行規,在進貨時候懂一些專業的術語,在拿貨時也有一定的優勢。比如,不要直接問批發市場老闆一件多少錢,而是問拿貨價多少,打包價多少。有專業的術語,讓老闆知道你不是新手,不會坑你太多,可以多在網站上和論壇上多學習一些知識。
服裝進貨禁忌四:不對比,直接拿貨
貨比三家算是中國人傳統的習慣了,從古傳下來的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要讓這種傳統在你身上被拋棄了,切記挑貨的時候不能蒙頭一家選,很多檔口都有同款衣服,但是價格有稍微差異,多對比,選性價比優的。
如果檔口有搭配好衣服,在同等價位和質量的情況下,可以優先選擇,能節省很多搭配的時間。
服裝進貨禁忌五:不清點貨物
批發市場都是人來人往的,人擠人,貨擠貨,由於拿貨都是很身心疲憊的,一個疏忽,就會出現拿錯貨或是少貨的情況,後續聯系店家、換貨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也會造成經濟損失,如果遇到店家不願意負責,那就得不償失了。
⑤ 怎麼才能做第一批發商
1、注意個人形象,要有老闆像,說話有水平,不說行外話;
2、了解批發商的性格,投其所好,和他交朋友,可以得更多價位上的和調換貨的好處;
3、就算沒有錢,也要裝成大款,至少是成功商人的樣子,才會受人尊敬,說話要有底氣,別人才不會小看
4、凡事不要小心眼,做大事的人,如果為了1元,2元,而和批發商嘮嘮,只會讓人看不起,至少我就愛和直爽的人打交道
5、如果是新開店,進貨較多,距離不遠可以考查的話,可以讓批發商給你開業墊付貨款,當然你進貨就要比較多了,而且下一次進貨要把上次所欠的還清,誠信是最重要的 我每個店開業都由批發商至少墊付了10000元的貨款 充分利用批發商的資金優勢
6、在調換貨的問題上,要先把話說,以免後來起糾紛,什麼可以換,什麼不能換,換的周期是多長 心中要有數
7、所謂人的因素,做生意也一樣, 選取你認為可以交流的商人,臭味相投,才會更好地合作,總之一句話,要惺惺相惜
8、如果發現批發商太奸,要及時脫身,不然你的貨,啦啦的
9、沒有永遠的朋友,商場上只有永遠的利益,不要太相信一個人保住自已的一份空間
10、如果你成功地能控制5個批發商,你的生意就會上台階了
⑥ 批發商的貨都是怎麼來的。。。
一般批發商都是直接去廠家進貨的!做一級代理!如果是很大的廠子也許會有地區性的總代理!這種一般是直接發貨給批發商的!
⑦ 服裝批發的整個流程是怎麼操作的
服裝沒你想的那麼簡單,風格,檔位,固定客源,如果你什麼都沒有最好別想,衣服季度性很強,這些都是最基本的
⑧ 新手到批發市場進貨要注意什麼
新手剛開始接觸服裝行業,經驗不足,行業知識了解少,經營起來比較困難,在進貨的時候容易進入進貨誤區,導致進貨失敗。那麼新手服裝老闆在服裝進貨中要注意哪些進貨誤區呢?今天,女裝網小編總結幾點新手服裝進貨禁忌,讓新手盡量少走彎路。
服裝進貨禁忌四:不對比,直接拿貨
貨比三家算是中國人傳統的習慣了,從古傳下來的自然有他的道理,不要讓這種傳統在你身上被拋棄了,切記挑貨的時候不能蒙頭一家選,很多檔口都有同款衣服,但是價格有稍微差異,多對比,選性價比優的。
如果檔口有搭配好衣服,在同等價位和質量的情況下,可以優先選擇,能節省很多搭配的時間。
服裝進貨禁忌五:不清點貨物
批發市場都是人來人往的,人擠人,貨擠貨,由於拿貨都是很身心疲憊的,一個疏忽,就會出現拿錯貨或是少貨的情況,後續聯系店家、換貨都是一件很麻煩的事,也會造成經濟損失,如果遇到店家不願意負責,那就得不償失了。
以上就是小編的分享,相信避開這些問題,最大限度地降低成本和自身經歷,獲得更高的利潤,進貨開店能更加順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