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茶園施肥需要注意什麼
肥料是茶樹的糧食,是生產茶葉的物質基礎。茶園施肥的目的是在提供茶樹營養物質的同時,改良土壤,提高土壤肥力,為茶樹生長創造良好的土壤生態條件,使茶葉生產獲得高產、優質、高效益。因此茶園施肥是茶園生產中的一項重要管理措施。
一、茶樹吸肥特性。茶樹具有喜銨性,在生長季節對肥料吸收表現出連續性和階段性,即春茶期吸收量最多,茶樹還對營養有貯藏和再利用性,對營養元素的吸收表現出明顯的適應性,與菌根共生的吸收特性。
茶樹是「忌氯」作物,特別是幼年茶樹對氯十分敏感,因此,—般茶園應避免施用含氯元素的肥料如氯化鉀及相關的復合肥等。部分茶園土壤PH值偏高(5.8~6.5),這類茶園在肥料的選擇上最好選用酸性肥料,如硫基復合肥、茶園專用有機生物肥、硫酸銨、過磷酸鈣等,避免使用火土、草木灰等鹼性肥料。
二、茶園施肥的原則。
1、以有機肥為主,結合無機肥施用。有機肥能提供協調、完全的營養元素,能改善土壤的理化和生物性狀,而且肥效持久。但養分含量低,且釋放緩慢,不能完全、及時地滿足茶樹需要。無機肥養分含量高,肥效快,但長期施用易引起土壤板結,而且流失嚴重。一般基肥以有機肥為主,追肥以無機化肥為主。
2、以氮肥為主,重視平衡施肥。幼齡茶園為培養龐大的根系和健壯的骨架枝,增加側枝分生密度,擴大樹冠覆蓋度,對氮、磷、鉀等養分的需求均較高,氮磷鉀的比例以1:1:1為宜;成齡採摘茶園以收獲鮮葉為主,對氮肥需求量大,氮磷鉀的比例以3:1:1為好;茶樹所需的鈣、鎂、硫等大量元素要注意適當補充,鐵、錳、鋅、銅、鉬、硼和氯等微量元素要保證不缺。
3、重視基肥,分期追肥。一般要求基肥占年施肥量的50%左右,追肥佔50%左右,且有機肥和磷、鉀肥最好全部以基肥的方式施下。追肥一般分3次施用。
4、以根際施肥為主,並適當結合葉面施肥。茶樹根系在行間盤根錯節,分布深廣,其主要功能是從土壤中吸收養分和水分,因此茶園施肥無疑應以根部施肥為主,但茶樹葉片也具有吸收功能,尤其是在土壤乾旱、濕澇、根病等根部吸收障礙或施用微量營養元素時,葉面施肥效果更好,而且葉面施肥還能活化茶樹體內的酶系統,增強茶樹根系的吸收能力。
三、茶園年施肥量。確定茶園年施肥量主要以「目標產量法」來確定,即根據茶園鮮葉產量來確定肥料用量,在生產實際中,成年採摘茶園可按每生產100公斤鮮葉要施回4公斤純氮標准控制,氮:磷:鉀比例以3:1:1為好,其它大量和微量元素適當補充。如一畝茶園一年生產1000公斤鮮葉,則全年要施含氮46%的尿素87公斤,含磷14%的過磷酸鈣95公斤,含鉀50%的硫酸鉀27公斤;如果施用了其它有機肥料,則氮、磷、鉀商品肥可相應減少用量。
四、基肥的施用方法。茶園基肥施用時間以茶樹地上部生長即將停止時立即施用效果最好,以10月到11月上旬施用為宜,海拔500米以上的高山茶園還可適當提前施用。基肥以有機肥為主,如餅肥、堆肥、廄肥、人畜糞尿等農家肥,商品肥有硫基復合肥、有機生物肥、鈣鎂磷肥以及茶樹專用肥等。基肥用量要足,茶農說「基肥足,春茶綠」就是這個道理,一般磷、鉀肥和有機肥最好全部作基肥施用,氮肥用量以達到全年用量的30%為宜。
一般3年生的幼齡茶園畝施菜籽餅肥75~100公斤加15公斤過磷酸鈣加10公斤硫酸鉀;成齡豐產茶園不得少於畝施2500公斤堆肥或150~200公斤菜籽餅肥加尿素30公斤加過磷酸鈣80公斤加硫酸鉀30公斤。
茶園基肥施用要因地制宜,靈活掌握,土壤肥力低、性質差的多施,產量高、施肥效益好的多施。
基肥多採用開溝條施法,結合每年的淺或深耕進行,一般在樹冠邊緣垂直下方開溝,封行茶園在兩行茶樹中間開溝,溝深10厘米以上,隔幾年最好開30厘米以上的深溝施肥一次,施肥後即時覆土。梯級茶園應施於茶行內側,坡地茶園以施在茶行上側為好,免耕茶園將基肥直接輔在茶叢下即可。
五、追肥的施用方法。追肥一般在春茶前(采春茶前30天)、夏茶前(4月底至5月初)和秋茶前(7月中下旬)追三次,全年70%的氮肥以追肥的方式施用,三次追肥用量比例為40:30:30。豐產茶園每次可用尿素15~30公斤/畝。根據基肥施用量、採摘和雨水情況,也可只追l~2次肥,還可每次機采鮮葉後就撒施一次肥。幼茶園追肥每次用尿素8~10公斤/畝。追肥方法以撒施為主,注意下雨或露水未乾時不能撒肥,以防肥粘在葉上產生燒葉肥害。提倡使用施肥器近地面撒肥。結合除草開淺溝施,或者撒肥後用中耕機淺耕鬆土效果更佳。
六、根外追肥。也叫葉面追肥,具有吸收快,利用率高,用量少的特點,是及時補充茶樹肥力的有效辦法,一些受凍、旱、濕害茶園根外追肥效果更佳。主要施用的葉面肥有:尿素0.5%,磷酸二氫鉀0.3%,硫酸鉀0.5%和一些茶園專用葉面肥等。根外追肥要葉正、背面同時噴施;晴天在下午4時以後效果較好,陰天噴肥效果更佳;和農葯混用時要注意化學性質是否—致,酸性農葯配酸性肥料;茶葉採摘前10天要停止使用。
『貳』 後置撒肥機與前置電動撒肥機哪個好
農田建設機械 鏵式開溝機它的工作部件是帶有犁鏵式切土部件的開溝犁體,由拖拉機牽引,一次行程即可完成開溝作業,生產率較高,但牽引阻力大,須與大功率拖拉機配套,適用於較小溝渠的開挖作業。 旋轉開溝機用旋轉的銑拋盤銑切並拋擲土壤,可與中等功率的拖拉機配套使用,經一次或多次行程完成開溝作業。其作業速度低,一般為50~400米/小時,因而配套拖拉機需要備有或附加超低速檔,單元土方量的能耗大於鏵式開溝機。它適用於大型溝渠的開挖作業。 鼠道犁工作部件為類似炮彈形的錐端圓柱體,帶有立柱和牽引裝置,由拖拉機牽引在農田中開挖排水暗渠。 開溝埋管機 能在一次行程中完成開溝、埋管、覆土和壓實等項作業。 鏟拋機由挖土鏟將土鏟起後送往拋土部件,帶拋土板的旋轉圓盤式或向上傾斜的環形膠帶式拋土部件將土壤向一側橫向拋擲,拋土距離可達15~18米,可用於修築梯田和開挖溝渠等項土方運移作業。 水井鑽機有回轉式、沖擊式和復合式 3大類。回轉式應用較廣,它由鑽進裝置和循環洗井裝 置兩部分組成。鑽進裝置包括轉盤、鑽桿、鑽頭和驅動裝置,可根據不同的岩層選用不同的鑽頭。循環洗井裝置用以在鑽進的同時將鑽下的岩屑排出井外,可根據需要選用不同的類型。沖擊式鑽機是使上下往復運動的鑽頭沖擊、破碎岩層,可用於較硬岩層和卵石層的鑽井作業,但岩屑的清除與鑽進不能同時進行,因而工效較低,一般用於 250米以內淺井的開鑿。復合式鑽機是在回轉式鑽機上加裝沖擊機構,以回轉鑽進為主,當遇到卵石層時用沖擊鑽進通過,因而適應性較強。土壤耕作機械 鏟拋機能連續鏟土並橫向拋土的農田建設機械。用於修築梯田、開挖溝渠等作業。按其拋土工作部件的類型有圓盤式和帶式兩種。 圓盤式鏟拋機按其配置在拖拉機上的位置有前置式和後置式兩種。前置式鏟拋機能自行開道,對復雜地形的適應能力較強。但結構較復雜,拋出的土流影響駕駛員的視野,並使作業條件惡化,多用於修築陡坡梯田和開築環山通道。後置式鏟拋機結構簡單,作業條件較好,但對陡坡的適應性差,不能自行開道,多用於修築緩坡梯田。一般由機架、起土鏟、弧形集土板、拋土圓盤和傳動裝置等組成.作業時,鏟刃與地面成15°~35°的切土角線,將土方鏟起,並集送至拋土圓盤下方的弧形集土板上。拋土圓盤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經萬向軸和變速箱驅動旋轉,在圓盤上拋土葉片的拋送和圓盤旋轉的離心力作用下,將集土板上的土方沿切方向拋出。葉片末端線速度8~14米/秒,拋土距離5~15米。拋土圓盤的轉動方向可以改變,使來回行程都朝同一方向拋土。這種機械的結構緊湊,成本低,但拋土時沖擊負荷較大。 鏟拋單位土方量的功率消耗為0.1~0.2千瓦小時/米。 帶式鏟拋機懸掛在拖拉機後部,由起土鏟、縱向升運鏈、橫向拋土膠帶和機架、傳動裝置等組成)。升運鏈和拋土膠帶的驅動輪均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驅動。作業時,由起土鏟鏟起的土壤經傾斜向上的鏈板式縱向升運鏈送到後面的橫向拋土膠帶上,拋土膠帶以7~15米/秒的可調線速度橫向輸送土壤,並在一側以50°的拋土角拋出。最大拋土距離為10~18米。這種機械對各種土壤的適應性較強,拋土部件沖擊負荷小,拋土較集中,綜合利用性能好;經局部改裝還可用作馬鈴薯收獲機和揚場機。土壤耕作機械 鏵式犁土壤耕作最常用的機具。它的主要工作部件是由犁鏵、犁壁等組成的犁體。犁鏵和犁壁的工作面為連續、光滑的犁體曲面,其形狀和參數根據不同的土壤和耕作要求選取,並與機組的行進速度有關。不同的犁體曲面具有不同的翻土、鬆土、碎土和覆蓋雜草殘茬等作用。80年代初出現的調幅犁是鏵式犁傳統結構的一個較大突破。調幅犁的調幅程度通過改變主梁與機器前進方向的夾角大小而變化,以適應在各種土壤條件下耕作時的不同阻力。雙向犁是鏵式犁的一種特殊形式,帶有左翻和右翻兩組犁體(普通鏵式犁都用右翻犁體),或帶有翻垡方向可以變換的一組犁體,使犁在耕作的來回行程都向同側翻土,耕後地表不留溝埂。這種犁常用於斜坡地、灌溉地、小塊地和形狀不規則地塊的耕翻作業。 圓盤犁圓盤犁的工作部件是與鉛垂面約成20°傾角、而與前進方向成40°~50°偏角的凹面圓盤。作業時,圓盤在土壤反力作用下轉動前進,由圓盤刃口切下的土垡沿凹面升起並翻轉下落。圓盤犁能切碎干硬土塊,切斷草根和小樹根。它適用於多石、多草和潮濕粘重的土壤以及高產綠肥田的秸稈還田後的耕翻作業,但在一般土壤條件下,其翻土、碎土和覆蓋性能均不如鏵式犁。 鑿式犁它的工作部件是1~3列帶剛性鏟柱的鑿形鬆土鏟,耕地時鬆土而不翻轉土層,耕後地表留有殘茬覆蓋,可減少水土流失,適用於乾旱、多石和水土流失嚴重地區的土壤基本耕作。耕深一般為30厘米,用於乾旱地的土壤改良時最大耕深可達45~75厘米。 旋耕機工作部件旋耕刀滾是在一根水平橫軸上按多頭螺紋均勻配置的一組切土刀片,由拖拉機動力輸出軸通過傳動裝置驅動,旋轉切土和碎土,一次作業即可達到種床准備要求。它主要用於水田、蔬菜地和果園的耕作。表土耕作機械表土耕作機械包括圓盤耙、釘齒耙、鎮壓器和中耕機等。 圓盤耙由成組排列的凹面圓盤配置而成。圓盤的刃口平面與地面垂直,而與前進方向成一偏角(作業狀態)。它用於翻耕後的碎土平整、收獲後的淺耕滅茬和果園的鬆土除草等項作業。 釘齒耙工作部件為等距、間隔配置在耙架上的若干排釘齒,可用於松碎耕地後的土壤、破碎雨後地表形成的硬殼和作物苗期除草等作業。 水田耙由圓盤耙組、缺口圓盤耙組、星形耙組和軋滾等工作部件前後配置而成,用於水田耕翻後的碎土、平整作業。根據地區和土壤條件的不同,可用這些工作部件組合成不同形式的水田耙。 鎮壓器用於耙後或播種後的表層碎土和壓實作業,工作部件為鎮壓輪。鎮壓輪有圓筒形、環形或V形等,工作時活套在輪軸上。 中耕機用於作物生長期間的鬆土、除草、開溝和培土等項作業,常用的工作部件有除草鏟、鬆土鏟、通用鏟和培土器等。在中耕機上加裝施肥裝置,可在中耕除草的同時施加肥料。水稻田的中耕可採用人力手推齒滾式水田中耕機,或由動力驅動的除草輪式水田中耕機。 聯合耕作機械聯合耕作機械能一次完成土壤的基本耕作和表土耕作──耕地和耙地。其形式可以是兩台不同機具的組合,如鏵式犁-釘齒耙、鏵式犁-旋耕機等;也可以是兩種不同工作部件的組合,由鏵式犁犁體與立軸式旋耕部件組成的耕耙犁等。 果園專用耕作機械鏵式犁和中耕機上常裝有工作部件能自動避開樹干並自動復位的裝置。除樹干周圍的小塊面積土壤外,可同時耕作果樹行間和株間的土壤。 種植施肥機械 播種機播種機種植的對象是作物的種子或製成丸粒狀的包衣種子。它按播種方式可分為 撒播機、條播機和穴播機3類。50年代開始大量發展的各類型精密播種機,能精確控制播種量、穴(株)距和播深。70年代開始發展的氣力排種精密播種機,其排種器(氣吸式、氣壓式或氣吹式)利用正壓或負壓氣流按一定的間隔排出一列種子,實現單粒精密穴播,與傳統的機械式排種器相比,具有播量精確、不傷種子等特點。此外還有一種機械式精密排種器。為帶施肥裝置的懸掛式6行中耕作物播種機,能用於大豆、玉米和高粱等中耕作物的條播和穴播。 栽種機栽種機種植的對象是馬鈴薯、甘薯和蔥頭等作物的種塊和甘蔗的種段等。由於不同作物種塊、種段的性狀和栽種要求差異較大,大多數栽種機為專用栽種機,常用的有馬鈴薯栽種機、甘蔗栽種機等。 秧苗栽植機秧苗栽植機的種植對象是水稻、棉花、煙草、蔬萊、果樹和花卉等作物的秧苗和帶營養缽或帶土的秧苗。栽植機分為半機械化、機械化和自動化3種類型。半機械化秧苗栽植機是由機器完成開溝、覆土和鎮壓等工序,而取秧和栽秧則由坐在機器上的栽秧手完成。機械化秧苗栽植機的栽秧動作也由機器完成,但仍由栽秧手取秧並放入栽秧機構。自動化秧苗栽植機僅用人工把成盤的秧苗(通常為帶營養缽的秧苗)裝到機器的秧盤架上,機器在行進中自動完成全部栽植工序。 施肥機械用以在田間施放各種化學肥料(顆粒肥、液肥)、廄肥、糞肥和堆肥等,主要用於在耕地前施放基肥,而種肥和追肥一般分別由附裝在播種機和中耕機上的施肥裝置施放。常用的施肥機械有廄肥撒肥機、撒肥掛車、液肥噴灑機、化肥撒肥機和氨水條施機等。植物保護機械 噴霧機具用於將液體或粉狀葯劑的水溶液以霧滴狀噴灑到防治目標上,主要分噴霧器、彌霧機和超低量噴霧器3類。常用的有手動噴霧器、擔架式機動噴霧機、背負式機動彌霧機、與拖拉機配套的噴桿 式噴霧機、果園用風送式彌霧機和手持電動機超低量噴霧器等。噴霧器或噴霧機是用液泵或氣泵對葯液加壓,通過噴桿、噴頭或噴槍將葯液霧化成直徑為150~400微米的霧滴噴出。彌霧機則是利用風扇產生的高速氣流,將經液泵加壓後的葯液進一步擊碎成直徑為50~150微米的彌霧狀霧滴,以獲得更好的附著性能和噴灑均勻度。超低量噴霧器使用不加水或只加少量水的高濃度葯液,在高速旋轉(8000~10000轉/分)霧化盤的離心力作用下,將葯液細碎成直徑為70~90微米的微細霧滴,隨風飄移並均勻地沉降到防治目標上,具有葯劑用量少,防治效果好的特點。霧化盤可由鋅-空電池或干電池驅動(手持電動式),裝在農用飛機上時則可由特製的風輪在飛行時高速旋轉驅動。在普通動力噴霧機上也可將噴霧噴頭換裝成帶霧化盤的超低量噴霧噴頭,用於超低量噴霧. 噴粉機具用風扇氣流將粉狀葯劑通過噴管和噴粉頭吹送到防治目標上,常用的有手動背負式和胸掛式噴粉器、擔架式動力噴粉機以及拖拉機懸掛式噴粉機等。 噴煙機利用液體燃料燃燒時產生的高溫氣流或內燃機排出的廢氣,使油劑農葯揮發、熱裂成直徑小於50微米的微粒,隨高溫氣流噴出形成煙霧懸浮在空中並沉降到防治目標上,適用於果園、倉庫和溫室內的病蟲害防治。 靜電噴霧、噴粉機在噴霧機或噴粉機上裝設靜電噴頭,利用數百至數千伏的高壓直流電源通電到噴頭,使葯液或葯粉顆粒帶電,而防治目標則由靜電感應而引發出相反極性的電荷,以而使葯液或葯粉顆粒在靜電場作用下奔向防治目標。利用靜電作用能顯著提高命中率,減少葯劑損失和對環境的污染,並可將葯劑噴灑到目標的背面以增強防治效果。 多用植物保護機械 可以在同一機具上換用不同部件進行噴霧、噴粉、彌霧、超低量噴霧和噴粉等多種作業的機械。農田排灌機械 水泵由電動機、內燃機或風力機等驅動,有離心泵、軸流泵、混流泵、活塞泵、隔膜泵、深井泵和潛水電泵等多種類型。多級離心泵常用於丘陵山地的高揚程提水灌溉。平原地區的大面積排灌多使用流量大而揚程小的大型軸流泵。揚程較大的大面積灌溉宜用大型混流泵。長軸深井泵和深井潛水電泵用於深井提水。活塞泵和隔膜泵(見往復泵)的流量較小,在農業中一般仍用於提供畜禽用水。 噴灌設備噴灌設備用水泵將水加壓(或利用高位水源的落差)通過管道和噴頭噴灑到空中,分散成均勻的細小水滴,成雨狀沉降到地面和作物上。與通過溝渠和地面管道灌溉的方法相比,使用 噴灌設備可使灌水均勻、水的流失少,並易於實現灌溉管理的自動化。這種設備對於緩坡地、起伏不平地和水源較少的地區尤為適合。噴灌設備的類型很多,其中以圓形噴灌機或中心支軸式噴灌設備的自動化程度較高。其支管裝在一列帶行走輪的支架上,各支架由電動機或其他動力驅動。繞支管一端的中心支軸作圓周運動,壓力水自中心沿支管通過各噴頭噴出。支管長度有的達500米以上,可控制灌溉面積1500畝以上。支管轉一周的時間由數小時至數天,可根據田間需水情況實現自動控制。支管的運動類似鍾表的時針,因而又稱時針式噴灌設備。為解決方形地塊四角空白地段的灌水問題,在有的圓形噴灌機上加裝地角噴灑裝置,在運轉到地角時自動開啟噴水。 滴灌設備這種設備能使低壓水通過地下或地面管道,從安裝在管道上的滴頭持續而小量地向作物需水部位滴落,耗水量比噴灌設備小,常用於果園、苗圃和溫室內的灌溉。作物收獲機械穀物聯合收獲機由收割台、輸送裝置、脫粒裝置、分離裝置、清選裝置、糧箱和傳動裝置等組成。按作物的喂入方式有全喂入式和半喂入式兩種。歐美各國都使用全喂入式穀物聯合收獲機。、主要用於收獲小麥和其他麥類作物,經部分改裝和調整後也能用於收獲玉米、豆類、水稻和向日葵等。作業時,收割台前端的往復式切割器在撥禾輪的配合下,將帶穗禾稈割倒在收割台上,經收割台輸送裝置和中間輸送裝置送入脫粒裝置,在通過脫粒滾筒與凹板之間的間隙時受搓擦和打擊作用而脫粒。大部分穀粒穿過凹板篩孔後進入清選裝置,少量穀粒夾帶在凹板上的脫出物中被拋送到分離裝置,在鏈式分離裝置的上下、前後往復抖動下穀粒被分離出來進入清選裝置,莖稿等大雜物則被向後輸送而拋出機外。進入清選裝置的穀粒經風扇和篩子將細小的雜質清除,干凈的穀粒被送入糧箱。糧箱裝滿後,啟動卸糧輸送器,將穀粒卸入運糧車內。70年代中、後期,在北美相繼出現多種類型的軸流滾筒式全喂入穀物聯合收獲機,它將脫粒裝置與分離裝置結合為一體,從而免除龐大的鏈式分離裝置,縮短整機長度。在中國南方和日本先後發展了以收獲水稻為主的半喂入式穀物聯合收獲機。作業時,割下的水稻禾稈在夾持輸送過程中僅穗頭部分進入脫粒裝置,脫粒後的秸稈比較完整,便於綜合利用。混雜在穀粒中的碎秸量少,一般可不設單獨的分離裝置,因而與全喂入式相比,結構簡單而功率消耗較小。 采棉機它用旋轉的帶齒摘錠,將綻開棉桃中的帶籽纖維抓帶出來並靠氣流送入棉箱。采棉機有兩種主要類型:在美國使用水平摘錠式采棉機,其採摘率較高,但結構復雜、製造精度要求和成本高;在蘇聯大多使用垂直摘錠式采棉機,其結構較簡單、成本較低,但採摘率較低、落地棉較多、對棉株損傷較大。機采籽棉的含雜率高,質量等級較手摘籽棉顯著降低。機采籽棉需要配備成套的清棉設備,採摘的棉花在軋花前後進行反復清理後才能用作紡織原料。 農產加工機械穀物乾燥設備、糧食加工機械、油料加工機械、棉花加工機械、麻類剝制機械、茶葉初制和精製機械、果品加工機械、乳品加工機械、種子加工處理設備和制澱粉設備等。 糧食加工機械按工藝流程分為兩大類:一類用於將稻穀、高粱、粟和黍等原糧脫殼去皮,碾製成成品米。例如稻穀原糧先經各種除雜清理設備清除各種雜質後,進入礱谷機並分離稻殼。排出的谷糙混合物進入谷糙分離篩。分離篩利用稻穀和糙米在粒度、密度和表面特性等方面的差異,將未脫殼的稻穀分離出來並送回礱谷機。糙米則進入碾米機碾製成白米,然後經成品分級篩除去糠粞和碎米,即得成品白米。另一類用於將小麥、玉米、大麥、蕎麥和莜麥等原糧去掉皮層和胚芽,研磨成成品粉。例如小麥原糧經各種除雜清理設備清除各種雜質和沾附在麥粒表面的泥土、灰塵後,進入磨粉機研磨成粉,並經一組平篩篩理提取成品麵粉。中間物料再進入另一台磨粉機研磨,如此反復提取麵粉,最後經刷麩機將麩皮排出。 油料加工機械制油工藝主要分壓榨法、浸出法等。不同的制油工藝採用不同的機械設備,但制油原料都先經油料清理機械清除雜質,並用各種類型的油料剝殼機剝去外殼並使殼仁分離,然後用軋胚機壓製成胚料。用浸出法時,將胚料浸在溶劑(己烷或輕汽油)中把油浸出,經過濾、蒸發和汽提等設備使油與溶劑分離,溶劑回收後可反復使用;用壓榨法時,將胚料放在蒸炒鍋內炒熟後,送入螺旋榨油機或液壓榨油機內擠壓出油。浸出或榨出的毛油再由各種精煉設備過濾、水化、鹼煉、酸煉、脫色和脫臭等煉製成精油或成品油。 畜牧業機械畜牧業機械是在放牧和舍養禽、畜飼養業生產過程中使用的各種機械設備。 草場維護和改良機械包括殺滅草場鼠類用的毒餌撒播機、改良草場以提高牧草產量的鬆土補播機和草場噴灌設備等。 放牧場管理設備包括電牧欄及其架設機械、流動防疫車和葯淋設備等。電牧欄:將電脈沖發生器產生的高壓脈沖電流通入電籬,使牲畜在觸到電籬時受到非致命的電擊,從而使其在電籬所圍成的電牧欄內活動、採食。裝設太陽能或風力發電機,可為電牧欄提供方便而廉價的電源。流動防疫車:一種越野性能好的專用汽車,車內裝有防疫和獸醫用的化驗、消毒、治療設備和內燃發電機組等,可運載數個防疫或獸醫人員及時趕赴疫區。葯淋設備:主要用於防治放牧羊群的疥癬和體表寄生蟲。 牧草和青飼料收獲機械在田間收取牧草並形成散草、草捆、草垛和草塊等的機械,主要包括割草或割 草調制機、摟草機、撿拾壓捆機、集草堆垛機械、牧草裝運機械和青飼料收獲機等。割草機有往復式和旋轉式兩種類型。70年代開始發展的旋轉式割草機與傳統的往復式相比,具有切割和前進速度高、工作平穩、對牧草適應性強的優點,適用於高產草場,但切割不夠整齊,重割較多,能耗較大。在割草機上加裝壓輥即成為割草調制機,可將割下的鮮牧草莖稈壓扁擠裂,以加速乾燥過程。摟草機有橫向和側向兩類,用於將割倒散鋪在地面的牧草摟集成不同形式的草條。撿拾壓捆機用以從地面拾起成條的乾草,並將其壓縮成矩形或圓形斷面的緊密草捆,以便於運輸和儲存。青飼料收獲機有甩刀式和通用型兩類。前者用高速旋轉的甩刀式切碎器把青飼作物砍斷、切碎並拋送到掛車中,主要用於收獲低矮青飼作物。後者備有全幅切割收割台、對行收割台和撿拾裝置3種附件,因而可收獲各種青飼作物。 飼料加工機械主要包括:加工各種粗、精飼料的飼料粉碎機、鋤草機和青飼料切碎機;配製混合飼料的飼料混合機;將粉狀飼料製成顆粒狀的飼料壓粒機;處理秸稈飼料的莖稈調制機;用於加工薯類、瓜菜等多汁飼料的洗滌機、切片機、刨絲機、打漿機、菜泥機和飼粒蒸煮器等。 舍養禽、畜飼養管理機械主要包括:禽畜舍的通風換氣、溫度控制和照明等環境控制設備;禽畜喂飼和飲水設備;禽畜防疫設備;除糞和糞便處理設備,以及禽蛋收集和擠奶設備等。現代化的蛋雞舍包括從孵化育雛到雞蛋裝箱的成套機械化、自動化設備,在與外界隔絕的條件下,可按要求自動控制舍內環境。按不同雞齡和產蛋雞的需要定量喂飼全價配合飼料,並裝設自動飲水器和定期除糞設備。雞蛋則通過集蛋系統自動收集,經清洗、分級後裝箱待運。
『叄』 施無機肥料的排肥器是如何工作的
目前,在草坪使用的施肥機一般是施撒化肥,有機肥料還是採用人工施撒。在無機肥料施肥機中,其核心部件是排肥器。
目前應用的無機肥料排肥器可分為條狀化肥施肥器和化肥撒肥器兩大類。各類中又有多種不同的型式。
(1)條狀化肥施肥器
①水平星輪式條狀化肥施肥器。水平星輪式條狀化肥施肥器的主要工作部件為繞垂直軸轉動的水平星輪,工作時,通過傳動機構帶動排肥星輪轉動,肥料箱內的肥料被星輪齒槽及星輪表面帶動,經肥量調節活門後,輸送到橢圓形的排肥口,肥料靠自重或打肥錘的作用落入輸肥管內,如圖6-14所示。常採用相鄰兩個星輪對轉以消除肥料架空和錐齒輪的軸向力。排肥量用改變排肥活門開度和星輪轉速來調節。
圖6-14 水平星輪式條狀化肥施肥器的結構
水平星輪式條狀化肥施肥器適於排晶狀化肥和復合顆粒肥,還可以排施乾燥粉狀化肥。排施含水量高的粉狀化肥時,排肥星輪易被化肥黏結,發生架空和堵塞。
②振動式條狀化肥施肥器。工作時,旋轉的排肥凸輪使排肥振動板不停地振動,肥料在振動和重力的作用下在肥箱內循環運動,可消除肥料箱內化肥架空。化肥沿振動板斜面下滑,經排肥口排出,如圖6-15所示。排肥量大小用調節板調節,一般振動板傾角為60°,振幅為18~20mm,振動頻率為250~280次/min。
圖6-15 振動式條狀化肥施肥器的結構
振動式條狀化肥施肥器既能排施粒狀和粉狀化肥,也能排施吸濕性強的粉狀化肥,施肥量適應范圍大,結構較簡單。
③擺抖式條狀化肥施肥器。工作時,擺抖體以繞軸線
在60°范圍內左右擺動,擺抖體上部的刮條和攪拌器破碎結塊肥料並將肥料從肥料箱內輸送出來,擺抖體下部的刮條則把化肥排出擺肥孔,如圖6-16所示。擺抖器擺幅通過調節擺桿長度來改變,排施流動性好的肥料或排肥量小時用較小擺幅;排施流動性差的粉狀易潮解化肥時,則選用較大擺幅。擺動頻率通過變速箱改變傳動軸轉速來調節。頻率提高則排肥量增大、排肥均勻性和穩定性改善。排肥量主要是通過變肥量調節板來調節。
圖6-25 鏈指式化肥撒肥器的結構
為了清除肥料箱底部被鏈指壓實的化肥層,在鏈條上每隔一定距離裝有一把刮刀。肥料箱前壁的振動板不停地振動,以防肥料箱內化肥架空。
鏈指式撒肥器撒下的化肥沿縱向和橫向均有較好的分布均勻性,排肥量由排肥口高度和鏈條速度控制。
③斜裝圓盤式化肥撒肥器。斜裝圓盤式化肥撒肥器是在肥料箱內一個轉動的軸上裝有許多傾斜圓盤,當軸旋轉時,圓盤使肥料交替移動,並通過後壁上的縫隙或底板上的長孔排出來,如圖6-26所示。斜裝圓盤式化肥撒肥器適合排撒粉狀和粒狀化肥。
圖6-26 斜裝圓盤式化肥撒肥器的結構
『肆』 全用紅磚粒養蘭該如何給營養肥力,蘭花施肥,蘭花批發
給蘭花施肥要施薄肥,切忌施濃肥,有「清蘭花,濁茉莉」之說。新栽的蘭株,第一年不宜施肥;從第二年清明以後開始施肥,直到立秋為止。可每月施1~2次充分腐熟的稀薄餅肥水。由於蘭花系肉質根,切勿施未經腐熟的肥料,以免爛根。每次施肥前要控水1~2天,待盆土稍幹些再施。施後第二天早晨要澆一次水,以防肥液中有不潔之物污染根系使蘭根受害。施液肥時要注意避免濺污葉片。
『伍』 手搖式撒肥器多少錢
手搖式撒肥器價格不貴,生產者不同價位也有所區別從幾十到幾百的都有。
具體看看需要哪種的。
『陸』 玫瑰一般哪幾個月施肥
1、春天施肥:2月~3月,在開春萌芽以後,澆透解凍水,然後施萌芽肥,這時候主要以氮肥為主促進發芽抽枝,因為冬季已經施了有機肥為基肥,這時候主要以復合肥澆灌,同時可以使用氨基酸肥料澆灌,效果更好。
2、修剪後施肥:4月~5月,玫瑰的第一茬花多在四五月份之間。第一茬花開的會比較大,比較周正,因為它養分充足。生長周期比較長。開完花之後我及時的修剪掉殘花,這時候再給它追加多元素的肥料。
3、秋季施肥:9月~10月,秋天作為月季的第二個生長高峰。在秋天玫瑰會萌發大量的芽點,這時候玫瑰也是非常需要肥料的。
(6)撒肥器批發商擴展閱讀:
玫瑰花施肥注意事項:
1、花後施肥,保證下次開花所需營養;
2、入秋後多施磷、鉀肥,少施氮肥;修剪前後要施肥;
3、根外追肥時,噴布要平均、周到,不要在雨天或陰天噴灑,最好在晴天無風的晚上停止。
『柒』 黑聚力水溶肥沖施肥在雲南有沒有代理商,怎麼聯系
建議您和黑聚力的生產廠家聯系,應該能獲取單你想要的信息
『捌』 最簡便的化肥生施器
化肥深施是相對於化肥的撒施或淺施而言的。一般將化肥施於地表以下6--10厘米為深施。機械化肥深施技術既能提高肥效,又能降低生產成本,增加農產晶產量。試驗證明,深施碳酸氫銨、尿素,氮的利用率比表面撤施分別由27%和37%提高到58%和50%,深施比表施其利用率相對提高115%和35%。在同等條件下,機械深施比人工地表撤施,小麥、玉米可增產15--45公斤/畝,棉花(皮棉)可增產5--8公斤/畝,大豆可增產15--25公斤/畝,增產幅度平均在5%一15%。底肥深施機械化技術底肥深施機械化技術應與土壤耕翻作業結合起來。目前有兩種方法,一種是邊耕翻邊將化肥施於犁溝內。另一種是先撒肥後耕翻。一般用第—種方法最佳。一、技術要求邊耕翻邊施肥的方法,可以做到耕翻、施肥作業同步完成,可避免化肥露天造成的揮發損失。一般可將現使用的耕翻犁進行改裝,增加排肥裝置。通常將排肥器安裝在犁鏵後面;隨著犁鏵將化肥施於犁溝底,然後犁鏵翻垡覆蓋,達到深施肥的目的。這種方法習慣稱為犁溝施肥。先撒肥後耕翻的深施方法,要注意盡量縮短化肥暴露在地表的時間,尤其對易揮發的碳酸氫銨等化肥,要做到隨撒肥隨耕翻,深埋入土.此施肥方法可在犁具前加裝撒肥裝置,也可使用專用撒肥機,肥帶寬度應同犁具耕幅相一致.二、農藝要求由於各地自然條件和作物種類不盡相同,所以農藝對機械深施底肥的作業質量要求也不完全一樣。歸納起來主要有以下幾點:1.耕深均勻,溝底平整.2.施肥深度大於6厘米,肥帶寬度3--5厘米.3.施肥量要滿足作物栽培的農藝要求,排肥連續均勻,無明顯斷條。4.先撒肥後耕翻要注意撒施均勻,耕翻後化肥入土深度大於6厘米,地表面無可見的化肥顆粒。三、常用機具目前,我國生產底肥深施機械的單位較多,機具型號在百種以上。常用的有2BLD1.8型施肥機、2FL--4型犁用施肥機、2FLD--26型犁載深施器等。四.操作要領及注意事項1.在作業開始時,視情況在田間選若干個點作土壤截面觀察,觀測肥粒距地表和種子(植株)的平均距離,如符合要求方可投入正常作業。2.在施肥作業中要注意勤觀察,重點是肥箱中化肥量、排肥量是否正常,發現化肥架空或排肥管堵塞,應立即停車予以排除。同時注意對行作業以避免漏施和損傷作物。3.注意對施用的化肥密封保管。特別是易揮發肥料品種要在用時開封,用後將袋口扎緊,盡量避免化肥同空氣長時間接觸,以防不必要的揮發損失。4.肥箱的化肥量應占容積的1/3以上。5、在作業前進行技術狀態檢查,檢查施肥機械或裝置各連結部件是否緊固,潤滑狀況是否良好、轉動部分是否靈活。麻煩採納,謝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