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商業企業關於成本的會計分錄都有什麼啊
商業企業涉及的主要會計分錄:
1、采購
借: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額)
貸: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2、計提工資
借:銷售費用
貸:應付職工薪酬—工資
3、發生的水電費、房租、消耗等
借:銷售費用
貸: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付賬款
4、計提折舊
借:銷售費用
貸:累計折舊
5、銷售收入
借:庫存現金 / 銀行存款 / 應收賬款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
6、月末,計提附加稅(增值稅不在本科目核算)
借: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貸:應交稅費—應交城建稅
應交稅費—應交教育費附加
應交稅費—應交地方教育費附加
7、月末,結轉銷售商品成本和稅金
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
借:本年利潤
貸:主營業務成本
主營業務稅金及附加
8、月末,結轉本月收入
借:主營業務收入
貸:本年利潤
9、月末,結轉本月費用
借:本年利潤
貸:銷售費用
10、月末,結轉增值稅
借:應交稅費—應交增值稅
貸:應交稅費—未交增值稅
(1)批發公司本月成本擴展閱讀:
商業企業做賬
1、審核原始憑證
(1)外來原始憑證。由業務經辦人員在業務發生或者完成時從外單位取得的憑證,如供應單位發貨票、銀行收款通知等。
(2)自製原始憑證。單位自行制定並由有關部門或人員填制的憑證,如收料單、領料單、工資結算單、收款收據、銷貨發票、成本計算單等。
2、填制記賬憑證
可以到月底把同類的原始憑證匯總填制記賬憑證,也可隨時發生隨時填 . 但不要把時間順序顛倒了。根據有借必有貸,借貸必相等的記賬規則,編制會計分錄。
3、復核
就是看看有沒有錯誤。
4、記賬
根據記賬憑證登記入賬,小規模公司必備的賬本:現金日記賬;銀行日記賬;總賬;三欄明細賬。
5、編制會計報表
(1)根據總賬科目余額填列。可直接根據有關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填列,(如應收票據)有些則需根據幾個總賬科目的期末余額計算填列,如「貨幣資金」,需根據「庫存現金」、「銀行存款」、「其他貨幣資金」三個科目的期末余額的合計數填列。
(2)根據明細賬科目余額計算填列。如「應付賬款」,需根據「應付賬款」和「預付賬款」相關明細科目的期末貸方余額計算填列。
(3)根據總科目和明細科目余額分析計算填列。如「長期借款」,需根據「長期借款」總賬科目余額扣除「長期借款」明細科目中將在一年內到期限的長期借款部分分析計算填列。
(4)務查登記簿記錄。會計報表附註中的某些資料,需要根據備查登記簿中的記錄編制。
6、納稅申報
(1)增值稅:
銷售或購進貨物、提供加工或修理修配勞務是要繳納增值稅的。小規模納稅人的徵收率為3%。
(2)營業稅:
營業稅的納稅義務人,是在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提供應稅勞務、轉讓無形資產或者銷售不動產的單位和個人。不同行業的營業稅率不同。
(3)地稅:
還要交地稅,就是在營業稅的基礎上,分別按7%徵收的城建稅(還有5%、1%,視城市大小而定)和3%的教育費附加和地方教育附加1%(或2%,也是各城市不同)。
(4)所得稅:
不論是工商業還是服務業,都要按利潤繳納企業所得稅,具體徵收辦法:按照企業所得稅申報表的要求,逐項填寫收入、成本、費用、支出,算出利潤,按照稅法的有關規定進行納稅調整,計算出應納稅所得額。
Ⅱ 本月少結轉了發出成本
發出存貨的成本與所得稅有關,與增值稅無關。
本月報錯了,在季度末可以更正,而且在年終所得稅匯算時還有機會更正,應該問題不大。可以咨詢一下專管員。
但如果時增值稅,就麻煩了。
Ⅲ 我們公司本月成本大於收入怎麽辦
你說的有點不清楚呀.你銷售了三百萬的,只結轉三百萬相對應的成本就行了.又不是按生產多少來結轉成本的.你要分清楚.
Ⅳ 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請懂會計的幫忙,謝謝
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該批進貨的總成本/該批進貨數量。例:本月進貨3批,第一批250000元250件第二批210000元200件第三批145000元150件。第一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250000/250=1000元每件。你也可以做:∑(本月各批進貨的實際單位成本×本月各批進貨的數量)=250000+210000+145000
Ⅳ 公司批發零售化工商品,如何計算成本
在會計實務中,批發零售企業大部分採用售價金額核算。但成本核算方法並不是硬性規定的,而是由企業自行選擇,無論採用進價核算還是採用售價核算,目的都是為了方便、准確地計算出存貨成本,因此,只要能夠對存貨成本計量有利,適合本公司,選用哪種方法核算都可以。 加權平均法:是指在月末,將某種材料期初結存數量和本月收入數量為權數,用來計算出該材料的平均單位成本的一種方法。具體地說,這種方法是將某材料的月初庫存金額與本月購入的金額之和除以月初庫存數量與本月購進數量之和,所求得的該種材料月末平均單價,即作為本月發出材料成本的單價,其計算公式如下: 月末平均單價=(月初庫存材料金額+本月購進各批材料金額)/(月出庫存材料數量+本月購進各批材料數量) 發出材料成本=發出材料數量×月末平均單價 加權平均法的優點是計算手續簡便。但是,這種方法平時從賬上無法提供發出及結存存貨的單價和金額,因而,不利於加強對存貨的管理。因此,這種方法適用於存貨品種較少,且前後收入存貨單位成本相差較大的企業採用。
Ⅵ 請問本月成本計算方法
成本核算的方法:
一、品種法
1、品種法是以產品品種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品種法的成本計算對象
產品品種。實際工作中,可以將「品種法」之下的成本對象變通應用為產品類別、產品品種、產品品種規格。
3、品種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
以「品種」為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 以「品種」為對象歸集和分配費用;以「品種」為主要對象進行成本分析。
4、適用范圍
品種法適合於大批大量、單步驟生產的企業。如發電、採掘業、管理上只要求考核最終產品的企業。
二、分批法
1、分批法是以產品批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的一種成本計算方法。
2、成本對象
產品的「批」。分批法是一種很廣義的成本計算方法,在實際工作中,有「批號」、「批次」的定義。產品品種、存貨核算中分批實際計價法下的「批」、生產批次、制葯等企業的產品「批號」、客戶訂單——即按照客戶訂單計算成本的方法、其他企業需要並自定義的「批」。
3、計算方法及要點
分批法在實際工作中的應用要點為:以「批號」、「批次」為成本計算對象開設生產成本明細賬、成本計算單。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自工期」,一般不存在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和在產品之間分配。若生產費用在完工產品、在產品間分配採用定額法。
4、適用范圍
單件、小批生產企業、按照客戶定單組織生產的企業,因而也稱「訂單法」。
三、分步法
1、分步法是以產品生產階段、「步驟」作為成本計算對象,計算成本的一種方法。
2、成本對象
分步法下的「步」同樣是廣義的,在實際工作中有豐富的、靈活多樣的具體內涵和應用方式,分步法下之「步」在實際應用中,可以定義為下列「步」含義,部門即計算考核「部門成本」、車間、工序、特定的生產、加工階段、工作中心,上述介紹的情況隨意組合。
3、計算方法及要點
按照「步」作為成本計算對象、歸集費用、計算成本、成本計算期一般採用「會計期間」法、期末往往存在本期完工產品、期末在產品,需要採用一定的方法分配生產費用。
4、適用范圍
大批大量多步驟多階段生產的企業;管理上要求按照生產階段、步驟、車間計算成本;冶金、紡織、造紙企業、其他一些大批大量流水生產的企業等。
成本核算的內容:
1、完整地歸集與核算成本計算對象所發生的各種耗費。
2、正確計算生產資料轉移價值和應計入本期成本的費用額。
3、科學地確定成本計算的對象、項目、期間以及成本計算方法和費用分配方法,保證各種產品成本的准確、及時。成本核算的實質是一種數據信息處理加工的轉換過程,即將日常已發生的各種資金的耗費,按一定方法和程序,按照已經確定的成本核算對象或使用范圍進行費用的匯集和分配的過程。正確、及時地進行成本核算,對於企業開展增產節約和實現高產、優質、低消耗、多積累具有重要意義。
Ⅶ 如何算企業本月銷售成本
根據企業會計上使用定期盤存制或永續盤存制,並分別採用先進先出法、後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辨認法進行計量。
月終,為計算出銷售商品的實際成本,必須按一定的方法計算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1)綜合差價率計演算法;
(2)分類差價率計演算法(或櫃組差價率計演算法);
(3)盤存商品進銷差價率計演算法。
主營業務成本計算方式如下:
1、加權平均單價=(期初庫存金額+本期購入金額)/(期初庫存數量+本期購入數量)2、本期商品銷售成本=本期銷售數量×加權平均單價3、期末庫存金額=期末庫存數量×加權平均單價
Ⅷ 批發零售食品月末結轉成本怎樣計算
移動加權平均法的話,本期銷售成本=(期初庫存商品金額+本期進貨金額)*本期銷售數量/(期初庫存商品數量+本期進貨數量)
Ⅸ 你好我是會計新手我們公司做服裝代理批發的請問主營業務成本怎麼算謝謝!
主營業務成本 的構成是 材料 人工的工資 還有 製造費用(電力 燃料 加工)
你可以這三樣的費用加起來 在根據你當月的主營業務收入 在計算你的成本
可以看看成本會計的書 裡面有介紹的 你單位應該有專門算成本的方法 翻翻舊賬參考一下,一個企業確定了一種成本計算方法不會隨意變換的,都是以這種方法繼續算的
Ⅹ 批發銷售行業成本核算問題~該用什麼方法合理
2008年新所得稅稅法第73條規定:企業使用或者銷售的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中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變更
大多數企業結轉商品銷售成本是按照加權平均法來核算的;結轉存貨發出的加權平均法舉例:
某企業6月份賬面上,庫存商品A的期初余額100件,單價10元/件,金額1000元;6月10號購進200件,單價13元/件,金額2600元;6月20號又購進200件,單價12元/件,金額2400元;則在6月底,該商品的加權平均價=(1000+2600+2400)/(100+200+200)=12元/件;
假設當月銷售了300件,則本月應結轉的該商品銷售成本=300*12=360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