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小康家庭方便麵,面條里邊有鹽干吃好鹹的感覺
鹽是有毒的
B. 市場上為什麼沒有華龍方便麵了
因為華龍方便麵現在改名字了,就是今天的今麥郎方便麵。
拓展資料
1、發展歷程:
1994年3月,范現國組建華龍,「河北隆堯華龍食品有限公司」宣告成立。
2002、2003,今麥郎奠定華龍品牌升級和戰略轉型的堅實基礎。
2003年,今麥郎彈面成為華龍銷售主力;華龍在央視廣告重磅推出「今麥郎」。
2004,今麥郎實現華龍第三次飛躍:華龍日清喜結良緣,世界最大的制面企業誕生。
2、華龍集團是以生產方便麵為主的國家大型二檔企業集團,現佔地面積40萬平方米,員工6000多人,年生產能力36萬噸。華龍食品集團有限公司以生產"華龍"牌方便麵為主,兼營調料系列。
3、"華龍"牌方便麵包裝精美,物美價廉,產品有百餘個品種規格、十幾個系列,高、中、低檔次門類齊全,主要品種有紅燒牛肉麵、紅燒排骨麵、珍品海鮮面、西紅柿蔬菜面、香芹牛肉麵、麻辣牛肉麵、非油炸面、干吃面、香脆面等。產品先後榮獲"95、96國際食品及加工技術博覽會金獎"、"中國馳名商標"等稱號。
C. 華龍公司生產過的所有方便麵的名字,
華龍主要產品包括:
1.華龍拉麵系列;
2.小康家庭系列;
3.六丁目系列;
4.東三福系列;
5.小康130系列;
6.甲一麥系列;
7.華龍108系列;
8.煮著吃系列;
9.清真系列;
10.好家庭系列;
11.乾脆面系列;
12.華龍面系列;
13.今道系列;
14.甲圓面館系列;
15.大碗香系列;
16.可勁造系列;
17.手打掛面;
18.光華粉絲系列(袋裝/桶裝)等等。
今麥郎集團主要產品包括:
1.今麥郎彈面系列(泡麵\煮麵);
2.今麥郎VIP系列;
3.今麥郎骨湯彈面系列(杯麵\桶面);
4.今野拉麵系列;
5 .小今麥郎系列;
6.今麥郎大碗面/中碗面系列;
7.爽滑彈面系列等等。
D. 華龍方便麵的產品策略和品牌策略有何利弊
一、關於產品組合的知識 產品組合―――是指一個企業生產或經營的全部產品線、產品項目的組合方式,它包括四個變數:寬度、長度、深度和密度。 (1)產品組合的廣度,指一個企業所擁有的產品線(Proct Line)的數量。較多的產品線,說明產品組合的廣度較寬。 (2)產品組合的長度。指企業所擁有的產品品種的平均數,即全部品種數除以全部產品線數所得的商。 (3)產品組合的深度,指每個品種的花色、規格有多少。 (4)產品組合的密度。指各產品線的產品在最 終使用、生產條件、分銷等方面的相關程度。 企業在的產品組合策略應該遵循三個基本原則:即有利於促進銷售、有利於競爭、有利於增加企業的總利潤。 二、從以上三個基本原則看華龍快餐面的高中低三個層次的產品組合策略。 2003年,在中國大陸市場上,位於河北省邢台市隆堯縣的華龍集團以超過60億包的方便麵產銷量排在方便麵行業第二位,僅次於康師傅。同時與「康師傅」、「統一」 形成了三足鼎立的市場格局。「華龍」真正地由一個地方方便麵品牌轉變為全國性品牌。 作為一個地方性品牌,華龍方便麵為什麼能夠在「康師傅」和「統一」這兩個巨頭面前取得全國產銷量第二的成績,從而成為中國國內方便麵行業又一股強大的勢力呢? 從市場角度而言,華龍的成功與它的市場定位、通路策略、產品策略、品牌戰略、廣告策略等都不無關系,而其中產品策略中的產品市場定位和產品組合的作用更是居功至偉。下面我們就來分析華龍是如何運用產品組合策略的。 (一)、發展初期的產品市場定位:針對農村市場的高中低產品組合 在90年代初期,大的方便麵廠家將其目標市場大多定位於中國的城市市場。如 「康師傅」和「統一」的銷售主要依靠城市市場的消費來實現。而廣大的農村市場,則僅僅屬於一些質量不穩定、無品牌可言的地方小型方便麵生產廠家,並且銷量極小。中國的農村方便麵市場仍然蘊藏巨大的市場潛力。 1994年,華龍在創業之初便把產品准確定位在8億農民和3億工薪階層的消費群上。同時,華龍依託當地優質的小麥和廉價的勞動力資源,將一袋方便麵的零售價定在0.6元以下,比一般名牌低0.8元左右,售價低廉。 2000年以前,主推的大眾面如「108」、「甲一麥」、「華龍小仔」;中檔面有「小康家庭」、「大眾三代」;高檔面有「紅紅紅」、「煮著吃」。 憑藉此正確的目標市場定位策略,華龍一下在北方廣大的農村打開市場。 2002年,從銷量上看,華龍地市級以上經銷商(含地市級)銷售量只佔總銷售量的27%,縣城鄉鎮佔73%,農村市場支撐了華龍的發展。 (二)、發展中期的區域產品策略:針對不同區域市場高中低的產品組合 作為一個後起挑戰者,華龍推行區域營銷策略。它創建了一條研究區域市場、了解區域文化、推行區域營銷、運作區域品牌、創作區域廣告的思路,在當地市場不斷獲得消費者的青睞。從2001年開始推行區域品牌戰略,針對不同地域的消費者推出不同口味和不同品牌的系列新品。 表一:華龍針對不同市場採取的區域產品策略: 另外,華龍還有如下系列產品: ●定位在小康家庭的最高檔產品「小康130」系列; ●面餅為圓行的「以圓面」系列; ●適合少年兒童的A-乾脆面系列; ●為感謝消費者推出的「甲一麥」系列; ●為尊重少數民族推出的「清真」系列; ●回報農民兄弟的「農家兄弟」系列; ●適合中老年人的「煮著吃」系列; 以上系列產品都有三個以上的口味和6種以上的規格。 (三)、華龍方便麵組合策略分析 華龍目前擁有方便麵、調味品、餅業、麵粉、彩頁、紙品等六大產品線,也就是其產品組合的長度為6。方便麵是華龍的主要產品線,在這里,我們也主要研究方便麵的產品組合。 1、華龍的方便麵產品組合非常豐富,其產品線的長度、深度和密度都達到了比較合理的水平。它共有17種產品系列,十幾種產品口味,上百種產品規格。其合理的產品組合,使企業充分利用了現有資源,發掘現有生產潛力,更廣泛地滿足了市場的各種需求,佔有了更寬的市場面。華龍豐富的產品組合有力地推動了其產品的銷售,有力地促進了華龍成為方便麵行業老二的地位的形成。 2、華龍面在產品組合上的成功經驗: ――-階段產品策略。 根據企業不同的發展階段,適時地推出適合市場的產品。 ①在發展初期將目標市場定位於河北省及周邊幾個省的農村市場。由於農村市場本身受經濟發展水平的制約,不可能接受高價位的產品,華龍非常清楚這一點,一開始就推出適合農村市場的「大眾面」系列,該系列產品由於其超低的價位,一下子為華龍打開了進入農村市場的門檻,隨後「大眾面」系列紅遍大江南北,搶佔了大部分低端市場。 ②在企業發展幾年後,華龍積聚了更大的資本和更足的市場經驗,又推出了面向全國其他市場的大眾面的中高檔系列: 如中檔的「小康家庭」、「大眾三代」 ,高檔的「紅紅紅」等。華龍由此打開了過大北方農村市場。1999年,華龍產值達到9億元人民幣。 這是華龍根據市場發展需要和企業自身狀況而推出的又一階段性產品策略,同樣取得了成功。 ③從2000年開始,華龍的發展更為迅速,它也開始逐漸豐富自己的產品系列,面向全國不同市場又開發出了十幾個產品品種,幾十種產品規格。2001年,華龍的銷售額猛贈到19億元。這個時候,華龍主要搶占的仍然是中低檔面市場。 ④2002年起,華龍開始走高檔面路線,開發出第一個高檔面品牌――「今麥郎」。華龍開始大力開發城市市場中的中高價位市場,此舉在如北京、上海等大城市大獲成功。 ―――區域產品策略。 華龍從2001年開始推行區域品牌戰略,針對不同地域的消費者推出不同口味和不同品牌的系列新品。 ①華龍的產品策略和品牌戰略是:不同區域推廣不同產品;少做全國品牌,多做區域品牌。 ②作為一個後起挑戰者,華龍在開始時選擇了在中低端大眾市場,考慮到中國市場營銷環境的差異性很大,地域不同,則市場不同、文化不同、價值觀不同、生活形態也大不同。 因此,華龍想最大限度挖掘區域市場,制定了區域產品策略,因地制宜,各個擊破,最大程度地分割當地市場。如華龍針對中原河南大省開發出「六丁目」,針對東三省有「東三福」,針對山東大省有「金華龍」等等,與此同時還創作出區域廣告訴求(見上表一)。 ③華龍推行區域產品策略―――實際上創建了一條研究區域市場、了解區域文化、推行區域營銷、運作區域品牌、創作區域廣告的思路。 ④之後它又開始推行區域品牌戰略,針對不同地域的消費者推出不同口味和不同品牌的系列新品。 如針對回族的「清真」系列、針對東三省的「可勁造」系列等產品。 ―――市場細分的產品策略。 市場細分是企業常用的一種市場方法。通過市場細分,企業可確定顧客群對產品差異或對市場營銷組合變數的不同反應,其最終目的是確定為企業提供最大潛在利潤的消費群體,從而推出相應的產品。華龍就是進行市場細分的高手。,並且取得了巨大成功。 ①華龍根據行政區劃推出不同產品,如在河南推出「六丁目」,在山東推出「金華龍」,在東北推出「可勁造」。 ②華龍根據地理屬性推出不同當次的產品,如在城市和農村推出的產品有別。 ③華龍根據經濟發達程度推出不同產品。如在經濟發達的北京推廣目前最高檔的「今麥郎」桶面、碗面。 ④華龍根據年齡因素推出適合少年兒童的A-乾脆面系列;適合中老年人的「煮著吃」系列; ⑤華龍為感謝消費者推出的「甲一麥」系列;為回報農民兄弟推出的「農家兄弟」系列; 華龍十分注重市場細分,且不僅是依靠一種模式。它嘗試各種不同的細分變數或變數組合,找到了同對手競爭、擴大消費群體、促進銷售的新渠道。 ―――高中低的產品組合策略。 先看錶二: 從上表可以看出,華龍面的產品組合是一個高中低相結合的的產品組合形式。而低檔面仍占據著其市場銷量的大部分份額。 ①全國市場整體上的高中低檔產品組合策略。既有低檔的大眾系列,又有中檔的甲一麥,也有高檔的今麥郎。 ②不同區域的高中低檔產品策略。 如在方便麵競爭非常激烈的河南市場一直主推的就是超低價位的六丁目系列。「六丁目」主打口號就是「不跪(貴)」。這是華龍為了和河南市場眾多方便麵競爭而開發出來的一種產品,它的零售價只有0.4元/包(給經銷商0.24元/包)。同時,華龍將工廠設在河南許昌,因此讓河南很多方便麵品牌日子非常難過。 而在全國其他市場如東北在繼「東三福」之後投放中檔的「可勁造」系列,在大城市投放「今麥郎」系列。 ③同一區域的高中低檔面組合,開發不同消費層次的市場。 如在東北、山東等地都推出高、中、低三個不同檔次、三中不同價位(見表一)的產品,以滿足不同消費者對產品的需要。 ―――創新產品策略。 每一個產品都有其生命發展的周期。華龍是一個新產品開發的專家。它十分注意開發新的產品和發展新的產品系列,從而來滿足市場不斷變化發展的需要。 ①華龍在產品規格和口味上不斷進行創新。從50g一直到130g,華龍在10年的時間里總共開發了幾十種產品規格。開發出了如翡翠鮮蝦、香辣牛肉、烤肉味道等十餘種新型口味。 ②華龍在產品形狀和包裝上進行大膽創新。如推出面餅為圓行的「以圓面」系列;「彈得好,彈得妙。彈得味道呱呱叫」彈面系列。封面上體現新潮、時尚、酷的「A小孩」系列等等。 ③產品概念上的創新。如華龍創造出適合中老年人的「煮著吃」的概念,煮著吃就是非油炸方便麵,只能煮著吃,非常適合中老年的需要。 ―――產品延伸策略。 ①產品延伸策略是華龍重要的產品策略。每一個系列產品都有其跟進的「後代」產品。 如在推出六丁目之後,又推出六丁目108,六丁目120,超級六丁目; 在推出金華龍之後 ,又推出金華龍108,金華龍120; 在推出東三福之後,又推出東三福120,東三福130; ②不僅有產品本身的延伸,而且有同一市場也注意對產品品牌進行的延伸。在東北三省推出「東三福」系列之後,又推出「可勁造」系列。 總之,華龍面的產品組合策略是比較成功的,值得我們認真分析和思考,有些方面也許還可以值得借鑒 ,值得推廣和運用。 轉載自:中國廣告人網站>創意策劃>飲料食品>詳細內容
E. 小時候那些美味經典的方便麵,你都吃過哪一種
說到方便麵,不論現在還是從前,都不得不提康師傅,從90年代初進入大陸市場至今一直銷量火爆,圖為1993年時的康師傅方便麵包裝,那時袋裝的售價1.5元左右,而當時普通工人平均月工資才100多元,當時小編最大的夢想就是長大了天天能吃康師傅,結果現在實現了……
說到過去的方便麵,北京麻辣方便麵也是一棵常青樹,上市近30年一直暢銷,小編記得20年前售價在5毛左右,在當年算是比較便宜的了。而且這種方便麵干吃比泡煮要更好吃。小時候有時沒錢買面了,就找出之前吃剩下的麻辣調料倒在手心舔一舔,哈哈,美味!
南德方便麵屬於北京麻辣方便麵的姊妹產品,味道相似,價格也差不多,現在很少見了,90年代也很暢銷。
幸運方便麵在90年代也是紅極一時,最火的味道應該是圖中的紅燒排骨麵,雖然當年感覺比康師傅味道要差一些,但是6毛錢的售價(95年左右)比康師傅的售價要親民多了。
幸運的另一款蟹黃面在當年也是非常火爆,除了傳統的粉裝調味料外,此面還多了一包蔥油,拌進面里那個鮮呀,不說了,小編要流口水了。
華豐的三鮮伊面在90年代也極為暢銷,味道鮮美,不論煮還是泡,都非常美味!90年代售價6--7毛錢一包,經濟實惠。
小編小時候也經常吃天方方便麵,尤其是當年看天方面的廣告中那一對雙胞胎小胖子吃面那個香啊,還有經典廣告詞:脆酥香,數天方,天方面,味真香!更是家喻戶曉。
華龍小康家庭方便麵在2000年左右非常暢銷,面餅大,價格實惠是它的特點,不過好久沒吃過了,味道有些忘了。
小時候,統一的一款方便麵-----面霸120也是非常火爆,比康師傅面餅更大(120g),價格基本相同,味道也類似,不過現在已經絕跡了,圖片也找不到了,配圖為現在的康師傅出的一款面霸方便麵。
2000年左右,華龍的六丁目方便麵也是紅極一時,源於鮮美的味道,親民的價格(6毛)。
80——90年代,北京的特色龍潭方便麵也是非常暢銷,不過小編這邊賣的很少,沒有吃過,歡迎吃過的朋友介紹一下!
冠生園在90年代暢銷的美味肉蓉面。
好勁道也是一款非常暢銷的方便麵,屬於統一集團,但是在十年前左右就消失了,非常遺憾。
福滿多方便麵在當年也是屬於經濟實惠量又多的方便麵,小編也非常喜歡吃,後來也是慢慢的消失了,不過最近康師傅又借福滿多之名推出了一系列方便麵,但是味道已經和從前有所區別了。
F. 分析一包方便麵上的食品添加劑有哪些屬於哪種食品添加劑,並分析其利弊。
找了包方便麵看了下,醬包和其他調味粉包加的添加劑較多。我看面餅主要加了酸度調節劑(碳酸鉀、碳酸鈉、六偏磷酸鈉、磷酸二氫銨、三聚磷酸鈉、焦磷酸鈉等),增味劑(谷氨酸鈉、5'-呈味核苷酸二鈉等),增稠劑(黃原膠、海藻酸鈉、羧甲基纖維素鈉等)、著色劑(梔子黃、核黃素等)。在生產工藝中具體使用的利弊就不太清楚了,沒用過。食品添加劑都經過風險評估證明安全可靠才會允許使用的。嚴格按標准要求使用的情況下不會對人體有傷害的。
G. 小時候吃的小康家庭方便麵
很多小時候的食品都不見了,也同樣緬懷過去美好的童年記憶。
H. 有一種最老的方便麵 味道特別好吃 叫什麼名字 不是華豐 也不是三線一面 誰知道 太想念那個味道了
是丹霞方便麵超好吃的比康師傅好吃100倍
I. 白象泡麵為何「墮落」了
白象方便麵在近幾年已經很少見了,取而代之的是康師傅和今麥郎。出現這種現象是很正常的,畢竟競爭對手越來越多,只要有一步走錯,就會導致自己的企業垮掉。除了競爭壓力大之外,還有就是企業的決策,一旦出現錯誤,就會導致“全軍覆沒”。有很多品牌都消失了,白象也無法避免。
不過也有很多企業改名之後重新崛起,我們現在所看到的今麥郎,前身就是華龍。當時很多人吃方便麵都不煮,覺得干吃會更有味道。隨著生活節奏的加快,方便麵也逐漸成為了生活中的主要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