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批發商和小批發商中間的批發水果差價還是相當可觀的,雖然說是差價不是太大,但是他們的批發量大利潤就可觀
Ⅱ 水果如何進超市
超市的采購要求超市采購水果,並不求價格最低,也不求檔次最高,而是希望采購最好賣且最賺錢的品種和檔次。超市通常會關注以下幾點: 2.水果的進價和毛利; 3.是否有銷售包裝沒有包裝,則損耗較大,稱重量、貼標簽也會增加銷售成本;有包裝,則要看該包裝能否既促進銷售又能保護商品; 4.能否直接上架銷售。如果還需要超市做二次加工處理,則會增加銷售成本。 因此,與農批市場不同,超市通常希望與有實力、有經營規模以及有品種組合能力的供應商形成穩定的購銷關系: 1.供應的水果品種和檔次豐富多樣,有足夠的選擇餘地,如果你只能供應少數幾個水果品種,進入門檻就會相當高; 2.供應的水果既要質優又要價廉; 3.若超市沒有門店配送能力, 供應商要能頂上; 4.超市之間發生價格戰時,供應商要能提供充分的支持; 5.一些外資超市、大型超市的財務管理很嚴格,更樂於從本地能夠提供產地證明和增值稅票的水果批發商處采購; 6.對於大量銷售的水果品種,大型超市更願意跳過中間環節直接從產地采購。 不同超市。不同策略由於農場在省城的銷售和配送體系尚未建立,以及農場運力的限制,不採用聯營方式進入超市經營,盡量迴避對門店的物流配送,減少直接介入賣場管理和協調的風險。 三種方式進入超市:1.水果代理 代理農場的水果,進人省城的連鎖超市。今後,與各地超市的水果供應商合作,逐步進入省內各大中型城市的零售終端。最終它們將發展成為農場最主要的渠道。 2.多品種直供 選擇有配送體系的本地連鎖超市A公司做批量直供,由農場根據訂單,定期將水果送貨到A公司的配送中心,再由A公司自行配送給屬下門店。 通過這種方式,能夠迴避門店配送,省事多子。 3.單品種直供 經過與外資零售B公司進行多次磋商,並邀請B公司蔬果采購經理實地考察農場之後,B公司簽訂了砂糖桔的年度采購合同,並就產地地塊和果樹種植管理等做了合同約定。如果合同執行順利,來年還會增加量采品種,並為B公司做自有品牌的水果包裝。盡管利潤空間有限,但是農場砂糖桔的年度銷售有了保障,也為農場今後發展訂單種植業帶來了更多機會。 現在有些水果有農葯殘留,可以做水果解毒處理,然後進超市,消費者滿意。
Ⅲ 水果批發市場的經營模式是什麼
「趕時間,搶水果。每天凌晨三四點就得起床,遲一分鍾都生怕好果子被人拿完了,價格也沒有優勢,真的像打戰般,不是你死就是我活。」
水果批發,很多人把它比喻成「賭博」,雖說有很大的盈利空間,但沒有身處行業中,無法體會行業人的艱辛。
水果批發市場的運營模式,通常有三種模式:
第一種是水果批發商自營:自己去產地收貨,貨發過來,自己進行銷售,自負盈虧。
第二種二級分銷:檔口從一級批發商進貨,然後自己進行銷售,自盈虧。
當然在很多小城市的批發市場往往會存在第一種和第二種同事經營的情況。
第三種是生產基地或收貨商(簡稱「貨主」)委託檔口代賣。貨主把貨發到批發市場合作檔口,由檔口負責銷售,檔口收取代賣費,貨主自負盈虧。
其中第三種「代賣」的模式:是水果市場非常普遍的合作模式,尤其是在一二級市場。為什麼會有採收代賣這種方式呢?有幾個因素,首先批發市場檔口資源是有限的,不是你想有就能有,像廣州江南,北京新發地,浙江嘉興等這些交易活躍的市場,不僅檔口難找而且費用高昂。
另外很多基地或收貨商不是長年都有貨供應,絕大部分只有一個生產季節,時間非常之短,自己設一個檔口,成本非常高;再次生產與銷售也是不同的分工,各具有獨特的專業性,沒有長時間的客戶積累,也未必能銷售得好價格。
正是由於這些原因,在全國大部分的水果批發市場,「代賣」模式都是貨主和代賣較為受歡迎的,像廣州江南,浙江嘉興,新發地等水果市場,這樣的合作模式估計佔比50%以上。
然而方式雖好,但這種模式也存在很多問題,尤其在信息通達的今天,檔口與貨主的矛盾也越來越多,其中最根本的原因就是「信用」。貨主認為檔口與他們的結算價格不真實,而檔口認為你的貨質量不好,價格根本就賣不好。
本來「代賣」是一個包賺不賠的生意,可是現在日子也越來越難受了,至少是多了很多的煩惱。小李是浙江嘉興的一個水果批發商,主要代賣貨主的西瓜、葡萄,蘋果等為主,他向小編訴苦,這兩年與貨主的溝通越來越難了,無論你怎麼用心賣,甚至貼錢賣,很多貨主都不相信。
以前一個貨主可以合作好多年,現在一個貨主能合作一年就算很理想了。
產生這樣的情況,小李道出了實情,這也不能只怪貨主,通過他這幾年總結出來的經驗與教訓,有如下幾個原因。
1.行業歷史行原因
批發市場的代賣由來已久,以前信息不通暢,再加上批發商參差不齊,確實有檔口老闆貪圖小利,虛報價格的,形成了一個不好的印象,很多人都有一種觀念,十個代賣商七個會蒙錢。
2.水果的復雜性
水果的價格是由質量和行情決定的,沒有統一的標准,每時每刻都發生變化,有時一天時間價格差異一兩倍,自己都搞不懂,又怎麼向貨主解釋得明白呢。
3.大環境變差
這幾年水果行業發展速度太快,目前普遍供過於求,行情低迷是常態,生產基地及收貨商生存環境也很惡劣。以前行情不錯,大家都賺錢,所以一般算大帳不拘小節,差不多就算了,現在常常虧錢,所以在「代賣」這個環節也重視了很多,心態也變成了很大。
4.賬目混亂
市場操作手法原始,與時代脫節。也是小李認為最重要的一點,現在社會科學發展日新月異,信息交流透明,但是水果批發業的銷售模式仍然停留在幾十年前,全都是手工作業,原始又落後,沒有辦法讓貨主信服放心。這些問題都是導致水果批發市場的經營模式。而且有的經營模式真的是很好,值得提倡。但是對於不好的,我們也就應該去除掉讓這種水果批發市場。越來越好。
Ⅳ 加盟水果店是自己進貨還是公司派送
自己進貨哦
Ⅳ 做水果批發商的相關細節
1、首先確定營業地點,例如是在人流量大的小區租門臉,還是在農貿市場里賣2、其次解決貨源,可以去產地直接收,這樣不太適合初次做水果生意的人。可以去天天樂果品批發配送中心,進貨。品種全,價格也很便宜。
Ⅵ 請問一般水果店的老闆是否需要批發的經銷商送貨,或是專門從事給水果零食店配送水果的生意是否可行
一般利潤率有30%.
Ⅶ 水果批發商的進貨渠道
水果批發商的進貨渠道有以下幾種:果農產地,本地水果批發商,外地水果批發商,互聯網平台。
1、果農產地
果農產地的水果價格是最低的,水果來源也是最好的,但是對量有一定的要求,否則價格也不會太低,普通商家很難確定合作關系。
2、本地水果批發商
本地水果批發商有自己固定的場地,它們又分為兩種,一批人到外地收貨,自己再批發,另一批人從外地中間商處接貨,這種渠道進貨價格比較高,但相對來說比較好合作。
3、外地水果批發商
外地水果批發商一般沒有固定場所,也可分為兩種,一種水果批發商在本地收大量的果子,運到水果批發市場直接批發給零售商,另一種是大種植戶直接把自己家中的果子運到水果市場批發給零售商,這種進貨渠道只是相對外地而言,與本地水果批發商價格相差不大。
4、互聯網平台
水果批發市場也可以從水果批發市場進貨,互聯網平台能夠將各種貨源整合起來,提供給有需求的人來批發,然而相對說,互聯網平台進貨中間渠道太多,往往價格比較高。
批發商銷售力量使生產商能夠以較小的成本接觸更多的中小客戶。由於批發商接觸面比較廣,常常比生產商更多得到買方的信任。
(7)水果批發商和水果店聯營擴展閱讀:
批發商的功能:
1、購買
批發商的購買活動,是商品流通過程的起點,批發商憑借豐富的經驗與市場預測知識,預計市場對某些商品的需要情況,先行組織貨源,隨時供應客戶,使零售商能節省進貨中所花費的時間、人力與費用;對生產者來說,因批發商每批進貨量較大,也可節省營銷費用。
2、分銷
分銷的功能對於生產者與零售商具有同等的效用。通常,生產者從運輸管理及管理成本考慮,不願意小批量出售;而零售商限於資金條件,無力大量購買,限於人力,也不可能向每個生產者去購買。批發商既可以向生產者做大量購買,又可將貨源分割成小單位轉售給零售商。
3、運輸
產品運輸是產品藉助於動力實現在空間上的位置轉移,是商品流通中的一個重要環節。
批發商在購進、分銷和促銷活動中,發揮了中間商集中、平衡與擴散的功能,並促成商品交換。批發商在采購商品後,還要擔負組織產品運輸的任務,及時、准確、安全、經濟地組織產品運輸,使生產者可以避免積壓,零售商減少庫存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