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杭州沸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怎麼樣
杭州沸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是2016-08-18注冊成立的有限責任公司(自然人投資或控股),注冊地址位於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區西園八路11號2幢C座1樓102室。
杭州沸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注冊號是91330109MA27YG9A5M,企業法人吳戰國,目前企業處於遷出狀態。
杭州沸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的經營范圍是:環保技術研發;電子商務服務平台的研發、推廣;科技信息咨詢;生物技術、計算機、信息專業領域內的技術開發、技術咨詢、技術轉讓、技術服務;沸石的研發、批發、技術轉讓、技術推廣;其他無需報經審批的一切合法項目。
通過愛企查查看杭州沸石環保科技有限公司更多信息和資訊。
② 沸石柱床再生方法有哪些
沸石柱床再生方法有:
(1)化學再生 即用含有適當再生劑(H2S04、HCl、HNO。、NaOH、NaCl)的液相處理所用過的斜發沸石。化學再生的過程實際上是離子交換過程的逆過程,可表示如下:
NH+z一+x+??x+z一+NH乒
其中Z表示鋁硅酸鹽的陰離子格架,X表示Na+或H+。因,此,再生時,可採用鹼性條件下,Na+置換。在此條件下,方程式左邊的Na+離子濃度高,右邊的NH+在鹼性條件下轉變為分子狀態的NH3,NH+g~NNNd,,使反應更易向右,即再生的方向進行。
(2)熱再生 即將用過的沸石加熱到不同的溫度(300~600~(:)進行再生。有報道沸石經熱再生後,NH≯去除能力有顯著的提高。
(3)生物再生 利用硝化細菌將吸附的銨氮硝化為硝態氮,再經反硝化細菌還原為氮氣排出,實現沸石的再生。
③ 陝西省洛南縣木龍溝鐵礦床
一、礦床概況
木龍溝鐵礦位於陝西省洛南縣,屬矽卡岩型鐵多金屬礦床,查明鐵礦石資源儲量1816.5萬噸,達中型規模;共伴生銅金屬量2728噸,鋅金屬量7377噸,鉬金屬量7959噸,平均品位TFe30.41%、Cu0.46%、Zn0.93%、Mo0.074%。
二、礦床地質特徵
(一)礦區地質
礦區出露地層主要為中新元古界龍家園組和巡檢司組厚層燧石條帶白雲岩,它也是成礦的主要圍岩。侵入岩為燕山期花崗閃長斑岩小侵入體。北北西向斷裂與層間裂隙復合構造是主要控礦構造(圖6-26)。
(二)礦床地質
該礦床屬於鎂矽卡岩型磁鐵礦礦床。除鐵外,伴生鉬、銅、鋅、硫。在已勘探的0.3 km2范圍內,共圈定鐵礦體314個,計算資源儲量的共121個。礦體個數多、規模小,大小懸殊。最大礦體長度可達242 m,斜深可達545 m,最小礦體長度和斜深不超過50 m。礦體形態多為似層狀、脈狀,少數為豆莢狀、透鏡狀。礦體有分支膨縮現象。礦體厚度變化大,品位較穩定,均屬貧礦。
主要礦體產於花崗閃長斑岩小岩株外接觸帶的鎂矽卡岩中。磁鐵礦礦體主要賦存在透輝石-鎂橄欖石矽卡岩和硅鎂石矽卡岩中,呈透鏡狀、似層狀和不規則狀等成群出現(圖6-27)。少數礦體產於蛇紋石化白雲質大理岩中。礦體的規模和鎂矽卡岩的發育程度呈正比。礦體在鎂矽卡岩中分布不很均勻。
輝鉬礦一般呈細脈浸染狀或薄膜狀鱗片集合體交代蝕變花崗閃長斑岩或內帶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在透輝石-鎂橄欖石磁鐵礦和透輝石矽卡岩中有時也能見到較好的礦化。與輝鉬礦化有關的圍岩蝕變主要為較晚期的低溫沸石化、碳酸鹽化、黃鐵礦化和硅化等。輝鉬礦含量的多少,似與被交代圍岩岩性有一定關系,其中以交代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和石榴子石花崗閃長斑岩者品位最佳。
圖6-26 木龍溝鐵礦區地質圖
圖6-27 陝西木龍溝鐵礦剖面
黃銅礦、閃鋅礦常和磁黃鐵礦、黃鐵礦等金屬硫化物伴生,主要產於外帶鎂矽卡岩和磁鐵礦礦體內,局部也見於蛇紋石化大理岩中,它們一般呈微晶、不規則狀細脈、網脈或團塊交代鎂橄欖石、斜(粒)硅鎂石、透閃石、磁鐵礦、磁黃鐵礦和早期黃鐵礦。閃鋅礦的含鐵量高達11.38%~12.65%,屬鐵閃鋅礦。
上述礦化具有從岩體向外,依次為鉬礦化、磁鐵礦化、銅鋅礦化、鉛鋅礦化的空間分帶。
(三)礦石特徵
木龍溝礦區的礦石金屬礦物主要為磁鐵礦,次為鎂鐵礦、鎂磁鐵礦、黃鐵礦、黃銅礦、磁黃鐵礦、鐵閃鋅礦、輝鉬礦,含少量假象赤鐵礦、白鐵礦等。非金屬礦物主要有鎂橄欖石、斜(粒)硅鎂石、透輝石、蛇紋石,次為金雲母、白雲石、方解石、鎂綠泥石、透閃石和石榴子石等。
礦石的交代結構構造十分發育,主要有似海綿隕鐵結構、出溶結構、交代殘留結構、浸染狀構造、條紋(條帶)構造、角礫狀構造、環帶狀構造、網脈狀構造等。
三、礦床成因
該礦床為與花崗閃長斑岩有關的鎂矽卡岩型鐵多金屬礦床。趙一鳴等(2012)將該礦床的形成過程分為4個階段。
1.接觸熱變質作用和岩漿交代作用階段
由於花崗閃長斑岩的侵入,使接觸帶的鎂質碳酸鹽岩重結晶,成為白雲質大理岩,局部出現方鎂石和尖晶石等高溫富鎂礦物;鈣質頁岩或泥質灰岩則變為角岩或角頁岩。在內接觸帶,由於岩漿的交代作用,有時形成透輝石-基性斜長石岩。
2.岩漿期後矽卡岩階段
岩漿凝固以後,在構造有利地段,由於上升的高溫熱液作用於接觸帶岩石,使其發生接觸交代作用。在外帶首先形成大量透輝石矽卡岩,隨後又形成鎂橄欖石矽卡岩和斜(粒)硅鎂石矽卡岩,並伴有多量磁鐵礦。在內帶,較早發生的是鉀長石化和透輝石化作用,進而形成透輝石-石榴子石矽卡岩。
3.高中溫熱液作用階段
在此階段內繼續生成磁鐵礦,與它有關的交代礦物主要有金雲母、透閃石和蛇紋石。隨著熱液中硫濃度的增高,磁黃鐵礦、早期黃鐵礦和鐵閃鋅礦等金屬硫化物先後晶出,往往交代早期形成的磁鐵礦-鎂橄欖石矽卡岩或磁鐵礦-斜硅鎂石矽卡岩;在內接觸帶則形成輝鉬礦。
4.中低溫熱液作用階段
主要形成黃銅礦和晚期黃鐵礦等金屬硫化物,相應的蝕變礦物有石英、沸石、綠泥石、絹雲母、方解石和白雲石等。最晚生成的是充填於白雲岩裂隙中的鉛鋅礦脈和錳礦脈,屬於成礦作用的尾聲。
不同成礦階段的礦物共生組合表明,岩漿期後含礦熱液隨著成礦作用過程的發展而逐漸變化,總的趨勢是:鹼-酸-鹼。早期矽卡岩階段在內帶岩漿岩中常伴隨較強的鉀長石化或方柱石化,說明熱液性質是偏鹼性的;隨著磁鐵礦、金屬硫化物及伴隨的硅鎂石、金雲母、透閃石等含氟礦物的晶出,標志著溶液由鹼性變為酸性或弱酸性;較晚期的中低溫含水硅酸鹽(如沸石類、絹雲母等含鈉、鉀礦物)的大量出現,反映了晚期溶液又以鹼性占優勢。
④ 哪位告訴我沸石哪裡有采
1932年,McBain提出了「分子篩」的概念。表示可以在分子水平上篩分物質的多孔材料。雖然沸石只是分子篩的一種,但是沸石在其中最具代表性,因此「沸石」和「分子篩」這兩個詞經常被混用。人造沸石是:磺酸化聚苯乙烯;天然沸石:鋁硅酸鈉。沸石族礦物常見於噴出岩,特別是玄武岩的孔隙中,也見於沉積岩、變質岩及熱液礦床和某些近代溫泉沉積中。浙江省縉雲縣為我國境內沸石儲量最高的地區。
⑤ 沸石的品種
自然界已發現的沸石有80多種,較常見的有方沸石、菱沸石、鈣沸石、片沸石、鈉沸石、絲光沸石、輝沸石等,都以含鈣、鈉為主。它們含水量的多少隨外界溫度和濕度的變化而變化。晶體所屬晶系隨礦物種的不同而異,以單斜晶系和正交晶系(斜方晶系)的佔多數。方沸石、菱沸石常呈等軸狀晶形,片沸石、輝沸石呈板狀,毛沸石、絲光沸石呈針狀或纖維狀,鈣十字沸石和輝沸石雙晶常見。純凈的各種沸石均為無色或白色,但可因混入雜質而呈各種淺色。玻璃光澤。解理隨晶體結構而異。莫氏硬度中等。比重介於2.0~2.3,含鋇的則可達 2.5~2.8。沸石主要形成於低溫熱液階段,常見於噴出岩氣孔中,也見於熱液礦床和近代溫泉沉積中。沸石可以借水的滲濾作用,以進行陽離子的交換,其成分中的鈉、鈣離子可與水溶液中的鉀、鎂等離子交換,工業上用以軟化硬水。沸石的晶體結構是由硅(鋁)氧四面體連成三維的格架,格架中有各種大小不同的空穴和通道,具有很大的開放性。鹼金屬或鹼土金屬離子和水分子均分布在空穴和通道中,與格架的聯系較弱。不同的離子交換對沸石結構影響很小,但使沸石的性質發生變化。晶格中存在的大小不同空腔,可以吸取或過濾大小不同的其他物質的分子。工業上常將其作為分子篩,以凈化或分離混合成分的物質,如氣體分離、石油凈化、處理工業污染等。
⑥ 沸石(Zeolite)
一、概述
沸石是沸石族礦物的總稱,是一族含水的鹼或鹼土金屬鋁硅酸鹽礦物。1756年由瑞典礦物學家在冰島玄武岩杏仁體內發現沸石,對其晶體加熱具明顯泡沸現象,故得此名。
沸石分天然與合成兩類,已發現天然沸石40多種,人工合成沸石150多種,由於從天然沸石礦中提取沸石成本低、產量高,故天然沸石礦是人們尋找、應用和研究的主要對象,為當今世界備受重視的新興礦產資源。
二、礦物性質
沸石的礦物組成,除含沸石礦物(如斜發沸石、絲光沸石、菱沸石等其他種類的沸石)外,伴生的礦物還有石英、玉髓、蛋白石、方英石、蒙脫石、高嶺石、長石、雲母、綠泥石等礦物以及晶屑、玻屑、岩屑等。沸石族礦物主要為斜方晶系和單斜晶系,少數為等軸晶系、三方晶系。晶體多呈纖維狀或束狀、柱狀等。顏色多為無色或白色及淺黃、淺綠、淺紅、淺褐等色,硬度3.5~5.5,相對密度2.1~2.5g/cm3。
沸石的化學組成十分復雜,因種類不同有很大差異,沸石的一般化學式為AmBpO2p·nH2O,其中:A為Ca、Na、K、Ba、Sr等陽離子,B為Al和Si,p為陽離子電價,m為陽離子數,n為水分子數。例如斜發沸石的化學式為:(Na、K、Ca)2-3[Al3(Al、Si)2Si13O36]·12H2O,絲光沸石化學式為:Na2Ca[AlSi5O12]4·12H2O。
三、用途
沸石的獨特礦物結構和晶體化學性質使它具有強吸附性、離子交換及催化性能等,因此,沸石礦作為一種高效建材非金屬礦種,被廣泛應用於工業、農業、國防等部門,並且它的用途還在不斷地開拓。
1)在石油、化學工業中,用作石油煉制的催化裂化、氫化裂化和石油的化學異構化、重整、烷基化、歧化;氣、液凈化、分離和儲存劑;硬水軟化、海水淡化劑;特殊乾燥劑(乾燥空氣、氮、烴類等)。
2)在輕工行業用於造紙、合成橡膠、塑料、樹脂、塗料充填劑、素質顏色等。
3)在建材工業中,用作水泥水硬性活性摻和料,燒制人工輕骨料,製作輕質高強度板材和磚。
4)在國防、空間技術、超真空技術、能源開發、電子工業等方面,用作吸附分離劑和乾燥劑。
5)在農業上用作土壤改良劑,能起保肥、保水、防止病蟲害的作用。在禽畜業中,作飼料(豬、雞)的添加劑、除臭劑等,能使禽畜生長加快,體壯肉鮮,產蛋率高。
6)在環境保護方面,用來處理廢氣、廢水,從廢水廢液中脫除或回收金屬離子,脫除廢水中的放射性污染物。離子交換後飽和放射性物質的沸石,又可以作為輻射源使用。還可以從合成氨工廠的廢氣中回收氨,從硫酸廠的廢氣中回收SO2。
此外,天然沸石可應用於太陽能製冷方面。天然沸石無疑是頗有前途的礦物資源。
四、地質特徵
沸石礦床的類型很多,分類方法也不一致,按地質成因可分為內生和外生沸石礦床兩大類,內生成因的礦床一般不能形成大規模單礦物的堆積,暫無工業意義,而外生成因的礦床往往形成有重要價值的工業礦體。
原中國科學院地質研究所蘇明迪等在《地質科學》(1983年第2期)發表的《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地質特徵和成因》一文中指出:在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岩中的沸石主要是由降落或噴溢在淡水湖盆地或陸地上的火山灰、火山灰流和火山熔岩中的火山玻璃在「開放體系」中與湖水、滲透地下水或火山活動後期的熱水反應所形成的,進一步可分為兩種成因亞類,一種亞類是指在遠離火山通道的淡水湖盆地中由火山碎屑岩中的玻屑在成岩作用期間與水介質反應生成的沸石岩,以產出斜發沸石為特徵,多呈層狀、似層狀,甚至多層狀,具有規模較大、質量較均勻等特點。如黑龍江海林縣、勃利縣,河北省圍場縣、宣化縣、蔚縣等地的沸石岩便屬此類。另一種亞類是指距火山通道不遠的玻璃質火山熔岩及其伴生的部分火山碎屑岩,在它們形成後,與滲透地下水或火山活動後期的熱水反應形成的。以產出絲光沸石為特徵,多呈透鏡體狀、似層狀,大多數規模較小,質量不均勻,如浙江縉雲縣、吉林九台縣、遼寧彰武縣、安徽宣城縣等地的沸石岩屬於此類。這兩種成因亞類的沸石岩都可能具有工業意義。
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成因分類見表2-24-1。
表2-24-1 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成因分類
(據戴長祿《中國東部中生代火山岩中沸石岩的地質特徵和成因》,1983)
五、礦床分布
沸石族礦物是一種富含水的K、Na、Ca、Ba鋁硅酸鹽。形成沸石族礦物的先決條件是必須有富含足夠水分的鹼和鹼土金屬的鋁硅酸鹽等成礦物質,因此各個地區沸石礦床的形成時代與分布特徵,都與每個地區的火山活動密切相關,國內外沸石礦床多集中於新生代和中生代後期。從世界范圍看,沸石岩一般產在厚層沉積的和同生的火山作用較年輕的(主要是新生代,其次為中生代)造山帶,主要集中分布在環太平洋地區和古地中海地區。中國東部瀕臨太平洋,屬環太平洋造山帶的一部分,故我國已知的沸石礦床大多分布於東部火山岩地區,處於新華夏系構造的第二隆起帶及第二沉降帶之邊緣,這些地區的沸石礦床主要形成於晚侏羅世和早白堊世。總的趨勢是從東向西沸石產出時代有變新的傾向,這與我國東部中生代地質構造發展和火山活動有關。
六、可供資源
我國是一個沸石資源豐富的國家。自1972年首次在浙江縉雲發現具有工業價值的沸石礦床以來,浙江省已成為沸石的主要產地,具體分布在浙東縉雲—天台一帶。
近年來發現的沸石岩產地,主要分布於我國東部浙江、山東、河北、黑龍江、河南、吉林、遼寧、內蒙古、廣東、廣西、安徽及西部的新疆、甘肅等省區。據2005年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統計,全國已有16個省、自治區相繼發現沸石岩礦區41處。其中浙江縉雲、河北獨石山、黑龍江海林沸石礦是我國較大型的3個沸石礦,查明資源儲量約22.55×108t(見表2-24-2)。
表2-24-2 中國沸石礦床查明資源儲量的分布情況
(據國土資源部《全國礦產資源儲量通報》,2005)
⑦ 沸石是什麼東西
沸石(Zeolite)是沸石族礦物的總稱,是一種含水的鹼金屬或鹼土金屬的鋁硅酸礦物,最早發現於1756年的歐洲。瑞典的礦物學家克朗斯提發現有一類天然硅鋁酸鹽礦石在灼燒時會產生沸騰現象,因此命名為「沸石」,在(希臘文Zeo=Boil=沸,Lite=stone=石)意為沸騰的石頭,簡稱沸石。
沸石是由3種元素硅(Si),鋁(Al),氧(O)組成的四面體,其中硅氧四面體和鋁氧四面體間構成無限拓展的三維空間架狀結構。在沸石的四面體結構中,以鋁離子取代硅離子所造成的負電荷由鈉離子、鉀離子、鈣離子和鎂離子等平衡,因此沸石具有較強的離子交換和吸附能力。
由於沸石獨特的結構,施入土壤中可以增加土壤對氨離子、鉀離子等陽離子的吸附能力,減少養分損失,提高肥料利用率,沸石會吸收土壤中的重金屬及鈍化土壤中的重金屬離子,降低其對生物的影響性。
沸石內部充滿了細微的孔穴和通道,比蜂房還要復雜得多,1立方微米具有100萬個孔穴。假如把沸石比作旅館,那麼1立方微米的這種「超級旅館」內就有100萬個「房間」,這些房間能根據「旅客」(分子和離子)的性別、高矮、胖瘦、嗜好的不同自動開門或擋駕,絕對不會讓「胖子」到「瘦子」的房間去,也不會使「高個子」與「矮個子」同住一室,這就使沸石具有獨特的分子篩作用。
沸石獨特的結構,其內部表面積很大,每克沸石的比表面積可達355~1000㎡,因此沸石對離子的吸附量很大。沸石內部的通道大小均勻、固定,孔徑大小為 0.3~1.0nm,小於其直徑的物質能被吸附,大於其直徑的物質則不能被吸附,所以其對離子和分子的吸附具有選擇性。這種對離子的選擇交換特性是沸石應用於土壤改良的理論基礎之一。
全球沸石分布
目前世界上已有中國、美國、澳大利亞、紐西蘭、日本、俄羅斯等40多個國家發現了沸石礦床。據統計,全球沸石儲量超過100億噸。
中國沸石資源儲量全球第一,主要分布在華北、東北、華中、華東地區,已探明的礦點超過400處,總儲量達40億噸,公司所在地沸石資源儲量20億噸,佔全國總儲量50%。
目前世界上已發現的沸石有43種,常見的有斜發沸石、絲光沸石、方沸石、菱沸石、片沸石等,其中斜發沸石、絲光沸石最具有商業應用價值。
⑧ 沸石礦床地質勘查與評價
一、礦床一般工業指標
1.一般工業要求
沸石是一礦多用的礦種,有的用途尚在試驗階段,評價指標難以統一。在分析對比沸石含量與
1)邊界指標(相當於邊界品位):
2)工業指標(相當於最低工業品位):
3)K+交換量<13mg/g,但
4)當K+交換量10~13 mg/g,
5)開采技術條件:最低可采厚度:2m;夾石剔除厚度:≥1m。
2.沸石礦床的一般工業指標建議
我國對沸石岩的利用,主要是在水泥工業上。因此目前制定沸石礦床的一般工業指標,根據水泥工業的要求,提出以下意見(表12-8)。
表12-8 斜發沸石岩礦床一般工業指標
3.我國天然沸石評價建議工業指標(表12-9)
表12-9 我國天然沸石品級劃分標准
(據鄭延力等,1929)
4.沸石礦床工業指標的實例
(1)吉林省九台縣銀礦山沸石礦
吸銨值:邊界指標≥50mmol/100g;工業指標≥70 mmol/100g。可采厚度≥1m,夾石剔除厚度≥2m。
(2)吉林省長春市大頂山沸石礦
吸銨值:邊界指標≥50mmol/100g;礦塊指標≥70 mmol/100g。可采厚度≥1m,夾石剔除厚度≥2m。
二、礦床勘探類型劃分
影響礦床勘探類型劃分的主要影響因素有:礦體的規模、礦體的形態、有用組分或礦物的分布均勻程度、礦化的連續性及礦體產狀的穩定性等。
目前對沸石礦床的勘查還沒有制定統一的規范可循,所以沸石礦床勘探類型的劃分可根據以上幾方面綜合分析,並結合類似非金屬礦床的勘探經驗來進行。例如,浙江縉雲老虎頭礦床,根據礦體呈似層狀、傾角平緩、礦體厚度大,形態較規則、品位穩定,並借明礬石等非金屬礦床及其他似層狀、層狀礦床勘探工作的一般經驗,將老虎頭礦床的勘探類型確定為簡單的勘探類型。
三、勘探工程間距的要求
勘探工程間距直接影響勘探成果的質量。勘探工程間距要按照勘探工作的不同階段,根據礦床產出的具體情況,並參考相似的非金屬礦地質勘探規范的要求確定,以保證相應儲量級別所必需的勘探工程網度(表12-10)。
表12-10 沸石勘探工程間距實例
四、采樣、樣品加工及化驗要求
1.采樣
化學分析樣品採取的原則:應沿著礦體厚度方向,即沿物質成分變化最大的方向採取。采樣時按照不同礦體區別不同礦石類型和品級,分段采樣,如礦體與夾石、圍岩界線不明,則需連續採取樣品,確定其界限。樣品必須有代表性,能如實反映客觀實際,避免人為的富化或貧化。
采樣方法:在地表和坑探工程中用刻槽法、刻線法、剝層法、全巷法和揀塊法,其中刻槽法應用最廣,是常用的方法。刻線法是刻槽法的簡化,過去多用於普查和評價階段,但對品位比較均勻的礦體,勘探階段也可使用。
坑探工程中刻槽取樣的布置原則:一般應按不同礦體石類型、品級分段連續採取。采樣間隔視礦化均勻程度而定。
基本分析樣段長度(按礦體真厚度計算)一般2m;如果礦石沿厚度方向品位變化不大,且不在邊界品位上下波動時,樣長可適當放寬1~2m。
基本分析采樣方法,在礦體露頭或坑探工程中通常採用刻槽法,樣槽規格一般可採用(5cm ×3cm)~(10cm ×5cm),連續刻槽取樣,夾石剔除厚度1m;鑽孔采樣採用半心法,不同回次岩心直徑或採取率相差很大時要分別採取,採集樣品的半心和保留的另一半岩心其成分應基本相似。
2.樣品加工
天然沸石的一般處理方法:天然沸石一般處理方法包括把天然沸石原礦粉碎到一定的粒度,然後置於鹽酸或硫酸溶液中浸漬處理一定時間,再把中和後的礦樣放在水中煮沸,待一定時間後,將處理品經過乾燥、焙燒。經過這樣處理的天然沸石,能提高它的吸附性能。
3.基本分析
基本分析主要測陽離子交換性能(
化學成分分析包括SiO2,Al2O3,Fe2O3,FeO,TiO,CaO,MgO,K2O,Na2O,MnO,H2O,H2O等項目的測試。
礦石物性測試項目,包括比表面積、熱穩定性、耐酸性等。
五、礦床地質經濟技術評價要點
沸石礦床我國目前尚無地質勘探規范。國內正規勘探過的礦床也不多,現就地質勘探工作中應注意的問題提出以下幾點意見。
1)加強綜合勘探。從國外已發現的沸石礦床來看,沸石與許多沉積礦產,如鋁土礦、錳礦、天然鹼、膨潤土、珍珠岩或粘土都有一定的伴生關系。我國幾個沸石礦床都與珍珠岩、膨潤土共生,因此,在勘探沸石礦床的同時,應綜合考慮共生的膨潤土、珍珠岩的評價和勘探,或者在評價膨潤土、珍珠岩礦床時對伴生的沸石應進行綜合勘探。
2)沸石的勘探工作應對質量好、有一定規模、易於露天開采、交通條件較好的沸石礦床,優先進行淺部評價勘探將會有明顯的經濟效益。
3)確定沸石種屬。沸石種類很多,不同種類的沸石有不同的成因,不同的硅鋁比值,因而決定了不同的用途,從目前的經濟技術條件來看,低硅沸石沒有工業意義。而高硅沸石在沸石的種類中占的比重很小,但卻存較大的工業意義。目前國內外工農業上僅利用少數幾種高硅沸石(主要是斜發沸石、絲光沸石、菱沸石等)。因此,在勘探礦床時,要對沸石進行定性鑒定,確定沸石種類。
4)勘探時還要較為詳細研究不同種類沸石的物理化學性質,因沸石特性不同,其用途不同,如沸石的比表面積、陽離子交換性能(K+,
5)勘探時應注意對沸石岩應用的研究。沸石大多是由火山碎屑岩、凝灰岩、火山玻屑凝灰岩轉變而成,一般埋藏較淺,產狀平穩,有許多已出露地表,所以多適於露天開采,這樣成本較低,有的則與珍珠岩、膨潤土共生組成復合礦層,這樣可綜合開采,成本更低,經簡單加工即可以使用。如果沸石用於土壤改良時則不需選礦處理,開採的礦石碎成粉末可直接使用。然而在許多情況下,由於天然沸石受到純度及某些自然弱點的影響,不能滿足工業要求,需要進行提純(選礦)。
⑨ 鈾礦床成因
1.鈾遷移形式
含鈾熱液中主要陰離子是、F-、Cl-和Br-等。此外,還存在OH-的活度:αOH-=kw/αH+,在鹼性介質中主要是和,但是只在pH<4的酸性
介質中存在,所以很難形成硅酸絡合鈾醯離子。根據晶體場理論,Cl-和Br-是弱場配位體,形成的鈾醯離子很不穩定。
下面幾種情況值得注意:①成礦熱液中的活度較高,其他含鈾離子可以忽略不計;②絕大多數礦床中,鈾主要以形式參與成礦;③礦石的物質組成,以瀝青鈾礦-方沸石化和瀝青鈾礦-碳酸鹽化為主。
2.鈾沉澱機理
熱液成礦中鈾的沉澱可以由各種原因引起,但鈾的沉澱主要是六價鈾的還原作用。
熱液成礦中鈾氧化物成分中四價鈾占明顯優勢,因此可以根據固體相UO2與鈾遷移形式之間的氧化-還原平衡來討論鈾的沉澱機理。如成礦熱液中含鈾離子以和為主,故UO2 沉澱與溶解鈾之間的平衡可由下述方程式確定,按能斯特方程可得出以下結果: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非洲尼日特吉達地區鈾成礦作用與預測
式中:α1、α2、α3、α4 分別表示UO2,F-的活度。
由上述可以看出:①鈾遷移形式的變化對鈾還原沉澱開始的Eh 值有明顯影響,UO2相對於需要更充分的還原條件才能被還原成礦;②溫度降低,鈾還原沉澱開始,Eh 值升高,故降低溫度有利於鈾從熱液中沉澱富集;③熱液中含鈾離子活度與UO2 開始沉澱的Eh 值呈正相關關系,即含鈾離子活度每升高一個數量級,Eh 由0.042 V升高(150℃時)至0.047V(200℃時);④熱液中配位離子(和F-)對UO2 開始沉澱時Eh 值的影響與含鈾離子活度的影響在方向上相反,活度每升高一個數量級,Eh 值由0.084V升高(150℃時)至0.094V(200℃時),F-活度每升高一個數量級,Eh值由0.168V升高(150℃時)至0.188V(200℃時),它們的增高對鈾沉澱不利。
3.流體的來源
在研究區含礦岩層和與含礦作用相關的構造脈體中取得了15塊鈣質膠結砂岩或碳酸鹽脈體,在東華理工大學核資源與環境教育部重點實驗室進行了測試分析,數據見表8-2。從表中可以看出,δ13C的變化范圍在-1.99‰~-5.02‰之間,δ18O的變化范圍在-1.53‰~-12.80‰之間。整體而言,鈾異常和碳氧同位素特徵有一定的相關性,主要表現為具有礦化異常的碳同位素小於-3‰,對應的氧同位素大於-5‰。根據碳氧同位素特徵,研究區碳酸鹽和鈣質膠結物具有兩期作用,且在氧同位素特徵上表現明顯,具有典型的雙峰式。從對T-30-5樣品的觀察可知,紫紅色的方解石脈體被灰白色脈體包圍或切割,則紫紅色碳酸鹽脈體應為早期脈體。早期碳酸鹽氧同位素值在-1.53‰~-4.88‰之間,晚期碳酸鹽氧同位素值在-8.71‰~-12.80‰之間。
表8-2 特吉達地區碳酸鹽脈體和鈣質膠結砂岩中的碳氧同位素分析
從圖8-15可知,碳同位素與氧同位素具有相似的變化規律。前人的研究表明,氧同位素值小於-10‰,表明碳酸鹽受到後期淡水淋濾或熱液作用的影響,δ18O發生負漂移。此期δ13C的變化范圍在-1.99‰~-3.09‰之間,表現為正異常,與海水中的δ13C值較為一致。一般情況下,有機碳的加入會使得δ13C發生負漂移,而正漂移表明δ13C來源於(深部)無機碳或熱液作用,這與研究區其他現象一致。
圖8-15 特吉達地塊碳氧同位素變化規律
研究區經常看到紫紅色砂岩、粉砂岩、泥岩中有灰色脈體(圖8-12)或灰白色粉砂岩、泥岩中具有紫紅色斑,推測這種色斑應是還原殘斑,還原作用可能是由油氣作用造成,因尚未見與油氣相關的物質,具體原因將是下一步研究的方向之一。
⑩ 吉林長威子硅灰石礦床
長威子硅灰石礦床是吉林省地礦局第一地質大隊於1978年發現的,1981年轉入初勘,1983年提交了初勘報告,確定為一大型優質的硅灰石礦床。
(一)礦區地質概況
礦區位於磐石縣西北約35km,構造上屬海西褶皺系吉林復向斜的西南緣。區內地層以石炭系為主,岩漿活動頻繁,褶皺和斷裂構造均較發育。
1.控礦地層
礦區僅見到中石炭統磨盤山組和上石炭統石嘴子組。礦體主要賦存於磨盤山組的頂部及石嘴子組的底部,層位穩定。
磨盤山組(C2m)劃分為兩個岩性段:第一岩性段為硅質團塊大理岩及白雲石大理岩,賦存有硅質團塊及薄層礦,厚57m;第二岩性段為厚層大理岩夾薄層角岩,含少量石墨大理岩及硅質團塊大理岩,賦存薄層礦。
石嘴子組(C3sh)也分為兩個岩性段:第三岩性段由條帶狀硅質大理岩和薄層硅質角岩組成,厚122m,工業礦體主要賦存在該岩性段內。第四岩性段為變質砂岩、粉砂岩、角岩夾大理岩和白雲質大理岩,賦存有薄層礦。
由上可知,硅質大理岩是形成硅灰石礦的有利原岩岩性。
2.岩漿岩
礦區的岩漿岩均為燕山期產物,按侵入順序可分為兩期:輝長岩侵入時間稍早,局部有斜長岩和閃長岩。花崗岩形成相對較晚,岩石類型有花崗岩、鉀長花崗岩、花崗正長岩等。兩期侵入體穿切和分割了中、上石炭統,部分在岩體中呈捕虜體產出。看來,這兩類侵入體為成礦提供了熱源和流體。
3.構造
礦區內地層總的為一單斜構造,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傾角約45°左右,斷裂構造較發育,分成礦前後兩期。成礦前斷層為北西向,已為花崗岩充填;成礦後斷裂又可分北北西和北東向兩組。斷層切割了礦體,但斷距小,對礦體影響不大。最大一條為北北西向的平推斷層貫通全區(圖21-4)。
圖21-4 吉林長威子硅灰石礦區地質略圖(據於顯生等,1983年修改)
(二)礦床地質特徵
礦體主要賦存在侵入岩與碳酸鹽岩地層的外接觸帶。礦區內以近南北向斷層為界,大致可分為東西兩個礦帶,而以西礦帶為主(圖21-4)。礦體形態較簡單,多為似層狀或透鏡狀(圖21-5),長100~250m,厚7~30m,延深可達150m。由於礦體嚴格受地層層位控制,因此礦體的產狀也大體和地層一致,即走向北西,傾向北東,傾角30°~60°。礦區內的礦體產狀從南西向北東,傾角由陡逐漸變緩。
圖21-5 吉林長威子硅灰石礦區6勘探線地質剖面(據於顯生等,1983)
礦石的礦物組成較簡單,主要為硅灰石,次有透輝石、石英、方解石,含少量石榴子石、鉀長石、葡萄石、沸石及微量磁鐵礦、黃鐵礦、磁黃鐵礦、黃銅礦等。按礦物組合可劃分為4類礦石:
1)硅灰石型(礦石中硅灰石含量達90%以上):屬質量最佳的富礦,多分布在礦體的中間部位:
2)石英-硅灰石型:主要礦物為硅灰石,含有5%~20%的石英;
3)方解石-硅灰石型:除主要礦物硅灰石外,還含有5%~15%的方解石。該類礦石多分布在礦體的邊部與大理岩相接觸的部位;
4)透輝石-硅灰石型:除主要礦物硅灰石外,還有5%~15%的透輝石微晶,但這種類型礦石較少見。
按礦石的構造特徵,可劃分為:緻密塊狀礦石、條帶狀礦石和團塊狀礦石3類,其中以緻密塊狀礦石為主,它不僅分布普遍,而且品位高,質量好。
按礦石中硅灰石晶體的大小,又可劃分為細晶硅灰石礦(粒徑一般為0.2~0.5mm)和粗晶硅灰石礦(粒徑大於2mm,一般為2~5mm,個別晶體長達10~40mm)。粗晶者多呈團塊狀或脈狀產出,但這種礦石較少見。
礦石的化學成分為(曲元貴等,1981;於顯生等,1983):SiO250.42%~50.96%,CaO43.69%~47.01%,Al2O30.97%~1.94%,Fe2O30.11%~0.30%,FeO0.68%,MgO0.37%~1.07%,TiO20.07%,Na2O0.17%,K2O0.26%,CO22.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