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在哪裡可以買到大量活的太湖白蝦
去湖州,就在太湖邊上唯一一個因太湖而得名的城市
② 太湖白蝦到底屬不屬於海鮮呢不能吃海鮮,吃太湖白蝦行嗎
問題分析:
你好,有些人不適合吃海鮮,是因為海里的魚蝦貝類等含有豐富的碘元素,有些人對碘過敏的就不適合吃海產品。
意見建議:
淡水的蝦含碘不高,碘過敏的人應該可以適應,如果你對淡水的魚蝦不過敏的話應該可以適應的。
③ 太湖三白的太湖白蝦
三白太湖白蝦:清《太湖備考》上有「太湖白蝦甲天下,熟時色仍潔白」的記載。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是人民喜愛的水產品。用白蝦做的「醉蝦」放在桌上,蝦還在蹦跳,吃在嘴裡,奇嫩異常,鮮美無比。白蝦剝蝦仁出肉率高,還可加工成蝦干,去皮後便是「湖開」。蝦還可入葯。內服有托里解毒之功能,酒後喝一碗蝦米湯,頓覺腸胃舒適,美味不盡。
白蝦又名太湖秀麗長臂蝦,俗稱「水晶蝦」(白泥蝦),太湖著名水產。肉質細嫩鮮美,營養價值甚高。據科學分析,每100克食用蝦中,含蛋白質20.6克,脂肪0.7克,水77克以及鈣、鱗、鐵、無機鹽和維生素A等多種營養成分。白蝦是水生甲殼動物,屬甲殼綱,十足目,長尾亞目,長臂蝦科。屬淡水蝦類,白蝦殼薄,生時通體透明、晶瑩如玉,略見棕色斑紋,死後變白色,因此得名。
太湖白蝦:頭有須,胸有爪,兩眼突出,尾成叉形,大多生長在水草繁茂、風平浪靜的開闊淺灘處,其食性是以植物碎片、有機殘渣和弱小無脊椎浮游生物為主要食料。生長期一般為一年左右。白蝦沒有專門汛期,每年五月到七月中下旬,是白蝦產卵旺季。也是捕撈旺季,此時的蝦腹中蝦籽飽滿,漁民稱「蠶子蝦」。
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是人民喜愛的水產品。 白蝦的吃法很多,名目繁多,各有特色,鮮食有鹽水、油爆、蝦片、蝦仁、蝦圓、蝦卷、蝦仁可做成蝦仁炒蛋、蝦仁羹湯、石榴蝦仁、碧螺蝦仁、用作配料的菜則更是不勝枚舉:蝦肉餛飩、餃子、饅頭、蝦絨蛋球、蝦珠鯽魚、薺菜蝦餅、孔雀蝦蟹等百十道名菜。我國民間久有「死蝦泛紅」之說,太湖白蝦卻不然,燒熟也不變紅,渾身依然白色。在國際市場上,太湖蝦米被奉為水產珍品,供不應求,往往作為主菜的高級佐料。
④ 市場上的太湖白蝦是人工養殖的嗎
你好!野生的養殖的都有,價格便宜的,顏色偏紅的肯定是養殖的!
⑤ 太湖白蝦怎麼做好吃
方法/步驟
1
1.把蝦洗凈後,晾乾備用。
2
2.把蔥姜洗凈後切小,備用。在鍋里加入一些水(不要太多,能淹到到下就好)開火煮沸,同時加入姜。
3
3.待水煮沸後,把蝦倒入加入鹽以及料酒,攪拌均勻,煮沸後再加入蔥。關火,上盤。美味便可以享受了哦!祝用餐愉快!
4
最後,關火,上盤。美味便可以享受了哦!祝用餐愉快!
⑥ 太湖白蝦與青蝦哪個好吃
材料
食材:青蝦(小河蝦)150g,香蔥1根,老薑2片,蒜3瓣,干辣椒1隻
調料:醬油2湯匙(30ml),芝麻香油2湯匙(30ml),白鬍椒粉1茶匙(5g),紹興黃酒1湯匙(15ml),白砂糖4茶匙(20g),油300ml(實耗20ml)
做法
1、香蔥、老薑和蒜分別切成末備用。干辣椒切碎備用。青蝦用流動水沖洗干凈。
2、中火加熱炒鍋中的油至7成熱,放入洗凈的青蝦炸至顏色變紅,須爪稍干,撈出瀝干油分,盛入盤中。
3、炒鍋中倒入醬油、紹興黃酒、白砂糖、白鬍椒粉和干辣椒碎煮開,淋在炸過的青蝦上,撒上香蔥末、老薑末和蒜末。
4、另取一個干凈炒鍋,加熱芝麻香油至8成熱,淋在裝有青蝦的碗中,把香蔥末、老薑末和蒜末爆香即可上桌。
⑦ 什麼地方能買到太湖白蝦
太湖白蝦
最新鮮產地就是無錫
湖邊及當地菜市場都有賣的
蘇州、常州、湖州也有,不過相對來說少
⑧ 銀魚、白魚和白蝦為什麼稱為太湖三白
在中國的太湖,有三種極為美味的河鮮類特產:白魚、銀魚和白蝦,由於其色澤均呈白色,因而稱為「太湖三白」。
太湖白魚主要依靠天然的捕撈,除了繁殖期外,四季都可捕撈。肉質十分的細膩,鱗下脂肪多,酷似鰣魚,是一種十分名貴的魚類。體狹長側扁,細骨細鱗的,看起來有點銀光閃閃的感覺。
太湖白蝦殼薄、肉嫩、味鮮美,在國際市場上,被奉為水產中的珍品,常常供不應求。特別是蝦米,往往被作為高級菜的作料。
太湖銀魚通徹透明,肉質細膩,營養豐富,無鱗、無骨、無刺、無腸、無鰾、無腥味。在古代的時候人們將它們叫做玉箸魚,因為它們看起來就像一根用玉做的筷子一般。
(8)蘇州太湖白蝦批發商擴展閱讀
在民間傳說中,白魚作為珍饌可追溯至吳越春秋時期,著名的「專諸刺僚」的故事中,刺客專諸用來藏匿魚腸劍的就是一條絕品太湖白魚。到隋代,白魚不但成了貢品,連白魚籽也成了皇命督辦的進貢之物。由此可見,白魚北上,始於姑蘇。
清代,康熙皇帝對白魚也是情有獨鍾,據清康熙年間的江蘇巡撫宋犖所記:康熙三十四年南巡時,於七月十五日午後,康熙與隨從一路泛舟游覽蘇州水景,行途遇見漁人網得白魚,便立刻命令奚奴買之,隨即便坐船頭煮魚小飲。之後,太湖白魚也隨即納入了歲貢的清單。
白魚又有俗稱「白鰷」魚,蘇州有一句經典老話「川鰷釣白鰷」,常常用來形容以小博大,事半功倍。川鰷也是太湖野生魚種之一,時下在太湖地區農家樂中常有供應的「油汆雜魚」大多都是用川鰷做成。
川鰷、白鰷同為太湖水系中的上層魚類,白魚天性喜活食,川鰷向來是首選,所以漁家們釣捕白魚時,常常就拿川鰷來當誘餌,「川鰷釣白鰷」也就升華成了為人處世之道。
白魚的做法有清蒸、紅燒、腌漬、熏烤、香糟煎等多種做法,但最為常見的還是清蒸,白魚清蒸和其他魚種略有不同。
一是要蒸得透,這是因為白魚的魚皮有些類似鰣魚,含有大量的魚脂,足夠的時間才能使得魚皮中的魚脂化成汁水滲入魚肉,才能吃出肥腴鮮嫩的感覺。其次是蒸前一定要做好預處理,需要用鹽腌制兩三個小時,否則鹹味不到,白魚的鮮味必定會大打折扣。
⑨ 田園畈太湖白蝦孝感在哪買
廣告狗 滾
⑩ 太湖白蝦養殖技術
1、成蝦養殖池 淡水養殖南美白對蝦的養殖池面積一般均小於海水養殖池。養殖池面積過大,捕撈和管理均不便。塘口面積一般在2—12畝,池深2米左右,水深維持在1。3米以上。池塘外形多呈長方形,長寬比約為2:1。池坡不應太陡,坡比為1:(2。5—3。0)。池底平整且向排水口傾斜,便於放乾池水曬塘和捕撈。淤泥一般以不超越10厘米。池塘須配備完善的進、排水系統,進水管上套有60目篩絹網袋,排水口必需設置攔網以防野雜魚頂水進入養殖池中搶食和摧殘蝦苗。 河水、湖水、江水、水庫的蓄水或地下水均可用作養蝦的水源。水質尺度為:氨氮≤0。2毫克/升,亞硝酸鹽≤0。01毫克/升,銅離子≤0。01毫克/升,鋅離子≤0。1毫克/升,鉛≤0。05毫克/升,鉻≤0。1毫克/升,pH7。5—8。5,溶解氧5毫克/升以上,並不受農葯、工業廢水和生活污水污染。假如氨氮與亞硝酸鹽含量偏高可用10—40毫克/升復合型生物制劑進行水質處置。經測試,在水溫22—30℃的條件下使用生物制劑,1—3天即可使淡水水質達標。而重金屬污染較嚴峻的水域,蝦的成活率較低,使用乙二胺四乙酸二鈉進行絡合處置雖有一定效果,但成本比較高,故重金屬含量高的水源一般不合適養蝦。 2、蝦苗暫養池 蝦苗暫養是為了使蝦苗從海水生態轉向淡水生態過程中有個過渡時期,使蝦苗在放養初期能適應淡水養殖環境。暫養池一般建在養成池的一端,面積約佔全體養成池的1/15—1/10,水深一般為0。6—1。2米,水體鹽度為2—5,並配有小型增氧機。常見情勢有: 2.1、大棚土池暫養:在養成池的進水端開挖一個小池,小池的池堤由開挖出的土壤壘成,池堤高約0。8米,池寬5—8米,池長視養成池大小而定,一般以60—120米為多見,池上搭建簡易大棚保溫。大棚暫養池多在外界水溫較低的2—4月使用,有利於延伸蝦苗生長期。暫養結束時拆除大棚,挖開池堤,蝦苗即可順缺口游進養成池。 2.2、塑料薄膜攔養:用塑料薄膜作為隔水材料,在養成池的一端攔出一塊暫養區進行蝦苗暫養。該方法合適在外界水溫達20℃以上的季節使用,暫養期一般為10—20天,當蝦苗適應了池塘生態環境後,撤除水中塑料薄膜蝦苗即可進入養成池中生長。但塑料薄膜具備漂浮性,強度也較低,因此薄膜的下端必需埋進泥中,並用竹樁將塑料薄膜垂直固定在水中,注水時暫養池和養成池的水位須維持一致以使薄膜在水中能維持平衡。 3、用天時好乳酸菌水劑調理水質 在養殖前期,使用天時好乳酸菌水劑調理水質,營造水體自然生態系統良性循環;養殖中期,使用天時好乳酸菌水劑調理水質,改善底質和水質;養殖後期,使用天時好乳酸菌水劑調理水質,促進水體良性生態系統的正常運轉。並在飼料中添加乳酸菌,提高南美白對蝦活力和抗病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