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塘橋的名勝古跡
境內南部和西部,屬長江三角洲的古代沙嘴區,成陸年代約在7000年以上。新石器時代馬家浜文化以前,就有人類活動。世世代代,生息繁衍,構成了沙洲悠久的文化歷史,留下了吳王夫差、鑒真大師、韓世忠、蘇東坡、徐霞客等名人的遺跡,出現了古廟、古橋、古園等一批具有地方特色的古建築物。沙洲的土壤養育造就了明清御史、大學士,民國時期的音樂家、篆刻家,近代和現代的教授、研究員、高級工程師等一大批人才。沙洲的人民是勇於戰斗、敢於勝利的人民,從明代抗倭、清代抵禦外來侵略,到近現代為民族獨立、人民解放的革命志士,他們在這塊土地上拋頭顱、灑熱血,獻出了人生寶貴的生命,譜寫了一曲曲永載史冊的光輝業績。文明的歷史激勵著後人的奮發向前,先烈們的英勇業績,後人將永遠銘刻在心,古今文明歷史的發展,將繼續在這塊土地上延伸。 東渡苑位於塘橋鎮區域二0四國道和338省道交匯處,是公元753年唐代高僧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啟航處,古稱黃泗浦。《沙洲縣志》載:「唐高僧鑒真東渡日本連續五次失敗後,第六次於黃泗浦口啟航東渡成功。」1963年,鑒真大師逝世1200周年紀念委員會在黃泗浦口設石質經幢一座,以志紀念。常有日本友人前來瞻仰。1994年市政府決定擴建東渡苑和鑒真東渡紀念館。東渡苑規劃面積15公頃,總投資2000萬元,由東渡紀念館、東渡橋、碑亭和經幢等建築組成景區。全園突出水景,體現江南水鄉田園風光。2001年,東渡苑一期建成。苑內主體建築「鑒真東渡紀念館」佔地2400平方米,建築面積1070平方米;匾額由全國政協副主席、中國佛教協會會長趙仆初題寫。正殿大廳內,安放了鑒真大師銅像一尊,高2.06米,重380公斤。殿內有7幅壁畫,記錄鑒真大師第六次東渡日本成功的艱難行程和鑒真生平簡介及東渡路線。正殿後面牆壁上掛有6塊木刻書屏,內容為《東征傳》節選,計1342字,記載了鑒真第六次東渡日本的經歷。正殿兩側,展出了鹿苑徐家灣及許庄新石器時代遺址出土的石器、陶器、紅燒土等實物,同時還展出有關鑒真的一些資料、書籍、照片及日本友人贈送的紀念品。
走出正殿,後面是一座唐代風格的拱形石橋「東渡橋」,橫跨在黃泗浦兩岸,橋長18米、寬4.8米、高5.2米,單孔直徑6米,東西各21級台階。橋東西兩側,各有1座碑亭:一塊碑上刻著郭沫若在1963年3月書寫的「鑒真盲目航東海,一片精誠照太清。舍己為人傳道藝,唐風洋溢奈良城。」另一塊刻著日本詩人阿倍麻呂在陪伴鑒真第六次東渡時,在船上創作的「萬里長空色紺青,舉頭一望起鄉情。遙懷今夕春日野,叄笠山巔皓月升。」黃泗浦上還建有石質經幢1座、古碼頭、遣唐使船等。全苑種有雪松林、桂花林、紅楓林、櫻花林、翠竹林等,並植有龍柏等50多個品種,把東渡苑裝扮得一片生機。 1999至今,共接待各界人士30多萬人次,其中日本友好代表團50多個。僅2001年就有21批日本代表團226人前來瞻仰和膜拜鑒真大師。東渡苑已成了連接中日友好往來的江南名勝景點。 徐家灣新石器時代遺址位於鹿苑鎮南、204國道21公里里程碑東側100米處。遺址處於較高的台地上,總面積約2萬平方米。1985年4月和8月進行了發掘,共發掘425平方米,遺址遺存有墓葬13座、灰坑18處、房基3座以及水井、水溝、燒灶、紅燒土、獸骨、稻穀等。出土文物280多件,其中墓葬出土文物166件,探方出土文物103件,採集文物20多件。國家海洋局第二海洋研究所、地質礦產部南京地質礦產研究所地層古生物研究室分別進行了C14測定和孢粉化驗分析。經C14測定,該遺址距今5500年,屬新石器時代崧澤文化。
出土稻穀經浙江農業大學游修齡教授化驗分析,14顆稻穀中秈稻5顆,佔35.72%,粳稻9顆,佔64.28%。這種秈粳型稻穀並存的現象,同崧澤、羅家角等遺址相似。由於徐家灣遺址的發現,原定的5000年前的海岸線要重新劃定,即由原來劃定的南岸在顧山一帶向北推移10多公里。該遺址對研究長江三角洲的地貌變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塘橋鎮李王村。廟朝北,為硬山式建築,具北宋風格,現存二進,房高5.58米,進深10米;有七柱,為小八角石柱。柱礎為青石八角蓮花覆盆形。正殿後為兩廂房。院內尚存石香爐一隻。1984年經江蘇省文物管理委員會文物鑒定小組確認,該廟建於南宋,是境內保留較完整的古建築之一。
李王廟南宋初建於李王村香花橋,原有房屋8間,1992年被拆除,現在原址前的兩棵銀杏樹尚存。現在在它的東南方向又重建的李王廟一座,內供李祿神像。
李王宮中的神像已經不見,但三間安放神像的房子仍在,內有重建的石碑一塊砌在牆中,還留存著,房子的椽子上寫著的捐贈者的姓氏清晰可見。
農歷正月十八李王廟會以塘橋鎮鎮區為中心,向周邊鄉鎮延伸。西張、鳳凰、港口、妙橋、鹿苑、乘航均有域內居民前來趕集、觀看廟會或走親訪友。波及區域面積約150平方公里,總人口超過100萬。
農歷正月十八李王廟會始於宋代,北宋尚書李邦彥年近十六歲的兒子李祿為救康王,違背父命,放走了被軟禁的康王。自古忠孝不能兩全,救了皇帝,違了父命,李祿陷入了盡忠不盡孝的境地,於是就捨身殉難,自刎而死。靖康三年(1128年),康王建都臨安後,思念李祿救命之恩,特命蕭大臣覓地建造廟堂,以王弟供奉之。在塘橋鎮南一里許,蕭大臣發現有一塊龍形地,於是就在那裡動工興建李王堂,並仿照李祿的面容塑像。李祿的塑像一共有三個,放在李王堂里的叫中天地,放在塘橋李王宮里的叫忠正王李,俗稱大李太,還有一個稱小李太,放在塘橋東郊的陶家宕(由百姓輪流供奉)。這三個神像其實是一個,雖然李祿沒有結婚,但百姓卻把神像塑成大、中、小三個,分成三個地方,說他們是祖孫三代,以作紀念。每年正月十八為李祿的殉難日,於是就在每年的這天,塘橋鎮就要舉行規模宏大的迎神賽會,並由蕭姓長輩主持。正月十七晚上,先有一個燈會,在塘橋李王宮內舉行。在那天晚上,李王宮內張燈結綵,神像衣冠更換一新,呈現一派節日氣氛,大李太、中天地、小李太,還有塘橋西南周神廟里的忠孝王,鎮南村的安樂王,一起聚集在李王宮,接受善男信女的膜拜。四周燈火通明,香煙繚繞,還有「徽班吹打」,第二天舉行迎神賽會。解放以後,迎神賽會已被淘汰,但它變成了商品交易會的形式,一直延續之今。
李王廟會以載歌載舞的祭祀禮儀來紀念李王和祈求他的保佑。李王廟會的隊伍很長。最前面一人騎馬扛一塊「起馬牌」,後面4名「馬頭鼓手」吹著彎喇叭開道,接著有10餘人組成的喪師隊,一色武士打扮,紅黑花臉,左手叉腰,右執鋼叉,在舉行斬牲祭酒儀式後,把雞頭戳在鋼叉頭上。喪師隊後面有「臂鑼、臂香社」,緊接著有華麗的「太保轎」數十頂,每頂有兩人扛著,裡面坐著還願的兒童,他們的前面堆滿水果和糕點,再後面是「杠頭」和「高腳社」,裝扮成故事裡的人物邊走邊表演,最後是由「頭行牌」、彩旗隊、「鑾駕隊」和侍者簇擁著八台大轎中坐著的李王老爺出堂。
廟會期間,沿街設攤的商販極多,來自全國各地,除了賣日用物品以外,還賣水果、零食;有賣傷膏葯和祖傳秘方的,還有馬戲團演出。塘橋街市的熱鬧從正月十七下午開始,要到正月二十的下午才結束,其中最熱鬧的是十八這一天。各地親戚也會乘著廟會來走親戚,既觀看廟會的盛況,適當購買一些自己喜愛的物品,又和親戚聯絡了感情。在這一天,家家戶戶都要像過節一樣,准備很多的美味佳餚和瓜子水果來招待四方賓朋,所以,塘橋地區民間素有「正月十八重過年」的說發。唱春的朋友也會趁著家家戶戶大開正門迎接客人的機會,利用廟會時間走家串戶,來到各家唱幾句,說幾句好話,掙幾個錢。
廟會因政府明令禁止而停辦,而李王廟里的香火一年到頭不絕。特別是每月的初一、月半,都有不少善男信女前去燒香拜佛,尤其以大年初一為最旺。每年還不定期做佛事,參加者以中老年婦女為多,往往達到幾百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