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南方批發 > 南京批發黃太湖

南京批發黃太湖

發布時間:2021-08-06 12:37:41

❶ 中國園林中種石的作用是什麼

中國園林石一般分為:園林鵝卵石,靈璧石,太湖石,三峽石。

在家居設計中,很多人喜歡在花園和陽台採用鵝卵石,將鵝卵石鋪在地上,然後再砌上小魚池,讓淙淙流水在光滑的石子上淌過。閑下來時,欣賞魚兒水中游,也是悠然自得的事情。而聰明的設計師們,還將鵝卵石這種簡單的材料變化出更多的用處,為家居設計帶來更多的趣味。 在庭院、道路、廣場上鋪設雨花石,不僅美觀、大方,還可以讓行走在上面的人保持身體健康。踩石健身,是一項被科學證實的有益運動,在我國有悠久的歷史。中醫認為,人體的五臟六腑在腳上都有相應的穴位,共有60多個穴位匯集於足部,且有無數神經與大腦相關。經常踩石可使這些穴位受到刺激,並通過經絡感測到各個器官,從而起到協調臟腑、祛病療疾和強身健體的作用。它不僅可以防治各種足部疾病,而且還能促進血液循環,降壓降脂,消除疲勞,改善睡眠,使人產生一種輕松、舒適的感覺。

靈璧石產於安徽省靈璧縣北70里磬石山,是一種比較古老的岩石。其形成是:在距今約8億年前的震旦紀,由於大規模的海浸作用,在這一帶形成了遼闊的淺海,當時氣候適宜,陽光充足,海水中生活著大量的浮游生物——藻類,隨著時代的變遷,氣候的變化,浮游生物死亡之後與海水中的碳酸鹽一起沉澱下來,形成了一層層的碳酸鹽層被深埋於地下,在地球內部溫度、壓力作用下固結成岩,碳酸鹽結晶為方解石、白雲石,混雜於其中的藻類由於成份的不同,就形成了各種色彩的花紋,圖案。在多次地殼運動的作用下,岩層發生褶皺、斷裂,加之億萬年的雨水沖刷,就形成了靈璧石的瘦、皺、漏、透、丑、聲、色、清、奇、秀等特點。

太湖石產於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區,亦稱洞庭石。太湖石有水旱兩種,「旱太湖」產於湖周圍山地,枯而不潤,稜角粗獷,難有婉轉之美。筆者收藏的這方《姑蘇麗人》紅太湖石屬於典型的「旱太湖」,自然質朴,無矯揉造作之嫌,石體肌理、結構、外形具有其自身獨特的自然美,長期摩挲,包漿歷歷,溫潤古雅。「水太湖」產於湖中,十分稀貴,目前一般看不到它的蹤影。因石體久經湖水的侵蝕,形成形狀各異的孔洞,俗稱「彈子窩」,扭轉回環,妙趣橫生。筆者收藏的「心路歷程」黃太湖石就是一方「水太湖」,孔洞纏連,通靈剔透,委婉俏麗,含蓄內斂,流露出透風漏目的美姿,其文靜優雅的造型令人遐思。

三峽石是產於長江三峽地域內各種奇石的總稱。長江三峽既是一座天然地質博物館,又是一座天然奇石藝術宮。三峽石主要分布在峽江兩岸的溪流河谷或崇山峻嶺中。石源來自長江上游沖積到此和該區古老的前震旦系變質岩、沉積岩和前寒武紀侵入花崗岩。三峽石種類繁多,目前發現的奇石種類多達200種以上,如紋理石、色彩石、化石、礦物晶體等,在形態、色彩、紋理、神韻等方面頗有特色,景緻高貴典雅。猶以三峽圖畫石最為獨特,或狀人類物,惟妙惟肖;或色澤艷麗,自成畫卷;或金光閃閃,令人目眩;或花紋交叉,成為文字……天工巧成,深受人們的喜愛。

❷ 太湖石的來歷是什麼注意是「來歷」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長時間侵蝕後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兩種。水石是在河湖中經水波盪滌,歷久侵蝕而緩慢形成的。干石則是地質時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其色澤最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其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尤其黃色的更為稀少,故特別適宜布置公園,草坪,校園,庭院旅遊景色等。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太湖石」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靈璧石、黃蠟石),因盛產出於太湖地區而古今聞名,是一種玲瓏剔透的觀賞石頭。還有一種廣義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產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態的碳酸鹽岩統稱為「太湖石」。
唐代吳融的《太湖石歌》 中生動描述了水石的成因和採取方法:「洞庭山下湖波碧,波中萬古生幽石,鐵索千尋取得來,奇形怪狀誰得識。」干石則是4億年前形成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
據《清異錄》載:五代後晉時代開始有人玩賞,到唐代開始特別盛行。唐代身居相位之尊的牛僧孺就是一個酷愛收藏太湖石的人。他在府第歸仁里和南郭的別墅收藏太湖石極富白居易稱他「休息之時,與石為伍」,甚至到了「待之如賓友,親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石,愛之如兒孫」的地步,可見其愛石之深。白居易曾寫有《太湖石記》專門描述太湖石,《雲林石譜》中也專門有記載,而發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綱」指的就是太湖石,從而引起了農民起義。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著名太湖石有蘇州留園的「冠雲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等園林名石。太湖石分為水石和干石兩種。 除天然形成的以外,太湖石也有匠人參與加工的。據明代林有麟著《素園石譜》記載:「平江(今蘇州)太湖工人取大材,或高一二丈者,先雕置於急水中舂撞之,久之如天成,或以熏煙,或染之色」。

❸ 太湖石的相關資料

太湖石為我國古代著名四大玩石之一,因產於太湖而得名,它是指產於環繞太湖的蘇州洞庭西山、宜興一帶的石灰岩,其中以黿山和禹期山最為著名。

我國古代就開發利用太湖石,白居易曾寫有《太湖石記》專門描述太湖石,《雲林石譜》中也專門有記載,而發生在北宋末期的「花石綱」指的就是太湖石,從而引起了農民起義。歷史上遺留下來的著名太湖石有蘇州留園的「冠雲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等園林名石。

太湖石屬於石灰岩,多為灰色,少見白色、黑色。石灰岩長期經受波浪的沖擊以及含有二氧化碳的水的溶蝕,在漫長的歲月里,逐步形成大自然精雕細琢、曲折圓潤的太湖石。

太湖石為典型的傳統供石,以造型取勝,「瘦、皺、漏、透」是其主要審美特徵,多玲瓏剔透、重巒疊嶂之姿,宜作園林石等。

現在還有一種廣義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產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態、玲瓏剔透的碳酸鹽岩統稱為廣義太湖石。

太湖石久享「千古名石」之盛名,它在中國四大傳統名石中最能體現「瘦、皺、漏、透」這一古典賞石標准,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然而,近些年由於人們審美理念和審美趣味的不斷變化,加上市場經濟翻雲覆雨,這種歷來被奉為至寶的珍貴石種受到「蹂躪」和冷遇,令人喟嘆。

太湖石產於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區,亦稱洞庭石。太湖石有水旱兩種,「旱太湖」產於湖周圍山地,枯而不潤,稜角粗獷,難有婉轉之美。筆者收藏的這方《姑蘇麗人》紅太湖石屬於典型的「旱太湖」,自然質朴,無矯揉造作之嫌,石體肌理、結構、外形具有其自身獨特的自然美,長期摩挲,包漿歷歷,溫潤古雅。「水太湖」產於湖中,十分稀貴,目前一般看不到它的蹤影。因石體久經湖水的侵蝕,形成形狀各異的孔洞,俗稱「彈子窩」,扭轉回環,妙趣橫生。筆者收藏的「心路歷程」黃太湖石就是一方「水太湖」,孔洞纏連,通靈剔透,委婉俏麗,含蓄內斂,流露出透風漏目的美姿,其文靜優雅的造型令人遐思。

古人賞石與今人賞石無論在審美心理還是審美情感上都存在差異,古人重形不重色,今人重色又重形。太湖石那玲瓏婀娜的姿態所透出的美的意蘊和境界,與古代文人雅士的躊躇滿志、仕途失意、憂思郁悶的天命精神相關。如果我們從它造型美中挖掘深層次內涵,它的自然形式不僅給人色彩與形態的感性認識,而且暗含了國人對生活理想和藝術追求的平和、穩定、嫻靜、自律的心境,它的文化意蘊始終保持著東方藝術「以意為象」的本色。當代人在適應了各種光怪陸離的視覺刺激之後,那種由情感意欲所萌生出的生命理想已逐漸與詩情傳統拉開了距離。近10年來,隨著各地新石種的不斷開發,尤其是水沖石的日益傳播,人們的賞石標准受現代美學中形式美的影響,轉向質堅、色艷、形奇、韻足,而對質地疏鬆、色澤沉悶的太湖石抱有偏見。為此,一些石商石販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不擇手段地在造型上狠下功夫,酸泡斧鑿,制假造假,將原本屬於自然美的奇石改造成「天人合一」的藝術品,使得太湖石聲名狼藉,實是中國賞石有史以來的一種悲哀。

雖然,由於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日趨變化,造成當代人收藏欣賞太湖石的心態發生顯著變化,甚至達到「望石興嘆」的地步,但是,太湖石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它那美輪美奐的藝術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內涵,依然有著深刻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如今,人們生活在現代化的社會環境中,經受著喧囂紛雜的聲光干擾,那種熱愛自然、嚮往自然、回歸自然的迫切要求,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如果愛石者以收藏欣賞太湖石來怡情養性獲得心靈撫慰,不啻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維護這一文化瑰寶的應有地位,切莫再對太湖石肆意造型,盡力還其本來面貌,使它永遠保持「千古名石」的美譽。在太湖石歷盡滄桑的今天,我們的賞石藏石家不但要繼承傳統的賞石理念,而且還應賦予它更多的人文關懷,使它在新的歷史時期里重新登上神聖的藝術殿堂.

❹ 團城是以前干什麼的

團城已經有八百多年的歷史。

遼代,這里稱為"圓砥",是開挖湖泊的泥土堆積而成的水中島嶼。

金代,將建造大寧宮而挖湖的泥土擴充了圓砥並在上面蓋了一座宮殿,使其成為了大寧宮的一個部分。

元代,忽必烈建造的大都城時,選定團城為大內東西兩宮的中間地帶,團城以東為大內,以西為皇太後的興聖宮和皇太子的隆福宮。團城上增建了通往大內和西宮的木橋和儀天殿,環島四周圍砌了石城,稱之為"圓城"。

明代,重修儀天殿,先後更名為承光殿、乾光殿。東部被填為陸地,西側建起了金鰲玉蝀大石橋,環島砌起了近五米高設有兩個城門的城牆。

清代,重修乾光殿,又將其更名為承光殿。乾隆年間還增建了玉瓮亭、古籟堂、敬躋堂、余清齋、鏡瀾亭等。

辛亥革命後,團城的皇家園林禁地被打破。袁世凱竊國時在這里舉行的政治會議。

❺ 仲宮石的特點

太湖石
俗稱仲宮石。石呈灰白或灰褐色,表面光滑圓潤,彈窩洞穴四齣,表面石皴備致。即使無洞穴者,則跌宕起伏、盤折回曲,觀賞價值較高。
太湖石是中國傳統園林中建園、造景、綠化、美化環境中不可缺少的材料。採用太湖石來立景、疊山,或點綴在亭、台、樓、閣、廳堂廊榭、曲徑小橋、奇花異木間,都能自然融合,相映成趣,為園林增添風姿異彩。所以自古以來,就被廣泛應用於宮苑和園林中。一般體形高大秀美之石峰宜豎立在軒堂之前或置放在高大奇卉異木之下觀賞。中小類石塊,可供疊堆假山,駁砌水池、湖岸、假山蹬道,或散點在園路和小橋旁、樹林或花叢中。造型優美、剔透靈巧,可獨立觀賞的中、小型太湖石宜配以架座作為供石,布置於廳堂之中、幾案之上。
(一)產地:
太湖石原產於江蘇省宜興的禹期山、黿山、蘇州洞庭西山等處,太湖石因產於太湖地區而得名。現今在太湖西山石東村金澤山尚能找到原生態的太湖石。
據宋代杜綰撰寫的《雲林石譜》雲:「平江府(今江蘇省蘇州市)太湖石產洞庭水中。」太湖石最早產在江蘇省與浙江省之間的太湖地區,尤以太湖洞庭西山的黿山、龍洞山和石公山為上乘,所以名為「太湖石」,簡稱「湖石」。
現今經科學論證,凡具有岩溶地貌的地區。如安徽、雲南、貴州、廣西、廣東、山東、四川、湖北、江西、河北等省也都產有太湖石。因此,很多地方把主要成分為石灰岩,並經風化水蝕而可供觀賞的此類石種,統稱為「太湖石」。
據明代計成《園冶》中載:「自古至今,采之已久,今尚鮮矣。」可知長期在太湖洞庭山采鑿,所剩湖石已不多了。在《揚州畫舫錄》中雲:「若郡城所來太湖石多取之鎮江、竹林寺、蓮花洞、龍噴水諸地所產,其孔穴似太湖石,皆非太湖島嶼石骨。」可見後來堆山疊石,駁砌湖岸等所需的大量太湖石都是近地取石,這些太湖石也就是「旱湖石」。
南京所用湖石,許多來自南京近郊龍潭、青龍山、湯山、六合、鎮江地區的句容、安徽巢湖等地。
(二)成因:
太湖石是四五億年前寒武紀和奧陶紀的石灰岩,經過千百年的浪激波滌和水沖、日曬、雨淋後,沿著石灰岩的節理經溶蝕、風化等作用,逐漸擴大相鄰的溝壑而形成的。太湖石為碳酸鹽岩,石質成分主要是石灰岩、白雲質灰岩、大理岩、大理石化白雲岩等.石性堅實光潤。
沉積岩是地球最上部的成層岩石。是由於暴露在地表的各種岩石,處在風化條件下,受到太陽光的暴曬、風雨的侵襲、水和生物的作用、受到種種地質作用的影響崩裂分解,有的變成碎塊和鬆散砂粒,有的改變了化學成分,有的溶解在水中,這些被破壞以後的物質,於原地或由流水等把它們搬運到適宜的地方,按照一定的方式沉積下來,再經過固結成岩等作用,便形成了沉積岩。沉積岩中屬於化學及生物化學岩類的有石灰岩、白雲岩等。
構成地殼的各種岩石,都是在各自特定的條件下形成的,具有各自的化學成分及一定的物理性質。
在山坡或山頂上的碳酸鹽岩石受日曬、雨淋,產生各種裂隙。風化作用中的地下水和地表水,具弱酸性。一般以含有二氧化碳的水及地表由植物作用形成的有機酸以及由一些礦物形成的無機酸。共同作用於酸溶岩石——石灰岩、白雲岩等,起腐蝕性的化學作用,裂隙被溶蝕成穿透的石縫或串珠狀的孔洞。由於組成岩石的礦物組分的不均性,以及溶劑量的不同,溶蝕速度也不等,造成溶蝕的差異性。這些孔洞的大小形狀各不相同,就形成了千姿百態的,具有透、瘦、漏、皺特點的太湖石。
(三)特徵:
太湖石是中國「四大名石」之一,在歷史上久負盛名。太湖石以造型取勝,最能體現觀賞石的「瘦、皺、漏、透」的奇美特色。其形態千姿百態、曲折圓潤、千孔百竅、剔透玲瓏、宛轉險怪,有的瘦骨峻峋,有的紋理縱橫,籠絡起皺,有的凹凸褶皺。如自居易在《太湖石記》中雲:「有盤拗秀出如靈丘鮮雲者,有端儼挺立如真官神人者,有縝潤削成如珪瓚者,有廉棱銳劌如劍戟者。又有如虯如鳳,若砼若動,將翔將踴,如鬼如獸,若行若驟,將攫將斗者。風烈雨晦之夕,洞穴開愷、若欽雲嘆雷,嶷嶷然有可望而畏之者。煙霽景麗之旦,岩嶝霪爵,若拂嵐撲黛,藹藹然有可狎而玩之者。昏旦之交,名狀不可。」這是白居易對太湖石千姿百態的自然美作的細致生動的描繪,飽含著詩情畫意,為我們欣賞太湖石提供了難得的範例。
據太湖石志(宋 范成大)記載:太湖石:「石出西洞庭。多因波濤。激嚙而為嵌空。浸濯而為光瑩。或縝潤如珪瓚。廉劌如劍戟。矗如峰巒。列如屏障。或滑如肪。或黝如漆。或如人。如獸。如禽鳥。好事者取之。以克苑囿庭除之玩。」
石生水中者良。歲久波濤沖激成嵌空。石面鱗鱗作靨。名曰彈窩。亦水痕也。扣之鏗然。聲如磬。
透、漏、皺、瘦,清奇古怪是我國造園家疊石造景時選石的要求。所謂透者,即此通於彼,彼通於此,玲瓏多孔,外形輪廓跌宕多姿。漏者,則是石上有眼,上下左右竅竅相通,有路可循。皺者,指石體表面多有凹凸,外形起伏不平,明暗多變,富有節律感。瘦者,則是指石體挺拔俊秀,壁立當空,弧峙無倚,瘦中窩秀。這些特徵、通過石體本身豐富的點(石孔)、線(皺線、輪廓線)、面(塊面)的有機結合的凹與凸、透與實、皺與平、高與低、曲與直、粗與細、巧與拙、澀與暢、繁與簡等等的強烈對比,形成了一個極富變化又有著統一與和諧的獨特之美的形式,給人以特有的審美享受。
奇形怪狀的太湖石猶如一尊尊介於具象與抽象之間的雕塑,似象非象,天然成趣,使眾人猜測紛紜,浮想聯翩,給人以景外之景,聯想無窮的藝術享受。如蘇州的瑞雲、岫雲、冠雲三峰,上海豫園的玉玲瓏,都是因得雲之神韻,而稱之天下奇石。
太湖石的透、漏、皺、瘦,清奇古怪,表現出大自然中名山大川的奇、幽、險、秀、闊、雄、峻等諸多美的特徵,達到江河湖海、群山萬壑俱奔眼底的美好境界。構成峭壁危峰、澗谷幽遂的意境。正如清代陳維城著《玉玲瓏石歌》中雲:
一霎神遊造化外,
猶疑坐我縹緲峰。
耳邊滾滾太湖水,
洪濤激石相撞春。
(四)太湖石的品評標准:
太湖石屬形象石類,它的品評標準是:
l.自然形態美好、奇特,能表現自然界的山水、人物、動物、物體等的形象和神態,是大自然景觀的濃縮。
2.石質硬度較高者為上品。
3。岩石的肌面。因成岩礦物的變質作用或物理的風化和侵蝕作用而具有差異性,凡多皺、多孔洞,顯得古雅者為上品。
4.石之上下、左右、前後,比例適當。全景保持均衡,底座平穩,有適當的厚度者為上品。
5.凡作為景石或供石獨立觀賞的應加以配座,以提高石品的藝術品味和檔次。賞石小品可使用木質博古架組景,要注意每件賞石的擺放位置和陳列之藝術效果。
(五)採集裝運:
太湖石的採集是非常艱辛的,尤其是在湖水中鑿取。據宋代杜綰《雲林石譜》中雲:「采人攜錘鏨人深水中。頗艱辛。度奇巧取鑿。貫以巨索。浮大舟。設木架。絞而出之」。
宋代。在巨型太湖石的搬運中。為了確保湖石的完整無損,創造了以麻筋雜泥堵洞的方法,此法安全可靠,至今尚可應用。據《癸辛雜識》中雲:「艮岳之取石也,其大而穿透者,致運必有損折之虞,近聞汴京父老雲:其法乃先以膠泥實填眾竅,其外復以麻筋汁泥固濟之,令圓滑,日曬極堅實,始用大木為車,致於舟中,直俟抿京,然後浸之水中,旋去泥土,則省人力而無他虞。此法甚奇,前所未聞也。」
古時,江南一般搬運太湖石則先開挖河溝,待入冬後,河水結冰,將置放太湖石的舟在河床的冰上滑行。
而今,科學發達,大型太湖石的運輸則可利用滑輪、吊車、吊裝在輪船、汽車上運輸。裝運時,不僅要注意人生安全。同時在裝車時,石下面、石之間要填上稻草、蒲包等物,以免振動時摩擦、碰撞而損壞石體。
(六)太湖石的類型:
太湖石按產地、分布、石色、規格、應用的不同可作如下分類:
1.按分布在長江南或北,分為太湖石和北太湖石;
2.按是否產於水中或陸地,分為水石和旱石;
3.按石之色彩,分為灰太湖石、黑太湖石、白太湖石、紅太湖石、黃太湖石等;
4.按規格尺寸及應用,可分為園景置石、假山石、盆景石、供石;
5.按觀賞性質,分為孤賞石、組景石。
(七)太湖石的石種介紹:
1.太湖石:蘇州現存古典園林的湖石假山主要採用此石。其色分白、青而黑、微黑青三種,石堅而脆,敲之有聲。其質紋理縱橫,脈路起隱,於石面遍多坳坎,經水沖擊形成縫、穴、洞,有的窩洞相套,玲瓏剔透。石以高大為貴,適宜布置於廳堂前,置之奇松卉下,羅列園林廣榭中,為疊石掇山的首選之材。為保護生態環境,目前已禁止在太湖西山開采原生態石,因此,用「挖到盡頭身無價」來比喻正宗太湖石資源的價值非常確切。真正原產地出水的太湖石數量是極其有限的,可以說是彌足珍貴。蘇州歷史名園中現存的太湖石將成為歷史文化遺產永久留存。
2.巢湖石:是指產於安徽省巢湖周邊地區的各類碳酸鹽岩,也稱「類太湖石」。
巢湖石孕生於揚子准地台下揚子塌陷帶西北緣,緊鄰郯廬斷裂帶東側。形成巢湖石的原岩為石炭紀、二疊紀及三疊紀地層的碳酸鹽岩,其中以二疊紀棲霞組灰岩最為重要。它們在漫長的地質變遷過程中,經過風化、淋溶、剝蝕、溶蝕、搬運等作用,將原岩雕琢成外觀奇巧、狀物肖形的天然藝術品。巢湖石除具有太湖石的共性特點外,還具有一些獨特的優點:
(工)含有豐富的海生無脊椎動物化石,為該石增添了歷史的滄桑感和絕妙的風韻。因孕育巢湖石的「母岩」,當時的形成環境為溫暖潔凈的淺海.適宜各類珊瑚及其他無脊椎動物的繁衍,後來其遺體被埋藏在地層里,就形成了現在的化石。
(2)其石之孔洞圓潤,孔洞之多、孔徑之圓、孔壁之光,堪稱「類太湖石」之冠。
(3)石內常有方解石組成的「筋脈」縱橫穿插,其數量多,分布廣。該「筋」的形成歸功於印支和燕山運動,使本區地層長生褶皺、斷裂,並派生出多組不同方向的裂痕,成為水溶液的通道,次生方解石沿裂隙充填,形成了這些紋理縱橫、籠絡隱起的奇筋異脈。
(4)體形大小懸殊。既有重達百噸以上的巨石,也有超小型的袖珍石,其原因也與產地的地質條件有關。
(5)不少石上常生有硅質或泥鈣質成分的瘤」,產生渾朴的美感,這種「石瘤」主要存在於三疊系南湖組瘤狀灰岩形成的石上,呈現出「丑」之美學效應。
巢湖石形質兼優,它曾以「無為軍石」之名人載杜氏石譜,當年米芾跪拜過的「石兄」、「石丈」,就是巢湖石。《宋史.米芾傳》有載:無為州治有巨石,狀奇醜,芾見大喜曰、「足以當吾拜。具衣冠拜之,呼為石兄」。當年米芾稱兄的石頭迄今仍倖存於縣圖書館的庭院內。
另外,民間傳說趙佶建艮岳。因石之需求量過大,產於太湖周邊地區的太湖石不足,官員就私下采運一部分巢湖石去頂替。據《雲林石譜》載:「無為軍石產土中,連絡而生,擇奇巧者斬取之,易於洗滌,不著泥漬,石色稍黑而潤,大者高數尺,亦有盈尺及五、六寸者,多具群山勢,扣之有聲。」
在北宋時期,巢湖石就被運往揚州築山,揚州、南京等古城中不少疊山佳作,是用的巢湖石。改革開放後,巢湖市在銀屏鎮建立了奇石市場,而且有不少出口到德國、荷蘭、日本、新加坡、泰國等地,有的單塊石價已高達數萬元以上。
巢湖所產石與太湖石的形、色、紋基本相同,其可與太湖石媲美,是當前江南地區疊山最為理想的石種。
3.北太湖石
北太湖石是相對江南太湖石而言。江北有許多地方石的形和質似太湖石,產地繁雜,地域遼闊,安徽、蘇北、河南、河北、湖北、山東、遼寧等地皆有所產。
濟南市仲宮即產此石,藏量豐富。俗稱仲宮石。石呈灰白或灰褐色,表面光滑圓潤,彈窩洞穴四齣,表面石皴備致。即使無洞穴者,則跌宕起伏、盤折回曲,觀賞價值較高。
山東省臨朐縣境內北太湖石分布也較廣泛。以五井鎮蓮花山出土者為最佳。臨朐太湖石因地殼發生變動而半暴露於陸面.在地表以下挖出的石頭上浮有窩牛及海藻類化石,極其珍貴。臨朐太湖石色澤灰白、豐潤光潔、質堅而脆、叩之有聲、形狀各異。其孤賞獨景石凝重挺拔中不失俊秀,玲瓏之間又氣勢不凡,體態惟妙惟肖、栩栩如生。
費縣太湖石以縣城北部分布最廣,數量很多,目前已形成規模很大的奇石市場。此地皆為沉積岩,由於地下岩溶地貌發育良好,有大量地下蓄水和潛流存在,這些潛流長年累月不斷對石灰岩層沖擊切割,加上土壤中有機酸、無機酸的酸蝕作用,岩體被切割成塊,岩塊由大變小,表面由銳變鈍,其薄弱環節則被溶穿形成洞穴彈窩。此地所產的北太湖石,現今被大量地掘取,有的經切割打磨還製作成石桌、石凳,通常是一桌四凳,價格幾百元至上千元不等。
南京玄武湖公園環洲芳橋端也豎立了三塊從費縣購置的北太湖石,景名為「米芾拜石」,其中最大的一塊石頭形如「辟邪」,高達8.6米,重達40餘噸。這是南京市目前最高最大的一塊園景石。
4。紅色及黃色太湖石
紅色及黃色太湖石分布在南京郊區及鎮江句容一帶。產在碳酸鹽岩破碎帶中或與侵入岩體接觸帶附近。含有較多的三氧化二鐵及多種成分的膠結物膠結了碳酸鹽岩的角礫。當這些碳酸鹽岩角礫被溶蝕後,留下許多空穴或空洞,形成千奇百怪的紅色太湖石。所以紅色太湖石僅出現在靠近有侵入岩體的斷裂破碎帶中,數量稀少。造型美的紅色太湖石是觀賞石中的佳品。
黃色太湖石也是觀賞石中的珍品,產於碳酸鹽岩與侵入岩體接觸帶或附近的空洞中。原來的碳酸鹽岩破碎後形成角礫,被含有微量三氧化鐵的混合物所膠結。當這些被膠結的碳酸鹽岩角礫被溶蝕後,留下許多空洞和空穴,形成了千姿百態的黃色太湖石。
(八)賞石文化史
自秦漢以來,隨著經濟的日趨繁榮,造園業得到了很大發展。從皇家到官吏競相造園,在園中堆山疊石,再現大自然的景觀。人們在園中可觀賞、可游樂、可居住,從中得到美的享受。中國園林始於先秦,秦漢以皇家園林發達著稱,而私家園林到魏晉南北朝時期也逐漸形成和發展。在庭園中羅列山巒、峰石,挖掘池沼,開創了以山水為主體的自然山水園林的形式。人們還熱情地謳歌自然山水,形成了許多優美的詩和畫。山石成為園林的重要組成部分。賞石藝術也受文學、繪畫和園林藝術的影響,以追求詩情畫意和自然純真取勝。
早在中國南北朝時,已經出現了盆景。山東青州雲門山發掘的一座北齊武平四年(573年)的畫像石刻墓.則揭開了賞石文化鑒賞的新篇章。中國的盆景早在北齊時代已經形成,並且已作為禮品走出國門,進入了歐洲。它雄辯地證明,盆景藝術起源於中國,賞石文化的源頭在中國。中國賞石文化是東方賞石文化的淵源,對世界賞石文化產生了深遠的影響。中國的賞石重立意、富情感、出神人化,追求景物之物、象外之意、不盡之情。
早在隋唐時期,涌現出李白、白居易、柳宗元等一批著名詩人、文學家和賞石者。眾多的文人雅士參與了賞石活動,他們爭相覓石、品石、藏石,並重金購石,收藏奇石已成為當時的一種時尚。皇帝亦將奇石列入貢品,唐代閻立本《職貢圖》中描繪了以山石作為貢品進貢的畫面,畫面上一人手托淺盆,盆內矗有玲瓏剔透的山石。
白居易。字樂天,號香山居士(772-846年),是唐代的著名詩人,在造園和賞石方面具有很深的造詣,寫出了許多歌頌山石、盆景、園林的詩篇。他在《太湖石》詩中詠道:「煙翠三秋色,波濤萬古痕。削成青玉片,截斷碧雲根。風氣通岩穴,苔文護洞門。三峰具體小,應是華山孫。」他生動地描繪了太湖石的形成原因、形狀特徵,將自然石比作大山的縮影,視為華山的兒孫,既寓意深遠,又形象生動。
白居易愛石,更愛太湖石,並寫成了《太湖石記》,這是中國賞石文化中第一部山石的專著,詳細論述了太湖石的產地、觀賞特點、欣賞價值和分類標准,在賞石史上具有劃時代的意義。白居易在《太湖石記》中雲:「石有族。聚太湖為甲,羅浮天竺之徒次焉。」為了便於欣賞、收藏和交換,他將太湖石分為若干品級:「石有大小,其數四等,以甲乙丙丁品之。每品有上中下,各刻於石陰。」這種分級的方法,開中國賞石分級品賞之先河。這部著作是對賞石文化理論和實踐應用的高度概括。標志著中國的賞石文化已進入了昌盛時期。
文中還記述了其好友丞相牛僧儒(779-847年)因嗜石而覓奇聘怪,不僅收藏的太湖石多不勝數,而且這些山石具有「三山五嶽,百洞千壑,爾見縷簇縮,盡在其中。百仞一拳,千里一瞬,坐而得之。」的妙趣。牛僧儒以賞石為樂,「游息之時,與石為伍。」甚至達到「待之如賓友,視之如賢哲,重之如寶玉,愛之如兒孫。」的地步。因此白居易稱贊牛僧儒可算是唐代第一藏石、賞石大家。
宋徽宗趙佶是一位愛石成癖的帝王,在皇城的東北隅修建皇家園林壽山艮岳時,由於他特別喜愛太湖石,特命朱劻父子,密取浙中珍異以進貢。朱劻以蘇州為基地,四處索求奇花異石,對那些嵌在陡壁懸崖之上,尤其對長在水中的太湖石,都要用盡心機、千方百計地去取得。並把江南一帶民間的山石奇珍,網羅殆盡。甚至侵奪糧綱船隻,不惜工本精心搬運。日夜不絕地將花石運往汴京城。宋徽宗還給石加以「侯」、「神運」等稱號。這些運奇石的船,曾以十船組成一「綱」,這就是歷史上著名的「花石綱」,即當時對運送觀賞石船隊的稱號。可以說這是中國歷史上掀起的第一個採石、玩石的高潮。
壽山艮岳是中國歷史上最大的一座用太湖石為材料,歷經6年之久,堆疊起來的假山,又名為「萬壽山」。這座貌似崇山峻嶺的假山,疊堆得蒼勁、嵯峨、壯觀、驚險,具有極佳的藝術效果,這是一個具有劃時代性質的園林作品。該假山仿造自然景觀,以土為主,以石為輔,首先以土堆築主體,主峰高達90步,成為制高點,上建介亭,主要運用太湖石進行堆疊,並巧妙地利用山石疊成瀑布。
宋代是盛行特置山石的時期,宋徽宗選擇千姿百態的怪石作為置石,在西宮門、華陽門的御道兩側辟為太湖石的特置區,布列著上百塊大小不同、形態各異的峰石,成為人工石林。左右大石皆林立,以「神運」、「昭功」、「敷文」、「萬壽」而名之。宋徽宗為石題名十分注重內涵,突出詩情畫意。太湖石的特置手法在宋代宮苑內廣泛應用。《宅京記》記述大內仁智殿的庭園中列兩巨石,「高三丈,廣半之」,東邊賜名「昭慶神運萬歲峰」,西為「獨秀太平岩」。皆由徽宗御書並刻石填金。而較大峰石特別奇秀者,不但封侯,還賜金帶,各圖為譜,廣為傳播。在皇帝的帶動下,私家文人園林如雨後春筍,相繼建成。
宋代賞石文化得到了極大發展.不僅奇石的搜集活動達到空前絕後的程度,賞石文化日趨成熟,還相繼出現了一批賞石、評石、收藏等方面的文章和專著。
米芾,字元章(1051-11 07年),著名書法家,也是著名的賞石收藏家和評論家。他受命任無為軍太守,赴任後見院中有一太湖石狀奇醜,以為石憨然無邪,有君子之氣。正冠下拜,曰:「吾欲見石二十年矣」。後人將其官服拜石之事傳為美談,被人稱為石癲。他創立了一套理論原則,最早提出相石標准,並以「瘦、漏、透、皺」四要素作為鑒評太湖石的標准,還撰寫了專著《圓石譜》。
宋紹興癸丑年(1133年),杜綰的《雲林石譜》問世。杜綰,字季陽,號「雲林居士」,浙江山陰人,該書體現了宋代文人賞石觀石之精髓。

❻ 太湖石的5大特點

太湖石,又名窟窿石、假山石,是由石灰岩遭到長時間侵蝕後慢慢形成的,分有水石和干石兩種。水石是在河湖中經水波盪滌,歷久侵蝕而緩慢形成的。干石則是地質時期的石灰石在酸性紅壤的歷久侵蝕下而形成。形狀各異,姿態萬千,通靈剔透的太湖石,最能體現「皺、漏、瘦、透」之美,其色澤以白石為多,少有青黑石、黃石。尤其黃色的更為稀少,故特別適宜布置公園,草坪,校園,庭院旅遊景色等。有很高的觀賞價值。「太湖石」中國古代著名的四大玩石、奇石之一(英石、太湖石、靈璧石、黃蠟石),因盛產出於太湖地區而古今聞名,是一種玲瓏剔透的觀賞石頭。還有一種廣義上的太湖石,即把各地產的由岩溶作用形成的千姿百態的碳酸鹽岩統稱為「太湖石」。

❼ 太湖石的名字

太湖石久享「千古名石」之盛名,它在中國四大傳統名石中最能體現「瘦、皺、漏、透」這一古典賞石標准,有較高的觀賞價值和收藏價值。然而,近些年由於人們審美理念和審美趣味的不斷變化,加上市場經濟翻雲覆雨,這種歷來被奉為至寶的珍貴石種受到「蹂躪」和冷遇,令人喟嘆。

太湖石產於江浙交界的太湖地區,亦稱洞庭石。太湖石有水旱兩種,「旱太湖」產於湖周圍山地,枯而不潤,稜角粗獷,難有婉轉之美。筆者收藏的這方《姑蘇麗人》紅太湖石屬於典型的「旱太湖」,自然質朴,無矯揉造作之嫌,石體肌理、結構、外形具有其自身獨特的自然美,長期摩挲,包漿歷歷,溫潤古雅。「水太湖」產於湖中,十分稀貴,目前一般看不到它的蹤影。因石體久經湖水的侵蝕,形成形狀各異的孔洞,俗稱「彈子窩」,扭轉回環,妙趣橫生。筆者收藏的「心路歷程」黃太湖石就是一方「水太湖」,孔洞纏連,通靈剔透,委婉俏麗,含蓄內斂,流露出透風漏目的美姿,其文靜優雅的造型令人遐思。

古人賞石與今人賞石無論在審美心理還是審美情感上都存在差異,古人重形不重色,今人重色又重形。太湖石那玲瓏婀娜的姿態所透出的美的意蘊和境界,與古代文人雅士的躊躇滿志、仕途失意、憂思郁悶的天命精神相關。如果我們從它造型美中挖掘深層次內涵,它的自然形式不僅給人色彩與形態的感性認識,而且暗含了國人對生活理想和藝術追求的平和、穩定、嫻靜、自律的心境,它的文化意蘊始終保持著東方藝術「以意為象」的本色。當代人在適應了各種光怪陸離的視覺刺激之後,那種由情感意欲所萌生出的生命理想已逐漸與詩情傳統拉開了距離。近10年來,隨著各地新石種的不斷開發,尤其是水沖石的日益傳播,人們的賞石標准受現代美學中形式美的影響,轉向質堅、色艷、形奇、韻足,而對質地疏鬆、色澤沉悶的太湖石抱有偏見。為此,一些石商石販為了獲取更多的利益,不擇手段地在造型上狠下功夫,酸泡斧鑿,制假造假,將原本屬於自然美的奇石改造成「天人合一」的藝術品,使得太湖石聲名狼藉,實是中國賞石有史以來的一種悲哀。

雖然,由於社會環境和文化背景的日趨變化,造成當代人收藏欣賞太湖石的心態發生顯著變化,甚至達到「望石興嘆」的地步,但是,太湖石作為一種特殊的文化載體,它那美輪美奐的藝術魅力和厚重的文化內涵,依然有著深刻的歷史價值和社會價值。如今,人們生活在現代化的社會環境中,經受著喧囂紛雜的聲光干擾,那種熱愛自然、嚮往自然、回歸自然的迫切要求,已成為一種生活時尚,如果愛石者以收藏欣賞太湖石來怡情養性獲得心靈撫慰,不啻是一種高雅的享受。同時,我們也不應忘記維護這一文化瑰寶的應有地位,切莫再對太湖石肆意造型,盡力還其本來面貌,使它永遠保持「千古名石」的美譽。在太湖石歷盡滄桑的今天,我們的賞石藏石家不但要繼承傳統的賞石理念,而且還應賦予它更多的人文關懷,使它在新的歷史時期里重新登上神聖的藝術殿堂。
參考資料:XINHUANET.com

閱讀全文

與南京批發黃太湖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批發花市場在哪裡 瀏覽:445
昆明副食品批發公司電話 瀏覽:849
去東海批發水晶便宜嗎 瀏覽:558
中大t恤布料批發價格表 瀏覽:916
義烏兒童袖套批發 瀏覽:65
找北京布鞋批發店 瀏覽:16
貴陽什麼地方批發瓷磚 瀏覽:113
河北礦棉板批發 瀏覽:711
長春市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462
青島高頻電磁加熱批發 瀏覽:213
合肥礦用開關櫃批發 瀏覽:410
臨沂嘉興水果批發市場香蕉價格是多少 瀏覽:830
什麼水果批發可以加盟 瀏覽:597
永年螺絲批發市場地址 瀏覽:906
廣西殺菌燈工作燈廠家批發 瀏覽:506
歐妮批發商 瀏覽:538
外轉子空調風機批發商 瀏覽:297
浙江柯橋批發格子布的地方 瀏覽:728
陶瓷佛像批發廠家地址銅像 瀏覽:853
河北金鋼網鋁型材批發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