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梭梭的栽培技術
生長地區多為氣候極端大陸性地區。年平均溫2--11℃,1月平均溫-18~8℃,7月平均溫22--26℃,極端最高溫42℃,極端最低溫-42℃;年降水量30--200毫米或更低。它不僅能生在乾旱荒漠地區水位較高的風成沙丘、丘間沙地和淤積、湖積龜裂型粘土,以及中、輕度鹽漬土上,也能生長在基質極端粗糙、水分異常缺乏的洪積石質戈壁和剝蝕石質山坡及山谷。梭梭具有冬眠和夏眠的特性,喜光性很強,不耐蔽蔭抗旱力極強,根系發達,在氣溫高達43℃而地表溫度高達60~70℃甚至80℃的情況下,仍能正常生長。抗鹽性很強,幼樹在固定半固定、土壤含鹽量0.2--0.3%的沙丘上生長良好,而在含鹽量0.13%以下者反而生長不良。花期7月,果期9月,10--11月種子成熟。
梭梭根系發達,一般主根深達2米多,最深者可達4~5米以下的地下水層。在內蒙古阿拉善地區,一般4月初芽開始萌動,4月中、下旬長出肉質鱗片狀的葉,5月中、下旬開花,花期約20天左右,6~8月花休眠,9月上旬開始結實,9月末、10月初種子成熟,11月初全株枯黃。梭梭的當年枝,生長速度較快,一般年份平均生長30~40厘米,降雨多的年份可達50厘米以上。但再生能力較弱。梭梭雖耐乾旱,但在降雨少的年份,往往不能結實或種子不能成熟;在雨量充沛的年份其結實率較高。種子發芽的適宜溫度為20℃左右,若溫度在35℃以上,則發芽受到抑制。梭梭的種子不宜久藏,通常是第一年采種供翌年播種用。梭棱的株高和樹冠變異很大。高度超過2米者,通常具粗糙扭曲的主幹,由基部發出分枝,形成圓叢狀。因其每年有一部分當年小枝枯落,故稱它為落葉小半喬木。它的分布總與鬆散的土壤基質和較淺的地下水位有關。耐風沙,受到沙埋以後,仍然生長旺盛。喜生於輕度鹽漬化、地下水位較高的固定和半固定沙地上,在礫質戈壁低地、干河床邊、山前沖積扇等處也有生長。梭梭是適應中溫帶氣候的荒漠植物,它分布區內的平均年降水量在150毫米以下,氣候的乾燥度大於4.0,≥IO℃的活動積溫2500~3000℃,年平均氣溫在2~8℃的范圍內,8℃以上的內蒙古阿拉善南部地區;雖有適於梭梭生長的環境條件,但沒有梭梭的分布。
生物學特性
梭梭具有兩次休眠特性,4月底至5月初,型小而數量繁多的花5~8d迅速開放後,子房暫不發育,而處於休眠狀態(夏眠),直到秋季氣候涼爽後才開始發育成果實,10月底或11月初成熟,隨即便進入冬眠。抗旱能力非常強,最顯著的特徵是,葉子退化成為極小的鱗片狀,僅用當年生綠色嫩枝進行正常的同化作用。在乾旱炎熱的夏季到來後,部分幼嫩同化枝自動脫落,以減少其蒸騰面積。綠色的幼嫩同化枝條外表十分光亮,而內部完全被二層排列緊密的柵欄組織所包圍,細胞小,細胞液濃度很大,滲透壓高,抗脫水力強,這些特徵都能有效的降低體內水分的散失,有利於適應降水量僅有幾十毫米而蒸發量高達3000ram的大氣乾旱。根系發達,主根很長,往往能夠深達3~5米,而扎入地下水層,以充分吸收地下水。其側根也非常發達,長達5-10米,往往分為上下兩層,上層側根通常分布於地表層40~100厘米,可充分吸收春季土壤上層的不穩定水,下層側根一般分布於2~3米,便於充分利用土壤內的懸著水。梭梭不但能夠憑借其枝乾的堅硬,表麵灰白色,綠色同化幼嫩枝光滑發亮來反射掉部分陽光的照射,減輕高溫對樹體的灼傷,而且嫩枝肉質化,細胞液黏滯度很大,蛋白質凝固點很高,原生質親水力很強,使其不致因高溫而強烈脫水,造成代謝紊亂或停止。所以梭梭在氣溫高達43℃而地表溫高達60~70℃,甚至80。C的情況下仍然能夠正常生長。莖枝堅硬,木質部非常發達,韌皮部極度退化。夏秋季節肉質同化嫩枝不斷脫落;秋末剩下的同化嫩枝皮層逐漸加厚,迅速木質化。所以梭梭能夠忍受一40℃低溫。莖枝內鹽分含量高達15%左右,抗鹽性很強。土壤含鹽量在1%時生長很好,甚至在3%時成年樹仍能生長。梭梭喜光性很強,不耐庇蔭。梭梭生長較快,壽命較長。在1~3年生梭梭的高生長一般,5~6年生高生長最為迅速。樹高達3米以上,樹枝多而細長,樹冠寬度小於樹高,開始結實。10年生進入中齡林時期,樹高4~5米,地徑可達10厘米。樹冠多發育成球狀,冠幅寬度4-6米,開始大量結實。20年之後生長逐漸停滯,枝條下垂,側方枝條折毀,開始進入衰老期。35~40年開始枯頂逐漸死亡。在條件較好的地區,樹齡可達50年。
育苗
梭梭用育苗移栽的方法,可建設人工棱梭草場。在第一年秋末,採集成熟種子,然後選擇較肥沃的沙質地作苗床。用落水蓋草法或覆薄沙蓋草法春季育苗,千粒重3~3.5克。移栽地段應選在輕度鹽漬化,地下水位較高、土層中含水量不低於2%的固定、半固定沙地上。苗木應選為一年或二年生的實生苗,在春季或秋季土壤水分條件較好時進行移栽。梭梭栽後,必須加強保護,封閉禁牧,待五年左右,梭梭地上部分生長起來以後,方可放牧利用。
采種
種子成熟期一般在10—11月,果實由綠色變成淡黃色或灰褐色時即可采種。新採的種子應除去果翅等,使種子純度達到70—80%,含水率降低到5%以下,妥善保保存。種子發芽力保存期通常為6-9個月,當年採集的種子一般在秋季或翌年春播,種子發芽率在90%以上,一年後,發芽率下降到40-50%。
直播
一般採用播種育苗,選擇輕沙壤土、輕鹽鹼土(含鹽量不超過1%),地下水1—3米的土地為宜。播種期一般在4月初,一般採用條播,行距25—30厘米,溝深1.0-l.5厘米,覆土1厘米,播種量每畝2公斤。
栽植
一般採用植苗。梭梭對土壤要求不嚴,育苗地以鹽化不嚴重的沙土或細砂最為適宜,切忌粘重和排水不良的土壤。精細整地,播種灌水,培育壯苗。播種前翻鬆沙地,整平床面,灌足底水。播種時間以4月末5月初最為適宜。梭梭育苗可撒播或條播,每畝播種量2公斤為宜。巴蜀各地大多採用落水播種法播種梭梭,把整平的苗條先灌足底水,待水面下落而地表面還潮濕時播種高於床面,隨即覆細砂以正好蓋住種子為度。如在大床中進行條播時,在灌過底水後待床面稍干時開淺溝播種,上覆細砂一薄層,而後引清水薄灌一次。覆砂厚度不宜過厚,以0.5-1厘米為宜。以後可酌情每隔1-2天灌溉一次,直到出齊苗,但切忌大水漫灌或苗床積水。苗木要求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長30厘米以上的1年生壯苗。它適宜在粘質、礫質的丘間低地、鹽漬化沙地上栽植。在流動沙丘上栽植要設置沙障,沙障形式可採用間距3米行列式,栽植行距與沙障間距等寬,株距1.0-1.5米。在平坦的沙地上,行距1.5-2.0米,株距1米。以春秋雨季栽植為宜,早春3月上旬至4月上旬雪化後,及時栽植。
梭梭植後3-5年內禁止放牧利用。有灌溉條件可在6-8月灌水1—2次。要經常檢查、修補沙障。注意防治病蟲害。
造林
植苗造林
對苗木要求不大嚴格,一般苗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長30厘米以上,根幅在30厘米以上的1年生健壯苗木,均可用作造林,成活率較高。2年生苗亦可,但成活率一般較1年生苗為低。栽植時要深栽,最好坐水栽植。梭梭最適宜在湖盆邊緣地下水較高而鹽漬化較低的沙地、沙壤地或固定、半固定沙丘問薄沙地上栽植,一般成活率可達85%以上。春季造林和秋季造林均可。梭梭採用容器苗雨季造林也取得好效果。在湖盆沙地、沙壤土、丘間沙地、固定沙丘或其它一般沙荒地上植樹造林,造林方法和其它樹種相同。在流動沙丘上要設置沙障,一般栽植在迎風坡的中下部沙障網格內;在風蝕較為嚴重的沙壤地栽植梭梭,也要設置沙障。沙障應在造林頭年秋季或初冬設置。造林密度一般為株距1.5~2米,行距3~5米。造林當年天氣太早,應人工澆水l~2次。有河水灌溉條件的地區可栽前灌水,造林後每年或隔年灌水1次。另外,造林後如有風吹壞沙障的地方,應進行補修。
播種造林
梭梭直播造林方法簡便,節省人力、物力,但由於沙漠地區條件一般比較乾旱、炎熱和多風,管理困難,所以在沙漠地區進行直播造林,通常成活率較低,只有10%左右,特別是在鹽漬化過重或風蝕較嚴重的沙地以及石礫戈壁上,成活率更低,甚至不能成功。但是在降水較多的年份,早春季節待冰雪融化時或秋季雨水較多,天氣連陰的季節,在一些濕潤的固定半固定沙丘、丘間沙地或湖盆沙地上及時搶播,成活率一般可以達到40%。
人工接種肉蓯蓉
先用不同濃度的生根粉或荼乙酸浸泡肉蓯蓉種子,然後在梭梭主幹1米距離內,視梭梭根系生長情況挖50~80厘米深穴,選擇0.1~0.8毫米的梭梭健壯根對其進行肉蓯蓉人工接種並填埋覆土。及時澆水,保證梭梭根系正常生長和肉蓯蓉種子發育並形成吸盤,並根據該地區降水量和沙丘土壤墒情,接種當年應澆水2~3次,以保證梭梭及肉蓯蓉正常生長。最後是要加強管理並實行封圍,防止牲畜啃食,人為破壞和非法採挖。
『貳』 梭梭樹樹干發白是什麼病
梭梭病害以白粉病為主,發病時可噴灑硫合劑、粉銹寧可濕性粉劑,連續噴3-4次,間隔10-15天噴1次,基本可控制危害。通過適當減小定植密度,也可減輕白粉病危害。梭梭幼苗易患根瘤病,應及時拔出病苗燒毀,可選用1%-3%硫酸亞鐵澆灌苗根進行防治。
栽培技術
苗木出圃
起苗:必須在苗木休眠期內進行。如果春季造林,必須根據土壤解凍情況進行起苗,一般越早越好。如果秋季造林,應根據土壤封凍時間和造林時間確定起苗的最佳時間,切不可過早起苗。起苗前應灌適量水,以保證土壤有一定的濕度,以利於起苗。如果土壤過干時起苗,不但起苗困難,還會嚴重傷及根系。苗木起出後應按照標准進行分級。
選地:要選擇土壤含水量大於2%,土壤含鹽量在2%以下、地下水位1-8米的沙地、固定或半固定沙丘、流動的沙丘及輕度鹽鹼化的土壤進行梭梭造林。
時間:春季現起苗現造林,苗木水分散失少,加上融雪水分溶入沙層,有利於苗木根系吸水,成活率明顯高於秋季。秋季造林時間在秋末冬初,一般在10月底至11月初進行。
植苗造林
深挖定植坑:梭梭造林要求盡量深栽,以保護根系充分伸展,使根系處於濕沙層。根系生長進度大於濕沙層下降速度,必須保證栽植深度不得低於30厘米。挖坑時將上層干沙和下層濕沙分開堆放,並揀出石塊和其他雜物。
定植:定植時先將苗木放入定植坑內,填入坑深1/3的濕沙,邊提苗邊踏實,保證根系伸展,然後再回填濕沙踏實,直到與地面齊平,最後在苗木基部覆蓋些干沙即可。定植時有條件的情況下,先把苗木放入坑內,每株澆3-4千克清水,然後再回填,回填濕沙一定要踏實,防止水分大量蒸發,保證造林成活率。
造林密度:應根據降水量、地下水位、單株土壤佔有量、土壤水分含量以及病害發生情況來確定梭梭造林密度。不宜過大,因密度過大,其成林後郁閉度加大,易發生白粉病,影響生長。株行距一般設置為1.5×2.0米或2.0×2.0米。
封育管護
梭梭的撫育管理比較簡單,造林後可自然生長,原則上不需要除草、鬆土和修剪,如有可以可可施翠姆特種肥增強樹勢。但梭梭幼林易受牲畜踐踏啃食,造林後應設置圍欄並派專人管護,植後5年內嚴禁放牧。
『叄』 肉蓯蓉如何種植
1、造林地選擇:肉蓯蓉對土壤要求不高,以中性或偏鹼性(土壤PH值為7.5—9)、灌排良好、通透性強的沙質土、輕鹽鹼土為宜(土壤含鹽量小於1%),可利用棄耕退耕地、沙荒地、輕鹽鹼地種植。
2、寄主樹種選擇:沙漠地區沙旱生、鹽生木本植物一般均能作為肉蓯蓉寄主植物,但肉蓯蓉在生長過程中要消耗寄主植物的養分、水分,因此以選用大灌木梭梭、紅柳、鹼蓬、駝絨藜為宜。梭梭多選用白梭梭;紅柳多選用多枝紅柳、多花紅柳;鹼蓬多選用囊果鹼蓬。
3、寄主造林
(1)整地:全面整地,作畦整平。以0.017hm2為一個小區,平整高差<5cm,做好隔水埂,灌足底水以備栽植苗木。
(2)造林方式:採用人工植苗造林,選用無病蟲害、無損傷,根系完整的紅柳、梭梭、鹼蓬1
年生Ⅰ、Ⅱ級苗木造林,紅柳苗木標准為:1年生扦插苗,苗高1m以上,地徑1㎝以上;梭梭苗木標准為:1年生播種苗,苗高0.3m以上,地徑0.3㎝以上;鹼蓬苗木標准為:1
年生播種苗,苗高0.3m以上,地徑0.30㎝以上。
(3)造林季節:採用春秋兩季造林,春季造林在土壤解凍後,樹木發葉前進行;秋季造林在樹木落葉後,土壤封凍前進行。
(4)造林密度:紅柳人工模式示範林採用株行距1×2m、1×1×3m、1×3m三個模式;梭梭、鹼蓬人工模式示範林採用株行距0.5×2m、1×2.5m、1×3.0m三個模式。
(5)造林後管理:植苗造林後立即灌水,一次灌透。以後可視土壤含水量進行灌溉,紅柳人工林前期一般15—20天灌水1次,連續灌水3次,5—8月每月灌水1次;梭梭、鹼蓬人工林一般每年灌水2—3次。
『肆』 梭梭樹種植方法,如何種植
梭梭樹的種子,被認為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種子,因為它只能活幾個小時。但是它的生命力很強,只要有一點點水,在兩三個小時內就會生根發芽。
種植一般採用播種育苗,選擇輕沙壤土、輕鹽鹼土(含鹽量不超過1%),地下水1—3米的土地為宜。播種期一般在 4月初,一般採用條播,行距25—30厘米,溝深1.0—l.5厘米,覆土1厘米,播種量每畝2公斤。
栽植:一般採用植苗。。播種前翻鬆沙地,整平床面,灌足底水。播種時間以四月末五月初為適宜。梭梭育苗可撒播或條播,每畝播種量2公斤為宜。把整平的苗條先灌足底水,待水面下落而地表面還潮濕時播種高於床面,隨即覆細砂以正好蓋住種子為度。如在大床中進行條播時,在灌過底水後待床面稍干時開淺溝播種,上覆細砂一薄層,而後引清水薄灌一次。覆砂厚度不宜過厚,以0.5-1厘米為宜。以後可酌情每隔1-2天灌溉一次,直到出齊苗,但切忌大水漫灌或苗床積水。苗木要求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長30厘米以上的1年生壯苗.它適宜在粘質、礫質的丘間低地、鹽漬化沙地上栽植。在流動沙丘上栽植要設置沙障,沙障形式可採用間距3米行列式,栽植行距與沙障間距等寬,株距1.0—1.5米。在平坦的沙地上,行距1.5—2.0米,株距1米。以春秋雨季栽植為宜,早春3月上旬至4月上旬雪化後,及時栽植。
『伍』 梭梭樹冬天栽樹好還是春天栽樹好
梭梭(學名:Haloxylon ammodendron(C. A. Mey.) Bunge),藜科梭梭屬植物,是一種抗旱植物。國家二級保護植物,有「沙漠人參」之稱。 梭梭屬於小喬木,樹皮灰白色,木材堅而脆,花著生於二年生枝條的側生短枝上,花被片在翅以上部分稍內曲並圍抱果實,胞果黃褐色,果皮不與種子貼生,抗旱、耐高溫、耐鹽鹼、耐風蝕、耐寒等諸多特性,因此是一種極其重要的防風固沙植物,在荒漠和半荒漠地區的分布極為廣泛。
別名
沙漠人參
中文學名
梭梭
拉丁學名
Haloxylon ammodendron (C. A. Mey.) Bunge
別 稱
瑣瑣
二名法
Haloxylon ammodendron
界
植物界
門
被子植物門
綱
雙子葉植物綱
亞 綱
原始花被亞綱
目
中央種子目
科
藜科
屬
梭梭屬
種
梭梭
分布區域
中國、中亞和俄羅斯西伯利亞。
保護級別
國家二級保護植物
高度
3-8米
形態特徵
又稱鹽木、瑣瑣。材質堅。
生存在沙漠邊緣,燃燒時火力旺,是優質薪炭林;嫩枝可作飼料;樹根上寄生的蓯蓉是名貴中葯材。大灌木或成灌叢狀,樹高3~8米。干形扭曲,樹皮淺灰色或灰褐色。葉退化呈小鱗片狀,頂端鈍,貼生於節。花兩性,黃色,單生於2年生短枝的葉腋處,具闊卵形苞片,花被膜質,上部稍內曲成穗狀花序。果實背部橫生半圓形膜質翅,扁圓形,頂部凹如臍,暗黃褐色。種子小,暗褐色。
生長習性
梭梭樹
喜光,耐高溫(43℃)及嚴寒(-40℃)。適應大氣乾旱和土壤乾旱,能在年降水量25~200毫米的地區荒漠土壤上存活。
梭梭樹
沙漠中梭梭樹的種子,被認為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種子,因為它只能活幾
個小時。但是它的生命力很強,只要有一點點水,在兩三個小時內就會生根發芽。對於梭梭,這亦是適應沙漠嚴酷環境的結果。
人們贊譽梭梭樹是征服沙漠的先鋒。
盛夏的中午,烈日炎炎,無邊無際的戈壁大沙漠被烤得滾燙,這時只有迎著熱風頑強挺立的梭梭樹叢,才給沙漠帶來了生命的活力。
梭梭樹能在自然條件嚴酷的沙漠上生長繁殖,迅速蔓延成片,這與它具有適應沙漠乾旱環境的本領是分不開的。
梭梭樹
梭梭樹的種子,是世界上壽命最短的種子,它僅能活幾小時。但是它的生命力很強,只要得到一點水,在兩三小時內就會生根發芽。復椰子種子的發芽時間很長,在合適條件下,要二年之久。常見的稻、麥、棉等種子,發芽的時間也得論天算。能在兩三小時內發芽的種子,世界上只有梭梭樹的種子了。因此,梭梭樹才能適應沙漠乾旱的嚴酷環境。
分布范圍
梭梭樹主要分布於內蒙古自治區阿拉善盟以及新疆的沙漠上。寄生在梭梭樹氣根上的珍稀植物肉蓯蓉,號稱「沙漠人參」,內蒙古的肉蓯蓉的產量、質量均居全國第一。[2]分布在北緯36°~48°、東經60°~111°之間的乾旱沙漠地帶。
是荒漠地區的生態保護神
種植一般採用播種育苗,選擇輕沙壤土、輕鹽鹼土(含鹽量不超過1%),地下水1—3米的土地為宜。播種期一般在 4月初,一般採用條播,行距25—30厘米,溝深1.0—l.5厘米,覆土1厘米,播種量每畝2公斤。栽植:一般採用植苗。。播種前翻鬆沙地,整平床面,灌足底水。播種時間以四月末五月初為適宜。梭梭育苗可撒播或條播,每畝播種量2公斤為宜。把整平的苗條先灌足底水,待水面下落而地表面還潮濕時播種高於床面,隨即覆細砂以正好蓋住種子為度。如在大床中進行條播時,在灌過底水後待床面稍干時開淺溝播種,上覆細砂一薄層,而後引清水薄灌一次。覆砂厚度不宜過厚,以0.5-1厘米為宜。以後可酌情每隔1-2天灌溉一次,直到出齊苗,但切忌大水漫灌或苗床積水。苗木要求高20厘米以上,主根長30厘米以上的1年生壯苗.它適宜在粘質、礫質的丘間低地、鹽漬化沙地上栽植。在流動沙丘上栽植要設置沙障,沙障形式可採用間距3米行列式,栽植行距與沙障間距等寬,株距1.0—1.5米。在平坦的沙地上,行距1.5—2.0米,株距1米。以春秋雨季栽植為宜,早春3月上旬至4月上旬雪化後,及時栽植。
『陸』 梭梭樹是什麼樣子
梭梭樹屬藜科植物,為超旱生小喬木,呈高大灌木狀,植株高度一般在1-4 m,個別植株可高達8-10 m,又稱鹽木、瑣瑣樹。
干形扭曲,樹皮淺灰色或灰褐色。葉退化呈小鱗片狀,頂端鈍,貼生於節。花兩性,黃色,單生於2年生短枝的葉腋處,具闊卵形苞片;
花被膜質,上部稍內曲成穗狀花序。果實背部橫生半圓形膜質翅,扁圓形,頂部凹如臍,暗黃褐色。種子小,暗褐色。分布在北緯25°~48°、東經5°~111°之間的乾旱沙漠地帶。
在荒漠環境中,梭梭是荒漠化地區主要的防風固沙樹種,具有沙漠衛士之稱。
梭梭樹喜光,耐高溫(43℃)及嚴寒(-40℃)。適應大氣乾旱和土壤乾旱,能在年降水量25~200毫米的地區荒漠土壤上存活。
主要分布於亞非大陸的溫帶和亞熱帶乾旱區。以梭梭為建群種的荒漠在亞非荒漠區有大面積分布,是構成古地中海區系荒漠植被的重要部分;在中國,梭梭主要分布於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的丘坡下部和丘間地。
梭梭具有極強的抗逆性,是我國西部荒漠地區防風固沙的主要樹種,可以維持荒漠地區的生態平衡,具有很高的生態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