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又快養蠶了,就是採摘桑葉太累了,誰能告訴我有沒有摘桑葉的工具
利用桑葉採摘機器提高桑葉的採摘速度。如圖:
手工採摘速度慢,容易傷手,本工具體積小相當於一夜茶杯大小,重量輕。低於150克,重量不到三兩,採摘桑葉速度快,不傷手,容易掌握,左右手均可操作。
1、兩塊半圓筒形的木頭,合起來就是一個圓筒,中間的空洞大概能容一根手指大一點,在後邊預選鑽好的孔里裝上一根軸銷,這樣兩塊圓筒木就可以象老虎鉗的鉗嘴一樣開合了。
2、再將那兩片刀片鑲入圓筒的內部,釘緊,刀口向下微微露出。
3、然後是那十幾根一寸長鐵釘,均勻地釘在兩片圓筒木的底部,象鐵刷子一樣。
4、最後找兩根小布條,使這小小的采葉器可以纏在拇指與食指上,這樣一來,伸縮拇指和食指,就能輕松地帶著那兩片圓筒木開合。
2. 養蠶能賺錢嗎
農村養蠶有收益嗎?應該怎麼養?
就目前而言,在養蠶行業賺到錢的養殖戶多是具有強大的經濟實力,且有穩定的銷售渠道,一般的工薪階層其實並不適合涉足養蠶行業。正常情況下養蠶兩個農民起早摸晚的幹上一個月,且產量達到100斤,收入約2500元,如果產量不足或出現蠶病,收入更低,較於其它行業著實不怎麼樣。
雖然,養蠶可以掙錢,但是還是要因地制宜以科學的養殖方法作為前提,比如象你有退耕還林的山地,可以種植一些桑樹,還是要辛勤的勞動作為基礎,雖然養蠶的工作比較繁瑣耗時,只要你喜歡這個工作,靠著科學和辛勤就能致富。
3. 我想養蠶,可不知道從那下手,銷路怎樣,怎麼喂養也不太清楚,小時候喂過蠶,而且我門這桑樹也很少,
一、防農葯中毒。農田治病蟲要遠離桑地、蠶室,更不能污染桑樹;附近農作物治蟲噴葯,為了避免蠶兒嗅到農葯氣味要及時關閉蠶室門窗;蠶農施葯後要沖涼換衣才能喂蠶或進行其它養蠶操作;桑樹噴水和根外追肥,禁用施過農葯的工具;養蠶季節不宜在蠶室附近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氯農葯,其熏蒸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天蠶蠅乳劑,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早上要在蠶室內噴灑井水,掛濕布或草簾,白天關閉門窗,防止熱氣流入室內,夜裡氣溫低,要整夜開放門窗。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六、發現病蠶要及時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漿的消毒盆內,不可亂丟病蠶,禁用病蠶飼喂畜禽,以防止病原傳播擴散,污染環境。
七、蠶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能隨意亂倒,更不能在蠶室周圍攤曬,應集中到野外堆漚或放入糞坑內漚制,以防止病原擴散。
八、夏秋高溫,病原繁殖快,要注意計劃采葉、及時運葉,合理貯葉,不能堆積過厚,防焗熱變質而誘發蠶病。貯桑池每個齡期要消毒一次,以滅病菌,要不喂過夜桑葉。
九、高溫多濕天氣忌喂濕葉,貯桑葉不能灑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鮮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養蠶季節,蠶室不要存放穀物、糠麩等物,以免受潮產生蟎類,養蠶時危害蠶兒。
4. 養蠶需要哪些設備
把它放在紙盒子,或是篩米的小篩子里,用篩子的話要放一些紙墊在篩底。
小蠶剛從卵里孵出來時,要特別小心對它,用比較嫩的桑時喂它,換桑葉的時候用很軟的毛筆來移動它,要注意力量;有時桑葉太乾燥,不細心就會在換桑時的過程中把小蠶留在要丟棄的桑葉上。小的時候難養一點,長大些就好辦了。
等它要結繭子的時候,拿些麥稈子札成枝枝椏椏的型狀就可以了。
破繭後,把它們一起放在一個盒子里,它們會在一起交尾,然後產卵。有時因為養的蠶少,所以破繭的時候蛾子會有落單的,但不用擔心,只要有一對蠶成功,相信也夠你養了。
桑葉要新鮮的,也可以每次採集一塑料袋,分次每天用幾張,其餘的灑點水裝在冰箱里保鮮。采來的葉子會有一定的灰塵,可以洗凈後涼干,一定要涼干,不然小蠶或大蠶吃了會拉肚子的,說不定還會翹辮子。
養蠶技術
一、 噴桑葉用於添食養蠶:一市斤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10市斤桑葉添食,每天一次。蠶愛吃、糞便不臭,生長快,蠶繭厚,質量好,可增產10%左右。
二、 二、 噴蠶體降溫解暑:夏天氣溫高,蠶容易生病,室溫過高蠶還容易中暑死亡,。可在高溫天氣,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噴於蠶體,每天中,下午各噴一次。
三、 三、 噴桑葉保鮮:夏天氣溫高,採回的桑葉堆放久了會發黃變質,秋天氣候乾燥,採回的桑葉,留久了會乾枯變硬,可按一斤清水加5毫升發酵液,用來將桑葉噴濕,然後將桑葉裝入編織袋或堆在地上,用塑料布蓋好,保存24小時仍然鮮綠如初。
四、 四、 噴桑葉促生長:按一斤水加1—2毫升發酵液,噴灑桑田的桑葉,一個月噴2—3次,添加0.2%的磷酸二氫鉀效果更好。噴到桑葉全濕不滴水為宜。桑葉生長快,葉油綠肥厚,可增產20—25%。還可減少病蟲害。
注意:在使用活力99生酵劑發酵液前後6小時不能使用抗菌素,發酵液不論保存多久,只要還有甜醇曲香氣味,就可以使用,如果發臭則就不能使用。
夏秋養蠶應注意什麼?
一、防農葯中毒。養蠶季節不要蠶室附近農田噴灑殺蟲雙等有機氯農葯,其熏蒸作用會導致蠶兒中毒;喂蠶桑葉要經過試喂確認無毒後,才能采葉喂蠶。
二、蠶室內禁用蚊香或滅蚊、滅蟲劑。在鄰近蠶室的住房內使用,也要關閉蠶室門窗,以防蠶兒中毒。
三、蠶室要安裝紗門、紗窗,防止蠅類入蠶室內危害蠶兒,並添加「滅蠶蠅」乳劑或噴蠶體,以殺滅蠅蛆。
四、養蠶前要堵塞鼠洞,蠶架與牆壁要保持一定間距,蠶架腳周圍要撒上石灰粉或蠶葯,以防止老鼠上爬。養地蠶,要做好葯物滅鼠。
五、夏、秋養蠶氣溫較高,要打開門、窗,加強室內通風換氣。桑葉噴灑清水,室內用電風扇吹微風,也有利於室內降溫。
六、發現病蠶要及時清理,投入盛有漂白粉溶液或石灰漿的消毒盆內,禁用病蠶飼喂畜禽,以防止病原傳播擴散,污染環境。
七、蠶沙含有大量病原物,不要在蠶室周圍攤曬,應集中到野外堆漚或放入糞坑內漚制,以防止病原擴散。
八、夏秋高溫,病原繁殖快,要注意按需采葉、及時運葉,合理貯葉。貯桑池每個齡期要消毒一次,不要喂過夜桑葉。
九、高溫多濕天氣忌喂濕葉,貯桑葉不能灑水,要勤除沙,多撒新鮮石灰粉、干稻草等材料,抑制病菌滋生繁殖。
十、不是養蠶季節,蠶室不要存放穀物、糠麩等物,以免受潮產生蟎類,養蠶時危害蠶兒。
養蠶節桑有什麼竅門?
正常情況下養蠶,每生產1公斤蠶繭需15公斤桑葉。採取節約用桑措施後,每張蠶種可節約用桑50公斤左右,而蠶繭產、質量可絲毫不受影響。其節約用桑措施是:
1、桑葉要合理采、運、貯。盡量做到早上或傍晚采葉,隨采隨運,松裝快運。採回的桑葉抖松後放入貯桑池或貯桑室內,合理貯藏,防止風吹或堆積發熱變質,造成桑葉浪費。
2、防止桑葉萎凋。稚蠶期採用炕床(房)育、塑料薄膜覆蓋育,以利保溫保濕,使桑葉保持新鮮。大蠶期喂蠶後適當關閉門窗,待蠶食去桑葉70%左右,再開門窗通氣,能有效地防止桑葉萎凋。
3、確保蠶室溫度。大、小蠶適宜溫度分別為24℃、25℃,在適溫范圍內,蠶食慾旺盛,減少殘次桑葉,而且提高葉絲轉化率。
4、推廣少回育、條桑育。小蠶平面立體一日一回育、全齡二回育、大蠶條桑育等省力化養蠶技術,不僅提高養蠶工效,且有利蠶兒食桑,比普通育節省桑葉5%左右。
5、計劃用桑和定量給桑。按不同蠶期逐齡、逐日、逐回制定標准用桑量,做到「蠶兒飽食不浪費,節約用桑不餓蠶」。每齡蠶初、末期,蠶食桑量減少,這時喂葉要適量。5齡蠶盛食期要讓蠶兒充分飽食,但每日最大用桑量要控制在110公斤以內。
6、添食蛻皮激素。蠶兒見熟5%左右,每張種使用1支蛻皮激素,兌水25公斤,拌和20公斤桑葉,一次給蠶吃完,能促使蠶兒一齊老熟,每張種可節省桑葉10公斤左右。
如何抓好眠起處理的幾個關鍵技術環節?
眠起處理是一項十分重要養蠶技術,處理得好與不好,關繫到蠶兒的健康狀況和發病率,以及產繭的多少。因此應著重抓好如下技術環節:
1、適時眠除。小蠶發育快,就眠快,眠期短,下眠網宜提早;四齡蠶催眠期長,下網宜偏遲些。在高溫多濕宜早,低溫乾燥宜遲,上午就眠宜偏早,下午就眠偏遲。眠除時見蠶座有少量(2-3條)眠蠶時,撒上糠灰或鮮石灰粉(使蠶迅速上爬)再加眠網,給桑(桑葉適熟稍偏嫩),蠶全部爬上後即可進行。如果是晚上加眠網,應第二天早給一次桑葉後眠除。
2、提青分批。眠除後喂兩口桑,蠶兒全部眠定,不用提青,座中極少數弱小遲眠蠶用手執出淘汰。如果有一半未入眠,就用中心分批法,把蠶分成二批入眠。方法是:蠶眠一半,再加眠網一次和均勻給桑,使蠶兒爬上網後移至加一窩飼養就眠。如果蠶兒生長發育參差不齊,就用提中心分二頭的方法,把處於眠中狀態的大批蠶分出來,將早眠與遲眠蠶在起蠶餉食時並窩飼養。
3、眠中管理。蠶兒入眠後,要保持安靜,通風換氣,防止陽光直射。高溫多濕天氣,要在蠶座撒糠灰或石灰粉吸濕,既防止病菌孳生,又防止早起蠶食殘桑造成發育不齊。
4、適時餉食:應貫徹遲餉食,即是在見蠶基本蛻皮完,而且有80-90%的起蠶頭部為淡褐色時進行餉食。遇高溫悶熱或白撞雨時,宜提早餉食。一般見起後5-7個小時餉食。各齡餉食前要進行蠶體蠶座消毒,而後下網給桑,用桑要新鮮偏嫩。
5、控制日眠。控制日眠,應以三、四眠為重點。一般來說,三眠日眠,大眠亦日眠,三眠踏夜眠,大眠也會踏夜眠。日眠蠶兒,熟蠶就在中午,上簇也就方便了。
蠶種如何進行催青與收蟻?
蠶種要放在通風的竹籠或線架上裝好,切忌用塑料膜、布料或報紙等物包裝,以防悶壞蠶種。領種後立即放到已消毒好的蠶室進行催青保護。在第1-4天室內保持22℃,第5天起至孵化期,保持25℃。如果春季室內溫度低,則加火盆升溫及保溫(用火炭,忌用柴燒),火盆離蠶種1米以上,以免烘死蠶種,加火升溫時要記得加水補濕。催青至第8天,蠶卵的一端有小黑點,叫點青。當一張蠶種內有20%卵粒點青,用報紙將蠶種包好,把著卵粒面朝下,進行遮光制黑,使蠶卵發育一致。從點青日起,第二天轉青(卵面呈灰色),第三天蟻蠶出殼。在出蟻當天早上5時,除去遮光物,開燈感光,促使孵化整齊一致。若有遲孵化的蠶種要繼續遮光制黑,第二天早晨5時再進行感光收蟻。最後進行收蟻,春季氣溫低,在上午10時左右,夏、秋季在上午8時左右收蟻。收蟻用桑要在當天上午採摘,桑葉選用適熟稍偏嫩,用桑量是收蟻量的4-5倍。收蟻方法:將切好的桑葉直接撒在蠶種紙上,經10-15分鍾後蠶蟻爬到桑葉上,然後把蟻蠶連同桑葉倒在蠶座紙上,用鵝毛把蟻蠶疏密攤勻。收蟻後在給第二次桑葉要進行蟻體清毒,用「防病一號」(蟻蠶體消毒專用葯,小蠶用含甲醛1.25%,大蠶用含甲醛2.5%)用紗布袋裝葯粉均勻地撒落在蠶體上,撒葯量象一層薄霜即可。經5分鍾後,再撒一層焦糠(谷殼燒成黑色)隔開葯粉,而後再給第二回桑葉。
蠶兒發生農葯中毒後應採取什麼急救措施?
1、迅速打開門窗或把蠶端到通風處,撒隔沙材料,及加網除沙,給新鮮桑葉。
2、迅速查明毒源,切斷毒源,避免再中毒。
3、解毒處理:小蠶用清水噴體,大蠶用清水淘洗兩分鍾後撈出陰干,有的可復甦,給鮮葉喂養;凡有毒的一切用具用鹼水洗後曝曬。有機磷中毒後還能吃葉的可適當添食阿托品。
4、對輕中毒蠶和復甦蠶應加強營養,給與適熟偏嫩葉,採取少量多回育。還可添食少量糖液。
5. 柳州那裡有養蠶用的工具
多的是,你每次最多養幾張
6. 養蠶的盒子應該怎麼做利於蠶生長
1、蠶卵時期
造一個舒適的「家」:准備好有蓋的盒紮上小孔,盒裡面鋪一層干凈的白紙,把蠶卵放在紙盒內。如果氣候比較乾燥,每天噴灑少量的水。隨著天氣逐漸變暖,蟻蠶自己就會出來。
2、幼蟲期
養蠶的盒子中的糞便和吃剩的葉子應該經常性清除干凈,給小蠶換葉時,可以直接把新葉蓋在舊葉上,待小蠶都爬到新葉上,把舊葉拿走。這樣可減少蠶的傷亡,便於清除殘葉和蠶糞。
在養蠶的房裡不要噴灑殺蟲劑,這樣會傷害蠶。
3、蠶吐絲作繭
蠶長到一定的時候就要吐絲作繭。快吐絲的蠶身體透明發亮,不再吃桑葉,爬到一邊,頭時時仰起,晃來晃去。這時要趕快把蠶從盒子拿出來放在紙條做成的方格內,最後在格上蓋一厚紙做蓋,讓蠶在格內吐絲做繭。
4、蠶蛾
雌蛾交配後就要產卵,這時要在盒底放一白紙,讓雌蛾把卵產在紙上,以便保存。
(6)養蠶工具批發價格擴展閱讀
養蠶需准備的工具
1、消毒用具噴霧器、水桶(或缸)、皮管、消毒鍋、掃帚等。
2、收蟻用具蠶筷、鵝毛、收蟻紙(或網)等。
3、採桑、貯桑用具採桑籮、桑剪、貯桑缸、氣籠、蓋桑布等。
4、飼育用具蠶匾、蠶架、給桑架、蠶網、塑料薄膜、防干紙、干濕溫度計、切桑刀、切桑板、秤、除沙筐等。
5、上蔟用具蔟具(方格蔟或折蔟或娛蚣蔟等)、蘆簾、蔟架等。
蠶具製作可因地制宜,但在用材結構上要求適合蠶的生理衛生,便於清洗消毒;且取樹容易,製作簡單,價廉物美,有些還能與日常牛活和生產用具兼用;堅實耐用,使用輕便;便於搬運、收藏及保管。
7. 養蠶如何抽絲
1.養蠶抽絲的第一步便是需要將蠶蛹進行處理,即在不破壞蠶繭的情況下提前殺掉蠶蛹
如果要對活繭進行抽絲,有很多弊端,不但容易污染蠶繭,且若蠶蛹提前破繭,會對絲綢水平造成影響,因此蠶蛹處理技術水平直接影響著生絲的質量。最早的處理方法十分簡單粗暴,便是通過暴曬殺死蠶蛹,這樣得到的蠶繭十分雪白乾燥。但其缺點也十分明顯,便是暴曬之後的蠶絲變得乾脆,絲的韌性和強度都大大降低,影響了生絲的品質。
後來採用了鹽腌法,就是將鹽作為隔絕空氣的封閉層,在殺死蠶蛹的同時,也吸收了蠶蛹中多餘的水分,保持了生絲的韌性和品質。此法的優點是保存了生絲的質性,但操作十分復雜且處理時間比較長,不利於大規模操作。
2.養蠶抽絲的第二步便是繅絲,直接分離繭體中的絲素並將其初步合股
蠶繭的主要成分便是絲素和絲膠,其中絲膠比較溶於水,且溫度越高,溶解度越大,這樣剩下來的便是絲素。所以第二步的工序原理便是利用絲素和絲膠水溶性的差異,將蠶繭放置在水中抽出蠶絲的工序。
3.養蠶抽絲的第三步為生絲歸攏,主要分為絡絲、並絲、整經三道小工序
將蠶絲抽出合股之後,還需要經過一個重要的工序即生絲歸攏,才能夠用於織造。其中絡絲主要是將抽出的蠶絲轉到相應的圓形工具上,此工藝相當於現代紡紗技術中的絡筒工藝,此工藝主要是改善蠶絲的品質,消除上面的瑕疵,減少斷頭,提高織造品的質量。
8. 養蠶上繭的工具怎麼做
用一些小紙盒子,或是把大紙盒子隔成小格子就行,也可以把它們放到掃操場的那種大掃把上。
9. 手工抽蠶絲的工具
把蠶繭放在燙水裡泡,把蠶蛾燙死(我也養蠶,不過這樣好殘忍啊),把蠶絲多餘的剪去,拿一個棍子之類的東西,把蠶絲往上繞,就可以了。蠶絲比鐵絲還要硬哦,不過也要小心一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