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樂山有沒有海鮮市場
賣海鮮批發比較多的是 從牛二橋哪兒出去 一直到河邊的那條街
羊駝可以說是近兩年爆紅網路的搞笑動物代表,其又萌又呆的臉給人們冠上了各種文字介紹而成名。不少人對於羊駝產生了濃厚的興趣,羊駝多少錢一隻也是大家關注的熱點,未來羊駝的價值可不再僅僅局限於它的皮毛.據了解。羊駝毛以其質量與色澤獨一無二的特點而聞名於世.其韌性為綿羊毛的兩倍,無毛脂,雜質少,凈絨率達90%.用羊駝毛製成的時裝,輕盈柔軟,穿著舒適,垂感好,不起皺,不變型,深受歐美、日本消費者的青睞。
羊駝有很大的養殖前景,不少養殖戶也迫切想了解羊駝多少錢一隻。每隻羊駝一年可產絨毛3-5公斤,一年剪毛1次。絨毛售價每公斤64-256美元。種羊駝每頭身價高達3萬美元。目前國際市場對羊駝毛的需求量增加。日本是世界上最大的羊駝毛消費國,其進口數額已超過傳統的歐洲市場,並付出最高的買價;韓國、香港也是大消費市場。故許多養殖者看好羊駝的發展前景。
『叄』 現在生羊頭多少錢一斤
市場價差不多20幾快
羊頭菜的做法
主料:羊骨1500克,羊血150克,羊肥腸(大腸)150克,羊肺150克,羊肝150克,羊心150克,羊肚150克,羊頭肉200克
調料:大蔥150克,鹽25克,辣椒(紅、尖、干)50克
做法:
1. 取羊的骨架、羊肉、大小腸肚、心肺、肝及血;
2. 先將羊骨架上火熬煮,使其精髓盡化湯中,色呈乳白;
3. 將羊頭肉及下水放湯內煮至嫩軟適口;
4. 羊血要放些鹽,然後用溫水煮熟,待冷卻凝固成塊狀,隨吃隨加;
5. 食時再配些羊油煎的辣椒面、蔥絲、鹽等調料即成。
自製白水羊頭的做法:
主料: 羊頭肉 3000克
調料: 粗鹽 25克 花椒 1克 丁香 1克 砂仁 1克 各適量
做法:
1.選用2至3齡也稱「四六口」的內蒙古產的山羊頭(是被閹割過的公頭號,俗稱羯羊,這種羊頭,肉嫩而不膻,能切出又薄又大的肉片),放在冷水中浸泡2小時,用板刷反復刷洗頭皮,刷得越白截止好(但不要將皮刷破)。再把羊嘴掰開,用小毛刷探進口內刷洗口腔,並在水內來回移動著刷洗,將口、鼻、耳內的臟物刷出,然後換新水再洗2次。瀝凈水,用刀從頭皮正中至鼻骨劃一長口,以便於煮熟後拆骨。
2.鍋內倒入涼水(水量要漫過羊頭9厘米),在旺火上燒沸,將洗凈的羊頭逐個放入鍋中,煮1個多小時,達到七成熟時(用手按一下羊臉上的肉,如已由原來的硬挺變得稍有彈性,或者按下耳朵根部,已由硬變軟即可),取出趁熱稱拆下顱骨。拆法是:從頭皮正中的劃口處,將頭肉扒向兩邊(頭肉須連著臉肉,不要撕斷),露出顱骨,再一手掐住兩肋,一手從鼻骨處將顱骨往一掀即取下,將顱骨上的羊眼睛用手捅出,再將顱骨砍開,取出羊腦。然後從羊頭肉上切下兩耳(挖去目膜不要)和口腔上膛的軟骨(長有一道道的橫紋,俗稱天梯),削去嘴岔上的毛根,片去沿不整齊的肉。再貼著舌(俗稱口條),兩側順長各一刀,將下齶骨切斷,完整地拆下兩塊帶羊肉的羊臉子及整條羊舌(每個羊頭約出熟肉1千克),在涼開水中浸泡1小時,以使肉質脆嫩,色白,切好。
3.將粗鹽放在沙鍋里,靠在微火旁邊,慢慢焙乾(火力不要大,須保持鹽粒潔白不變色),倒在石板上研成粉末,再過細羅。花椒也如此泡製。然後將鹽粉、花椒粉及丁香粉、砂仁粉摻在一起拌成椒鹽。
4.將泡好的熟羊頭瀝凈水,切時,先將羊臉子(皮朝下)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羊臉子,右手持刀,刀刃向外,刀背向里,傾斜成20°角,每隔1.5毫米距離片入一刀,片成較薄的大坡刀片。羊舌也片成同樣的片。其他如羊眼睛,羊耳朵,上膛軟骨(羊腦髓不切),均立著刀切成薄片。切片後,按不同部位分別盛入盤內,撒上椒鹽(要現各異要撒,不然會使羊肉軟塌無勁)即成。
『肆』 臨沂批發熟羊臉羊肚羊雜在那裡
農貿批發 市場。臨西八路 束河南街 那有 大型的批發市場。
華盛中天南 家家悅後面 還有北園農貿 都是批發市場
『伍』 濟南美食有哪些
1、清油盤絲餅
清油盤絲餅,濟南傳統的漢族風味小吃,外焦里嫩、金絲均勻,味甜爽口,條細均勻,絲不並、不斷、不亂。之所以叫清油,是相對葷油而言,用花生油來煎烙的。
2、甜沫
甜沫是起源於豫北地區豆沫,後流傳至山東濟南特色傳統名點,大眾粥類美食,泉城二怪之一。
3、奶湯蒲菜
奶湯蒲菜是山東省濟南市地區的特色傳統風味名菜之一。是用奶湯和蒲菜烹製成的「奶湯蒲菜」,湯呈乳白色,蒲菜脆嫩鮮香倍增,入口清淡味美,是高檔宴席之上乘湯菜,素有「濟南湯菜之冠」的美譽,又歷來被人們譽為濟南第一湯菜。
4、把子肉
把子肉是淮海地區經典的名菜之一,屬於魯菜系。肥而不膩,多滋多味,肉色令人垂涎。多為午餐食用,但作為晚餐也非常適宜。
5、孟家扒蹄
孟家扒蹄是山東濟南市的當地名吃,歷史可以追溯到二十世前期。孟氏趴蹄有軟爛香醉、色澤細膩紅潤,肉爛脫骨而皮整,味鮮醇厚而鮮香的特點。
『陸』 府谷有沒有批發熟羊肉的如熟羊肝,熟羊肺,熟羊臉肉,熟牛肚都是啥
羊肉,性溫。羊肉有山羊肉、綿羊肉、野羊肉之分。古時稱羊肉為羖肉、羝肉、羯肉。它既能御風寒,又可補身體,對一般風寒咳嗽、慢性氣管炎、虛寒哮喘、腎虧陽痿、腹部冷痛、體虛怕冷、腰膝酸軟、面黃肌瘦、氣血兩虧、病後或產後身體虛虧等一切虛狀均有治療和補益效果,最適宜於冬季食用,故被稱為冬令補品,深受人們歡迎。
『柒』 怎麼樣燉羊臉好吃
白水羊頭
原料:
羊頭、水、鹽、花椒粉、丁香粉、砂仁粉。
做法:
1、選用2至3齡也稱「四六口」的內蒙古產的山羊頭(是被閹割過的公頭號,俗稱羯羊,這種羊頭,肉嫩而不膻,能切出又薄又大的肉片),放在冷水中浸泡2小時,用板刷反復刷洗頭皮,刷得越白截止好(但不要將皮刷破)。再把羊嘴掰開,用小毛刷探進口內刷洗口腔,並在水內來回移動著刷洗,將口、鼻、耳內的臟物刷出,然後換新水再洗2次。瀝凈水,用刀從頭皮正中至鼻骨劃一長口,以便於煮熟後拆骨;
2、鍋內倒入涼水(水量要漫過羊頭9厘米),在旺火上燒沸,將洗凈的羊頭逐個放入鍋中,煮1個多小時,達到七成熟時(用手按一下羊臉上的肉,如已由原來的硬挺變得稍有彈性,或者按下耳朵根部,已由硬變軟即可),取出趁熱稱拆下顱骨。拆法是:從頭皮正中的劃口處,將頭肉扒向兩邊(頭肉須連著臉肉,不要撕斷),露出顱骨,再一手掐住兩肋,一手從鼻骨處將顱骨往一掀即取下,將顱骨上的羊眼睛用手捅出,再將顱骨砍開,取出羊腦。然後從羊頭肉上切下兩耳(挖去目膜不要)和口腔上膛的軟骨(長有一道道的橫紋,俗稱天梯),削去嘴岔上的毛根,片去沿不整齊的肉。再貼著舌(俗稱口條),兩側順長各一刀,將下齶骨切斷,完整地拆下兩塊帶羊肉的羊臉子及整條羊舌(每個羊頭約出熟肉1千克),在涼開水中浸泡1小時,以使肉質脆嫩,色白,切好;
3、將粗鹽放在沙鍋里,靠在微火旁邊,慢慢焙乾(火力不要大,須保持鹽粒潔白不變色),倒在石板上研成粉末,再過細羅。花椒也如此泡製。然後將鹽粉、花椒粉及丁香粉、砂仁粉摻在一起拌成椒鹽;
4、將泡好的熟羊頭瀝凈水,切時,先將羊臉子(皮朝下)放在案板上,左手按住羊臉子,右手持刀,刀刃向外,刀背向里,傾斜成20°角,每隔1.5毫米距離片入一刀,片成較薄的大坡刀片。羊舌也片成同樣的片。其他如羊眼睛,羊耳朵,上膛軟骨(羊腦髓不切),均立著刀切成薄片。切片後,按不同部位分別盛入盤內,撒上椒鹽(要現各異要撒,不然會使羊肉軟塌無勁)即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