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街邊擺攤買涼皮涼面利潤怎樣請問到哪裡能學到正宗涼皮
100斤(麵粉)120元,可蒸涼皮350碗。A.麵粉成本120元÷3502碗=0.35元;色拉油成本2.8元/斤;加辣面3兩共1.8元,加花椒、大香、草果等香料約1.2元,辣椒油成本2.8+1.8+1.2=5.8元。1斤辣椒油可調涼皮25碗。B.每碗辣椒油成本5.8÷25=0.23元,1斤芹菜1元,1斤紅蘿卜0.5元,1斤豆芽0.5元共3斤菜可墊涼皮30碗。C.菜每碗成本2÷30=0.07元。D:鹽、味精等每碗0.1元,則每碗涼皮成本為A0.35+B0.32+C0.07+D0.1=0.75元。按兩元一份可獲得純利潤1.25元。
很多地方都可以學到啊,建議去正規的大地方學,多自己去考察對比下,師資和設備必須要齊全。
B. 誰知道現在冷麵市場怎麼樣
冷麵屬於機壓面條,是把蕎麥面條放入蘿卜或白菜泡菜里,再放上豬肉片的面條。冷麵入口後,柔韌耐嚼,涼爽清淡,湯湯水水,滑順潤喉,而其中的辣、咸伴以酸甜能立刻勾出口水,再配嚼冷麵菜(韓國泡菜,辣白菜,牛肉,黃瓜絲,煮雞蛋,香菜),令人食慾大增。冷麵經濟實惠,普通百姓都能接受。
C. 想擺小攤賣烤冷麵,不知道哪裡好,跪求
這位朋友,根據您的問題解答如下,如有不明之處可以繼續補充:我給你指個地方,鐵西鐵百後身有很多家燒烤店,就是鐵百夜市那個方向,那裡旁邊有很多出小攤的,有一個鴨血粉,他家門口就有一份買考冷麵的,2元一份,我在那裡吃過,不過覺得沒有東北地下門口的味好,有時間你可以去嘗嘗。
D. 做冷麵都需要什麼設備(擺地攤的)
1500塊到2000塊,擺攤的車要700塊,廚具要500塊,桌椅有200塊,調料100塊.面條可以去市場買,你真的很急的話可以加我視頻再詳說
E. 烤冷麵批發有沒有市場啊
我想在西安弄一個,陝西人吃得太差了,一點品味都沒有
F. 想去外面擺攤賣涼面可是不知道怎麼做求高人
夏天,在北京,沒有幾家不吃芝麻醬涼面的,因為它既省事又涼快。很長一段時期,「左手捧涼面,右手拿筷子外加一根黃瓜」的老少爺們成了北京胡同四合院的代表人物。
北京人吃芝麻醬涼面,必備的要有拌好的芝麻醬、花椒油、蒜蓉汁、老陳醋、黃瓜絲,依個人口味還可以備上芝麻鹽和水蘿卜絲。除此之外,還有一樣東西是必不可少的——電風扇,面條煮熟過水後,再用電風扇吹的目的是讓面條爽滑而不粘膩。
拌上各種調料的芝麻醬涼面一入口,首先感到的是涼,接著就是麻醬香、花椒香、芝麻香,還有蒜香、黃瓜香,大吊人胃口。
材料:機制切面或自擀的面團均可,芝麻醬、黃瓜(或小蘿卜、芹菜)、精鹽、涼開水、醋、蒜。
做法:取碗一隻,倒入芝麻醬,兌入少許鹽涼水(以精鹽適量倒入涼開水中稍攪,自行溶解而成),用筷子輕輕順時針攪拌,待水分漬入醬里,再放少許鹽涼水,攪至稀泥狀時即可;面條用水煮熟後過涼開水,放在碗里,邊用電風扇吹邊翻挑;將黃瓜洗凈切成細絲,如選用小蘿卜可洗凈去皮後再切絲,芹菜用熱水焯一下再切成末;碗裝涼面端至餐桌上,撒上黃瓜絲或小蘿卜絲、芹菜末等,澆上醋、蒜,再以勺澆上調好的芝麻醬,用筷子拌後即可食用。
四川 雞絲涼面
雞絲涼面是四川的傳統小吃,在四川全省都有很大影響。這種涼面可以選用機制的面條,入沸水中煮熟,煮時不能煮得太軟,撈出後放在案板上趁熱灑熟菜油少許,抖散讓它快速降溫,到互不粘連且已冷卻為止,才能稱之為涼面。
雞絲涼面,就是在涼面上淋上用辣椒面、花椒油、醋、味精、醬油、蒜泥和麻油調成的味汁,再撒上煮熟後撕成的雞絲。後來,人們又發展出綠豆芽涼面——綠豆芽在沸水中煮到半熟,保持脆嫩,放碗中,上面蓋上涼面,再澆上和雞絲涼面相似的味汁;還有三絲涼面,就是將單調的雞絲豐富為雞絲、火腿絲和豬肉絲。
材料:熟雞絲,綠豆,五香花生米,蔥花,細面條,芝麻醬,醬油,醋,糖,姜屑,蒜屑,麻油,辣油,花椒粉1/2茶匙
做法:面條用開水煮熟後撈出,放在大盤子上,加色拉油和麻油各1湯匙拌勻,用風扇吹涼;綠豆芽用開水燙熟,撈出沖冷後擠干,放在盤底。上面放涼面,再將雞絲鋪放在面條上(雞胸肉煮熟,放冷後切絲);碗中先將芝麻醬加水調稀,再加上各種調味料調勻,澆到面上再撒下蔥花及剁碎之五香花生米屑便可上桌。
山西 雁北冷莜麵
在西北,莜麵是最常見、最普通的家常麵食,無論蒸、炒、煮、涼拌都很好吃。其實,莜麵就是燕麥粉,營養非常豐富,是一種草本植物,葉子細長而尖,花淡綠色,小穗有芒,籽可食用。莜麥耐寒耐旱,生長期長,適合在寒旱地區種植。在中國,內蒙古烏蘭察布盟、山西雁北地區和河北張家口地區都是盛產莜麵的地方。
在國外,通常將燕麥粉(莜麵)製成麵包、餅乾等食品。在中國莜麵被製成莜麵卷、莜麵窩、莜麵條、莜麵魚等各種花樣,食用時蒸、炒、煮、涼拌皆可。其中用酸辣湯汁加上時令蔬菜涼拌莜麵條的吃法比較適合夏季。也可以用熱羊肉湯、熟土豆伴餐;還可以按照自己的口味,酸、辣、甜、咸自行調制。
這盤被叫做「表裡山河」的涼拌莜麵,靈感來自山西別具特色的地勢——東有太行為屏障,西有大河為襟帶。廚師用堆起的莜麵條代表山西的山,用藏於莜麵條之下的海蟄頭代表山西的水,再配上黃瓜絲、蘿卜絲等六種菜碼,拌上不下十種的小料,最後呈現出的是一盤香辣爽口的涼拌莜麵條。
材料:莜麥面,黃瓜絲,胡蘿卜絲,水蘿卜絲,白蘿卜絲,香菜,紫白菜絲,糖、鹽、味精、芝麻醬、辣椒油、蒜汁、水、橄欖油、醬油、醋、番茄沙司。
做法:選用山西雁北高寒地區的莜麥面,用開水燙面,和好後擀成面條;煮熟過涼水;將各種配料、調料依個人口味拌制即可。
吉林 延吉冷麵
蕎麥面上蓋著牛肉、蘋果、泡菜,上桌前從大桶中舀一勺冰涼酸甜的湯料,滿滿的一碗涼爽。這是延吉冷麵留給很多人的印象,而似乎也只有這樣做出的冷麵才是最正宗。冷麵講究的是湯清——牛肉湯定是要將浮油撇清的;涼爽——無論是湯還是面,都要冰涼後食用。只有這樣,才能將夏日的炎熱統統拋到「面鋪」外。
材料:全瘦牛肉,水梨或蘋果,蛋皮絲,泡菜,松子,細蕎麥面條,香菜
煮肉料:蔥,姜,酒,八角,鹽,胡椒粉少許
做法:牛肉整塊燙煮2分鍾後,撈出洗凈。4杯水加煮肉料煮滾,放下肉塊煮40分鍾。取出肉塊,待冷後切成薄片;牛肉湯過濾後放涼,如有浮油需撇除干凈,分盛入面碗中;水滾後,放下細面煮熟,撈出瀝干,再以冷開水沖涼,放入面碗的清湯中。面上再放泡菜絲、水梨片、蛋皮絲、牛肉片、炸過的松子和香菜段。
廣東 雞蛋涼面
材料:面條200克 雞蛋1個 雞脯肉100克 綠豆芽20克 黃瓜20克 大蒜3瓣
調料:食用油20克 香油1小匙 醬油1大匙 芝麻醬2大匙 香醋1大匙 精鹽1小匙 味精1小匙
做法:
1、把面條煮熟,撈起用涼開水沖涼,瀝干;
2、綠豆芽洗凈放沸水中略燙後撈起,浸泡在涼開水中,漂涼後瀝干;
3、把雞蛋打散,放入油鍋內煎成蛋皮後切細絲;黃瓜洗凈切細絲;雞脯肉煮熟後撕成絲;大蒜洗凈搗成泥;
4、往芝麻醬內加少許精鹽及涼開水攪拌成糊,再加入醬油、香醋、蒜泥及香油拌勻;
5、將綠豆芽、蛋皮絲、黃瓜絲及雞絲整齊地放在面條上,再淋上芝麻醬糊即可。
日本 冷稻庭烏冬面
日本的面條主要有烏冬面(相當於咱們的切面)、蕎麥面條、龍須面條以及拉麵等。另外,日本全國各個地方都有代表性的面條——山梨縣的地方菜「甲州名產houdou」、秋田縣的「稻庭面條」、香川縣的「贊岐面條」、沖繩地方的「沖繩面條」等。
一般意義的面條指的都是切面和蕎麥面條。日本關西地方吃烏冬面的人比較多,湯色淡,透明得可以看見碗底,但關西地方用的醬油(淡色醬油)鹽濃度很高。夏季,日本人喜歡吃涼面條,面與汁分開,吃時或蘸或拌,完全依個人口味而定。
日餐總的分為關東料理和關西料理兩大類。關東料理以東京料理為主,關西料理包括京都、大阪料理。前者口味較重,關西料理口味則較清淡,鮮味十足。北京的日餐廳,以關東口味居多,大概是為了迎合本地的口味。「灘萬」則是關西口味的得意代表。
特製冷稻庭烏冬面,選用的是日本手打面,做成面卷,配上青菜、雞肉、鮮蝦、蘑菇、蛋皮、番茄等輔料,汁料則是復雜得很,需要用木魚花湯混合雞湯,加入淡口醬油、味淋和芝麻調和,面卷配上輔料,醮一下汁料,整卷送入口中,咸鮮涼爽。
茶蕎麥面,是用加了茶粉的蕎麥面,加姜泥、蔥花、洋蔥泥、紫菜片,拌上以鰹魚熬制的鮮湯調制的甜咸口的汁料,有茶香,還有一種淡淡的清酒香味。
材料:干蕎麥面,海苔絲,細蔥花,冷柴魚高湯,芥末醬
做法:湯鍋中水煮開後,放下蕎麥面,水開後加二次水煮至熟,撈出立刻沖冷水至涼(可在水中加放冰塊),瀝干後放在竹簾的盤子上,撒上少許海苔絲;柴魚高湯加二倍水稀釋後,盛裝小碗中,另外將一小撮切得很細的蔥花和山葵醬一起與涼面上桌。
家常涼面
G. 成都那裡有冷麵皮批發市場
沙西線,海霸王食品城!
H. 哪裡有賣冷麵的
福山30路公交站對面那裡有個韓國料理店(福山體校南),那裡應該有正宗的冷麵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