Ⅰ 油麥菜 的種植方法
條件
發芽適溫及生長適溫10~25℃,性喜充足光照,過於蔭蔽則易徒長,對土壤要求不嚴,以疏鬆肥沃土壤為佳,種植時要保持土壤濕潤。
育苗
1、育苗設施:有條件的選擇鋼架大棚最好,也可以採用小拱棚,便於防雨和遮陽[3]。
2、育苗方式:穴盤基質育苗為主,選用120孔的育苗盤為宜,也可採用育苗床育苗[3]。
3、育苗基質:採用葉菜專用的育苗基質,每in3基質中加入三元復合肥(N:P:K=15:15:15)25kg,同時加入100g百菌清或多菌靈殺菌劑消毒處理,充分混合均勻,澆水打濕,基質以手握成團松開即散為度,裝盤備用。
(1)油麥菜今日的批發價格擴展閱讀
油麥菜的營養價值
1、油麥菜是近年來蔬菜市場上出現的一個新面孔,又名莜麥菜,有的地方又叫苦菜、牛俐生菜,屬菊科,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筍的一種,葉片較長呈長披針形,色澤淡綠、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具有獨特風味,油麥菜的營養價值基本和生菜相同,略高於生菜。
2、油麥菜含有大量維生素和大量鈣、鐵、蛋白質、脂肪、維生素A、VB1、VB2等營養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風尾」之稱。油麥菜具有降低膽固醇、治療神經衰弱、清燥潤肺、化痰止咳等功效,是一種低熱量、高營養的蔬菜。
3、油麥菜的營養價值比生菜高,更遠遠優於萵筍,主要特點是礦物質豐富。如鈣含量比生菜高1.9倍,比萵筍高2倍,鐵含量分別比生菜和萵筍高50%和33%,鋅含量分別比生菜和萵筍高86%和33%,硒含量分別比生菜和萵筍高22%和1.8倍,蛋白質含量比萵苣高40%,胡蘿卜素比萵苣高1.4倍。
Ⅱ 油麥菜為什麼被稱為菜中之王
別名油蕒、香水生菜。菊科萵苣屬,原種產於地中海沿岸。油麥菜是國外引進的蔬菜品種,我國多地均有栽培。富含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的同時,還含有鈣、鐵、硒等多種人體不可或缺的微量元素。油麥菜營養豐富、口感鮮嫩,生熟皆可食用,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素有「鳳尾」之稱的美譽。而油麥菜為什麼又會被稱為草中之王?
4.油麥菜纖維較多,有消除脂肪、降低膽固醇的作用,是優質的高營養低熱量蔬菜,也是減肥的很好選擇。
Ⅲ 油麥菜的價格是多少錢一斤
價格是每公斤三元左右吧?
Ⅳ 油麥菜多錢一斤
一個地方的價格不一樣,所以這個問題不好回答啊
Ⅳ 油麥菜和萵筍有什麼區別和聯系
區別:油麥菜葉表面是光滑的,萵苣葉表面凹凸不平。
聯系:油麥菜屬於葉用萵苣的一個變種——長葉萵苣。
(5)油麥菜今日的批發價格擴展閱讀
油麥菜,別名莜麥菜,屬菊科、萵苣屬植物,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苣,葉片呈長披針形,色澤淡綠、質地脆嫩,口感極為鮮嫩、清香、具有獨特風味,含有大量維生素A、維生素B1、維生素B2和大量鈣、鐵等營養成分,是生食蔬菜中的上品,有「鳳尾」之稱。
油麥菜是蔬菜市場上出現的一個新面孔,有的地方又叫苦菜、牛俐生菜,屬菊科,是以嫩梢、嫩葉為產品的尖葉型葉用萵筍的一種。
萵筍(學名:Lactuca sativa L.var. angustanaIrish.)又稱萵苣,菊科萵苣屬萵苣種能形成肉質嫩莖的變種,一二年生草本植物。別名莖用萵苣、萵苣筍、青筍、萵菜。產期:1-4月。萵苣原產地在地中海沿岸,大約在五世紀傳入中國。[
地上莖可供食用,莖皮白綠色,莖肉質脆嫩,幼嫩莖翠綠,成熟後轉變白綠色。主要食用肉質嫩莖,可生食、涼拌、炒食、干制或腌漬,嫩葉也可食用。莖、葉中含萵苣素,內含萵苣素(C11H14O4或C22H36O7)。味苦,有鎮痛的作用。萵筍的適應性強,可春秋兩季或越冬栽培,以春季栽培為主,夏季收獲。
Ⅵ 油麥菜怎麼種
盆就用花鳥市場的大盆就可以 肥料就撒點草木灰吧 或者去樓下賣燒烤的地方要點炭灰
一、種植季節:
8-9月(四季可播種,北方冬季宜在室內種植)
二、育苗:
1、常育苗移栽。發芽適溫15至20℃,高於25℃或低於8℃不發芽,夏季高溫時播種需要催芽。將種子撒播於澆透水的土面,覆土約0.5~1厘米,保持土壤濕潤,約l周發芽。(催芽方法:將種子浸泡於水中5~6小時,稍晾乾後用濕布包好,放在陰涼處催芽,約有3/4種子露白時播種。)
2、苗期土壤保持濕潤即可,夏季暴曬時要遮陰。真葉3~4片時定植於施足基肥的盆土中,株距約10~15厘米,澆透水,約1周後可正常管理。
定植後根據各種條件不同,約30~50天即可收獲,畝產量約1000-1500公斤,冬季要長一些。收獲時夏季在早上進行,冬季溫室內應在晚上進行,可用刀子在植株近地面處割收,掰掉黃葉、病葉,捆把或裝筐即可銷售。如果進行長途運輸,還要進行預冷,或在包裝箱內放入冰決(冰塊周圍容易發生凍害)。
Ⅶ 油麥菜的食用方法
油麥菜是我們生活中常常吃的蔬菜。它富含豐富的維生素,口感鮮香,做起來方便。所以是家家戶戶都會食用的菜品。今天我們跟大家推薦幾款油麥菜的食譜。不會的朋友可以學習一下不同的做法,做給家人食用。油麥菜不僅價格便宜口味好吃,而且富含豐富的營養。具體有哪些營養呢?我們接著往下看。
油麥菜的食用效果
1.促進血液循環
油麥菜中含有甘露醇等有效成分,有利尿和促進血液循環的作用。
2.有助於睡眠
因其莖葉中含有萵苣素,故味微苦,具有鎮痛催眠、降低膽固醇、輔助治療神經衰弱等功效,可以將其榨成汁,睡前飲用。
3.減肥
油麥菜所含的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有消除多餘脂肪的作用,故又稱減肥生菜,可以選擇涼拌或是清炒的方法食用。
Ⅷ 油麥菜是誰發現的
油麥菜秋冬季大棚栽培,從定植到收獲僅40~45天,每畝產量可達3000公斤以上,效益相當不錯。一、種子處理每畝用種量20~25克。浸種催芽:先將種子用紗布包裹後浸涼水約1小時,然後撈起置於15~20℃處,或放在家用冰箱冷藏室,時間2~3天,種子露白後即可播種。二、苗床准備苗床選擇地勢高燥、保水保肥能力強的地塊,多施有機肥,每畝栽培田用苗床15~20平方米。三、播種播種時用適量細沙與種子拌勻,把種子分開,然後撒播育苗。注意不要密播,以防幼苗徒長。用0.5厘米厚拌有辛硫磷的葯土覆蓋種子,同時搭棚防曬、防雨。四、苗期管理幼苗長出兩片真葉時分苗,移植密度6厘米×6厘米。苗床保持濕潤,中午時需遮陽。苗期注意病蟲害防治。五、整地定植油麥菜播後25天左右、長出5~6片真葉時及時定植於大棚中。定植前每畝施腐熟有機肥3500~4000公斤、磷肥20~25公斤、氮肥40~50公斤、鉀肥10~15公斤。普施後整地做畦,畦寬1~1.5米,株行距10厘米×10~15厘米,每畝定植4~5萬株。移栽後要澆透定植水。六、定植後的管理(1)扣棚前管理。定植緩苗後,結合澆水追施1~2次少量的速效氮肥,一般每畝施尿素或硫酸銨5公斤,以促使植株生長發棵。以後要經常保持土壤濕潤並及時中耕除草。(2)扣棚後管理。油麥菜是速生葉菜,適宜生長溫度為18~25℃,當夜溫低於12℃時扣棚。扣棚後,及時調節棚溫和棚內相對濕度。一般棚內相對溫度以小於90%為宜。在栽培管理中應保持清潔衛生,禁止使用糞稀追肥。油麥菜生長前期和中期使用0.3%磷酸二氫鉀、尿素溶液進行葉面噴施3~4次。整個生長期追肥2~3次,每畝施尿素5~10公斤或硫酸銨10公斤,隨澆水時施入。(3)病蟲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40%樂果乳油800倍液噴施;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和軟腐病,分別用70%代森錳鋅可濕性粉劑300~500倍液和0.02%農用鏈黴素噴霧防治。七、採收當葉片數達到30~34片、株高45~48厘米、開展度60~69厘米時,在距地面2~3厘米進行一次性採收。除去老葉、病葉,及時供應冬季市場。(山東魯科)2.油麥菜的秋冬栽培技術油麥菜是近幾年風靡上海市場的一種綠葉菜,它是萵筍的一個變種,有尖葉和園葉兩種類型。油麥菜葉色嫩綠,莖葉均可食用,清炒後仍保持脆綠清香,也可做湯,頗受市場青睞。油麥菜栽培有以下三個特點,一是對生長環境要求不嚴格,生長期短,種植容易,無論管棚或露地均可栽培。二是病蟲為害輕,很少使用農葯,是一種安全衛生蔬菜。三是上海利用塑料管棚等保護地設施及遮陽網覆蓋可周年生產、周年上市。1、播種育苗。油麥菜的秋冬栽培,10—12月播種育苗。10月份可行露地育苗,11—12月份則在管棚等保護地內播種育苗。管棚要施好基肥,翻耕作畦,6米寬的管棚作2畦或3畦,播種田床土要削細,隔天澆足底水,然後撒播,每分地播籽150克左右,可供種植大田3畝左右,播後撒一層營養土蓋沒種子,再平蓋一層塑料薄膜或地膜。出苗後及時揭去平蓋的薄膜,加強管理,做好通風換氣和保暖工作。2、定植。油麥菜都行育苗移栽。定植田要施足基肥,一般畝施商品有機肥(含n、p2o5、k2o≥6,有機質40%以上)200—250公斤,碳銨50—60公斤,作成1.5米連溝的畦。油麥菜有5—6片真葉即可定植,行株距20cm左右,10—11月中旬油麥菜仍可露地鋪地膜移栽,但11月下旬到12月由於冬季,需移栽在塑料覆蓋的管棚內,防止霜凍。定植的管理方法同萵筍基本相同,須加強肥水管理,既要保持育足水分,又要防止過濕而造成水漬為害,同時要做好病蟲害的防治。油麥菜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可用多菌靈、克露等防治,蟲害主要是蚜蟲,可用吡蟲啉等防治,秋冬油麥菜定植後約30—35天即可上市,畝產量約1000—1500公斤。3、採收上市。在市場經濟條件下,油麥菜視價格採收上市,賣菜難時,可帶小上市,一般株高25cm左右即可採收上市。菜價好時,偏大一些上市,植株可留到30—35cm,以提高產量增加收益。種植油麥菜由於時間短,化工少,病蟲害輕,經濟效益比較高。油麥菜適應性強,性涼爽氣候,但通過冬季保溫、夏季遮陽措施,一年四季均可生產。一、特徵特性:株高35-45cm,開展度40cm左右,葉披針形,長40cm左右,寬約6cm,葉全緣,下部具鋸齒狀,翠綠,有光澤,葉基生成簇,採收時可達16片葉左右,單株重約100克。該品種耐寒性強,喜濕潤,抗病蟲害,品質甜脆,纖維少,生長適溫20-25℃,夏、初秋播種時要做低溫處理,可周年生產,從播種至收獲40-50天。二、栽培技術:1、播種育苗:苗畦施適量腐熟有機肥,澆透水。因種子褐色細小,播種前須摻細土,撒播,播後覆過篩細土,如天熱再加蓋草苫,天冷則覆一層地膜,出苗後均需揭去覆蓋物。一年四季均可育苗,只是夏季出苗快,約3-4天,冬季出苗慢,需7天左右。2、栽植密度:為獲得較高產量,可適當密植,冬季株行距為10×15cm,夏秋季株行距為15×15cm,每667m2可種植2.5-3萬株。3、整地定植:定植前深翻土地,每667m2施農家肥3000kg左右。冬季做平畦,春、夏秋做高畦,當苗長至3-4片真葉時定植。栽培時注意:油麥菜系綠葉菜類,品質脆嫩,不宜貯存,因此播種及定植須排開播種,使其分期上市,避免大量集中採收。4、田間管理:定植後點澆,一般3-4天後即見活棵。高溫季節避免土壤過干,缺水時可於早晚噴淋,保持葉片鮮嫩,活棵至採收期間需結合噴水追施葉面肥2-3次,一般用0.2%的磷酸二氫鉀或0.2-0.5%的尿素溶液噴灑。5、病蟲害防治:為害油麥菜的病害主要是霜霉病,多於春、秋季發生,可於發病初期用72%甲霜靈-錳鋅可濕性粉劑400-500倍液噴霧防治,並注意降低群體內的空氣濕度。蟲害有時會有潛葉蠅,可噴施1%蠅蟎凈乳油1500倍液防治。6、採收:油麥菜採收標准較寬松,從14-16葉均可採收,可根據市場需求,採收過早則產量偏低,過晚中苔抽起,影響品質。採收於清晨進行,一般每667m2產量可達2000-3000kg。
Ⅸ 油麥菜多錢一斤
8毛一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