導航:首頁 > 廠家批發 > 稅收批發零售業稽查

稅收批發零售業稽查

發布時間:2021-06-06 02:38:02

1. 「營改增」案例「營改增」後,郵政業稽查重點將是哪些方面

借用一下上海市國稅局第一稽查局 楊富勇的文章,希望能給大家一個啟迪:
「營改增」後,郵政業企業存在多檔適用稅率,經常發生特殊業務,並涉及免稅與應稅項目劃分、增值稅與營業稅收入區分等多個混淆點,都可能成為該行業的風險高發點。
自2014年1月1日起,我國在鐵路運輸業和郵政業開展「營改增」試點。同年,上海市國稅局按照上級機關工作部署,對A郵政公司2014年1月1日~2014年9月30日期間的申報納稅情況及發票使用情況實施檢查。經檢查發現,該企業存在未按規定抵扣進項稅、應稅和免稅業務劃分不準確、適用稅率不正確等多項涉稅問題,共計查補增值稅700餘萬元。
熟悉情況,找准問題切入
經查詢顯示,A郵政公司屬於郵政基本服務行業,經營范圍包括國內和國際郵件寄遞業務,國內報刊發行,圖書報刊批發、零售,普通貨運,倉儲業務,銷售郵票、集郵票品,郵政器材,郵政包裝用品等。A郵政公司下屬有16家區縣郵政公司,和集郵總公司、國際郵購公司、物業管理公司等11家專業公司。
「營改增」後,A郵政公司及其下屬區縣公司實行統一的會計核算,增值稅和企業所得稅由A郵政公司匯總繳納,區縣公司在機構所在地繳納營業稅及個人所得稅等地方稅。專業公司為獨立核算企業,自行核算並繳納稅款。該公司涉及郵政「營改增」業務主要有三大類:郵政普遍服務、郵政特殊服務和其他郵政服務。其中,郵政普遍服務和郵政特殊服務享受增值稅免稅政策,其他郵政服務涉及6%、11%、17%等稅率的增值稅項目以及部分營業稅項目。
經深入調查,檢查人員發現A郵政公司在發票管理方面的內控制度比較嚴格。通用機打發票的領取、下發、接收、入庫和開具等均通過郵政發票管理系統進行計算機管理,所有分支機構也均通過該系統網路開具通用機打發票。對於增值稅專用發票,該公司設置專人集中開具,並制定下發了《關於增值稅專用發票使用規定的通知》等內部文件,規范增值稅專用發票的使用。因此,檢查人員將檢查重點放在了進項抵扣和應稅收入這兩個關鍵點上。
檢查人員分析,在進項抵扣方面,「營改增」後,郵冊等郵品銷售適用增值稅征稅政策對應的成本主要由人工、折舊、集郵商品成本、印製費、業務材料、管理費等幾部分組成,其中可以取得增值稅進項發票的主要有集郵商品成本(包括郵票和集郵冊製作成本),固定資產購置,按應稅和免稅營業額拆分的服裝、勞防用品和業務材料等。A郵政公司在與主管稅務機關溝通後,對於無法區分應稅與免稅項目的服裝、勞防用品、業務材料等按照2014年預算收入中應稅收入占整體收入的10%進行進項抵扣,年底按照收入的實際情況進行調整。在應稅收入方面,「營改增」後,郵政服務業增值稅免稅項目較多,而涉稅檢查項目相對較少。
根據這些情況,檢查組決定對A郵政公司進項稅抵扣范圍、有無法定抵扣憑據、是否用於免稅項目和非應稅項目等內容進行審核,並重點關注企業核算和申報納稅時,應稅和免稅業務是否劃分准確,適用稅率是否正確以及增值稅與營業稅有無混淆等問題。
細致梳理,發現政策混淆
檢查人員對A郵政公司的票據展開細致核對,發現該公司抵扣了購買食堂用冰箱及相關設備修理費,屬於進項違規抵扣;對電費、燃氣費、水費等可以進行分攤抵扣的進項未抵扣,屬於進項應抵未抵;從其集團總部購進郵票但未按時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造成用於製作郵品銷售的應稅部分涉及的進項稅額未能按時進行抵扣。
在對應稅收入的檢查中,稅務人員發現該公司存在應稅收入混同免稅收入,母子公司往來未確認收入的問題。
經交流,檢查人員發現A郵政公司下屬C區分公司的財務人員對「營改增」稅收政策的理解有偏差,有擴大化理解免稅范圍的傾向。檢查人員隨即對該公司的收入賬目逐條進行了梳理,發現該公司2014年1月~4月為用郵企業辦理交寄郵件的製作、列印等業務,將製作費收入列入「主營業務收入—函件業務收入—函件其他收入」科目,與其他函件業務收入一並享受郵政普遍服務的免稅政策,未計繳銷項稅額。
在對A郵政公司的全資子公司B公司進行檢查時,檢查人員發現其與母公司之間的業務賬務處理也不合常規。通過對財務人員的進一步詢問,檢查人員了解到,在「營改增」前,A郵政公司與B公司之間庫存商品的轉移,採用業務結算單的方式進行結算,不開具發票:「營改增」後,A郵政公司每月底根據庫存劃撥情況,開具增值稅發票給B公司,同時將對應的進項作轉出處理。但在資金往來上,兩個獨立法人公司始終以總分機構的形式進行資金劃撥,A郵政公司延續原庫存劃撥的操作方式,也未將這種商品的轉移業務確認為收入。
盡管A郵政公司與B公司的庫存劃轉價格上按平進平出結算,而且A郵政公司已對相應進項作進項轉出,不涉及補稅,但兩家企業屬於兩個獨立法人主體,應按照獨立交易原則來核算雙方之間的購銷業務,稽查部門及時要求企業予以改正。
實地調查,深挖涉稅風險
在實地檢查中,檢查人員發現在郵政營業部大廳里擺放著一些非郵政公司發行的郵品及商品,便對其銷售模式產生了好奇。通過詢問調查,檢查人員了解到A郵政公司和B公司代銷郵政系統外公司的郵品時,存在兩種方式:一是對代銷貨物按進價銷售,收取純手續費;二是對代銷貨物進行買斷後銷售。
檢查人員發現A郵政公司在純手續費代銷方式下,對按進價銷售的代銷貨物未按規定視同銷售作銷項處理,僅對手續費部分計入收入,申報繳納營業稅,應按規定補繳增值稅。B專業公司在純手續費代銷方式下則對收取的手續費按11%稅率錯誤申報繳納了增值稅。對該企業收取手續費適用稅種錯誤的行為,稽查部門一並要求企業予以糾正。
在買斷代銷方式下,A郵政公司按取得增值稅專用發票上註明的17%稅率抵扣進項,但在銷售時則按郵品稅率11%申報納稅。經調查,檢查人員認為A郵政公司從第三方購入的商品不屬於郵品的范疇,屬於一般商品銷售,應按17%計算繳納增值稅。
通過此次對A郵政公司的檢查,可看出郵政業企業部分經營管理特點,並與該行業的稽查重點緊密相關。該行業往往存在著混淆不同稅率的應稅收入,混淆應稅收入與免稅收入和混淆增值稅應稅收入與營業稅應稅收入的問題。同時,郵政業在總公司與子公司業務往來收入確認和銷售收入完整性確認方面也存在模糊點,這些都將是今後對郵政行業展開稽查工作可參考的重點。
作者/上海市國稅局第一稽查局
點評
關注特殊業務 提高稽查針對性
關注特殊業務,是提高稽查針對性,找准切入點的關鍵。想要找准切入點,就要在前期准備工作上做足功課。在實施檢查前,稅務人員需熟悉稽查對象的所屬行業、業務類型、核算特點以及行業特殊稅收政策,為找准特殊業務打下基礎;需熟悉稽查對象,在稽查過程中深入了解企業各類業務經營特點和業務管理系統,熟悉稽查對象的業務處理規則和內控制度。除此之外,稅務人員還要將業務處理規則和稅收政策相比對,找到企業稅收業務處理中不合規之處,分析企業內控制度的薄弱環節,從而發現涉稅問題。
一般情況下,可從以下幾方面找到需要關注的特殊業務:第一類為適用特殊稅收政策的業務,如免稅業務,研發費加計扣除列支范圍等;第二類為脫離於企業內控管理系統之外的特殊業務,如銀行業中信用卡逾期還款帶來滯納金及罰款收入,培訓機構的延轉班級業務核算業務等;第三類可以通過對企業信息化管理系統檢查發現,如特殊業務代碼、特殊金額、特殊人員操作、特殊會計期間、後台業務操作和特殊業務編號等;第四類是稅會處理存在差異的業務,如固定資產折舊、跨期一次性租金收入核算等。

2. 企業關於稅務稽查常見的問題和關注點有哪些(盡量詳細一點。)

不用說了

你的工作肯定已經丟定了

稅務申報錯誤導致補繳稅費。老總肯定生氣的

怎麼說呢。作為會計在報銷和入賬的時候肯定要把票據核對清楚

不能隨便拿來代替的

3. 批發零售的公司都繳納什麼稅,稅率是多少

批發零售的公司是國稅的管理范圍,下面是一般的稅率

稅種:

國稅:增值稅--銷售額/1.03*0.03(小規模納稅人時)

(一般納稅人時:增值稅--銷售額/1.17*0.17)

所得稅;報表利潤的25%,也有核定徵收的。

地稅:營業稅—銷售收入的3-20%(根據行業不同,稅率就不同。一般是3%、5%)

城建稅---增值稅額*0.05(縣級)

---增值稅額*0.07(縣級市以上)

教育附加------增值稅額*0.03

地方教育附加------增值稅額*0.02

個人所得稅---超過2000元時繳稅。

印花稅---下列是要繳納印花稅的情況,以及稅率(稅額),只要發生了這些合同、憑證、帳簿,就要繳納印花稅,

稅率為萬分之三:一般按銷售收入的3/10000徵收.

(3)稅收批發零售業稽查擴展閱讀:

批發零售基本條件

從事批發零售類的客戶,在我行申請授信,除了要符合總行規定的有關條件外,還須符合以下幾項基本條件:

1.注冊從事批發、零售業務且年檢合格的企(事)業法人;

2.在本地經營期限1年以上,對經營年限不滿3年的要多加關注;

3.具有穩健的經營作風,穩定的供銷渠道和良好的經營記錄,並要提供進銷貨渠道的相關資料;

4.具有真實的銷售背景,所經營商品市場情況比較穩定;

5.最低資本金要求:項目資本金比例要達到35%及以上;

6.通過人行信貸登記咨詢系統查詢顯示與銀行往來記錄良好,對於禁入類客戶要查明其逾期原因,其中因信用卡年費而造成逾期的客戶可酌情考慮;

7.客戶提供我行認可的擔保,目前只有自有房產抵押和租賃權抵押;

參考資料來源:

網路-批發零售業

4. 求教稅源管理 稅收征管 稅收稽查的主要工作內容是什麼以後發展方向是什麼

稅源管理與稅收征管有重復。稅源管理是稅收征管的一部分,稅收征管包括稅源管理、稅款徵收、日常核查等。稅收稽查主要負責進行稅收檢查工作,以打擊偷、逃、騙、抗稅為主要工作目標,目的是維護稅法,打擊稅收違法,促進稅收征管。從目前來看,稅務機關對於各類人員都有需求,如果你想從事稅收工作的話,現在不用考慮從事何項工作,只需考慮如何盡快掌握稅收知識。

5. 大型或特大型超市稅務稽查如何確認收入

一、超市行業目前存在的主要涉稅問題(稅收風險點) 超市作為一種新型的商業形式,稅務機關必須建立與之相配套的管理機制和徵收模式。通過我局對這一行業的稅收專項檢查,發現在稅收管理方面存在以下一些主要問題:
1、利用商務軟體進行偷稅。一些超市使用的商務軟體具有所謂的避稅功能,盡管體現方式不一,但都能隱瞞銷售金額偷稅,主要手段有以下幾種:
——設置折扣率。有的商務軟體可由超市隨意設定一個折扣率,對銷售業務自動打折,以打折後的銷售額向稅務機關申報。
——載入輔助軟體。有的超市商務軟體載入輔助軟體後,自動按固定比例將銷售打折,然後生成兩套不同的帳,一套真的用於自己核算,一套假的用於向稅務機關申報、應付檢查。
——隱瞞銷售收入。有的超市商務軟體將部分收銀員的收銀記錄隱藏,只有用系統管理員的最高許可權才能查詢,普通管理員許可權無法查詢。
——刪除軟體數據。有的超市「一不做、二不休」,乾脆把軟體數據刪除,在每月結完上月的帳後,就立即刪除數據,商務軟體留存的,只有本月的數據。令稅務機關無法發覺和取證。
2.另設單機收款,取得的收入未按規定入賬申報。在超市管理系統外單獨設置收款機,對部分商品單獨收款,單獨進行核算,從而隱瞞收入;部分商品單獨設立銷售專櫃,在經營場地內為名煙名酒、茶葉、保健品等商品單獨設立銷售專櫃,收款時不通過POS機,而是直接在櫃台上交付現金,並單獨進行核算,隱匿收入。
3.發行儲值卡、代金券,收取的款項未按規定核算收入。發行儲值卡、代金券收取的款項計入往來賬戶,不按規定入賬或延遲結轉收入。將收取的已開具發票的款項先計入往來賬戶,待持卡人實際消費時再結轉收入;將收取的未開具發票的款項計入往來賬戶,在持卡人實際消費或儲值卡、代金券過期作廢後不進行賬務處理,不按規定結轉收入。
4.在具有關聯關系並獨立核算的超市間移送貨物,未按規定核算收入。在同屬於一個總部、分別獨立核算的各連鎖超市之間進行商品調劑、調撥、互供商品和商品批發時,不通過前台POS機,而是通過「配貨中心管理系統—出貨站」終端直接出貨,未按規定核算銷售收入。
5.收取返利未按規定沖減進項稅額。收取現金返利和實物返利,未按規定入賬,或雖按規定入賬,但未按規定沖減進項稅額;將收取的返利變為收取的費用,申報繳納營業稅,少繳稅款。
6.應稅貨物發生非正常損失未按規定進行賬務處理,未轉出進項稅額。對於開架售貨方式經營的超市來說,丟失商品是不爭的事實,發生商品丟失、霉爛變質等非正常損失,不按規定進行賬務處理,未轉出增值稅進項稅額,而是將損失金額直接沖減庫存商品或將損失金額計入主營業務成本、管理費用等賬戶,有的雖按規定計入有關賬戶,但未按規定做進項稅額轉出。對生鮮商品的非損耗也不規范核算,人為調節生鮮商品的銷售成本,影響商品成本的真實性。
7.超市內設「店中店」,取得的收入未按規定申報納稅。當前,很多有一定規模的超市將櫃台或部分場地租賃給其他經營者自主經營,稅務機關難於區分哪些是租賃經營的,哪些是超市經營的。而且租賃給其他經營者自主經營的經營收入沒有通過超市的商業管理軟體記錄,也沒有納入稅務機關的有效管理,形成稅收管理的「真空地帶」。
8.虛開農產品收購發票,多抵扣進項稅額,多列支出。超市在經營農副產品時,擴大農產品收購發票開具范圍,虛增數量和金額,虛開農產品采購發票,多抵扣進項稅額,多列支出,從而造成一些超市少繳稅款,人為地調控稅負。
9.發生視同銷售行為,未按規定計提銷項稅額。有的超市發生向顧客免費發放贈品、捆綁銷售,將商品用於集體福利、個人消費、抵償債務、贊助、捐贈、廣告支出等視同銷售的行為,未按規定計提銷項稅額。
10.超市除收取場地租賃費外,還收取進店費、贊助費、促銷宣傳費、上架費、海報費等費用,對於後者,超市沒有將這些收費項目計入營業收入,漏記收入,漏繳各種稅費。
11.以總部向連鎖超市收取咨詢費、管理費、特許權使用費、商標使用費等費用的方式轉移利潤,將利潤人為轉移,進行虛假申報,從而少繳企業所得稅等。
二、超市行業稽查對策 : 實施科學化、精細化管理,是堵塞超市偷稅漏洞、強化管理的根本之策,具體要從以下幾個方面著重加強:
1.稅務人員要積極主動學習新知識、應用新技術,以新理念、高素質來迎接和適應信息時代稅收管理工作的新形勢、新問題,特別是稅收管理員和稽查員要強化計算機技術培訓,做到既會查帳簿、審憑證,也會操作電腦、使用軟體查帳、辦案。提高利用科技裝備與稽查人員並肩作戰,有力地打擊偷稅行為。
2.規范電腦核算程序的開發應用,嚴格落實備案制度。國家應出台相應的法律法規,對所有電腦核算程序開發和應用進行規范,加強應用軟體使用管理,使企業只能按程序應用。同時,超市應用的各類管理軟體要及時在稅務部門備案,為稅務管理有效地監控企業銷售收入提供法律依據。
3.普遍安裝稅控裝置,提高稅收控管手段。國家根據稅收徵收管理的需要,積極推廣使用稅控裝置。各級稅務機關應加強監督,促使超市全面使用稅控裝置,並強化日常檢查,一旦發現未按規定使用或者損毀或者擅自改動稅控裝置的,可依照新《稅收征管法》的規定進行重罰。
4.創新完善納稅評估和質疑約談工作機制,構建分析、評估、稽查和管理「四位一體」的互動機制。強化巡查和評估,加強日常巡查,定期對大中型超市進行納稅評估,對規模、經營相近的超市所有財務指標、涉稅指標逐一相互比對,對存在的疑點積極開展評估問詢、約談,涉嫌偷逃稅的,及時移送稽查局立案查處。另外,對超市內設立由櫃台單獨收款、獨立核算經營的櫃台、櫃組,可以實行「以進核銷、以票控銷」等方式強化管理,堵塞漏洞。
5.制定超市稅收管理辦法,重點從四個方面加強控管:
首先,依據原始單據記錄,突出對商品購進和銷售情況進行監管;對增值稅一般納稅人強制規定定期盤點,對非正常損失進行處理。對於沒有建賬能力的,可以採取查定徵收方法。
其次,依據每日銷售記錄,突出核查購銷明細情況。納稅人要自行填報《銷售日報表》,稅務人員依據每日銷售記錄,進行「兩簿一表」對照,核實其實際經營狀況,掌握其銷售額。
第三,依據銀行和進貨單據,突出對資金與貨物的流向和流量進行雙項比對管理。

6. 稅收征管和稅務稽查兩個崗位都是做什麼的崗位都是做什麼的

稅收征管:側重於管理,比如稅源管理、政策的傳達和監督等。也有查閱企業財務賬目的權力。
稅務稽查:側重於稽查,主要是對企業的賬目進行稽查。
兩者都是外勤,經常下企業。內勤主要是:辦公室、納稅服務大廳等

7. 稅務證(國稅)上有批發和零售有區別嗎

批發業和零售業都屬商業范疇,目前小規模企業和個體工商業戶都按3%繳納增值稅!從辦證考慮區別不大,但是兩個行業的利潤率是不一樣的,因此在對企業的檢查、評估、稽查等項目中供參考的指標略有不同。

8. 稅務局稽查科剛剛查完帳,N樓打電話說又要查賬。說是行業抽查。問一下,行業抽查是什麼能查什麼

你要搞清楚是什麼部門,是稽查還是評估還是調研,這個都是有區別的,

稽查有行業檢查,特點是會立案,也就是立案檢查,會有檢查通知書給你,行業檢查就是每年抽取幾個行業進行集中整治,每戶都要立案的。
評估沒有立案,也沒有檢查通知書,就是來你這里看看,評評估估,談談天,讓你交點稅。
調研就是領導來你這里下基層了。

9. 批發和零售業要交什麼稅

批發和零售業需要繳納增值稅及增值稅的附稅,以及印花稅、房產稅、所得稅、個人所得稅等,固定資產有汽車的,還要繳納車船稅。
商業企業一般納稅人增值稅的稅率為17%或13%(稅目不同,稅率不同)。
一般納稅人應納稅額=當期銷項稅-當期進項稅
銷項稅=應納稅額*適用稅率
商業企業小規模納稅人增值稅稅率為4%,
應納稅額=銷售額*4%
企業只要交納了流轉稅(增值稅、消費稅、營業稅),就要繳納流轉稅的附加。其中:(均以繳納的流轉稅為稅基)
城建稅(城市的為7%、縣城的為5%、其它的為1%);
教育費附加為3%;
其它地方附加大多為1%。
所得稅分3個檔次,其中應納稅所得額在3萬元以下(含3萬)的稅率為18%;3萬以上至10萬元(含10萬)的,稅率為27%;10萬元以上的稅率為33%。

閱讀全文

與稅收批發零售業稽查相關的資料

熱點內容
義烏批發花市場在哪裡 瀏覽:445
昆明副食品批發公司電話 瀏覽:849
去東海批發水晶便宜嗎 瀏覽:558
中大t恤布料批發價格表 瀏覽:916
義烏兒童袖套批發 瀏覽:65
找北京布鞋批發店 瀏覽:16
貴陽什麼地方批發瓷磚 瀏覽:113
河北礦棉板批發 瀏覽:711
長春市童裝批發市場 瀏覽:462
青島高頻電磁加熱批發 瀏覽:213
合肥礦用開關櫃批發 瀏覽:410
臨沂嘉興水果批發市場香蕉價格是多少 瀏覽:830
什麼水果批發可以加盟 瀏覽:597
永年螺絲批發市場地址 瀏覽:906
廣西殺菌燈工作燈廠家批發 瀏覽:506
歐妮批發商 瀏覽:538
外轉子空調風機批發商 瀏覽:297
浙江柯橋批發格子布的地方 瀏覽:728
陶瓷佛像批發廠家地址銅像 瀏覽:853
河北金鋼網鋁型材批發 瀏覽:4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