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壹』 六安有哪些美食小吃呢
六安饅頭,說是饅頭,其實是我們常說的包子,就是有餡料的那種,味道不多說,找個正宗點的包子鋪,味道鐵定不差的。
『貳』 霍山有什麼特色小吃
1、蒿子粑粑
(一) 配料:野生蒿子、米面、臘肉、香蒜等
(二)
製法:
1、將新鮮的蒿子用手搓成一團,然後用木棍將蒿子的汁水敲打盡;
2、將臘肉切成小方塊,先放在鍋里炒,臘肉出油時,將米面、切碎的蒿子、香蒜等放進鍋里拌勻,添適量涼水燜一會盛起;
3、將盛起的面做成粑粑狀,要薄厚均勻,做好後放入鍋內加蓋,小火炕,約15分鍾左右即可。蒿子粑粑,口感香脆,味鮮色美,為霍山獨有,傳說每年農歷三月三日,吃蒿子粑粑可「巴魂」。
2、面魚
面魚主要配料是豆腐皮、粉絲、糯米、肉、豆腐、生薑末、香蒜末。其主要製法:1.先把豆腐皮打濕後攤平,再將糯米、粉絲、肉、豆腐、生薑末、香蒜末均勻攤放在豆腐皮上2.把豆腐皮連同配料包裹成一長條,然後放入鍋里炕。3.吃時切成方塊狀即可。面魚進口綿軟,香味撲鼻,雖沒鮮魚的真材實料,但俗稱「甲魚」。
3、銅鑼寨小河魚
銅鑼寨山高嶺大,小河溪流眾多,盛產無污染的小河魚。小河魚長15厘米左右,先去內臟,洗凈,再炕干,最後曝曬數日即可。銅鑼寨名菜「青椒小河魚」,色香味形俱佳,鮮爽可口,回味悠長。
4、 血豆腐
豆腐以潔白細膩,受人喜愛。然而,很久以前,在南嶽山莊周邊的農村,群眾則喜愛製作血豆腐,原為一種古老的傳統的習俗,解放後有些淡化,但深山區仍很流行。這種豆腐,色如棗木,鮮嫩油潤,食之淳香撲鼻,色味俱佳,有獨特的鄉土風味。
血豆腐,由於顏色的原因,群眾又稱它為紅豆腐。製作這種豆腐有嚴格的季節要求。俗稱「臘月殺年豬,好作血豆腐」。這就道出了製作血豆腐的季節。血豆腐的原料,以白豆腐、鮮豬血、豬肉為主,三者的比例是10∶4∶4(一)製法:1、將豬肉切成小方塊;
2.
將小方塊豬肉與豆腐、豬血、鹽放在一起揣制,做成圓粑粑狀,放在團簸或籃子里,用柴煙熏干或曬干;3.吃時蒸熟切成片狀即可。血豆腐外觀別致,獨具特色,臘香味重,流行於我縣漫水河等深山區。
山區農家招待客人多用此菜,在酒席桌上,客人品嘗此菜時,視之會誤認為豬肝,食之則鮮美可口。有意思的是,春節吃年飯,農民全家團聚,餐桌上必有血豆腐。因為人們把它當作吉祥菜,取豆腐的諧音,預示來年「鬥富」之意,很有人情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