㈠ 常用的物價指數主要有( )A國民生產總值折算數 B消費價格指數 C批發物價指數 D零售物價價指數
ABCD,全選
A選項其實和GDP平減指數類似,這個不陌生吧,用以衡量通脹度的。
其他三項都是常用的物件指數,名字都可以看出來,我就不解釋了
㈡ 物價指數是什麼,怎麼判斷
物價指數 是反映計算期銷售或購進的全部商品價格總水平比基期水平升降變動程度的相對數,通常以計算期(年度、季度或月度)與基期(某年度、季度或月度)相對比,以百分數表示。
物價指數是經濟指數中比較復雜的一種相對數。按包括商品種類不同,分為單項商品價格指數、商品類別指數和總指數。按採用基期的不同,分為環比物價指數(以上一期為基期)、年距環比物價指數(以上年同期為基期)、定基物價指數(和固定時期比較)。按商品的種類和流通環節區分,有工業品出廠價格指數,農副產品收購價格指數、批發物價指數、零售物價指數、服務項目價格指數、職工生活費用價格指數、工農業商品的綜合比價指數。按商品流通渠道區分,又可分為國營、集市貿易等物價指數。
計算物價指數除了要選擇好基期和計算期外,還要選擇好提供價格資料的典型地區,因為無法編制所有商品、所有市縣的物價指數;要注意商品的可比性;要注意商品的代表性;要注意商品規格、等級、質量的一致性;要注意計算方法的科學性。
㈢ 8.常用的物價指數主要有( )。
b、消費價格指數
d、零售物價指數
㈣ 消費者價格指數和零售物價指數的區別是啥
這兩個數據是從兩個不同的角度來編制的,雖然領域是相同或者說是相近的,但是也是有區別的,主要有下面5點,你看看吧,呵呵
含義不同。商品零售價格指數是從賣方角度觀察商品零售價格變動情況, 說明價格變動對賣者的影響;而居民消費價格指數則是從買方角度觀察居民生活消費品零售價格和服務項目收費變動情況, 說明價格變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
統計口徑不同。
居民消費價格的調查范圍是居民用於日常生活消費的商品和服務項目價格,它既包括商品, 也包括非商品與服務,但不包括居民一般不消費而主要供集團消費的商品。 商品零售價格只反映商品,包括居民消費和集團消費,而不反映非商品與服務價格。
權數來源不同
編制居民消費價格指數的權數來源於居民用於各類商品和服務項目的消費支出額以及各種商品、服務項目的實際消費支出額的構成比重,根據城鎮居民住戶調查資料計算。編制城市商品零售價格指數的權數來源於各類消費品零售額和各種消費品零售額的構成比重,主要根據社會消費品零售額資料計算。前者是以社會消費品零售額構成作為權數, 後者則以居民消費支出構成作為權數。
用途不同。
前者主要用於說明市場商品價格的變動情況,分析供求關系, 核算商業經濟效益和經濟規模;而後者則主要是用於說明價格變動對居民生活的影響程度, 分析貨幣購買力之強弱, 是反映通貨膨脹的重要指標。
重要性不同。
一般說來, 前者弱於後者。後者也稱消費者價格指數, 是世界各國政府和居民都很關注的價格指數, 夜實行工資指數化國家中表現尤為突出, 所以, 在各國的價格統計中都有。而前者在多數國家的價格統計中都只是一項派生指標, 基本上是在後者基礎上派生的。
㈤ 常用的物價指數主要有( )。A. 國民生產總值折算數 B. 消費價格指數 C. 批發物價指數 D. 零售物價指數 多
正確答案應該是ABC
㈥ 零售物價指數的概念解釋
在美國,這個數據由美國的商務部每個月對全國性商業企業進行抽樣調查,把用現金或信用卡形式支付的零售的商品均做為調查的對象,包括傢具,電器,超市上銷售的商品和葯品等,不包括服務業的消費。零售物價指數是反映市場物價變動情況的基本標志。是反映不同時期商品零售價格水平變動程度和趨勢的相對數。許多外匯市場分析人員十分注重考察零售物價指數的變化。
如果社會的經濟發展迅速,個人的消費就會增加,供不應求,導致物價的上升,這個指數就會上升,將為後來帶來通貨膨脹的壓力,該國的政府就會收緊貨幣政策,利率趨於上升,相應對美元匯率帶來利好支持。
㈦ 零售物價指數 與 消費者物價指數的區別
商品零售價格指數(Retail Price Index)是指反映一定時期內商品零售價格變動趨勢和變動程度的相對數。商品零售價格指數分為食品、飲料煙酒、服裝鞋帽、紡織品、中西葯品、化妝品、書報雜志、文化體育用品、日用品、家用電器、首飾、燃料、建築裝潢材料、機電產品等十四個大類,國家規定304種必報商品,需要予以特別說明的是,從1994年起,國家、各省(區)和縣編制的商品零售價格指數不再包括農業生產資料。零售物價的調整變動直接影響到城鄉居民的生活支出和國家的財政收入,影響居民購買力和市場供需平衡,影響消費與積累的比例。因此,計算零售價格指數,可以從一個側面對上述經濟活動進行觀察和分析。
消費者物價指數(Consumer Price Index),英文縮寫為CPI,是反映與居民生活有關的產品及勞務價格統計出來的物價變動指標,通常作為觀察通貨膨脹水平的重要指標。
如果消費者物價指數升幅過大,表明通脹已經成為經濟不穩定因素,央行會有緊縮貨幣政策和財政政策的風險,從而造成經濟前景不明朗。因此,該指數過高的升幅往往不被市場歡迎。例如,在過去12個月,消費者物價指數上升2.3%,那表示,生活成本比12個月前平均上升2.3%。當生活成本提高,你的金錢價值便隨之下降。也就是說,一年前收到的一張100元紙幣,今日只可以買到價值97.70元的貨品及服務。一般說來當CPI>3%的增幅時我們稱為INFLATION,就是通貨膨脹;而當CPI>5%的增幅時,我們把他稱為SERIOUS INFLATION,就是嚴重的通貨膨脹。 主要價格指數有三個:消費者價格指數CPI(Consumer』s Price Index),生產者價格指數PPI(Procer』s Price Index),GNP縮減指數(GNP Deflator)。
㈧ 物價指數是怎麼算的
物價指數 是用來反映報告期所銷售(或購進)的全部商品價格總水平比基期水平升降變動程度的相對數。通常以百分數表示,是一種經濟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