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進價成本核算與售價核算有何主要區別
進價成本核算是指,庫存商品按照成本價,而售價核算,是按銷售價格核算庫存商品,還用進銷差價科目。編制報表時,庫存商品應減去進銷差價。
B. 提問:批發與零售業在商品采購與銷售環節會計處理的異同點
批發與零售業在賬務處理上沒有什麼不同。因為他們都屬於商貿企業。購進商品,採用歷史成本計價。借:庫存商品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進項稅) 貸:應付賬款(或銀行存款),銷售商品,借:應收賬款(或銀行存款、庫存現金) 貸:主營業務收入 應繳稅費—應交增值稅(銷項稅) 同時結轉銷售成本,借:主營業務成本 貸:庫存商品。(結轉成本的方法一般採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視企業的具體情況而定。)如果說他們有什麼不同,可能是結轉成本的時候採用的方法不同,零售業一般用個別計價法、先進先出法。批發業一般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
C. 請教圖書批發零售企業庫存商品成本的核算
由於圖書批發業務,量大價不高,最適宜才用月末一次加權平均法核算成本。
假設月初21本書,成本105錢。本月陸續購進1000本,成本2000塊。本月陸續賣出900本,現在你要求剩下的庫存成本
則才用加權平均,本月出庫的單位成本=(2000+105)/(1000+21)=2.0617,所以本月賣出書本的成本=2.0617*900=1855.53。月末庫存量=21+1000-900=121,月末庫存成本=105+2000-1855.53=.....。
D. 批發企業庫存商品的核算方法是
都可以,理由是:存貨發出的計價方法是企業自定的,商品品種不太多的,一般可以採用加權平均法;品種較多的,採用售價金額核算方法;但是,在會計實務工作中,應該結合稅法規定選擇使用適合企業的核算方法,以便於正常合理地在稅前列支商品成本:《企業所得稅法》第七十三條明確規定,企業使用或者銷售的存貨的成本計算方法,可以在先進先出法、加權平均法、個別計價法中選用一種。計價方法一經選用,不得隨意變更。
E. 庫存商品明細分類賬余額表 批發數量進價金額核算 零售售價金額核算
?:請問什麼是零售售價金額核算?
!:零售售價金額核算又叫零售價法。是指平時商品存貨的進、銷、存均按售價計賬,售價與進價的差額記入「商品進銷差價」科目,期末通過計算進銷差價率的辦法計算本期已銷商品應分攤的進銷差價,並據以調整本期銷售成本的一種簡化方法,此法多用於商品零售企業如超市、百貨公司等。
?:家電組的零售金額是193000,我理解的是家電組賣了多少錢,賣出單價乘以賣出數量得到的金額就是193000,我理解的對嗎?
!:此處的 193000就是家電組的全部零售價總額。如果全部賣出去了,總收款就這么多。所以你的理解是對的。
從你的數據顯示來看,貴公司所有零售組合計售價為503100,商品進銷差價為153500,所以總成本是:503100-153500=349600元。
把你整個公司的各個零售組先看成一個組,商品進銷差價153500看成一個組的商品進銷差價,實際上每個組都有每個組的商品進銷差價,你沒有提供商品進銷差價的明細賬,現假定是一個組, 整個零售價法的賬務處理如下:
平時賣出:351,000元(假定第一筆是這么多),則作如下會計分錄:
借:現金(銀行存款) 351,000
貸: 主營業務收入 300 000
貸:應交稅費_應交增值稅(銷項稅額)51 000
平時結轉銷售成本,作如下分錄:
借:主營業成本 351 000(平時結轉成本按零售價結轉,月末再調整)
貸:庫存商品 351 000
月末,根據已銷零售商品總額,假定已銷合計數468 000(平時售貨分錄同上),月末需作如下會計處理:
進銷差價率=153500/503100=30.51%
成本率=349600/503100=69.49%
期末存貨余額=503100-468000=35100
期末存貨成本=35100*69.49%=24391
本期銷售成本=349600-24391=325209
但實際上,我們平時已結轉468000元的銷售成本,所以要通過「商品進銷差價」調整。分錄如下
借:商品進銷差價 142791
貸:主營業務成本 142791(此時,把銷售成本調整成實際成本了)。
經過以上調整,庫存商品余額為35,100元,商品進銷差價余額為153500-142791=10709元。
月末:資產負債表上零售商品的余額要以零售價與商品進銷差價的差額列示,即:
35100-10709=24391,要按24391來列示。不能按零售價35100列示。(當然,僅指零售價法下是這樣)
可見,零售價法並不是單獨的一種存貨計價方法,而是一種賬務處理方式。
更多詢:[email protected]
根據你的補充資料:有「商品進銷差價」的明細賬。月末,要根據每個組的商品進銷差價,確定進銷商品差價率,並據以調整主營業成本。賬務處理方法和我上面看成一個組是一樣的方法。只不過是多計算幾次而已。
F. 庫存商品的核算
首先想說的是樓主的數據似乎有誤,庫存商品總賬余額為116400元,其中甲產品40000元,乙產品為76000元,明細相加並不和總額相符.在這里我按明細幫你計算.
甲產品加權平均成本=(40000+200000)/(100+400)=480元/噸;
乙產品加權平均成本=(76000+222000)/(200+600)=372.5元/噸;
甲產品的銷售成本=300*480=144000元;
乙產品的銷售成本=500*372.5元=186250元;
結轉銷售成本時的分錄:
借:主營業務成本330250
貸:庫存商品-甲產品144000
庫存商品-乙產品186250
G. 現在一般企業庫存商品都採用進價核算 是嗎 謝謝 零售商店
你好!
本來存貨成本核算就是在計算進方向的成本。庫存商品的成本,不會收到售價的影響。試想一下,進價為10元的貨品,售價20和售價100,成本有區別嗎?單純核算庫存商品的,一般用數量金額表來登記。沒什麼好糾結的
希望對你有所幫助,望採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