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 生產企業毛利率的計算公式
一、毛利率(gross profit margin):是毛利與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其中毛利是收入和與收入相對應的營業成本之間的差額
二、公式表示: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營業收入-營業成本)/營業收入×100%
三、舉例來講:某商品的銷售成本是50元,銷售價格是80元,那麼該商品的毛利率=(80-50)/50×100%=60%。
1、毛利率和凈利率的區別
毛利潤就是指企業的收入,是直接可以計入成本的;而凈利率是在毛利潤的基礎上,需要再除去管理成本稅費等。它們之間最大區別在於,毛利率只是經營收入與成本之間的差,而凈利率還需要在毛利潤的基礎上再除去其它的費用和損益之後,才能再除以收入計算。毛利率=毛利/營業收入×100%=(主營業務收入-主營業務成本)/主營業務收入×100%;銷售凈利率=凈利潤 / 銷售收入*100%。
2、毛利率多少比較合適
大宗批發稅後毛利率在15%-20%是合理的;常規流通企業稅後毛利率在30%左右為合理;零售企業稅後毛利率在45%左右是合理的;如果稅後毛利率超過60%,那就屬於暴利行業了。
B. 水果零售毛利率多少
毛利大約是水果上價的一倍吧,比如蘋果一箱你30元上的,散賣之後你能除掉成本還掙30元左右,也可能比這多,那就得看你的經營手段了。
C. 商品毛利如何計算
毛利率的計算是:(不含稅銷售收入-不含稅成本)/不含稅銷售收入。
假定某商品成本單價為12元(不含稅),售價為15元(不含稅),則該商品毛利率=(15-12)/15×100%=20%
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售價)減去商品原進價後的余額。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因其尚未減去商品流通費和稅金,還不是凈利,故稱毛利。在中國,工業品進銷差價系指同種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 (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稱批零差價),農副產品進銷差價是指同種農副產品的產地收購價格與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3)批發零售業總產出毛利擴展閱讀:
1、毛利率=(銷售收入-銷售成本)/銷售收入×100%=(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2、毛利率=(1-不含稅進價/不含稅售價)×100%
綜合毛利率資產凈利率,是凈利潤除以平均總資產的比率
綜合毛利率計算公式為:資產凈利率=(凈利潤/平均資產總額)×100%=(凈利潤/銷售收入)×(銷售收入/平均資產總額)=銷售凈利潤率×資產周轉率。資產凈利率反映企業資產利用的綜合效果,它可分解成凈利潤率與資產周轉率的乘積,這樣可以分析到底是什麼原因導致資產凈利率的增加或減少。
D. 毛利公式怎麼算
基本公式
商品流通企業計算公式:毛利=不含稅售價-不含稅進價
生產製造企業計算公式:毛利=產品銷售收入(不含稅)-相應產品銷售時實際成本(即財務報表中的主營業務成本)。
毛利率的計算是:(不含稅銷售收入-不含稅成本)/不含稅銷售收入。
假定某商品成本單價為12元(不含稅),售價為15元(不含稅),則該商品毛利率=(15-12)/15×100%=20%
(4)批發零售業總產出毛利擴展閱讀:
毛利(經濟學術語)商業企業商品銷售收入(售價)減去商品原進價後的余額。凈利的對稱,又稱商品進銷差價。因其尚未減去商品流通費和稅金,還不是凈利,故稱毛利。在中國,工業品進銷差價系指同種產品的出廠價與批發價之間的差額 (批發價與零售價之間的差額稱批零差價),農副產品進銷差價是指同種農副產品的產地收購價格與產地批發或零售價格之間的差額。
若毛利不足以補償流通費用和稅金,企業就會發生虧損。毛利占商品銷售收入或營業收入的百分比稱毛利率。毛利率一般分為綜合毛利率、分類毛利率和單項商品毛利率。商品銷售毛利率直接反映企業經營的全部、大類、某種商品的差價水平,是核算企業經營成果和價格制訂是否合理的依據。
參考資料:網路---毛利
E. 總產出的計算方法
一是產品產量法,即總產出=產品產量X單位價格。這種方法需要掌握各種產品產量及單價才能使用,目前主要是農業和工業採用這種方法計算。
二是銷售收入法,即總產出=銷售收入+存貨增加。這種方法需要會計資料,目前大多數服務企業採用這種方法計算。
三是特定計演算法,包括「毛利額」計演算法、「間接」計演算法、「經常性支出」計演算法。這種方法是針對特定的生產活動,在特定的產業部門採用。其中「毛利額」計演算法適用於批發零售業;「間接」計演算法適用於金融保險業; 「經常性支出」計演算法適用於實行全額撥款、差額撥款以及自收自支的行政事業單位。
總產出指常住單位在一定時期內生產的所有貨物和服務的價值,既包括新增價值,也包括轉移價值。反映常住單位生產活動的總規模。
農林牧漁業總產出採用產品法計算,即凡有產品產量的農產品均按單位產品價格乘產量的方法計算。
工業總產出採用"工廠法"計算。所謂"工廠法"就是以工業企業作為一個整體,按企業工業生產活動的最終成果計算總產出,同一企業內部產品價值不允許重復計算。
建築業總產出包括建築工程產值、設備安裝工程產值、建築物大修理產值、非標准設備製造產值和裝飾裝修產值,可以按兩種方法計算:一種是從施工企業和自營建設單位的建築生產活動角度入手直接計算;另一種是從建築產品所有方的建築工程造價角度入手計算。